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巷道平面图隐藏线消除算法.pdf
3 8 战差 斜l技 2 0 0 3 年 第1 期 矿 山 巷 道 平 面图 隐 藏 线 消 除 算 法 淄矿集团 山东科技大学 祁秀芹李季 庄玲 摘要本文针对矿山巷道平面施工图手绘数据量大, 空间结构复杂的情况, 设计了矿山巷道平面图消隐算法, 以蓝光工程 设计 C A D软件一C A E I Y 2 0 0 0为平台, 开发出了一款适用于采矿、 地质的巷道生成模块, 并已在国内多家矿山投入使用。 关键词矿 山巷道平面 图 隐藏 线消除 在绘制矿山巷道施工图时, 必须要在平面的图纸上表示 出各个巷道之间的相互遮挡关系, 这就要求消去各巷道之间 相互遮挡的轮廓线及相关线条。过去大多采用手工绘制, 消 隐处理要耗费很大的工作量。过去的大都是针对多面体进 行消隐, 不适用于平面图消隐。对此研究了一种简单的平面 图隐藏线消除技术, 并开发出了相关的软件。 1 矿山巷道平面 图的分 析 经过井下勘查, 确定了在矿 山巷道平面施工图中, 大体 存在三种图形元素, 即点 每条巷道的端点 , 线 直线巷道中 轴线 , 圆弧 圆弧巷道的中轴线 , 并由此确定了相应的数据 结构。对于巷道的端点数据 , 给出相应的 X 坐标、 Y 坐标、 z 坐 标及点的描述 关键字, 唯一标志一个端点 ; 对于直线巷道, 给出两个端点的左右巷道宽, 即可以确定; 对于圆弧巷道, 由 于三点确定圆弧, 所以应给出圆弧巷道中轴线上的三个点 两个端点及 圆弧上 任意一 点 以及在这 三个点 的巷道 左右 宽度。下面给出基本数据结构的源代码 1 端点链表 t y p e my p o i n t s Ⅱ 一点的描述 关键字 X , Y , r 坐标值 e n d t y p e 2 直线巷道链表 t y p e my l i n e s , 一 起点, 终点的关键字 s l w , s n r一 起始端点左右巷道宽 e l w 。 e n r一 终点左 右巷道宽 e n dt y p e 3 圆弧 巷道链表 t y p e my 。 a r c p 3 一巷道中轴线上 3 点的关键字 L 3 一3个点的左巷道 宽 R 3 一3个点的右巷道宽 e n dt y p e 2 消隐算法 在巷道平面图的消隐中, 不仅存在着各个巷道之间相互 遮挡的轮廓线的消除, 为了使相同端点的巷道平滑过渡, 还 存在经过同一个端点的多个巷道在巷道端点处多余线段的 消隐处理。所以巷道平面图消隐分为两步 1 对巷道端点 处多余线段的消隐处理 ; 2 对各个巷道之间相互遮挡的轮 廓线的消除。对于圆弧巷道, 在精度允许的情形下, 可以转 化成多条线段处理。 2 . 1 巷道端点处多余线段的消隐 步 1 求出每个端点 i 的直线巷道列 p s t r i 步 2 i 1 步 3 if p s t r i 仅包含一条直线巷道 L t h e n向该直线巷道 的边界表添加在端点 i 处连接直线巷道 L左右边界的线段 如图 1 所示g o t o 步 5 e l s e g o t o 步 4 直线巷 道 L 连接线段 图 1 直线巷道端 点的连接线段添加示意图 步4 以任一条直线巷道为基准, 其他直线巷道按与它的 角度顺时针排列 , 对相邻的两条直线巷道 L j 的右边界与 L j 1 的左边界的夹角进行判断 见图2 线段巷道 交于 中点 交于延长线 其他 曹 兀 b r -J 1 一/ 2 A1 7 1 d “ 一n/ 2 e 一 I 加粗 线代表边界 图 2 两直线巷道左右边界夹角情况 示意图 s e l e c t c a s e 两线夹角 c a s e 两线夹角 ≥7 c i f 两边界延长线相 交 t h e n向 L j 即右边界 的线段 , 以 / / / / 维普资讯 2 0 0 3 年 第1 期 互撼晨 舛技 3 9 下皆遵循此规则 的边表添加一线段如图2 a 所示。 i f 两边界线平行 t h e n向 L j 的边表添加一线段, 如图 2 b 所示 。 