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检查标准(2009.8.24)(1).xls
井下运输整顿的通知 根据转发徐州监察分局〈关于开展煤矿机电、运输专项监察的 通知〉的通知要求,各单位由机电区长组织专人,对本单位所使用 的运输斜巷、窄轨电机车、带式输送机进行全面检查,检查地点、检 查人员、设备、设施状况、存在问题及整改情况于4月23日前书面汇总 后,上报生产技术科机运组。上报内容 ①机电区长、维护班长、维护员、皮带机司机、绞车司机、电机 车司机、电瓶车司机、充电工名单及自然状况 ②运输系统图图中要注明巷道名称、断面、坡度、长度,绞车 型号、钢丝绳规格、提升挂车数,轨道型号,安全设施使用状况、地 辊数量, ③电气系统图(含供电、信号、照明) ④窄轨运输斜巷检查表、轨道、道岔验收标准(表格附后)每 一条斜巷一张检查表 ⑤窄轨电机车检查表(表格附后)每一台车一张检查表、每一 块电瓶一张检查表 ⑥斜巷管理标志牌 ⑦带式输送机(表格附后)型号、长度、皮带综保型号、皮带 各类保护完好状况以及备用设备完好在位备用情况。 自查期间凡未查、未上报的斜巷与设备、设施,不得使用,检查 中发现有“隐患”的应立即停止运行,进行整改,检查存在问题整改 须在2009年4月23日前整改完毕。 生产技术科 2009.04.20 斜巷窄轨运输检查表 单位 斜巷名称 序号检查项目检查标准完好状况 1 上 滑 板 车 场 外侧挡车器 在车场外侧,距上滑板挡车器大于一次挂车的三倍。 2上 滑 板 挡 车 器 1、距变坡点不大于2米 2、能自动复位 3上 滑 板 连 锁 安全门 1、第一道安全门在距变坡点1~1.5米处,第二道装在变坡 点下方略大于一列车长度的地点。连锁安全门必须是风动或 水动。 2、安全门下边框与轨面垂距第一道不大于300mm,其他 不大于800mm。 3、安全门及门柱符合设计及安装要求。(见管理规定) 4上滑板车场1、采掘运输斜巷各车场长度不小于一次提升串车长度的1.5 倍。 2、主要运输斜巷各车场的长度不小于一次提升串车长度的3 倍。 3、上车场不得有向斜巷的倾斜度。 5捕车器1、斜巷内使用串车提升时,斜巷长度超过100米的巷道必须 安装捕车器。 2、捕车器安装位置应在各甩道和下车场的上方,间距不超 过100米。 6信号躲避峒 必须有合格的躲避峒,信号和安全门的操作机构必须放置在 躲避峒内,躲避峒内不得堆放其它物品。 7主 提 升 绳 和 保险绳 1、钢丝绳头应采用插接,插接长度不小于3.5个捻距,且有 绳口。 2、保险绳要同主绳规格一致,七分以上(包括七分)主绳 ,保险绳不低于七分。保险绳长度为略大于一次提升串车的 长度(不超过一辆车长度)。 3、保险绳与主绳之间必须用不少于3个与钢丝绳相匹配的元 宝卡,在保险绳绳环内侧与主绳连接紧固。 4、主绳与矿车连接环之间、保险绳与尾部矿车连接环之间 使用马镫连接。 8轨道与道岔1、上下滑板、中间甩道车场严禁使用驴尾巴道岔或简易道 岔,不得有杂拌道。 2、与电机车轨道间要有合格的二级绝缘。 3、轨道与道岔质量要达到合格及以上。 9安全距离 斜巷巷道一帮与车辆的突出部位之间安全距离必须符合煤 矿安全规定的有关规定。 10标志牌1、上下滑板、中间甩道必须有“正在走钩,严禁行人”醒目 标志牌。 