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液压装配平台结构特点及工艺设计.pdf
第 2期 总第 1 7 1 期 2 0 1 2年 4月 机 械 工 程 与 自 动 化 MECHANI CAL ENGI NEE RI NG & AUT MATI N NO .2 Ap r . 文章 编号 1 6 7 2 - 6 4 1 3 2 O 1 2 O 2 0 0 9 9 - 0 3 水下液压装配平台结构特点及工艺设计 戴 乐 海军驻洛 阳四O七 厂军事代 表室.河南 洛阳4 7 1 0 3 9 摘要 莱水 下拖曳体液压伺服 系统装 配平 台采用框 架式焊接结 构.对装 配平 台结构特 点进行 了简要介 绍,重 点介绍 了装 配平 台的主要加工 工序 、焊接 工艺以及 防止焊接变形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 焊接 ;装配平 台;结构 ;工艺设计 中图分类号 TH6 9 3 . 9 文献标识码 A 0 引言 某水下拖曳体液压伺服系统的装配平台采用框架 式焊接结构 , 其材料是一种高强、 高韧 、 耐蚀 、 可焊的船 用钛合金 Ti 8 0 。由于平台在工作 中受到液压伺服系 统的强烈振动, 工作环境恶劣, 长时间工作后焊缝容易 产生疲劳裂纹, 最后扩展为断裂 , 影响水下拖曳体的正 常工作。因此, 平台焊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水下 拖曳体的正常使用 , 特别是焊后残余应力的消除以及 焊缝的合理分布。 1 装 配平 台的结 构特 点 装配平台选用高强、 高韧、 耐蚀 、 可焊的船用钛合金 T i 8 O 材料制作, 采用框架式整体焊接成形, 以降低制 造成本。焊缝按 J B / T 4 7 3 0标准进行 1 0 0 X射线检 验, 要求达到 Ⅱ 级, 平台整体焊缝多, 有些焊缝要求为焊 透结构 , 焊接变形大, 整体制造精度和质量要求高。装 配平台结构示意图如图 l 所示 。伺服缸与装配平 台装 配时, 要求两个伺服缸同轴度达到 0 . 4 r f L r n 。伺服缸 与装配平台装配示意图如图 2所示。 图 1 装配平台结构 示意图 2 关键技术及解决措施 装配平台的材料为高强度船用钛合金 T i 8 0 , 由 于平台在工作中受到液压伺服系统长时间大冲击力的 作用, 为保证质量不采用拼焊成形 。如果采用板材, 材 料成本太高 , 因此大部分零件采用 Ti S 0合金铸锭锻造 加工的方法制造 , 锻造后再进行机加工 , 组装焊接。 2 . 1 Ti 8 0合金 锻造 加 工 根据 T i 8 0合金的特点, 采用在合金 卢相区的高温 锻造 , 坯料在 』9 相区加热, 在 相区开始并完成锻造的 工艺方法。钛合金经“ 锻” 变形时 , J 9 晶被拉 长, 晶内 产生很多变形带 , 在一定温度和一定速度条件下 , p相 开始发生动态再结 晶。当 卢相完全再结晶时, 变形后 的组织完全由等轴 晶粒组成。高温锻造会使钛合金 的塑性 降 低, 对 于 T i S 0合 金 来 说, 当 锻造 温度 为 9 9 5。 C ~1 0 2 4。 C、 压缩量为 5 O 时 , 其延伸率至少可 保证 1 3 , 断面收缩率至少可保证 2 5 , 可见钛合金 经高温锻造后其塑性还是有一定保障的。与两相区锻 造相 比, .19 相 区的高温锻造能得到较 高的高温强度、 收稿 日期 2 0 1 l _ 1 1 1 4 l修 回 日期l 2 0 1 1 1 2 1 5 作者简介 戴乐 1 9 8 5 - ,男 ,河南 洛阳人 ,助理工程师 ,硕士 ,主要从事特种金属焊接 的研究 。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1 O O 机 械 工 程 与 自 动 化 2 0 1 2 年 第 2期 塑性和断裂韧性 , 另外 高温锻造还有利于钛合金低 周疲劳性能的提高。 图 2偷 服缸 与装 配平 台装 配 示 意 图 2 . 2 Ti 8 0合 金机加 工 从 切 削刀具 耐用 度 、 加 工 表 面质 量 以及 切 屑 形 成 和排除的难易程度等方面衡 量, 钛合金属于难加工材 料。钛合金导热性差 , 机加工时切削热量不易散发 , 导 致切削温度很高 , 降低了刀具的耐用度 ; 钛合金在高温 时化学活性很高 , 机加工时在零 件表面形成非常坚硬 的氧化硬层, 加工时影响工件表面的粗糙度和光洁度, 另外还会加快 刀具 的磨损; 钛合金弹性模量低 , 强度 高, 屈强比大, 切削 时易产生大 的切 削变形 和弹性 恢 复, 造成工件弯曲变形 , 引起振动, 影响加工精度, 加工 后零件变形回弹大 , 易引起 变形。T i 8 0合金切削加工 可以选择硬质合金刀具 , 与钛合金亲 和力小 , 导热性 好 , 采用高浓度极压化冷却液进行冷却 , 同时应尽量减 少工件转夹次数 , 以减少工件变形 。 2 . 3 Ti 8 0合 金焊接 钛合金焊接易产生脆化、 裂纹、 气孔等缺陷, 因此 在焊接时使用纯度不低于 9 9 . 9 9 的氩气进行保护, 对焊缝的正面 、 背面和热影响区都要进行保护, 必要时 应使用氩气拖罩保 护, 防止氢、 氧、 氮 等元素的污染。 