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显微煤岩类型测定方法.pdf
I C S7 3 .0 4 0 D2 6 雷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 B /T15 5 9 0 - - 2 0 0 8 代替G B /T1 5 5 9 0 - - 1 9 9 5 显微煤岩类型测定方法 M e t h o do fd e t e r m i n i n gm i c r o l i t h o t y p ec o m p o s i t i o n I S O7 4 0 4 4 1 9 8 8 ,M e t h o d sf o rt h ep e t r o g r a p h i c a n a l y s i so fb i t u m i n o u sc o a la n da n t h r a c i t e - - P a r t4 M e t h o do fd e t e r m i n i n gm i c r 0 1 i t h o t y p e ,c a r b o m i n e r i t e a n dm i n e r i t ec o m p o s i t i o n ,M O D 2 0 0 8 - 0 8 - 0 7 发布2 0 0 9 - 0 3 - 01 实施 宰瞀鳃鬻瓣警糌瞥星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捉仲 刖菁 G B /T1 5 5 9 0 - - 2 0 0 8 本标准修改采用I S O7 4 0 4 4 1 9 8 8 E 烟煤和无烟煤的煤岩分析方法第4 部分显微煤岩类型、 显微矿化类型和显微矿质类型组成的测定方法 英文版 。 本标准根据I S O7 4 0 4 4 1 9 8 8 E 重新起草。为了方便比较,在资料性附录A 中列出了本国家标准 条款和国际标准条款的对照一览表。 由于我国法律要求和实际情况,本标准在采用国际标准时进行了修改。这些技术性差异用垂直单 线标识在它们所涉及的条款的页边空白处。附录B 中给出了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以供参考。 为便于使用,本标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a “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 b 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 c 删除国际标准的前言和引言。 本标准代替G B /T1 5 5 9 0 - - 1 9 9 5 { 显微煤岩类型测定方法。 本标准与G B /T1 5 5 9 0 1 9 9 5 相比的变化如下 按G B /T1 .1 2 0 0 0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修改了标 准的编写格式。技术内容无明显变化。 本标准的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煤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肖文钊、张秀仪。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 B /T1 5 5 9 01 9 9 5 。 显微煤岩类型测定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粉煤光片或块煤光片上测定显微煤岩类型体积分数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烟煤和无烟煤的显微煤岩类型测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G B /T1 5 5 9 0 - - 2 0 0 8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 B /T6 9 4 8 - - 2 0 0 8 煤的镜质体反射率显微镜测定方法 I S O7 4 0 4 5 1 9 9 4 ,M e t h o d sf o r t h e p e t r o g r a p h i ca n a l y s i so fb i t u m i n o u sc o a la n da n t h r a c i t e - - P a r t5 M e t h o do fd e t e r m i n i n