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14565-93高岭土化学分析法.pdf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 国家 标准 高 岭 土 化 学 分 析 方 法 G B / r 1 4 5 6 5 一 9 3 K a o l i n c l a y c h e mi c a l a n a l y s i s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岭土组分的化学分析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高岭土和高岭土粉的化学组分。 2 引用标准 G B / T 1 4 5 6 3 高岭土 3 总则 3 . 1 除测定水分及有特殊要求之项目外, 试样均应在 1 0 5 士2 0C 烘 2 h 并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方可 称样( 多水高岭土类矿物可根据试样特性适当降低烘样温度) 。 3 . 2 试样称量除有特殊规定外, 均应准确至0 . 2 m g 。本方法中所指“ 恒重” 系指两次称量之差不大于 0 . 2 mg. 3 . 3 本方法中所指“ 水” 系指蒸馏水( 或以其他方法处理的无离子水) 。 所用溶液除特殊指明外均系水溶 液。 3 . 4 每批分析均应随同试样进行“ 空白试验” 。 空白试验须与试样测定采用完全相同的试剂和分析步骤 并进行平行操作。 3 . 5 本方法所用试剂除特别指明外, 纯度不得低于“ 分析纯” 。 3 . 6 除特殊规定外, 测试结果的百分含量应表示至第二位小数。 4 试样制备 将按G B / T 1 4 5 6 3中第7 章“ 检验规则” 进行取样和加工所得的样品, 在以高锰钢制成的圆盘粉碎 机上加工, 使全部通过孔径为 0 . 2 5 m m试样筛 , 充分混匀后以四分法缩分至最后试样为 5 0 g 。 将此试样 在玛瑙研钵中研磨, 使全部通过孔径为 0 . 1 5 m m试样筛 , 充分混匀, 备用。 5 试剂和仪器设备 5 . 1 试剂 5 . 1 . 1 氢氧化钠( 粒状) 。 5 . 1 . 2 盐酸 密度1 . 1 9 g / c m 3 o 5 . 1 . 3 硝酸 密度1 . 4 2 g / c m 3 0 5 . 1 . 4 氯化钾。 5 . 1 . 5 无水乙醇。 5 . 1 . 6 氯酸钾 。 国家技术监督局 1 9 9 3 一 0 6 一 2 8 批准1 9 9 4 一 0 7 一 0 1 实施 G B / T 1 4 5 6 5 一 9 3 5 . , . 7 无水碳酸钠。 5 . 1 . 8 硫酸 密度1 . 8 4 g / c m3 , 5 . 1 . 9 氨水 密度0 . 9 g / c m 3 , 5 . 1 . 1 0 高碘酸钾。 5 . 1 . 1 1 苯二甲酸氢钾。 5 . 1 . 1 2 焦硫酸钾。 5 . 1 . 1 3 氢氟酸 密度1 . 1 5 g / c m 3 0 5 . 1 . 1 4 5 0 o 氯化钾溶液 5 g 氯化钾溶于适量水中, 稀释至1 0 0 m L , 5 . 1 . 1 5 5 0 o 氯化钾一 乙醉溶液 5 0 g 氯化钾溶于5 0 0 m L水中, 以无水乙醇稀释至1 L , 5 . 1 . 1 6 1 0 氟化钾溶液 1 6 . 2 g 氟化钾( K F 2 H , O ) 溶于适量水中, 稀释至1 0 0 m L o 5 . 1 . 1 7 2 %盐酸 2 m L密度为1 . 1 9 g / c m, 的盐酸与9 8 m L水混合。 5 . 1 . 1 8 2 5 磺基水杨酸溶 液 2 5 g 磺基水杨酸溶于适量水中, 稀释至1 0 0 m L o 5 . , . 1 9 氨水( 1 1 密度0 . 9 g / c m 3 的氨水与水等体积混合。 5 . 1 . 2 0 1 m o l / L盐酸 8 4 m L密度1 . 1 9 g / c m 3 的盐酸与9 1 6 m L水混合。 5 . 1 . 2 1 1 0 0 o 磺基水杨酸溶液 1 0 g 磺基水杨酸溶于适量水中, 稀释至1 0 0 mL , 5 . 1 . 2 2 3 %硫酸 将密度为1 . 