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采工作面过大落差断层技术探究.pdf
2 0 1 6年第 2期 互 堪茬 斜技 4 7 综采工作面过大落差断层技术探究 楚超 大同煤矿集团公司雁崖煤业公司,山西 大同 0 3 7 0 3 1 摘要本文以某矿 1 3 3 2 1 综采工作面F 9 3 l 大落差断层为工程应用背景,首先结合断层参数特征等确定了沿底板强行 通过 断层 方案 ,而后 又在 受断层 影响的区域段 ,采取 了 U型棚 支护加 固处理 ,改棚施工 以及超前预注浆加 固顶板管理措施 , 经济安全效果显著。 关键 词综采工作 面 大落差断层 预注浆加 固顶板 中图分类号T D3 5 5 文献标识码B d o i 1 0 . 3 9 6 9 . i s s n . 1 0 0 5 2 8 0 1 . 2 0 1 6 . 0 2 . 0 2 1 Re s e a r c h o n t he t e c hno l o g y o f f ul l y m e c ha ni z e d c oa l m i ni ng f a c e m i n i n g t hr o ug h t he l a r g e f a ul t Ch uCh a o D a t o n g C o a l Mi n i n g G r o u p C o . , L t d . , S h a n x i D a t o n g 0 3 7 0 3 1 Ab s t r a c t T a k i n g F 9 3 1 l a r g e i n a mi n e f a u l t 1 3 3 2 1 f u l l y me c h a n i z e d wo r k i n g f a c e a s e n g i n e e r i n g a p p l i c a t i o n b a c k g r o u n d i n t h i s p a p e r . F i r s t l y , c o mb i n e d wi t h t h e f a u l t p a r a me t e r s i d e n t i fie d t h e s c h e me o f t h e wo r k i n g f a c e mi n i n g t h r o u g h t h e f a u l t a l o n g the b o t t o m f o r c e d b y a n d , t o o k t h e U s h a p e d s h e d s u p p o r t r e i n f o r c e me n t u n d e r t h e i n fl u e n c e o f f a u l t s e c t i o n , U s u p p o r t a n d p r e g r o u t i n g i n a d v a n c e t o r e i n f o r c e t h e r o o e the e c o n o mi c s e c u r i t y e ff e c t i s r e m a r k a b l e . K e y wo r d s fu l l y me c h a n i z e d mi n i n g f a c e l a r g e f a u l t g r o u t i n g r e i n f o r c e me n t o f r o o f 煤矿开采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断层,尤其 是大落差断层,对煤矿的安全开采造成了严重的影 响。因此,研究综采工作面过大落差断层技术具有 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l 概况 F 9 3 1 断层贯穿整个 1 3 3 2 1 工作面,回采段 受影响总长度为 1 2 0 m。断层为倾 向断层。断层与 工作面相交 ,且形成夹角为 2 2 。 。