2、斜巷上滑板应设置斜巷标志牌,其内容包括巷道、设备 、设施、钢丝绳规格及挂车数等参数。 11信号装置 1、主要斜巷要有语言报警装置,一般斜巷必须有行车红灯 信号。 斜巷窄轨运输检查表 单位 斜巷名称 序号检查项目检查标准完好状况 2、上下滑板、中间甩道必须设有完好的声光信号。 12绞车 电绞、电气设备等必须完好,有可远方操作的操作按钮和声 光信号,且便于操作。 13管理牌版 1、上下滑板必须分别悬挂各岗位的操作规程和岗位责任制 牌板。 2、上下滑板必须悬挂每班行人行车时间表。 14中 间 甩 道 及 下口安全门 斜巷下车场起坡点向上5米处和各甩道起坡点必须安设一道 常闭安全门,安全门必须是风动或水动,由把勾工在躲避峒 内实行远控操作。 15检 查 检 修 记 录 1、主提升绳和和保险绳必须每天检查一次,并有详细记录 (现场悬挂)。 2、绞车及安全设施要有包机制度和检查记录(现场悬挂) 。 16绞 车 的 特 殊 使用 1、“倒拉车”电绞必须在电绞前方装设两根以上直径不小于 200mm的护身柱,回头轮要固定牢固可靠。 2、使用对拉绞车,必须制定专门措施。严禁在斜巷内摘挂 钩。摘挂钩地点水平段巷道长度不得小于一次串车长度的 1.5倍。 3、斜巷上车场安装使用拉回头电绞牵引车辆时,牵引勾头 只允许挂在下山方向第一个车的三环链上;不得挂在其它任 何车辆的中间或尾端的三环链上裹车。使用单位必须制定相 关的安全操作规定予以明确,并悬挂在现场。 17斜 巷 的 中 部 及 下 部 车 场 甩 道 的 轨 道 曲率半径 1、炮采工作面应敷设3#道岔,曲率半径不小于9米。 2、综采工作面运送支架和设备时应敷设4道岔,曲率半径 不小于12米。 18地辊斜巷内要安装地滚,其间距不得大于20米,在变坡点处要适 当增加,以钢丝绳不磨道板、底板为准;若磨巷帮或顶板, 要设置立滚或压滚。 19管理制度 要建立完善斜巷管理包保责任制,斜巷有包保责任人,对所 包保设备、设施、轨道等负责。 20文明卫生 斜巷内要保持清洁卫生,不得有杂物、浮煤、浮矸、积水等 ,不得水冲道床。 检查人 检查时间 11信号装置 轨道线路检查验收标准 单位检查地点线路长度 序 号 项目 单 位 质量要求及允许偏差检查点情况 主要运输线路一般运输线路12345678910 1轨道中心线mm 单轨中心线符合设计,偏差不大于设计 值的50;双轨中心线的间距不小于设 计要求,不大于设计值的20,双轨的中 心位置与设计位置的偏移不大于50 2坡度与标高 轨面的实际标高与设计标高的偏差为 50;坡度误差50米内不超过1/1000, 即50米内高差不超过50(包括倾斜巷道 的绞车道) 3 ※ 接头平整度mm 轨面及内侧错差不大于2,不应有硬弯 4方向mm 直线目视直顺,用10米弦量不超过10; 曲线目视圆顺,用2米弦量相邻两点正矢 差半径50米以上时不超过2,半径50米 以下时不超过3, 直线目视直顺,用 10米弦量不超过12 ;曲线目视圆顺, 用2米弦量相邻两 点正矢差不超过3 , 5 轨面前后高 低 mm 直线目视直顺,用10米弦量不超过10。 倾斜绞车道不超过15(设计变坡点不在 此限) 用10米弦量不超过 15 6 ※ 轨距mm 轨距符合设计,允许偏差直线段5,- 2;曲线段加宽后5,-2 直线段6,-2; 曲线段加宽后6, -2 7钢轨mm 轨型符合设计或满足运量要求,同一线路无杂拌道。