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2016-2012环境工程名词术语.pdf
HJ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标准 HJ 2016-2012 环境工程 名词术语 环境工程 名词术语 Terminology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本电子版为发布稿。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 2012 203031919 发布 2012 206060101 实施 环环 境境 保保 护护 部部 发布 I 目 录 目 录 1 适用范围 ...................................................................................................................................... 1 2 环境工程基础术语 ...................................................................................................................... 1 3 水污染控制工程术语 .................................................................................................................. 1 4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术语 ............................................................................................................ 12 5 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工程术语 .................................................................................................... 17 6 噪声与振动污染控制工程术语 ................................................................................................ 24 7 电磁辐射污染控制工程术语 .................................................................................................... 28 8 污染土壤与地下水修复工程术语 ............................................................................................ 30 II 前 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规范环境工程名词术语的使用,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环境工程名词术语的中英文名称和定义。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固体废物处理利用委员会) 、北京国环 清华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 2012 年 3 月 19 日批准。 本标准自 2012 年 6 月 1 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1 环境工程 名词术语 1 适用范围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工程、噪声与振动 污染控制工程、电磁辐射污染控制工程、污染土壤修复工程等领域常用的名词术语及其定义。 本标准适用于环境工程设计、项目管理、建设、运营及技术交流等领域使用的名词术语。 2 环境工程基础术语环境工程基础术语 2.1 环境工程环境工程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修复生态环境、改善生活环境和城镇环境质量 的建设项目及工程设施。 【HJ/T416-2007,定义 9.2】 2.2 水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防治水环境的污染、改善和保持水环境质量、实现污水资源化的工程。 2.3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ai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防治和减轻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引起的大气污染的工程。 