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瞬变电磁法超前探测某煤矿工作面水害.pdf
S e r i a l N o . 5 8 1 现代矿业 M0DERN MI NI NG 总 第 5 8 1 期 2 0 1 7 年 9月第 9期 用瞬变 电磁法超前探测某煤矿工作面水害 张 强 侯 懿 张宏伟 河南省煤 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 摘要在矿井施工中水害是一种常见灾害, 若治理不 当极 易引发工作面突水或透水事故, 不 仅会对_ 7 - 作面正常生产造成影响, 同时还会造成人 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瞬变电磁法具有效率高、 反 应灵敏 、 分辨能力强等优点, 故采用该方法对某煤矿工作面水害进 了行超前探测。根据异常区域所 在 断层的地质特征 , 将其划分为较强富水异常区域 , 经钻探验证 , 该区域存在 大量 出水现象, 可见采 用瞬变电磁 法对工作 面水害进行超前探测可靠性较强。 关键词 煤矿瞬变电磁法水害探测 矿井瞬变电磁法是一种常用 的矿井勘查技术 , 可超前探测 出矿井各种形态的含水结构构造 , 具有 分辨率高 、 方向性强 、 体积效应低 、 对 低阻区敏感等 优点 , 不仅可准确 、 高效地 获得 巷道前方 的赋水信 息 , 而且有助于减少巷道掘进耗 时、 降低施工成本 、 提升煤矿生产效率 , 在煤 矿水害治理 中具有较高 的 应用价值 。 。 某煤矿运输巷工作面表面被黄土覆盖 , 工作面 结构简单 , 属于单斜构造 区, 走 向 N W, 倾 向 N E, 倾 斜角为 6 。 。工作 面煤层顶板含水 层为 K 灰岩 , 上 部覆盖有 K 、 K 灰岩 , 含水量大 , 主要为精储量 , 下 伏含水层为奥陶系石灰岩含水层 , 含水量丰富, 突水 系数低于 0 . 6 MP a / m, 不会对工作 面正常掘进造成 影响。采空 区为有水采空区, 分布于切眼位置 , 可能 会出现采空 区积水 现象 。为此, 本研究采用瞬变 电 磁法探查该矿工作面左右帮 1 0 0 m范围内以及工作 面前方采空区积水情况 , 确定异常范围, 对其富水性 进行判断 , 并进行钻探验证。 1 矿井瞬变 电磁法探测施 工 由于受巷道空间限制 , 因而使用多匝小 回线装 置 , 线 圈边长控制在 2~3 m_ 6 J 。在水 害超前探测 过程 中, 为满足探测深度 的基本要求 , 可通过增加线 圈匝数来提高发射磁矩及有效接收面积。探测方向 即为线圈法线方 向。在井下施工时 , 通过调整底板 之间的角度以及巷道顶与线圈的角度来对线圈法线 指示方 向进行调 整 , 从 而获得各方 向的地 电信息 。 在进行实际探测时, 需根据要求对测量点距进行确 张强 1 9 8 O 一 , 男 , 工程师 , 4 5 0 0 0 0河南省郑州市。 21 6 定 , 对于出现异常的区域可按照设计要求适 当加大 探测密度。使用多匝线框实施探测 时, 接 收线框和 发射线框的匝数不等, 探测时首先将线框与 目的岩 方 向对准 , 然后结合巷道具体情况 以及探测任务要 求 , 实时调整线框 匝数和大小 , 将线框和瞬变电磁仪 连接 , 实现数据 自动收集和保存 。 一 般情况下 , 在进行探测 时将测点间距保持在 0 . 5 m。在实际探测过程中多使用多匝线框, 以便探 测到巷道 中工作面顶板岩层内的富水区域。