钢轨磨 损不超过规定 8 ※ 水平mm 直线段两股钢轨应水平,误差不大于5; 曲线加超高后误差不大于5 直线段两股钢轨应 水平,误差不大于 8;曲线加超高后 误差不大于8 9轨缝mm 井下不大于5,焊缝无裂纹。地面夏季不大于7,冬季不 大于10,无三处以上连续瞎缝 10轨枕质量mm 规格及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无失效现 象 接头处无失效,其 它无三根以上连续 失效 11接头方式mm 接头应用悬接直线段应对接,相对错距不大于50;曲线段 和使用抱轨式人车的绞车道应错接,相对错距不大于2米 12扣件mm 鱼尾板、螺栓、弹簧垫与轨型配套,规 格符合设计要求,数量齐全,密贴、紧 固有效 13道钉mm 规格与轨型配套,数量齐全,浮离不大 于2;混凝土轨枕螺栓、压板紧固齐全, 浮离不大于2 数量齐全,浮离不 大于2; 14轨枕间距mm 按设计要求布置,偏差为50 15捣固mm 道渣捣固坚实、无空板、吊板(轨底与 轨枕间隙大于2者为吊板) 16路基mm 无严重塌坡、地鼓、沉降现象 17道床 道渣材质和粒度福恶化标准;道渣粒度 井下不小于100(个别底板突出处不小 于50),地面不小于150.道床整洁,道 渣不埋没轨枕面(使用插爪式人车的斜 井绞车道木枕必须露出1/3),无积水、 淤泥。地面无杂草 18水沟 排水畅通,水面应低于路基,井底车场 及行人巷道水沟盖板应齐全,牢固 19托绳轮 数量齐全。转动灵活,钢丝绳不磨轨枕 及扣件 合 计 评定标准 质量等级主要项目单项合格率一般项目单项合格率不合格项目情况 优秀100及以上90及以上(1)不影响安全行车;(2)质量问题要妥善处理完毕 合格90及以上80及以上(1)不影响安全行车;(2)质量问题要妥善处理完毕 不合格不符合“合格”标准 说明有“※”符号的是主要检查项目 检查人 等级年 月 日 合计备注 检查数 合格数 合格率 移交标准。检验时, 井下以巷道设计中心 线进行选点挂线检查 ;井上以中心桩为准 移交标准。井下量取 腰线至轨面的垂距; 井上用水准仪测量 在接头前后各5米内选 点检查。用2米长细绳 在外轨内侧量取曲线 的正矢值 检查接头处前后各5米 内选点检查。(用单 丝细尼龙线,规定挠 度2mm) 检查接头处前后各5米 内选点检查。(轨面 以下13mm处) 用水平尺检查 量最小间隙 轨枕腐朽、损坏、断 裂至不起作用者为失 效 每组道岔量两处 用小锤敲击全部扣件 用小锤敲击,塞尺检 查 目测、锤击、脚踩有 松动者为空板、吊板 坡度较大的绞车道铺 设有困难时,可采用 固定道床和其它措施 。新建和大修线路道 渣应埋没轨枕2/3 用塞尺检查 不合格项目情况 (1)不影响安全行车;(2)质量问题要妥善处理完毕 (1)不影响安全行车;(2)质量问题要妥善处理完毕 不符合“合格”标准 窄轨铁道道岔质量检查验收标准 单位检查地点道岔型号等级 序号项目单位质量要求及允许偏差检查点情况合计 检查数 合格数 1※轨距mm按标准加宽后3;辙岔前后轨距偏差3,0 2※水平mm偏差不大于5 3方向mm 直线目视直顺,用10米弦量不超过10。