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5329.1-2003 橡胶软管及软管组合件 织物增强液压型 第1部分 油基流体用.pdf
I C S 8 3 . 1 4 0 . 4 0 ; 2 3 . 1 0 0 . 4 0一一 G 42黝日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 B / T 1 5 3 2 9 . 1 -2 0 0 3 代替 G B / T 1 5 3 2 9 -1 9 9 4 橡 胶 软 管 及 软 管 组 合 件 全 口 } fi + 鱼 2 9 } I} 开li ;_ - v N , 夕 J J O 曰J 口 民I p‘ 沙 曰巴口匕 笛1 喜 R 朴.油其宁 奈 汰田 训 尸.口.r. .. ,月 尸 谈.,. . . ,、. 日 . 面 ,. 夕 二 口二,.口 R u b b e r h o s e s a n d h o s e a s s e mb l i e s -T e x t i l e - r e i n f o r c e d h y d r a u l i c t y p e s -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P a r t 1 O i l - b a s e d f l u i d a p p l i c a t i o n s ( I S O 4 0 7 9 一 1 2 0 0 1 , MOD 2 0 0 3 - 0 6 - 2 3发布2 0 0 4 - 0 2 - 0 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匡 国 家 质 量 监 督 检 验 检 疫 总 肩 G B / T 1 5 3 2 9 . 1 -2 0 0 3 前 R G B / T 1 5 3 2 9 橡胶软管及软管组合件织物增强液压型 分为两个部分 第 1 部分 油基流体用; 第 2 部分 水基流体用。 本部分和G B / T 1 5 3 2 9 . 2 一起代替G B / T 1 5 3 2 9 -1 9 9 4 织物增强液压橡胶软管和软管组合件 。 本部分修改采用国际标准 I S O 4 0 7 9 - 1 ; 2 0 0 1 橡胶软管及软管组合件织物增强液压型规范 第 1 部分 油基流体用 。 本部分根据 I S O 4 0 7 9 - 1 2 0 0 1 重新起草。在附录A中列出了本部分章条编号与I S O 4 0 7 9 - 1 2 0 0 1 章条编号的对照一览表。 在采用I S O 4 0 7 9 - 1 2 0 0 1 时, 因所涉及的引用文件有一些是非等效采用国际标准的, 所以造成本部 分的采标准程度为修改采用。在这些引用文件所涉及条款的页边空白处用垂直单线标识, 并将这些 引 用标准与对应国际标准的差异及原因在附录B中给出, 以供参考。 为便于使用 , 本部分做还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a 删除了国际标准的前言 ; b “ 本国际标准本部分” 一词改为“ 本部分” ; 。 ) 引用标准用我国相应标准代替, 并对顺序按 G B / T 1 . 1 进行了调整 ; d ) 用小数点“ . ” 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 , ” ; e ) 将单位“ b a r , 换算成相应的“ MP a “ a 本部分与 G B / T 1 5 3 2 9 -1 9 9 4 的主要差异如下 G B / T 1 5 3 2 9 -1 9 9 4的名称为 橡胶软管及软管组合件织物增强液压型 , 本部分的名称为 橡胶软管及软管组合件织物增强液压型第 1 部分 油基流体用 ; 本部分仅适用于传输油基流体, 即符合G B / T 7 6 3 1 . 2 液压流体HH, H L , H M, HR和 H V的 流体( 1 9 9 4 版和本版的第 1 章) , 适用于水基流体的软管( 1 9 9 4版的第1章) 将在本标准的第2 部分内 规定; -- - - - G B / T 1 5 3 2 9 - 1 9 9 4 规定的产品型别为 1 型, 2 型、 3 型和 4 型软管( 1 9 9 4 版 3 . 2 , 本部分的产 品型别为 1 型、 2 型、 3 型、 R 3 型和 R 6 型( 本版第 3 章) ; 增加了耐真空性能和耐磨耗性能的要求( 本版 6 . 7 和 6 . 8 ; 删除软管的外观质量要求( 1 9 9 4 版4 . 7 ; 没有给出检验规则( 本版第 6 章) 。 本部分的附录 A、 附录 B和附录 c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 由原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提出。 