另外在焊接前一定要彻底消除焊件表面和焊丝表面上 的氧化皮油污等有机物, 在焊接时控制好氩气的流量, 防止紊流现象产生 , 影响氩气保护效果 。 2 . 4 伺 服缸 与装 配平 台同轴 度的控 制 为保证两个伺服缸与装配平台装配完成后两伺服 缸同轴度要求达到 0 . 4 mm, 采用如图 3 所示的焊接 工装控制焊接变形 。底板和直梁留有机加工余量 , 焊 后整体进行热处理 以消 除焊接残余应力, 热处理后不 能马上拆除焊接工装筋 , 2 4 h后再拆除 , 机加工可达 到同轴度要求。 3主要 加工 工序及 措施 装配平台焊缝要求高 , 其 中有几处焊缝要求为焊 透结构, 焊接变形大 , 焊后残余应力大 , 给焊后整体机 加工带来了较大 的困难。制定焊接工艺时, 应充分考 虑焊接变形的控制和焊接应力的合理分 布, 特别是 同 轴度要求高的接板附近和要求焊透的支撑腿附近焊缝 焊接 , 平 台直梁和平台底板应 留有一定的机加工余量, 保证整体机加工后能够满足整体尺寸精度要求 。 图 3平 台 焊接 工装 图 主要加工工序为 支撑腿与支撑板组 焊一支撑腿 与平台底板、 平 台直梁组焊一 提火热处理一粗加工平 台底板一整形一接板定位工装与接板装配固定一平台 直梁与接板组焊一接板加强条与接板组焊一超声冲击处 理一平台整体退火消应热处理一平台半精加工一撤除焊 接工装筋一平台整体校平、 修磨一平台整体精加工。 实际加工时应采取 的措施 是 ①焊接过程中平台 底板点焊工装条, 接板问固定加强筋防止焊接变形 ; ② 对同轴度要求高的接板采用接板定位工装板与接板装 配固定 , 用工装轴将定位工装板与接板刚性联接紧固 控制变形; ③焊接时采用对称、 快速焊 , 严格控制焊缝 的焊接热输入量 , 焊接层间温度小于 5 O。 C ; ④每焊一 道焊缝后 , 立即对焊缝进行超声波冲击消应处理 , 整体 焊后应进行整体退火消应处理 , 消除焊接残余应力, 改 善焊接应力分布。 4 焊接过 程 4 . 1 焊 前准备 在焊接前对焊接工件一定要进行严格清洗, 应采 用机械清理和化学清理两种方法保证焊接坡 口及近缝 区表面的清洁 , 用质量分数为 5 9 ,6 的 HF 质量分数为 3 5 的 HN 酸洗液对坡 口及两侧 5 0 mm 范围内的 油污、 铁锈等清洗干净, 直到露 出金属色泽, 在焊前用 电弧在工件表面再进行一次热清理 。采用电动磨头打 磨坡口, 将坡 口表面打磨光亮 , 禁止采用打磨过碳钢的 磨头, 打磨时不允许出现过热的色泽。 4 . 2焊接 工艺 采用手工钨极氩弧焊, 焊丝为 Ti 8 0 2 . 0焊丝 。 焊接时采用对称焊, 保证焊缝焊透, 焊缝高温区正、 反 面采用氩气拖罩保护 , 保证焊后焊缝及热影 响区表面 颜色为银 白色或者淡黄色。焊接时应严格控制该处焊 缝的焊接热输入量, 层间温度小于 5 O。 C。具体焊接工 艺参数见表 1 。 4 . 3 焊缝表面超声波冲击处理 焊缝采用超声波冲击处理 , 可 以改善焊接接头焊 趾区外形的几何形状 、 消除焊趾表面缺陷、 降低应力集 中和消除焊缝表面一定的焊接残余应力。焊后超声冲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2 0 1 2年第 2期 机 械 工 程 与 自 动 化 1 O 1 击可以提高焊缝的疲劳强度和疲劳寿命 , 还能够 改善 疲劳数据的分布规律 , 降低疲劳数据的离散性 , 使疲劳 数 据 呈均 匀化 分布 。超 声处理 改善 焊趾 几何 形状 的 同 时可以降低应力集中, 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消除焊接残 余应力的作用 , 使焊接残余应力整体降低和均匀化分 布。每焊一道焊 缝后 立即对 焊缝进行超声 波冲击处 理, 超声波冲击处理工艺参数见表 2 。 表 i 焊接 工艺 参数 焊接电流 焊接 电压 焊接速度 喷嘴直径 气体流量 保护气 A V C m/ ml n L / mi n 打底 焊枪 ; 质量分数大 1 0 0~ 1 4 0 1 1 ~ 1 6 8 ~ 1 0 1 8 1 2 ~ 1 6 于 9 9 .9 9 盖 面 托罩 1 】 0~ 1 5 0 1 6 ~ 3 0 的氩气 表 2 超声波冲击处理工艺参数 超 声波冲击设备型号 H1 2 0 5 0 超 声波振 动频率 k Hz 2 0 最大输 出振值 t t m 3 0 冲击效率 c m。 / rai n 3 . 6 额定功率 W 6 0 0 冲击宽度 mm 3 ~5 空载电流 A 1 . 8 工作 电流 A 1 . 3 ~1 . 6 4 . 4伺服 缸 架整体 焊后 热退 火 消应热 处理 焊接后必须整体进行消除残余应力处理, 残余应 力使材料在使用过程 中容易产生应力腐蚀 , 甚至导致 焊缝开裂 , 残余应力还降低了材料 的疲劳性能。退火 消应前应将伺服缸架放入热处理箱 内, 先用泵抽热处 理箱内真空 , 然后往箱内充氩气 。当炉温升至 6 0 0。 C ~ 6 5 0。 C时, 将热处理箱装入炉 内, 保温 6 0 mi n后出炉 冷却 , 冷却过程中充氩气保护。退火后 获得细小的等 轴晶粒, 塑性较高, 与韧性断口形貌是一致的。 5 结 束语 某水下拖曳体液压伺服系统装配平 台采用 T i 8 0 合金整体焊接成型, 整体机加工完成后 , 检验所有尺寸 满足图纸设计要求, 特别是两伺服缸 同轴度高于设计 要求, 同轴度达到 D 0 . 