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97-1998 冶金焦用煤技术条件.doc
GB/T397-1998 冶金焦用煤技术条件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冶金焦用煤的类别、技术要求、测定方法、质量检验和验收。 本标准适用于冶金焦用煤。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211-1996 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GB/T 212-1991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GB/T 214-1996 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GB/T 474-1996 煤样制备方法 GB 475-1996 商品煤样采取方法GB 5751-1986 中国煤炭分类 类别 气煤、1/3焦煤、气肥煤、肥煤、焦煤、瘦煤。按GB5751确定煤的类别。 技术要求和测定方法 1. 产品的技术要求和测定方法应符合表1的规定。 2. 选煤厂不得将牌号不同的煤混洗或混发。在特殊情况下(例如矿井不能分装分运),取得用户同意时,可以供给混洗的精煤。 3. 当把硫分相差悬殊的煤进行配采或混洗时,应保证精煤硫分的稳定性。 4. 选煤厂不得入选或供应已经氧化变质的煤。如用户认为供应的精煤变质时,可提出要求,由供需双方协商进行采样检验,认为煤适用后才能供应。 表1 产品的技术要求与测定方法 项 目 技术要求 测定方法 灰分(Ad), 1级5.01~5.50 2级5.51~6.00 3级6.01~6.50 4级6.51~7.00 5级7.01~7.50 6级7.51~8.00 7级8.01~8.50 8级8.51~9.00 9级9.01~9.50 10级9.51~10.00 11级10.01~10.50 12级10.51~11.00 13级11.01~11.501 GB/T212 全硫(St,d), 1级≤0.50 2级0.51~0.75 3级0.76~1.00 4级1.01~1.501 GB/T214 全水分(Mt), 1级≤9.0 2级9.1~10.0 3级10.1~12.012 GB/T211 1)对于不符合表1中灰分、全硫和全水分要求的部分煤炭,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 2)东北、西北、华北地区冬季有火力干燥设备的选煤厂,冬季全水分(Mt)≤10.0。冬季一般指11月15日~3月15日,在特殊情况下,由供需双方协商,根据防冻的需要提前或延长。 5. 必须采取措施将浮选精煤与重力洗精煤混匀,便于运输和防冻。 6. 在冬季供给严寒地区(东北、西北、华北)使用的精煤或严寒地区选煤厂生产的精煤,其水分M,超过10时,根据实际需要采取防冻和解冻措施。 质量检验和验收 1. 煤样的采取和制备 煤样按照GB475的规定采取,按GB474的规定制备。 2. 产品的质量检验和验收由质量检验部门负责。 3. 煤炭装运和用户的验收按煤炭送货办法及煤炭送货办法实施细则的规定执行。 4. 发送煤炭应附有质量证明书。 当供需双方对煤质、牌号发生争议时,由双方协商解决,或由国家规定的仲裁单位进行仲裁。 GB/T17608-1998 煤炭产品品种和等级划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炭产品品种和煤炭质量指标等级的划分。 本标准适用于无烟煤、烟煤和褐煤的产品。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89-1997 煤炭粒度分级 GB/T 212-1991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GB/T 213-1996 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 GB/T 214-1996 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 GB/T 10612-1989 板厚100 洗大块 50~100,50 大块 50~100,50 洗中块 25~50,20~60 中块 25~50 洗混中块 15~50,13~80 混中块 13~50,13~80 洗混块 13,25 混块 13,25 洗小块 13~20,13~25 小块 13~25 洗混小块 6~20 混小块 6~13 洗粒煤 6~13 粒煤 6~13 3 洗选煤 洗原煤 ≤300 洗混煤 40的低质煤,如需要并能保证环境质量的条件下,可双方协商解决。 