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空留巷巷旁作用机理与关键参数研究.pdf
2 0 童撼蒺 斜技 2 0 14 年 第 1 期 沿空留巷巷 旁作 用机理 与关键 参数研 究 周旭 明 龙煤集 团七 台河分公 司龙 湖煤矿 , 黑龙 江 七 台河1 5 4 6 0 0 摘要沿 空留巷技术是煤矿开采技术的一次重大技 术变革。本文通过沿空留巷巷 旁作 用机理研 究, 建立沿 空留巷 力学作 用 模型 , 在此基础上进行巷 旁支护 关键技术参数分析 , 结合 实际工程条件进行 工业试验 , 取得较好 的效果。 关键词 沿空留巷失稳机理 围岩控制 中图分类号T D 3 5 3 文献标识码 A d 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5 2 8 0 1 . 2 0 1 4 . O 1 . 1 0 Al o ng Th e Ro a dwa y M e c ha ni s m And Ke y Pa r a m e t e r s Of Go b Z h o u Xu mi n g L o n g Me i J i T u a n Q i t a i h e b r a n c h i n L o n g h u c o a l mi n e He i l o n g j i a n g Q i t a i h e 1 5 4 6 0 0 Abs t r a c t The g o b s i de e n t r y r e t a i ni ng t e c h n o l o g y i s a n i mp o r t a n t t e c h no l o g i c a l c ha ng e o f c o a l mi ni n g t e c hn o l o gy .Ba s e d o n t h e a c t i o n me c h a n i s m o f r o a d wa y a l o n g g o b ,a n d e s t a b l i s h t h e me c h a n i c a l mo d e l o f r o a d w a y a l o n g g o b,b a s e d o n t h e a n a l y s i s o f t h e k e y t e c h n i c a l p a r a me t e r s o f r e t a i n i n g r o a d w a y,i n d u s t r i a l e x p e rime n t c o mb i n e d w i t h t h e a c t u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c o nd i t i o n s,a n d a c h i e v e d g o o d e f f e c t . Ke y wo r d sr o a d w a y a l o n g g o a f i n s t a b i l i t y me c h a n i s m s u r r o u n d i n g r o c k c o n t r o l 我国的煤炭生产多采用井工开采, 生产矿井每年 新掘巷道 2 k m, 其 中采 区平巷进尺约 占7 0 %以上 , 绝大 部分采区平巷 长期 以来 一直 沿用保 留煤 柱 的方法维 护 , 即在工作面之 间留设 3~ 5 m 的窄煤柱 或 1 5~ 3 0 m 的宽煤柱 , 其 目的是为 了防止工作 面与相邻采空 区通 透漏风而引起采空 区的 自然 发火 , 同时也兼顾 了工作 面矿山压力的影响。