受影响回采 区段 煤层较为破碎 ,且影响程度超过 1 倍煤厚,断层落 差约为 5 . 6 m,对回采工作造成较大的影响。 1 3 3 2 1 工作面三机配置为 7 L S 6 C型采煤机, 1 3 2架 Z Z 1 0 8 0 0 / 2 2 / 4 5型液 压支 架,S G Z1 0 0 0 / 1 4 0 0 刮板输送机。 2 过断层带区域顶板冒落分析及过断层技术 2 . 1 断层带区域顶板 冒落分析 断层带附近往往存在破碎带,由于顶板煤层的 收稿 日期2 0 1 5 1 0 2 9 作者简介楚超 1 9 9 0 . 5 一 ,男,山西阳高人,毕业于太原理 工大学阳泉学院采矿工程专业,本科,从事煤矿生产技术与管理 工作。 强度低于岩层的强度,在同样大小力的作用下,煤 要 比岩石更容易破碎。因此 ,断层的破碎带 内,煤 的破坏程度 比岩层要严重得多,且块度小。所以, 综采工作面过断层时,一般应保留岩顶。 综采工作面过断层时,应避免断层破碎带内弱 变区的影响,尽量避免工作面端面出现冒顶现象以 及煤层出现片帮现象。若端面顶板发生 冒落,则应 及时进行勾顶工作,保证综采面快速 、安全通过断 层 ,减少通过断层破碎带的时间;若端面顶板冒空, 则不宜采取勾顶和超前支护的措施 ,否则,会严重 影响综采面的生产效率 ,不利于快速通过断层,而 且也造成坑木等材料的消耗。 2 . 2 过断层技术研 究 2 . 2 . 1 断层通过方案选择 方案一跟顶板回采 ,通过断层区域时,破顶 刹底 ,强行通过。 优点 省去逮煤顶工作,老塘不会产生较多的 遗煤量,且能保证回采的煤炭质量,此外 ,还有利 于防火 ,便于顶板管理。 缺点 当工作面推进至断层区域时,必须采取 急刹车措施,且工作面俯采角度大于 4 0 。回采设 4 8 童 堪蕉 钳技 2 0 16 年 第 2 期 备处于陡坡段,运行时极易出现损坏问题,管理难 度较大 ,也难以控制刹底与破顶之间的协调工作。 再加上机头或机尾处顶板与顺槽顶板存在较大落 差,使得链板机头与转载机的搭接工作难以有效控 制。 方案二逮煤顶,沿底板强行通过。 优点变坡点平齐,工作面俯采角度不大,不 超过 l 0 。 ,回采设备由于运行时处于近似平坡段 , 因而不易出现损坏问题,且易于管理,工作面支架 和刮板输送机也容易实现更好操作 ,此外,链板机 头与转载机的搭接工作可得到有效的控制。 缺点需要进行逮煤顶施工工作 ,产生大量的 遗煤,采煤机需割大量矸石,同时防火工作面临较 大困难,顶板不易管理。 结合回采设备的性能、矸石的硬度、断层其他 参数特征等,选择方案二作为该断层通过方案。 2 . 2 . 2 两顺槽 受断层 影响段 的 U 型棚 支护加固处理 掘进过程中,F 9 3 1 断层对两顺槽 u型棚支护 段产生较大的影响,需要提前采取两顺槽 u型棚支 护段加固处理措施。两棚 u型棚中间的顶板处,采 用锚索联合钢带加固,钢带规格为 2 . 7 5 mM5钢带, 锚索确定为 4 根 ;相邻两 u型棚中的顶板处 ,采取 锚杆联合钢带加固措施,钢带规格确定为 2 . 0 mM5 钢带,锚杆选择高强度锚杆,确定为 3根;帮部靠 工作面一侧,采用玻璃钢锚杆联合胶带加固措施, 胶带选择废 旧胶带即可 ,规格 2 . 7 5 m,玻璃钢锚杆 确定为 4根;工作面对侧帮部采用锚杆联合钢带加 固措施,钢带规格为 2 . 7 5 m M5 钢带,锚杆选择高强 度锚杆,确定为 4根。 2 . 2 _ 3 改棚 施工 为不对 回采工作产生影响,应在超前工作面 1 0 0 m处进行改棚施工 。 u型棚支护加固完整区域,首先拆掉 u型棚, 而后,在 u型棚拆卸区域架设倾向棚 ,棚梁确定为 矿用 1 1 工字钢,规格确定为 3 . 6 ~ 4 . 0 m,棚腿选择 D Z 3 2 3 5 型单体。 某些 u型棚支护区域,由于顶板充填厚度较大, 没有采取加固措施 ,应先采取倾向棚架设措施 ,而 后再进行 u型棚拆卸工作。 当进行第一棚倾 向棚架设工作时,应首先在棚 梁两端各安设一根单体点柱 ;当进行第二棚倾向棚 架设工作时,在棚梁之间选择一排临时棚,采用双 面扒皮料做梁进行支护,当倾向棚达到 4 . 5 m时, 则应改用规格为 4 . 5 ml l 的矿用工字钢,棚腿型号 不变。当正规挑棚挑齐时,则拆卸倾向棚下的临时 支护。 