为确保 线框可与地下异常体产生 良好 的耦合响应 , 接收线 框和发射线框使用两个完全独立分隔 的线框 , 并且 两个线框 的匝数不相同。分别在巷道迎头位置布置 测线 , 一共布置了4个测点。 2工作面水害超前探测 2 . 1 探测方式 瞬变电磁探测仪一般具有轻便 、 抗干扰 、 自动化 程度高等优点 , 使用微机控制数据采集、 存储和记录 全过程 , 使用 U S B接 口实现数据的回放 , 使用多匝 2 m 2 m矩形 回线作为发射和接收线框 , 采样时窗为 1 ~ 3 4 , 叠加次数为 6 4 , 时间使用标准时间序列。结合 该矿工作面地质特征 , 将测点间距控制在 1 0 m左右, 对断层位置进行加密 , 测点间距控制在 5 m左右。 本研究从两个方 向对运输巷测点进行探测 , 如 图 1所示 , 探测方向 1与底板成 6 5 。 夹角 , 重点对工 作面内斜侧上方顶 板岩层 的电性变化情况进 行探 测 , 探测方向 2与底板成 2 5 。 夹角 , 重点对工作面 内 斜 向下方底板岩层的电性变化情况进行探测 ; 材料 巷测点也分 2个方向进行探测 , 探测方向 3与底板 成 5 5 。 夹角 , 重点对 工作面 中斜侧上方顶板岩层 的 张 强 侯懿等 用瞬变电磁 法超前探测某煤矿工作面水害 2 0 1 7年 9月第 9期 电性变化情况进 行探测 , 探测 力 ‘ 向 4与底板成 3 5 。 央角 , 重点对_ T 二 作面中斜侧下方底板岩层的电性 变 化情况进行探测 。 图 1 运输巷和材料巷瞬变 电磁 法探 测示意 2 . 2 探 测数 据处 理 瞬变电磁法 的观测数 据 为各观 测点 时 7 骞 f 测 道 的瞬时感 应 电压 , 可利厢晚期场公式换算 成视 深度 、 视电阻率等参数 。视电阻牢计算公式为 1 r m‘q] 1 l, 3 P 一 4 r r t ’l J, 式 中, P 为视电阻率 , Q I l l ; t 为时窗时问 , m s ; 。为 真空磁导率 ; 为发射磁矩 , AI1 1 ; q为接收线幽的 有效面积 , 1 1 1 ; V为感应电 , V 2 . 3 探 测分 析 该煤矿运输 巷工作面Ⅸ域 围岩主要为泥岩 。 煤 矿地层导电性 手要受煤系地层富水性 的影响 、当岩 石裂隙发育且含水较多时 , 电阻率会降低。当岩 裂隙发育且不含水时 , 电阻率会显著增大 , 由此可知 煤矿底板 、 顶板岩层裂隙发 育, / f 含水岩层与含水岩 层 的电性 差异较大。该 工作面 m于地质条件 较复 杂, 构造较 发育, 结 合 [作 面地质情况 , 在断层歼火 区域岩 裂隙较发育 , 会成为寓水异常区域 , 为进一 步确定各异常区域 的富水性 , 需综 合考虑各 域的 视电阻率最小值 、 异常范同人小 、 水文地质情况 、 地 质构造特征等。因此 , 本研究将视电阻率较低 、 异常 范 围一般但发育断层构造带 的边缘异常确定为较强 富水区, 将视电阻率非常低 、 异常范围较大且发育断 层构造带的异常确定为强富水区, 将视电阻值较低 、 异常范围较小且无构造异常的区域确定为相对弱富 水区, 将介于弱富水 区和强富水 区之间的异 常 域 确定为一般富水区。 本研究将 2 Q m作为} 见电阻率划分的基本标 准。由图 2可知 , 在距工作面右侧侧 帮 2 5~5 0 I l l 、 距迎头前方 5 0~ 7 5 m范 围内的视电阻率处 于下 降 趋势 , 在距迎头 4 5 I l l 、 距工作面左侧侧帮 3 0~ 5 5 1I 1 范围内的视电阻率呈下降趋势 , 表明该范 围内岩层 电性出现了变化。 根据该异常 区域所在断层 的地质特征 , 将其划 分为较强富水异常 区域 。 