4.2 硫分(St,d) d. 精煤 精煤硫分等级划分见表5,煤炭硫分(St,d)按GB/T214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 表5 精煤硫分等级划分 等 级 硫分(St,d), 等 级 硫分(St,d), 1 ≤0.30 6 1.26~1.50 2 0.31~0.50 7 1.51~1.75 3 0.51~0.75 8 1.76~2.00 4 0.76~1.00 9 2.01~2.25 5 1.01~1.25 10 2.26~2.50 e. 其他产品 其他产品硫分等级划分见表6。 表6 其他产品硫分等级划分 等 级 硫分(St,d), 等 级 硫分(St,d), 1 ≤0.30 8 1.76~2.00 2 0.31~0.50 9 2.01~2.25 3 0.51~0.75 10 2.26~2.50 4 0.76~1.00 11 2.51~2.75 5 1.01~1.25 12 2.76~3.00 6 1.26~1.50 13 3.001 7 1.51~1.75 1)如用户需要,必须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在不违反环保法规的情况下,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 4.3 发热量(Qnet,ar) 煤炭发热量等级划分见表7,煤炭发热量(Qnet,ar)按GB/T213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 表7 煤炭发热量等级划分 编 号 发热量(Qnet,ar),MJ/kg 编 号 发热量(Qnet,ar),MJ/kg 295 29.00 200 19.51~20.00 290 28.51~29.00 195 19.01~19.50 285 28.01~28.50 190 18.51~19.00 280 27.51~28.00 185 18.01~18.50 275 27.01~27.50 180 17.51~18.00 270 26.51~27.00 175 17.01~17.50 265 26.01~26.50 170 16.51~17.00 260 25.51~26.00 165 16.01~16.50 255 25.01~25.50 160 15.51~16.00 250 24.51~25.00 155 15.01~15.50 245 24.01~24.50 150 14.51~15.001 240 GB5751-86 中国煤炭分类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无烟煤、烟煤和褐煤的分类。 1. 有关标准及规程 GB 482-1981 煤层煤样采取方法GB 481-1964 生产煤样采取方法 GB 475-1983 商品煤样采取方法GB 474-1983 煤样制备方法 GB 212-1977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GB 476-1979 煤的元素分析方法 GB 5447-1985 烟煤粘结指数测定方法GB 479-1964 烟煤胶质层指数测定方法 GB 5450-1985 烟煤奥亚膨胀计试验GB 2566-1981 年轻煤的透光率测定方法 GB 213-1979 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GB 4632-1984 煤的最高内在水分测定方法 煤炭部颁布(1979)煤炭资源勘探煤样采取规程 2. 分类参数 A. 本标准按煤的煤化程度及工艺性能进行分类。 B. 采用煤的煤化程度参数来区分无烟煤、烟煤和褐煤。 C. 无烟煤煤化程度的参数采用干燥无灰基挥发分和干燥无灰基氢含量作为指标,以此来区分无烟煤的小类。 D. 采用两个参数来确定烟煤的类别,一个是表征烟煤煤化程度的参数,另一个是表征烟煤粘结性的参数。 烟煤煤化程度的参数采用干燥无灰基挥发分作为指标。烟煤粘结性的参数,根据粘结性的大小不同选用粘结指数、胶质层最大厚度(或奥亚膨胀度)作为指标,以此来区分烟煤中的类别。 E. 褐煤煤化程度的参数,采用透光率作为指标,用以区分褐煤和烟煤,以及褐煤中划分小类。并采用恒湿无灰基高位发热量为辅来区分烟煤和褐煤。 