结合已选择的断层通过方案,在受断层影响的 顺槽区域,确定逮煤顶后的假顶线 ,当进行改棚工 作时,假顶线以上区域 ,应采取充填措施 ,充填材 料可确定为废旧道木等,若假顶线以下区域高度较 小 ,则应在该处提前卧底,以获得有效的巷道高度。 2 . 2 . 4 断层影响段超前预注浆加 固顶板管理 1 开挖注浆孑 L 。开挖注浆孑 L 的位置应确定在 两顺槽断层影响段 ,沿着工作面方 向进行注浆孑 L 施 工 ,确定注浆孑 L 与巷道底板的距离为 1 . 1 ~ 2 . 3 m,相 邻两注浆孔之间的间距确定为 1 . 0 m,此外 ,终孔确 定在断层面上,且间距确定为 1 0 m,两顺槽应开挖 2 7 个注浆孔。 2当完成注浆孔的施工工作后 ,应及时进 行注浆加固工作,以获得良好的注浆加固效果。 3开挖注浆孔的钻头参数确定为 9 4 ram, 若注浆孑 L 长度超过 1 0 m,则采用 中7 5 mm套管进行 封孔工作 ,封孔长度在 8 . 0 m以上。 4注浆水泥选择普通硅酸盐水泥 ,其水灰 比确定为 11 . 2 5 ~ 11 . 1 5 , 为减少水泥凝固时间, 掺入一定量的工业盐和三乙醇胺 ,其重量分别确定 为 0 . 5 %的水泥重量和 0 . 0 5 %的水泥重量。 5若注浆孔长度不超过 3 0 m,应确定注浆 压力为 3 MP a ;若注浆孔长度超过 3 0 m,则确定注 浆压力为 5 MP a . 2 . 2 . 5 过 断层期 间管理 1 断层影响段两端头顶板管理。两端头进 入逮煤顶段时,则上端头施工注浆孔时应沿着顺槽 向工作面的方向进行 ,而胶带机顺槽施工注浆孔时 应从工作面向回采方向进行。开孔位置应与假顶保 持 0 . 5 m 的间距,还应保证注浆孔与水平面的夹角 为 1 5。 ~ 3 0 。 ,相邻两孑 L 间距确定为 2 . 0 ~ 3 . 0 m,孑 L 深 确定为 8 . 0 m,孔径确定为 4 2 m m。 2断层影响段工作面顶板管理。为减少断 层在工作面的一次性暴露面积 , 应改变工作面采向, 尽可能保证工作面与断层面垂直 ,此外,还应改变 架向,以避免出现运输机下窜事故。断层影响区域 应准备适当菱形金属网,如果煤层裂隙发育且破碎, 则应及时进行金属网铺设工作,以避免出现漏顶现 象 。 3 总结 1 3 3 2 2 综采面过 F 9 3 1 断层,采用沿底板强 行通过断层的方案,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经济效果, 下转第 5 0页 5 0 娃蒺 斜技 2 0 16 年 第 2 期 1 支架初撑力不足。支架初撑力的不足可 能是窜液、漏液致使系统没有足够的压力 ,不能达 到支架 支撑所需 的额 定压力 ,也 可能是 由于职工 的 不当操作造成 ,如在升紧支架立柱时,给操作手把 供液的时间不足,这样也会造成支架初撑力不达标。 观测实 际矿压数据可知,若设计的支架初撑力为 3 5 2 0 k N / 架,现场的支架初撑力多在 1 2 0 0 ~ 2 0 0 0 k N/ 架之 间。 2 支架接顶状况不 良。采煤机在割煤时若 没有调整好滚筒的割煤高度,割出来的顶底板会高 低不平 ,会增加支架支护的难度 ,支架受力很难均 匀,造成接顶不 良现象 ,不能及时有效的支护顶板。 3 不能保证正规循环作业。 割煤、 推溜、 移架、 放煤等工序没有配合好,也可能导致未及时有效的 支护顶板 ,出现过长 的空顶时间 。 4 推进工作面的途 中,若揭露地质构造, 也容易造成冒顶事故的发生。 3 . 2 片帮、冒顶事故的预防及处理 依据 8 2 0 4综放工作面的实际回采情况,发现 工作面周期来压时最容易 出现片帮现象,深度为 2 . 0 m 以下的片帮现象发生最多。一旦发生片帮现象 后,若支护不能及时有效地跟上,极易发生 冒顶事 故。为了更好地防止片帮与冒顶事故的发生,在回 采时采取 了以下措施 1 加强液压系统 的检修与维护,使液压系 统供液压力满足需求,按规范操作支架 ,保障升起 的支架初撑力达标 。 2 加强工作面施工质量管理,为了保障后 期支架的均匀受力,要严格执行 “ 直二平”的工 作要求 ,尤其要割平割直顶底板。 