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工作面掘进机瞬变电磁响应规律试验研究.pdf
第 4 1卷第 8期能 源 与 环 保 V o l 4 1 N o 8 2 0 1 9年8月 C h i n aE n e r g ya n d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P r o t e c t i o nA u g . 2 0 1 9 收稿日期 2 0 1 9- 0 5- 0 3 ; 责任编辑 郭海霞 D O I 1 0 . 1 9 3 8 9 / j . c n k i . 1 0 0 3- 0 5 0 6 . 2 0 1 9 . 0 8 . 0 1 4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N S F C 4 1 6 7 4 1 3 3 ) 作者简介 张文静( 1 9 9 0 ) , 女, 陕西西安人, 助理工程师, 2 0 1 2年毕业于西安科技大学, 现从事地球物理勘探工作。 引用格式 张文静. 矿井工作面掘进机瞬变电磁响应规律试验研究[ J ] . 能源与环保, 2 0 1 9 , 4 1 ( 8 ) 5 9 6 2 , 6 6 . Z h a n g We n j i n g . E x p e r i m e n t a l s t u d y o nT E Mr e s p o n s e l a wo f r o a d h e a d e r i nm i n e w o r k i n g f a c e [ J ] . C h i n a E n e r g y a n d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P r o t e c t i o n , 2 0 1 9 , 4 1 ( 8 ) 5 9 6 2 , 6 6 . 矿井工作面掘进机瞬变电磁响应规律试验研究 张文静 ( 中煤科工集团 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陕西 西安 7 1 0 0 7 7 ) 摘要 掘进机是掘进巷道工作面附近的良导电体, 瞬变电磁超前探测时, 对数据采集和解释精度有严 重影响, 有效规避或者消除其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采用矿井试验方法, 基于 T e r r a瞬变电磁仪器, 使 用边长为2m 、 收发均为3 0 匝的方形重叠回线装置, 其中线圈平面垂直于掘进机, 紧贴工作面放置, 等 间隔2m向后移动掘进机, 分析其瞬变电磁响应的幅度及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 巷道掘进机的瞬 变电磁响应与线圈的摆放位置有关, 当掘进机撤离工作面 7m后, 其干扰就可以忽略不计, 在煤矿中 的应用成果也证明了试验结论的正确性。研究为矿井瞬变电磁超前探测规避掘进机的影响提出了解 决方法。 关键词 瞬变电磁法; 超前探测; 掘进机; 干扰源 中图分类号 T D 7 4 5 ; P 6 3 1 . 3 2 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3- 0 5 0 6 ( 2 0 1 9 ) 0 8- 0 0 5 9- 0 4 E x p e r i me n t a l s t u d yo nT E M r e s p o n s el a wo f r o a d h e a d e ri nmi n ew o r k i n gf a c e Z h a n gWe n j i n g ( X i ′ a nR e s e a r c hI n s t i t u t e , C h i n aC o a l T e c h n o l o g ya n dE n g i n e e r i n gG r o u pC o r p , X i ′ a n 7 1 0 0 7 7 ,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T h er o a d h e a d e r i s a g o o dc o n d u c t o r n e a r t h e r o a d w a y w o r k i n g f a c e . Wh e nT E Ma d v a n c e dd e t e c t i o n , i t h a s a s e r i o u s i m p a c t o n t h e a c c u r a c y o f d a t a a c q u i s i t i o na n d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 . I t i s p a r t i c u l a r l y i m p o r t a n t t o e f f e c t i v e l y a v o i do r e l i m i n a t e i t s i m p a c t . As q u a r e o v e r l a p p i n gl o o pd e v i c ew i t h2ms i d e l e n g t ha n d 3 0t u r n s t r a n s c e i v e r a n dr e c e i v e r w a s u s e db a s e do nT e r r a T E M. T h e c o i l p l a n e w a p e r p e n d i c u l a r t ot h er o a d h e a d e r , w h i c hw a s p l a c e dc l o s e t o t h e w o r k i n g f a c e a n dm o v e dt h e r o a d h e a d e r b a c k w a r d s a t a ne q u a l i n t e r v a l o f 2m . T h ea m p l i t u d ea n dv a r