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双向DC—DC变换器.pdf
第 4 2卷 第 9期 2 0 1 6年 9 月 工矿 自 动化 I n dus t r y an d M i ne Au t oma t i o n Vo 1 . 4 2 NO . 9 S e p .2 01 6 文章编 号 1 6 7 1 - 2 5 1 X 2 0 1 6 0 9 0 0 5 2 0 5 房绪鹏 , 庄见伟 , 李辉. 一种新型双向 D C D C DOI 1 0 . 1 3 2 7 2 / j . i s s n . 1 6 7 1 - 2 5 1 X . 2 0 1 6 . 0 9 . 0 1 2 变换器[ J ] . 工矿 自动化 , 2 0 1 6 , 4 2 9 5 2 5 6 . 一 种新型双向 D C - D C变换器 房绪 鹏 , 庄见 伟 , 李 辉 山东科技大学 电气与 自动化工程学院,山东 青岛 2 6 6 5 9 0 摘 要 针对 传统 B u c k B o o s t 变换 器存在 的输 出电压有 限 、 稳 定性 较 差 、 增益 较低 等 问题 , 设 计 了一种 采 用 Z源 网络 连接 直流 输入 电源和 负载的新 型双 向 D C D C 变换 器 , 分析 了该 新 型 变换 器在 功 率 正 向传 输 和 功率反 向传输时的工作过程。实验结果表明, 该新型变换器能够 实现功率双向传输, 且在 2种功率传输模式 下都能实现升压、 降压功能; 与传 统 B u c k ~B o o s t变换 器相 比, 该新型 变换 器输 出电压更稳 定, 电压增益 较 高。 关键 词 蓄 电池机 车 ;双 向 D C D C变换 器 ;功 率双 向传输 ; Z源 网络 中图分类 号 TD 6 1 1 文 献标 志码 A 网络 出版时 间 2 0 1 6 0 9 0 2 1 0 1 5 网络 出版地 址 h t t p / / www. c n k i . n e t / k c ms / d e t a i l / 3 2 . 1 6 2 7 . T P . 2 O 1 6 0 9 0 2 . 1 0 1 5 . 0 1 2 . h t ml A n o v e l b i d i r e c t i o n a 1 DC DC c o nv e r t e r F ANG Xu p e n g , Z HUANG J i a n we i ,LI Hu i Col l e g e o f El e c t r i c a l Eng i ne e r i n g a nd A u t o m a t i o n,S ha n do ng Uni ve r s i t y of Sc i e nc e a nd Te c h n o l o g y,Qi n g d a o 2 6 6 5 9 0 ,Ch i n a Ab s t r a c t Fo r s h or t a ge s o f t r a di t i on a l Bu c k Boo s t c o n ve r t e r s s uc h a s l i mi t e d o ut p ut v o l t a g e, po o r s t a b i l i t y,l O W v o l t a ge g a i n a nd S O o n, a no v e l bi di r e c t i o n a l DC DC c o nv e r t e r wa s de s i g ne d wh i c h u s e d Z s o u r c e ne t wo r k t o c o nne c t DC i n pu t p owe r a nd I o a d. W or k i ng p r oc e s s of t h e no v e l c o nv e r t e r wa s a n a l y z e d du r i ng p o we r f o r wa r d t r a ns m i s s i o n a nd p owe r r e v e r s e d t r a ns m i s s i o n.The e x pe r i m e nt a l r e s u l t s s ho w t ha t t he no v e l c o n ve r t e r n ot o nl y r e a l i z e s b i di r e c t i on a l p owe r t r a ns mi s s i o n,but a l s o r e a l i z e s vo l t a g e l i f