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富水性超前探测及水源快速识别研究.pdf
第 4 1卷第 9期能 源 与 环 保 V o l 4 1 N o 9 2 0 1 9年9月 C h i n aE n e r g ya n d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P r o t e c t i o nS e p . 2 0 1 9 收稿日期 2 0 1 9- 0 5- 0 4 ; 责任编辑 王 洁 D O I 1 0 . 1 9 3 8 9 / j . c n k i . 1 0 0 3- 0 5 0 6 . 2 0 1 9 . 0 9 . 0 2 1 作者简介 孟凡林( 1 9 8 7 ) , 男, 山东滕州人, 工程师, 2 0 1 0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 现从事矿井开采技术管理工作。 引用格式 孟凡林, 毕国胜. 矿井富水性超前探测及水源快速识别研究[ J ] . 能源与环保, 2 0 1 9 , 4 1 ( 9 ) 8 7 9 0 . M e n g F a n l i n , B i G u o s h e n g . R e s e a r c ho na d v a n c e dw a t e r r i c hd e t e c t i o no f m i n e a n dr a p i d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o f w a t e r s o u r c e [ J ] . C h i n aE n e r g ya n d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P r o t e c t i o n , 2 0 1 9 , 4 1 ( 9 ) 8 7 9 0 . 矿井富水性超前探测及水源快速识别研究 孟凡林1, 毕国胜2 ( 1 . 新疆龟兹矿业有限公司, 新疆 阿克苏 8 4 2 0 0 0 ; 2 . 中煤晋中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山西 太原 0 3 0 0 0 0 ) 摘要 通过对井东煤业矿井掘进巷道超前探测技术和水源识别技术进行研究, 总结出矿井特有的岩体 地球物理特性及水文地质特征, 基于交流电放电法, 研发设计了矿井富水性超前探测系统, 结合矿区 的水文地质特征和水样测试结果, 建立了矿井水源库, 并研发了矿井水源快速识别技术, 成功运用于 巷道富水性超前探测和水源识别。研究为类似矿井的水害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超前探测; 富水性; 水源识别; 矿井水害 中图分类号 T D 7 4 5 . 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3- 0 5 0 6 ( 2 0 1 9 ) 0 9- 0 0 8 7- 0 4 R e s e a r c ho na d v a n c e dw a t e r r i c hd e t e c t i o no f mi n ea n dr a p i d 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o f w a t e rs o u r c e M e n gF a n l i n 1, B i G u o s h e n g2 ( 1 . X i n j i a n gG u i z i M i n i n gC o . , L t d . , A k s u 8 4 2 0 0 0 , C h i n a ; 2 . C h i n aC o a l J i n z h o n gE n e r g yC h e m i c a l C o . , L t d . , T a i y u a n 0 3 0 0 0 0 ) A b s t r a c t T h r o u g hr e s e a r c ho na d v a n c e dd e t e c t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a n dw a t e r s o u r c e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f o r m i n er o a d w a yi nJ i n g d o n g C o a l M i n e , t h eg e o p h y s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a n dh y d r o g e o l o g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 t h er o c km a s su n i q u et ot h em i n ew e r es u m m a r i z e d . B a s e do nt h ea l t