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煤矿在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pdf
1 8 2 毒 撼晨 舛枝 2 0 0 9 年 第4 期 浅谈煤矿在安全 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靳祥和 山东里能里彦矿业有限公司, 山东 邹城2 7 3 5 1 7 摘要在新的安全形势下, 加大安全培训力度, 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将生产全过程纳入规范化管理之中, 确保管理的规范有序; 合理利 用人力资源 , 最大限度地 调动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加大检查力度, 狠抓 隐患整 改, 确 实落实安全措施; 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突出重点 , 确保 生 产持续安全稳定。 关键词 安全生产 教育培训 规范管理 隐患治理 安全检查 中图分类号 T D 7 文献标识码A 煤矿作 为一 个生产 环境特殊 的企业 , 随着形 势发 展 、 社会进步 , 安全 生产工 作也 遇 到了新 的挑 战, 面临 着新的问题, 只有做到有备无患, 才能确保生产的长治 久安。 1 当前所面临 的问题 1 作业人员多为初 、 高 中人员 , 其文化水平 不高 , 操作技能较低, 分析问题 、 判断问题及 自主保安的能力 较差 , 在学习技术 方面接受能力差 , 学习技能较慢 。 2 设备更新较快 , 技术 力量跟不上 。虽然不 断加 大教育培训 力度, 技术 力量仍显得紧缺 , 不能满足生 产 的需要。 3 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矛盾冲突较 大。 4 管理人员下 井 时间较短 , 且相对 集 中 , 造 成部 分时段的管理跟不上。中午上下班和夜班基本成为井 下安全管理 的真空时段 。 5 外出学习参观的机会较少 , 无法借鉴外面更先 进的管理模式, 无法引进先进管理经验和生产技术。 6 人人 管安全 的氛 围不浓 。部 分人 员存在个 人 自扫门前雪的想 法 , 这 将会造成 相互推 诿 、 扯皮 , 难 以 形成全局一盘棋 、 齐抓共管的 良好 局面。 7 安全检查留于形式 , 只说表层 , 不揭深层原因, 这将为安全带来隐患。 2 在安全生产管理中所采取的相应对策 2 . 1 以科学发展统领安全 生产总局 在安全生产中, 要不断推进矿井机械化程度, 逐步 减少作业面作业人员 , 降低劳动强度 , 努力提高安全系 数。在生产中, 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通过外出学 习先进的采掘技术 , 引进先进设备, 提高煤炭回采率, 延长矿井服务年限。生产中, 要严禁超能力、 超时、 超 *收稿 日期 2 0 0 90 1 0 7 作者简介 靳祥和 1 9 7 0一 , 男 , 中专 , 毕业于 山东省地 质学校 ; 现 任山东里能里彦矿业有限公司生计科副科长 , 助理工程师。 体力 生产 , 以安全为前提 , 在安全的形 势下提高 经济效 益。 2 . 2 加 强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 1 基层管理人员常年工作在生产第一线, 工作中 往往遇到一些问题, 但不能到很好的解决办法, 因此, 应定期组织人员外出学习先进的工作经验和管理方 法, 并应用到实践中去, 用先进的经验管理生产, 指导 工作开展 。 2 抓好岗前教 育。① 组织 新人矿 人员 学 习煤矿 生产系统的基本情况 , 认识煤矿生产的工作环境和条 件; ②加强对 安全生产法 、 煤炭法 、 g- 山安全法 、 煤矿安全监察条例 、 煤矿安全规程 、 国务院关于 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等法律法规和入 井知识 的学 习和培 训 , 使员 工正确认 识煤 矿生 产 中的 不安全因素, 消除恐惧心理; ③运用观看录像等手段直 观的加深其对煤矿生产情况的了解。 3 充分运用舆论导向作用, 开展以安全活动主题 为内容的黑板报展评, 举办重大事故画展 , 张贴标语, 悬挂横幅和彩旗, 充分利用局域网、 黑板报 、 宣传栏、 广 播、 标语等宣传媒介 , 大张旗鼓地进行安全生产教育, 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的安全意识, 营造全员重视安全生 产的良好氛围。 4 抓好安全生产知识技术教育。选派区队长和 生产科室的业务骨干外出参加安全培训, 及时地解决 生产人员的持证上岗和安全生产知识的欠缺问题。政 工、 教育、 安全等部门, 按照业务分工抓好特殊工种培 训 、 复训工作 , 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管理和技术水平。 抓好对“ 三违” 人员培训, 力促隐患整改, 消除不安全因 素。安全部门组织的每月一次的“ 三违” 学习班, 宣布 对“ 三违” 人员的处罚, 加强对“ 三违” 人员的安全教育, 使他们真正从“ 要我安全” , 主动走向“ 我要安全” 。不 断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和业务保安能力。 2 . 3 加强管理 , 推进 安全 生产 的规 范化建设 根据矿井规定, 矿分管领导、 职能科室领导及其技 术人员 、 各工区领导坚持下井, 到各个采面、 迎头亲自 2 0 0 9 年 第4 期 东蟪晨 舛妓 l 8 3 检查安全生产和各项措施落实情况, 对于违章现象, 现 场给予纠正并要求立即整改 妥善安排下井跟班人员 和井下值班领导, 避免领导同时下井或特殊时段出现 空档等现象; 每天晚上值班的矿领导要带领值班人员 下井检查井下的作业情况、 班组长的靠 岗到位情况等 , 这样层层监督, 必定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2 . 