本部分 由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软管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 安徽省蚌埠橡胶厂、 中橡集团沈阳橡胶研究设计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陶红、 董善刚、 赵洪钧。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GB / T 1 5 3 2 9 一 1 9 9 4 。 G B / T 1 5 3 2 9 . 1 -2 0 0 3 橡 胶 软 管 及 软 管 组 合 件 织 物 增 强 液 压 型 第 1部 分 油 基 流 体 用 1 范 围 本部分规定了公称内径从 5 到 1 0 0的 5 种型别织物增强液压软管和软管组合件的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在一4 0 0C -1 0 0 0C温度范 围内、 工作介质 为符合 G B / T 7 6 3 1 . 2的液压流体 HH, H L , HM, H R和 H V 的那些软管。 本部分不包括对管接头的要求 , 仅限于对软管和软管组合件性能的要求 。 注 与制造者协商, 软管与所用流体的相容性是使用者的责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 日期的引用文件 , 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 然而, 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 日 期的引用文件 ,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 G B / T 1 6 9 0 硫化橡胶耐液体试验方法( G B / T 1 6 9 0 -1 9 9 2 , n e q I S O 1 8 1 7 1 9 8 5 G B / T 5 5 6 3 橡胶 、 塑料软管及 软管组合件液压 试验方法 ( G B / T 5 5 6 3 - 1 9 9 4 , n e q I S O / D I S 1 4 0 2 , 1 9 9 1 ) G B / T 5 5 6 4 -1 9 9 4 橡胶、 塑料软管低温曲挠试验 n e q I S O 4 6 7 2 1 9 8 8 G B / T 5 5 6 7 橡胶、 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真空性能的测 定( G B / T 5 5 6 7 -1 9 9 4 , n e q I S O / D I S 7 2 3 3, 1 9 9 0 G B / T 5 5 6 8 橡胶、 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无屈挠液压脉冲试验 G B / T 5 5 6 8 - 1 9 9 4 , n e q I S O / D I S 6 8 0 3 1 9 9 1 ) G B / T 9 5 7 3 橡胶、 塑料软管和软管组合件尺寸测量方法 ( G B / T 9 5 7 3 -2 0 0 3 , I S O 4 6 7 1 1 9 9 9 , I DT G B / T 1 2 7 2 1 橡胶软管外胶层耐磨耗性能的测定( G B / T 1 2 7 2 1 -1 9 9 1 , id t I S O 6 9 4 5 1 9 8 3 G B / T 1 4 9 0 5 -1 9 9 4 橡胶和塑料软管各层间粘合强度测定( e q v I S O 8 0 3 3 1 9 9 1 H G / T 2 8 6 9 -1 9 9 7 橡胶和塑料软管静态条件下耐臭氧性能的评定( id t I S O 7 3 2 6 1 9 9 1 3 分 类 根据结构、 工作压力和最小弯曲半径规定了 5 种软管的型别 - 一 1 型, 带有一层编织织物增强层的软管; 2 型, 带有一层或多层织物增强层的软管 ; 3 型, 带有一层或多层织物增强层的软管( 较高工作压力) ; R 3 型, 带有二层编织织物增强层的软管; R 6 型, 带有一层编织织物增强层的软管。 注 1 型不进行脉冲或耐真空试验。R 3 型不进行耐真空或耐磨试验。R 6 型不进行脉冲、 耐真空或耐磨试验。 G B / T 1 5 3 2 9 . 1 -2 0 0 3 4 材料和结构 4 . 1 软管 软管应由耐液压流体的橡胶内衬层、 一层或多层织物增强层和耐油耐天候的橡胶外覆层组成。 软管应无需除掉外覆层就能装配管接头 。 4 . 2 软管组合件 软管组合件只应使用其功能已按本部分 6 . 1 , 6 . 3 , 6 . 4 和 6 . 