3. 煤类的划分和编码 A. 种类煤用两位阿拉伯数码表示。十位数系按煤的挥发分分组,无烟煤为0,烟煤为1~4,褐煤为5。个位数,无烟煤类为1~3,表示煤化程度;烟煤类为1~6,表示粘结性;褐煤类为1~2,表示煤化程度。 B. 按中国煤炭分类表和图进行编码和分类。 a. 煤炭分类总表(表1); 表1 煤炭分类总表 类别 符号 数码 分类指标 Vr PM() 无烟煤 WY 01,02,03 ≤10.0 - 烟 煤 YM 11,12,13,14,15,16,21,22,23,24,25,26,31,32,33,34,35,36,41,42,43,44,45,46, 10.0 - 褐 煤 HM 51,52 37.0* ≤50** *凡Vr37.0、G≤5,再用透光率PM来区分烟煤和褐煤(在地质勘探中,Vr37.0,在不压饼的条件下测定的焦渣特征为1~2号的煤,再用PM来区分烟煤和褐煤)。 ** 凡Vr37.0、PM50者,为烟煤,PM30~50的煤,如恒湿无灰基高位发热量 大于24MJ/kg(5700cal/g),则划为长焰煤。 b. 无烟煤的分类(表2); c.烟煤的分类(表3); d.褐煤的分类(表4); 表2 无烟煤的分类 类别 符号 数码 分类指标 Vr Hr* 无烟煤一号 WY1 01 0~3.5 0~2.0 无烟煤二号 WY2 02 3.5~6.5 2.0~3.0 无烟煤三号 WY3 03 6.5~10.0 3.0 *在已确定无烟煤小类的生产矿、厂的日常工作、可以只按Vr分类;在地质勘探工作中,为新区确定小类或生产矿、厂和其他单位需要重新核定小类时,应同时测定Vr和Hr,按上表分小类。如两种结果有矛盾,以按Hr划小类的结果为准。 表3 烟煤的分类 类别 符号 数码 分类指标 Vr() G Y(mm) b**() 贫 煤 PM 11 10.0~20.0 ≤5 贫瘦煤 PS 12 10.0~20.0 5~20 瘦 煤 SM 13 14 10.0~20.0 10.0~20.0 20~50 50~65 焦 煤 JM 15 24 25 10.0~20.0 20.0~28.0 20.0~28.0 65* 50~65 65* ≤25.0 ≤25.0 (≤150) (≤150) 肥 煤 FM 16 26 36 10.0~20.0 20.0~28.0 28.0~37.0 (85* (85* (85* ≤25.0 ≤25.0 ≤25.0 (150) (150) (220) 1/3焦煤 1/3JM 35 28.0~37.0 65* ≤25.0 (≤220) 气肥煤 QF 46 37.0 (85* 220) 气 煤 QM 34 43 44 45 28.0~37.0 37.0 37.0 37.0 50~65 35~50 50~65 65* ≤25.0 ≤220 1/2中粘煤 1/2ZN 23 33 20.0~28.0 28.0~37.0 30~50 30~50 弱粘煤 RN 22 32 20.0~28.0 28.0~37.0 5~30 5~30 不粘煤 BN 21 31 20.0~28.0 28.0~37.0 ≤5 ≤5 长焰煤 CY 41 42 37.0 37.0 ≤5 5~35 * 当烟煤的粘结指数测值G小于或等于85时,用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r和粘结指数G来划分煤类。当粘结指数测值G大于85时,则用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r和胶质层最大厚度Y,或用干燥无灰基挥发Vr和奥亚膨胀度b来划分煤类。 ** 当G85时,用Y和b并列作为分类指标。当Vr≤28.0时,b暂定为150;Vr28.0时,b暂定为220。当b值和Y值矛盾时,以Y值为准来划分煤类。 分类用的煤样,如原煤灰分小于或等于10者,不需减灰。灰分大于10的煤样,需按GB474-83的煤样制备方法,用氯化锌重液减灰后再分类。 表4 褐煤的分类 类别 符号 数 码 分 类 指 标 PM 褐煤一号 HM1 51 0~30 褐煤二号 HM2 52 30~50 ≤24 * Vr37.0、PM30~50的煤,如恒温无灰基高位发热量大于24MJ/kg(5700Cal/g),则划为长焰煤。 c. 