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动压箔片轴承启停性能的实验研究.pdf
2 0 1 1年 7月 第 3 6卷 第 7期 润滑与密封 L UBRI CATI ON ENGI NEERI NG J u l y 2 01 1 Vo 】 . 3 6 No . 7 D O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0 2 5 4~ 0 1 5 0 . 2 0 1 1 . 0 7 . 0 1 3 空气 动压箔 片轴 承启停性 能的实验研 究 彭万欢郑越青徐刚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四川绵阳 6 2 1 9 0 0 摘要为分析空气动压箔片轴承启停过程的内在机制,构建箔片轴承试验平台,采用连续启停和阶梯转速启停 2 种实验模式对箔片轴承的启停特性进行深入研究,获得箔片轴承启停过程中摩擦力矩的真实变化规律;结合气体润滑理 论,预测箔片轴承摩擦力矩在全转速范围内的变化规律,从工程角度给出了箔片轴承起飞转速的合理定义。结果表明 体接触摩擦力矩和气膜剪切摩擦力矩组成,在全转速范围内,箔片轴承的合成力矩随着转速的升高先降低后升高;工程 角度看,当箔片轴承在设定转速下工作时,只要测量合成力矩相对于启动时最大力矩下降了很大的幅度,可以认为此时 的箔片轴承已经起飞 ,即当前状态的箔片轴承具备承受相应负载 的承载能力 。 关键词箔片轴承;动压轴承;启停性能;起飞转速 中图分类号 T H 1 3 3 . 3 5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 2 5 4~ 0 1 5 0 2 0 1 1 7 0 5 2 4 Ex pe r i me nt a l S t ud y o n t he S t a r t - s t o p C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o f Fo i l Ai r Be a r i ng Pe n g Wan h u a n Zh e n g Yu e q i n g Xu Ga n g I n s t i t u t e o f M e c h a n i c a l M a n u f a c t u r i n g T e c h n i q u e , C h i n a A c a d e m y o f E n g i n e e ri n g P h y s i c s , Mi a n y a n g S i c h u a n 6 2 1 9 0 0, C h i n a Ab s t r a c t I n o r d e r t o a n a l y z e t he i n t rin s i c c h a r a c t e ris t i c s o f f o i l a i r b e a rin g d u rin g t h e s t a r t a n d s t o p p r o c e s s , a t e s t r i g wa s b u i l t a n d e x p e r i me n t s wi t h t wo k i n d s o f e x p e rime n t mo d e, c o n t i n u o u s r o t a r y s p e e d s t a r t s t o p a n d s t e p p e d r o t a r y s p e e d s t a r t - s t o p we r e i mp l e me n t e d . F r o m t h e e x p e r i me n t r e s u l t s t h e r e a l l a w o f f ric t i o n mo me n t o f f o i l a i r b e a rin g d u rin g t h e s t a rt a n d s t o p p r o c e s s wa s c o n c l u d e d, t h e l a w o f fri c t i o n mo me n t i n t h e f u l l s p e e d r a n g e wa s p r e d i c t e d i n t e g r a t i n g wi t h t h e t h e o r y o f g a s l u b r i c