t i ng a nd f a l l i ng und e r p o we r f or wa r d t r a n s mi s s i o n m o d e o r t he r e v e r s e d on e. I n a dd i t i on, t he n o ve l c on ve r t e r ha s mor e s t a b l e o ut pu t v o l t a g e a nd h i gh e r v o l t a g e ga i n t ha n t r a d i t i on a l Buc k Bo o s t c on ve r t e r . Ke y wo r ds l o c o mo t i v e d r i ve n by s t o r a ge ba t t e r y;b i di r e c t i o na l DC- DC c o nv e r t e r;bi di r e c t i o n a l po we r t r a n s mi s s i o n;Z s ou r c e ne t wo r k 0 引言 当今科 学 技 术 日益 发 展 , 直 流 电 源系 统 发展 迅 速 , 在各种场合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 要求也越来越 高 1 ] 。如何设计开发出更小体积、 更低成本、 更高性 能 的 D C D C变 换器 , 是 当今 电源技 术研 究 的主题 。 传 统 的 B u c k B o o s t变 换 器 实 际 输 出 电 压 有 限 , 稳定性较差 , 电压增益较低 , 安全性 、 可靠性较 低 , 制 约 了其 发 展 。本 文 提 出 一 种 新 型 双 向 D C D C变 换 器 , 与 传 统 的单 向 B u c k B o o s t 变 换 器 相 比, 其 可在 一个 电路 拓扑结 构 中完成 能量 双 向流动 , 现场操作方便 , 减小 了部件体积, 节省了造价 , 提升 了能量 转 换 率 _ 3 ] 。该 新 型 双 向 DC DC变 换 器 设 置 了独 特 的 Z源 网络 , 具 有 变 压 精 度 高 、 抗 电磁 干 扰能力强、 输出电压稳定性强等优势 , 且具有很高的 可靠性和安全性 , 可避免 MO S F E T功率开关共 态 收稿 日期 2 0 1 6 0 1 0 3 ; 修回 日期 2 0 1 6 0 7 2 0 ; 责任编辑 李明。 基金项 目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资助项 目 2 0 0 9 0 4 6 1 2 5 4 。 作者简介 房绪鹏 1 9 7 1 一 , 男, 山东汶上人 , 副教授 , 博士 , 研究方向为阻抗 源变流器及其应用 、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在电气传 动和新兴 能源利用 方面 的应用等 , E - ma i l x p f a n g 6 9 1 6 3 . c o rn。 2 0 1 6年 第 9期 房 绪 鹏等 一种 新 型双 向 D C D C变换 器 5 3 导通或共态关断时损坏电力 电子器件 。 蓄 电池 机 车是 煤 矿 井下 的 主要 动力 设 备 , 负责 人 员 、 物料运 输 。蓄 电池 机 车一 般 由车 载 5 5 0 V 蓄 电池供 电。电源经逆变器、 高频变压器和整流装置 降压后 , 可为机车上的 2 4 V低压用 电设备 , 如照明、 电笛 、 通 信 、 综合 检测 保护 装置 及其 他控 制设 备提 供 电能 4 ] 。当机车停电或发生故 障时 , 低压用 电设备 也会 断 电 , 给井 下 生 产 造成 不 便 。为 了避 免 该 种 情 况 , 在 蓄 电池 机 车 中加 入新 型 双 向 DC D C变 换 器 , 如图 1所示 。该 D C DC变换器正向工作时 , 将低 压用 电设备两端 的直流电源降压为适用于 1 2 V蓄 电池两端充 电的 电压 ; 当机 车停 电或发 生故障时 , 1 2 V蓄 电池放 电 , 经 DC D C变换 器 升压 后 为 2 4 V 低压用 电设备供 电。这使得低压用 电设备供 电不问 断, 即使出现异常情况也能正常工作 。 图 1 井 下蓄电池机车供 电结构 1 新 型双 向 D C D C变 换器 拓扑 结构 新 型双 向 D C D C变换 器在 输 入 直流 电源 和负 载 之 间采用 Z源 网络 进行 连接 [ 5 ] , 如 图 2 所 示 , 其 中 虚 线框 内为双 向 DC D C变换器 拓扑 结构 。