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放开采覆岩导水裂隙带高度研究.pdf
第 4 1 卷 第 1期 2 0 1 5年 1月 工矿 自 动 化 I nd us t r y a n d M i ne Au t oma t i on V0 1 . 4 1 NO .1 J a n . 2 Ol 5 文章编 号 1 6 7 1 2 5 1 X 2 O 1 5 O 1 0 0 1 0 0 5 DO I 1 0 . 1 3 2 7 2 / j . i s s n . 1 6 7 1 2 5 1 x . 2 0 1 5 . 0 1 . 0 0 3 张辉 , 朱术云, 李秀晗 , 等. 综放开采覆岩导水裂隙带高度研究[ J ] . 工矿 自动化 , 2 0 1 5 , 4 1 1 1 0 1 4 . 综放开采覆岩导水裂隙带高度研究 张辉 , 朱术 云 , 李 秀晗 , 李 涛 , 孟凡 贞 1 . 中 国矿业 大学 资源 与 地球科 学学 院 , 江 苏 徐 州 2 2 1 1 1 6 ; 2 . 菏泽 能化 有 限公 司 赵 楼煤 矿 ,山东 郓城2 7 4 7 0 0 摘 要 为 了对 某 工作 面 3煤层 综放 开 采后 的顶板 水 害防 治提 供 理 论依 据 , 分 别 采 用 建 筑物 、 水 体 、 铁 路 及 主要 井巷煤 柱 留设 与压煤 开采规 程 中的经验 公 式预计 、 数值 模 拟和 井 下仰 孔 分段 注水 法 实测 3种 方 法对 回采5 - 作 面的覆 岩导 水裂 隙带 高度 进 行 了研 究 , 所得 经验 公 式 预 计值 为 5 1 . 1 , 5 9 . 0 m, 数值 模 拟 计 算值 为 6 3 . 5 m, 实测值 为 6 5 . 4 m; 综合 比较 分析得 出该地 质条 件 下 开 采覆 岩 导 水 裂 隙带 高度 为 6 3 . 5 ~ 6 5 . 4 m, 山 西组砂 岩含 水层 位 于导水 裂 隙带 范围 内, 属 于直接 充水含 水层 , 但 裂 隙带 未波及石 盒 子组砂 岩含 水层 与 新近 系松 散 含 水层 , 正常 综放开 采 不会对 工作 面 涌水产 生直接 影 响 。 关 键词 工作 面 ; 综放 ;顶板 ;导水 裂 隙带 ;经验公 式 ; 数 值模 拟 ;仰孔 分段 注 水 中图分类 号 T D7 4 5 文献 标志码 A 网络 出版 时 间 2 0 1 5 0 1 0 5 1 6 2 3 网络 出版地 址 h t t p / / www . c n k i . n e t / k c ms / d e t a i l / 3 2 . 1 6 2 7 . T P . 2 O 1 5 0 1 0 5 . 1 6 2 3 . 0 0 3 . h t m1 Re s e a r c h o f h e i gh t o f wa t e r f l o wi n g f r a c t ur e d z o n e o f o v e r bu r d e n s t r a t a i n f u l l y me c ha n i z e d t o p c o a l c a v i ng ZHANG H u i , ZHU Shu yu n ,LI Xi u ha n ,LI Ta o , M ENG Fa nz he n f 1 . S c h o o I o f Re s o u r c e s a n d Ea r t h S c i e n c e , Ch i n a Un i v e r s i t y o f Mi n i n g a n d Te c h n o l o g y , Xuz h ou 2 21 1 1 6,Chi na;2. Zha o l o u Coa l M i ne,He z e Ene r g y a n d Che m i c a l I nd us t r y Co. ,Lt d Yu