e r n a t i n gc u r r e n t d i s c h a r g em e t h o d , t h em i n ew a t e r r i c ha d v a n c e dd e t e c t i o ns y s t e mw a s d e s i g n e da n dd e v e l o p e d . B a s e d o nt h eh y d r o g e o l o g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t h em i n i n ga r e aa n dt h ew a t e r s a m p l et e s t r e s u l t s , t h em i n ew a t e r s o u r c er e s e r v o i r w a s e s t a b l i s h e da n dd e v e l o p e d . T h er a p i d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o f m i n ew a t e r s o u r c e h a db e e ns u c c e s s f u l l y a p p l i e dt o r o a d w a y w a t e r r i c ha d v a n c e dd e t e c t i o na n dw a t e r s o u r c e 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 . T h e s t u d y p r o v i d e s a r e f e r e n c e f o r t h e p r e v e n t i o na n dc o n t r o l o f w a t e r d i s a s t e r s i ns i m i l a r m i n e s . K e y w o r d s a d v a n c e dd e t e c t i o n ; w a t e r r i c h ; w a t e r s o u r c e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 ; m i n ew a t e r d a m a g e 0 引言 我国浅部煤炭资源日渐枯竭, 造成矿井采煤深 度不断增加, 矿井水文地质条件更加复杂, 水害事故 频发[ 1 ]。据统计, 2 0 1 3 2 0 1 7年全国煤矿发生水害 事故 7 9起, 死亡 2 7 7人, 平均每起事故死亡 3 . 5 1 人[ 2 ]。矿井水害尤其是掘进工作面的突水, 是煤矿 安全生产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之一[ 3 ]。 矿井防治水工作中, 解决掘进工作面水害的第 一要务是超前探测富水区域和可能存在的导水裂隙 带, 然后实时判别充水地点水源。目前, 煤矿应用于 富水性超前探测的方法主要有 直流电法、 瑞利波及 地质雷达法、 瞬变电磁法。上述方法各有优缺点 直 流电法使用的仪器抗干扰能力强, 但其方向性较差, 探测距离也非常有限; 瑞利波及地质雷达法仪器相 对笨重, 探测距离相对短, 一般在 2 0~ 3 0m , 实用范 围相对有限; 矿井瞬变电磁法应用较广, 对富水性反 应较敏感, 但其抗干扰能力较小[ 4 7 ]。因此, 研发一 种简便、 实用、 抗干扰能力强和能实时分析的矿井富 水性超前探测系统和水源快速识别系统具有重要的 意义。 1 工程概况 1 . 1 水文条件 矿区为三面环山的低山丘陵区山间盆地, 该 盆地北高南低, 七里河、 马关河、 马营河自西向东流, 78 2 0 1 9年第 9期 能 源 与 环 保第 4 1卷 由北向南流入朔州平原, 构成一个向南开口且具门 型结构隔水边界的完整水文地质单元。井田主要含 水层自下而上主要有奥陶岩溶水、 太原组砂岩裂隙 水、 山西组砂岩裂隙水、 石盒子组砂岩裂隙水, 主要 隔水层为本溪组隔水层、 第三系上新统隔水层。直 接充水水源为煤层顶板砂岩裂隙水, 间接充水水源 为大气降水渗入、 地表径流渗入等。 1 . 2 突水情况 2 0 1 0 2 0 1 2年间, 共发生 2次井下突水, 突水 均发生在 9号煤层开采过程中, 井下突水情况见表 1 。 表 1 井下突水情况 T a b 1 U n d e r g r o u n dw a t e ri n r u s h 时间地点水源标高/ m 最大水量/ ( m3h- 1) 总水量/ ( 万 m3) 备注 2 0 1 0 1 2 1 1 4 9 2 0 3 主运巷 顶板水+ 12 2 3 . 56 7约 0 . 8 5 工作面刚 形成, 排水 系统未形 成导致淹 巷 4 5m 2 0 1 2 0 8 0 7 4 9 2 0 1 综采面 顶板水、 老空水 + 12 0 7 . 33 5 0约 3 . 5 0 顶板初次 来压, 老 空水和顶 板水涌入 导致淹面 1 . 3 工程需求分析 中煤平朔集团井东煤业公司的掘进巷道前方存 在大气降雨、 老空水、 断层水、 陷落水、 风氧化带水等 水害。