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支架用Q690高强钢的焊丝匹配性研究-.pdf
现代焊接Modern Welding 现代焊接年第 期 总第 5期 作者简介张蕾(1986-),女,硕士,主要从事高强钢焊 接的研究。基金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YF5 )。 [摘要] [关键词] 本文对Q690高强钢进行斜Y型坡口铁研试验,采用金相显微镜对焊接接头焊缝的显微组织进行研究,分 析焊接热输入和不同焊丝对Q 690钢焊接接头显微组织及裂纹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铁研试验的拘束下,采用 ER50- 6、MKG60和MKGHS70焊丝,焊接热输入控制在11~20kJ/ cm范围内,焊接接头裂纹率均小于20。焊缝 中,Ni、Mo、Cu合金元素的加入使得焊缝组织由先共析铁素体、侧板条铁素体、针状铁素体和贝氏体转变为针状铁 素体和贝氏体。MKG60焊丝接头的综合力学性能优于ER50- 6焊丝接头。 Q690高强钢;焊丝;焊接热输入;显微组织;力学性能 液压支架用Q690高强钢的 焊丝匹配性研究 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Study on welding wire matching of Q690 high-intensity steel used in hydraulic support 张蕾李亚江蒋庆磊 徐宗林付金良 前言 迅猛发展的,对采煤机 械的性能如高强度液压支架的使用可 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液压支架是以 高压液体为动力,由若干液压元件与 一些金属构件组合而成的一种支撑和 控制顶板的采煤工作面设备,具有强 度高、移动速度快、支护性能好、安 全可靠等特性。近年来,我国液压支 架制造技术水平发展迅速,但在支架 材料、加工工艺、性能和使用寿命等 方面与世界水平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 随着液压支架向大工作阻力和高可靠 性要求的发展,如何在保证强度的前 提下,减轻支架重量是迫切需要解决 的问题,采用高强钢是最有效的途径。 因此,有必要对高强钢材料的焊接性 进行试验研究,优化焊接工艺,提高 焊接接头的综合机械性能与承载能力, 以满足高可靠性支架设计需要 。 [1] [2] 煤矿产业 Q690高强钢是国内采煤机械液压 支架用钢,碳当量较高,应采用合理 的焊接工艺参数来防止焊接缺陷的产 生,以保证接头的性能。在焊接结构 件中,普遍存在而危害很大的缺陷之 一是焊接冷裂纹的出现,大多数的冷 裂纹是由淬硬组织、氢的扩散和接头 的拘束应力三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对于本试验而言,在铁研试板拘束和 低氢型焊接方法焊接条件下,焊接接 头的显微组织对裂纹的影响占主导地 位 。因此,选择合理的焊接方法和合 适的焊接材料,控制好焊接工艺参数, 加强焊接过程控制,从而获得组织性 能良好的焊接接头,可使液压结构件 满足使用要求。 本文结合斜Y型坡口铁研试验, 对不同焊丝匹配的Q690高强钢焊接接 头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 在不同热输入条件下,不同强度级别 的焊丝ER50-6、MK G 60及MK G HS70 对焊缝显微组织及裂纹率的影响,为 [3] 焊接工艺参数及焊丝的选择提供试验 数据和理论依据。 试验母材为Q690高强钢,母材的 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见表1。通过斜Y 型坡口铁研试验,研究ER50- 6、MK G60、MKGHS70焊丝与Q690高强 钢匹配性问题,分析焊接热输入对焊 接接头显微组织的影响,并研究低强 匹配时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 Q690钢对接采用斜Y坡口形式, 试验试板尺寸为200mm75mm20mm, 焊后试板尺寸为200mm150mm20mm, 坡口角为60。试验焊接设备为NBC -500型气体保护焊机,保护气体为80 Ar20CO,气体流量为1820L/min。 焊接在车间进行,焊前不预热,环境 温度2325℃,焊接电压2429V,焊接 电流260300A,焊接速度0.50.9cm/s, 试板焊后不进行热处理。试验用焊丝 的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见表 ,焊丝直 1试验材料与方法 2 201018J-21 20 074 2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现代焊接Modern Welding 年第 期 总第 5期现代焊接 径为1.2mm。利用线切割截取试板并磨 制抛光制备出金相试样,采用5硝酸 酒精溶液腐蚀后,在Nikon AFX-A型金 相显微镜下观察焊缝显微组织。 