nc h e n g 27 4 7 0 0,Ch i na Ab s t r a c t I n o r de r t o pr o vi de t he o r e t i c a l b a s i s of r o o f wa t e r d i s a s t e r p r e v e nt i on of No. 3 c oa l s e a m i n a w o r k i n g f a c e a f t e r f u l l y me c h a n i z e d t o p c o a l c a v i n g ,e mp i r i c a l f o r mu l a s i n Re g u l a t i o n s o f b u i l d i n g , wa t e r ,r a i l wa y a n d l e a v i n g c o a l p i l l a r a n d mi n i n g p r e s s e d c o a l i n ma i n s h a f t a n d d r i f t ,n u me r i c a l s i mu l a t i o n a n d u n d e r g r o u n d u p h o l e wa t e r i n j e c t i o n me t h o d b y i n t e r v a l s we r e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a d o p t e d t o s t u d y h e i g h t o f wa t e r f l o wi n g f r a c t u r e d z o n e o f o v e r b u r d e n s t r a t a o f wo r k i n g f a c e .E s t i ma t e d v a l u e s b y e mp i r i c a l f o r mul a s a r e 5 1. 1 m a nd 5 9. 0 m r e s pe c t i ve l y,c a l c u l a t e d v a l ue by n ume r i c a l s i mul a t i o n i s 63. 5 m , a nd me a s u r e d v a l ue i s 6 5.4 m . He i ght of wa t e r f l o wi n g f r a c t u r e d z o ne un de r t he r e s e a r c he d ge ol o gi c a l c o nd i t i on i s a bo ut 6 3. 5 - 6 5. 4 m a f t e r c o mpr e he ns i v e c o mpa r i s o n a nd a n a l ys i s .Sa n ds t o ne a q ui f e r o f Sha nx i f o r ma t i o n i s i n t h e wa t e r f l owi ng f r a c t u r e d z o ne a n d b e l o ng s t o di r e c t wa t e r f i l l i ng a qu i f e r. The wa t e r f l owi ng f r a c t u r e d z o ne i s no t s p r e a d t o Sh i he z i s a nd s t on e a q ui f e r a nd Ne o ge n e l oo s e a qu i f e r .No r m a l f u l l y m e c ha n i z e d t op c o a l c a v i