曲线目 视圆顺,用1米弦量相邻两点正矢差不大于2, 用2米弦量相邻两点正矢差不大于3, 4 轨面前后高 低 mm直线平顺,用10米弦量不超过10。 5※接头平整度mm轨面及内侧错差不大于2 6※尖轨mm 尖轨尖端与基本轨密贴,间隙不大于2,无跳 动;尖轨损伤长度不超过100,在尖轨顶面宽20 处与基本轨高低差不大于2 7开程mm尖轨开程为80110 8轨缝mm 尖轨根部不大于8,井下不大于5,焊缝无裂 纹。地面夏季不大于7,冬季不大于10,无三 处以上连续瞎缝 9※ 心轨和护轨 工作边间距 mm 600mm轨距为572,偏差为2,0;900mm轨距为 872,偏差为2,0; 10护轨mm 零件齐全,安装牢固,无松动、失效现象。心 轨尖端与护轨工作边中点相对(垂直)偏差 50 11辙岔mm 心轨、翼轨垂直磨损不超过7,铆钉无松动, 焊缝无裂纹 12滑床板mm应与尖轨底面贴合,其间隙不超过2 13 基本轨与连 接轨 mm垂直磨损不大于7 14轨撑mm 应与基本轨密贴,间隙不大于1,数量齐全, 无松动现象 15扣件 鱼尾板、螺栓、弹簧垫与轨型配套,数量齐全 ,紧固有效 16道钉mm规格符合标准,数量齐全,浮离不大于2 17轨枕质量规格符合标准,无失效现象 18轨枕间距mm按设计要求布置,偏差为50 19捣固捣固坚实、无空板、吊板 20转辙器拉杆零件齐全,连接牢固,动作灵活可靠 21道床道床整洁,道渣不埋没轨枕面,地面无杂草 合计 评定标准 质量等级主要项目单项合格率一般项目单项合格率不合格项目情况 优秀100及以上90及以上(1)不影响安全行车;(2)质量问题要妥善处理完毕 合格90及以上80及以上(1)不影响安全行车;(2)质量问题要妥善处理完毕 不合格不符合“合格”标准 说明有“※”符号的是主要检查项目 检查人 年 月 日 备注 合格率 尖轨前端量一处,尖轨根部量二处 ,曲连接轨中部量一处,道岔后部 量二处 尖轨前端量一处,直、曲连接轨中 部各量一处,道岔后部量二处 共检查3点,道岔前后及中间各一点 (用单丝细尼龙线,规定挠度2mm ) 检查所有轨缝 每组道岔量两处 心轨在顶面宽35处量,翼轨量喉部 用塞尺检查全部滑床板 用卡尺、卡钳检查 用小锤敲击,塞尺检查 用塞尺检查 合计 不合格项目情况 (1)不影响安全行车;(2)质量问题要妥善处理完毕 (1)不影响安全行车;(2)质量问题要妥善处理完毕 不符合“合格”标准 小绞车检查验收项目及标准要求 施工单位检查地点 绞车规格型号年 月 日 序 号 检修项目标准及要求存在问题处理措施 1紧固件 螺纹连接件和锁紧件必须齐全,牢固可靠. 螺栓头部和螺母无铲伤或棱角严重变形,螺纹无乱扣或脱扣。 螺母拧紧后,螺栓螺纹应露出螺母13个螺距,不得在螺母下面加多余的垫圈来减少螺栓的伸出长度。 同一部位的紧固件规格应一致。主要连接部件或受冲击载荷易松动部位的螺母应使用防松螺母(背冒) 或其它防松装置。使用花螺母时,开口销应符合要求;螺母止动垫圈的包角应稳固;铁锁紧螺母时,其 拉紧方向应和螺母旋转方向一致,接头应向内弯曲。 螺栓不得弯曲,螺栓螺纹的连接件光孔内部分不得少于两个螺距,沉头螺栓拧紧后,沉头部分不得高出 连接件的表面。 键不得松动,键和键槽之间不得加垫。 2电动机 外观检查, 螺栓、接线盒、吊环、风叶、通风网、护罩及散热片等零部件齐全、完整、紧固。运行中 无异音。