8 4 g / c m 3 的硫酸3 m l . 在不断搅拌下慢慢倒入9 7 n i l 一 水中( 必要时应在 冷水浴中进行) 。 5 . 1 . 2 3 硫酸( 1 - }- 5 ; 将一份密度为1 . 8 4 g / c m , 的硫酸在不断搅拌下慢慢倒入5 份水中( 必要时 应在 冷水浴中进行) 。 5 . 1 . 2 4 硫酸( 1 1 将密度为1 . 8 4 g / c m “ 的硫酸在不断搅拌下慢慢倒入等体积的水中( 必要时应在 冷水浴中进行) 。 5 . 1 . 2 5 磷酸( 1 1 将密度为1 . 6 9 g / c m 的磷酸在不断搅拌下倒入等体积的水中。 5 . 1 . 2 6 过氧化氢 1 9 .- l 份 3 0 %的过氧化氢与 9 份水混合。 5 . 1 . 2 7 0 . 0 3 5 m o l / L硫酸铜溶液 7 . 5 g 硫酸铜( C U S O , 5 H , O) 溶于有5 滴硫酸 1 1 ) 的2 0 0 m L水 中, 以 水稀释至1 L , 比较 准确吸取 0 . 0 3 5 m o l / L E D T A标准溶液 2 0 m L于 2 5 0 m L烧杯中, 以水稀释至 1 0 0 m L , 加 p H为4 . 5 的乙酸一 乙酸按缓冲溶液2 0 m L及0 . 2 %亚硝基红盐指示剂2 m L , 以硫酸铜溶液进行滴定, 溶液由黄色经翠绿突变为草绿色为终点。 比较结果按式( 1 计算 V E D T A V (1) 式中 K每毫升硫酸铜溶液相当于E D T A标准溶液体积; V E D T A 吸取E D T A标准溶液体积, m L ; V 滴定时消耗硫酸铜溶液体积, m L e 5 . 1 . 2 8 盐酸( 1 4 l 份密度为1 . 1 9 g / c m 的盐酸与4 份水混合。 5 . 1 . 2 9 三乙醉胺 1 十2 1 份三乙醇胺与 2 份水混合。 5 . 1 . 3 0 2 0 Y o 氢氧化钾溶液 2 0 g 氢氧化钾溶于适量水中, 稀释至1 0 0 m l . ( 现配现用或贮于塑料瓶中防 止吸收二氧化碳) 。 5 . 1 . 3 1 2 00 酒石酸钾钠溶液 2 0 g 酒石酸钾钠溶于适量水中, 稀释至1 0 0 mL o 5 . 1 . 3 2 盐酸( 1 1 密度1 . 1 9 g / c m , 的盐酸与水等体积混合。 5 . 1 . 3 3 2 碳酸钠溶液 2 g 无水碳酸钠溶于适量水中, 稀释至 1 0 0 mL a G B / T 1 4 5 6 5 一 9 3 5 . 1 . 3 4 l o 0 Q 氯化钡溶液 1 0 g 氯化钡( B a C l 2 2 H , O ) 溶于适量水中, 稀至1 0 0 m L , 5 . 1 . 3 5 乙酸一 乙酸按缓冲溶液; 7 7 g乙酸按溶于5 0 0 m L水中, 加入5 8 . 9 m L冰乙酸以水稀释至1 L , 此溶液p H为4 . 5 . 5 . 1 . 3 6 氯化按一 氢氧化按缓冲溶液 6 7 . 5 g 氯化按溶于2 0 0 m L水中, 加入密度为0 . 9 g / c m , 的氢氧化 按 5 7 0 m L , 以水稀释至 1 L , 此溶液 p H为 1 0 , 5 . 1 . 3 7 乙酸一 乙酸钠缓冲溶液 1 3 6 g乙酸钠( N a A c 3 H , O 溶于适量水中, 加冰乙酸3 . 3 m L以水稀 释至1 L 。此溶液p H为6 , 5 . 1 . 3 8 0 . 1 5 m o l / 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 6 g氢氧化钠溶于3 0 0 mL水中, 加热至近沸, 加1 0 氯化钡 2 mL , 煮沸使沉淀凝聚, 取下冷却, 以定性滤纸过滤并以除去二氧化碳的水稀释至1 L 。 以苯二甲酸氢钾 进行标定。 标定 称取在1 0 5 -1 1 0 ℃烘过2 h 的苯二甲酸氢钾。 . 6 1 2 6 g 于2 5 0 m L烧杯中, 加入经煮沸除去二 氧化碳的水 1 5 0 m L , 搅拌使溶解, 稍冷, 加酚酞指示剂3 滴, 以0 . 1 5 m o l / 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进行滴 定, 至溶液出现稳定的微红色为终点。