ng wi l l no t i nf l u e n c e o n wa t e r gu s h i ng i n wo r ki n g f a c e di r e c t l y. Ke y wo r d s wor ki ng f a c e;f u l l y m e c h a ni z e d; r o o f;wa t e r f l o wi ng f r a c t u r e d z on e;e m p i r i c a l f o r m u l a; n u me r i c a l s i mu l a t i o nu p h o l e wa t e r i n j e c t i o n me t h o d b y i n t e r v a l s 收稿 日期 2 0 1 4 0 4 1 1 ; 修回 日期 2 0 1 4 - 1 1 - 1 9 ; 责 任编辑 李 明。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9 7 3计划 资助项 目 2 0 1 3 C B 0 3 6 0 0 3 ; 中国博 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 目 2 0 1 3 M5 4 1 7 5 8 。 作者 简介 张辉 1 9 9 0 一 , 男 , 安徽宿州人 , 硕士研究生 , 研究方向为煤矿工程地质 和岩 土工程 , E ma i l 4 0 5 2 5 7 5 0 7 q q . c o rn。 2 0 1 5年 第 1期 张 辉等 综放 开 采覆 岩导 水裂 隙 带 高度研 究 0 引言 大 量 研 究 和实 践 表 明 , 导 水 裂 隙 带 高度 是 煤 矿 顶 板 防治 水害 的重 要参 数 。许 多学 者对 中国煤 矿开 采 覆 岩破 坏与 导水 裂 隙带 高度 进行 了大量 的实测 和 理论研 究 [ 1 ] , 得 出了计算 顶 板导 水裂 隙带 高 度 的经 验公式 , 并被编入 建筑物 、 水体 、 铁路及主要井巷煤 柱 留设 与压煤 开 采规 程 简称 “ 三 下” 开采 规程 中 , 满足 了中国大多数矿井水体下采煤设计 的要求 , 回 收了大量煤炭资源 。但是导水裂隙带高度受采厚 、 覆岩 性 质 、 地 质构 造 、 顶板 管 理和 工作 面尺 寸等 多方 面 因素 的制 约 , 很 难 得 到 准 确结 果 。本 文 以 某 煤 矿 某新 采 区 的首采 综 放 工 作 面 为研 究 地 质 背 景 , 通 过 经验 公 式预 计 、 数 值 模 拟 和 实 测 对 其 导 水 裂 隙 带 高 度 进行 了深 入研 究 , 以对 后 期 工 作 面 安 全 回采 过 程 中的顶板水害防治提供指导 。 1工 作面 概况 1 1 3 0 1 首 采工 作 面位 于 巨野 煤 田某 煤 矿 某 新 采 区东南 部 , 主采 山西 组 3煤 层 , 工 作 面 宽 1 9 0 . 0 m, 长 5 0 3 . 0 m, 地 面平 均标 高 4 2 . 9 m, 工 作 面平 均标 高 ~9 2 1 . 3 m。该 工 作 面 内煤 层 稳 定 , 偶 有 分 叉 现 象 , 构 造发 育 程 度 一 般 , 受 地 质 构 造 与 沉 积 环 境 影 响 , 煤 层 厚 度 为 2 . 5 ~ l 1 . 4 m, 平 均 厚 度 为 6 . 1 m, 倾 角平 均 为 3 。 。煤 层 结 构较 简 单 , 直接 顶 为 砂 质 泥 岩 , 平 均 厚 度 约 为 1 4 . 0 m, 抗 压 强 度 为 3 5 . 6~ 3 8 . 4 MP a ; 基 本 顶 为 中细 砂 岩 , 厚 约 2 0 . 0 r r l , 成 分 以石 英为 主 , 次为 长 石 , 局 部 裂 隙发 育 , 具 近水 平 层 理 , 抗 压 强度 为 5 7 . 3 ~ 1 4 4 . 