gm i c r o s c o p i c a l l yt h er e f l e c t a n c eo fv i t r i n i t e ,M O D G B /T8 8 9 9 - - 1 9 9 8 煤的显微组分组和矿物测定方法 e q vI S O7 4 0 4 3 1 9 9 4 ,M e t h o d sf o r t h e p e t r o g r a p h i ca n a l y s i so fb i t u m i n o u sc o a la n da n t h r a c i t e P a r t3 M e t h o d so fd e t e r m i n i n gm a c e r a l g r o u pc o m p o s i t i o n G B /T1 2 9 3 7 煤岩术语 G B /T1 2 9 3 7 - - 2 0 0 8 ,I S O7 4 0 4 1 1 9 9 4 ,M e t h o d sf o rt h ep e t r o g r a p h i c a n a l y s i so fb i t u m i n o u sc o a la n da n t h r a c i t e P a r t1 V o c a b u l a r y ,M O D G B /T1 6 7 7 3 煤岩分析样品制备方法 G B /T1 6 7 7 3 2 0 0 8 ,I S O7 4 0 4 2 1 9 8 5 ,M e t h o d sf o rt h e p e t r o g r a p h i ca n a l y s i so fb i t u m i n o u sc o a la n da n t h r a c i t eP a r t2 M e t h o do fp r e p a r i n gc o a ls a m p l e s , M O D 3 术语和定义 G B /T1 2 9 3 7 中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4 方法要点 在反光显微镜目镜中放入二十点网格片,在油浸物镜下,对按G B /T1 6 7 7 3 所述方法制备的有代表 性的粉煤光片 或块煤光片 ,根据各种显微组分组 或显微组分 和矿物在网格交点下的数量来鉴定显 微煤岩类型、显微矿化类型和显微矿质类型,用数点法统计每种类型的体积分数。 5 仪器、材料 5 .1 反光显微镜 备有2 5 至6 0 的油浸物镜和8 至1 2 的目镜,目镜中应能放置二十点网格片。 5 .2 二十点网格片 应与目镜尺寸相吻合,且使目镜、物镜组合后投影到试样上的有效覆盖面积为5 0p m 5 0p m ,网格 形式见图1 。 5 .3 计数器 能分别记录各类型的测点数和总点数。 】 G B /T1 5 5 9 0 - - 2 0 0 8 i ;l 5 0g m 图1 二十点网格示意图 5 .4 样品安装设备 载物台移动尺、压平器、载片、胶泥。 5 .5 材料 油浸液。如果在同一光片上还需要测定反射率时,应用G B /T6 9 4 8 - - 2 0 0 8 中5 .1 所规定的油 浸液。 6 试样的制备 按G B /T1 6 7 7 3 的要求制备测定用粉煤光片 或块煤光片 。 7 测定步骤 7 .1 准备工作 将相应规格的二十点网格片 5 .2 放人显微镜目镜中 5 .1 。调节显微镜为克勒 K 6 h l e r 照明方 式,把待测定的试样整平后放在装有移动尺的载物台上,加油浸液 5 .5 并使之准焦。 7 .2 在粉煤光片上的测定 从试样的一端开始,观察视域中落到煤粒上的二十点网格的交点数目。若一个视域中煤粒上的交 点小于1 0 个,则为无效测点;若大于或等于1 0 个交点,该视域应视为一个有效测点。有效测点的显微 煤岩类型按表1 、表2 、表3 的规定确定。当落在矿物上的交点数在表1 规定的范围内时,按表2 的规定 确定显微煤岩类型;超过表1 给定界限时,按表3 的规定确定显微矿化类型;大于表3 上限时为显微矿 质类型。 表1显微煤岩类型中矿物上的允许交点数 煤粒上的总交点数 黏土、石英、碳酸盐类矿物上的交点数 硫化物类矿物上的交点数 1 6 ~2 03 0 1 1 ~1 52O 1 010 表2 显微煤岩类型的判别标准 G B /T1 5 5 9 0 - - 2 0 0 8 显微煤岩类型 落在显微组分组上的交点数 不含矿物上的交点 微镜煤所有交点均在镜质体上 微壳煤所有交点均在壳质体上 微惰煤所有交点均在惰质体上 微亮煤所有交点均在镜质体和壳质体上,每组至少有一点 微暗煤所有交点均在惰质体和壳质体上,每组至少有一点 微镜情煤所有交点均在镜质体和情质体上,每组至少有一点 微三合煤所有交点均在镜质体、壳质体和惰质体上,每组至少有一点 表3 显微矿化类型的判别标准 