一般巷道富水性超前探测技术手段施工时间 长, 数据不能及时处理分析, 探测结果往往不能起到 指导掘进的作用, 严重影响巷道的掘进施工; 同时矿 井水害事故发生前往往会出现突水征兆, 若能及时 快速地判断出水水源, 无论是对掘进巷道还是回采 工作面, 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若是老空积水, 则 需提前采取疏放水, 及时发现突如其来的老空透水; 若是煤层顶板砂岩裂隙水, 可以稍微提高排水能力, 并稍加重视, 则可以正常掘进[ 8 9 ]。研究矿井巷道富 水性超前探测方法并及时对突水水源进行分析判别 以指导生产, 是矿井巷道掘进急需解决的研究课题 之一。 2 矿井富水性超前探测 2 . 1 超前探测系统介绍 超前探测系统以交流高密度电法原理为基础, 采用低功耗嵌入式计算机, 能自动进行数据采集、 分 析和全自动控制电极转换。超前探测系统工作框架 如图 1所示, 该系统可用于矿井巷道顶、 底板, 巷道 两帮及采掘工作面周边地质体的富水性探测, 同时 可以探测巷道前方富水异常区性、 断层、 陷落柱等不 良地质体。 图 1 超前探测系统工作 F i g 1 A d v a n c e dd e t e c t i o ns y s t e m 2 . 2 超前探测系统主要特点 该系统简单易学、 易操作, 仪器只要一键启动开 机, 即可实现自检、 测量、 成图、 智能分析地质水文情 况以及预警; 能在自然与人工等复杂电场的情况下, 采用交流电放电法和数学物理方法, 产生相应电流, 并通过系统过滤相关干扰电场。具体特点及优势如 下 ( 1 ) 实时自动成图系统。软件系统对采集的数 据实时成图, 无需升井后再下载数据进行人工分析, 这就大大降低了仪器操作、 数据处理对人员素质的 高要求。 ( 2 ) 分布式智能电极。电极个数易扩展; 有自 动检测电极功能, 简单容易排除接地不良电极情况, 从而减少探测时间。 ( 3 ) 自适应放电电流。“ 数字式” 调节放电电 压, 根据不同的地质、 水文地质情况, 自动变化供电 电流, 以达到精确探测目的。 ( 4 ) 抗干扰能力强。仪器应用“ 数字锁相环” 测 量技术, 利用多频正弦波放电, 此放电方法具有小电 流、 强抗干扰能力、 高精度测量等优点。 2 . 3 矿井富水性超前探测系统应用 ( 1 ) 探测方案。在中煤平朔集团井东煤业公司 4 9 2 0 1主运巷掘进工作面进行了高密度三级交流电 法超前探测测试, 电极距为 5m 。探测布置方案如 图 2所示。 88 2 0 1 9年第 9期孟凡林, 等 矿井富水性超前探测及水源快速识别研究 第 4 1卷 图 2 超前探测现场布置 F i g 2 A d v a n c e dd e t e c t i o ns i t el a y o u t ( 2 ) 探测结果分析。平朔集团井东煤业公司 4 9 2 0 5工作面主运巷超前探测结果如图 3所示。由 探测结果可知, 探测区域内主要有 3个低阻区域, 其 具体位置为探测迎头前方 5 0m处( 1号异常区) 、 6 5 m处( 2号异常区) 和 7 9m处( 3号异常区) 。在色 谱图中相对低阻区域, 其区域地质构造相对比较复 杂, 孕育环境不稳定, 其他颜色为过渡区域。结合矿 井已有地质资料及现场探测结果可得 1号、 2号异 常区域视电阻率值相对比较弱, 其具体地理位置主 要表现在地质破碎带、 煤岩体侵入、 裂隙带岩体潮湿 所致; 3号异常区域相对视电阻率很低, 结合本矿地 质地球物理电性实验调查, 可基本判断为断层富水 区域, 建议在实际的掘进揭露时加强该地质区域的 钻探验证和防护。 图 3 4 9 2 0 5工作面主运巷超前探测 F i g 3 A d v a n c e dd e t e c t i o nma po f ma i nr o a d w a yo f 4 9 2 0 5w o r k i n gf a c e ( 3 ) 探测结果验证。为了验证超前探测系统的 准确性, 在巷道迎头施工超前探放水钻孔。当钻孔 施工至迎头前方4 7 . 5m处时, 钻孔开始有少量水涌 出, 水量在 0 . 5~ 1 . 5m 3/ h ( 不影响生产掘进) , 继续 往前施工, 直至5 5m终孔, 钻孔涌水量无明显变化。 巷道正常掘进, 当施工至探测前方4 6m处时巷道开 始有淋水, 水量在 3~ 5m 3/ h , 与之前物探异常区及 钻孔出水位置较吻合。在此处第 2次钻探, 当钻孔 至迎头前方 6 2m时开始涌水, 水量在 3~ 5m 3/ h ; 继续钻孔至7 5m时, 涌水量增大至1 1~ 1 5m 3/ h , 实 际钻探结果和物探结果基本相符。上述钻探及巷道 实际揭露验证了此快速探测系统的准确性, 为类似 巷道超前掘进探测提供了依据。 3 矿井水源快速识别技术 不同含水层的水介质岩性不同, 水动力条件不 同, 氧化还原环境及酸碱度也不尽相同, 其水化学作 业是相互独立的, 故其常规离子、 特征离子成分和数 量均有较大差别, 据此为判别水源提供依据。根据 未知水源的水质类型, 再对比已建成的各含水层水 源库, 通过水质类型及特征离子的对比, 就能判别未 知水的来源。 3 . 1 矿井水源库建立 实现矿井水源快速识别的前提是建立矿井水源 库。