3提高职工素质,各工序 间的配合要好, 按正规程序循环作业,防止空顶现象的发生,把过 来压 区的时 间缩减到最短 。 4工作 面 出现 片帮现象 时,若片帮 深度 在 1 . 0 m以内,可及时操作支架伸出前探梁维护顶 板。若发生了较宽的片帮现象,这时单用支架本身 已经很难有效支护顶板 ,可在支架梁头插入两根 1 . 5 - 2 . 0 m的钢管,在钢管上用笆片、木料等接实顶 板 。 4 初采时与收作时工作面顶板管理 4 . 1 初采时工作面的顶板 管理 工作面切眼开出后 ,需要安装综采设备 ,可能 不立即进行回采,因此需要较长时间来维护切眼, 支撑压力会作用到开切眼两壁的煤体,使煤体变松 软。开始回采时易出现片帮现象。为了防止片帮, 支架的前探梁要及时伸出来支护顶板。 4 . 2 收作时工作 面的顶板 管理 采用联双层 金属 网与 钢丝绳 的方 法来管理工 作 面的顶板。开采到距离停采线 1 0 ~ 1 2 m时,把双层 金属网铺设在支架顶部,把钢丝绳沿煤壁方向铺设 于支架前梁端双层网下,让它们随着工作面的推进 一 块向前推进,每割 1 刀煤铺设 1 根钢丝绳 ,在上、 下端头挑棚梁上 固定绳 的两端 。 5 总结 综放工作面的顶板管理具有其特殊性 ,在综放 工作面开采时,要依据实际矿压显现规律 ,科学、 合理的来制定管理顶板的措施,并做好措施的落实,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工作面正常回采,提高矿井开采 的安全性与高效性。 【 参考文献 】 [ 1 ] 曹晓鹏;综采放顶煤工作面顶板管理及安全措施 . 【 J 】中国煤炭工业 . 2 0 1 5 . 0 6 . [ 2] 邵广印;厚层坚硬顶板综采工作面初次放顶技术 管理 .【 J 】 煤炭技术,2 0 0 9 . 1 0 . [ 3] 刘超;曹品伟;三软煤层综放工作面片帮漏顶原 因分析及对策 . 【 J 】 . 中州煤炭, 2 0 1 0 . 0 8 . 上接 第 4 8页 过断层期间并未出现任何安全问题,煤炭回采率得 到了显著提高 ,开采速度显著增加,支护等材料成 本大大降低。 【 参考文献 】 [ 1 ] 陈少华 , 隋海龙 , 高金龙 . 综采面过落差 1 2 m大断 层的技术实践 [ J ] . 煤矿开采 , 2 0 1 3 , 1 8 0 2 2 6 2 8 [ 2] 刘正茂 . 浅析大采高综采工作面过大落差断层 [ J 】 l 水力采煤与管道运输,2 0 1 2 , 0 3 8 6 8 9 [ 3] 杨胜 , 张志智 , 彭立华 , 李汉文 . 大倾角煤层综采 工作 面过断层技 术与实践 [ J ] . 华北科技 学院学 报 , 2 0 1 4 , 1 1 1 0 4 5 4 8 [ 4] 王坚刚, 柏正才. 综放工作面过大落差断层技术 [ J ] . 矿山压力与顸板管理,2 0 0 3 , 0 1 7 4 7 5 [ 5 ] 刘志刚, 张华清. 综采工作面过断层技术与实践 [ J ] . 煤矿开采 ,2 0 1 0 , 1 5 0 5 3 0 3 1 E 6 ] 王 平 儿 , 伍 祖 恩 , 周 萧 , 杨 建 平 拳 粪 秦 妻 ; 5 2 媳蕉 钟技 2 0 1 6 年 第 2 期 2 2 2 8 0 0 mm锚杆,每根锚杆 Z 2 5 5 0 两支,二次 支护完成后进行深孔注浆。 3 . 2 现巷道 支护设计方案 通过对前期施工巷道和地质条件及煤层、巷道 空间关系分析, 对原支护方案进行优化, 提出 “ 三锚” 动态联合支护方案。当煤层进入巷道 以后,全断面 增加竖向 M4 钢带补强 ,当煤层上至巷道顶板时, 顶板采用超前金属骨架 ,合理确定支护材料长度和 锚杆方式,保证锚杆 、锚索能锚固在稳定围岩中。 一 次支护和二次支护后 ,及时进行浅孔 、 深孔 注浆 , 使煤层 岩层 改性强化,形成整体 ,提高巷道稳 定性。 4施工方法 4 . 1 一次支护 浅孔充填 1 煤 层 在 巷 道 内拱 基 线 以 上 采 用 2 2 2 8 0 0 m m锚杆,并配合一根标 准 M4 钢带进 行支护,锚杆间排距 8 0 08 0 0 mm。 2 煤层抬升至巷道顶板 0 - 5 m拱基线以上 采用 2 1 . 