区段煤柱虽然短期内对防治窜 风 、 自然发火起到一定作用 , 但造成煤 炭资源 的浪 费 约 占全矿煤炭损失 的 4 0 % 。而且 , 采空 区侧 煤柱被压酥 , 甚至 压碎 , 极 易 造成采 空 区煤 柱 自然发 火 , 严重威胁矿井 的安全 生产 ; 如煤 柱留设不合理 , 易 形成应力集 中, 造成其下伏巷道维护困难 。因此 , 研究 区段不留煤柱 , 实现工作面“ Y ” 型通风 , 有效解决上 隅 角瓦斯积 聚难题 ; 实现采区无煤柱护巷 、 提高煤 炭回收 率和降低巷道掘进率, 对安全生产、 增加经济效益和社 会效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1 巷旁充填体作用机理 鉴 于沿 空 留巷 顶 板 岩层运 动 规律 , 沿 空 留巷 围 收稿 日期2 0 1 3 0 41 0 作者简介周旭 明 1 9 7 1一 , 黑龙 江七 台河 市人 , 高级 工程 师, 主 要从事煤矿安全与 灾害防治方 面的研究。 岩变形 , 巷旁支护体变形以及支护体载荷 的变化都 与 回采工作 面的周期来压 有关 系。回采工作 面后 方 2 0 m范围内 , 巷 道围岩变形 速度 较大 ; 当周期 来压 引 起工作面后 方基本 顶 弧形 三 角板 失稳 时 、 巷道 围岩 及巷旁支护 体产 生剧 烈变 形 , 支护 体 承受 载荷 也 剧 烈增 加 , 这 个 区域 一 般 在 工 作 面后 方 2 0~4 0 m 范 围内。 巷旁支护体控制巷道顶板 、 维护巷道, 关键是要 有足够 的支 护强度 及 适量 的 可缩 量 , 足 够 的 支护 强 度能够及时切落采空区侧足够高度的顶板岩层, 使 更上位岩层得到采空区冒落矸石及侧 向煤体支撑, 同时 , 适量 的可缩 量满 足巷 旁 支护 体服 从 岩层 的旋 转下沉 , 防止在 顶 板岩 层旋 转 下沉 时破 坏 巷旁 支 护 体, 实现控顶 载荷 向侧 向煤体及采 空区 冒落矸 石 转移 。 因此, 沿空留巷巷旁支护的作用机理为 1 巷旁支护体应具有早期强度高 、 增阻速度快 的力学特性 , 紧随工作面构筑 , 及时支护直接顶, 控 制巷道 围岩变形 , 与巷 内支护 共 同作 用 , 确保 巷道 内 直接顶不破碎 、 避免 与上部基 本顶 离层 , 并切 断采 空 区侧的直接顶, 减小巷旁支护体所承受的载荷。支 护体切落顶板岩层需要 的支 护阻力 决定于 巷道 围岩 2 0 1 4年第 1 期 圭 . 靠娥i 支 2 1 条件 、 基 本顶厚 度 及抗 拉 强度 、 直 接顶 厚 度 、 沿 空 留 巷参数 、 工作面采高以及煤层倾角、 开采深度 、 巷道 支 护等。 2 回采 面的推进 , 必 然引起基 本顶破 断 、 失稳 、 剧烈沉降, 在基本顶破断时巷旁支护体 的支护阻力 应达到切顶阻力 , 切断采空区侧基本顶 , 减小巷旁支 护体载荷。垮落的矸石 由于破碎后体积增大, 当充 填满采空区时, 更上位岩层在矸石及煤体的支撑作 用下取得平衡 , 巷 道 围岩 变形趋 于缓 和并 稳定 下来 , 所以巷旁支护体的切顶高度由采高及矸石的碎涨系 数决定, 并与煤层倾角有关; 另外 , 巷旁支护体应具 有一定的可缩 量 , 对上 位 岩层 在取 得 平衡 之前 的急 剧沉降有较好的适应性, 其大小与采高成正比, 与采 空区侧冒落岩层的碎胀系数 , 残余碎胀系数及煤层 倾角等有关。 3 巷道围岩运动稳定后 , 巷旁支护体具有的支 护阻力为后期支护阻力, 其大小应能够维持巷道上 方已切断岩层 的平 衡 , 同时 将 巷道 顶板 下 沉量 控 制 在设计 范围内 , 一般后期支护 阻力小 于切顶 阻力 。 2 沿空留巷巷旁支护参数分析 沿 空留巷 示意图见图 1 所示。 , ‘T B , , T I M ,, . ’ q i n ’ a ’ T 丁 ’ 0 毋 0 , L . ‘ , 6 根据 图 1 , 用 平 衡法 对 A B、 B C两 岩块 分 别建 立 力 学方程 。 B C岩块 , 垂直于倾角 O t 方向, ∑F 0 , 得 N口一q c o s a 。e~Nc0 平行于 O L 方 向, ∑F 0 , 得 T B T cq s i n a e ∑M 0 , 得 L 一g c o s e 一 Ⅳ c e h A S c i⋯e 一 A S 。 0 T c h A S n a e 告 一 A S 一 s e2N 一 一 A B岩块 , ∑ 0 , 得 P q 。 c 萼 。 一 M o 一 A S q s in o t c d . 一 A S 一} g g 0 c o s 0 c d 一 N 日 0 c d 一 M£0 P q [ ML N c q c o s a。 e 0 c d 1 g q 0 C O S O L 0 c d 一 』 。 O y 0 一 一 q s i n u e 一 A S 一 M o q s in 。 c d 1 一 △ 5 ] / 。 c 式中 一煤层倾角; c 一巷道宽度 ; d 一巷旁支护体宽度; 一 基本顶岩层厚度 ; p 。 一巷旁支护体的切顶阻力; 一 基本顶岩层的极限弯矩 ; _ _ A端基本顶的残余弯矩 ; g 一基本 顶 及 其上 部 软 弱岩 层 单 位 长度 的 自重 ; q o 一 直接顶单位长度 自重 ; △ .s 一基本顶跨落前 日端 的下沉量 , cde ASc ‘ASs e 一曰 c岩块的长度 , 其计算式为 e √ o 0 。 2 一 。 一 c d 6 一 基本顶来 压步距 ; 一 工作面长度。 3 工程 实例 桃 山煤矿 1 6 2 2 1 工作 面走 向长 8 9 5 m, 倾 斜宽 1 2 6~1 7 1 m。煤 厚 1 . 0~1 . 7 m, 卧底 采煤 , 保 证 采高 不低于 1 . 8 m。直 接顶 以粉砂 岩 为 主, 厚 2 . 9~ 7 . 5 m, 局 部 为砂 质 泥 岩 。老 顶 为 粉 细砂 岩互 层 , 厚 4 . 6~ 1 7 . 5 m 。底板为砂 质泥 岩 , 厚 4 . 7 m。工作 面风 巷采用沿空留巷技术 , 断面形状为斜梯形, 留巷巷宽 3 . 8 m, 中高 2 . 4 m。 2 2 互娃震 科技 2 o 14 年 第 1 期 1 根据桃 山煤矿岩层力 学参数 和以往 的实践 , 确定巷旁充填体宽度为2 m, 充填体抗压强度 8 . 0 MP a 即能 满足沿 空留巷的要求 , 根据 实验室试 验 , 确定 采 用高水速凝材料与水的比例是 1 1 . 5 , 即 1 k g 高水 速凝 材料加 1 . 5 k g 水 , 该 水灰 比固结料的抗压强度为 1天 9 . 1 MP a 。 2 当顶 板 稳定 完整 时 , 巷道 顶板 采 用 “ q b 2 0 2 2 0 0 m m螺纹 钢锚 固锚 杆 钢 筋 梯子 梁 金 属菱 形 网 锚索 ” 的联 合 支 护形 式 ; 锚 杆 布置 形 式 为 三花 眼, 巷道顶锚杆问排距 8 0 0 8 0 0 m m; 锚索支护为 锚 索长度 8 . 3 m每 3 . 2 m打 1 根 ; 然后再用锚索加强支 护 , 锚 索长度 6 . 3 m, 每 4 m 打 2根 。顶 网规 格 LB 6 0 0 01 2 0 0mm。 施工时注 意利用 原 有 的还确 定 有效 的锚杆 、 锚 索等支护设 施 。 3 两帮支护 两帮采用 02 01 8 0 0 m m端 头 锚 固树 脂 玻璃 钢 锚杆并 加挂 网支 护 , 锚 杆 问排距 8 0 08 0 0 ra m, 上排 帮锚 杆距 顶板 5 0 0 ra m, “ 矩形 ” 布 置 , 帮 网规 格 LB 6 0 0 01 2 0 0 m m 或 L B1 5 0 01 0 0 0 m m。