此次建库主要采取样测试的方法, 首先对研究 矿井进行了地质、 水文地质资料的收集( 包括矿井 水质分析台账、 采掘工程平面图、 充水性图及相关水 文地质台账、 图纸等) ; 然后采集井下各类型水源水 样并进行测试, 并通过对比水质台账离子浓度进行 验证、 综合分析, 剔除不合格样品, 把每次测量结果 都输入样品库, 并选择特征离子指标, 最终建立了井 东煤业公司矿井充水水源快速识别样品库。 3 . 2 矿井水源快速识别系统 矿井水源快速识别系统工作流程如图 4所示。 水源样品库建好以后, 通过与现代地球化学、 数学及 计算机科学相结合, 利用数学模型对矿井水化学数 据进行处理, 通过嵌入式系统开发了矿井水源识别 软件以及矿井水源快速识别仪。 3 . 3 矿井水源快速识别系统应用 分别在 4 9 2 0 1运 9号钻窝放水孔和 4 9 2 0 1主运 巷迎头钻孔取水样, 并用矿井水源快速识别仪测试 水样, 测试结果见表 2 。据现场水文地质条件及后 98 2 0 1 9年第 9期 能 源 与 环 保第 4 1卷 期巷道掘进验证, 矿井水源快速识别系统识别结果 正确。 图 4 矿井水源快速识别技术工作流程 F i g 4 F l o wc h a r t o f mi n ew a t e rs o u r c e r a p i d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 表 2 水样采集与测试成果 T a b . 2 Wa t e rs a mp l ec o l l e c t i o na n dt e s t r e s u l t s 4 结论 ( 1 ) 总结出井东煤业矿井特有的岩体地球物理 特性及水文地质特征, 基于交流电放电法, 研发设计 了矿井富水性超前探测软件及硬件系统, 该系统可 适应自然电场及人工电场等复杂条件下, 具备抗干 扰、 小电流、 低电压、 自动成图突出特点。 ( 2 ) 对探测区进行钻探与掘进揭露验证, 验证 结果与快速探测成果基本吻合, 充分证明了矿井富 水性超前探测系统的准确性, 可以达到快速探测的 目的, 为类似巷道掘进探测提供了实践依据。 ( 3 ) 建立了井东煤业矿井水源库, 基于数学模 型研发了矿井水源快速识别系统。应用结果表明其 测定速度快、 准确性高, 可为矿井水害防治工作提供 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R e f e r e n c e s ) [ 1 ] 张党育. 深部开采矿井水害区域治理关键技术研究及发展 [ J ] . 煤炭科学技术, 2 0 1 7 , 4 5 ( 8 ) 8 1 2 . Z h a n gD a n g y u . R e s e a r c h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k e yt e c h n o l o g i e sf o r w a t e r p o l l u t i o nc o n t r o l i nd e e pm i n i n g a r e a s [ J ] . C o a l S c i e n c e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2 0 1 7 , 4 5 ( 8 ) 8 1 2 . [ 2 ] 蒋星星, 李春香. 2 0 1 3 2 0 1 7年全国煤矿事故统计分析及对策 [ J ] . 煤炭工程, 2 0 1 9 , 5 1 ( 1 ) 1 0 1 1 0 5 . J i a n gX i n g x i n g , L i C h u n x i a n g . 2 0 1 3 2 0 1 7n a t i o n a l c o a l m i n ea c c i d e n t s s t a t i s t i c a l a n a l y s i sa n dc o u n t e r m e a s u r e s [ J ] . C o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 2 0 1 9 , 5 1 ( 1 ) 1 0 1 1 0 5 . [ 3 ] 靳德武. 我国煤矿水害防治技术新进展及其方法论思考[ J ] . 煤炭科学技术, 2 0 1 7 , 4 5 ( 5 ) 1 4 1 1 4 7 . J i nD e w u . N e wp r o g r e s s o f c o a l m i n e w a t e r d a m a g e c o n t r o l t e c h n o l o g ya n di t s m e t h o d o l o g y i nC h i n a [ J ] . C o a l 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 2 0 1 7 , 4 5 ( 5 ) 1 4 1 1 4 7 . [ 4 ] 徐佳, 朱鲁, 翟培合, 等. 三维电法超前探在巷道掘进水害防治 中的应用[ J ] . 