运行温度不超过生产厂规定,如无规定依照煤矿矿井机电设备完好标准要求。 无失爆现象,电缆接线螺栓、引线符合煤矿矿井机电设备完好标准。 电机与卷筒连接螺栓、垫圈齐全有效,紧固,非密闭转动部位不甩油。 3卷筒装置 滚筒无开焊、裂纹、破损或变形。固定螺栓和油塞不得高出滚筒表面。 钢丝绳在滚筒上固定牢靠。滚筒上应经常缠留6圈绳。绳卡不少于2付。钢丝绳无打结。 使用的钢丝绳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 4制动装置 闸把及杠杆系统动作灵活可靠,施闸后闸把位置不超过水平位置。 拉杆螺栓、叉头、闸把、销轴无损伤变形,拉杆螺栓应有背冒紧固。 闸带无断裂,磨损余厚不小于3 mm,铆接可靠不松动。 闸轮磨损深度不大于2 mm,闸轮表面无油迹。 5保护装置齐全、完好,动作灵敏可靠。 6信号信号装置应声光兼备,清晰可靠。 7安装 底座无裂纹,基座螺丝紧固,护板完整齐全,无变形。 安装平稳牢固。运转无异响,无甩油现象。 8记录资料 设备有管理牌板、技术参数牌板、铭牌、编号牌,并固定牢靠,保持清晰。 9设备环境 工具、备件、材料整齐存放在专用箱(柜、架)内。 设备及机房峒室整洁,设备附近无积水、无积油、无积煤(矸)、无杂物、巷道支护无缺梁断柱 机房(峒室)通风良好,温度和噪声符合规定。 检查人年 月 日 班 窄轨电机车检查表 单位机车规格型号车号电瓶号 序号 检查项目完好标准 1 铆钉、螺栓 、垫圈、开 口销 齐全、完整、紧固 2车架 2.1 车架无裂纹或明显变形,无严重锈蚀,侧板及顶板凸凹深度不超过30 mm。 2.2 蓄电池机车托辊板平整,托辊转动灵活。 2.3 缓冲装置(碰头)固定牢靠。弹簧无断裂,伸缩长度不小于30 mm。连接装置可靠,碰头销孔、连接 销的磨损量不超过原尺寸的20,刚性碰头不超过25。 2.4 均衡梁、弹簧、吊架等无裂纹或严重磨损。板弹簧各片厚度要一致,承载时应保持弓形。 3轮对 3.1 轮箍(车轮)踏面磨损余厚不小于原厚度的50,踏面凹槽深度不超过5 mm。 3.2 轮缘高度不超过30 mm,轮缘厚度磨损不超过原厚度的30(用样板测量) 3.3 同一轴两车轮直径差不超过2 mm,前后轮对直径差不超过4 mm。 3.4 车轴不得有裂纹,划痕深度不超过2.5 mm;轴颈磨损量不超过原直径的5。 4 轴承箱、齿 轮箱(罩) 4.1 轴承箱与导向板间隙沿行车方向不大于5 mm;沿车轴方向不大于9 mm。 4.2 齿轮箱(罩)固定牢固,无损坏,不漏油。 5制动装置 5.1 机械、电力制动装置齐全可靠。 5.2 制动手轮转动灵活,螺杆、螺母配合不松旷。 5.3 各连接销轴不松旷、不缺油。 5.4 闸瓦磨损余厚不小于10 mm,同一制动杆两闸瓦的厚度差不大于10 mm。在完全松闸状态下,闸瓦与 车轮踏面间隙为3-5 mm。紧闸时,接触面积不小于60。调整间隙装置灵活可靠。制动梁两端高低差不大于 5 mm。 5.5 抱闸式制动装置,闸带磨损余厚不小于3 mm,闸带与闸轮的间隙为2-3 mm,闸带无断裂,铜铆钉牢 固,弹簧不失效。 5.6 撒砂装置灵活可靠,砂管畅通,管口对准轨面中心,砂子干燥充足。 5.7 制动距离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321条的规定。 