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联箱多支管的顺序液压成形方法.pdf
2 0 1 2年 4月 第 4 O卷 第 7期 机床与液压 MACHI NE TOOL & HYDRAUL I CS Ap r .2 0 1 2 Vo 1 . 4 0 No . 7 D 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1 3 8 8 1 . 2 0 1 2 . 0 7 . 0 0 3 空调联箱多支管的顺序液压成形方法 温华典,肖小亭,谭利广 ,章凯,陈颖 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广东广州5 1 0 0 0 6 摘要以空调联箱多支管件为研究 目标 ,探索适合生产多个支管的顺序液压成形方法。运用有限元方法对变形过程进 行模拟 ,通过分析不同成形方案支管的高度和壁厚的分布情况,由此得出最佳的工艺方案。结果表明运用顺序液压成形 方法生产空调联箱多支管是可行的,支管的高度和数目都能达到要求。 关键词 顺序液压成形;多支管;数值模拟 ;空调联箱 中图分类号 T G 3 9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 0 0 1 3 8 8 1 2 0 1 2 7 0 0 8 3 The Or d i n a l Hy d r o f o r mi ng M e t h o d f o r Ai r Hu nd l i n g Uni t W EN Hua d i a n,XI AO Xi a o t i n g,TAN L i g ua n g,ZHANG Ka i ,CHEN Yi ng F a c u h y o f Ma t e r i a l s a n d E n e r g y ,G u a n g d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T e c h n o l o gy, G u a n g z h o u G u a n g d o n g 5 1 0 0 0 6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T a k i n g t h e m u l t i - w a y t u b e o n a i r h u n d l i n g u n i t a s r e s e a r c h o b j e c t , t h e s u i t a b l e o r d i n a l h y d r o - f o r m i n g me t h o d t o p r o d u c e t h e mu l t i w a y t u b e s wa s f o u n d o u t .Ut i l i z i n g t h e f i n i t e e l e me n t me t h o d t o s i mu l a t e t h e d e f o r ma t i o n p r o c e s s ,t h r o u g h a n a l y z i n g t h e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l a ws o f b r a n c h h e i g h t a n d t h e t h i c k n e s s o f t h e d i f f e r e n t p r o c e s s s c h e me s ,t h e b e s t o n e w a s r e v e a l e d .Re s u l t s s h o w t h a t t h e o r d i n a l h y d r o f o r mi n g me t h o d f o r a i r h u n d l i n g u n i t i s f e a s i b l e,a n d t h e r e q u i r e me n t s f o r t u b e s h e i g h t a n d q u a n t i t y c a n b e me t . Ke y wo r d s O r d i n a l h y d r o - f o r mi n g ;Mu l t i wa y t u b e ;Nu me r i c a l s i mu l a t i o n;Ai r h u n d l i n g u n i t 由于对 氟 利 昂冷 媒的限制,国家对家 用 空 调冷 凝 器 的技 术 要求越来越 高 。