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泵检修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pdf
2 0 1 0 年 第2 期 鸯挂差 舛技 7 7 给水 泵检修 中需注意的几个 问题 谢 文政 龙煤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七台河分公司热电厂, 黑龙江 七台河1 5 4 6 0 0 摘要轴瓦、 轴颈、 油质是影响油膜完整性的三要素, 要求润滑油油量、 油温、 进出口 油压正常, 油质符合要求。热电厂采取在平衡环固定后, 每个螺栓焊2 ~ 3点, 有效避免了螺栓松动、 脱落引起的给水泵运行事故。 关键词轴瓦 轴颈油质窜动量转子 小装 中图分 类号 T K 2 2 3 . 5 2 文献标识码C 给水泵是火力发电厂的重要动力设备, 在水泵的 拆检过程中, 有些数据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现作一简要 介绍 。 1 解体 前 的测量 工作 1 测量轴头长度。该长度是确定泵轴在泵内的 轴向位置的重要数据。测量时, 取下低压侧轴承端盖, 用深度游标卡尺测记轴套螺帽到轴端的距离。如发现 电机侧与泵侧联轴 的距离过大或过小时, 可通过改变 轴头长度来调整。 2 测量水泵平衡 盘的窜动量及转 子的总窜动 量。平衡盘的窜动量又称推力间隙, 转子的总窜动量 又称 自由窜动量, 这是两个比较重要的参数。由于制 造厂商的不同, 转子的自由窜动量差别较大, 总的要求 为推力间隙约是 自由窜动量的一半 , 如果偏大或偏小, 可通过在平衡盘后加垫、 或车削平衡挡环以满足要求。 检查平衡盘工作面的磨损程度, 如平衡盘已严重磨损, 则需更换; 如果磨损不是很严重, 尽管平衡盘端面有许 多环形沟槽 , 因是与平衡环相互研磨 , 平衡 盘与平衡 环 的磨合印迹不小于 7 0 %, 故无需检修。静平衡环的固 定一般是通过内六角固定, 由于运行 中存在振动等因 素 , 时间长了, 会出现螺栓松动引起泵体振动甚至螺栓 脱落造成动静部分研磨 , 导致给水泵运行事故。因此 近几年来七台河热 电厂采取在平衡环固定后 , 每个螺 栓用电焊点 2~ 3点, 有效避免了螺栓松动、 脱落引起 的给水泵运行事故。 2 轴瓦 、 轴 颈 、 油质 轴瓦、 轴颈、 油质是影响油膜完整性的三要素 , 要 求润滑油油量、 油温、 进出口油压正常 , 油质符合要求。 轴承拆卸后 , 用汽油或煤油将上、 下瓦清洗干净, 检查 轴瓦乌金应无裂纹、 铸孔或脱胎等情况 , 轴瓦与轴瓦洼 窝接触密实, 用 0 . 0 5塞尺塞不进。轴颈与下瓦接触情 况符合要求后 , 便可刮削下瓦两侧间隙, 轴瓦两侧间隙 各为0 . 1 0 0 . 1 5 ra m, 两侧间隙用塞尺进行测量, 塞尺 }收稿 日期 2 0 0 91 12 3 作者简介 谢文政, 男, 汉族, 1 9 7 3 一 山东莒县人 , 毕业于黑龙江 矿业学院, 工程师, 从事矿山机械研究。 塞进长度应不小于轴颈直径的 1 / 4 。轴瓦刮削完毕后 即可调整轴承的间隙。轴瓦顶部的间隙用压铅丝法测 量, 一般为轴颈的 2 / 1 0 0 0 , 但最小不得小于 0 . 