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 m o l / L ) 按式( 2 计算 m X 1 0 0 0 ‘ “2 0 4 二 2 1 咬不 (2)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对二氧化硅的滴定度T m g / m L ) 按式( 3 ) 计算 T = c X 1 5 . 0 2 (3) 式中 V 滴定时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体积 , mL ; m 苯二甲酸氢钾质量, 9 ; 2 0 4 . 2 1 -1 m o l / L苯二 甲酸氢钾的质量 , m g ; 1 5 . 0 2 与1 . 0 0 m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 c N a O H 1 . 0 0 m o l / L 〕 相当的二氧化硅的质量, M g . 5 . 1 . 3 9 0 . 0 1 m o l / L E D T A标准溶液 3 . 7 g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于2 0 0 m L水中, 稀释至1 L , 标定 准确吸取0 . 0 1 m o l / L氧化锌标准溶液1 0 mL于2 5 0 m L烧杯中, 以水稀释至1 0 0 m L , 加p H 为6 的乙酸一 乙酸钠缓冲溶液2 0 m L及0 . 2 %二甲酚橙指示剂3 滴, 以E D T A标准溶液进行滴定, 溶液 由红色变为黄色为终点。 E D T A标准溶液的浓度 。 m o l / L ) 按式( 4 计算 Mz . o V z n o “ =一V E D T 丁- (4) 式中 Mz . o氧化锌标准溶液的浓度, m o l / L ; v z n o 吸取氧化锌标准溶液体积, m L ; V E D T A 滴定时消耗E D T A标准溶液体积, m L o E D T A标准溶液对三氧化二铁、 氧化钙及氧化镁的滴定度分别按式( 5 , 6 , 7 计算 T , = c X 7 9 . 8 5 T, = c X 5 6 . 0 8 T , = c X 4 0 . 3 1 (5) (6) (7) G B / T 1 4 5 6 5 一 9 3 式中 T , - E D T A标准溶液对三氧化二铁的滴定度, m g / m L ; T , - E D T A标准溶液对氧化钙的滴定度, m g / m L ; T , -E D T A标准溶液对氧化镁的滴定度, m g / m L ; 7 9 . 8 5 与1 . 0 0 m L E D T A标准溶液 〔 c E D T A 1 . 0 0 m o t / L 〕 相当的三氧化二铁的质量, m g ; 5 6 . 0 8 与1 . 0 0 m L E D T A标准溶液 C c E D T A 1 . 0 0 m o t / L 〕 相当的氧化钙的质量, m g ; 4 0 . 3 1 与1 . 0 0 m L E D T A标准溶液 〔 c E D T A 1 . 0 0 m o t / L 〕 相当的氧化镁的质量, m g , 5 . 1 . 4 0 0 . 0 3 5 m o l / L E D T A标准溶液 1 3 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于3 0 0 m L水中, 稀释至1 L o 标定 准确吸取。 . 0 1 m o l / L氧化锌标准溶液2 0 m L于2 5 0 m L烧杯中, 按0 . 0 1 m o l / L E D T A标准 溶液的标定及计算步骤进行。 E D T A标准溶液对三氧化二铝的滴定度T , m g / m L ) 按式( 8 计算 T, = c X 5 0 . 9 8(8) 式中 c - E D T A标准溶液浓度, m o l / L ; 5 0 . 9 8 与1 . 0 0 m L E D T A标准溶液〔 c E D T A 1 . 0 0 m o l / L 〕 相当的三氧化二铝的质量, m g , 5 . 1 . 4 1 二氧化钦标准溶液 准确称取于9 5 0 ℃灼烧过的基准二氧化钦0 . 