a t i o n, a n d a r e a s o n a b l e d e fi n i t i o n o f l i f t o ff s p e e d o f f o i l a i r b e a r i n g wa s g i v e n f r o m t h e s i g h t o f e n g i n e e rin g . Th e e x p e rime n t s r e v e a l t h a t t h e t e s t e d mo me n t o f f o i l a i r b e a rin g i s c o mp o s e d o f c o n t a c t f ric t i o n mo me n t be t we e n s o l i d s a n d s h e a r f r i c t i o n mo me n t o f g a s fil m , a n d t h e t e s t e d c o mp o s e d mo me n t o f f o i l a i r b e a rin g i n c r e a s e s wi t h t h e r o t a ry s p e e d i n t h e b e g i n n i n g b u t d e c r e a s e s l a t e r . Fr o m t h e p o i n t o f e n g i n e e r i n g, wh e n f o i l a i r b e a r i n g i s s t a b l y r u n n i n g a t wo r k i n g s p e e d, a s l o n g a s t h e t e s t e d c o mp o s e d mo me n t d e c r e a s e s wi t h h i g h p e r c e n t c o mp a r i n g wi t h t h e ma x i mu m mo me n t wh e n s t a r t e d, a l i ft o ff c a n b e c o n s i d e r e d t o h a p p e n, wh i c h me a n s t h a t t h e f o i l a i r b e a rin g i n t h i s c o n d i t i o n i s c a p a b l e t o a f f o r d t h e c o r r e s p o nd i n g l o a d. Ke y wo r d s f o i l a i r b e a rin g; a e r o d y n a mi c b e a tin g; s t a rt s t o p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l i f t o ff s p e e d 空气动压箔片轴承是一种无油支承技术 ,它以空 气作为润滑剂,以弹性平箔作为支承表面,以弹性波 箔作为支承部件⋯。由于采用弹性支承,动压箔片轴 承具有很强的自适应性 、高容杂性和良好的抗冲击能 力 。由于空气动压箔片轴承工作时无需润滑油,支 承件之间无机械接触 ,完全消除了磨损,没有接触摩 擦 ,因而没有摩擦生热,从根本上避免了滚动支承的 润滑油 “ 高 温起 雾 ” 的难题 ,对工作 介 质和 环境 无 基金项 目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所长基 金项 目 K 5 8 7 0 9 一 J S . 收稿 日期 2 0 1 0 1 2 2 1 作者简介 彭万欢 1 9 8 1 一 ,男 ,硕士 ,工程师 ,研究方向为 气体润滑.E - m a i l w a n h a p p y s o h u . t o m . 污染,是无公害的支承技术,被认为是支承技术的一 场革命。这些优点使得空气动压箔片轴承在高速 、超 高速主轴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是解决传统支 承限制转 速进一步提高的瓶颈的一个重要途径 。 空气动压箔片轴承的启停特性关系到箔片轴承运 行时的摩擦特性、温升特性、使用寿命等重要性能指 标,然而 目前国内外大多数研究学者对箔片轴承启停 过程中相关物理量的变化规律仍然莫衷一是,比如对 箔片轴承起飞转速的定义就有多个版本。