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倾角厚煤层综放面矿压显现规律实测分析.pdf
2 0 1 1 年 第6 期 东 媳晨 舛l技 1 5 5 大倾角厚煤层综放 面矿压显现规律实测分析 张 国林 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梅花 井煤矿 , 宁夏 银川7 5 0 4 1 1 摘要该文针对西部某矿1 2 0 5 0综放工作面的矿压显现规律进行了实测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 由于采动引起 的超前支承压力与侧向支承压 力在工作面前方媒体上下端部叠加, 再加之 1 2 0 5 0工作面倾角较大, 煤质较软等因素导致了1 2 0 5 0综放工作面上下部来压强度较大, 中部来压 较平缓。 关键词 大倾角 厚煤层 综放开采 矿压实测 中图分类号 T D 3 2 3 文献标识码B 1 采矿地质条件 某矿 1 2 0 5 0首采工作面位于井日西北部, 走向长 5 4 0 m, 倾向长 1 5 0 m, 标高 ⋯5 1 0 4 2 0 m。设计施工 的下顺槽长约7 5 0 m, 上顺槽长约 6 2 0 i n , 切眼长约 1 5 0 r ll , 工作面煤层走 向 2 8 03 1 0 。 , 倾角 2 73 8 。 , 平均 3 3 。 , 煤层两极厚度 1 . 1 8~ 1 0 . 3 8 m, 平均 5 . 5 m。 2 矿压 观 测方 案 将工作面支架分成三个测区, 每个测区均安装矿 用本安型数字压力计。通过现场观测液压支架立柱的 支护阻力和工作面矿压显现, 分析工作面上覆岩层的 活动与顶板来压规律 。 3 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实测分析 3 . 1 工作面上部支护阻力随推进距离的变化规律 图 1 ~图3 分别为工作面上部 1 0 0 支架的初撑力、 循环末阻力、 时间加权工作阻力与推进距离关系。 图1 1 0 0 架初撑力与推进距离关系 由图 1 一图 3的实测数据分析可知 , 1 0 0 支架平均 初撑 力为 1 8 3 1 . 1 2 k N, 占额定 初撑力 5 2 3 5 k N的 3 4 . 9 8 %; 支架平均循环末阻力 为 1 9 1 3 . 8 8 k N, 占额定 工作阻力 6 0 0 0 k N 的3 1 . 9 0 %; 支架平均时间加权工 作阻力为 1 5 7 2 . 3 2 k N, 占额定工作阻力的2 6 . 2 0 %。 工作面矿压实测期间, 1 0 0 支架共来压六次, 初次 来压步距为2 7 . 6 r r / , 最大来压步距 1 4 . 3 m, 最小 3 m, 收稿 日期 2 0 1 1一 o 63 O 作者简介 张国林 1 9 8 3 一 , 山西吕梁人, 现于神华宁夏煤业集团 梅花井煤矿从事生产与技术管理工作。 5 1 5 25 3 5 4 5 5 5 6 5 推进距离 m 图2 1 0 0 架循环末阻力与推进距离关系 5 1 5 2 5 35 4 5 5 5 6 5 推进距 离 m 图3 1 0 0 架时间加权工作阻力与推进距离关系 平均6 . 9 m; 影响范围最大3 m, 最小1 . 2 m, 平均为2 . 1 m; 来压期间初撑力平均2 4 8 5 . 3 0 k N, 占额定初撑力的 4 7 . 4 7 %; 循环末阻力平均 2 9 6 2 . 2 7 k N , 占额定工作阻 力的4 9 . 3 7 %; 时间加权工作阻力平均 2 4 6 8 . 2 4 k N, 占 额定工作阻力的4 1 . 3 7 %。来压期间的动载系数分别 为 1 . 4 6 . K 1 . 6 1 、 K 。 1 . 8 8 ,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 出, 1 2 0 5 0综放工作面 1 0 0 支架来压强度较大。 3 . 2 工作面中部支护 阻力随推进距离的变化规律 图 4一图6分别为工作面中部 6 9 支架初撑力、 循 环末阻力、 时间加权工作阻力与推进距离关系。 6 9 支架平均初撑力为 1 6 1 0 . 1 5 k N, 占额定初撑力 的 3 0 . 7 6 %; 支架平均循环末阻力为 1 7 2 0 . 3 7 k N, 占额 定工作阻力的2 8 . 6 7 %; 支架平均时间加权工作阻力为 1 5 6 9 . 0 4 k N, 占额定工作阻力的2 6 . 1 5 %。 工作面矿压实测期间 , 6 9 支架共来压六次, 初次 来压步距为1 3 . 2 in , 最大来压步距 1 4 . 