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采工作面煤矸分运巷道充填系统的设计应用.pdf
2 0 1 1 年 第5 期 东 瞧蕉 舛技 6 3 综采工作 面煤矸分运巷道 充填 系统 的设 计应 用 高立群, 葛夫贵, 刘雨 山东济 宁运河煤矿 有限责任公 司, 山东 济宁2 7 2 0 0 0 摘要运河煤矿八采区8 3 0 7工作面地质条件极为复杂, 设计并应用煤矸分运巷道充填系统, 即解决了煤矸混装影响煤质, 又提高了回采率, 同时又减少了矸石上井运输及洗选成本。 关键词 综采工作面煤矸 分运巷道充填系统 中图分类号 T D 8 2 3 . 7 3 文献标识码B Pa r t i a l s hi pme n t s a r e f u l l y me c h a ni z e d c o a l f a c e g a n g u e r o a d wa y d e s i g n a n d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fi l l i n g s y s t e m Ga o l i q u n, G e F u g u i , L i u Y u S h a n d o n g J i n i n g y u n h e c o a l m i n e s C O . L T D. Ab s t r a c t Co a l mi n i n g 8 3 0 7 e i g h t mi n i n g c a n a l c o mp l e x g e o l o g i c al c o n d i t i o n s ,t he d e s i g n and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c o a l g a n g u e p o i n t s s y s t e m,w hi c h i s s h i p p e d r o a d wa y fi l l i n g c o a l g ang u e s o l u t i o n mi x e d c o al,a n d a l s o t o i mp r o v e t h e i MP a c t t h e r e c o v e r y r a t e b u t als o d e c r e a s e t h e c o al t r a n s p o r t a n d wa s h i n g c o s t o n We l l s . Ke y wo r d s F u l l y me c h a n i z ed c o a l f a c e Co al g a n g u e p o i n t s s h i p p e d Ro a d wa y fi l l i n g s y s t e m 运河煤矿 8 3 0 7工作面处于整个煤田的边角, 地质 条件复杂, 断层、 冲刷带较多, 给工作面的回采带来诸 多难题 。工作面煤流系统流程 M G 2 5 0 / 6 3 0型采煤机 -- S G Z 7 6 4 / 2 1 6 0型运输 机- - S Z Z 7 6 4 / 1 6 0型转 载机 S S J 1 0 0 0 / 21 6 0型皮 带机 。 1 研制煤矸分运巷道充填 系统的目的 运河煤矿复杂地质, 开采过程中煤矸混杂, 严重影 响煤炭质量, 因此, 将矸石从井下生产运输系统中分离 出来, 降低洗煤成本 , 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井下建立一套机械煤矸分离系统, 增设一套巷 道矸石充填系统 , 矸石储存在废弃的巷道内。应用该 系统不仅可以提高井下煤矸分离的机械化程度 , 提高 生产效率, 而且可大幅度节约矸石运输及地面洗煤成 本。 2设 计原 理 2 . 1 设 计 思路 当工作面采煤机割至断层等地质构造带时, 分矸 器的刮刀落下, 分矸系统、 充填系统均启动; 若工作面 正常采煤 , 分矸器的刮刀抬起 , 保持煤流系统畅通, 输 送煤炭 , 从而实现煤矸分运。 2 . 2 设计方案 2 . 2 . 1液压分 矸器 设计 液压分矸器位于工作面停采线外存矸巷道处顺槽 }收稿 日期 2 0 1 1 0 62 1 作者简介 高立群 1 9 6 6一 , 男, 毕业于山东科技大学, 工业工程 专业, 硕士研究生学历, 工程师, 现任山东济宁运河煤矿有限责任公 司矿长 。 皮带的中间部上。加工一架与皮带机中间架等宽等长 的平台, 高度 l m, 平台上面用厚 6 m m 的钢板覆盖, 在 钢板上等距安装 5 个皮带直托滚。在钢板两侧分别安 装一个高 1 . 1 m的三角形固定架, 并通过液压千斤顶与 刮刀相联接, 刮刀可液动掀起与下落, 实现一侧分矸。 其设计如图 1 所示。 图 1 液压分 矸器 2 . 2 . 2 中间皮 带机 的设计 中间皮带机为 s S J 6 5 0 / 23 0型可伸缩皮带机 , 将 机尾安装在液压分矸器下, 储带仓布置在靠近机尾处, 机头驱动装置与悬臂式充填皮带机相连, 起到转载所 分矸石的作用。 2 . 2 . 3 悬臂式充填皮带机设计 悬臂式充填皮带机位于存矸巷道的最深处, 用于 抛射中间皮带机转运来 的矸石, 以便充分填实巷道。 