2 5 0 0 g 于瓷增祸中, 以6 -8 9 焦硫酸钾在7 5 0 0C 熔2 0 m i n , 取出冷却, 以1 0 0 m L热的硫酸( 1 5 浸取熔块, 冷却后移入2 5 0 m L容 量瓶中, 以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准确吸取上述溶液5 0 mL于5 0 0 m L容量瓶中, 以水稀释至刻度, 摇匀。此溶液1 m L相当于。 . 1 m g 二氧化钦 T i O , 。 5 . 1 . 4 2 氧化钾、 氧化钠标准溶液 称取在6 0 0 ℃ 灼烧过的 基准氯化钾0 . 1 5 8 4 g 和氯化钠0 . 1 8 8 6 g 溶 于1 0 0 m L水中, 移入1 L容量瓶, 以水稀释至刻度, 摇匀。 此溶液1 rn L相当于0 . 1 m g 氧化钾( K 2 0 0 . 1 m g氧化钠( N a 2 0 。 5 . 1 . 4 3 0 . 0 5 m o l / 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 2 g 氢氧化钠溶于3 0 0 m l . 水中, 加热至近沸, 加1 0 氯化钡 2 ffL , 煮沸使沉淀凝聚, 取下冷却, 以定性滤纸过滤并以除去二氧化碳的水稀释至1 L o 标定 称取在1 0 5 -1 1 0 ,C 烘过2 h的苯二甲酸氢钾0 . 2 0 4 2 g 于2 5 0 m L烧杯中, 按。 . 1 5 m o l / L氢 氧化钠标准溶液之标定和计算步骤进行。 5 . 1 . 4 4 三氧化二铁标准溶液 称取纯铁丝( 或基准铁粉) 0 . 0 6 9 9 g , 以2 5 m L盐酸( 1 1 溶解后移入 1 L 容量瓶, 稀释至刻度, 摇匀。此溶液1 m L相当于。 . 1 m g 三氧化二铁( F e 2 0 3 a 5 . 1 . 4 5 氧化锰标准溶液 称取电解金属锰0 . 3 8 7 3 g 溶于1 0 0 m L 3 % 硫酸中, 冷至室温, 移入1 L容量 坏, 以 水 稀 释 至 刻 度, 摇匀。 准确吸取上述溶液5 0 m L于5 0 0 rn L容量瓶中, 以水稀释至刻度, 摇匀。 此溶液1 m L相当于0 . 0 5 m g 氧化锰 Mn O 。 5 . 1 . 4 6 0 . 0 1 m o l / L氧化锌标准溶液 称取经9 0 0 ℃灼烧过的基准氧化锌。 . 8 1 38 g于2 5 0 m L烧杯 中, 以2 0 m L盐酸 1 1 溶解, 移入1 L容量瓶, 以水稀释至刻度, 摇匀。 5 . 1 . 4 7 硝酸( 1 1 一份密度为1 . 4 2 g / c m3 的硝酸与水等体积混合。 5 . 1 . 4 8 硝酸铜标准溶液 准确称取金属铜( 9 9 . 9 0 0 0 . 0 1 0 0 g 于1 5 0 m L烧杯中加硝酸( l 1 1 0 m L , 加热溶解, 冷却后移入2 0 0 m L容量瓶中, 以水稀释到刻度, 摇匀。此溶液1 m L相当于0 . 0 5 m g 铜 C u 。 5 . 1 . 4 9 钙指示剂。 5 . 1 . 5 0 酸性铬蓝 K - 蔡酚绿 B混合指示剂 1 份酸性铬蓝 K与 2 份蔡酚绿 B混合。 5 . 1 . 5 1 1 0 o 酚酞指示剂 1 g 酚酞溶于 1 0 0 m L无水乙醇中。 G B / T 1 4 5 6 5 一 9 3 5 . 1 . 5 2 0 . 2 %亚硝基红盐指示剂 0 . 2 g 亚硝基红盐溶于1 0 0 m L水中。 5 . 1 . 5 3 0 . 1 %甲基红指示剂 0 . 1 g甲基红溶于1 0 0 m L无水乙醉中。 5 . 1 . 5 4 0 . 2 %二甲酚橙指示剂 0 . 2 g 二甲酚橙溶于1 0 0 m L水中。 5 . 2 仪器设备 5 . 2 . 1 瓷增涡。 5 . 2 . 2 银钳竭。 5 . 2 . 3 铂钳涡。 5 . 2 . 4 马福炉。 5 . 2 . 5 电炉。 5 . 2 . 6 恒温干燥箱。 5 . 2 . 7 药物天平 感量为1 g , 0 . 1 g o 5 . 2 . 8 分析天平 感量为1 m g , 0 . 1 mg , 5 . 2 . 9 分光光度计。 5 . 2 . 1 0 火焰光度计。 5 . 2 . 1 1 原子吸收光谱仪。 5 . 2 . 1 2 管式燃烧炉( 附瓷舟、 瓷管) 。 5 . 2 . 1 3 烧杯 1 0 0 , 1 5 0 , 2 5 0 , 3 0 0 m L . 