5 验证的管接头制造。 装配应遵循制造厂关于正确准备和装配软管组合件的说明书。 5 尺 寸 5 . 1 直径和同心度 当按G B / T 9 5 7 3 测量时, 软管的内径和外径应符合表1 给出的值。 当按G B / T 9 5 7 3 测量时, 软管的同心度应符合表2 给出的值。 表 1 软管的尺寸 书 表 2 软管的同心度 片a4}4 4-A6.3 A El-F6. 3 t-;1 }.1} f1} T } 1919 L;l t.江 o.81.01.3 月 5 . 2长度 软管及软管组合件的供货长度由制造厂和采购方商定。 注 软管及软管组合件的推荐供货长度参见附录 C o G B / T 1 5 3 2 9 . 1 -2 0 0 3 6 要 求 6 . 1 静液压要求 6 . 1 . 1 当按G B / T 5 5 6 3 试验时, 软管及软管组合件的最大工作压力、 试验压力和最小爆破压力应符合 表 3 给出的值。 6 . 1 . 2 当按 G B / T 5 5 6 3 试验时, 公称内径不大于 3 1 . 5的软管在最大工作压力下的长度变化率为 -4 %一十2 0 0 ; 公称内径大于3 1 . 5的软管在最大工作压力下的长度变化率为。 %~十5 . 表 3 最大工作压力、 试验压力和最小爆破压力 一介;jk B t/MPa d} 6 }1/MPa3f R6 f R3 W 1M 2M 3M R6 M R3 f0 32.0 7.0 21.0 10.0 32.0 64.0 14.0 42.00 29.0 6.0 17.5 10.0 30.0 58.0 120 35.06 26.0 6.0 16.5 8.0 27.2 52.0 120 33.06 22.0 6.0 15.8 8.0 25.2 44.0 120 31.56 18.6 6.0 14.0 6.4 23.2 37.2 120 28.00 16.0 5.2 12.2 6.4 20.0 32.0 105 24.51 14.0 4.4 10.5 - 18.0 28.0 88 21.01 11.0 - 7.9 - 16.0 22.0 - 15.89.0 - 5.2 -- -- 18.0 - 10.58.0 - - - -- 16.0 - -6.6 -. 13.2 ---- -5.0 10.0 -3. 6 - 7. 2 -2.0 4.0 6 . 2 最小弯曲半径 取一段长度至少为最小弯曲半径四倍的试样 。弯曲前在直放的状态下用卡尺测量软管的外径 , 然 后将软管从 1 8 0 0 弯曲到其最小弯曲半径, 用卡尺测量扁平度。 当弯曲到表4 给出的最小弯曲半径, 在弯曲的内侧测量时, 扁平度不应超过原始外径的1 0 0 0 0 表 4 最小弯曲半径 挤当 G B / T 1 5 3 2 9 . 1 -2 0 0 3 6 . 3 脉冲性能 6 . 3 . 1 脉冲试验按 G B / T 5 5 6 8 进行。试验流体温度为 1 0 0 ℃士3 0C . 6 . 3 . 2 对于2型软管, 当在等于最大工作压力 1 2 5 %的脉冲压力下进行试验时, 软管应能承受至少 1 0 0 0 0 0 次脉冲循环。 对于3 型和R 3 型软管, 当对公称内径不大于2 5 在等于最大工作压力 1 3 3 %的脉冲压力下, 公称内 径大于2 5 在最大工作压力1 0 0 %的脉冲压力下进行试验时, 软管应能承受至少2 0 0 0 0 0 次的脉冲循环。 6 . 3 . 3 在达到规定的循环次数之前不应有泄漏或其他故障。 6 . 3 . 4 本试验为破坏性试验 , 试样用后废弃 。 6 . 4 软管组合件泄漏 当按G B / T 5 5 6 3 试验时, 试样不应有泄漏和其他失效现象。本试验为破坏性试验, 试样用后废弃。 6 . 5 低温屈挠性 当按G B / T 5 5 6 4 -1 9 9 4 方法B在一4 0 ℃下试验时, 内衬层和外覆层不应龟裂。恢复到室温后, 当 按G B / T 5 5 6 3 进行试验压力试验时试样不应泄漏或龟裂。 6 . 6 层间粘合强度 当按G B / T 1 4 9 0 5 -1 9 9 4 测定时, 1 型, 2 型和3 型软管的层间粘合强度应符合表5 给出的值。R 3 型和 R 6 型软管内衬层与增强层和外覆层与增强层的粘合强度不应低于 1 . 4 k N / m. 按G B / T 1 4 9 0 5 -1 9 9 4 表 I 的规定, 对内衬层与增强层用5 型试样, 对外覆层与增强层用2 型或6 型试 样 。 表 5 层间最小粘合强度 片 Fl I1 下{ }J 粉半 2.08 N -L 2.5 2. 5 洲 6 . 7 真空性能 当按G B / T 5 5 6 7 试验时, 软管和软管组合件应符合表6 给出的值。 表 6 真空度 攀 布一 G B / T 1 5 3 2 9 . 1 - 2 0 0 3 6 . 8 耐磨性能 当按G B / T 1 2 7 2 1以( 2 5 士0 . 5 N垂直力试验时, 2 0 0 0 个循环后的质量损失不应大于1 g . 