落在含硫化物类矿物的复矿质煤中 煤粒上的落在黏土、石英、碳酸盐类只落在硫化物类 其他矿物上的交点数 总交点数矿物上的总交点数矿物上的交点数 硫化物类矿物 硫化物类矿物 交点为1 时交点为2 时 1 9 ~2 04 ~1 11 ~31 ~71 ~3 1 7 ~1 8 4 ~1 0 1 ~31 ~61 ~2 1 64 ~91 ~31 ~51 1 4 ~1 53 ~81 ~21 ~4 1 2 ~1 33 ~71 ~21 ~3 1 13 ~61 ~21 ~2 1 02 ~5ll 注1 当二十点网格交点落在某一显微组分的空腔 不是矿物 或原生裂晾上时,接落在该种显微组分上处理; 注2 二十点网格某一点落在不同显微组分或矿物的边界上时,按G B /T8 8 9 91 9 9 8 中6 .4 条处理; 注3 二十点网格交点落在两个不同的煤粒上时,选大于或等于1 0 个交点的煤粒作为测点。 鉴定完一个视域 即一个测点 之后,按预定方向和步长移动试样,继续观察下一个视域,直到 5 0 0 个以上的测点均匀布满全片为止。点距和行距为0 .4m m ~o .6m m 。 7 .3 在块煤光片上的测定 当需要在块煤光片上测定时,制备块煤光片时应注意选取宏观煤岩类型有代表性的煤块,也应按 7 .2 条的规定进行,但测线应垂直于层理布置,在测定面积不低于2 5m m X 2 5m m 的范围内,其点距为 0 .2m m ~o .4m m ,行距为3m m ~5m m 。总点数不少于5 0 0 。 7 .4 显微煤岩类型和显微组分组的联合测定 显微煤岩类型的测定也可与显微组分组的测定联合进行,其测定方法参见附录C 。 8 结果表述 显微煤岩类型、显微矿化类型和显微矿质类型的体积分数以其统计的测点数占总有效测点数的百 分数表示,计算结果取小数点后两位,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 测定结果报出格式参见附录D 。 9 精密度 9 .1 重复性限 重复性限按表4 的规定执行。 3 G B /T1 5 5 9 0 - - 2 0 0 8 表4 显徽煤岩类型测定的重复性限 % 某种显微煤岩类型的体积分数重复性限 ≤1 0 2 .o i o ~3 03 .o 3 0 ~6 0 4 .O 6 0 ~9 04 .5 9 04 .o 9 .2 再现性限 再现性限不应超过表4 中重复性限的1 .5 倍。 4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章条号与[ S O7 4 0 4 - 4 1 9 8 8 章条编号对照 表A .1 中给出了本标准章条编号与I S O7 4 0 4 4 1 9 8 8 的章条编号对照一览表。 表A .1 本标准章条号与I S O7 4 0 4 - 4 1 9 8 8 章条编号对照表 G B /T1 5 5 9 0 - - 2 0 0 8 本标准章条编号 I S O7 4 0 4 4 1 9 8 8 国际标准章条编号 11 22 3 3 44 5 .16 .1 5 .26 .2 5 .3 6 .4 5 .46 .3 、6 .5 5 .55 6 第7 章中第二段的部分内容 7 .1 、7 .2 7 7 .3 7 .4 88 99 附录A 附录1 3 附录c 附录D 第8 章中表5 G B /T1 5 5 9 0 - - 2 0 0 8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章条号与I S O7 4 0 4 - 4 1 9 8 8 章条编号对照 表B .1 中给出了本标准与I s O7 4 0 4 4 1 9 8 8 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 表B .1本标准与[ S O7 4 0 4 - 4 1 9 8 8 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 本标准的 技术性差异 原因 章条编号 1 增加了在块煤光片上测定显微煤岩类型在本标准的应用时多一种选择 将“最少含量为5 %、最小尺寸为5 0p m 的规 4 用“方法要点”代替I s o7 4 0 4 4 中的“原理” 定”纳人G B /T1 5 5 8 9 显微煤岩类型分类中 用单独的一章代替I S O7 4 0 4 4 第7 章中第二试样的制备是测定工作的基础,用单独的一章 6 段的“按I S O7 4 0 4 2 制备的粉煤光片”来表述是为了强调其重要性 删除了I S O7 4 0 4 4 中图2 测定过程中有效点 7 .2 本标准的条文及表格中已有明确的表述 和无效点的判别标准 增加了在块煤光片上测定显微煤岩类型的 7 .3 让显微煤岩类型的测定方法多一种选择 方法 增加了显微煤岩类型和显微组分组联合测定比显微煤岩类型和显微组分组含量分别测定 7 .4 方法可得到更多的信息 用附录D 的报告格式代替I s O7 4 0 4 4 中表5 。 