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水井液压胀管整形修复工具设计.pdf
石 油机械 . C H I N A P E T R O L E U M M A C H I N E R Y 2 0 1 1年第3 9卷第 8期 ●应 用技术 油水 井液压胀管整形修复工具设计 曲晓建 李玉坤 卜 凡俭 李 鹏 段洪焱 刘 波4 I .中国石 油管道投产运行公 司2 .中国石 油大学 华 东 3 .胜利油田分公 司胜利采 油厂4 .中原特 种车辆有 限公 司 摘要 常规套管整形修复技术存在成功率低 、施工风险大和施工周期长等 问题。为此,研制 了油水井液压胀管整形工具。它由机械锚、胀管增压器和分瓣式胀管器 等组成,可将井 口液压力 转化成机械力,作用于分瓣式胀管器的分瓣锥体上 ,变形套管在分瓣锥体 径向扩 张力的作用下膨 胀,发 生塑性变形 ,进而复原。地面试验表 明,油水 井液压胀 管整形工具 能够完成既定 的动作, 具有很 强的修复功能。 关键词套管损坏 液压胀管 整形工具 塑性变形 修复 0 引 言 据不完全统计 ,胜利油田现有待修及更新套损 井 占总井数的 3 0 %左 右 ,并且还 以每年 5 0 0多 口 的速度递增 』 。 目前,国内外对变形套管的修复采用的是以梨 形整形器整形、井下爆破整形、偏心旋转整形和磨 靴等为代表的套变修复技术l_ 4 J 。由于套管损坏井的 情况千差万别和一些修井工具本身的缺陷,所以这 些常规的套管整形技术存在成功率低 、施工风险大 和施工周期长等问题 。为此,笔者根据油田套管修 复作业的实际需要进行技术攻关 ,将井口可控 的液 压力转换为套管的径向膨胀力 ,使套管发生永久塑 性变形 ,达到整形修复缩径套管的 目的。 1 工作原理 利用金属冷塑性变形特点 ,将井 口液压力在井 底增大,并转换为径向机械力 ,对套管内部进行挤 压,使其发生永久塑性变形 ,从而使膨胀套管内、 外径扩大,达到对缩径套管扩径 的目的 。 修复作业时 ,先将管柱与胀管整形工具连接, 然后下放到套管内,当胀管整形工具遇到一定的阻 力时 ,即判断为该处的套管发生缩径变形 ,随后机 械锚内锥体下移 ,将卡瓦顶出机械锚壳体 ,支撑整 形工具 ;地面液压缸组将地面水泥车的液压力转换 成轴向机械推力,通过 2级增压之后再作用于液压 胀管器下接头 ,并通过它将推力传递到分瓣式胀管 器的内、外锥体上 ,锥体将轴向推力转化成径向扩 张力 ,变形套管在分瓣锥体径向扩张力的作用下膨 胀 ,发生塑性变形 ,进而复原 一 。当液压胀管器 达到额定工作行程后卸压 ,可 自由地上提或下放管 柱。如果下放管柱仍然无法通过套管变形部位 ,可 以继续加压 ,重复上述过程。整形过程中如果整形 工具遇卡,井 口卸压 ,震击机械锚 ,使其 卡瓦松 开,上提管柱 ,分瓣锥体的内外锥体相对滑动 自动 收缩解 卡 。 2 主要结构 液压胀管整形工具 由机械锚、胀管增压器和分 瓣式胀管器 3部分构成 。这 3部分的连接关系为 最上部为机械锚 ,最下部为分瓣式胀管器 ,中间段 为胀管增压器。它们通过钻杆螺纹连接。 2 . 1 机 械锚 机械锚 的作用是在液压膨胀管整形工具工作 时 ,将该工具 固定在套管上 ,其结构如图 1所示。 机械锚主要为整个修井工具提供支撑 ,承受修 复套管时的液压反力。机械锚的工作原理是 利用 油水井液压胀管整形修复工具已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 Z L 2 0 0 7 2 0 1 5 7 3 9 3 , 2 。 2 0 1 1年第3 9卷第8期 曲晓建等油水井液压胀管整形修复工具设计 一 6 7一 卡瓦与锥体的相对运动实现径 向扩大 ,使卡瓦能够 紧紧地抓住套管内壁 ,从而起到支撑的作用 。震击 套筒可以为工具解卡时提供震击力 ,使工具顺利解 卡。