5 . 2 . 1 4 塑料杯 2 5 0 m L . 5 . 2 . 1 5 滴定管 1 0 , 2 5 mL . 5 . 2 . 1 6 容量瓶 1 0 0 , 2 0 0 , 2 5 0 m L . 5 . 2 . 1 7 移液管 1 0 , 2 0 , 5 0 , 1 0 0 m L . 5 . 2 . 1 8 干燥器。 5 . 2 . 1 9 称量瓶。 6 分析方法 6 . 1 二级化硅的测定 6 . 1 . 1 二次盐酸脱水童f法( 仲裁法) 6 . 1 . 1 . 1 方法提要 试样经分解、 酸化、 蒸干后在 1 0 5 -1 1 0 ℃烘干脱水分离二氧化硅, 一次分离后的滤液再经蒸干, 进 行二次烘干脱水 , 将二次分离出的二氧化硅合并灼烧、 称量 , 计算二氧化硅含量。 6 . 1 . 1 . 2 分析步骤 准确称取0 . 5 0 0 0 g 试样, 放入底部有一薄层无水碳酸钠的铂增祸中, 加无水碳酸钠4 -5 g , 以尖 头玻璃棒搅匀, 用滤纸角擦净玻璃棒上沾附物一并置于增祸中, 表面再加盖一薄层无水碳酸钠。将增涡 加盖, 放入马福炉 , 于 9 5 0 -1 0 0 0 ℃熔融 3 0 m i n 。 取出柑祸冷却至室温。 将增竭连盖一同放入 2 5 0 m L烧 杯中, 以5 0 m L热的盐酸( 1 1 浸取熔块, 待熔块全部脱落后以热水和淀帚洗净增祸及增竭盖, 以玻璃 棒压碎熔块。 将溶液加热蒸发至干, 放入恒温干燥箱中于1 0 5 -1 1 0 C 烘1 h , 取出烧杯, 加盐酸5 m L , 放 置数分钟 , 加沸水 5 0 m L, 搅拌使盐类溶解, 以中速定量滤纸过滤, 用热的 2 %盐酸以倾泻法洗烧杯 2 “ 3 次 , 将沉淀全部移到滤纸上, 以淀帚及 2 %盐酸洗净烧杯并继续洗沉淀 5 - 6 次, 最后以热水洗至无氯离 子 。 将上述滤液按前步骤再次蒸干、 烘干脱水 、 过滤 、 洗涤, 滤液以 3 0 0 m L烧杯承接。 将两张盛有硅酸沉淀的滤纸置于同一铂增涡中, 低温灰化后放入马福炉于9 5 0 -1 0 0 0 ℃ 灼烧 4 0 m i n , 取出 增涡放入干燥器中 冷至室温, 称量, 反复灼烧至恒重。 向增祸中加硫酸( 1 -1 0 . 5 m L及氢氟酸 5 m L , 将柑竭置于通风厨内加热直至冒白烟, 再加氢氟酸 G B / T 1 4 5 6 5 一 9 3 5 m L , 加热燕干并加强热使白烟冒尽, 将柑竭放入马福炉内于1 0 0 0 ℃灼烧1 0 m i n 取出放入干燥器中 冷至室温, 称量, 反复灼烧, 直至恒重。 两次滤液合并, 蒸发至适当体积 , 移入 2 0 0 m L容量瓶, 稀释至刻度 , 摇匀( 溶液 A 。此溶液可用于 其他化学组分的测定。 注 沉淀经氢氟酸处理后如有明显残渣存在, 应以焦硫酸钾处理与溶液A合并。 6 . 1 . 1 . 3 结果计算 二氧化硅含量 X, ( o a ) 按式( 9 ) 计算 X,竺 匕 二 止 n Z x1 0 0 r 月。 (9) 式中 M l - 氢 氟酸 处理前沉淀及增涡质量, 9 ; 。 氢氟酸处理后柑涡质量, 9 ; M O 试样质 量, 9 。 6 . , 。 1 . 4 允许误差 同一试样两次测定结果允许绝对误差为 0 . 4 0 o a 6 . 1 . 2 报硅酸钾容A法 6 . 1 . 2 . 1 方法提要 试样经分解, 在硝酸介质中加入足够K+ 和F - , 使硅酸呈氟硅酸钾沉淀析出。 沉淀经过滤、 洗涤、 中 和后加沸水使氟硅酸钾水解, 以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沉淀水解形成的氟氢酸, 根据氢氧化钠标准溶液 消耗量计算二氧化硅含量 S i 0 3+ 2 K 十 + 6 F - + 6 H - K Z S i F e 洛+ 3 H 2 0 K ZS i F e + 3H,0一2 K F+ H ZS i O ,, + 4 H F HF十 Na OH一Na F十 HZ O 6 . 1 . 2 . 2 分析步骤 准确称取0 . 5 0 00 g 试样放入银琳竭中, 加数滴无水乙醇使试样润湿, 加氢氧化钠4 - 6 g , 加增祸 盖并将增祸置于马福炉中, 逐渐升温至6 0 0 - 6 5 0 0C, 在此温度保持1 0 m i n , 取出冷却。 