8 、附录D更符合我国实际情况 同时精密度要求更高 用表4 代替I S O7 4 0 4 4 中表7 。同时精密度要 通过多方论证,证明I s O7 4 0 4 4 中计算标准偏 9 .1 差时的对测点数N 的认识有误,此时应考虑胶结 求更高 物的点数 增加了显微煤岩类型和显微组分组联合测定 附录c作为资料性附录,可供参考 方法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显微煤岩类型和显徽组分组联合测定方法 G B /T1 5 5 9 0 - - 2 0 0 8 C .1 在按第7 章的规定测定显微煤岩类型的同时,可用二十点网格片中某一近中心的固定交点,测定 显微组分组和矿物的体积分数。 c .2 测点统计的规定 C .2 .1 当二十点网格的固定交点和其他9 个以上交点落在某一煤粒上时 见图C .1 a ,除统计显微煤 岩类型外,同时统计固定交点下的显微组分组 或矿物 ,并记人两者相对应的栏目中 见表C .1 ,对每 个试样,这种联合测点的总点数应大于5 0 0 点。 C .2 .2 当视域中一煤粒上落有1 0 个以上交点,但确定显微组分的固定交点不在煤粒上时,这种测点 称为“单独的显微煤岩类型”,只作显微煤岩类型的统计 见图C .I b 。 a 显微组分固定交点与相应的显微煤岩类型在同一煤粒上; b 单独的显微煤岩类型; c 、d 单独的显微组分; e “单独的显微煤岩类型”和“单独的显微组分”同时出现在两个煤粒上。 图c .1 联合测定时测点判别示意图 G B /T1 5 5 9 0 - - 2 0 0 8 C .2 .3 当确定显微组分的固定交点落在一煤粒上,但落在任一煤粒上的总交点数不足1 0 个时,这种 测点称为“单独的显微组分”,只作显微纽分组的统计 见图C .1 c 、C .I d 。 C .2 .4当二十点网格交点同时落在两个煤粒上,其中一个煤粒上有l o 个以上的交点,而确定显微组 分的固定交点却落在另一煤粒上时,分别作“单独的显微煤岩类型”和“单独的显微组分”统计 觅图C .1 e 。 C .3 联合测定的原始记录可参见表c .1 。联合测定结果报告格式可参见表c .2 。 表c .1显微煤岩类型和显微组分组联合测定记录表 实验室样品编号来样编号 显微组分组矿物 单独的 显微煤岩类型 黏土 氧化硅 碳酸盐 硫化物 其他 显微煤合计 镜质组壳质组惰质组 岩类型 类类类类矿物类 单独的显微组分 8 215 l1 3 4 微镜煤1 3 61 1 1 4 7 微壳煤 微惰煤 6 29 7 1 微亮煤 2 3623 1 微暗煤 4911 4 微镜惰煤 2 3 91 5 42 54 1 8 微三合煤 7 52 13 741 3 7 显微矿化类型 1315 显微矿质类型 合计 5 5 63 23 1 335 39 5 7 8 审核测定者测定时间 实验室样品编号 来样编号 采样地点 表C .2 显微煤岩类型和显微组分组联合测定报告表 送样单位 联系人 送样日期 G B /T1 5 5 9 0 - - 2 0 0 8 各显微煤岩类型中显微组分组和矿物的含量/% 显微组分组显微煤岩 和矿物/“类型/“ 镜质壳质惰质黏土氧化硅碳酸盐硫化物其他 组组组类类类类矿物类 镜质组 6 1 .5 微镜煤 1 7 .91 0 0 壳质组 3 .6 微壳煤 惰质组 3 4 .6微惰煤8 .61 0 0 黏土类 o .3 微亮煤 3 .87 9 .32 0 .6 氧化硅类微暗煤 1 .73 0 .86 9 .2 微镜 碳酸盐类 5 0 .86 0 .83 9 .2 惰煤 微三 硫化物类 1 6 .65 6 .81 5 .12 8 .o 合煤 显微矿 其他矿物类 o .65 0 .o5 0 .o 化类型 显微矿 质类型 合计 l O O 合计 1 0 0 测定单位 校核 测定者 测定日期 9 G B /T1 5 5 9 0 - - 2 0 0 8 1 0 。窭皿议爵。柿碱嚣 。蜒 辎。诅哥设磊 嚣瓤 确 乓盘 鬟 ≥ 襄鬈剥 籁 求 韪 糖霉尉 蛙 裁葚憾 剥 程辎尉 爿9 强锚餐 趄 奄 制尉 基 撂蜒 硝 赠副 帮餐 乓士 X ≥ 警爨璞 籁 求 醛 堰霉蝼 蛙 揠掌餐 耐 谨相蝼 j 9 幕锚嶂 篁 b 档蝼 拦 挺蝎 峭 赠蝼 幕嶂 七士 ⋯媸 强如 装 \ 耀璞 鞋 挺蛙 求 氍 羹攀 蛙 v 酬 襄蝼 脉 抛 蝼 萎蟥 拦 蝌 蠢璞 萋璞 地印 南 稍酶 Z 如 篓n &印 霖鞋骠 。臻皿壮煅 碟啦晕咔好心蘑副粼玳蟥强嚼 一.自琳 僻非警眯军事侧藤副粼琅琰糕吲 瞒蓝牲荬端v 口噼蓝 。单斟壮删 。H.o悄回梢铽母}啦辎窖眯好披露剥糕求蝼幕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