机械锚的上 、下接头采用油 田现场常见的钻杆 螺纹接头 ,并且可以多级连接 ,提供更加牢固可靠 的支撑 力。 1 2 3 4 5 6 7 8 图 1 机 械 锚 结 构 示 意 图 1 一对接接头 ;2 一震击套筒 ;3 ~连接套筒 ;4 ~ 内 锥套简 ; 5 一壳体; 6 一锥体; 7 一卡瓦; 8 一锚体下接头。 2 . 2 胀管增压器 由于分瓣 式胀 管 器需 要很 大 的液压 力 ,井 口通 常无法提供 ,而胀管增压器可实现井底 的液体增压 和推动活塞 ,把液压力转化为轴向推力 。液压胀管 器结构如图 2所示。 胀 管增 压器 主要 由 3大部 分 组成 上部 为卸 压 部分 ,在液缸移动 1个工作行程后能 自动卸压而停 止工作;中间为液缸 ,其作用是产生 向下的轴向推 力 ,图 2所示为二级液缸的结构示意图 ,实际工具 还可以根据需 要增加液缸 的数量 ,增 大 向下 的推 力;第 3部分为球座 ,主要起密封作用 ,正常下井 时可 以带着球下入 ,也可以下到位后再投球。 图 2胀 管 增 压 器 结 构 示 意 图 1 一上接头 ;2 一环套 ;3 一上油缸 ;4 一上 中心管 ;5 一活塞 ;6 一柱塞 ;7 一下 中心管 ;8 一下油缸 ;9 一下挡头 ;1 O 一下 接头 。 2 . 3 分瓣式胀管器 液缸额定轴 向推力 6 8 0 k N; 分瓣式胀管器可将来 自胀管增压器的轴向推力 柱塞额定行程 3 0 0 fi l m; 转化为径向推力 ,通过分瓣作用于套管内壁 ,其结 液压胀管器与分瓣胀管器连接螺纹 2 I F 。 构 如 图 3所 示 。 图 3分 瓣 式 胀 管 器结 构 示 意 图 1 一上接头 ;2 一 内锥体 ;3 一环套 ;4 一外锥体 ;5 一保护器 。 分瓣锥体外锥面形状依据理论计算结果和室内 试验进行优化 ,在保证工具强度的前提下,能够达 到最佳的整形效果。工具前端 的保护器既可以保证 工具顺利进入变形 井段 ,还 可 以保证 锥体 的顺 利 收 回。 3 技术指标 液压胀管整形工具 的各部分可以根据需要单独 设计制造尺寸 ,胀管增压器 的增压级数需要根据井 深 、套管壁厚和钢级确定 ,其技术指标可以根据需 要 调 整 ,下 面 给 出了 1个试 验工 具 的技 术指 标 。 机 械锚 总 长 1 0 3 5 mm; 液 压机 构 总长 2 4 0 0 1T I I T I ; 胀管机构总长 7 2 7 m m; 液压胀管器刚体最大外径 1 1 4 m m; 额定工作压力 3 5 MP a ; 4 地面试验 为了确保液压胀管整形工具能够在井下正常工 作 ,在投入使用 之前对其进 行地面试验 。取 1段 N 8 0套 管短 节 ,直 径 1 3 9 . 7 m m,壁厚 7 . 7 2 m/ lq 。 用液压万能试验 机 5 0 t 沿套 管直径方 向挤压 , 挤压处截面呈椭圆形 ,椭圆的短轴为 8 5 m m,如图 4所示。将挤压后 的套管接在一段 长 1 0 I l l 相 同规 格的套管上 ,水平放置于地面后 ,把液压胀管整形 图 4套 管缩径处截面 工具从一端放入该套管段 内,并与钻井液车相连 , 钻井液车提供液压动力。钻井泵压力达到 2 8 M P a 时,工具开始动作并很快通过 ,此 时钻井泵卸压, 从另一端取 出工具。测量受挤压处套管的最小直径 为 1 3 7 . 6 m m,如 图 5所示 。 通过试验可知 ,该工具能够完成既定动作 ,具 有很强的修复功能 ,但还需要进一步进行井下试验 石油机械 2 0 1 1 年第 3 9卷第 8期 验证 ,目前正在等待具体的修井作业任务 , 其实 际应用效果。 以验证 [2] [3] [ 4 ] 图5 修复后套管缩径处截面 [ 5 ] 5 结 论 1 油水井液压胀管整形工具以液压为动力 , 还可实现多级增压 ,且便于控制。 2 工具具有复位和连续工作能力 ,一个工 作行程完成后能够通过一定 的动作可靠地转入下一 个工作行程 ,可 以实现长距离连续整形 。 