8 7 3 0 0 mm锚索 ,并配合一根标准 M4 钢带进行支护,锚索间排距 1 6 0 01 6 0 0 m m。 3 煤层顶板抬升至距 离巷道顶板 5 ~ 8 m 拱 基 线 以 上 采 用 2 2 2 4 0 0 mm 锚 杆, 并 配 合 一 根 标 准 M4钢 带 环 向 进 行 支 护,锚 杆 间 排 距 8 0 0 8 0 0 m m, 拱 基 线 以 上 支 护 锚 索 2 1 . 8 1 0 0 0 0 mm,锚索间排距 1 6 0 0 1 6 0 0 m m。 4巷道揭穿煤施工过程中,每根使用三卷 锚固剂,一卷快速 K 2 5 5 0锚固剂、2 卷 中速 Z 2 5 5 0 锚固剂 ,全长锚固。 5施 工 结 束 后 ,通 过 注浆 锚 杆 进 行 浅 孔 注 浆。 锚 杆 采 用q b 2 2 2 5 0 0 m m, 间 排 距 1 6 0 0 x 1 6 0 0 mm 。 4 . 2二 次 支护 深孔锚 注 1 一次支护技术后,根据一次支护采取 的 动态施工工序与支护参数 , 进行锚带网索二次支护。 2支 护结束后 采用注浆锚 索进行 注浆 2 27 0 0 0 ram,间排距 2 5 0 0 2 5 0 0 mm。施工示意 图见图 2 . l 【搿 1 【 jl ■■r 巷 遒 蟪 ■ ■ ■ ● l 图 2 施工示意图 5 支护效果 一 9 5 2 m 回风 石 门 已施 工 7 2 0 m,穿 3煤 巷 道 7 0 m,在穿 3煤巷道内布置 3 组矿压观察点,每组 4个 顶底板各 1 个 ,帮部 2个 。通过进 1 8 0 d 观测和数据分析 ,巷道帮部最大变形量为 4 9 mm, 顶板下沉 4 5 mm,底板 7 0 m m,整体巷道围岩的控 制效果较好 ,能满足安全生产使用要求。 1 动态使用 7 3 0 0 m m、1 0 0 0 0 mm等不 同长 度的支护材料 ,确保锚索、锚固在坚硬的岩石中, 增加巷道支护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施工锚杆、锚 索等支护材料时,由原来 2 卷树脂药卷端头锚固增 加为 3卷树脂药卷全长锚固,提高围岩弱面锚 固效 果 。 2锚杆 、锚 网、锚注材料及使用工具结构 简单,体积小 ,重量轻,操作及使用方便 ,减轻了 工人的劳动强度。 及时增加环向M4 钢带进行支护 , 缩小控顶距 ,减少了控顶面积,有利于安全操作。 锚杆支护减少掘进荒断面,提高掘进效率。 3 锚杆、锚索、锚注隶属于主动支护,施 工过程中能改变围岩受力状态,有效的控制围岩变 形。巷道爆破后,煤层松动,通过对岩石 煤体 的裂隙进行锚注,改变巷道煤岩 自身性质,使巷道 成为一整体 ,减少了后期的维护费用 ,目前巷道已 施工一年多,无明显变形和位移。 6 结束语 在 一 9 5 2 m 回风石门穿煤动态支护实验成功后, 又相继在北外环 4 号交叉点 、水仓通道、清理斜巷 3 处揭煤巷道使用该技术 ,巷道支护效果较好 ,无 明显收敛和变形。可见,利用 “ 三锚”动态联合支 护技术解决穿煤巷道支护问题 ,技术上是科学的, 操作是安全的、可行的,经济上是合理的,也为淮 北矿区千米深井软岩或穿煤巷道支护提供借鉴。 上接 第 5 0页 煤 层 回采 工作 面过 断层 实践 [ J ] . 江 西煤 炭科 技 ,2 0 1 3 , O 3 5 3 - 5 4 [ 7 ] 郑 群 , 邵 洪 杰 , 李 俊 斌 . 复 杂 开 采 条 件 下 综 采 过 断层 生 产 管 理 技 术 [ J ] . 能 源技 术 与 管 理 . 2 0 1 3 . 3 8 0 1 8 4 8 5 [ 8 ] 毕仲文 . 煤矿井下采煤工作面过断层技术措施研究 [ J ] .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 0 1 3 , 2 6 0 2 3 6 3 8 [ 9 ] 陈少璞 , 王滨 , 王瑞智 , 孙宝雷, 张朋 . 大柳塔煤 矿 1 2 6 1 1 . 2综 采 面 过 断层 技 术 研 究 [ J ] . 煤 炭 工 程 , 2 0 1 1 , 1 0 7 2 7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