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规程》DBJ41@070-2005.pdf
河南省工程 建 设标准 D B J4 1/0 7 0 一 2 0 0 5 备案号 J 1 0 6 4 4 一 2 0 0 5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 技术规程 T echnical S pecification forP revention0 0州m 必 放射 筋7 长 度 i / 3 眺 Q. 且>1.5。 图4 4.1.4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内,钢筋间距不应大于 1 5 0 ,直径不应小于6,并应在板的未配筋表面布置温度收缩 钢筋。板的上、下表面温度收缩钢筋沿纵横两个方向的配筋率均不 应小于0.1 5 %。 4.1,5外墙转角处构造柱的截面积宜为2 4 伍nrnx2 4 D mm ,与楼板同 时浇筑的外墙圈梁,其截面高度不宜大于3 0 0 ,在门窗洞口处,当 圈梁过梁合 一 时,其高度可不受此限制。 4.1.6现浇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大于C so 。 4.1.7住宅长度大于4 O m时,宜在楼板中部设置后浇带或膨胀加 强带,后浇带或膨胀加强带应设在对结构受力影响较小的部位,宽 度为7 0 0 一 1仅X ,后浇带两边应设置加强钢筋。对于砌体结构,后 浇带的设置应避开承重墙;否则,应按照要求设置变形缝。 4.2预制混凝土空心板设计 4.2.1预制混凝土空心板相邻板底缝宽度不应小于2 0 mln ,大于 3 0~时应配筋。 4.2.2板的布置应结合电气配管设计要求的位置,保证配管位于 板底缝宽大于3 0~的板缝中。 4,2.3灌缝用混凝土应采用坍落度不大于1 0~微膨胀细石混凝 土。 4.3钢筋混凝土现浇板施工 4.3.1现浇板的混凝土应采用中粗砂。 4.3.2混凝土应采用减水率高、分散性能好、对混凝土收缩影响较 小的外加剂,其减水率不应低于8 %。 4.3.3预拌混凝土的含砂率应控制在4 0 %以内,每立方米粗骨料 的用量不少于1。 沁kg,粉煤灰的掺量不宜大于巧 %。 4.3.4预拌混凝土进场时按检验批检查人模坍落度,高层住宅不 应大于1 80 I nrn ,其它住宅不应大于1 5 0 溯 n。 7 4.3.5 严格控制现浇板的厚度和现浇板中钢筋保护层的厚度。阳 台、雨蓬等悬挑现浇板的负弯矩钢筋下面,应设置间距不大于3 0 0 mm的垫块,在浇筑混凝土时保证钢筋不位移。 4.3.6现浇板中的线管必须布置在板底钢筋之上,不得与受力钢 筋垂直贯通布置,交叉布线处应采用线盒,线管的直径应小于 1/ 3 楼 板厚度,预埋管线上部应增设两@ 1 5 0 、宽度不小于4 5 0 ~的钢筋网 带( 当预埋管线上部有双向配筋时,可不设钢筋网带) 。严禁水管水 平埋设在现浇板中。 4.3.7现浇板浇筑时,在混凝土初凝前宜进行二次振捣,在混凝土 终凝前进行不少于 两次压抹( 施工时应采取措施,避免直接踩踏混 凝土)。 4.3.8现浇板浇筑后 ,应在1 2 h内进行覆盖和浇水养护( 冬期施工 不得浇水) ,养护时间不得少于 7 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的混凝土, 不得少于1 4 d 。 4.3.9现浇板养护期间,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2五 伊a时,不得进行 后续施工。当混凝土强度小于roM P a时,不得在现浇板上吊运、堆 放重物。当混凝土强度大于1 0 M P a 时,吊运、堆放重物时应减轻对 现浇板的冲击影响。 4.3.1 0现浇板的板底宜采用免抹灰措施。 4.3.n 模板及其支架的选用 必须经过计算,除满足强度要求外, 还必须有足够 的刚度和稳定性 ,边支撑立杆与墙 间距不得大于 3的~ ,中间不宜大于80 0 ~ 。根据工期要求,配备足够数量的模 板,保证按规范要求拆模。 4.3.1 2施工缝的位置和处理、后浇带的位置和混凝土浇筑应严格 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执行。