注 对 R 3 型和R 6 型软管没有耐磨要求。 6 . 9 耐流体性能 6 . 9 . 1 试样 耐流体试验应用内衬层和外覆层胶料模压试片进行, 厚度为 2 m m, 硫化程度应与软管的硫化程度 相同。 6 . 9 . 2 耐油性能 当按G B / T 1 6 9 0 在1 0 0 ℃下于3 号标准油中浸渍1 6 8 h 后测定时, 内衬层的体积变化百分数, 1 型、 2 型和 3 型应为 0 -2 5 , R 6 型和 R 3 型应为 0 -1 0 0 0 0 0 当按G B / T 1 6 9 0在7 0 ℃下于3 号标准油中浸渍 1 6 8 h 后测定时, 外覆层的体积变化百分数应为 0 %一1 0 0 。 6 . 9 . 3 耐臭权性能 当根据软管的公称内径按 HG / T 2 8 6 9 -1 9 9 7 的方法 1 或方法 2 试验时 , 放大 2 倍观察, 外覆层不 应有可见的龟裂或变质。 7 标 注 软管应按下列公称内径为 1 0的 1 型织物增强液压软管为例进行标注 示例G B / T 1 5 3 2 9 . 1 八 型/ 1 0 8 标志 8 . 1 软管 软管至少应标志出下列内容 , 标志至少每隔 7 6 0 m m重复一次 a 制造厂的名称或商标 , 如 X X; b 本标准本部分的编号 , 如 G B / T 1 5 3 2 9 . 1 ; c ) 型别 , 如 2型; d ) 公称 内径 , 如 1 6 ; e 制造的季度和年份的最后两位数, 如4 . 0 1 . 示例 X X / G B / T 1 5 3 2 9 . 1 / 2 型/ 1 6 / 4 . 0 1 8 . 2 软管组合件 软管组合件至少应标志出下列内容 a 制造厂的名称或商标 , 如 X X ; b 标示出带有单位MP a 的软管组合件的最大工作压力, 如2 5 . 0 MP a “ ; c ) 装配的月和年份的最后两位数 , 如 1 0 / 0 1 0 示例 X X / 2 5 . 0 MP a 1 0 / 0 1 ” 软管组合件的最大工作压力等于工作压力最低的那个组件的最大工作压力。 G B / T 1 5 3 2 9 . 1 -2 0 0 3 附录A ( 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章条编号与 I S O 4 0 7 9 - 1 2 0 0 1 章条编号对照 表 A . 1 给出了本部分章条编号与 I S O 4 0 7 9 - 1 2 0 0 1 章条编号的对照一览表。 表 A . 1 本部分章条编号与 I S O 4 0 7 9 - 1 2 0 0 1 章条编号对照 1 12 23 34 44.1 4.14.2 4.25 55.1 5.15. 2 5.26 6.1 6.16.1.1 6.1.16.1.2 6.1.26. 2 6.26. 3 6.36.3. 1 6. 3.16. 3. 2 6. 3. 26.3.3 6.3.36.3.4 6.3.46.4 001鑰E x杆gF丒E F 樚E G B / T 1 5 3 2 9 . 1 -2 0 0 3 附录B ( 资料性 附录) 本部分与 I S O 4 0 7 9 - 1 2 0 0 1 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 表 B . 1 中给出了本部分与 I S O 4 0 7 9 - 1 2 0 0 1 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 。 表 B . 1 本部分与 I S O 4 0 7 9 - 1 2 0 0 1 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 一 G B / T 1 5 3 2 9 . 1 -2 0 0 3 附录C ( 资料性附录) 软管及软管组合件供货长度的建议 C . 1 软 管 软管应按采购方规定的长度供货, 公差为士2 0 0 0 除采购方另有要求外 , 任何一根软管的长度应大于 1 m, 并且在任何一次交货中不同长度的百分 比 应与表 C . 1 一致 。 表 C . 1 软管的长度公差 一}.}I}J}t}/m1 A1010{cfft15 甘二5RC2591951/J,, 川 C . 2 软管组合件 软管组合件的长度公差应与表C . 2 一致。 表 C . 2 软管的组合件的长度公差 911 -A-4 I7j t,} it /mm630 RUT630 4..1-LY 1 2501 250 la is 2 5002 500 LA F , Y 8 0008 000 VA I一习 G B / T 1 5 3 2 9 . 1 - 2 0 0 3 参考文献 [ 1 1 G B / T 7 6 3 1 . 2 -1 9 8 7 润滑剂和有关产品( L类) 的分类第2 部分 H组( 液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