1216断层切眼掘进防突措施.doc
江安县和平煤矿 1216断层切眼掘进防突 措 施 和 平 煤 矿 二O一一年六月 一、概况 1、工作位置 1216断层切眼上山位于煤矿井田一水平西翼区西一区段,巷道上至原老窑空区,下至1216运输巷,巷道方位218o,倾角5~12沿煤层掘进。 2、工程量 该巷布置在K2煤层内,1216断层切眼倾斜长度为82m。 二、地质概况 一煤层情况 K2煤层 煤系地层为二叠系龙潭组P2l23,含煤层9~11层,矿井仅开采K2煤层。K2煤层井田范围内可采,层位稳定,煤厚1.88~2.8m,平均2.04m。在向斜轴部,煤层倾角通常0~4,从向斜轴部向两冀延伸,煤层倾角逐渐增大,在矿井开采范围内,倾角在0~20左右,平均9。煤层结构较为简单,含夹矸1层。 K2煤层顶板K2煤层直接顶板为深灰色~黑灰色砂质泥岩,局部为石灰岩及砂岩,厚2~5m。伪顶为灰黑色炭质泥岩,厚0.3~0.5m,裂隙发育并充填大量高岒石薄膜。老顶为深灰色灰岩及黑色泥岩。 K2煤层底板直接底板为粘土岩,厚度1~3m,遇水易膨胀。老底为灰色砂岩、泥质粉砂岩和砂质泥岩组成。。 3、煤层倾角煤层编号为K2煤层 ,倾角在0~20左右,平均9。 二地质及顶底板情况 地质概况该工作面地面位于湾头一带,为山区斜坡地形,地表无建筑物,地表标高325~370 m。煤层埋深156~185 m。 三、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 1、地质构造根据资料表明,该巷掘进过程中无大的断层、褶曲等构造,煤层赋存较为稳定,但局部地段有0.05~0.8的夹层和小型层滑构造。 2、水文地质该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上覆地层中无强含水层,对应地表无河流、水库等水体,开口掘进30m时必须进行对老空水进行探放,并保证留足够井田边界的隔水煤柱。严格执行“先探后掘”的措施。 四、沼气、煤尘与自然发火 1、该煤层掘进前,于2008年7月份施工抽放钻孔对该段进行瓦斯预抽,经过抽放,单孔瓦斯浓度均在20以下,无法进行抽放,通过对该断层切眼瓦斯赋存进行分析后决定施工该巷。 2、沼气涌出量根据掘进瓦斯涌出情况分析,预计掘进过程中瓦斯绝对涌出量0.8m3/min,相对涌出量27.5m3/t。 3、工作面煤层瓦斯赋存丰富,且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掘进过程中煤层正常地段无大的瓦斯涌出,局部地段遇构造、煤层变软时,瓦斯涌出较大,应加强防突和通风瓦斯管理。 二、防突技术措施 一钻孔法预测预报 1、钻孔布置 预测孔布置在煤体相对最软的分层中,孔深一般为10~12m,孔径42mm,孔数一般不少于3个,即沿巷道中线方向和两帮各布置一个,预测孔控制巷道前方及两帮外不少于6m范围。 2、钻孔施工 采用MZ1.5型煤电钻配长1.0米的麻花钎子,直径42mm的钻头,人力推进施工,施工完毕将孔内煤粉排尽,便于测定K1值,施工过程中,若遇喷孔立即停钻,待作业点及回风流中瓦斯浓度不超限时,方可恢复钻进。 3、参数测试及工作指标 1主要预测参数有钻屑量,钻孔瓦斯解析值,其临界指标按下表一执行。- 表一钻孔法预测预报工作指标表 测试参数 单位 突出危险性 突出危险 无突出危险 最大钻屑量Smax Kg/m ≥6.0 <6.0 瓦斯解析值K1 m3/min ≥0.5 <0.5 2参数测试钻孔施工到2米深度开始,钻孔每往前推进1米测定一次钻屑量,每打完两根钎子,测定一次瓦斯解析值K1,测试长度为2米。测试的准备时间必须保证在2分钟内完成,最后将所测的数据填写在记录本上。 当预测工作前方煤体为无突出危险时,则可留足6米的安全屏障组织生产,若经预测工作面前方为突出危险,则采取实施超前钻孔排放卸压措施,消除其潜在的突出危险。 二局部防治突出技术措施 经钻孔法预测为突出危险,则采取超前钻也排放措施,消除其潜在的突出危险。 1、超前排放钻孔措施 1钻孔布置 小直径浅孔超前排放孔布置在相对最软分层中或预测参数超标的预测孔附近,并与预测平行,孔深一般为10~12米,孔径42mm或75mm,控制巷道断面及两帮轮廓线外3~5米,钻孔个数根据煤层厚度和钻孔有效半径而定,钻孔有效排放半径为42mm的钻孔为0.5m~0.7m,直径75mm的钻孔为0.7m~1m。