3 mm, 按 J B / T 4 7 3 0标准进行 X 射线检验, 达到 Ⅱ级要求, 所有焊缝表面按 J B 4 7 3 0标 准进行焊后表面着色处理, 达到 I级要求。水下拖曳 体液压伺服系统装配平台焊缝在液压伺服系统长时间 强冲击作用下未出现疲劳开裂现象 , 工作情况 良好, 为 今后钛合金焊接工艺的制订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 参考 文献 r 1 ] 肖瑁. 钛合金锻造工艺的现状与发展F J 1 . 化学工程与装 备 , 2 0 1 0 3 1 3 0 - 1 3 1 . [ 2 ] 张云兰. 现代工程材料[ M] . 北京 机械工程师进修大学 出版社 , 1 9 8 8 . [ 3 ] 成大先. 机械设计手册[ M] . 第 4版.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 社 . 2 0 0 2 . [ 4 ] 金穗编. 航空金属学[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 9 6 L [ 5 ] 饶德林. 超声冲击对焊接结构残余应力的影响[ J ] . 焊接 学报 , 2 0 0 5 4 4 8 5 0 . [ 6 ] 王荣. 超 声冲击 改善焊接 接头残余 应力 的研究 [ J ] . 江苏 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 0 0 9 8 3 0 4 3 0 7 . [ 7 ] 郭小辉. 钛合金等离子焊后焊接接头超声消应工艺[ J ] .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 2 0 1 0 1 O 8 8 6 - 8 8 9 . S t r u c t u r a l F e a t u r e s a n d Pr o c e s s De s i g n o f S e r v o - c y l i nd e r Fr a me DAILe M i l i t a r y Re p r e s e n t a t i v e Of f i c e o f Na v y i n 4 0 7 F a c t o r y,Lu o ya n g 4 7 1 0 3 9 ,Ch i n a Ab s t r a c t S e r v o c y l i n d e r f r a me i s t h e a s s e mb l y p l a t f o r m f o r s o me u n d e r wa t e r e q u i p me n t -- h y d r a u l i c s e r v o s y s t e m.Th i s p a p e r ma k e s a b r i e f i n t r o d u c t i o n t O t h e s t r u c t u r a l f e a t u r e s o f t h i s s e r v o c y l i n d e r f r a me ,h i g h l i g h t i n g t h e ma i n p r o c e s s i n g p r o c e d u r e s ,we l d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a s we l l a s t h e me a s u r e s t a k e n i n o r d e r t o p r e v e n t t h e we l d i n g f r o m d e f o r mi n g . Ke y wo r d s we l d i n g ;a s s e mb l y p l a t f o r m ;s t r u c t u r e ;p r o c e s s d e s i g n 来 稿 须 知 机械工程与 自动化 在“ 万方数据一数字化期刊群” 、 “ 中国知网” 、 “ 维普资讯” 全文上 网, 分别被 中国核 心期刊 遴选 数据库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收录, 并入选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 数据库统计源期刊。根据协议由 机械工程与 自动化 编辑部取得作者收录授权 , 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人 数据库 , 请在来稿时声明。 投寄本刊的一切作品一经录用, 本刊编辑对来稿有编辑和修改权 , 作者应保证对投寄本刊的作品无侵犯 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行为, 文责 自负。作者来稿 3 0日内未接到 机械工程与 自动化 录稿通知, 可对作品 自 行处理 。 ’ 机械工程与 自动化 编辑部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