空 调 联 箱是 空 调 冷凝 器 的 重 要 部 件 ,如 图 1 所 示 。由于 其 在 运 行 图 1 空调联箱多通管件 过程中处于较恶劣工况条件,受到热交变载荷作用, 特别是焊缝部分。其失效的根本原因是在厚壁联箱上 存在相 当高的温差应力 。联箱 的内外壁温度差沿壁厚 线性分 布 ,厚度越 大 ,温差越 大 ,相应 的温差应力 也 就越高 ,介质直接作 用在联箱简 体上形成疲 劳裂 纹 。由于联箱密集连接了诸多管件 ,是介质剧烈地 分流或集中的地方,其受力也较复杂容易引起失效。 液压成形是一种先进制造技术 ,属机电一体化领域 , 涉及液压技术 、模具技术、材料技术 、计算机软件技 术及 自动控制技术等诸多方面 。 1 空调联箱 多支管件的成形方法简介 1 . 1 焊接 成 形 传统的空调联箱多支管大多采用焊接成形 ,但这 种成形工艺方法存在以下不足焊接表面在环境腐蚀 条件下发生均匀腐蚀 ;局部未焊合、疏松和孔洞等焊 接缺陷对密封性产生影响,对冷凝器的使用寿命有一 定的影响。另外,管材与联箱的连接形式为 T形结 构 ,其应力集 中系数较大 ,容易在 焊接处 出现裂 纹 。 1 . 2 拉 拔成 形 霍丽 芬等 发明了一种联 箱支管的制造方法 ,这 个发明是在联箱主管上的支管先钻出孔,然后将其架 设在专用支架上,逐个加热拉拔而成。 1 . 3液压 成形 管件内高压成形工艺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 的塑性成形 技 术。与 常规 生产 工 艺相 比,具 有 成 本 低 、柔性 高 、成形性 能好等优 点 ,非 常适 于生产空体 结构件,如空调冷凝器的散热管等 。 2 空调联箱多支管液压成形的数值模拟 2 . 1 空调联 箱多支管液压成形数值分析方法 近年来飞速发展的数值模拟技术成为解决液压成 形问题的有效手段。数值模拟不仅能准确地反映管件 液压成形的过程,预测成形缺陷 ,显示工件的贴模性 与成形情况 ,给出壁厚分布,而且可以方便地调整内 压与轴向位移的匹配关系,研究其对成形缺陷和壁厚 分布 的影响 ,以获得最佳 的加载 曲线 ,在此基础上再 进行实验验证与调整 ,可以有效地缩短实验周期、节 收稿 日期 2 0 1 1 0 31 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 目 U 0 9 3 4 0 0 6 作者简介温华典 1 9 8 6 一 ,男,在读硕士研究生。Em a i l w h d 2 0 1 6 y a h o o . c n 。 第 7期 温华典 等空调联箱多支管的顺序液压成形方法 9 约时间和成本 。 2 . 2 空调联箱多支管有限元模型 2 . 2 . 1 几何模 型 多支管液压成形有限元模拟的网格模型如图2 示。 图2 多支管液压成形模拟的网格模型 2 . 2 . 2材料模 型 材料参数为纯铜,直径为 1 2 m m,长度为 2 5 0 m m,厚度为 1 m m;质 量密 度为 8 . 9 g / c m ;弹性 模 量为 1 . 1 9 81 0 ;泊松 比为 0 . 3 1 。 2 . 2 . 3 边 界条 件 在多支管液压成形过程模拟中,将凹模设定为刚 性,在软件中设定其位移为零 ,即不考虑变形 ;内压 力设定 为均匀地作用在管坯的 内表面 ,方 向与单元的 法 向量一致 ;挤压冲头力通过设定挤压 冲头 的运动速 度或者位移来控制,即在软件中设定了左右冲头的运 动速度 ,方 向相 向 ;平衡 冲头力也通过设定平衡 冲头 的运动速度 或者位 移来控 制 ,即在软件 中设定 了平衡 冲头 的运 动速度 ,方向与支管成形方向一致。 3 空调联箱多支管的顺序液压成形 3 . 1 成 形 方法 文 中所研究 的空调联箱多 支管的顺序成形 方法 是 指按照先后顺序成形出不同的支管。具体的成形顺序 有两种 。如图 3 a 、 b 所 示 。图 3 a 的成形 顺序为先成形出中间两个支管 ,接着成形靠近中间的 两个 支管 ,以此类推 ,从 中间往两端顺 序成形 。