悬臂式充填皮带机主要 由电动滚筒式皮带机、 支撑组 件、 旋转器、 千斤顶及平板车等部件组成, 皮带机带宽 6 5 0 m m, 全长7 . 1 m, 整体安装在平板车上, 由机尾的电 动滚筒驱动, 机尾安装有旋转器, 并通过两个调节千斤 顶可实现左右偏摆, 偏摆幅度可达到左右各 l m; 在皮 带机的中间位置设有支撑千斤顶, 可 下转第6 5页 2 0 1 1 年 第5 期 东 攫晨 斜l技 6 5 4 养护不正确。水泥地面完成后 , 如果不养护 或养护天数不够, 在干燥环境中面层水分迅速蒸发 , 水 泥的水化作用就会受到影响, 减缓硬化速度, 严重时甚 至停止硬化, 致使水泥砂浆脱水而影响强度。如果养 护过早, 由于地面表面娇嫩 , 也会导致大面积脱皮或砂 粒外露, 造成起砂现象。 5 成品保护不好。地面没有达到一定强度就频 繁上人走动或在上面施工, 会对刚刚硬化的表面层造 成损伤和破坏, 致使面层起砂。 此外, 冬季施工时在新做的水泥地面房间生炭火 升温, 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泥砂浆 或混凝土 表面层接触后 , 生成 白色粉末状 的新物质一碳酸钙。 从而显著降低地面面层的强度, 常常造成地面凝结硬 化后起 砂。 6 水泥地面受冻。水泥砂浆受冻后 , 强度将大 幅度下降。同时, 骨料周围的一层水泥浆膜 , 在冰冻后 其粘结力也被破坏, 形成松散颗粒。 3 . 2预 防措 施 1 首先选用好的材料。水泥选用不低于 R 4 2 . 5 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中砂含泥量不大于 3 %, 砂浆稠度 不大于 3 c m。并严格按配比加工砂浆。条件允许时 , 也可以采用无砂水泥地面, 面层拌合物内不用砂, 用粒 径为 2 5 m m 的瓜 子石 , 配合 比水泥 瓜子 石 1 2 体积比 , 稠度亦应控制在 3 5 ra m以内。这种地面压 光后, 一般不起砂, 必要时还可以磨光。 2 压光时间要掌握恰当。压光必须在初凝后终 凝前完成 。水泥地面的压光一般不应 少于三遍 。第一 遍应在面层铺砂浆后随即进行。先用磨光机均匀磨一 遍, 以表面不出现水层为宜。第二遍应在面层砂浆初 凝后、 终凝前完成 上人时有轻微脚印但又不明显下 陷 。第三遍压光在水泥砂浆终凝前进行, 主要是消除 抹痕和闭塞细毛孔, 进一步将表面压实、 压光滑。时间 应掌握在上人不出现脚印或没有明显的脚印为宜。 3 水泥硬化初期 , 在水中或潮湿环境 中养护, 提 高水泥砂浆面层强度。水泥地面压光后, 一昼夜后进 行洒水养护。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水泥地面, 连续 养护时间不应少于 7昼夜; 用矿渣硅酸盐水泥的水泥 地面 , 不应少 于 1 O昼夜。 4 合理安排施工流程, 避免上人过早。 5 冬季施工环境如低于 5 ℃时, 应采取必要的防 寒保暖措施, 以保证施工环境温度在 5 c C以上。采用 炉火取暖时, 应装设烟囱, 有效向室外排放烟气。 4结 束语 水泥地面的质量通病在工程施工过程 中经常 出 现, 因此, 无论是设计单位还是施工单位, 都应引起高 度重视。 上接第 6 3页 使皮带机头上下调节, 实现卸载滚筒高 度可调 2 . 3 4 . 0 m 。其设计如图2所示。 图2 悬壁式充填皮带机 2 . 3 装 置 的优 点 结构简单合理, 使用方便 , 容易维护, 制造成本低 廉; 操作方便 , 机械化程度高, 分矸和原煤运输转换快 捷简便 , 不影响原煤运输 ; 矸石直接在井下充填 , 不再 运输升井, 能够节约运输成本; 巷道矸石充填效果佳 , 用矸石置换煤炭资源, 能够提高工作面回采率 ; 安装、 拆除方便, 可进行多巷道逐条充填, 装置适用复杂条件 性能强。 3 应 用效 果 3 . 1 工 作面过 断层 分矸 情况 8 3 0 7 工作面过断层期间, 共掘进4条存矸巷道 , 采 用该套分矸充填系统, 累计分矸并充填 3 4 5 6 m , 同时 置换 出原煤 3 4 5 6 m 。 3 . 2效 益分析 工作面跳过断层减少了一次工作面拆除和安装, 节约时间约3 0 d , 节省2 7 0 0工, 折合人民币约5 4万元; 所分矸石不再运输升井, 节省运输矸石约 3 1 4 2车, 节 约提升费用 1 8 . 9万元 ; 矸石充填巷 道可置换 原煤 3 4 5 6 m。 ,折合人民币约 4 9 7 . 7万元 ; 节约洗煤成本 1 2 万元。实现经济效益合计约 6 9 5万元。 4结语 该煤矸分运巷道充填系统, 既解决 了复杂地质条 件下工作面回采煤矸分装分运这一技术难题, 又通过 充填矸石置换煤提高了工作面回采率, 取得 了十分优 异的效果, 给类似矿井或采区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了一 个行之有效的思路。 参考文献 [ 1 ] 于学谦主编. 矿山运输机械 .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1 9 8 9 . [ 2 ] 方佳雨、 张国柱. 煤矿机械液力传动 . 煤炭工业出版社, 1 9 8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