2.4 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工程 solid waste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充分合理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处置固体废物,以防治其对环境造成污 染的工程。 2.5 噪声污染控制工程噪声污染控制工程 noise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降低声源的噪声辐射,控制噪声的传播和接收的工程。 2.6 振动污染控制工程振动污染控制工程 vibration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减弱物体振动并阻止其传播的工程。 2.7 电磁辐射污染控制工程电磁辐射污染控制工程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防治电磁辐射造成有害影响的工程。 2.8 污染土壤修复工程污染土壤修复工程 contaminated soil remediation engineering 修复受污染的土壤环境的工程。 3 水污染控制工程术语水污染控制工程术语 3.1 基础术语基础术语 3.1.1 水污染水污染 water pollution 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 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2 3.1.2 污水污水 wastewater 在生产与生活活动中排放的水的总称。 【GB8978-1996,定义 3.1】 3.1.3 污泥污泥 sludge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半固态或固态物质,不包括栅渣、浮渣和沉砂。 3.1.4 污水再生利用污水再生利用 wastewater reuse 污水回收、再生和利用的统称,包括污水净化再用、实现水循环的全过程。 3.1.5 物理法污水处理物理法污水处理 physical treatment of wastewater 采用物理原理和方法,去除污水中污染物的污水处理方法。 3.1.6 化学法污水处理化学法污水处理 chemical treatment of wastewater 利用化学原理和方法,去除污水中污染物的污水处理方法。 3.1.7 物理化学法污水处理物理化学法污水处理 physical-chemical treatment of wastewater 利用物理作用和化学反应综合过程处理污水的系统或指单项的物理操作和化学单元过程 的污水处理方法。 3.1.8 生物法污水处理生物法污水处理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water 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分解水中污染物的污水处理方法。 3.1.9 污水自然处理污水自然处理 natural treatment of wastewater 利用自然生物作用去除污水中污染物的污水处理方法。 3.1.10 污泥处理污泥处理 sludge treatment 对污泥进行减量化、稳定化和无害化处理的过程。 3.1.11 污泥处置污泥处置 sludge disposal 使处理后的污泥能够达到长期稳定, 并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不产生有害影响的最终消纳 方式。 3.2 物理法污水处理物理法污水处理 3.2.1 调节调节 regulating 使污水的水量和水质(浓度、水温等指标)实现稳定和均衡,从而改善污水可处理性的过 程。 3.2.2 隔油隔油 oil separation 利用油与水的比重差异,分离去除污水中悬浮状态油类的过程。 3.2.3 物理沉淀物理沉淀 physical precipitation 利用悬浮物比重大于水的特性,通过重力沉降去除水中悬浮物的过程。 3.2.4 沉淀池沉淀池 sedimentation tank 利用重力作用沉淀去除水中悬浮物的一种构筑物。 3.2.5 沉砂池沉砂池 grit chamber 利用自然沉降作用,去除水中砂粒或其他比重较大的无机颗粒的构筑物。 3 3.2.6 初次沉淀池初次沉淀池 primary sedimentation tank 设在生物处理构筑物前的沉淀池,用以降低污水中的固体物浓度。 3.2.7 二次沉淀池二次沉淀池 secondary sedimentation tank 设在生物处理构筑物后的沉淀池,用于污泥与水分离。 3.2.8 沉淀时间沉淀时间 settling time 采用沉淀法处理污水,达到一定处理程度所需要的时间。在沉淀池、沉砂池中又称为停留 时间。 3.2.9 澄清澄清 clarification 利用接触凝聚作用和沉淀作用实现泥水分离的一种污水处理方式。 3.2.10 过滤过滤 filtration 利用介质滤除水中杂质的方法。 3.2.11 蒸发蒸发 evaporation 通过加热处理使水汽化,从而实现污水净化的过程。 3.2.12 单效蒸发单效蒸发 single-effect evaporation 又称单级蒸发。污水经过一次蒸发热处理后,所产生的蒸气不再用作蒸发热源时的蒸发处 理过程。 3.2.13 多效蒸发多效蒸发 multi-effect evaporation 又称多级蒸发。 