后浇带的混凝土浇筑应在主体 结构浇筑6 0 d后进行,浇筑时宜采用微膨胀混凝土。从留置后浇带 至后浇带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之前的整个时段内严禁拆除其两侧 的支撑。 4.4预 制混凝土空心板施工 4.4.1 预制混凝土空心板的安装宜采用硬架支模工艺。 4.4,2灌缝宜采用隔层灌缝工艺,缝口上下均留ro~深凹槽,灌 缝后7 d内不得有施工荷载( 有其它可靠防裂措施时除外)。 4.4.3板缝中有配管时,应用吊丝将管固定,保证 配管位于板厚中 部,上下有足够的保护层。 5楼地 面渗漏防治技术措施 5.1设计 5.1.1 5.1。2 厕浴间和有防水要求的建筑楼地面必须设置防水隔离层。 厕浴间和有防水要求的楼板四周墙下除门洞外,向上做 一 道高 度不小于1的mln且符合砌体模数的混凝土翻边,与楼板 一 同浇筑。 5,2施工 5.2.1上下水管等预留洞口坐标位置应正确,洞口形状为上大下小。 5.2,2采用套管的,套管应用钢管制作,其长度、防水翼环焊接位 置应考虑管顶高出最终地面5 0~的要求,防水翼环应位于预留洞 深度方向的中部;不采用套管的应按安装图集要求加装止水圈。套 管与立管之间应用油麻等密封材料填塞,上口用防水密封膏(胶) 密 封( 图5.2,2)。 5.2.3现浇板预留洞口填塞前,应将洞口清洗干净、毛化处理、涂 刷加胶水泥浆或界面处理剂作粘结层。洞口填塞分二次浇筑,先用 掺人抗裂防渗剂的微膨胀细石混凝土浇筑至楼板厚度的2 / 3处,待 混凝土凝固后进行4 h蓄水试验;无渗漏后 ,用掺人抗裂防渗剂的细 石混凝土填塞( 参图5.2.2 )。 楼 面面层 严 丝~ 第二次浇捣 混 凝土 1 ./ 3 H 二七水界环 / 油麻等材料 凝上己/3卜 f 钢制套 管 图5.2.2 5.2.4 防水层施工前应先将楼板基层清理干净,阴角处粉成小圆 弧。防水层的泛水高度不得小于3 0 0 mm 。 5.2.5地面找平层向地漏放坡l 一 1.5 ,地漏口要比相邻楼地面 低5~。 5.2.6卫生间墙面防水砂浆应进行不少于2次的刮糙。 5.2.7有防水要求的地 面,应分别在防水隔离层、面层 施 工完毕 后,进行2 4 h蓄水试验,蓄水高度为2 0 一 3 0~ 。 6外墙渗漏防治技术措施 6.1设计 6.1.1外墙涂料层宜选用吸附力强、耐候性好、耐洗刷、节能的弹 性涂料。 6.2施工 6.2,1外墙粉刷应使用含泥量低于2%、细度模量不小于2,5的中 粗砂。 6.2.2外墙施工宜采用无架眼工艺。按规范留置架眼时,内侧采 用半砖补砌、灰缝填满砂浆,外侧用微膨胀细石混凝土捣实;小圆 孔、灰缝扁孔宜采用微膨胀水泥砂浆分两次填塞密实。孔洞填塞应 由专人负责,并及时办理专项隐蔽验收手续。 6.2,3外墙粉刷基层应采用人工凿毛、甩浆或其它工艺进行毛化 处理,并应进行喷水养护。基层平整度偏差超标时, 应进行局部凿 除( 凿除时不得露出钢筋),再采用聚合物水泥砂浆进行修补。 6.2.4粉刷前应清除墙面污物,并提前ld浇水湿润。 6.2.5 外墙抹灰必须分层进行,严禁 一 遍成活,施工时每层厚度宜 控制在6 一 1 0~ 。外墙粉刷各层接缝位置应错开,并设置在混凝土 梁、柱中部。 6.2.6 外粉刷必须设置分格缝。 6,2.7外墙涂料找平腻子 的厚度不应大于lmln 。 6.2.8外墙面砖嵌缝必须采用勾缝工具挤压出浆至密实。 6.2.9窗台、窗相、阳台、雨蓬、腰线和挑檐等处粉刷的排水坡度不 应小于2%。滴水线粉刷应密实、顺直,不得出现爬水和排水不畅的 现象。 7门窗渗漏防治技术措施 7.1设 计 7.1.1 、门窗设计应明确抗风压、气密性和水密性三项性能指标及 门窗制作依据的图集。 7.1.2门窗拼橙料必须进行抗风压变形验算,并应给出其规格、尺 寸、壁厚等数值。 7.1.3塑钢门窗型材必须使用与其相匹配的内衬增强 型钢,衬钢 厚度应符合有关规范要求,并作防腐处理。 7.2施工 7.2.1门窗安装前应进行抗风压、气密性和水密性三项性能的见 证取样检测。 7.2.2门窗框安装固定前应对预留墙洞尺寸进行复核,用防水砂 浆刮糙处理时应根据饰面材料确定门窗外框与墙体间隙。 