煤炭技术, 2 0 1 4 , 3 3 ( 1 2 ) 5 8 6 0 . X uJ i a , Z h uL u , Z h a i P e i h e , e t a l . A p p l i c a t i o no f t h r e e d i m e n s i o n a l e l e c t r i ca d v a n c ep r o s p e c t i n gi nw a t e rd a m a g ep r e v e n t i o na n d c o n t r o l i nr o a d w a yd r i v i n g [ J ] . C o a l T e c h n o l o g y , 2 0 1 4 , 3 3 ( 1 2 ) 5 8 6 0 . [ 5 ] 徐文星, 王玉和, 王圣龙, 等. 瞬变电磁技术在掘进巷道水害防 治中的应用[ J ] . 现代矿业, 2 0 1 4 , 3 0 ( 5 ) 1 0 1 1 0 3 . X uWe n x i n g , Wa n gY u h e , Wa n gS h e n g l o n g , e t a l . A p p l i c a t i o no f t r a n s i e n t e l e c t r o m a g n e t i ct e c h n o l o g yi nw a t e rd a m a g ec o n t r o lo f r o a d w a y [ J ] . M o d e r nM i n i n g , 2 0 1 4 , 3 0 ( 5 ) 1 0 1 1 0 3 . [ 6 ] 曲兴玥, 邱梅, 施龙青. 基于因子聚类分析的矿井水源识别 [ J ] . 煤炭技术, 2 0 1 8 , 3 7 ( 1 2 ) 1 3 7 1 3 9 . Q uX i n g y u e , Q i uM e i , S h i L o n g q i n g . M i n ew a t e r s o u r c e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b a s e do nf a c t o r c l u s t e r a n a l y s i s [ J ] . C o a l T e c h n o l o g y , 2 0 1 8 , 3 7 ( 1 2 ) 1 3 7 1 3 9 . [ 7 ] 李松峰, 李永军. 瞬变电磁法在晋牛矿巷道超前探测中的应用 [ J ] .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 2 0 1 8 , 1 5 ( 5 ) 2 9 3 1 . L i S o n g f e n g , L i Y o n g j u n . A p p l i c a t i o no f t e mi na d v a n c e d e t e c t i o no f r o a d w a y i nj i n n i um i n e [ J ] . J o u r n a l o f N o r t hC h i n a I n s t i t u t e o f 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 2 0 1 8 , 1 5 ( 5 ) 2 9 3 1 . [ 8 ] 李松峰, 李永军, 魏军军. 高密度电法在矿井富水性探测中的 应用[ J ] .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 2 0 1 3 , 1 0 ( 3 ) 1 2 1 4 . L i S o n g f e n g , L i Y o n g j u n , We i J u n j u n . A p p l i c a t i o no f h i g hd e n s i t y e l e c t r i c a l m e t h o di nt h ed e t e c t i o no f m i n ew a t e r a b u n d a n c e [ J ] . J o u r n a l o f N o r t hC h i n aI n s t i t u t eo f 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 2 0 1 3 , 1 0 ( 3 ) 1 2 1 4 . [ 9 ] 连会青, 刘德民, 尹尚先. 水化学综合识别模式在矿井水源判 别中的应用[ J ] . 煤炭工程, 2 0 1 2 ( 8 ) 1 0 7 1 0 9 . L i a nH u i q i n g , L i uD e m i n , Y i nS h a n g x i a n . A p p l i c a t i o no f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r e c o g n i t i o nm o d e l o f h y d r o c h e m i s t r yi nm i n ew a t e r s o u r c e d i s c r i m i n a t i o n [ J ] . C o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 2 0 1 2 ( 8 ) 1 0 7 1 0 9 .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