6 控制器 6.1 换向和操作手把灵活,位置准确,闭锁装置可靠。 6.2 消弧罩完整齐全,不松脱。 6.3 触头、接触片、连接线应牢固,触头接触面积不小于60,接触压力为15-30N。 6.4 触头烧损整修后余量不小于原厚度的50,连接线断丝不超过25。 7电阻器电阻器接线牢固无松动。电阻元件无变形及裂纹;绝缘管(板)无严重断裂,绝缘电阻不低于0.5MΩ. 8 集电器、自 动开关、插 销连接器 8.1 集电器弹力合适,起落灵活,接触滑板无严重凹槽。 8.2 电源引线截面符合规定,护套无破裂、无老化,线端采用接线端子(或卡爪)与接线螺栓连接牢固 。 8.3 自动开关零部件齐全完整,电流脱扣器要与电动机容量相匹配,动作灵敏可靠。 8.4 插销连接器零部件齐全,插接良好,闭锁可靠,无严重烧痕。隔爆型插销的隔爆面、接线符合规定 。 9 蓄电池、 蓄电池箱 9.1 蓄电池的电解液密度、液面高出极板高度、电解液温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蓄电电解液密度液面高出极板高度(mm) 酸性1.23~1.27510~20 碱性1.17~1.22010~30 9.2 单只蓄电池的端电压酸性不得低于1.75V;碱性不得低于1.1V. 9.3 蓄电池不渗漏电解液。碱性蓄电池壳体无严重腐蚀;酸性蓄电池槽和上盖板无破损及明显变形,封 口胶无裂纹,注液孔盖齐 全完整,封盖紧密,排气良好。 9.4 蓄电池橡胶套、绝缘隔板齐全完整,无烧焦、老化或破损,连接线(片)截面符合要求,不脱焊, 无断裂,螺栓紧固。 9.5 防爆特殊型电机车应使用特殊型蓄电池。电池组绝缘良好,极柱及带电体不许外露,特殊工作栓( 透气帽)齐全,透气良好。蓄电池任一极柱对地漏电电流值不大于100mmA。极柱间漏电距离不小于35mm。 9.6 蓄电池箱固定稳妥,锁紧装置可靠。箱盖、箱体无严重变形及破损,复盖良好。绝缘衬垫齐全完整 。箱内不得有积水、电解液及其结晶。防爆特殊型电池箱氢气浓度不得超过3。 10 熔断器、照 明等、警铃 (笛) 10.1 熔断器的熔体与插销闭锁可靠,隔爆面符合规定。 10.2 照明灯齐全明亮,照明有效光距离不小于40m,防护装置齐全,与控制器有闭锁装置。 10.3 警铃(笛)完整,声音清晰洪亮,音响距离大于40m。 11资料有管理制度、操作规程,有充电、检查、检修记录 充电工检修工司机机电负责人 9 蓄电池、 蓄电池箱 使用地点 备注 电解液的温度(℃) 硫酸≤45 合成碱≤43 苛性碱≤35 窄轨电机车检查表 完好标准 齐全、完整、紧固 2.1 车架无裂纹或明显变形,无严重锈蚀,侧板及顶板凸凹深度不超过30 mm。 2.2 蓄电池机车托辊板平整,托辊转动灵活。 2.3 缓冲装置(碰头)固定牢靠。弹簧无断裂,伸缩长度不小于30 mm。连接装置可靠,碰头销孔、连接 销的磨损量不超过原尺寸的20,刚性碰头不超过25。 2.4 均衡梁、弹簧、吊架等无裂纹或严重磨损。板弹簧各片厚度要一致,承载时应保持弓形。 3.1 轮箍(车轮)踏面磨损余厚不小于原厚度的50,踏面凹槽深度不超过5 mm。 3.2 轮缘高度不超过30 mm,轮缘厚度磨损不超过原厚度的30(用样板测量) 3.3 同一轴两车轮直径差不超过2 mm,前后轮对直径差不超过4 mm。 