7.2.3打发泡剂应在门窗框边洞口干净干燥后进行,发泡剂应连 续施打、 一 次成型、充填饱满,溢出门窗框外的发泡剂应在结膜前塞 人缝隙内,防止发泡剂外膜破损。 7.2.4门窗框上侧、左右两侧应留5~宽、5~深的打胶槽口;底 框应坐于高ro 一 巧~的台阶上 ,窗台内外高差2 0( 图7.2,4 )。 ① 一 撇点 ② 一 姗点 图7.2.4 ③ 一 粼点 7.2.5打胶应在基层干净干燥后进行,宜采用中性硅酮密封胶。 严禁在涂料面层上打密封胶。 8屋 面渗漏防治技术措施 8.1设计 8.1.1对于体积吸水率大于3%的保温材料,不得设计为倒置式屋面。 8,1.2刚性防水层应采角细石防水钢筋混凝土,其强度等级不得 小于C 2 5,厚度不应小于5 0 ,在防水层上、防水层与女儿墙交接处 设置分格缝,缝宽不应大于3 0 mm ,且不小于1 2 mm,防水层上分格缝 间距不宜大于3 m。 8.1,3柔性材料防水层的保护层宜采用撒布材料或浅色涂料。当 采用细石钢筋混凝土刚性保护层时,厚度不应小于4 0,其分格缝 设置宜按8.1.2条的要求。 8.1.4对女儿墙、高低跨、上人孔、变形缝和出屋面管道、井( 烟) 道 等节点应设计防渗构造详图。 8.1,5屋面防水等级不宜低于二级。 8.2施工 8.2.1屋面工程施工前,必须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方案中应有对已 完成的柔性防水材料的保护措施,经监理审查确认后方可组织施工。 8.2.2刚性细石钢筋混凝土防水屋面施工除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外,还应满足 以下要求 1钢筋网片应采用焊接网片。 2混凝土浇捣时,宜先铺三分之二厚度混凝土并摊平,再放置钢筋 网片,后铺三分之 一 厚度的混凝土,振捣并碾压密实,分二次压光。 3分格缝应上下贯通,钢筋网片在分格缝处断开,缝内不得有水泥砂浆 粘结。在分格缝和周边缝隙干净干燥后 ,用与密封材料相匹配的基层处 理剂粉刷,待其表面干燥后立即嵌填防水油膏,密封材料底层应填背衬 泡沫棒,分格缝上粘贴不小于笠肠nm宽的卷材保护层。 4保水养护不小于 1 4 do l5 9室 内标高和几何尺寸控制措施 9.1施工 9.0.1施工单位应安排专人进行测量,各种测量仪器应定期校验。 9.0.2主体施工阶段应及时弹出标高和轴线的控 .制线( 如墙 面 5 0 0~线、地面方正控制线等) ,准确测量,认真记 录,并确保现场控 制线标识清楚。 9.0.3严格控制现浇板厚度,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做好现浇板板厚 度的控制标识,每1 .5 一 2时 范围内宜设置 一 处。 9.0.4装修阶段应严格按所弹出的标高和轴线控制线施工,发现 超标时及时处理。 9.0.5按检验批进行建筑物室内标高、轴线、楼板厚度的测量,每 三层为 一 个检验批。测量后,认真填写建筑物室内标高、轴线、楼 板厚度测量记录( 附录)。 9.0,6室内标高、轴线位置的检测数量,每检验批按1 0 %的房间数 且不少于5间进行抽查。 9.0.7现浇楼板厚度的检测数量,每检验批按ro %的楼板数且不 少于5块板进行抽查,采用钻孔法检测,有预留洞时可利用预留洞代 替钻孔,每块板不少于5个测点,测点均布。 9.0.8相邻预制混凝土空心板间高低差不大于5 ,每检验批按 ro %的房间数且不少于5间进行抽查。 附录 施工单位 工程名称 形象进度 测量仪器测量日期 测量项目 层次或部位 设计值 允许偏差实测偏差(mm 室 内 标 高 l 实测点,不合格 点。抽测人复核人 轴 线 实测点,不合格 点。抽测人复核人 楼 板 厚 度 实测点,不合格 点。抽测人复核人 预 高 " 二 。 眨 鲜 差 邻 板 能 时 肺 低 相 制 们 实测点,不合格点。抽测人复核人 处理 意见 项目技术负责人 年月日 专业监 理工 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 年月门 建筑物室内标高、轴线、楼板厚度测量记 录 注实测偏差超过允许偏差时,在表中直接将该值圈出。 l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