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现状分析及对策.pdf
2 0 0 8 年 第4 期 专堪晨 斜技 1 7 7 关键词人才流 失 中图分 类号 6 9 6 国有企业人 才流失现状 分 析及 对策 原 因 对策 文献标识码A 朱 文艳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南屯煤矿, 山东 邹县2 7 3 5 1 5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 , 人才的竞争逐渐演变为企 业竞争的焦点 , 人才成为企业的第一资源, 然而, 国有 企业 固有的弊端及体制等问题而引发的人才流失严重 成为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最棘手的难题。 1 国有企 业人才流失原 因 1 . 1 薪酬水平低结构不合理 国有企业的薪资水平与同行业、 专业相比缺乏竞 争力 , 导致 企业 在薪 酬方 面 的吸引力 降低 。国有企 业 的薪资水平普遍低于非国有企业 , 而且 由于国有企业 的冗余人员多, 负担重, 使得近几年的工资增长幅度很 小, 大多数员工对薪资水平不满。另有部分企业未建 立合理的薪酬机制, 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 从而造成 了 企业 内部 的不平等 。 1 . 2发展空 间小 员工前景渺茫 在很大 程 度上 , 国有 企业 的论 资 排 辈 、 “ 唯 亲 、 唯 私 、 唯权” 现象 比较 严重 , 晋升 缺乏公 开 、 公 平 、 知人 善 任, 都有可能引发员工对个人发展前景渺茫 , 马斯洛的 需求层次理论也说明了员工发展的多层次, 员工若认 为在企业发展没有 前途 , 一旦有好 的发展机会 , 就会义 无 反顾 地离开 。 1 . 3 缺乏优 秀的企业文 化 没有凝聚力 由于缺乏优秀 的企 业文 化 , 企业 内部 没有 形 成 良 好的向上的风气, 沟通与协调存有很多问题 , 工作交流 少, 相互合作少, 员工感觉到死气沉沉, 没有活力 , 企业 就像 一盘散沙 , 缺乏凝聚力 。 *收稿 日期 2 0 0 8 一c r 7 3 l 作者简介 朱文艳 1 9 7 3一 , 女 , 本 科学历 , 经济师 , 现任兖 矿集 团 有限公司南屯煤矿组织干部科副科长。 2 国有企业吸 引人 才的主 要对策 2 . 1 用企 业发展 吸引人 国有企业 留住人才 的根本 出路在 于企业 自身 的发 展。积极 的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 加快技术改造和技术 创新 , 转变机制, 提升国有企业 的经济效益、 地位和知 名度 , 才能最终 吸引人才 、 留住人才 。 2 . 2 用薪酬待 遇吸引人 建立公平合理、 有市场竞争力和有效激励的薪酬 制度 。 1 要让企业 内员工所获薪酬在 同行业 、 同专业 内具有竞争力, 其所获薪酬是公平合理的。 2 要让员 工个人所做 的贡献与企业 内其他员工相 比, 公平合 理。 3 薪酬的发放 核心层次员工实行年薪制, 贡献特别 大或对公司前途有重要作用的, 可给与物资及精神奖 励。骨干层次员工, 按照业绩挂钩或职级支付薪酬 , 使 薪酬制度化 、 透明化 。对一般员工 , 按照公 开透明 的方 式, 按市场价格和方式核算、 支付薪酬, 形成内部竞争。 2 . 3用职业发展 吸引人 重视人才 的职业 发展 , 为人才 的职业 发 展提 供指 导和帮助。 1 要彻底改变 目前单一的发展通道, 开发 双重 甚至多重 职业 生涯路径 , 做到用人所 长 , 设 置技术 主管、 项目负责人等职位。 2 要加强与优秀人才的有 效沟通, 共同讨论其职业生涯发展激发员工创造性张 力 , 引导其实现个人 目标和组织 目标的和谐统一。 3 要大胆授权, 对优秀人才委以重任, 使他们感觉到有事 业空 间 , 感 觉到 自己在组织 中的重要性 , 愿意 留下来 与 企业共同发展。 2 . 4用企 业文化吸引人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成员的思 下转第 1 7 9页 字化、 数据库化 , 档案信息服务利用网络化 , 档案管理 工作 自动化 , 档案信息管理法制化。 2 开展 在线服务 。积极改 变被动 的、 手工 式 的档 案提供利用方式, 采用主动 的、 现代化的档案服务方 式。企业档案部 门可 以在 网页上通过汇编相应的专 题、 提供数据库查询、 电子信箱等服务方式, 让利用者 与档案馆 室 利用电子邮件在网上进行快速通讯, 进 行信息交流, 回答服务对象对档案材料真实性与保存 价值的咨询 , 提供查询和资信服务。 3 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档案服务要创新 , 必须联 合各煤炭企业建立一个完整的档案信息系统, 实行一 体化管理, 充分发挥整体优势。采用建立联合 目录等 形式 , 实现资源共享, 使各煤炭企业充分挖掘资源潜 力 , 实现档案资源互补, 提高各煤炭企业档案馆藏资源 利用率, 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浪费, 更好地满足煤炭企 业 多方面 的需 要。 维普资讯 2 0 0 8 年 第4 期 东 瞧差 斜枝 1 7 9 机制, 大力支持科技成果转化 , 加大对产学科研项 目的 投入, 支持航空维修业、 汽车配件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 创新, 增强科技后劲, 形成科技创新和财源建设的良性 循环 。 