将增竭外部擦净, 连盖一同放入2 5 0 m L烧杯中, 以沸水浸取熔块, 用热水及淀帚洗净增涡及增祸 盖, 在不断搅拌下一次加入 2 5 m L盐酸使沉淀全部溶解, 冷至室温, 将溶液移入 2 0 0 m L容量瓶中, 以水 稀释至刻度, 摇匀( 溶液B 。此溶液可用于其他化学组分的测定。 用移液管准确吸取上述溶液2 0 m L于塑料杯中, 加氯化钾2 - 3 g 及硝酸1 0 m L , 搅拌使氯化钾溶 解, 溶液经流水冷却后, 加1 0 肠氟化钾溶液1 0 m L , 充分搅拌数次静置5 m i n , 以快速定性滤纸过滤, 以 5 抓化钾溶液洗塑料杯及沉淀4 - 5 次, 将沉淀连同滤纸放入原塑料杯中, 加5 0 o 氯化钾一 乙醇溶液 1 0 rn L 及酚酞指示剂1 0 滴, 以0 . 1 5 mo l / 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边中和边将滤纸捣碎, 直至溶液出现稳定 的粉红色, 以杯中碎滤纸擦拭杯壁, 并继续中和至红色不退为止。加入经煮沸除去二氧化碳的水 1 5 0 m L , 充分搅拌使沉淀水解完全, 以氢氧化钠标准溶液进行滴定, 至溶液出现稳定的微红色为终点。 注 ① 室温在 3 2 ℃以上可用冰水冷却。 ② 为防止沉淀水解, 过滤、 洗涤等操作应尽量缩短时间, 当试样较多时, 应分批进行沉淀, 每一批不宜超过5 -6 只。 6 . 1 . 2 . 3 结果计算 二氧化硅含量 X , %) 按式( 1 的计算 GB / T 1 4 5 6 5 一 9 3 X2 T V X 1 0 m X 1 0 0 0 X 1 0 0 (1 0) 式中 T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对二氧化硅的滴定度, m g / m L ; V 滴定时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体积 , m L ; m试样质量, 9 a 6 . 1 . 2 . 4 允许误差 同一试样两次测定结果允许绝对误差为0 . 4 0 0 0 6 . 2 三氧化二铁的测定 6 . 2 . 1 比色法( 仲裁法) 6 . 2 . 1 . 1 方法提要 在氨性溶液中, 铁离子与磺基水杨酸生成黄色络合物, 以分光光度计于4 2 0 n m波长处测定溶液吸 光度, 根据标准曲线查得的毫克数, 计算三氧化二铁含量。 6 . 2 . 1 . 2 分析步骤 6 . 2 . 1 . 2 . 1 标准曲线的绘制 以滴定管准确分取。 , 1 , 3 , 5 , 7 , 1 0 , 1 5 m L三氧化二铁标准溶液分别置于1 0 0 mL容量瓶中, 以水稀 释至4 0 m L, 加2 5 0 o 磺基水杨酸1 0 m L , 在不断摇动下逐滴加入氨水( 1 十1 至溶液出现黄色并过量 2 m L , 以水稀释至刻度, 摇匀, 在分光光度计上于 4 2 0 n m波长处以 5 c m 比色槽测定吸光度, 并绘制标 准曲线。 6 . 2 . 1 . 2 . 2 试样分析 用移液管吸取溶液 A或溶液 B 2 0 m L于 1 0 0 m L容量瓶中, 以水稀释至 4 0 m L , 以下按标准曲线绘 制之操作步骤进行 , 在分光光度计上测定吸光度。 注 以溶液 B进行测定时, 舞水加入速度宜快, 显色后在 1 5 m i n内比色完毕, 以防止溶液出现浑浊。 1 . 3 结果计算 三氧化二铁含量 X3 0 o ) 按式( 1 1 计算 X, = m X 1 0 mo X 1 0 0 0X 1 0 0 . ” “ . ”⋯ ⋯ (1 1) m 自标准曲线中查得之三氧化二铁毫克数 ; M O 试样质量, 9 。 1 . 4 允许误差 同一试样两次测定结果允许误差见表 l a 表 1 2.中 6.式 6 . 2 含量 允许平均相对误差 允许绝对误差 )0 . 5 0 1 5 G 0 . 50 0. 0 6 6 . 2 . 2 6 . 2 . 2 . 络合滴定法 方法提要 铁离子在p H为1 - 3 范围内能与E D T A定量络合, 借磺基水杨酸为指示剂, 以E D T A标准溶液进 G s / T 1 45 6 5 一 9 3 行滴定, 溶液由紫红色突变为亮黄色为终点, 根据E D T A标准溶液消耗量计算三氧化二铁含量。 6 . 2 - 2 . 