污水经过第一级蒸发产生的蒸汽被用作下一级蒸发处理的热源的蒸发处理 过程。 3.2.14 薄膜蒸发薄膜蒸发 thin membrane evaporation 污水在蒸发器的管壁上形成薄膜,使水汽化的蒸发过程。 3.2.15 真空蒸发真空蒸发 vacuum evaporation 又称减压蒸发。在低于大气压下进行蒸发操作的处理方法。 3.2.16 离心分离离心分离 centrifugal separation 利用高速旋转的液流产生的离心力实现液-固,液-液或液-液-固分离的过程。 3.2.17 磁分离磁分离 magnetic isolation process 利用磁场力克服与其抗衡的重力、 惯性力、 粘滞力的作用, 使颗粒凝聚后沉降分离的方法。 3.3 化学法污水处理化学法污水处理 3.3.1 中和中和 neutralization 用化学法去除水中过量的酸碱,使其 pH 值达到中性的过程。 3.3.2 氧化还原氧化还原 oxidation-reduction reaction 通过向污水中投加药剂(氧化剂或还原剂,使之与污水中的污染物发生反应并得以去除 的过程。 3.3.3 高级氧化高级氧化 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es,,AOPs 通过产生羟基自由基来对污水中不能被普通氧化剂氧化的污染物进行氧化降解的过程。 4 3.3.4 光催化氧化光催化氧化 photo catalytic oxidation 利用光的催化作用和氧化剂的氧化作用,处理污水中污染物的方法,是高级氧化的一种。 3.3.5 臭氧氧化臭氧氧化 ozonation 利用臭氧气体作为强氧化剂通入水层中(或与水接触)进行氧化反应除去水中污染物的过 程,是高级氧化的一种。 3.3.6 湿式氧化湿式氧化 wet-oxidation process 在高温高压下用空气或纯氧气在有或无催化剂的存在下使水中有机物降解成简单无机物 的方法,是高级氧化的一种。 3.3.7 碱性氯化法碱性氯化法 alkaline chlorination process 在碱性条件下,用氯系氧化剂氧化污水中的氰化物使之得以去除的方法。 3.3.8 化学沉淀化学沉淀 chemical precipitation 在污水中投加某种化学物质, 使之与污水中某些溶解性物质产生化学反应生成难溶于水或 不溶于水的化合物而沉淀下来的过程。 3.3.9 电解处理法电解处理法 electrolytic treatment 利用电解反应使电极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使污水得以净化的过程。 3.3.10 电化学处理装置电化学处理装置 electrochemical treatment equipment 借助于直流电场的作用,使污水中的污染物分别在阳极和阴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不 溶于水的沉淀物或者气体,使污水得到净化的装置。 3.3.11 电凝聚装置电凝聚装置 electric coagulation equipment 利用电化学方法产生氢氧化物作为絮凝剂并与水中污染物反应的混凝装置。 3.3.12 消毒消毒 disinfection 使污水中病原体灭活的过程。 3.3.13 化学药剂消毒化学药剂消毒 chemical medicament disinfection 通过投加化学药剂对水消毒的方法。 3.3.14 臭氧消毒臭氧消毒 disinfection by ozone 用臭氧对水进行消毒处理的方法。 3.3.15 紫外线消毒紫外线消毒 disinfection with ultraviolet rays 利用波长 200nm~280nm 紫外线对水进行消毒处理的方法。 3.3.16 次氯酸钠消毒次氯酸钠消毒 disinfection by sodium hypochlorite 采用次氯酸钠(NaClO)对水进行消毒处理的方法。 3.3.17 余氯余氯 residual chlorine 加氯消毒处理后,水中存在的仍具有氧化能力的氯,以抑制细菌的再度繁殖。 3.4 物理化学法污水处理物理化学法污水处理 3.4.1 萃取萃取 solvent extraction or liquid-liquid extraction 利用溶质在水中和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使污水中的溶质溶入与水不互溶的溶剂中,然后 使溶剂与水分层分离。 5 3.4.2 汽提汽提 steam distillation 用蒸汽作为解吸剂来推动污水中挥发性污染物向气相传递,从污水中分离污染物的过程。 3.4.3 吹脱吹脱 blow-off 利用空气通过水层(或与水接触)时使溶解于水中的挥发性物质进入气相,而使水得到净 化的水处理过程。 3.4.4 吸附吸附 adsorption 在相界面上,物质的浓度自动发生累积或浓集的现象。在污水处理中主要利用固体物质表 面对污水中物质的吸附作用。 3.4.5 脱附脱附 desorption 使已被吸附的组分从达到饱和的吸附剂中析出,吸附剂得以再生的过程。 3.4.6 吸附周期吸附周期 adsorption cycle 吸附剂从开始使用到达到饱和所经历的时间,即两次吸附剂再生的时间间隔。 3.4.7 吸附平衡吸附平衡 adsorption balance 吸附剂达到饱和,吸附速率与脱附速率相等的状态。 3.4.8 吸附容量吸附容量 adsorption capacity 达到吸附平衡时单位质量吸附剂所吸附的吸附质的质量。 