4 健全激励机 制 在安全生产中, 应充分利用好每个人 的优点和特 长, 将其安排到最利于发挥作用的岗位上去, 施展 自己 的才能。要加强对各个 岗位工作人员的考核, 根据考 核及时兑现奖励, 如此以来, 才能更好地调动大家的工 作积极性 , 为安全生产提供更多的储备人才, 更进一步 地坚实安全生产的基础。如果说扣罚作为抓好安全生 产的一种手段, 在安全生产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 那么 奖励作为搞好安全生产的作用则是无穷的。用较少 的 资金用于奖励那些认真搞好安全生产的标兵和单位 , 比扣 罚起到的积极作 用更大 。 2 . 5 很抓 隐患治理 安全生产 过程 中 , 全 面细致 地排查 生 产 中存 在 的 隐患。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 , 严格落实整改单位 、 整改 人 , 按 照项 目、 措 施 、 资 金 、 时 间 、 责 任 逐 一 落到 实 处 。 为提高安全检查的效果和质量, 需规范改进安全检查 的方法, 如动态管理 、 量化管理等, 检查时严格按章检 查, 克服人为主观现象, 提高检查的手段 , 尽量用数据 说话 , 确定事故隐患的严重程度, 以便制定和改进安全 技术的防范措施。要选择专业性较强的人员来进行检 查工作 , 以便发现一些更为深层次的问题。要实行检 查签 字制度 , 从 源头上杜绝隐患。 2 . 6 加 强对重 点工作 的落实 加强对采掘、 机电等先进设备的操作管理 , 要求作 业人员熟练作业, 严格作业程序, 严禁违章作业, 目前, 人机合一的水平有 了进一步提高, 有效防止 了重大安 全事故的发生。加强“ 一通三防” 管理 , 认真落实“ 通风 可靠 、 抽采达标 、 监控有效、 管理到位” 十六字方针, 遇 干燥季节要及时做好防尘工作 , 特别是薄煤层短壁注 水 、 架 间喷雾 、 湿打 眼等综 合防尘 设备 要保 持 完好 , 坚 持使用。加强顶板管理。强化巷道修复措施 , 施工时 加强观 察 , 及时支护 , 安全施工。加强 防治水 管理 。严 格落实“ 有疑必探、 先探后掘” 的原则, 对排放设施提前 落实到位 , 防止突发事故发生 。强化爆破管理 , 认真落 实 爆破物品管理规定 , 严把瓦检、 定炮、 放炮 、 警戒等 环节 , 确保爆破 安全。 上接第 1 8 1页 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安全监管中都没 有发挥 自身效用最大化; 地方政府与煤炭企业 的利益 一 体化倾向严重。在进行博弈分析之后提出的降低煤 矿事故率的政策思路 加大中央对地方政府煤矿安全 规制的力度 , 同时调整现行煤矿财税政策, 着力解决 中 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利益分享问题 ; 打破地方政府 与煤矿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怪圈, 重塑独立性的煤矿 安全规程新机制。 3 . 3 公共管理 角度 分析 1 从制度层面分析。在传统行政监督制度下 , 监 督的主、 客体模糊 , 直接造成了行政监督在防范和减少 矿难上的制度性失效。我国煤矿安全检察制度是一个 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 , 组建 了煤矿安全监察局, 实行了煤矿安全垂直管理体制, 但 是由于旧体制的遗留效应和新体制的不完善, 新体制 并没有发挥到应有的作用。矿难能否消除, 首先在于 制度设计是否合理, 加强和完善安全监管制度也是降 低煤矿安全事故率的有效措施。 2 政府职能角度分析。政府在煤矿安全管理中 的角色应是煤矿企业安全运行的监管者 , 但是根据“ 管 制者俘虏理论” , 政府在监管的过程中由于利益关系反 而被被监管者收买 , 从而使管制失灵。另外 , 我国矿难 行政问责 目前存在问责 目标、 问责主体、 问责对象、 伺 责程序 、 问责 内容 等 的 不 足, 也是 造 成 矿 难 的原 因之 一 。相应的解决办法就是转变政府角色 , 保证政企分 开, 构建完善的政府责任体系。行政问责 的完善也需 要从问责目标 、 问责主体、 问责对象、 问责程序 、 问责内 容等 方面人手 。 4 结束语 应该看到, 煤矿安全管理始终是政府 的一项重要 职能 , 需要政府从 自身安全管理部门、 对煤矿企业的监 督和对煤矿职工的教育和培训各个方面综合治理, 以 期建立一个安全高效率的煤矿生产环境。 参考文献 [ 1 ] 林德昌. 矿难的制度性分析[ D ] . 南京 东南大学, 2 O 0 8 . [ 2 ] 张柏林.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行政监管问题研究[ D ] . 北京 中国政 法大学 , 2 0 0 7 . [ 3 ] 段志强. 我国煤矿事故与产权制度的关联研究[ D 】 . 南京 南京理 工大学 , 2 O 0 7 . [ 4 ] 刘菊. 基于权力寻租角度的矿难分析[ J ] . 沿海企业与科技, 2 O 0 6 9 1 8 1 1 8 3 . [ 5 ] 李梦, 张翠燕等. 关于矿难问题的经济学思考及对策分析[ 盯. 煤 炭经济研究 , 2 O 0 8 7 7 8 8 0 . [ 6 ] 吴建勋 . 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问责制的完善基于矿难行 政责任追究的视角[ J ] . 改革与战略, 2 0 0 8 8 3 2 3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