图 3 b 的成形顺序为先成形 出左边第一个支管 ,接着 成形第二个支管 ,以此类推 ,从一端到另一端逐个成 形支管 。除此之外 ,与顺序成形 方法 相区别 的是多个 支 管同时成形的方法 ,一次成形多个支管 。 ...n n一 . .. n 一I I [ ] ] [二二] a 成形顺序一 图3 多支管的顺序成形方法 3 . 2 成 形模 拟 结果 文中的成形模拟采取了3种方案。方案一为多个 支管同时成形;方案二为图 3 a 所示的顺序成形 方法;方案三为图 3 b 所示的顺序成形方法。选 择同样的加载路径对以上 3 种工艺方案进行模拟,并 对模拟出的支管高度和壁厚分布情况进行了对比,以 此得出最为合适的工艺方案。3种方案的支管高度成 形结果如图 4所示 。 a 方案 一 一1. 625 2. 12 8 c 方案 三 方 案二 图 4 3种方案的支管高度 支管的高度是采用顺序液压成形方法生产空调联 箱多支管的一个重要 的衡量 指标。 由焊接 工艺可 知 支管高度越高 ,支管与冷凝器 的焊接工艺就越容易实 现 。由图4可 以看 出 方案 二 的支管 高 度最 高 ,为 5 . 5 3 7 m m;方案一 的支管高度其次,为 4 . 9 1 0 m m; 方案三 的 支管 高 度最 低 ,为 4 . 3 0 2 r n m。除此 之外 , 方案一的各个支管高度从两端向中间逐渐变低。这是 由成形时金属材料的流动规律决定 的,材料首先流 向 靠近端部的支管,越往中间方向金属由于受到摩擦力 的作用流动性越小 ,流向中间支管的材料越少 ,导致 支管高度变低。中间支管的高度只有 2 . 8 5 8 m m。方 案三由于只有一端补料 ,金属流动量少,所以方案三 最大支管高度值最小,而且支管高度依次降低。相比 方案一和方案三,方案二的支管高度比较平均。 3种方案的壁厚分布情况如图5所示。为了分析 3种不同方案的壁厚情况,对不同方案对应的最大厚 l O 机床与液压 第 4 0卷 a 方 案一 b 方案 二 如表 1 所示 。 c 方 案三 图 5 3种方案的壁厚分布 表 1 3种方案的厚度统计 mm 由图5和表 1可以看出3种方案的相似之处在 于,厚度都是从端部向中间逐渐变薄。最大厚度发生 在管材的两端,这是因为水平冲头的作用使内部材料 未能及时往 成形区流动 ,因此材 料产生 堆积 ,进而造 成最大厚度 。随着 向成形 区的深人 ,厚度减 薄越 多。 最小厚度发生在支管 的顶部 ,该 区域是变形最为危险 的地方 ,容易发生开裂 。所 以选 择成形 工 艺的 时候 , 为了得到良好的工件,根据不同的使用需要,要考虑 最小厚度能否满足成形要求和使用要求 。 另外 , 3种方案 的不 同之处在 于方案二 的最大 壁 厚值最小,说明方案二成形时端部材料没有受到很多 的堆积 ,成形性相对于方案一和方案三较好 。但是方 案 二的最 小壁厚 值 偏小 ,减 薄率 达到 2 8 . 1 % ,支 管 顶部较容易发生破裂。但是通过合理的成形工艺,是 完全可 以避免支管 的开裂缺 陷。 4结论 由于支管较 多 ,是否能成形 出这么多支管成为关 键 的问题 。结果 表明 运用顺序液压成形方法生产 空 调联箱多支管是可行的方法之一 ,其 中 由中间向两端 的顺序液压成形方法能够依次成形出多个支管,而且 支管高度能够满足后续焊接工艺的要求。 参考文献 【 1 】刘元文, 陈莉 , 宋宝韫. 汽车空调平行流多孔管的连续挤 压技术[ J ] . 锻压技术 , 2 0 0 7 , 3 2 1 5 3 5 5 . 【 2 】张昕, 李军 , 高勇, 等. 高温联箱无损检测[ J ] . 甘肃电力 技术 , 2 0 0 9 4 3 6 3 7 . 【 3 】余年生, 余蔚荔. 基于有限元仿真的四支管内高压成形 工艺分析[ J ] . 机床与液压 , 2 0 0 9 , 3 7 2 1 6 11 6 4 . 【 4 】杨振国, 吴连生 , 王捷. 汽车空调冷凝器腐蚀试验的表征 与评价[ J ] .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 0 0 2 , 3 8 1 2 4 2 7 . 【 5 】 霍丽芬, 徐安平. 联箱支管制造方法 中国, 2 0 0 8 1 0 0 9 8 6 0 6 [ P ] . 2 0 0 9 1 2 . 【 6 】 王宗堂, 张士宏, 梁海成, 等. 