3.4.9 离子交换剂离子交换剂 ion exchang agent 能和水溶液中的离子进行等当量离子交换的物质。 水处理中采用的离子交换剂主要是磺化 煤和离子交换树脂。 3.4.10 离子交换离子交换 ion exchange 溶液中的离子与某种离子交换剂上的离子进行交换的作用或现象。 3.4.11 离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树脂 ion exchang resin 具有网状结构并带有活性基团的不溶性高分子电解质。 3.4.12 离子交换剂再生离子交换剂再生 regeneration of ion exchange agent 利用再生药剂使失效的离子交换剂重新恢复其离子交换能力的过程。 3.4.13 离子交换剂床层膨胀率离子交换剂床层膨胀率 ion exchange bed expansion rate 反洗时,水逆流通过交换剂层时,交换剂层发生膨胀的百分率。 3.4.14 离子交换装置离子交换装置 ion exchange equipment 利用离子交换剂处理或回收水中杂质的装置。 3.4.15 再生剂耗量再生剂耗量 regenerant consumption 恢复失效离子交换剂的离子交换容量 1kg 碳酸钙时,所需要的再生剂实际用量。其计量单 位通常用 kg/kgCaCO3表示。 3.4.16 再生周期再生周期 regeneration period 离子交换树脂两次再生所间隔的时间。 3.4.17 离子交换器工作交换容量离子交换器工作交换容量 ion exchanger operating capacity 离子交换器从投入运行开始,直至出水中被除掉的离子漏出量超过要求时为止,单位体积 6 交换剂吸着的离子量。 3.4.18 气浮气浮 air floation 通过絮凝和浮选,使污水中的污染物分离上浮而去除的过程。 3.4.19 混凝混凝 coagulation 投加药剂破坏胶体及悬浮物在液体中形成的稳定分散系, 使其聚集并增大至能自然重力分 离的过程。 3.4.20 混凝剂混凝剂 coagulant 使胶体颗粒脱稳和相互聚结,从而使其快速沉降或更易过滤的药剂。 3.4.21 助凝剂助凝剂 flocculation aid 当单独使用混凝剂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时,为改善絮凝条件和效果所投加的辅助药剂。 3.4.22 膜分离膜分离 membrane separation 利用膜的选择透过性进行分离或浓缩水中的离子或分子的方法。 3.4.23 膜通量膜通量 membrane water flux 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滤膜面积的产水体积。 3.4.24 膜分离装置膜分离装置 membrane separating equipment 利用膜分离方法处理污水的装置。 3.4.25 微滤微滤 microfiltration,,MF 在压力作用下,使污水通过孔径为 0.05μm5μm 的滤膜,截留污水中污染物的过程。 3.4.26 超滤超滤 ultrafiltration,,UF 在压力作用下,使污水通过孔径为 5nm100nm 的滤膜,截留污水中污染物的过程。 3.4.27 纳滤纳滤 nanofiltration,,NF 在压力作用下,用于脱除多价离子、部分一价离子和分子量 2002000 的有机物的膜分离 过程。 3.4.28 反渗透反渗透 reverse osmosis,,RO 在膜的原水一侧施加比溶液渗透压高的外界压力,使溶剂透过半透膜,而溶液中的其他物 质被阻挡在膜的高压侧,从而实现有效分离的过程。 3.4.29 电渗析电渗析 electrodialysis,,ED 在电场作用下,利用阴、阳离子交换膜对水溶液中阴、阳离子的选择透过性,使离子透过 离子交换膜进行迁移的过程。 3.5 生物法污水处理生物法污水处理 3.5.1 污泥泥龄污泥泥龄 sludge retention time,,SRT 活性污泥在整个生物处理构筑物中的平均停留时间。 3.5.2 污泥负荷污泥负荷 sludge loading 生物处理构筑物内单位质量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内去除的有机物量。计量单位常以 kgBOD5/(kgMLSSd)表示,是生物处理构筑物有机负荷的一种表示方法。 7 3.5.3 五日生化需氧量容积负荷五日生化需氧量容积负荷 BOD5-volume loading rate 生物处理构筑物单位容积每日承担的五日生化需氧量。计量单位以 kgBOD5/(m3d)表 示。 3.5.4 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污水生物处理的一种方法。该法是在人工条件下,对污水中的微生物群体进行连续混合和 培养,形成悬浮状态的活性污泥,分解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并使污泥与水分离,部分污 泥回流至生物反应池,多余部分作为剩余污泥排出活性污泥系统。 [GB/T 50125-2010,定义 3.2.78] 3.5.5 厌氧区厌氧区 anaerobic zone 生物反应池的非充氧区且无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存在的区域。 聚磷微生物在厌氧区吸收有机 物和释放磷。 [GB/T 50125-2010,定义 3.2.104] 3.5.6 缺氧区缺氧区 anoxic zone 生物反应池的非充氧区且有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存在的区域。生物反应池中含有大量硝酸 盐、亚硝酸盐并得到充足有机物时,可在该区内进行脱氮反应。 [GB/T 50125-2010,定义 3.2.105] 3.5.7 好氧区好氧区 oxic zone 生物反应池的充氧区。微生物在好氧区降解有机物和进行硝化反应。 [GB/T 50125-2010,定义 3.2.103] 3.5.8 硝化硝化 nitrification 利用硝化细菌将水中氨氮氧化为硝酸盐氮的过程。 3.5.9 反硝化反硝化 denitrification 利用反硝化细菌将水中硝酸盐氮还原成气态氮的过程。 3.5.10 生物脱氮生物脱氮 biological nitrogen removal 利用好氧菌在好氧条件下将污水中的氨氮氧化成硝酸盐氮, 再利用厌氧菌在缺氧条件下将 硝酸盐氮还原成氮气,从污水中去除氮的过程。 3.5.11 生物除磷生物除磷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 污泥中聚磷菌在厌氧条件下释放出磷,在好氧条件下摄取更多的磷,通过排放含磷量高的 剩余污泥去除污水中磷的过程。 3.5.12 曝气曝气 aeration 通过水与空气接触,进行溶氧或散除水中溶解性气体和挥发性物质的过程。 3.5.13 吸附生物降解活性污泥法吸附生物降解活性污泥法 adsorption biodegration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AB 主要由 A 吸附段和 B 生物降解段组成的工艺系统, A 段主要依靠活性污泥的吸附作用去 除部分重金属、难降解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B 段主要依靠生物降解作用去除大部分的有 机污染物。 8 3.5.14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SBR 在同一反应池(器)中,按时间顺序由进水、曝气、沉淀、排水和待机五个基本工序组成 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方法,简称 SBR 法。 3.5.15 氧化沟活性污泥法氧化沟活性污泥法 oxidation ditch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简称氧化沟,指反应池呈封闭无终端循环流渠形布置,池内配置充氧和推动水流设备的活 性污泥法污水处理方法。主要工艺包括单槽氧化沟、双槽氧化沟、三槽氧化沟、竖轴表曝机氧 化沟和同心圆向心流氧化沟,变形工艺包括一体氧化沟、微孔曝气氧化沟。 3.5.16 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 anaerobic anoxic oxic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通过厌氧区、 缺氧区和好氧区的各种组合以及不同的污泥回流方式来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 和氮、磷等的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方法,简称 AAO 法。主要变形有改良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 泥法、厌氧缺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缺氧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等。 3.5.17 膜生物法膜生物法 membrane bioreactor process,,MBR 把生物反应与膜分离相结合,以膜为分离介质替代常规重力沉淀固液分离获得出水,并能 改变反应进程和提高反应效率的污水处理方法。 3.5.18 生物活性碳处理装置生物活性碳处理装置 biological active carbon treatment equipment 利用活性炭的物理吸附能力与生长其上的微生物的氧化降解作用,处理水的装置。 3.5.19 生物膜法生物膜法 biofilm-process, attached growth process 污水生物处理的一种方法。利用生物膜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和分解作用使污水得到净化。 【GB/T 50125-2010,定义 3.2.109】 3.5.20 生物滤池生物滤池 biological filter;biofilter 依靠污(废)水处理构筑物内填装的填料的物理过滤作用,以及填料上附着生长的生物膜 的好氧氧化、缺氧反硝化等生物化学作用联合去除污(废)水中污染物的人工处理技术。 3.5.21 普通生物滤池普通生物滤池 trickling filter;;low-rate biological filter 又称滴滤池或低负荷生物滤池。滤料粒径较大、自然通风供氧、且进水 BOD 容积负荷较 低(通常不大于 0.4kg/m3d)的一种生物滤池。 