该新 型 双向 D C D C变换器输入可为任意类型直流 电源 , 输出采用蓄电池组储能 , 功率正 向传输时可给蓄电 池组充 电, 功率反向传输时蓄 电池组可为直流负载 提供 电能 。图 2中 Z源 网络 是 由 2 个 相 同 电感 L , L 和 2 个 相 同 电容 C 。 , C 。 组 成 的 X形 网络 , 双 向 电力 电 子 开 关 V , V 采 用 MOS F E T 或 I G B T / D i o d e 开 关器 件 。 v 2 I L 3 L l f T} m 1. l 量 图 2 新 型双向 D C D C变换器拓扑结构 2新 型双 向 D C D C变换 器工 作原 理 2 . 1 功 率正 向传输 时变换 器工作 过程 由于 L , L 具有相等的电感量 , c , C z 具有相 等的电容量, 所以 Z源 网络对称 。由电路的等效性 和对称 性得 r 6 f UL UL 1一 UL 2 U U U ㈩ I L一 L1 一 L2 一 【 U c U c 1 一U c 2 式 中 己 , , 【 , 。 , U , U。 分别 为 开关 V 导 通 时 L , L 2 , C 1 , C 2 两端 电压 ; U L 1 , U L 2 , U c 1 , U c 2 分 别 为开 关 V 导通 时 L , L 。 , C , C 。 两端 电压 。 当功 率 正 向传 输 时 , 变换 器 拓 扑结 构 左 端输 人 为直流电源, 为低 压用电设备 R供电 ; 右端输 出为 蓄 电池 充 电 。V , V 采取 互 补 导 通 方式 , 有 2种 工 作模式 。 工作模 式 1 任 意直 流 电源 向 电感 L 3 充 电 , L , L 对 C , C 供 电, C 向蓄 电池充 电, 等效 电路如 图 3 a 所 示 。设 在 1个 开关 周 期 T 内 , V 导 通 的 时 间为 DT D 为 V 的 占空 比 , 则 』 u 一 一 【 , c 2 l U 一 UL 。 式中 Ui 为 输 入 电压 ; U 。 为 V 导 通 时 L 。两 端 电压 。 L 3 L I l l l l /n\ l 丰 c3 I 一● a 工作模式 1 L 3 Ll b 工 作 模 式 2 图 3 功率正 向传输时新型双 向 D C D C变换器等效 电路 工作模 式 2 任 意 直 流 电源 向 L , L 2 充 电 , C 1 , C 。 放 电, 直流电源协助 Z源 网络向 C 和蓄电池充 电, 等效电路如图 3 b 所示 。设在 1个开关周期 T 内, V。 导 通 的时 间为 1 一D 1 1 , 则 f 己 , u o 【 , c , 【 Ui U L 3 2 Uc一【 , 0 5 4 工矿 自动化 2 0 1 6年 第 4 2卷 式 中 U0为 输 出 电 压 ; U 。 为 V 导 通 时 L 嵋两 端 电压 。 根 据稳 态 电感磁 通守 恒定 律 , 1个 开 关 周期 内 , L 的平 均 电压 为 0 , 则 U 一 u一 里 1_ 一0 4 式 中 Uu为 L 两 端平 均 电压 。 将 式 1 一 式 3 代入 式 4 , 得 二 . 二 一 0 5 即 Uc一 U。 6 1个开 关周 期 内 , L 嵋的平均 电压 也为 0 , 则 。 。一 里三 1_ 一0 7 式 中 【 , 。 为 L 3 两 端平 均 电压 。 将 式 2 一 式 6 代 人式 7 , 得 二呈 二望 一 0 8 即 U一 1 D 9 一 ⋯ 因 此 功 率 正 向 传 输 时, 电 压 增 益M 一 __ 。 2 . 2功 率反 向传 输 时 变换 器工作过 程 对 于对称 的 Z源 网 络 , 当 功 率 反 向传 输 时 , 右 端 输人 为蓄 电池 放 电 , 左 端 输 出 为低 压 用 电设 备 R 供 电。V , V 采 取 互 补 导 通 方 式 , 有 2种 工 作 模 式 。 工作模式 3 蓄电池与 z源网络 隔离 , C , C 向 L , L 提供 能 量 , L 3 给 C 和 直 流 负载 供 能 , 等效 电 路如图 4 a 所示 。设在 1个开关周期 T内, V 导 通时 间为 DT, 则 I U 一一 一 一 u c 1 o 【 U0一 UI 3 工 作 模 式 4 蓄 电池 向 C , C 充 电 , L , L 放 电 , 蓄 电池 协助 Z源 网络 中 的 L 和 L 向 C 及低压 用 电设 备 R供能 , 等 效 电路 如 图 4 b 所示 。在 1 个 开关周期 T内, V 导通时间为 1 一D T, 则 f己 , c U l U i i u 。一 u, L 。 