对ER50-6、MKG60焊丝接头进 行力学性能试验,试板尺寸为300mm 148mm20mm,接头形式为V型坡 口平板对接,单边坡口角为35。按 国家标准GB/T2651-2008制备焊接接头 板状拉伸试样,试验设备为WAW-600 型万能拉伸试验机。按国家标准GB/T 2650- 2008制备焊接接头冲击试样,试 样缺口位置为焊缝,开V型坡口。利用 300J金属材料冲击试验机进行冲击试 验,试验温度为0℃。 铁研试板焊接48h后统计裂纹率, 所有焊接试板的焊缝均无表面裂纹。 焊接试板横剖后在焊缝根部发现裂纹, 2试验结果及分析 2.1接头裂纹率 按原国标GB4675.1规定的方法计算各 焊接试板的断面裂纹率。由于铁研试 验的拘束刚性大于实际焊接结构,且 焊缝根部应力集中较大,所以一般认 为,铁研试验的裂纹率小于20时, 用于实际焊接生产是安全的。 在铁研试板拘束条件下,不同的 焊丝和焊接热输入对接头裂纹率产生 影响。焊接热输入的确定以焊接接头 抗裂性和热影响区的韧性要求为依据。 从防止冷裂纹出发,要求冷却速度慢 为佳,但对防止脆化来说,却要求冷 却快较好,因此应兼顾两者的冷却速 度范围,本试验采用的热输入范围为 1120kJ/cm。 图1所示为不同焊丝、焊接热输入 与裂纹率的关系。从图1(a)中看出, 在大(1820kJ/cm)、中(1417kJ/ cm)、小(1112kJ/cm)三种焊接热 输入条件下,Q690高强钢采用ER50- 6、MKG60、MKGHS70焊丝焊接 时接头裂纹率较低,且均小于20。 图1(b)为采用三种焊丝时焊接热输 入与接头断面裂纹率的关系。从图1 (b)中可以看出,当采用ER50- 6和 MKG60焊丝时,随着焊接热输入 增大到1820kJ/cm,接头裂纹率也随 之增大,在中等热输入条件下,裂纹 率均较小;而当采用MKGHS70焊 丝时,随着焊接热输入的变化,接头 裂纹率波动不大,且均明显小于其他 两种焊丝的接头裂纹率。这是由合金 元素对焊缝显微组织的影响造成的。 焊丝中合金元素Ni、Mo、Cu含量 的增加,提高了针状铁素体含量,减 少和细化了先共析铁素体,有利于提 高焊缝韧性和抗裂性,从而减小接头 裂纹率。对于ER50-6和MKG60焊丝, 焊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焊接热输入, 热输入过大,焊缝中形成粗大的铁素 体组织,甚至出现魏氏体组织,冲击 韧性下降,抵抗裂纹扩展能力差。加 大热输入还有可能形成上贝氏体,上 贝氏体中碳化物粗大,强化作用较弱, 当碳化物沿平行的铁素体条分布,微 裂纹很容易沿此方向扩展,韧性较差。 同时焊接热输入也不应过小,否则冷 却速度大,焊接接头组织易淬硬,增 大了冷裂倾向。合理的做法是充分保 证焊接接头韧性的前提下,适当提高 焊接热输入。 焊接接头焊缝区的显微组织对接 头性能和冷裂倾向具有重要影响。不 同热输入和合金含量造成了焊缝组织 的差别。先共析铁素体、侧板条铁素 体组织抗裂纹扩展能力差,应尽量减 少其含量;针状铁素体是在奥氏体向 铁素体转变过程中,以夹杂物为中心, 2.2显微组织 母材 Q690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C 0.089 Si 0.237 Mn 1.47 Ni 0.258 Cr 0.426 Mo 0.323 P 0.021 S 0.009 力学性能 R /MPa 690 e L R /MPa 835 m A ≥14 A /J(-20℃) ≥40 KV 表1Q690高强钢的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 表2试验用焊丝的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 焊丝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C 0.07 0.078 0.095 Si 0.91 0.62 0.54 Mn 1.48 1.68 1.64 Mo 0.34 0.38 Ni 0.62 Cu 0.14 0.16 P 0.011 0.012 0.012 S 0.011 0.012 0.011 力学性能 R /MPa 459 575 680 e L R /MPa 561 635 765 m A() 24 25 19 A /J 84(-29℃) 90(-20℃) 180(-20℃) K V ER50-6 MKG60 MKGHS70 J-20101822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现代焊接Modern Welding 现代焊接年第 期 总第 5期3 形核长大的。针状铁素体的微观形态 与焊缝金属组成,奥氏体大小及夹杂 物密度密切相关。针状铁素体晶粒较 细小,有效晶粒尺寸小;且其晶界为 大角度晶界,片间夹角较大,相互穿 插生长对裂纹扩展具有阻碍作用,可 使焊接接头强度和韧性提高。图2为Q 690钢母材显微组织和ER50-6、MK G60、MKGHS70三种焊丝焊接接头 的焊缝显微组织。 图2(a)为Q690高强钢母材的显 微组织,主要由贝氏体、回火索氏体 和块状铁素体组成。