3.5.22 高负荷生物滤池高负荷生物滤池 high-rate biofliter 在低负荷生物滤池的基础上,通过限制进水 BOD 含量并采取处理出水回流等技术获得较 高的滤速, 将 BOD 容积负荷提高 68 倍, 同时确保 BOD 去除率不发生显著下降的一种生物滤 池。 3.5.23 曝气生物滤池曝气生物滤池 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BAF 由接触氧化和过滤相结合的一种生物滤池,采用人工曝气、间歇性反冲洗等措施,主要完 成有机污染物和悬浮物的去除。 3.5.24 生物接触氧化法生物接触氧化法 biological contact oxidation process 指一种好氧生物膜污水处理方法,该系统由浸没于污水中的填料、填料表面的生物膜、曝 气系统和池体构成。在有氧条件下,污水与固着在填料表面的生物膜充分接触,通过生物降解 作用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营养盐等,使污水得到净化。 9 3.5.25 生物流化床生物流化床 biological fluidized bed 生物膜法的一种构筑物。采用颗粒填料作为载体,微生物生长在载体表面形成生物膜,在 水或气的作用下, 使载体处于流化状态, 附着载体上的生物膜与污水充分接触, 使水得到净化。 【GB/T 50125,定义 3.2.115】 3.5.26 生物移动床反应器生物移动床反应器 moving biological bed reactor,,MBBR 将污水连续经过装有移动填料的装置,利用填料上的生物膜净化污水。 3.5.27 两相厌氧反应器两相厌氧反应器 two-phase anaerobic reactor 将产酸反应器和产甲烷反应器两个独立反应器串联运行的设备。 3.5.28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升流式厌氧污泥床 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lanket reactor,,UASB 废水通过布水装置依次进入底部的污泥层和中上部污泥悬浮区,通过上部气、液、固三相 分离器排出处理后废水,输出产生沼气的厌氧反应器。 3.5.29 水解酸化水解酸化 hydrolytic acidification 在厌氧条件下,使结构复杂的不溶性或溶解性高分子有机物经过水解和产酸,转化为简单 低分子有机物的过程。 3.5.30 厌氧接触法厌氧接触法 anaerobic contact process 参照了好氧活性污泥法的工艺流程, 在一个厌氧的完全混合反应器后增加了污泥分离和回 流装置,从而使污泥停留时间大于水力停留时间,有效地增加了反应器中的污泥浓度。由完全 混合消化池及沉淀池组成的,通常在消化池和沉淀池之间设置脱气设备。 3.5.31 厌氧生物滤池厌氧生物滤池 anaerobic biological filter 利用生长在固定填料介质上的厌氧微生物降解污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装置。 3.5.32 厌氧生物流化床厌氧生物流化床 anaerobic bio-fluidized bed 厌氧条件下处理污水的生物流化床。 【GB/T 50125,定义 3.2.120】 3.5.33 厌氧膨胀床厌氧膨胀床 anaerobic expansion bed 污水厌氧生物处理的一种构筑物。内装粒径较小的填料,污水从底部流入上部流出,在水 和污泥气的共同作用下, 填料呈膨胀状态, 该处理构筑物可增加污泥量和泥龄, 提高处理效率。 【GB/T 50125,定义 3.2.123】 3.6 污水自然处理污水自然处理 3.6.1 稳定塘稳定塘 stabilization pond 将经过人工适当修整的土地设围堤和防渗层形成的污水池塘, 通过水生生态系统的物理和 生物作用对塘中污水进行自然处理。 3.6.2 好氧稳定塘好氧稳定塘 aerobic pond 简称好氧塘。主要由藻类供氧和大气表面复氧,深度较浅,全部塘水都呈好氧状态,通过 好氧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进行降解使污水得到净化的稳定塘。 3.6.3 兼性稳定塘兼性稳定塘 facultative pond 简称兼性塘。通过好氧、兼性和厌氧微生物协同完成污水净化过程的稳定塘。 10 3.6.4 厌氧稳定塘厌氧稳定塘 anaerobic pond 简称厌氧塘。主要依靠厌氧菌的代谢功能使有机污染物得到降解的稳定塘。 3.6.5 曝气稳定塘曝气稳定塘 aerated pond 简称曝气塘。主要依靠安装在塘面上的人工曝气设备供氧,并对塘水进行搅动,使部分或 全部固体物质呈悬浮状态的稳定塘。 3.6.6 土地处理土地处理 land treatment 属于污水自然处理范畴, 在人工控制条件下, 将污水投配在土地上, 通过土壤植物系统, 进行一系列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的作用,使污水得到净化的过程。 3.6.7 地表漫流地表漫流 overland flow,,OF 将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坡度和缓均匀、土壤渗透性低的坡面上,使污水在地表以薄层沿坡 面缓慢流动过程中得到净化的土地处理工艺。 