C a s e n / 2两线夹角 7 【 i f 两边界线交于边界线内一点 t h e n 更改原线段的左右 边界端点 , 以交点为起始点 。如图 2 c 所示。 if 两边界延长线相交 t h e n向L i , L i 均添加以公共点 为起点 , 以边界起点为终点的线段, 如图2 d 所示。 C a s e 两线 夹角 直线巷道总数 t h e n 跳出循环, 生成 图形 e l s e g o to步 2 3结论 本文给出的数据结构基本满足矿山巷道井下图绘制的 需要, 消隐算法能较好的实现矿山巷道井下施工图的自动绘 制, 并在国内多家矿山投入了使用。 作者简 介 祁 秀芹, 女 , 1 9 7 1 年生 , 工程 师。1 9 9 3 年毕业 于 阜新矿业学院, 现任淄矿集团先河公司电气自动化所所长。 上接第3 7页 力。单体应垂直于顶底板, 且具有一定的初撑力, 单体有钻底倾向时, 应穿铁鞋, 此时左端棚腿不再受力。 3 在铰接顶梁下, 每两根单体之间, 增加点柱一根用木 楔打紧。 4 单体支设位置必须超前刷帮迎头 1 5 m以上, 以保证 中间排支柱的稳定性 。 5 用综掘机刷 大时 , 应超 前刷帮 迎头 3 棚 拿掉 原棚左 端棚腿 , 以防截 割头绞动棚腿 , 影响棚架的稳定。 6 刷大侧使用 3 . 6 m棚梁支护, 断面刷够高宽后, 刷大 侧棚梁的右端头搭在铰接顶梁上, 牙颏抵紧铰接顶梁 , 左端 仍由棚腿支撑, 随即顶帮腰紧背实。棚梁交叉处撑棍打紧, 以此循环 , 直到切眼刷大工程完成 。 7 每班须认真检查单体的情况, 进行二次注液, 同时打 紧木点柱 的木楔 , 直到安装工程完工。 2 . 2 铰接顶梁 的相连长度分析 综采工作面切眼铰接顶梁相连长度 , 与正常推采的高档 工作面 铰接顶梁相连长度不 同。 高档工作面正常推采期间, 受控顶板处于悬臂状态, 单 个铰接顶梁的两端受力不均衡, 通过铰接顶梁单体的承载力 也不一样 。 而综采工作面安装所需切 眼的 支护 , 顶板控制状态 为全 封闭式管理 , 顶板无 失控空 间 , 整 个切 眼的顶板 压力及煤 壁 的侧压力全部转移到铰接顶梁及单体上, 所以将整个切眼的 单体通过铰接顶梁连成一体, 更趋于合理, 更加稳定。就某 一 铰接顶梁或单体来讲 , 前后左右受力基本均衡, 即使局部 出现压力增大现象, 也可通过铰接顶梁向前后传递而使该处 支护处于稳定状态 。 3 切 眼上下端头支护 在使用工字钢棚维护顶板的基础上, 还采用了直径 1 8 2 0 0 0全螺纹树脂锚杆对顶板进行双重支护, 整个岔门处的支 护状 态为复合支护 。 1 复合支护范 围 顺槽 内向切 眼两侧 各 5 m的 范围 内, 切眼向内 1 0~1 2 m的范围 内。 2 锚杆布置形式 每 两棚空档 内按 0 . 6 m~0 . 8 m间距布 置锚杆, 每个空挡 内打锚杆一排, 相邻两排锚杆布置方式按 三花型。 3 锚杆安装要求 锚杆规格为 1 82 0 0 0全螺纹锚杆, 配铁、 木托盘。 锚固剂采用 2 8 7 0型树脂锚固剂, 每孔使用两支。 使用锚杆安装机安装 。 随架棚后紧跟打锚杆, 不使顶板有离层空间。 4 由于综采支架较长, 由顺槽向切眼内拐弯时难度较 大 , 采用 了将原交叉式台棚换成长 7 . 0 m通 台棚梁 包括煤机 窝深度0 . 6 m , 支架运输时可随意调整台棚下单体及点柱的 位置, 营造出更大的安装运输空间。 5 为防止运输过程中撞动棚腿, 棚梁垮落伤人, 影响安装 进度 , 将 台棚及单翅的两端头各用一组锚杆配压板固定在顶板 上, 通台棚采用 4 ~ 5 组锚杆缝固, 以增强三岔门支护的稳定性 。 4 效果 新的支护方 式经过多次试用 、 更改 , 逐 步完 善 , 曾应用 于 3 1 0 6 、 3 j 1 0 8 、 3 1 1 4 、 3 2 0 、 3 T 3 0 2等综采工作 面的切 眼 , 安全程度及施工进度逐步提高, 安装运输空间得到改善。 维普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