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发电厂烟囱高度影响因素的初步分析.pdf
勘测设计 隅 明 瞳田 礴豳聊 ■ 匿 嚣 嘲 发 电设计 火力发电厂烟囱高度影响因素的初步分析 火力发电厂烟囱高度 影响因素的初步分析 林伟 中国电力工程顾 问集 团公司,北京 1 0 0 1 2 0 摘要文章基于国内外规程和规 范对烟囱高度的相关规定,从烟 囱几何 高度、烟气抬升 高度和 大气污染物落 地 浓度三个方 面对烟 囱高度 的影响因素进行 了分析,并提 出 了 优化设计建议,以期 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 效益 的协 调统一 。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烟囱高度;影响因素环境保护 ;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 T M6 2 1 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 6 7 1 . 9 9 1 3 2 0 1 3 0 5 . 0 0 4 6 0 6 P r e l i mi n a r y An a l y s i s o f I n fl ue n c e Fa c t o r s o f Ch i mn e y He i g h t f o r Th e r ma l Po we r Pl a n t s LI N W le i C h i n a P o w e r E n g i n e e r i n g C o n s u l t i n g G r o u p C o r p o r a t i o n , B e ij i n g 1 0 0 1 2 0 ,C h i n a Ab s t r a c t Ba s e d o n h o me a n d a b r o a d s t a n d a r d s p e c i fi c a t i o n s , i n fl u e n c e f a c t o r o f t h e c h i mn e y h e i g h t i s a n a l y z e d f o r m i n t h r e e a s p e c t s g e o me t r i c a l h e i g h t , s mo k e r i s i n g h e i g h t a n d g r o u n d d e n s i t y o f a i r c o n t a mi n a n t s . Th e o p t i mi z e d d e s i g n me t h o d o f c h i mn e y h e i g h t i s p r o p o s e d , S O u ni t y o f e c o n o mi c b e n e fi t a n d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be n e fi t c a n b e a c h i e v e d . K e y wor d s t h e r ma l p o we r p l a n t ; c h i mn e y h e i g h t ; i n f l u e n c e f a c t o r ;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p r o t e c t i o n ; e c o n o mi c b e n e fi t . 1概述 近年来,随着火力发 电厂机组容量的不断 增大 ,相应的烟 囱高度也越来越高,国内已建 成大批2 1 0 m、2 4 0 m高度 的烟 囱,甚至 已出现 2 7 0 r n 高度的烟 囱。火 电厂烟 囱造价越来越高, 施工工期越来越长,施工难度越来越大。 烟囱的主要尺 寸和工艺参数 ,如烟 囱几何 高度 、出口内径 、出口烟气流速等不仅要满足 电厂生产工艺的要求,同时也必须满足环境保 护的要求 。由于大气污染物落地浓度与烟囱有 效高度 烟囱几何高度与烟气抬升高度之和 的平 方成反比,故通常采用增加烟囱几何高度的方 法来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 。