中国煤炭分类简表(5); 表5 中国煤炭分类简表 类 别 符号 包括数码 分 类 指 标 Vr G Ymm b PM** *** MJ/kg 无烟煤 WY 01,02,03 ≤10.0 贫 煤 PM 11 10.0~20.0 ≤5 贫瘦煤 PS 12 10.0~20.0 5~20 瘦 煤 SM 13,14 10.0~20.0 20~65 焦 煤 JM 24 15,25 20.0~28.0 10.0~28.0 50~65 65* ≤25.0 ≤150 肥 煤 FM 16,26,36 10.0~37.0 85* 25.0 * 1/3焦煤 1/3JM 35 28.0~37.0 65* ≤25.0 ≤220 气肥煤 QF 46 37.0 85* 25.0 220 气 煤 QM 34 43,44,45 28.0~37.0 37.0 50~65 35 ≤25.0 ≤220 1/2中粘煤 1/2ZN 23,33 20.0~37.0 30~50 弱粘煤 RN 22,32 20.0~37.0 5~30 不粘煤 BN 21,31 20.0~37.0 ≤5 长焰煤 CY 41,42 37.0 ≤35 50 褐 煤 HM 51 52 37.0 37.0 ≤30 30~50 ≤24 * 对G25.0mm时,应划分为肥煤或气肥煤;如Y≤25.0mm,则根据其Vr的大小而划为相应的其他煤类。 按b值划分的类别有矛盾时,以Y值划分的类别为准。 ** 对Vr37.0、G≤5的煤,再以透光率PM来区分其为长焰煤或褐煤。 *** 对Vr37.0、PM30~50的煤,再测≤ GB/T15224.1-94 煤炭灰分分级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炭按干燥基灰分(Ad)范围分级及其命名。 本标准适用于煤炭勘探、生产和加工利用中对煤炭按灰分分级。 2. 煤炭灰分分级 煤炭灰分按下表进行分级 序号 级别名称 代号 灰分(Ad)范围, 1 特低灰煤 SLA ≤5.00 2 低灰分煤 LA 5.01~10.00 3 低中灰煤 LMA 10.01~20.00 4 中灰分煤 MA 20.01~30.00 5 中高灰煤 MHA 30.01~40.00 6 高灰分煤 HA 40.01~50.00 GB/T15224.2-94 煤炭硫分分级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炭按干燥基硫分(St,d)范围分级及其命名。 本标准适用于煤炭勘探、生产和加工利用中对煤炭按硫分分级。 2. 煤炭硫分分级 煤炭硫分按下表进行分级 序号 级别名称 代号 灰分(Ad)范围, 1 特低硫煤 SLS ≤0.50 2 低硫分煤 LS 0.51~1.00 3 低中硫煤 LMS 1.01~1.50 4 中硫分煤 MS 1.51~2.00 5 中高硫煤 MHS 2.01~3.00 6 高硫分煤 HS 3.00 MT/T561-1996 煤的固定炭分级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的固定碳分级的级别名称、代号和固定碳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煤炭生产和使用中对煤的固定碳分级。 2. 引用标准 GB 212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3. 煤的固定碳按下表进行分级 序号 级别名称 代号 分级范围FCd, 试验方法 特低固定碳煤 SLFC ≤45.00 GB212 低固定碳煤 LFC 45.00~55.00 中等固定碳煤 MFC 55.00~65.00 中高固定碳煤 MHFC 65.00~75.00 高固定碳煤 HFC 75.00~85.00 特高固定碳煤 SHFC 85.00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全国煤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煤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煤质分会归口。 本标准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学研究所起草和负责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文华。 MT/T562-1996 煤中磷分级 1. 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中干燥基磷分分级的级别名称、代号和磷分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煤炭勘探、生产和加工利用中对褐煤、烟煤和无烟煤中的磷分分级。 2. 引用标准 GB216 煤中磷测定方法 3. 