2 MP a , 该 层底 板与 3煤 层顶 板相 距仅 1 4 . 0 m, 在 上覆 岩层 中起 主关 键 层作 用 ; 直接 底为 黑色 泥 岩 , 平 均 厚 度 为 0 . 9 m, 含 少 量 植物 根部 碎 屑化 石 , 参差 状断 口 ; 基本 底 以砂质 泥 岩 为 主 , 平 均厚 度约 为 2 4 . 0 m, 层 状发 育 , 局 部 夹 灰黑 色 、 薄层 状粉 砂岩 。 工作面顶板主要含水层 自下而上依次为山西组 砂 岩含 水层 、 石 盒子 组 砂 岩 含 水 层 和 新 近 系 松 散 含 水层 。根据采区范围 内施工的 9个勘探钻孔资料 , 3煤层顶板至山西组顶界厚度为 4 0 . 1 ~5 8 . 9 m, 抽 水试 验 资料 表 明 , 山西 组 砂 岩 含 水 层 单 位 涌水 量 为 0 . 0 0 2 0 ~0 . 0 0 9 1 L / sm , 富水性 弱, 表明其径 流不 畅 , 补 给条 件差 , 是 开采 3 煤 层 的直 接充水 含 水 层 ; 石 盒子 组砂 岩含 水 层 的漏 水 点 与 3煤 层 顶 板 间 距 除 Z S 一 3孔 为 8 6 . 6 I n外 , 其 余 钻 孔 间距 均 大 于 2 0 0 . 0 m, 同时 根 据 验 证 孑 L 及 副 检 钻 孔 对 基 岩 风 化 带及上石 盒子 组砂 岩含水 层进行 抽 水试 验, 结 果 表 明 , 钻 孔 单 位 涌 水 量 为 0 . 0 0 0 2 验 证 孔 ~ 0 . 0 0 4 2 副检 钻孔 L / Sm , 富 水性 弱 , 渗 透 系数 为0 . 0 0 4 3 o 1 检钻 孔 ~ 0 . 0 0 0 7 8 验 证 孔 m/ d 。 3 煤 层 开采后 , 导 水 裂 隙 带 是 否 波 及 石 盒 子 组 砂 岩 含水 层值 得研 究 , 仅 当导 水 裂 隙带 沟 通 石 盒 子 组底 部砂 岩含 水层 时 , 会产 生一 定 的充水 影 响 ; 采 区范 围 内新 近 系底界 至 3煤层 间距 为 2 8 3 . 8 ~4 2 2 . 6 m, 平 均 厚度 为 3 5 3 . 2 m, 在 正 常地 质 条件 下 , 3煤 层 开 采 后 导水 裂 隙带不 会 波 及 新 近 系底 界 , 但 也 不 能 排 除 构 造导通 新 近 系 松 散 含 水 层 对 工 作 面 涌 水 产 生 的 影 响 。 2 覆岩 导 水裂 隙带 高度研 究 2 . 1 导水 裂 隙带 高度理 论预 计 研究的煤矿为厚煤层综放开采。由于中国地质 条 件差 异 大 , 覆 岩分 类 不 细 , 迄 今 为止 , 对 厚 煤 层 综 放开采条件下的导水裂隙带高度计算没有完全适用 于各种矿井 的统一公认 的经验公式 , 一 般采用“ 三 下” 开采规程 中的经验公式先进行估算 。 ] , 再根据 专家经验调整或以估算结果为参考进行现场实测 。 1 1 3 0 1首采 工作 面顶 板 以砂 岩 和 泥 岩 为 主 , 岩 性 属 于 中等坚 硬岩层 , 按 照“ 三 下” 开 采 规 程 中导水 裂 隙 带高度计算公式估算开采后覆岩导水裂隙带高度为 1 00 M H 一 一 5 . 6 1 1 . 6 M 3 . 6 r 一 H 一 2 0√ M 1 0 2 式中 M 为煤层累计采厚。 本文 中 M 一6 m, 将 其 代 入 式 1 、 式 2 得 H 为 3 9 . 9 ~5 1 . 1 m, 5 9 m。 2 . 2 工作 面顶板 覆 岩数值 模 拟分析 2 . 2 . 1 建模 根据 工作 面地 质条 件 和实 际情 况 进 行 F L AC 3 D数值模 拟_ 8 ] 。三 维模型尺 寸 长 宽 高 为 4 0 0 m 3 0 0 I 1 3 . 2 3 2 m, 共 划 分 8 8 8 0 0个 单 元 和 9 5 3 2 5 个 节 点 , 采 空 部 分采 用 空 单 元 模 拟 , 前 后 、 左 右均 留设 1 0 0 m, 即采空三维 尺寸为 2 0 0 mX1 0 0 mX 6 m。