2 分析步骤 以移液管吸取溶液 A或溶液 8 2 0 m L于 2 5 0 m L烧杯中, 加氯酸钾 0 . 1 g , 以水稀释到 1 0 0 m L , 将 烧杯置于电炉上加热, 使氯酸钾溶解并继续加热至近沸, 取下烧杯以氨水( 1 十1 中和至p H为6 -7 , 加 1 m o l / L 盐酸3 - 4 m l . , 搅拌使沉淀溶解, 加1 0 %磺基水杨酸溶液2 m l , , 以1 m o l / L盐酸调节溶液酸度 使p H在 1 . 3 -1 . 5 范围内, 以0 . O 1 m o l / l . E D T A标准溶液进行滴定, 溶液由紫红色突变为亮黄色( 含 铁较低时为无色) 为终点。 6 . 2 - 2 . 3 结果计算 三氧化二铁含量 X 4 00 ) 按式( 1 2 ) 计算 X, 1 V X 1 0 m, X 1 0 0 0 X 1 00 1 2) 式中 T -E D T A标准溶液对三氧化二铁的滴定度, m g / m l _ ; V 滴定时消耗 E D T A标准溶液体积, m l . ; M O 试样质量, 9 。 6 . 2 . 2 . 4 允许误差 同一试样两次测定结果允许误差见表t o 6 . 3 二氧化钦的测定 6 . 3 . 1 方法提要 钦离子与过氧化氢在酸性介质中生成黄色络合物, 以磷酸作掩蔽剂消除F e + 的干扰, 以分光光度 计于4 2 0 n m波长处测定溶液吸光度, 根据标准曲线查得的毫克数计算二氧化钦含量。 6 . 3 . 2 分析步骤 6 . 3 . 2 . 1 标准曲线的绘制 以滴定管准确分取。 , 1 , 2 , 3 , 5 , 7 , 1 0 m L二氧化钦标准溶液分别置于1 0 0 m L容量瓶中, 以水稀释 至 5 0 m L , 加硫酸( 1 1 1 0 m L , 磷酸( 1 十1 2 m L和过氧化氢 1 9 5 m l , , 以水稀释至刻度 , 摇匀, 在分 光光度计上于4 2 0 n m波长处以5 c m比色槽测定吸光度并绘制标准曲线。 6 . 3 - 2 . 2 试样分析 以移液管吸取溶液 A或溶液 B 2 0 m L于 1 0 0 m l . 烧杯中, 加硫酸( 1 十1 1 0 m L于通风橱内加热蒸 发至冒白烟, 取下冷却, 以水冲洗杯壁并稀释至4 0 m L , 以定性滤纸过滤, 以水洗烧杯3 次, 洗沉淀5 -6 次, 滤液以 1 0 0 m L容量瓶承接。 加磷酸( 1 1 2 m L和过氧化氢 1 十9 5 m l . , 以水稀释至刻度, 摇匀, 在 分光光度计上于 4 2 0 n m波长处以 5 c m 比色槽测定吸光度。 注 冒白烟后如无沉淀析出可不进行过滤。 6 . 3 . 3 结果计算 二氧化钦含量 X , Y O ) 按式( 1 3 计算 ; X 。 一二 m 冷乙 n X 1 0 又1 000 X 1 0 0(1 3) 式中; m 自 标准曲线中查得之二氧化钦毫克数; M O 试样质量, 9 。 6 . 3 . 4 允许误差 同一试样两次测定结果允许误差见表2 0 G B / T 1 4 5 6 5 一 9 3 表 2 含量允许平均相对误差允许绝对误差 l0 . 1 0 30 G 0 . 100 .0 3 6 . 4 三级化二铝的测定 6 . 4 . 1 方法提要 铝离子与E D T A在p H为3 - 6 范围内可定量络合, 但由于常温条件下络合速度缓慢, 必须先加入 过量E D T A, 加热促使反应加速进行。 本法以亚硝基红盐为指示剂, 以铜盐进行返滴定, 在p H为4 . 5 条 件下, 指示剂 由 黄色经翠绿色突变为草绿色为终点 , 根据硫酸铜溶液消耗量计算三氧化二铝含量。 6 . 4 . 2 分析步骤 以移液管吸取溶液A或溶液B 2 0 mL于2 5 0 m L烧杯中, 准确加入0 . 0 3 5 m o l / L E D T A标准溶液 2 0 mL和p H为4 . 5 的乙酸一 乙酸按缓冲溶液2 0 m L , 以水稀释至1 0 0 m L, 取小块滤纸压于玻璃棒下, 加 盖表面皿, 加热煮沸 3 m in , 取下冷却至室温 , 以水冲洗表面皿及杯壁, 加 0 . 2 %亚硝基红盐 2 m L, 以 0 . 0 3 5 m o l / L硫酸铜溶液进行滴定, 溶液由黄色经翠绿突变为草绿色为终点。 此法测定结果为铁 、 铝、 铁合量。 如以铁、 铝连续测定法进行三氧化二铝的测定, 则向以络合滴定法测定过三氧化二铁的溶液中加入 0 . 