经过钻探验证 , 富水异常 一 5545352 5~I 5 5 5 1 5 25 35 45 55 饺向探洲椿J监/ m 图 2 超前探测视 电阻率断面 单位 n m 区域有大 { 水现象, 共排水9 0 0 0 m 。 表 1 钻探设计参数 2 . 4 注意事项 1 瞬变电磁受铁轨的影 响 在对巷道采用偶 极方式进仃探测时, 接收框 和发射框一般处于距铁 轨较近的 一 侧 , 易对探测造成较大影响 , 因此在进行 _ 『 二 作面水 探测时 , 需将接收框和发射框尽 叮能远 离铁 轨 置 、 2 瞬变电磁受金 属管路的影 响。为满 足蚪下 排水的 本要求 , 一般 主要使H j 侧挂方式将管路 布 设于巷道帮壁 , 如此 会对探测结 果产生较 大影响。 在进行测域时 , 线框和管路距离较近 , 对探测产生的 影响主要表现在浅部 。经分析发现 , 对瞬变电磁法 超前探测产牛影响的主要行铁轨 、 运输皮带支架 、 锚 网支护等金属没施, 该类设施在探测过程中会产生 较强的瞬变电磁响应 , 会导敛测 得到的电阻率与 真实值误差较大。由于该类『 太J素的影响在测线方向 卜表现得较均一 , 冈此可将其视作一种异常背景米 校正。住实际测量过 程中, 直尽可能避开巷道 中的 电机 、 变 器、 密集钢梁等金属没备, 并及时记 录相 关探测数据 , 以便在进行探测数据解译时对该类影 响进行排除和校正 。 3 结 语 以某煤矿运输巷工竹 而为例, 对其水害采用瞬 变电磁法进行 r 超前探测 , 并划分了较强富 水异常 区域 , 钻探验证结果基7 卜 吻合 , 表明利用该方法进 行工作面水害超前探测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 1 J 中国煤 炭工 业 劳动保 护科 学技 术 学 会. 矿 井 水害 防治技 术 f M 】 . 北京 煤炭工业出 版社, 2 0 0 7 下转第 2 2 0页 21 7 一 棼 锄~ \ \ 总第 5 8 1 期 现代矿业 2 0 1 7年 9月第9期 m m, 垂直度为 2 。 , 钢架立柱埋人底板深度应符合 设计要求 , 且不得置于浮渣上, 钢架与壁面之间须楔 紧 , 相邻钢架之 间应连接牢靠。 u型钢架架设完毕后 , 喷射混凝 土之前首先用 高压风 、 水清洗岩面上 的钻孔粉尘 和岩体节理 中的 断层泥 , 埋设控制喷厚标志; 然后选取合理的混凝土 配合比, 采用转子式混凝土喷射机对巷道进行干式 喷射, 喷射顺序应先喷射钢架与壁面之间的混凝土, 后喷射钢架之间的混凝土 , 钢架与壁面的间隙须喷 射混凝土进行充填密实。l 穿脉巷道联合支护断面 与剖面如图5所示。 亘 f a 联合支护断面 _ 缩 形钢 、 鱼 顶锚杆 l 一 帮 锚 杆 皇 一 霸唧嘲嘲圈l 舞 托板 / f 图 5 1 穿脉巷 道联 合支护方案 和睦山后观音 山矿段 一 3 0 0 m水平 1 穿脉巷道 应用锚网喷 u型钢支架联合支护方案后 , 对该支 护巷道进行了为期 6 0 d的巷道位移监测。结果 图 6 表明 1 穿脉巷道顶板 与两帮位移得到了有效控 制 , 最大位移量分别为 1 6 5 , 1 2 0 mm, 混凝土与 u型 钢支架无明显变形 , 表 明锚网喷 u型钢支架联合 支护方案可有效控制 1 穿脉软岩巷道 围岩变形 。 l 8 0 1 6 0 口 1 4 0 1 2 0 1 0 0 8O 鉴 6 。0 2 0 0 l 0 2 O 3 0 4 0 5 0 6 0 监测时间, d 图6 l 穿脉巷道顶板与两帮位移变化 一顶板 ; ▲ 一 两帮 4 结语 针对和睦山铁 矿后观音 山矿段 1 穿脉高应力 软岩巷道变形严重 的问题 , 采用锚 网喷 u型钢支 架联合支护方案进行治理 , 设计 了合理 的顶 、 底板 f b 联合支护剖面 锚杆支护参数。