2 认真贯彻促进科技进步的优惠政策。主要是 加速折旧、 技术开发费用按实际发生额计入管理费用 不受比例限制, 以及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政策 规定。 3 把财 源增 收计划融入管理创新 中 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财务状况和经营 成果 , 从 而直 接影响到财 源计划 。 财务部门应帮助下属企业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内控 制度、 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在项 目管理上, 财务部门要 对资金项 目进行全程跟踪问效, 管理到户, 认真参与项 目的前期立项 、 可行性论证 和项 目评 审及 申报 , 事 中监 控项 目执行进程、 搜集分析相关资料、 科学掌控资金拨 付进度 , 事后把好项 目验收关, 做好效绩评价和相关数 据库分析 , 以发挥项 目应有的经济效益。 4 多层次 、 多元化 融资为财 源建设 扩充资金 资金投入是推动经济发展和财源建设的重要动 因, 集团在财源建设资金投入上注重转变观念 , 由过去 单纯依靠母公司投入转变为各子公司与项 目单位联 动, 市场化运作、 多元化筹资格局。注重项目投入与产 出的效益, 努力扩大集团资金的乘数效应, 以带动集团 投 资跟进增长 。 5 加快 集团财 务建设做到节流与开源并重 集团进一步深化预算、 采购等财务改革 , 对支出进 行严格管理, 树立节流, 增加财源收入的思想。按照 “ 一 要吃饭 、 二要建 设 、 三 要发 展” 的原 则 , 大 力压缩 可 控财务支出, 严格控制非生产性支出。 上接第 1 7 7页 想观念, 它决定着企业成员的思维方 式和行为方式 , 所 以好 的企 业文 化 能够充 分发 掘 出企 业 中每一个成员 的潜能 , 激发 出他们 的士气 。同时 , 企 业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 是企业无形的约束与支柱 , 当企业管理趋 向团队化 时 , 它就 是企业 内部团结 的纽 带 、 沟通的渠 道 , 是 团队 之 内 或 团 队之 间 相互 默 契 的 “ 共同语言” 。因此, 一个好的企业文化氛围确立后, 它 所带来的是群体的智慧 、 协作的精神、 新鲜的活力, 这 就相当于在企业的深层结构中“ 装” 上了一台马力十足 的发动机 , 源源不断地提供给企业创新 、 进步的精神动 力。当然 , 国有企业在进行 企业文化建 设过程 中 , 应 该 从本企业 的文 化现状 和实 际着 手 , 创建 真正属 于本 企 业 的全新 的 、 优 秀的企业文 化 , 促进企业 和个人 的协调 发展 。 2 . 5用情感 吸 引入 国有企业应该充分发挥各级党团组织的思想政治 工作优势 , 主动出击 , 深入员工生产、 生活第一线, 了解 他们的所思、 所想、 所虑, 积极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 困难和实 际问题 。以春风 化雨和 润物细 无声 的态 度 、 方式感化员工, 留住员工的心。实事求是地面对 国有 企业的现状 , 面对 企业 员工 的心态 , 用 务 实 的精 神 、 真 挚的情感赢得员工 的信任和支持, 吸引人才, 留住人 才, 共同为国有企业的振兴和发展作贡献。 3 结语 人 的需要 是复杂的 , 既有物质的 、 安全 的等较低 层 次的需要 , 也有社会交往、 受人尊重和实现 自身价值等 较高层次的需要。相对而言, 高素质的人才更加注重 较高层次的需要。对企业来说, 营造尊重人才的良好 氛围, 帮助人才实现 自身价值十分重要 , 尤其是对当前 国企所面临的状况而言, 留住人才, 在一定程度上便是 抓住了企业的命脉。 上接第 1 8 4页 遥控机械臂喷浆作业 , 可减少操作人员, 提高作业效率。因此, 该作业线在矿井喷浆作业中具有较好的推广应 用前景。 通讯员李旭 济宁能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成立 济宁能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于 2 O O 8年 5 月 1 0日正式揭牌成立。集团将以加快工业经济转型步伐为目标, 以济矿集团为 依托 , 以产权为纽带, 实现煤炭主业高度集中规模化, 相关产业优化配置市场化, 经营管理规范化, 资本运作国际化, 逐步成长 为济宁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一支生力军。 集团成立之初 , 在制定宏伟发展规划的同时, 把“ 科技兴企” 战略放在企业发展的重要位置, 进一步加大了科技创新的力 度, 陆续出台了 济宁矿业集团科技调查的通知 、 科技创新管理暂行规定 、 关于申报科技成果的通知 、 关于深入开展以 “ 小改小革” 等为主题的职工革新和合理化建议活动的意见 等管理制度及规定, 而且制定了加快人才培养、 吸引人才干事创 业的措施, 营造出了“ 科技兴企 , 人才强企” 的浓厚氛围, 为打造科技创新型企业, 实现 2 0 1 0年煤炭年产过 2 O 0 O万吨、 销售收入 过 2 0 0 亿元、 进人特大型企业行列的奋斗 目标打下良好的科技基础, 为济宁经济腾飞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通讯员孙长军 维普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