若煤层松软,钻孔施工中有强烈喷孔,响煤炮、瓦期涌出增大或卡钎等突出预兆,均应视为严重突出危险地带,排放孔控制范围应加大到巷道两帮外5~8米,出山方向排放孔控制范围应加大到巷道边帮外不低于10米, 当构造煤厚度小于1.4m时,布置单排排放孔;当构造煤厚度大于1.4m时,布置双排排放孔,钻孔上排9个,下排4个,以控制整煤层,钻孔的终孔间距必须小于有效排放半径,且必须保证不留“空档”,使前方煤体得以充分卸压,排放孔布置方式详见图一、图二。 2钻孔施工 排放孔的施工方法与预测孔相同,排放孔施工中喷孔严重时,必须停止施工,待瓦斯浓度降到1以下时,方可恢复施工。 三防治突出措施的效果检验 凡是实施了超前钻孔排放或抽放措施后,必须进行措施效果检验,以证明措施是否有效。 1、检验孔布置在预测超标的钻孔周围或者布置于施工措施孔时的喷孔等突出预兆的煤层中,控制巷道断面及两帮外不少于5米,措施效检验采用钻孔法,布置检验孔不少于3个,孔长10m~12m,孔径42mm。 2、检验孔测试方法,参数及工作指标与预测相同。 3、检验时,测试参数未超标,并且未出现其它突出预兆,则可留足5米的安全屏障执行安全防护措施组织生产。 4、若检验时工作面前方煤体仍有突出危险,则必须采取补打措施孔或延长排放时间等补救措施之后,再进行措施效果检验。直至检验工作面前方煤体为无突出危险后,方可留足5米的安全屏障,按矿技术负责人审批的措施效果检验报告单的要求组织生产。 三、安全防护措施 1、开工前,准备好防突所需煤电钻,钎子、钻头等工具,并保证正常使用,杜绝失爆。 2、开工前,按照通风系统示意图的要求,设好所有的通风设施,保证通风系统合理可靠,回风畅通,正、反向风门的施工及通风系统的管理。 3、局扇安设两台,一台备用一台运行,并能自动切换,局扇安设在老一级车场内进风巷道中,据回风口大于10米。并设置“风电闭锁”,遥测探头T1安在距碛头5~10米处,报警瓦斯浓度为1,断电瓦斯浓度为1.5,复电瓦斯浓度小于1;探头T2安设在第一台流点以里10~15米处,报警、断电瓦斯浓度均为1,复电瓦斯浓度小于1;断电范围碛头及回风侧一切动力电源;探头T3安设在局扇风机吸风口以外3~5米处,报警、断电瓦斯浓度均为0.5,复电瓦斯浓度小于0.5;断电范围碛头及回风侧一切动力电源。 4、开工前,由矿牵头,对碛头及回风系统进行一次全面检查验收,符合防突条件后方可开工,并出具开工许可证。 5、工作面放炮母线沿非电缆侧悬挂,碛头临时放炮母线分帮吊挂,严禁有明接头或胶皮破口。 6、放炮前,由班长亲自撤人,停电、布岗,关正反向风门,待所有人员撤到地面,确认无误后,方可启爆。 7、放炮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制”和“三人放炮制”。放炮后30分钟(无论响与否),由瓦检员、放炮员、班长逐步深入碛头检查瓦斯、通风、支护、顶帮安全及爆破效果等情况,确认无瓦斯超限、积聚和其它异常后,方可送电,恢复生产。 8、施工过程中,瓦检员、班长、作业人员、防突措施施工人员,随时观察碛头煤岩及瓦斯变化情况,发现煤层增厚、变软、瓦斯涌出异常、煤壁外鼓,片帮掉渣频繁,响煤炮声,打眼时有顶钻、夹钎、炮眼内喷煤粉等突出预兆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停电撤出人员,未采取有效措施不得恢复作业。 9、瓦检员必须按规定检查瓦斯,严禁空班漏检,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撤出人员,断电并设置栅栏,并立即向矿值班领导汇报。 10、对碛头及回风系统的电器防爆检查,矿每周不少于一次,电工每天不少于1次,矿有记录可查,操作设备前,必须对电器设备进行详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 11、工作面的遥测系统每周不少于2次检查调试,瓦检员每班校核三次,以确保遥测系统准确、灵敏,并有记录备查。 12、作业人员爱护通风,防突设施,一经损坏,必须立即汇报,未处理好,不得进行其它作业。 13、防突人员按规定内容填写好防突牌权,严禁误填和超掘,由瓦检员协助监督。 附图1、 排放钻孔布置图(图一、二、三、四)。 2、 通风系统及避灾线路图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