2 【 , c Ui 将 式 1 、 式 1 0 、 式 1 1 代 人式 4 , 得 -- U cD T U c _ _ -- U i 1 -- D 一 T 一 0 1 2 l 上 r 上 十 I 十 丰 c 3 一 T 丁 - l I q 二 I a 工作模式 3 L J 【 b I . 作 俣 式4 图 4 功率反 向传输时新型双 向 D C D C变换器等效 电路 即 uc一 U. 1 3 将 式 1 、 式 1 0 、 式 1 3 代入 式 7 , 得 二 二 一0 1 4 即 一 1 2 D 1 5 U . 一 ⋯ 因此功率反向传输时 , 电压增益 M 1 -- D 。 3 2种 变换器 性能 比较 从 电压增 益、 开关 电压应 力 2个 方面 对传 统 B u c k B o o s t 变 换 器 和 新 型 双 向 D C DC变 换 器 进 行 比较 。 3 . 1 电压 增 益 根 据传 统 B u c k B o o s t 变换 器和 新型 双 向 D C D C变换 器 的 电压 增益 公 式 , 采 用 Ma t l a b / F i g u r e 软 件绘 制 2种变换 器 电压 增 益 曲线 , 如 图 5所 示 。可 看 出 0 D 0 . 6情况 下 , 新 型双 向 D C D C变换 器 功率 反 向传输 时理 论 上 可实 现 无 限大 的输 出 电压 , 且具有相 同 占空 比条 件下 , 其 电压增 益大 于传统 B u c k B o o s t 变换 器 , 满 足 高 电 压输 出需 求 ; 当具 有 相 同电压 增益 时 , 其 开关 导通 时间较 短 , 有 利 于功率 开关 器件 散热 _ 7 ] 。 3 . 2 开 关 电 压 应 力 具有相同输入 、 输出电压 , 相同负载的 2种电路 拓扑结构 , 其功率开关器件承受的电压应力也会有 所不 。假设 新型双 向 DC D C变换 器及传 统 B u c k B o o s t 变 换 器 的 输 入 电压 为 己 , 。 , 输 出 电 压 为 第 4 2卷 第 9期 2 0 1 6年 9月 Vo 1 . 4 2 NO . 9 S e p . 2 0 1 6 文章 编号 1 6 7 1 2 5 1 X 2 0 1 6 0 9 0 0 5 6 0 4 D OI 1 0 . 1 3 2 7 2 / j . i s s n . 1 6 7 1 2 5 l x . 2 0 1 6 . 0 9 . 0 1 3 杨萌萌, 袁梅 , 徐林 , 等. 粒径对煤中瓦斯放散初速度影响实验研究[ J ] . 工矿 自动化 , 2 0 1 6 , 4 2 9 5 6 5 9 . 粒径对煤中瓦斯放散初速度影响实验研究 杨 萌 萌 , 袁 梅 , 徐 林 , 许石 青 , 李 闯 , 王 玉丽 1 . 贵州大学 矿业学院,贵州 贵阳 5 5 0 0 2 5 ; 2 . 贵州省非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 , 贵州 贵 阳 5 5 0 0 2 5 ;3 . 贵州省优势矿产资源高效利用工程实验室 , 贵州 贵阳 5 5 0 0 2 5 ; 4 . 复杂 地质 矿 山开采 安全技 术工 程 中心 , 贵州 贵 阳 5 5 0 0 2 5 摘 要 为 了分析粒 径 对煤 中 瓦斯放 散初 速度 的 影响 , 以某煤 矿 4号 煤层 小于 7目、 7 ~ 1 0 目、 1 0 ~ 1 8 目、 1 8 ~3 5目的 自然风 干 、 烘干及 水 分含量 分别 为 3 V o 、 5 、 7 的煤 样 为研 究对 象 , 借 助 W T一 1型 瓦斯放 散 初 速 度 测定仪 , 测 试 了不 同含 水 率煤样 的 瓦 斯放 散初 速 度 与 粒径 的 关 系, 并测 试 了 自然风 干 和 烘 干 5 h , 粒 径 为 小 于 7目与 3 5 ~6 0目、 7 ~ 1 0目与 3 5 ~6 0 目、 1 O ~1 8目与 3 5 ~6 0目的煤样 , 在 配 比分别 为 6 1 , 5 2 , 4 3 , 3 4 , 2 5 , 1 6 情 况 下的 瓦斯 放散 初速 度 。 实验 结果 表 明 , 随着 粒径 减 小 , 不 同含 水 率 的煤 中瓦斯 放 散初 速度 不 断增 大 , 且粒 径越 小 , 煤 中瓦斯放散 初 速度 的增 大趋 势越 明显 ; 煤 层 中粒径 小的煤 颗 粒 占比越 大 , 煤 中 瓦斯 放 散初 速度 越 大 。 关键 词 瓦斯放散 初 速度 ;粒径 ;瓦斯吸 附 ;瓦斯 解吸 ;含 水 率 ;粒 径配 比 中图分类 号 TD 7 1 2 文 献标 志码 A 网络 出版时 间 2 0 1 6 0 9 0 2 1 0 1 6 网络 出版 地址 h t t p / / www. c n k i . n e t / k c ms / d e t a i l / 3 2 . 