4 m, 最小5 . 4 m , 平均9 . 2 m ; 影响范围最大1 . 8 m, 最小1 . 2 m, 平均1 . 5 m; 来压期间初撑力平均 1 8 1 3 . 2 1 k N, 占额定初撑力的 3 4 . 6 4 %; 循环末阻力平均 2 0 7 0 . 6 7 k N, 占额定工作阻 八 . . 一 ●●f 一 ● , 、 一 ㈠ 一 t 一 ● . 一 1 5 6 露 晨 舛技 2 0 1 1 年 第6 期 力的 3 4 . 5 1 %; 时间加权工作阻力平均 1 7 5 0 . 4 7 k N, 占 额定工作阻力的2 9 . 1 7 %。来压期间的动载系数分别 为 1 . 2 、 K 。 1 . 2 7 、 K 1 . 2 2 , 从 以上分析可以看 出, 1 2 0 5 0综放工作面 6 9 支架来压强度较平缓。 推进距离 51 图4 6 9 架初撑力与推进距离关系 0 1 0 20 3 0 40 50 6 0 推进距 离 61 图5 6 9 架循环末阻力与推进距离关系 图6 6 9 架时间加权工作阻力与推进距离关系 3 . 3 工作面下部支护阻力随推进 距离的变化规律 图 7~图9分别为工作面下部 l 9 歧 架的初撑力、 循环末阻力、 时间加权工作阻力与推进距离关系。 1 9 3 架平均初撑力为 1 7 8 5 . 3 4 k N, 占额定初撑力 的3 4 . 1 O %; 支架平均循环末阻力为 2 1 9 8 . 6 0 k N, 占额 定工作阻力的 3 6 . 6 4 %; 支架平 均加权 工作阻力为 1 7 9 9 . 6 5 k N, 占额定工作阻力的3 0 . 0 0 %。 工作面矿压实测期间, 1 9 支架共来压七次, 初次 来压步距 l 2 . 9 5 m, 最大来压步距 1 2 . 9 5 m, 最小 4 . 2 m, 平均7 . 8 8 m; 影响范围最大 3 i n , 最小 0 . 6 m, 平均 1 . 4 6 m; 来压期间初撑力平均 2 4 5 2 . 8 3 k N , 占额定初撑 力的4 6 . 8 8 %; 循环末阻力平均 2 8 2 0 . 2 4 k N, 占额定工 作阻力的4 7 . 0 0 %; 时间加权工作阻力平均为 2 4 2 7 . 7 1 k N, 占额定工作阻力的 4 0 . 4 6 %。来压期间的动载系 数分别为 1 . 8 4 、 K 1 . 7 5 、 K 。 1 . 9 5 , 1 2 0 5 0 综放 工作面 1 9 支架来压强度较大。 图7 l 9 架初撑力与推进距离关系 . . 0 l 0 2 0 3 O 40 5 O 6 0 推进距 离 01 图8 1 9 架循环末阻力-9推进距离关系 图9 1 9 架时间加权工作阻力- 9推进距离关系 4结语 由于采动引起的超前支承压力与侧向支承压力在 工作面前方煤体上下端部叠加, 再加之 1 2 0 5 0工作面 倾角较大, 煤质较软等因素导致了 1 2 0 5 0综放工作面 上下部来压强度较大, 中部来压较平缓; 工作面上部、 中部和下部的来压期间的动载系数分别为 1 . 6 1 、 1 . 2 7 和 1 . 7 5 ; 工作面上部、 中部和下部平均来压步距分别 为6 . 9 m、 9 . 2 m和 7 . 8 8 m。1 2 0 5 0综放面的平均倾角 为3 3 。 , 大于煤岩体的自然安息角, 当下部顶煤放出后, 上部松散煤岩体在 自重的作用下 , 向下滚落到工作面 下部 , 沿工作面面长方向形成“ 下部充实, 中部半充实, 上部悬空” 的状态, 所以工作面在面长方向上, 动载系 数和周期来压步距具有不一致性。 参考文献 [ 1 ] 屠洪盛, 李智勇, 敖雨等.阳泉矿区首采大采高综采面矿压规律 实测分析[ J ] . 煤炭工程, 2 0 1 1 2 6 1 6 3 . [ 2 ] 邹光华 , 刘社育, 丁斌等. 超长“ 孤岛” 综放面的矿压规律及支架 承载特征分析[ J ] . 铁道建筑, 2 0 0 6 3 6 3 6 ~ 3 8 . [ 3 ] 尹光志, 李小双, 郭文兵. 大倾角煤层工作面采场围岩矿压分布 规律光弹性模量拟模型试验及现场实测研究[ J ] . 岩石力学与工程 学报。 2 0 1 0 2 9 3 3 3 6 . . 3 3 4 3 . 讯 n \ 一 ~ 一, 一 f t “ 一 川 一 , 一 一 .. . .. . . . .. . . .. . , . ,.......h....... .,.. ..... ....,.. ,.,... ..● ● nu _亨 啮 j。 八一 4 。 / I J 。 川川_ _ . 一 一 一 一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