但烟囱的造价大体 上与烟囱几何高度的平方成正 比;而且 当烟囱 几何高度超 过一定限度 后,进一步增加烟 囱几 何高度对改善地面环境空气质量收效甚微 ,其 环境效益也越来越差 ;同时烟囱有效高度增大 到一定程度后 ,还可能带来上部逆温 、加速形 成酸雨等环境问题 ,因此烟 囱几何高度并非越 高越 好 。 烟 囱几何 高度 设计 的基 本要 求是 在排 放源 造成 的地 面最大 落地 浓度 不超过 国家规 定 的数值 标准 下 ,力求合 理控 制烟 囱 的建 设 投 资 。 收稿 日期 2 0 1 3 0 8 1 4 作者简介林伟 1 9 6 6 一 ,男,江苏南京人,高级工程师,从事发电技术研发工作。 46 . 2 0 1 3 g 1 0 N 第 5 期 青 风 涡 长 度鼢暨 长 度 图1建构筑物下洗示意图 为避 免出现烟羽下洗现象 ,烟囱设计时, 应执行相应 的规程、规范 ,满 足如下要求烟 囱出口处烟气速度不得小于烟囱 出口高度处环 境多年平均风速 的1 . 5 倍 ;烟囱几何高度不小于 邻近建构筑物f 火 电厂主要指锅炉或锅炉房 ,在 北方缺水地区采用 间接空冷系统时还应考虑空 冷塔的影响 高度的2 ~2 . 5 倍 。 根据美 国环保局颁布 的可供选择 的工业源 综合扩散模 式 I S C3 、 ,当火力发 电厂的烟囱高 度低于厂区最高建筑物高度的2 倍时,发生建筑 物尾流影响的邻近区域为建筑物 周围的矩形区 域 ,该矩形区域在沿风向轴线上从距建筑物上 风向2 倍典型尺寸处到距建筑物下风 向5 倍典型 尺寸处 ,在横风 向轴 线上从建筑物 左边界 1 / 2 倍 典型尺寸处到建 筑物右边界 1 / 2 倍典型尺 寸 处 ,其 中建筑物 的典型尺 寸为其高度和横风 向 长度之 间的较小值 见 图2 。按照 环境影 响 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 2 . 2 2 0 0 8 推荐 的 AE RMOD模式 和 电厂主要建筑物 的尺寸 ,计 算 出的建筑物尾流的影响范围位于上述矩形区 域 内 。 , 、 、 , , , 、 、 ~ / 、 , , ● 、 ~ ‘ 图2建筑物尾流影响区域 48 .2 0 1 3 年 1 0 月 第 5 期 3 . 1 .2烟囱几何 高度的特殊限制 凡在机场 附近的火 电厂 ,必须遵守民用机 场净 空与距离的规定 。电厂烟 囱高度 应满足机 场 净空区的要求,距离机场椭 圆型区域不同距 离和角度有不 同的净 空要求 。烟 囱高度最终需 得到省级 民用航空主管部 门的文件确认。 3 .2烟气的抬升高度 一 般认 为烟气 的抬升 由浮 力抬 升和动 力 抬 升两 部分 组成 。浮力抬 升主 要取 决于烟 气 和 周 围大气 的密度 差 ,动力抬 升主 要取 决于 烟 囱排 烟筒 内径 、烟气 温度 和烟气 出 口流速 等 。除此 以外 ,烟气抬 升还 与大 气 的性 质 、 烟气 所处 的大气 层温度 层结 、环 境风 向和风 速等因素有关 。 目前 ,用 于计算 烟气抬 升 高度 的公式 很 多,适用条件也各不相同。以较为普遍采用的 火 电厂大气污 染物排 放标准 GB1 3 2 2 3 2 0 0 3 附录A给 出的 计 算方 法 为 依 据可 以看 出当△ 烟 囱出口处烟气温度与环境温度之 差 3 5 K时,烟气抬升高度△ 与烟气热释放率 Q 和烟囱几何高度 正相关,与烟 囱出 口处环 境风速【 , s 成反 比。当A T 3 5 K时,烟气抬升高 度△ 圩与烟囱出口处烟气流速 和烟气热释放率 Q 正相关,与烟 囱出 口处环境风速 成反比; 烟气热释放率Q 与烟气平均定压 比热C D 、排烟 率 标态 、△ 碱 正比;烟 囱出口处环境风速 与地面1 0 m高度处平均风速 。 成正 比,与烟 囱 几何高度 的0 . 1 5 次方成正比。 3 . 2 . 1采用多管集柬烟囱,增加烟气热释放率 将 电厂几 台锅炉 的烟气集 中起来排放 ,采 用多管集束烟 囱来增加烟气热释放 率是提高烟 气抬升高度的有效途经 。 3 . 2 . 2提 高排 烟温度 烟气的密度 比空气的密度低 ,因此烟气就 有上升的趋势 ,烟气温度越高 ,烟气 与空气 的 密度差越大 ,烟气上升浮力也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