由于沿 空 留巷 围岩 发生 大变 形 难 以避免 , 而 玻璃 钢 锚杆 支 护阻力小、 抗变形能力小, 实煤体帮仅采用玻璃钢锚 杆支护将极为困难 , 因此, 将顺槽实煤体帮增加高强 度螺纹钢锚杆 支护 , 增加 的帮螺纹 钢支护参 数 为 在 原每 2排玻璃钢锚杆之间增加一排螺纹钢锚杆 , 加 钢筋 梯子 梁 , 锚 杆 间排距 为 8 0 0 8 0 0 m m, 最 上 1根 帮锚 杆距 顶板 3 0 0 m m, 每根 锚杆 采用 一 支 Z 2 3 6 0树 脂药卷锚 固。 【 参考文献】 [ 1 ] 华心祝 .我 国沿空留巷 支护技 术发展 现状 与改进 意 见[ J ] .煤炭科学技术, 2 0 0 6 , 1 2 1 2 7 8 8 1 . [ 2 ] 漆泰岳. 沿空留巷整体浇注护巷带主要参数及适应 性[ J ]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1 9 9 9 , 3 2 1 2 2~1 2 5 . [ 3 ] 黄王成, 孙恒虎.沿空留巷护巷带参数的设计方法 [ J ] . 煤炭 学报 , 1 9 9 7 , 4 5 8 6 1 . [ 4 ] 张俊云 , 柴敬. 沿空留巷研 究 中若干 问题分析 [ J ] . 矿 山压力与顶板 管理 2 0 0 0 , 1 3 8 ~3 9 . [ 5 ] 孙春东. 新型高水材料巷旁充填沿空留巷技术[ J ] . 煤矿 开采 , 2 0 1 0 , 2 1 2 91 3 1 . 上接 第 1 9页 碎顶板进行 有效防护 。由于工作 面直接顶 为 2 . 8 0~ 8 . 5 0 m厚 的泥岩 , 选用整体顶梁 伸缩梁 的结构 。 3 支架主要技术参数 根据支护强度、 支架高度计算结果, 结合工作面 条件 , 工作 面液压支架确 定为 Z Y P 4 0 0 01 7 / 3 7型支 撑掩 护式液压支架 , 其主要技术参数见表 2 。 表 2 Z Y P 4 0 0 01 7 / 3 7型液压支 架主要技术特征表 序号 名称 型号 单位 备注 1 支架架 型 支撑掩护式 2 支架工作阻力 3 9 2 0 k N 3 支架额定初撑力 3 0 7 7 k N 4 支架高度 1 . 7 ~3 . 7 m 5 中心距 1 . 5 0 m 6 支护强度 0 . 6 4 7 MP a 7 底 板 比压 1 . 7 5 MP a 5 5 0 01 4 2 0 长 宽 8 运输尺寸 m m 1 7 0 0 局 4结语 综合考虑坪上煤矿的工作面地质条件, 确定 了 Z Y P 4 0 0 0 1 7 / 3 7型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是适 应 3号 煤层分层综 采 的最优 架 型 , 确 定 了支 架 的 支护 强度 为 0 . 6 M P a , 能够 满足矿井的生产需要 。同时 , 该架型 还兼顾了下分层综采开采的需要, 减少了投资、 提高 了设备利用率, 方便了设备管理及备件组织。 【 参考文献】 [ 1 ] 宋 日彪, 牛玉 生.液压 支架选型研 究的现 状 、 发展趋 势及应用[ J ] .煤炭科技 , 2 0 1 1 4 . [ 2 ] 赵明.麻家梁煤矿放顶煤工作面液压支架选型[ J ] . 煤矿开采 , 2 0 1 1 , 1 6 4 . [ 3 ] 任彦荣, 靳永清.韩家湾煤矿 1 2煤层液压支架选 型[ J ] .煤矿 开采 , 2 0 0 9 , 1 4 4 . [ 4 ] 吴燕飞, 侍大军.浅埋深煤层大采高工作面液压支架 选型及应用研究[ J ] .山东煤炭科技, 2 0 1 3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