本文作者通 过构建动压箔片轴承试验平台,对空气动压箔片轴承 的启停特性进行试验研究,分析了箔片轴承启停过程 的内在机制 ,获得了箔片轴承在全转速范围内的力矩 变化规律,揭示了当前对起飞转速的定义所存在的误 2 0 1 1 年第 7期 彭万欢等空气动压箔片轴承启停性能的实验研究 5 3 区,研究结果对于丰富箔片轴承理论基础和工程设计 经验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1 试验平 台结构 1 . 1 试验平 台硬件结构 箔片轴承性能试验测试平 台系统采用倒置式结 构,如图 1 所示 ,即用轴承座 8 通过滚动轴承 9支撑 转子4旋转,电机 1 通过柔性联轴器 3驱动转子高速 旋转,转子高速旋转时将箔片轴承 5浮起。这种结构 非常便于对箔片轴承进行加载和扭矩测量,有利于箔 片轴承各项性能规律的测试。箔片轴承的负载由质量 块 1 1 通过滑轮装置 1 2竖直向上施加于箔片轴承中心 上 ,箔片轴承上 固定一根测杆 6 ,通过测量测杆施加 于力传感器 7上的作用力可以得到实验条件下箔片轴 承的摩擦力矩 ,作为描述箔片轴承启停特性的重要物 理量。系统驱 动 电机 选用 富士变频 电机 V F G 9 0 L . 3 3 . 3 - 1 . 1 - 4 ,其最高转速为 8 0 0 0 r / m i n 。 l 2 3 4 5 6 7 8 1 . 电机 2 . 电机支架 3 . 联轴器 4 . 转子 5 . 箔片轴承 6 . 测杆 7 . 力传感器 8 . 轴承座 9 . 滚动轴承 1 0 . 轴承端盖l 1 . 质量块 l 2 . 滑轮 图 1 实验平台硬件系统结构 F i g 1 Ha r d wa r e s t r u c t u r e o f t e s t r i g 1 . 2箔片轴承 结构 目前研究人员已开发了多种结构形式的径向箔片 轴 承 ,有 张 紧 型、悬 臂 型 、多 楔 型 、缠 绕 型 、波 箔 型,由于波箔型箔片轴承具有非常 良好 的阻尼特性, 且应用最成熟和广泛,因此箔片轴承的结构采用波箔 型结构形式 。 箔片轴承的结构采用全周式平箔加波箔的结构形 式,如图2 所示。波箔为平箔提供弹性支承,平箔与 波箔用固定销固定在轴瓦上。平箔与转子在初始状态 处于抱紧状态,随着转子转速的上升 ,由于气体的黏 性和楔形的作用 ,平箔与转子之间逐渐形成气膜压 力 ,使波箔产生变形,从而将平箔推开,使平箔与转 子处于无接触工作状态 。 图 2 径向箔片轴承结构 F i g 2 S t r u c t u r e o f j o u ma l f o i l a i r b e a r i n g 轴瓦的结构采用上下两瓣的结构形式 ,上轴瓦和 下轴瓦装配 固定后再精磨内孑 L 即可保证 内孔形位误 差。这种结构非常便于箔片轴承的装拆 、箔片的更换 及其他实验条件的改变,而无需拆解试验平台其他基 础部件和重新装配,减少了更改实验条件时主轴与电 机转子之间重复繁琐的对中调整工作,有利于保证实 验状态的一致性 。 2 试验研 究及分析 2 . 1 启停试验 给箔片轴承施加一定的负载,设定电机转速至目 标转速,启动电机,待转速稳定后保持稳定转速运行 一 段时间,之后停止电机,直至电机完全停止,记录 整个过程中力传感器的响应 ,得到图3所示的箔片轴 承启停过程特征曲线。其中,A B段为电机启动前的 状态 ,B D段为 电机转 速从 0增加至设定转速 的状态 , D E段为电机保持设定转速 的状态 ,E H段为停机过 程。该曲线与 国 内外研究 人员得 到的 曲线 完全一 致 ,很多学者试图从这条特征 曲线中获得箔片轴 承起 飞转速 的严格定义 ,不过都经不起严格 推敲。 Cha n n e l 1 Gr a ph 2 I Unt i t l e d I/ - I 3O。 2 5 ‘ 、 厂 I 名 2 0 J 、 1 昌 1 5 f 、 一 l 0 。 』 l 5 ‘ C 中s r 1 | 0 ‘ I 1 _ 一5 I1 0 0 0 2 O 0 0 0 3 0 b o o 4 0 0’0 0 5 0 0。 0 0 6 0 6 0 7 0 0 0 0 8 0 0 0 I T im e / s I I A B C D E F GH 图 3 箔片轴承启停过程特征曲线 F i g 3 Ty p i c a l wa v e f o r m o f f o i l a i r be a r i n g d u rin g s t a r t a nd s t o p 润滑与密封 第 3 6卷 从图 3可看到,电机启动后,箔片轴承的摩擦力 矩先增大至某一个极大值,随后开始下降,直至转速 稳定。