1 0 ra m, 若顶部间隙太小, 可修刮上瓦乌金; 间隙太大可修刮上 下瓦的接合面, 或补焊上瓦乌金后重新修刮。 为防止轴瓦在轴承座内松动, 轴承盖、 上瓦间要有 一 定的紧力, 对圆筒形 的轴瓦, 该紧力一般 为 0 . 0 5 0 . 1 5 m m. 紧力不合要求时, 可用改变轴承盖接合面间 垫片厚度的方法调整。 轴颈的圆度、 圆柱度及表面粗糙度合乎标准, 轴颈 与轴瓦接触跳动度小于 0 . 0 2 r n m。零件的表面粗糙度 对零件的使用寿命 , 抗腐蚀能力有着直接影响。当轴 颈出现锈斑、 腐蚀 、 伤痕及失圆等现象, 应及 时进行处 理。若缺陷尚未发展到必须用机床加工的程度, 可在 现场用研磨的方法进行修复。 3轴弯 曲度 的检 查及 转子 小装 1 每次检修都应测轴的弯曲值, 该值应符合技 术标准。一般小型泵 的轴 , 弯曲值不应大于 0 . 0 5 ra m。 先将叶轮及轴套等部件 自轴上拆下 , 然后将轴分成若 干段, 把轴夹持在车床上 , 在实际工作中可将两侧轴 颈放在瓦上或 V形铁上, 这样测出的数值非常准确, 精 度要比夹在车床上高。 转动泵轴, 用百分表测量每段 的晃动度 , 并将各段最大的晃度值记录下来 , 得出轴的 最大弯曲位置。一般较大的泵轴很少真正发生弯曲, 五年来笔者只检测到一次轴弯曲, 并且轴的弯曲值达 到0 . 2 m m。在初测过程中, 一般只需在每处盘 12 圈, 如果弯曲值不超标 , 则可判定为合格, 只有在直轴 的情况下 , 才需测出轴的具体弯曲数值及部位。 2 转子小装是多级分段水泵检修一项不可省略 的工具, 通过转子小装可以发现单个零件在检查中不 能发现的问题。其步骤如下 ①组装轴上的套装件。将已检修完毕的套装件按 其装配的顺序一一组装在轴上的各配合段, 不得装错 位、 装倒及遗漏。 ②测量。将转子放在固定平稳的 V形铁上, 测量 各部位的瓢偏及晃动值。 ③确定轴向的配合尺寸。 下转第7 9页 2 0 1 0 年 第2 期 童 瞧晨 科技 7 9 内十几个气样进行动火分析。由施工单位质监分析人 员严格按有关动火作业分析安全规程, 对于每一个气 样先做全样分析、 6 0 m L气样 4 0 m L空气和2 5 m L气样 7 5 m L空气爆炸分析, 经分析、 确认每一个气样在 3 种情况下不爆炸, 具备动火条件之一。同时, 采用可燃 气体测爆仪、 测氧仪对已开口处进行多点检测, 确认无 报警现象, 具备动火条件之一。确认 , 以上两种情况都 达到要求, 方可动火。合格后将水槽水排放至垫梁以 上 2 0 0 ra m时, 进行水槽分片分段切割拆除, 然后把剩 余水全部排尽 , 拆掉最下部水槽壁。 2 拆除钟罩顶板。 按第 1 条中方法进行动火分 析, 确认合格后, 填好动火分析化验单 , 由施工单位安 全负责人签发动火作业证, 作业人员将灭火器、 消防水 带、 防毒面具、 安全带等防护用具佩戴齐全后 , 在安全 负责人统一指挥下, 拆除钟罩顶板。 3 拆除中节、 钟罩壁。按顺序拆除中节、 钟罩壁。 拆除至底板时, 为防止底板的硫化物等易燃物遇火燃 烧, 必须将底板防腐层铲除干净后, 方可动火切割。 4 造气设备管道和净化工段设备拆除。拆除前, 必须从入 口进行蒸汽吹扫, 确认焦油含量合格后, 再用 氮气对设备、 管道进行置换。以上工序完成, 确认合格 后 , 把设备与管道螺栓连接处采用铜合金工具拆开, 并 安全吊装下放。 2 . 