1 6 2 7 . T P . 2 0 1 6 0 9 0 2 . 1 0 1 6 . 0 1 3 . h t ml 收稿 日期 2 0 1 6 - 0 3 1 0 ; 修回 日期 2 0 1 6 - 0 7 2 1 ; 责任编辑 李明 。 基金项 目 国家 自然科 学基金 资助项 目 5 1 5 7 4 0 9 3 ; 贵州大学 矿业学 院研 究生创新基金 资助项 目 院研 2 0 1 6 0 1 0 1 ; 贵州省科 学技术基 金资助 项 目 黔科合 J字[ 2 O l 5 ] 2 0 4 9 号 ; 贵州大学引进人才项 目 贵大人基合字 [ 2 o 1 5 ] 3 0号 ; 贵州省科技厅 、 贵州大学联合资金计划资助项 目 黔科 合 L H字 [ 2 o 1 4 1 7 6 5 4 ; 贵州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项 目 黔教合 KY字[ 2 0 1 3 ] 1 1 2 。 作者简介 杨萌萌 1 9 9 0 一 , 女 , 山东 聊 城人 , 硕士研 究 生 , 研 究方 向 为矿 山灾 害 防治 , E - ma i l y a n g me n g me n g 7 7 7 7 1 6 3 . c o rn。通 信作 者 袁梅 1 9 7 3 一 , 女 , 贵州贵阳人 , 教授 , 博士 , 研究方 向为煤矿安全 , Ema i l g u t y u a n me i 1 2 6 . c o rn。 该新 型 双 向 D C DC变 换器 与传 统 B u c k B o o s t 变 换 器相 比 , 具 有 较高 的 电压 增 益 , 输 出 电压 更 稳 定 , 可实现功率双向传输, 且每一功率传输方 向均能实 现 升压 、 降压 。 参 考 文 献 [ 1 ] E 2 ] [ 3 ] 彭方正 ,房绪鹏 ,顾斌 , 等. z源 变换器 [ J ] . 电工 技术 学报 ,2 0 0 4 , 1 9 2 4 7 5 1 . F ANG X,J I X. B i d i r e c t i o n a l p o we r f l o w Z s o u r c e d c d c c o n v e r t e r [ c ] / /I E E E Ve h i c l e P o w e r a n d P r o p u l s i o n Co n f e r e n c e ,B e i j i n g,2 0 0 8 1 - 5 . COS TI NE TT D J . An a l y s i s a n d d e s i g n o f h i g h e f f i c i e n c y , h i g h c o n v e r s i o n r a t i o ,DC DC p o we r c o n v e r t e r s [ D] . Mi c h i g a n Mi c h i g a n 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 Uni v e r s i t y,2 01 3. [ 4 ] 梁 ,欧阳名 三. 基于 S G 3 5 2 5 矿用直流变换器控制 电 路 的设计E J ] . 电源技术 , 2 0 1 2 ,3 6 2 2 4 5 2 4 7 . r 5 ] PHAM C T, S HEN A, DZ UNG P Q, e t a 1 . A c o m p a r i s o n of c o nt r ol me t h ods f o r Z Sou r c e i nv e r t e r [ J ] .E n e r g y a n d P o we r E n g i n e e r i n g ,2 0 1 2 ,4 4 l 8 7 1 95 . [ 6 ] 王利 民 , 钱照明 , 彭方正. Z源升压 变换器[ J ] . 电气传 动 ,2 0 0 6,3 6 1 2 8 2 9 . 1- 7 3 王利 民 , 钱照 明, 彭 方正. z源直 流变换 器[ J ] . 电气应 用 , 2 0 0 5 , 2 4 2 1 2 3 1 2 4 . I- 8 ] 张杰 , 葛静 , 吴朋 . Z源直流变换器 电感 电流断续工作 模 式分析I- J ] .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 2 0 1 0 ,2 5 5 7 - 1 0 . ∞ 化 m ∞ 动 自 d 矿 工_耋 d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