根据 岩 组 划 分 原 理[ 1 , 将 属 性 相 似 的岩 层 及 夹 薄层 划分 为 同一 组 , 共 划 分 1 2层 岩 组 , 如 图 1所 示 。模 型前 后 、 左右 、 底部 均 固定 , 顶部 为 自由面 , 各 岩 组厚 度单 位 为 1 T I 。考 虑 到 3煤 层 平 均 埋 深 约 为 9 6 0 . 0 m, 在模型上边界加 2 4 . 0 MP a垂直压应力作 2 0 1 5年 第 1期 张辉 等 综放 开采 覆岩 导 水裂 隙带 高度研 究 1 3 图 3观 测 钻 孔 布 置 平 面不 意 导水裂隙带上 限值较 高, 因此设计观测 钻孔长度较 大 , 考虑 到具 体 施 工 难 度 , 不 宜 设 计 较 多 的 观 测 钻 孔 。根 据分 析及 实 践 经 验 , 确 定 在 观测 断 面 内施 工 2个 导 水 裂 隙 带 观测 钻 孔 , 钻 孔方 位 与 工 作 面 垂 直 并 向 1 1 3 0 1工作 面方 向施 工 。各 观测钻 孔 布置 剖面 示 意如 图 4所示 。 1 号观 测钻孔仰 角5 5 。 ,长 1 2 0 m 输巷 图 4 观测钻孔 布置剖面示意 2 . 3 . 2 实测 结 果及 数据 分析 井 下 仰 孔分 段 注 水 法施 工 由上 往 下 进行 , 即从 钻孔最顶端至孔 口端依次分段 注水 , 观测到的 2个 钻孔 不 同位 置 的渗水 量 如 图 5所 示 。 基 蚓 斑 图 5钻 孔 不 l司位 置 的 渗 水 量 由图 5可看出, 对于 1 号观测钻孑 L , 当钻孔垂高 为 6 5 .7~ 6 9 .6 m 时 , 岩 层 渗 水 量 为 6 .0~ 6 . 9 L / mi n , 岩层 渗水 量 较 小 , 说 明该 段 岩 层 范 围 内 次 生 裂 隙不发 育 , 岩层 内 主要 为原 生 裂 隙 , 裂 隙带发 育 高度 未 波及 到 此 。当 钻 孔 垂 高 为 5 5 . 0 ~ 6 5 . 0 m 时, 岩层渗水量为 9 . 5 ~1 1 . 0 L / mi n , 岩层渗水量较 大 , 说明 1 号观测钻孔 已穿入裂隙带内, 该 区域内岩 层受采动影响产生次生裂隙发育 , 岩层 的导水性能 较强。当钻孔垂高 由 6 5 . 7 m 降低至 6 5 . 0 m时 , 岩 层 渗水 量 由 6 . 3 L / mi n突然 增 加 到 9 . 5 L / mi n , 说 明 1号观测 钻 孔观测 到 的导 水裂 隙带 最大 高度 约为 65 . 3 m 。 对 于 2号 观 测 钻 孔 , 当 钻 孔 垂 高 为 6 5 . 7 ~ 7 0 . 3 m 时 , 岩层 渗水 量 为 7 . 9 ~8 . 8 L / mi n , 考虑 到 现 场 测 试 误 差 , 该 段 岩 层 的 实 际 渗 水 量 小 于 7 L / rai n 。这说 明 该 区域 岩 层 次 生 裂 隙 不 发 育 , 受 采动影 响较小 , 岩 层整 体性 较强 。当钻 孑 L 垂 高为 5 5 . 8 “ - , 6 5 . 0 m 时 , 岩层渗 水量 为 1 0 . 4 ~1 1 . 9 L / mi n , 岩层 的渗 水 量 较 大 , 说 明该 段 处 于 裂 隙 带 范 围 内 。 当钻 孔垂 高 由 6 5 . 7 m 降低 至 6 5 . 0 m 时 , 岩 层 的渗 水量 由 8 . 5 L / mi n突 然 增 加 到 1 1 . 5 L / mi n , 说 明 2号观 测钻 孔 观 测 到 的 导 水 裂 隙 带 最 大 高度 约 为 6 5 . 4 m 。 2个观 测钻 孔均 比较 准确 地 测 试 出 了导 水 裂 隙 带高度的上限值 , 观测结果相互印证 , 基本认为较为 可靠 的导 水裂 隙带 发育 高度 为 6 5 . 4 m。 