图2(a)中黑色 为索氏体组织,是铁素体与渗碳体的 机械混合物,但比珠光体组织细,具 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图2(b)为采用低强度ER50-6焊 丝,在热输入为14.5kJ/cm条件下,Q690 高强钢焊接接头焊缝区的显微组织, 主要由先共析铁素体、侧板条铁素体、 针状铁素体、珠光体和贝氏体组成。 先共析铁素体沿奥氏体晶界呈块状生 长,侧板条铁素体以板条状从晶界向 晶内成长,晶内分布为针状铁素体及 少量的贝氏体、珠光体。大量的先共 析铁素体和侧板条铁素体,使得焊接 接头塑韧性降低,抗裂性变差。 图2(c)为采用低强度MKG60 焊丝,在热输入为16.6kJ/cm条件下, Q690高强钢焊接接头焊缝区的显微组 织。与图2(b)相比,先共析铁素体 含量减少,呈细条状分布在奥氏体晶 界,侧板条铁素体含量也明显减少, 针状铁素体组织更加细小,分布较均 匀。这是由于焊缝金属中Mo、Cu元素 的加入,影响了相变过程,从而改变 了焊缝中各组织含量。Cu是扩大γ相 区的元素,其作用是使奥氏体分解反 应移向较低温度,增加过冷奥氏体的 稳定性,降低Ms点。焊缝金属中随着 Cu含量的增加,针状铁素体含量增加, 先共析铁素体和侧板条铁素体减少 。 [4,5] Mo的主要作用是推迟先共析铁素体转 变而有利于形成贝氏体结构。当其含 量为00.35时,会在焊缝中生成稳 定的均匀的细针状铁素体组织,此时 冲击韧性也较高。Mo的加入有助于针 状铁素体的形成,它不仅影响相变动 力,而且会改变针状铁素体的形态 。 此外,Mo含量在0.30.5时,对焊 缝韧性有较好的作用,还可以减少微 观缺陷,如相间析出物、微裂纹等 。 因此,一定含量的Mo元素使得焊缝可 以获得良好的强韧性。 图2 ( d )为采用等强度MKGHS70 焊丝,在热输入为16.8kJ/cm条件下, Q690高强钢焊接接头焊缝区的显微组 织。与图2(b)、2(c)相比,在放 大400倍数下观察的显微组织中,没有 观察到先共析铁素体和侧板条铁素体, 主要为细小均匀分布的针状铁素体和 少量的贝氏体。这是由于焊缝金属中 Ni、Mo、Cu等元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W. W. Bose- Filho 等通过试验证明, Ni、Mo、Cr元素的加入使得焊缝组织 由先共析铁素体、侧板条铁素体、魏 氏体铁素体和针状铁素体的混合组织 转变为针状铁素体、贝氏体和少量低 碳马氏体的混合组织。同时,Ni元素 的增加能显著提高焊缝的韧性,一方 面它能稳定奥氏体,避免形成韧性较 差的板条马氏体;另一方面是它对形 成铁素体形态的影响。因此,Q690高 强钢采用等强焊丝匹配获得的焊缝组 织,可使焊接接头获得良好的塑韧性 和抗裂性,但在焊接过程中,也应严 格控制焊接工艺参数,以获得优异性 能的焊接结构件。 保证焊缝具有良好的强韧性也是 [6] [7,8] [9] 2.3力学性能 图Q6母材及不同焊丝焊缝的显微组织 50μm 50μm50μm 50μm (a)Q690母材的显微组织(b)ER50- 6焊丝焊缝组织 (c)MKG60焊丝焊缝组织(d)MKGHS70焊丝焊缝组织 201018J-2 290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现代焊接Modern Welding 年第 期 总第 5期现代焊接 选择焊丝必须考虑的重要方面。传统 观点认为等强或超强匹配对焊缝强度 更安全。但对于承受动载荷、重载荷 和恶劣工作条件下的Q690高强钢焊接 接头,除强度性能外,还要求较高的 韧性。此时,少许牺牲焊缝强度而使 韧性储备提高,对接头综合性能有利 。本试验主要针对低强匹配ER50-6、 MKG60焊丝接头进行力学性能研究。 图3为ER50-6、MKG60焊丝拉 伸试验结果,试样的断裂位置均为焊 缝处。从图3中可看出,两种焊接接头 的抗拉强度相差不大,但MKG60焊 丝接头的伸长率明显高于ER50- 6焊丝 接头,说明其塑性较好。图4为两种焊 丝焊缝区的冲击试验结果。从图4可知, MKG60焊丝接头焊缝区的冲击功高 于ER50-6焊丝接头焊缝区的冲击功, 表明韧性也较好,与拉伸试验结果相 一致。MKG60焊丝接头良好的塑韧 [7] 性与其显微组织密切相关。大量细小 且均匀分布的针状铁素体提高了焊接 接头的塑韧性和抗裂性。 3.1 利用ArCO 气体保护,在焊前不 预热条件下,当焊接热输入在1120 kJ/cm范围内,选用ER50-6、MKG60 和MKGHS70三种强度级别的焊丝时, Q690高强钢铁研试验试板的断面裂纹 率均小于20。为保证焊接接头的抗 裂性,应避免采用过大焊接热输入。 3.2 当采用ER50-6、MKG60焊丝时, 在中等热输入条件下,Q690高强钢焊 接接头的裂纹率最小,而对于MK GHS70焊丝而言,当热输入控制在11 20kJ/cm范围内,裂纹率值均较小且 波动不大。 3.3焊缝中Ni、Mo、Cu合金元素的加 入使得焊缝组织由先共析铁素体、侧 3结束语 2 板条铁素体、针状铁素体和贝氏体转 变为针状铁素体和贝氏体。 3.4 接头拉伸和焊缝冲击试验结果表 明,MKG60焊丝接头的综合力学性 能明显优于ER50-6焊丝接头。 [ 1]陈裕川. 低合金结构钢焊接技术[M]. 北京机械工 业出版社,2008 [ 2]孙长春. 液压支架的现状与发展思路[J].科技情报 开发与经济,2009, 196150~152 [ 3]张群. CO焊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J]. 