部分研究人员对 曲线 的解释为 ,在启动过程 中,轴承与转子表面的摩擦力随转速升高而迅速增 大 ,气膜逐渐产生之后,力矩开始下降 。 ,并认为 力矩最大点 c点的转速就是箔片轴承的起飞转速 。 经过分析作者认为这种解释并不完全正确,从摩 擦学角度看 ,电机转速从 0开始上升时,轴承与转子 表面的接触摩擦力由静摩擦转变为动摩擦,而静摩擦 力通常比动摩擦力要大 ,因而 点的摩擦力矩应该 最大,即 点应该是一个 阶跃信号,随着转子转速 的逐渐升高,气膜逐渐形成 ,接触点和接触压力逐渐 减小 ,摩擦力矩也逐渐减小。 在有些学者的试验结果中,启停 曲线的 C D段和 E F段中间会出现力矩的波动或跳跃 ,并定义在力矩 波动或跳跃点对应 的转速 就是起飞 转速 。从作者 的试验结果来看 ,启停曲线中经常也会存在这种力矩 的波动或跳跃,但这种现象并不是必然的 ,与试验时 电机的加减速特性、负载等很多不确定因素有关 ,因 此,这种起飞转速的定义方式也是不科学的。 2 . 2阶梯转速启停试验 为了验证上述摩擦力矩变化规律的推测,对箔片 轴承进行了阶梯转速启停试验。阶梯转速启停试验的 试验模式为设定转速由1 0 0 r / m i n开始逐步提高直 至 7 0 0 0 r / m i n 当设定转速在 1 0 0~1 0 0 0 r / m i n内 时 ,以 1 0 0 r / m i n为 单位 递 增,而 当设 定 转 速 在 1 0 0 0~ 7 0 0 0 r / ra i n内时,以5 0 0 r / m i n为单位递增 。 每个设定转速下进行一次启停,试验之前 ,设定电机 的启动时间为 1 0 s ,停止时间为 1 5 S ,在设定转速下 运行时间为2 O s 。记录每次启停试验转速上升至设定 转速后稳定运行时的稳定力矩,结果如图4 所示。 盲 。 ● 圣 . 1 . 嚣 0. 图4 阶梯转速稳定力矩试验结果 F i g 4 Mo me n t t e s t r e s u l t s wi t h s t e p pe d s pe e d 图4所示的稳定力矩随转速的变化规律实际上是 图3启停连续曲线 B D段的离散化表现形式,二者应 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规律。剔除试验中偶然因素造成的 奇点 ,从图4中可以看出,转速从 0开始上升后,摩 擦力矩随 即 阶跃上 升 至最 大值 ,并且 随着 转 速 的上 升,摩擦力矩逐步下降,因此定义转子升速过程中任 一 点的转速作为起飞转速都是不恰当的。图4离散化 的曲线与图 3的连续曲线之间升降速段的变化规律差 异主要是由于在对连续启停原始数据进行处理时对阶 跃信号进行了低通滤波造成的。 2 . 3试验结果分析 由于系统振动等偶然因素的影响,连续测量时信 号中必然存在噪声 ,为了便于对测量信号的观察与分 析,在对原始信号进行后处理时必然先进行低通滤 波。从数字信号处理 的角度看,阶跃信号是由 0~ ∞频率的信号叠加而成。对阶跃信号进行低通滤 波 ,滤掉了信号中的高频成分 ,使信号在阶跃点形成 一 个过渡带 ,从而将阶跃信号变成连续信号,如图5 所示 。 图5 阶跃信号低通滤波处理结果 F i g 5 L o w p a s s fi l t e r e d wa v e f o r t B wi t h s t e p s i g n a l 结合图 3~ 5可以看出,图3中启停特征曲线 B C 段和 朋 段力矩与转速的单调递增关系并没有真正揭 示箔片轴承摩擦力矩与转速的关系,而箔片轴承摩擦 力矩与转速的真实内在关系是,在一定转速范围内, 转子转速由0开始启动时,摩擦力矩迅速阶跃上升至 最大值 ,随着转速的提高,摩擦力矩单调下降。由于 对测量信号进行数据处理时滤掉了阶跃信号的高频成 分 ,从而使阶跃信号产生一个过渡带,且在过渡带内 单调 ,正因为如此 ,造成 了学者对 于摩擦力矩变化规 律的误解。不同实验模式和数据处理方式的不同很好 地解释了启停特征曲线与阶梯转速启停实验所获得的 力矩规律之间的差异 ,也揭示了箔片轴承摩擦力矩随 转速变化的内在规律。 3 起飞转速定义讨论 由测量装置 的测量原理可 以看 出 ,测量得到 的力 矩主要由轴承和转子表面的接触摩擦力矩和气膜的剪 切摩擦力矩构成。由气体润滑的理论可知,气膜之间 的周向剪切摩擦力矩 为 f 一旦 业1 c L 4 1 3 n.1、h 2 a x 2 0 1 1 年第 7 期 彭万欢等空气动压箔片轴承启停性能的实验研究 5 5 式中 为气膜周向剪切摩擦力矩 ;R为箔片轴承转 子半径 ; 肛为气体动力黏度 ;U为工作面相对运动速 度;h为气膜问隙;P为气膜压力 ; 为相对运动方 向坐标 ; 为箔片轴承气膜工作区域。 