3各 方 法结 果对 比分 析 分 别采 用 经 验 公式 预 计 、 数 值 模 拟 和现 场 实测 方法 , 得到的 3煤层 回采后 上覆岩层导水裂隙带 高 度见 表 2 。 表 2 不 同方法得 到的覆岩层导水裂 隙带高度 研究方 法 导水裂隙带高度/ m 经验公 式 1 预计 经验公式 2 预计 数值模 拟 现场实测 从 表 2可 看 出 , 数 值 模 拟 与 实 测 结 果 仅 相 差 1 . 9 m, 而 2种 经 验 公 式 预计 高 度 均 比现 场 实 测 结 果小 , 采 用式 1 得到 的导 水裂 隙带 高度 与现 场实测 结果相差 1 4 . 3 m。参考文献 [ 1 2 1 3 ] 认为覆岩主关 键层与开采煤层距离小于 7 ~1 O倍采高 , 按“ 三下” 开采规程 中的经验公式确定顶板导 水裂隙带高度 时 , 所得结果相对偏小 。而 1 1 3 0 1工作面 3煤层厚 度 为 6 . 0 m, 覆 岩 主关 键 层 中细砂 岩 与煤 层 顶 板 的平 均 距 离 仅 为 1 4 . 0 m, 远 小 于 7 ~ 1 0倍 的采 高 , 因此 根据 经验 公 式 预计 的顶 板 覆 岩 导 水 裂 隙带 高度 较现 场实 测 明显偏 小 。 第 4 1卷 第 1 期 2 0 1 5年 1月 工矿 自 动 化 I n dus t r y a n d M i ne Au t oma t i on V0 l J 4 1 NO .1 J a n .2 0 1 5 文章 编 号 1 6 7 1 2 5 1 X 2 0 1 5 0 1 0 0 1 4 0 4 D OI 1 0 . 1 3 2 7 2 / j . i s s n . 1 6 7 1 2 5 1 x . 2 0 1 5 . 0 1 . 0 0 4 王维 , 霍振龙 , 凌云, 等. 特种煤矿人员定位系统设计[ J ] . 工矿 自动化 , 2 0 1 5 , 4 1 1 1 4 1 7 . 特种煤矿人员定位系统设计 王维 , 霍振龙 , 凌 云。 , 谭达 克 1 . 天地 常州 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常州 2 1 3 0 1 5 ; 2 . 建东职业技术学院 电子与电气工程系,江苏 常州 2 1 3 0 2 2 摘要 针对特种煤矿需要对上井人员进行定位的要求, 提 出了采用双频率的特种煤矿人 员定位 系统的设 计方案 ; 详 细介 绍 了该 系统结 构及基 本 工作 原理 , 重点 分析 了 系统 关键 硬 件技 术和 系统软 件 功 能的设 计 。该 系统通 过低 频定 位 器 实现 了特 种煤 矿人 员的 全方位 定 位与跟 踪 , 提 高 了特 种煤 矿 的管理 效 率和安 全 水平 。 关 键词 监狱 煤矿 ;人 员定位 ;射 频识 别 ;低 频定 位 器 ;双频 率 中图分类 号 T D6 5 5 文献 标 志码 A 网络 出版 时间 2 0 1 5 0 1 0 5 1 6 2 5 网络 出版地 址 h t t p / / www. c n k i . n e t / k c ms / d e t a i l / 3 2 . 1 6 2 7 . TP . 2 0 1 5 0 1 O 5 . 1 6 2 5 . 0 0 4 . h t ml 收稿 日期 2 O 1 4 - 0 6 1 1 ; 修 回日期 2 0 1 4 0 9 2 9 ; 责任编辑 张强 。 基金项 目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 目 2 O 1 3 B AK 0 6 B 0 5 。 作者简介 王维 1 9 8 4 , 男 , 江苏宿迁人 , 工 程师 , 现 主要从事矿用软件 的开发与应用工作 , E ma i l t i a n d i c h a n g z h o u 1 2 6 . e o m。 