三通管内高压成形工艺研 究 [ J ] . 锻压技术 , 2 0 0 8 , 3 3 2 6 3 6 5 . 【 7 】林俊峰, 苑世剑, 韩杰才. 有限元模拟技术在管件液压成 形中的应用[ J ] . 机床与液压, 2 0 0 9 , 3 7 3 1 3 31 3 6 . 上接第 7页 体,可使用保护气对粉末进行输送 ,简化了激光加工 设备 ,而通过流量 的控制便可改变送粉量 ,因此送粉 器有着 良好 的可控性 。 参考文献 【 1 】杨洗陈, 李会山, 刘运武, 等. 激光再制造技术及其工业 应用[ J ] . 中国表面工程, 2 0 0 3 4 4 3 4 6 . 【 2 】郭永利, 梁工英 , 李路. 铝合金的激光熔覆修复[ J ] . 中 国激光 , 2 0 0 8 , 3 5 2 3 0 3 3 0 6 . 【 3 】钦兰云, 杨光 , 王维, 等. 激光熔覆摆针刮板式同步送粉 器的设计[ J ] . 制造技术与机床, 2 0 1 0 6 4 0 4 3 . 【 4 】董辰辉, 姚建华 , 胡晓冬 , 等. 激光熔覆载气式同轴送粉 三维气流流畅的数值模拟[ J ] . 中国激光, 2 0 1 0 , 3 7 1 2612 6 5. 【 5 】冯立伟, 杨洗陈, 雷剑波, 等. 激光再制造双料斗载气式 送粉器的试验研究 [ J ] . 应用激光, 2 0 0 6 , 2 6 6 3 8 9 3 9 2. 【 6 】李朋 , 杨慧宾 , 张炳春, 等. 激光熔覆同步送粉器的设计 与应用[ J ] . 表面技术, 2 0 0 7 , 3 6 1 8 1 8 3 . 【 7 】 李艳丽, 胡芳友, 尚晓峰, 等. 金属零件直接成型螺旋送 粉器[ J ] . 应用激光 , 2 0 0 4 , 2 4 6 3 5 5 3 5 6 . 【 8 】 杨洗陈, 王建军, 刘运武 , 等. 非载气式激光同轴送粉试 验研究[ J ] . 中国激光 , 2 0 0 4, 3 1 1 1 2 01 2 4 . 【 9 】杨晓宇. 用于激光熔覆直接成形的载气式送粉器研制 [ D] . 沈阳 沈阳理工大学 , 2 0 0 7 59 . 【 1 O 】 刘 常乐, 杨洗陈. 一种新 型载气式激光熔覆送粉器 [ J ] .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2 0 0 3 , 2 2 5 3 0 3 3 . 【 1 1 】 C H I N E J , M U N Z R J , G R A C E J R . D e n s e P h a s e P o w d e r F e e d i n g f r o m a n A n n u l a r F l u i d i z e d B e d [ J ] . P o w d e r T e c h n o l o g y , 1 9 8 0 , 2 5 2 1 9 1 2 0 2 . 【 1 2 】V A L V E R D E J M, C A S T E L L A N O S A , Q U I N T A N I L L A M A S , e t a 1 . E f f e c t o f I n c l i n a t i o n o n G a s f l u i d i z e d B e d s o f F i n e C o h e s i v e P o w d e 『 J ] . P o w d e r T e c h n o l o g y , 2 0 0 8 , 1 8 2 3 3 9 8 4 0 5 . 【 1 3 】A M I T S u r i , M A S A Y U K I H o r i o . A N o v e l C a r t r i d g e T y p e P o w d e r F e e d e r 『 J ] . P o w d e r T e c h n o l o gy, 2 0 0 9 , 1 8 9 4 9 7 5 0 7. _ ■ . 趣 ●_ ■ 5 6 5 7 8吕9 9 0 0 1 1 2 3 3 4 O 6 2 8 4 o矗3 9 5 1 7 3 3 6 6 石 6口 1 4 7 9 2 4 O 1 1 1 1 2 2 2 2 3 3 3 3 4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