0 3 5 m o l / L E D T A标准溶液2 0 m L和p H为4 . 5 的乙酸一 乙酸铁缓冲溶液2 0 mL , 以下均同上述操作 步骤进行。此法测得结果为铝、 钦合量。 6 . 4 . 3 结果计算 三氧化二铝含量 X s Y) 按式( 1 4 ) 计算 X6 2 0一 V “ K X T X 1 0 m“ X 1 0 0 0 X 1 0 0 一 X S X 0 . 6 3 8 1 一X , X 0 . 6 3 8 4 ⋯⋯( 1 4 ) 式中 V 滴定时消耗硫酸铜溶液体积, m L ; K 每毫升硫酸铜溶液相当于E D T A标准溶液体积, m L ; T E D T A标准溶液对三氧化二铝的滴定度, m g j mL ; M O 试样质量, 9 ; 0 . 6 3 81 二氧化钦对三氧化二铝的换算因数; 0 . 6 3 8 4 三氧化二铁对三氧化二铝的换算因数。 注 铁、 铝连续测定不作三氧化二铁( F e 2 0 , ) 项校正。 6 . 4 . 4 允许误差 同一试样两次测定结果允许绝对误差为0 . 3 0 . 6 . 5 妞化钙和叙化镁的测定 6 . 5 . 1 方法提要 在 p H为 1 0 的碱性溶液中, 钙离子和镁离子能和 E D T A定量络合, 当 P H 11 2 时, 镁离子形成氢氧 化物沉淀, 可单独测定钙的含量。本法以强碱分离法分离大量硅、 铝及其他干扰元素, 以酸性铬蓝 K - 蔡 酸绿 B混合指示剂测定钙、 镁合量 , 以钙指示剂测定钙的含量 , 以差减法求得镁的含量。 6 . 5 . 2 分析步骤 以移液管吸取溶液 A或溶液 B 1 0 0 m L于 2 5 0 m L烧杯中, 加热近沸 , 以 2 0 氢氧化钾中和至溶液 有大量沉淀出现并过量 2 0 2 5 m L , 加无水碳酸钠 2 g , 搅拌使溶解 , 烧杯置于电炉上加热煮沸 3 m i n , 取 G B / r 1 4 5 6 5 一 9 3 下放置使慢慢冷却至室温( 或放置过夜) 。 以慢速滤纸过滤, 以2 肠碳酸钠溶液洗烧杯3 次, 将沉淀全部移至滤纸上, 继续洗沉淀3 次。 以2 0 m L热盐酸( 1 - }- 4 分次将沉淀溶于原烧杯中, 以热水洗滤纸5 - 6 次, 转动烧杯使杯壁残余沉 淀溶解, 将溶液移入2 5 0 m L容量瓶中, 以水稀释至刻度, 摇匀。 6 . 5 . 2 . 1 氧化钙的测定 以移液管吸取上述溶液5 0 m L于2 5 0 m L烧杯中, 以水稀释至1 0 0 mL , 加三乙醇胺 1 十2 2 - 3 m L , 搅匀, 加甲基红指示剂1 滴以2 0 0 o 氢氧化钾中和至溶液出现黄色并过量6 - r 8 m L使溶液p H不小 于1 2 , 加适量钙指示剂, 以。 . 0 1 m o l 八 声 E D T A标准溶液进行滴定, 溶液由酒红色突变为纯蓝色为终点。 6 . 5 . 2 . 2 氧化镁的测定 以移液管吸取上述溶液5 0 m L于2 5 0 m L烧杯中, 以水稀释至1 0 0 m L, 加三乙醇胺 1 2 和2 0 % 酒石酸钾钠各 2 - 3 m L , 搅匀, 加甲基红指示剂 1 滴, 以 2 0 %氢氧化钾中和至溶液出现黄色, 加 p H为 1 0 的缓冲溶液8 - 1 0 m L及适量酸性铬蓝K - 蔡酚绿B混合指示剂, 以。 . 0 1 m o l / L E D T A标准溶液进行 滴定, 溶液由酒红色突变为钢蓝色为终点。 注 试样或蒸馏水中如有微量重金属或有色金属离子存在, 可在滴定前加入 1 -2 m L 1 0 %硫化钠或 。 . 2 0 o 铜试剂 溶液以消除干扰。如有少量锰离子存在, 可在加三乙醉胺前加 2 %盐酸轻胺溶液 2 m l - 消除千扰。 6 . 5 . 3 结果计算 氧化钙含量X , o 0 ) 和氧化镁含量X , o o ) 分别按式( 1 5 , 1 6 计算 X, V , T , X l 0 m X 1 0 0 0 X 1 0 0 (1 5) X, V 一 V, X TZ X 1 0 m,, X 1 0 0 0 X 100 . . ⋯⋯ 。 二 。 . . . 。 ⋯⋯‘ (1 6) 式中 V , 滴定氧化钙时消耗 E D T A标准溶液体积, m L ; V , 滴定钙镁合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