4 结 语 1 通过 研究 分析 了经 验公 式 预计 与 现 场实 测 结 果偏 差较 大 的主要 原 因 , 对 “ 三 下 ” 开 采 规 程 的顶 板 导水 裂 隙带 高度 确定方 法进 行 了补充 和完 善 。 2 根据 研 究 的 地 质 背 景 , 建 立 了综 放 开 采 的 三维数 值模 型 , 模 拟 了在 充 分 采 动 条件 下 顶 板 导 水 裂隙带的最大高度 , 其值与现场实测结果 的契合度 很高 。 3 分别 采 用“ 三下” 开采规 程 中的经 验 公 式预 计 、 数 值 模 拟 和 现 场 实 测 3种 方 法 得 出 了某 煤 矿 1 1 3 0 1首采 工 作 面 顶 板 覆 岩 的最 大 导 水 裂 隙 带 高 度 , 综合 分析 后认 为 该值 在 6 3 . 5 ~6 5 . 4 m 之 间 , 在 正 常地 质条件 下 , 导 水 裂 隙带 未 波 及 石 盒 子 组砂 岩 含水 层 与新 近系 松散 含 水 层 , 不 会 对 工 作 面 涌水 产 生 直接 影响 。 参考文献 [1] [2] [ 3] 钱 呜高 , 缪协兴 , 许家 林 , 等. 岩层 控制 的关 键层理 论 [ M] . 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 出版社 , 2 0 0 3 1 l l 一 1 3 4 . 刘 天 泉. 煤 矿地 表 移 动 与 覆 岩 破 坏 规 律 及 其 应 用 [ M] . 北京 煤炭工业 出版社 , 1 9 8 1 2 0 8 2 3 3 . 周 李 兵 , 孙 骏驰 . 煤 矿 巷道 顶 板离 层 监 测 系统 设 计 [ J ] . 工矿 自动化 , 2 0 1 2 , 3 8 4 9 5 9 6 . [4] 陈荣华 , 白海波 , 冯梅梅. 综放面覆岩导水裂 隙带高度 的确定 [ J ] . 采矿 与安 全工 程学 报 , 2 0 0 6 , 2 3 2 2 2 0 22 3. [ 5] 涂 敏. 潘谢矿 区采动岩体裂 隙发育 高度的研究 [ J ] . 煤 炭 学报 , 2 0 0 4, 2 9 6 6 4 i - 6 4 5 . [ 6] 尹 增德 . 采动覆岩破坏 特征及其 应用 研究 [ D ] . 青岛 山东科 技大学 , 2 0 0 7 . [ 7] 杨 贵. 综 放 开 采 导 水 裂 隙带 高 度 及 预 测 方 法 研 究 [ D ] . 青 岛 山东科技大学 , 2 0 0 4 . [ 8] 杜元洲 , 杜何辛 . 覆 岩破坏 机理和 导水裂 隙带 发育 高 度研究_ J ] . 煤矿安全 , 2 0 1 1 , 3 1 4 7 0 7 2 . [ 9] 靳俊恒 , 孟祥瑞 , 高召宁 , 等. 1 2 6 2 1 工作 面导水裂 隙 带发育 高 度 的 数 值 模 拟 研 究 [ J ] . 煤 炭 工 程 , 2 0 1 0 1 7 6 8 7 0 . [ 1 o ] 杜时贵, 翁欣海. 煤层倾角与覆岩变形破裂分带[ J ] . 工程地质学报 , 1 9 9 7 , 5 3 2 1 1 - 2 1 7 . [ 1 1 ] 尹光志 , 王登科 , 张卫 中. 急 倾斜 煤层 深部开采覆 岩 变形力学模 型及应 用 [ J ] . 重 庆 大学 学报 自然 科 学 版 , 2 0 0 6, 2 9 2 7 9 8 2 . [ 1 2 ] 许家林 , 王晓振 , 刘文 涛, 等. 覆岩 主关 键层 位置对 导 水裂 隙 带 高 度 的影 响 [ J ] . 岩 石 力 学 与 工 程 学 报 , 2 0 0 9 , 2 8 2 3 8 0 3 8 5 . [ 1 3 ] 王志 刚. 覆岩 主关 键层 对导 水裂 隙演 化影 响 的研 究 [ D ] . 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 , 2 0 0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