由式 1 定性分析可知,在负载保持不变时 , 气膜剪切摩擦力矩随转速的升高而增大。由前面的试 验分析结果可知 ,箔片轴承固体摩擦力矩随转速的升 高而降低。在低转速阶段,固体摩擦力矩是主要成 分 ,因而测量合成摩擦力矩单调下降;待转速升高到 某一值后 ,固体摩擦力矩已经降到很低的水平,转而 气膜剪切摩擦力矩变成主要成分,则此后力矩随转速 升高开始增大。因此可以推测 ,在全转速范围 0一 。 。 内 ,测 量合 成力 矩 在低 转 速段 随转 速 的升 高 而降低,超过某一临界转速后,随着转速的升高而增 大 ,如图 6所示 。 目 Z 转速 ∞ , 1 0 r . mi n ‘ ‘ 图6 全转速范围力矩变化规律预测 Fi g 6 Pr e d i c t i o n o f mo me n t l a w i n f u l l s pe e d r a n g e 可以看出,即便是在合成摩擦力矩的极小点 ,接 触摩擦力矩也还没减小到 0 ,即箔片轴承的平箔与转 子仍然没有完全脱开。从作者的试验结果和其他学者 高速实验研究结果及箔片轴承工程应用资料来看 ,即 便箔片轴承在足够高的转速下运行 ,平箔与转子之间 的接触摩擦仍不可能完全消除,箔片轴承工作表面始 终存在磨损 ⋯。 从工程实际的角度看,在转子高速旋转时,转子 与箔片之间必然存在各种冲击,这种冲击也必然导致 箔片与转子的接触摩擦。因此,从工程角度讲 ,不存 在所谓的起飞转速可以表征平箔与转子完全脱开,这 个概念只为学术上表述问题的方便而诞生,实际上没 有很严格的定义 ,而且对于工程设计的意义不大。此 外 ,从工程测试的角度看 ,由于系统运行时始终存在 各种干扰信号 ,因而也很难准确捕捉到测试信号的特 征点作为起飞转速的判据。 基于上述考虑和经过对箔片轴承的循环启停寿命 的实验研究,作者认为当箔片轴承在设定转速下运转 时,只要测量合成摩擦力矩相对于启动时最大力矩下 降了很大的幅度,即便此时仍然存在很小 的接触摩 擦,只要不影响箔片轴承的寿命 ,可以认为此时的箔 片轴承已经起飞,即当前的状态完全具备承受相应负 载的承载能力。 4结论 1 箔片轴承的测量合成力矩 由固体接触摩擦 力矩和气膜剪切摩擦力矩组成 ,当转子转速从 O开始 上升时,箔片轴承的测量合成力矩即阶跃上升至极大 值;在全转速范围内,箔片轴承的测量合成力矩随着 转速的升高先降低后升高。 2 从工程角度看,在转 子高速旋转时,由于 各种冲击的存在,箔片与转子之间始终存在接触摩 擦 ,因此不存在所谓的起飞转速可以表征平箔与转子 完全脱开。当箔片轴承在设定转速下运转时,只要测 量合成力矩相对于启动时最大力矩下降了很大的幅 度 ,即便此时仍然存在很小的接触摩擦 ,只要不影响 箔片轴承的寿命 ,可以认为此时的箔片轴承 已经起 飞,即当前的状态完全具备承受相应负载的承载能力。 参考文献 【 1 】R u b i o D, S a n A n d r e s L . B u m p t y p e f o i l b e a ri n g s t r u c t u r a l s t i f f - n e s s E x p e ri m e n t s a n d p r e d i c t i o n s [ J ] . J o u r n a l o f E n g i n e e ri n g f o r Ga s Tu r bi n e s a n d P o we r, 2 0 0 6, 1 2 8 6 5 36 6 0. 【 2 】K i m T H, B r e e d l o v e A W, S a n A n d r e s L . C h a r a c t e ri z a t i o n o f a f o i l b e a tin g s t ruc t u r e a t i n c r e a s i n g t e mpe r a t u r e s S t a t i c l o a d a n d d y n a m i c f o r c e p e rf o r m a n c e [ J ] . J o u r n a l o f T ri b o l o g y , 2 0 0 9 , 1 3 1 0 41 7 0 3. 1 - 0 41 7 0 3 . 9. 