煤中磷分按下表进行分级 序 号 级别名称 代 号 磷分范围(Pd), 试验方法 1 特低磷煤 SLP ≤0.010 GB216 2 低磷分煤 LP 0.010~0.050 3 中磷分煤 MP 0.050~0.100 4 高磷分煤 HP 0.100 MT/T560-1996 煤的热稳定性分级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的热稳定性分级的级别名称、代号和热稳定性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气化用块煤的热稳定性分级。 2. 引用标准 GB 1573 煤的热稳定性测定方法 3. 煤的热稳定性按下表进行分级 序号 级别名称 代号 热稳定性范围TS6, 试验方法 低热稳定性煤 LTS ≤40 GB1573 较低热稳定性煤 RLTS 40~50 中等热稳定性煤 MTS 50~60 较高热稳定性煤 RHTS 60~70 高热稳定性煤 HTS 70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全国煤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煤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煤质分会归口。 本标准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学研究所起草和负责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淑芸。 GB/T15224.3-94 煤炭发热量分级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炭按收到基低位发热量(Qnet,ar)范围分级及其命名。 本标准适用于动力用煤和民用煤。 2. 煤炭发热量分级 煤炭发热量按下表进行分级 序号 级别名称 代号 灰分(Ad)范围, 1 低热值煤 LQ 8.50~12.50 2 中低热值煤 MLQ 12.51~17.00 3 中热值煤 MQ 17.01~21.00 4 中高热值煤 MHQ 21.01~24.00 5 高热值煤 HQ 24.01~27.00 6 特高热值煤 SHQ 27.00 注煤田地质勘探系统在按发热量分级时,可采用全水分(Mt)进行计算。 关 于 煤 炭 运 销 系 统 商 品 煤 计 算 机 统 一 编 码 的 说 明 1、范围 本编码的使用范围为煤炭生产企业的可作商品煤出售的煤炭产品的品种等级编码。 本编码适用于我国煤炭生产企业对商品煤的统计、调度及数据网络信息交换。 2、参照标准 GB 5751-1986 中国煤炭分类 GB/T 15224.1-94 煤炭质量分级 煤炭灰分分级 GB/T 15224.2-94 煤炭质量分级 煤炭硫分分级 GB/T 15224.3-94 煤炭质量分级 煤炭发热量分级 GB/T 189-1997 煤炭粒度分级 GB/T 17608-1998 煤炭产品品种和等级划分 3、 编码方法 3.1 代码结构 本编码为九段17位编码,代码结构为 XXXX-X-XX-XX-XX-XX XX-XX 矿务局自留码 挥发分 粘结指数 硫分等级 热值等级 灰分等级 是否为洗选煤 粒度等级 煤炭种类 3.1.1 煤炭种类 采用 GB 5751-1986中国煤炭分类及所属煤炭分类代码标准,用表中的数码作为编码中煤炭种类的数码。 GB5751-1986煤炭分类总表 类别 符号 数码 分类指标 挥发份 Vr 透光率pm 无烟煤 WY 01,02,03 ≤10.0 - 烟煤 YM 11,12,13,14,15,16 21,22,23,24,25,26 31,32,33,34,35,36 41,42,43,44,45,46 >10.0 - 褐煤 HM 51,52 >37.0 ≤50 GB5751-1986无 烟 煤 的 分 类 类 别 符 号 数 码 分 类 指 标 挥发份 Vr 氢含量 hr 无烟煤一号 WY1 01 0-3.5 0-2.0 无烟煤二号 WY2 02 >3.5-6.5 >2.0-3.0 无烟煤三号 WY3 03 >6.5-10.0 >3.0 GB5751-1986褐 煤 的 分 类 类 别 符 号 数 码 分 类 指 标 透光率pm Q-A.GN GW MJ/kg 褐煤一号 HM1 51 0-30 - 褐煤二号 HM2 52 >30-50 ≤24 GB5751-1986烟 煤 的 分 类 类 别 符 号 包括数码 分 类 标 准 Vr , G Y ,mm b 贫 煤 PM 11 >10.020.0 ≤5 贫瘦煤 PS 12 >10.020.0 >510 瘦 煤 SM 13 14 >10.020.0 >10.020.0 >2050 >5060 焦 煤 JM 15 24 25 >10.020.0 >20.028.0 >20.028.0 >65 >5060 >65 ≤25.0 ≤25.0 ≤150 ≤150 肥 煤 FM 16, 26 36 >10.020.0 >20.028.0 >28.037.0 >85 >85 >85 >25.0 >25.0 >25.0 >150 >150 >150 1/3焦煤 1/3JM 35 >28.037.0 >65 ≤25.0 ≤220 气肥煤 QF 46 >37.0 >85 >25.0 >220 气 煤 QM 34 43 44 45 >28.037.0 >37.0 >37.0 >37.0 >5060 >3550 >3550 >65 ≤25.0 ≤220 1/2中粘煤 1/2ZN 23 33 >20.028.0 >28.037.0 >3050 >3050 弱粘煤 RN 22 32 >20.028.0 >28.037.0 >530 >530 不粘煤 BN 21 31 20.028.0 >28.037.0 ≤5 ≤5 3.1.2 粒度等级数码 采用 GB/T 189-1997 煤炭粒度分级,用表中序号作为编码中粒度的数码 GB/T189-1997烟煤和无烟煤粒度分级 序 号 粒 度 名 称 粒 度 mm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特 大 块 大 块 混 大 块 中 块 小 块 混 中 块 混 块 混 粒 煤 粒 煤 混 煤 末 煤 粉 煤 > 100 > 50~100 > 50 > 25~50,> 25~80 > 13~25 > 13~50,> 13~80 > 13,>25 > 6~25 > 6~13 50 13, 25 6 GB/T189-1997褐煤粒度分级 序 号 粒 度 名 称 粒 度 mm 01 02 03 04 05 06 特 大 块 大 块 混 大 块 中 块 小 块 末 煤 > 100 > 50~100 > 50 > 25~50,> 25~80 > 13~25 13, 25 3.1.3 是否入洗 此处的判定为是否进行洗选加工,暂定阿拉伯数字“1”为洗选煤,“2”为非洗选煤。 3.1.4 灰分数码 3.1.4.1 对于炼焦精煤采用GB/T15224.194煤炭质量分级,采用表中序号作为编码中灰度的数码。 GB/T 17608-1998 煤炭产品品种和等级划分 序 号 灰分(Ad)范围,% 序 号 灰分(Ad)范围,% 01 5.01~5.50 12 10.51~11.00 02 5.51~6.00 13 11.01~11.50 03 6.01~6.50 14 11.51~12.00 04 6.51~7.00 15 12.01~12.50 05 7.01~7.50 16 12.51~13.00 06 7.51~8.00 17 13.01~13.50 07 8.01~8.50 18 13.51~14.00 08 8.51~9.00 19 14.01~14.50 09 9.01~9.50 20 14.51~15.00 10 9.51~10.00 21 15.01~15.50 11 10.01~10.50 22 15.51~16.00 3.1.4.2 灰分大于序号22的,分级后,按灰分实际化验值取整后填写。 3.1.5 硫分数码 采用GB/T 15224.2-94 煤炭质量分级 煤炭硫分分级标准,用表中序号作为编码中灰分的数码。 GB/T15224.294煤炭质量分级 煤炭硫分分级 序 号 级 别 名 称 硫分(St,d) 范围% 01 特 低 硫 煤 ≤0.50 02 低 硫 分 煤 0.51~1.00 03 低 中 硫 煤 1.01~1.50 04 中 硫 分 煤 1.51~2.00 05 中 高 硫 煤 2.01~3.00 06 高 硫 分 煤 > 3.00 4.1.6 发热量数码 采用GB/T 15224.3-94 煤炭质量分级 煤炭发热量分级标准,用表中序号作为灰分的数码。 GB/T15224.394GB煤炭质量分级 煤炭发热量分级 序 号 级 别 名 称 发热量(Qnet,ar) 范围,MJ/kg 01 低热值煤 8.50~12.50 02 中低热值煤 12.51~17.00 03 中热值煤 17.01~21.00 04 中高热值煤 21.01~24.00 05 高热值煤 24.01~27.00 06 特高热值煤 > 27.00 3.1.7 粘结指数、挥发分数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