3.6.8 地下渗滤地下渗滤 subsurface wastewater infiltration ,,SWI 将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距地表一定深度、具有一定构造和良好扩散性能的土层中,使污水 在土壤的毛细管浸润和渗滤作用下,向周围运动且达到净化污水要求的土地处理工艺。 3.6.9 快速渗滤快速渗滤 rapid rate infiltration,,RI 将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具有良好渗滤性能的土壤如沙土、沙壤土表面,进行污水净化处理 的高效土地处理工艺。 3.6.10 慢速渗滤慢速渗滤 slow rate infiltration,,SR 将污水投配到种有作物的土壤表面, 污水中的污染物在流经土壤表面以及在土壤植物系 统内部垂直渗滤时得到净化的土地处理工艺。 3.6.11 湿地处理湿地处理 wetland treatment 将污水投放到土壤经常处于水饱和状态且生长有耐水植物的沼泽地上, 使污水沿一定方向 流动,在耐水植物和土壤的联合作用下使污水得到净化的一种土地处理工艺。主要包括天然湿 地和人工湿地。 3.6.12 人工湿地人工湿地 constructed wetland;;artifical wetland 利用土地对污水进行自然生物处理的一种方法。用人工筑成的水池或沟槽,种植芦苇类维 管束植物或根系发达的水生植物, 污水以推流方式与布满生物膜的介质表面和溶解氧进行充分 接触,使污水得到净化。 3.6.13 自由水面人工湿地自由水面人工湿地 surface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 污水在流动过程中具有自由水面的人工湿地。 3.6.14 潜流式人工湿地潜流式人工湿地 subsurface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 污水水面位于湿地基质以下的人工湿地。 3.7 污泥处理和处置污泥处理和处置 3.7.1 污泥调理污泥调理 sludge conditioning 为改善污泥性质以便于其后的处理(包括浓缩、消化、脱水等)而采取的预处理措施。 11 3.7.2 污泥化学调理污泥化学调理 sludge chemical conditioning 即混凝预处理。在污泥中适量加入化学药物(如混凝剂、助凝剂等)以改变其中颗粒物物 化性能的技术。 3.7.3 污泥浓缩污泥浓缩 sludge thickening 采用重力、气浮或机械的方法降低污泥含水率,减少污泥体积的方法。 3.7.4 污泥消化污泥消化 sludge digestion 使污泥中的有机物进行生物降解和稳定的过程。 3.7.5 污泥好氧消化污泥好氧消化 sludge aerobic digestion 在有氧条件下,好氧微生物使污泥中的有机物进行生物降解和稳定的过程。 3.7.6 污泥厌氧消化污泥厌氧消化 sludge anaerobic digestion 在无氧条件下,厌氧微生物使污泥中的有机物进行生物降解和稳定的过程。分为中温厌氧 消化(33~35℃)和高温厌氧消化(53~55℃) 。 3.7.7 污泥湿式氧化污泥湿式氧化 sludge wet oxidation 在高温、高压下,利用氧化剂将污泥中的难降解高分子有机物氧化分解成低分子,改善污 泥脱水性能的一种技术。湿式氧化主要用于污泥消化的预处理。 3.7.8 污泥热处理污泥热处理 sludge heat treatment 通过对污泥加热,使部分有机物分解,亲水性有机胶体物质水解,同时分解破坏污泥中的 微生物使细胞膜中的水游离出来,提高污泥浓缩性能与脱水性能的技术。 3.7.9 消化污泥消化污泥 digested sludge 指经过好氧消化或厌氧消化的污泥,其有机物总量较原污泥有一定程度的降低,污泥性质 趋于稳定。 3.7.10 消化池消化池 digester 进行污泥厌氧消化或好氧消化的设施(构筑物) 。 3.7.11 污泥气污泥气 sludge gas, marsh gas 又称沼气。在污泥厌氧消化时有机物分解所产生的气体,主要成分为甲烷和二氧化碳,并 有少量的氢气、氮气和硫化氢等。 3.7.12 污泥气燃烧器污泥气燃烧器 sludge gas burner 俗称沼气燃烧器。将污泥气燃烧消耗的装置。 3.7.13 污泥脱水污泥脱水 sludge dewatering 浓缩污泥进一步去除大量水分的过程,普遍采用机械方式。 3.7.14 污泥自然干化污泥自然干化 sludge natural drying 通过撇水、渗透和蒸发降低污泥含水率的过程。 3.7.15 污泥热干化污泥热干化 sludge heat drying 污泥脱水后,在外部加热条件下,通过传热和传质过程,使污泥中的水分随着相变化分离 的过程。 12 3.7.16 污泥含水率污泥含水率 sludge water content 污泥所含水分占湿污泥量的质量百分比。 3.7.17 污泥浓度污泥浓度 sludge concentration 生物反应构筑物内混合液悬浮固体平均浓度。 3.7.18 污泥产率系数污泥产率系数 sludge yield coefficient 生物处理系统内去除单位有机物产生的污泥量。 3.7.19 污泥综合利用污泥综合利用 sludge integrated utilization/application 将污泥作为有用的原材料在各种用途上加以利用的方法,是污泥最终处置的最佳途径。 3.7.20 污泥土地利用污泥土地利用 sludge land utilization/application 将处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