2储气柜 内残 留废水 的处理 1 采用曲面格栅截留杂质。在残流水流经通道 上设置 曲面格栅 , 该格栅栅条呈 弧形, 栅条 间隙 l O m i l l , 置于水中, 废水流经格栅时杂质被截留。 2 采用隔油池去除浮油。曲面格栅后设置一隔 油池, 利用上浮的方法去除废水 中相对密度小于 1的 浮油的构成物。 3 采用气浮沉淀池去除悬浮物。隔油池后设置 一 气浮沉淀池, 利用高度分散的微小气泡作为载体并 投加混凝剂和助凝剂去黏附水 中的悬浮物 , 使其密度 小于水而上浮到水面以实现固液分离。 4 采用二氧化氯作为分解反应制剂投放入预处 理的煤气废水治理中, 去除废水中可降解的酚类物质。 5 提取处理后的水样进行分析 , 经分析 C O D等 指标达到工业水排放标准后 , 按确定的排放路线排放 处理后 的水 。 2 . 3残 留废渣 1 采用清水和分解反应制剂清洗废渣 , 去除外 附残留有害物质。 2 对清洗后的水按残 留废水 的处理方法处理、 排放。 3 经初 步处理后剩余残 留废渣 , 排净积水后 向 污泥中投加混凝剂、 助凝剂, 使废渣凝聚脱水。并排至 垃圾填埋场, 埋人 2 m地下。 3 结论 上接第7 7页 4总装 与调 整 4 . 1 组装 与定位 1 转子部件轴向定位。转子上部件在轴上的位 置必须符合运行状态, 即解体前的测量记录。 2 首级叶轮定位。首级叶轮的位置关系到各级 叶轮的位置, 因此必须准确定位。 4 . 2 转子轴 向位置 的调 整 1 在组装平衡盘前 , 测量转子的总窜动量。 2 装上平衡盘, 测量平衡盘的总窜动量。推动 转子 , 当平衡盘紧靠平衡座时, 首级叶轮定位线应与解 体时的定位线平齐。平衡盘的窜动量应略小于或等于 总窜动量的 1 / 2 。若大于总窜动量的 1 / 2时, 可采取调 整平衡座背部垫片的厚度等办法解决 , 以保证 叶轮的 出水中心正对导叶入水口中心。 t 4 . 3平衡盘与平衡座接触状况 的检查 此项检查工作应在解体前进行, 以提供检修平衡 装置的依据。总装时应复查, 以检验检修 、 总装质量。 其检验方法如下 1 压铅丝法。铅丝应放置在平衡盘工作面上, 每隔9 0 。 放一段, 要求铅丝放置的半径相同, 采用黄油 粘贴, 装好后用力推挤平衡盘, 将铅丝压扁, 取下铅丝, 测其厚度。再将平衡盘转 1 8 0 。 , 用相同方法测记一次 , 根据两次值进行分析。 2 着色磨合法。此法效率高、 直观。着色分两次 进行 , 一次将着色剂涂在平衡盘上 , 一次涂在平衡座 上 , 两次着色的目的主要是判定平衡盘与平衡座谁 的 问题最大 。 5拉紧 螺栓 的 紧 固和 靠 背轮 紧 的配 合 拉紧螺栓的紧固比较重要, 紧固时可分三次逐渐 对称紧固, 可在紧固的同时定期盘动转子, 检查动静部 分不得有摩擦和松紧不均、 出现死点等情况。由于配 件加工及拆卸次数过多的原因, 有时靠背轮与轴之间 的紧力变小或出现动配合的现象, 实践证明只要靠背 轮不是太松, 一般不需处理, 对泵与电机的振动不会产 生多大影响。 6结语 在运行中最常见的是给水泵振动值超标, 因此要 认真对待 , 可先检查轴承及平衡盘, 测量推力间隙, 如 果仍不能排除振动, 应解体检查, 解体对各部件的检查 要认真细致 , 仔细分析各种因素, 找出原因, 消除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