F L A C 。 数值模拟分析及工程应用 均表明, 该方案可有效控制围岩变形, 成效显著, 可 供类似矿山参考 。 参考文献 钱鸣 高, 石平五. 矿 山压 力与岩层控 制[ M] . 徐 州 中国矿业 大 学出版社 , 2 0 0 3 . 何满潮 , 钱七虎. 深部岩 体力 学基 础 [ M] . 北京 科 学出版社 , 2 01 0. 谭云 亮, 宁建 国. 深部巷道圃岩破 坏及控制【 M] . 北京 煤炭 工 业 出版 社 . 2 01 0. 方新秋 , 何杰 , 何加 省. 深部 高应力软 岩动压巷 道加 固技 术 研 究[ J ] . 岩土工程 , 2 0 0 9, 3 0 6 1 6 9 3 . 1 6 9 8 . 蔡 美峰 , 何满潮 , 刘 东艳 . 岩石 力学与 工程[ M] . 北京 科学 出 版 社 . 2 0 0 6 . 杨峰. 高应力巷道变形破 坏特征及 让压支护机理研 究 [ D] . 徐 州 中国矿业 大学 , 2 0 0 9 . 郑颖人. 地下工程锚 喷支护技 术指 南[ M] . 北京 中国铁 道 出 版 社 . 1 98 8. 郜进 海, 镐振 , 吕兆恒. 构造应 力 区巷道 变形破 坏特征 及控 制技术研 究[ J ] . 河 南理 工 大学 学报 自然科 学版 , 2 0 1 2 , 3 1 4 4 0 9 _ 4 1 4 . 收稿 日期 2 0 1 7 - 0 8 - 0 8 上接第 2 1 7页 [ 2 ] 周连春 , 赵启峰. 煤矿安全规程专 家释 义[ M] . 徐 州 中国矿业 大学出版社 . 2 0 1 6 . [ 3 ] 虎 维岳. 矿 山水害防治理论 与方法 [ M] . 北京 煤炭 工业 出版 社 . 2 0 0 5. [ 4 ] 郭纯, 刘 白宙, 白登海. 地 下全空 间瞬 变电磁 技 术在煤矿 巷 遣掘进头的连续跟踪超前探测[ J 1 . 地震地质, 2 0 0 6 3 4 5 6 46 2. [ 5 ] 方文藻, 李予国, 李貅. 瞬变 电磁 测探 法原理 [ M] . 西安 西 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 1 9 9 3 . [ 6 ] 李 貅. 瞬变 电磁 法在煤 田矿井 涌水通 道勘 察 中的应 用[ J ] . 西安 工程 学院报 , 2 0 0 0 , 2 2 3 3 5 -3 8 . 2 2 0 [ 7 ] [ 8 ] [ 9 ] [ 1 0 ] 李 貅. 瞬变电磁 测深的理论 与应 用[ M] . 西安 陕 西科学技 术出版社 . 2 0 0 2 . 于景 郝. 矿井瞬 变电磁法勘探 [ M] . 徐 州 中国矿 业 大学 出版 社 . 2 0 0 7. 管洪, 刘超 , 姜佩 文. 工作 面迎头瞬 变电磁 法探 测及探 放 水设计[ J ] . 现代矿 业, 2 0 1 5 6 9 5 - 9 7 . 张卫军. 用瞬 变 电磁 法探 测麦垛 山煤 矿疑似 封 闭不 良钻孔 [ J ] . 现代 矿业, 2 0 1 6 1 2 1 4 2 1 4 3 . 刘树才 , 岳建华 , 刘志 新. 煤矿 水文物探技 术与 应用 [ M] . 徐 州 中国矿业大学 出版社 , 2 0 0 5 . 收稿 日期 2 0 1 7 -03 - 2 2 、{ j 1J 1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