【 3 】H e s h m a t H, H r y n i e w i e z P , WM t o n I I J F , e t a 1 . L o w f ri c t i o n w e a r r e s i s t a n t c o a t i n g s fo r h i g h t e m p e r a t u r e f o i l b e a ri n g s [ J ] . T r i b o l o g y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 2 0 0 5, 3 8 1 0 5 91 07 5. 【 4 】J a h a n m i r S , H e s h m a t H, H e s h m a t C . E v a l u a t i o n o f D L C c o a t i n g s fo r h i g h t e m p e r a t u r e f o i l b e a ri n g a p p l i c a t i o n s [ J ] . J o u rna l o f T ribo l o g y, 2 0 09, 1 31 01 1 3 0 1 .101 1 3 01 .1 1 . 【 5 】杨利花, 石建华, 刘恒, 等. 弹性箔片动压径向气体轴承起飞 转速和承载能力的实验研究[ J ] . 润滑与密封 , 2 0 0 6 , 3 1 3 1 51 8. ra n g L i h u a , S h i J i a n h u a , L i u He n g , e t a 1 . T h e e x p e ri me n t al s t u d y o n t h e l i f t o ff s p e e d a n d l o a d c a p a c i t y o f c o mp l i a n t a e F o d y n a m i c f o i l j o u r n al a i r b e a ri n g s [ J ] . L u b ri c a t i o n E n g i n e e ri n g , 2 0 0 6 , 3 1 3 1 5 1 8 . 【 6 】D e l l a e o r t e C . An e wf o i l a i r bea r i n g t e s t r i g fo r u s e t o 7 0 0℃ a n d 7 0 0 0 0 q o m[ J ] . T ri b o l o g y T r a n s a c t i o n s , 1 9 9 8 , 4 1 3 3 5 3 4 0 . 【 7 】F a n n i n g c E, B l a n c h e t T A . H i g h t e m p e r a t u r e e v al u a t i o n o f s o l - i d l u b ri c a n t c o a t i n g s i n a f o i l t h r u s t b e a r i n g [ J ] . We a r , 2 0 0 8 , 2 6 5 1 0 761 0 8 6. 【 8 】戚社苗. 弹性箔片气体轴承的完全气弹耦合解[ D] .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 2 0 0 5 . 【 9 】K i m K y e o n g S u , L e e I n . V i b r a t i o n c h a r a c t e ri s t i c s o f a 7 5 k W t u r b o m a c h i n e w i t h a i r f o i l b e a ri n g s [ J ] . J o u rna l o f E n g i n e e ri n g for Ga s Tu r b i n e s a n d Po we r, 2 0 0 7, 1 2 9 8 4 38 4 8. 【 1 0 】D e H a c o e C , R a d i l K C , B r u c k n e r R J , e t a 1 . D e s i g n , b ri c a t i o n a n d p e r f o rm a n c e o f o p e n s o u r c e g e n e r a t i o n I a nd I I e o m p l i a n t h y d r o d y n a m i c g a s f o i l b e a r i n g s [ R] . N A S A / T M - 2 0 0 7 2 1 4 6 91, 2 0 0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