3 作业现场要求低 ,利用小修队 的设备就 可以实施套管整形修复作业。 4 该工具重复利用率 高,可节约大量加工 成本 。 参考文献 [ 1 ] 于家波 .液压胀管式套管补贴工具及其应用 [ J ] 石油机械 ,2 0 0 4 ,3 2 特 刊 2 3 2 5 . [ 6 ] [ 7 ] 唐 志军 .膨 胀 管 技 术 及 应 用[ J ] .河 南 石 油 , 2 0 0 4,1 8 5 4 85 0 . 王维星,武瑞霞,李在训,等 .液压变径滚压套管 整形 技术[ J ].石 油机 械 ,2 0 1 0 ,3 8 7 8 6 8 7. 杨春和,张春明,习玉光,等 .套管修复的多功能 膨胀技术 [ J ].国外油 田工程 ,2 0 0 8 , 2 4 4 24 2 8 . 韩中轩,练章华,杨斌,等 .膨胀管中膨胀锥角 与液压力关系研 究 [ J ].石油矿场机械 ,2 0 0 9 ,3 g 991 1 . 潘志勇,上官丰收,宋生印,等 .套管膨胀过程中 膨胀锥锥 角对驱 动力 的影响 [ J ].石油机 械, 2 0 1 0 ,3 8 3 2 2 2 3 ,5 3 . 张建兵 ,赵业荣 ,刘 硕琼 ,等 .套管膨 胀后 的抗挤 强度计算 [ J ].钻采 工艺,2 0 0 5 ,2 8 2 6 1 63 . 第一作者简介 曲晓建 ,女 ,生于 1 9 7 3 年 ,1 9 9 6年毕 业于石油大学 华东 机械制造 工艺与设 备专业 ,现从 事 油气管道投产运行 等方 面的工作 ,任公 司副总 工程师 。地 址 0 6 5 0 0 1 河 北省 廊 坊 市 。电话 0 3 1 6 6 0 7 3 0 2 5 。E m a i l q u x i a o j i a n 1 9 7 3 1 6 3 . t o m。 收稿 日期 2 0 1 1 0 6 0 l 本文编辑丁莉萍 上接第 6 5页 3 结论及认识 1 研发的封隔器在液力作用下坐封 ,起 到 封隔作用 ,通过作业油管的上 、下往复运动产生负 压 ,为砂液循环提供动力。建立了捞砂理论模型 , 得出采用该工艺管柱具有可行性的结论。 2 该捞砂工 艺管柱在扶余采 油厂现场试验 了2井 次 ,可有 效 清 除井 底 沉 砂,工 艺 成功 率 1 0 0 % ,有效率 1 0 0 % ,取得 了良好的试验效果。 3 与捞砂 泵 捞 砂 技 术 相 比,该 捞 砂 工 具 运 输方便 ;与传统冲砂工艺技术相比,传统冲砂作业 需配备泵车和罐车,施工费用高 ,而该捞砂工艺技 术具有施工简单 、工艺可靠 、无伤害 、无污染 、成 本低和效益高等特点。 4 该项技术可 以广泛地应用在各种 出砂量 较少 的油水井中,而且有效地延长了检泵周期 ,可 以在井况较好的油水井大面积推广应用 。 [ 2 ] [ 3 ] 参考文献 陈强,常峰 . 抽砂泵的应用及其抽砂效果分析 [ J ].钻采工艺 ,2 0 0 3 ,2 6 5 7 6 7 8 . 唐玉成 ,黄学宾 ,赵晓梅 ,等 .新型旋转 式抽砂 泵 的研 制 与应 用 [ J ].石油 机 械 ,2 0 1 0,3 8 1 0 5 35 4. 杨振威 ,曾凡芝,熊晓波 .捞砂泵作业工艺技术 [ J ].油气井测试 ,2 0 0 5,1 4 1 4 7 4 8 . 作者简介 屈艳 飞 ,女 ,工程 师 ,生于 1 9 7 8年 ,2 0 0 1 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学院机械 系 ,现从事采 油机具 的研究工 作 。地址 1 3 8 0 0 0 吉林 省松 原市 。电话 0 4 3 8 6 3 3 7 5 8 1 。 收稿 日期 2 0 1 1 0 4 2 9 本文编辑赵连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