3.4 车轴不得有裂纹,划痕深度不超过2.5 mm;轴颈磨损量不超过原直径的5。 4.1 轴承箱与导向板间隙沿行车方向不大于5 mm;沿车轴方向不大于9 mm。 4.2 齿轮箱(罩)固定牢固,无损坏,不漏油。 5.1 机械、电力制动装置齐全可靠。 5.2 制动手轮转动灵活,螺杆、螺母配合不松旷。 5.3 各连接销轴不松旷、不缺油。 5.4 闸瓦磨损余厚不小于10 mm,同一制动杆两闸瓦的厚度差不大于10 mm。在完全松闸状态下,闸瓦与 车轮踏面间隙为3-5 mm。紧闸时,接触面积不小于60。调整间隙装置灵活可靠。制动梁两端高低差不大于 5 mm。 5.5 抱闸式制动装置,闸带磨损余厚不小于3 mm,闸带与闸轮的间隙为2-3 mm,闸带无断裂,铜铆钉牢 固,弹簧不失效。 5.6 撒砂装置灵活可靠,砂管畅通,管口对准轨面中心,砂子干燥充足。 5.7 制动距离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321条的规定。 6.1 换向和操作手把灵活,位置准确,闭锁装置可靠。 6.2 消弧罩完整齐全,不松脱。 6.3 触头、接触片、连接线应牢固,触头接触面积不小于60,接触压力为15-30N。 6.4 触头烧损整修后余量不小于原厚度的50,连接线断丝不超过25。 电阻器接线牢固无松动。电阻元件无变形及裂纹;绝缘管(板)无严重断裂,绝缘电阻不低于0.5MΩ. 8.1 集电器弹力合适,起落灵活,接触滑板无严重凹槽。 8.2 电源引线截面符合规定,护套无破裂、无老化,线端采用接线端子(或卡爪)与接线螺栓连接牢固 。 8.3 自动开关零部件齐全完整,电流脱扣器要与电动机容量相匹配,动作灵敏可靠。 8.4 插销连接器零部件齐全,插接良好,闭锁可靠,无严重烧痕。隔爆型插销的隔爆面、接线符合规定 。 9.1 蓄电池的电解液密度、液面高出极板高度、电解液温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9.2 单只蓄电池的端电压酸性不得低于1.75V;碱性不得低于1.1V. 9.3 蓄电池不渗漏电解液。碱性蓄电池壳体无严重腐蚀;酸性蓄电池槽和上盖板无破损及明显变形,封 口胶无裂纹,注液孔盖齐 全完整,封盖紧密,排气良好。 检查人 9.4 蓄电池橡胶套、绝缘隔板齐全完整,无烧焦、老化或破损,连接线(片)截面符合要求,不脱焊, 无断裂,螺栓紧固。 9.5 防爆特殊型电机车应使用特殊型蓄电池。电池组绝缘良好,极柱及带电体不许外露,特殊工作栓( 透气帽)齐全,透气良好。蓄电池任一极柱对地漏电电流值不大于100mmA。极柱间漏电距离不小于35mm。 9.6 蓄电池箱固定稳妥,锁紧装置可靠。箱盖、箱体无严重变形及破损,复盖良好。绝缘衬垫齐全完整 。箱内不得有积水、电解液及其结晶。防爆特殊型电池箱氢气浓度不得超过3。 10.1 熔断器的熔体与插销闭锁可靠,隔爆面符合规定。 10.2 照明灯齐全明亮,照明有效光距离不小于40m,防护装置齐全,与控制器有闭锁装置。 10.3 警铃(笛)完整,声音清晰洪亮,音响距离大于40m。 有管理制度、操作规程,有充电、检查、检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