现代焊接, 2008 1228~30 [ 4] S.Y. Shin, Seung Youb Hana, Byoungchul Hwangb, et al..Effectsof Cu and B addition on microstructure and me- chanical properties of hig h-strength bainitic steels[ J]. Ma- terialsScienceand Engineering A, 2009,517 212218 [ 5] M.H. Avazkonandeh- Gharavol, M. Haddad- Sabzevar, A. Haerian. Effectof copper content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ultipass MMA, low alloy steel weld m etal deposits[J] . Materials and Design, 2009, 30 19021912 [ 6] C.Garca de Andrs, C.Capdevila, I. Madariaga, et al..Role of moly bdenum in acicular f errite ation under continuous cooling in a medium carbon microalloyed for- ging steel[J] . Scripta Material, 2001, 45709716 [ 7]李亚江.焊接冶金学[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 84 [ 8] S.D. Bhole, J.B. Nem adeb, L. Collins, et al.. Effect of nickel and m olybdenum additionson weld metal toughn- ess in a subm erged arc welded HSLA line- pipe steel[J]. Journal o 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 2006, 173 92100 [ 9] W.W. Bose- Filho, A.L.M. Carvalho, M. Strangwood. Effects of alloying elem ents o 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inclusion ation in HSLA multipasswelds[J]. Materials Characterization,2007, 5812939 参考文献 2 但没有造成HAZ 显微硬度大幅度升高。 3.3 焊缝内部元素分布均匀;在熔合 区中形成一个约100μm的Cr元素过渡 区,有少量弥散分布的Ti的碳化物, 有利于提高接头的强度。 参考文献 [1]李亚江.特殊及难焊材料的焊接[M]. 北京化学工 业出版社,3 [2] 苏道胜, 刘国强. 铝活塞耐磨镶圈[J]. 内燃机配件, 2004, 12326. [3] 李自军. 高镍奥氏体铸铁耐磨镶圈的可切削性分 析[J].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2008,6 2932. [4] 申泽骥, 唐 骥,苏贵桥. 高镍奥氏体铸铁的生产工 艺特征[ J].铸造技术, 2003, 242 9193. [5] 秦紫瑞, 李隆盛,高文华等. 奥氏体镍铸铁的组织 与腐蚀性为研究[J].现代铸铁,1995,2 1722. [6] 吴志生, 刘翠荣, 尹利涛.ZGMn13与ZG45异种金属 焊接材料选择[ J].焊接技术, 1999,4 1112. [7] 王洪斌. 铸铁隔板与不锈钢导叶焊接工艺研讨[J] . 现代焊接,, 6 [ 8] S.R.Koteswara Rao, G.Madhusudhana Reddy, M.Ka- maraj, K.Prasad Rao. Grain refinement through arc ma- nipulation techniquesin Al–Cu alloy GTA welds[J]. Ma- terialsScienceand Engineering.2005,40412227234. [ 9]李亚江. 焊接冶金学 材料焊接性[M]. 北京 机械 工业出版社,2006. [ 10] John C.Lippold,Damian J.Kotecki. Welding Metall- urgy and Weldability of Stainless Steels[M]. Wiley - Inter- science,2008. [ 11] 许泽建, 李玉龙,李朋洲.0Cr18Ni10Ti不锈钢焊接 接头的显微硬度研究[J]. 金属学报, 2004, 44 5 636 6 (上接第J- 20页) J-20101824 200 .20041 9.40.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