i a t i o nl a wo f t h e t r a n s i e n t e l e c t r o m a g n e t i c r e s p o n s e w e r e a n a l y z e d . T h e t e s t r e s u l t s s h o w e dt h a t t h e t r a n s i e n t e l e c t r o m a g n e t i cr e s p o n s eo f r o a d h e a d e r w a i s r e l a t e dt ot h ep o s i t i o no f c o i l s . Wh e nt h er o a d h e a d e r e v a c u a t e d7mf r o mt h ew o r k i n gf a c e , i t s i n t e r f e r e n c ec a nb ei g n o r e d . T h ea p p l i c a t i o nr e s u l t s i nc o a l m i n e a l s o p r o v e dc o r r e c t n e s s o f t e s t c o n c l u s i o n . T h e r e s e a r c hp r o v i d e da s o l u t i o nf o r m i n et r a n s i e n t e l e c t r o m a g n e t i ca d v a n c e dd e t e c t i o nt oa v o i dt h ei n f l u e n c eo f r o a d h e a d e r . K e y w o r d s T E Mm e t h o d ; a d v a n c e dd e t e c t i o n ; r o a d h e a d e r ; i n t e r f e r e n c es o u r c e 0 引言 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煤矿巷道开拓阶段会面临较 多的地质问题, 有效、 准确的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是保 证煤矿巷道掘进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 1 3 ]。目前用 于巷道工作面超前探测的方法主要有钻探、 物探等 手段, 钻探方法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且费时、 效率较 低, 物探方法是间接的技术手段, 便捷高效。常用的 物探方法中瞬变电磁法应用较广[ 4 6 ], 其效率最高, 但数据采集时其信号响应易受到巷道工作面附近的 大型金属设备干扰, 如果处理不当, 会对后期资料解 释造成重大偏差, 甚至无法处理等情况。本文就掘 进工作面附近的掘进机进行试验研究, 通过在矿井 掘进工作面布设多条测线及测点, 研究其瞬变电磁 响应规律, 找到其影响范围及制定相对应的规避措 施, 为瞬变电磁超前探测数据采集的质量提供技术 95 2 0 1 9年第 8期 能 源 与 环 保第 4 1卷 依据。 1 瞬变电磁探测原理 矿井瞬变电磁法多是利用磁欧源装置形式的一 种时间域电磁勘探方法[ 7 8 ]。使用边长 2m左右的 重叠回线收发装置, 在线圈中通阶跃形脉冲电流, 激 发一次场, 在发射间歇, 测量工作面前方产生的感应 二次场信息随时间的变化, 通过对感应二次场信息 的处理、 分析和解释, 来达到探测地质目标体的目 的。在发射电流关断之后, 一般采用线圈接收磁场 随时间的变化, 为地下介质产生的感应二次场。感 应二次场主要由介质电性分布决定, 当煤层、 岩层含 水时, 其导电性将变强, 接收到的感应二次场将发生 变化, 可通过观测感应二次场对巷道前方的富水性 进行探测。矿井瞬变电磁响应可近似等效为同时向 上、 向下及向外扩散电流环, 即双“ 烟圈效应” [ 9 1 3 ], 如图 1所示。 图 1 矿井瞬变电磁烟圈效应 F i g 1 E f f e c t o f T E M s mo k er i n g 2 试验的设计 2 1 试验参数和仪器 试验使用 T e r r aT E M瞬变电磁仪( 图 2 ) , 它具 有高度自动化、 良好的抑制噪声干扰的能力及实时 监控功能。将采集设备连接到微机上, 数据的采集 可以由该微机控制, 可以自动记录存储数据, 也可以 对数据进行转存储。发射接收装置是重叠回线型, 发射回线为 3 0匝的 2m 2m线圈, 接收回线为 3 0 匝的 2m 2m线圈, 时间序列采用 1 0 0个时间窗, 共计 1 0 0m s 。为了达到抑制噪声的目的, 在实验数 据采集过程中, 采用了 6 4次叠加技术, 发射电流在 4 4~ 4 8A , 试验巷道宽 5 0m 、 高 3 5m 。 图 2 T e r r aT E M 瞬变电磁仪 F i g 2 T e r r aT E M i n s t r u me n t 2 2 试验测点布置 在煤矿巷道设计收发线圈平面垂直掘进机掘进 方向, 如图3 ( a ) 所示, 靠近巷道左侧帮0 5m设计5 个测点, 正对掘进机在巷道中心线设计 5个测点, 靠 近巷道右侧帮 0 5m设计 5个测点, 其中距离掘进 机最近的测点为 1 0m , 剩余的等间隔 2 0m布置。 收发线圈平面平行于掘进机掘进方向, 如图 3 ( b ) 所 示, 在巷道中心线设计 5个测点, 其中距离掘进机最 近的测点为 1 0m , 剩余的等间隔 2 0m布置。 图 3 试验探测设计 F i g 3 D e s i g no f t e s t d e t e c t i o n 2 3 收发线圈平面垂直掘进机的瞬变电磁响应特征 测点 1 、 4 、 7 、 1 0 、 1 3作为第 1列测得的掘进机瞬 变电磁响应衰减曲线如图 4所示, 测点 2 、 5 、 8 、 1 1 、 1 4作为第 2列测得的掘进机瞬变电磁响应衰减曲 线如图 5所示, 测点 3 、 6 、 9 、 1 2 、 1 5作为第 3列测得 的掘进机瞬变电磁响应衰减曲线如图 6所示。 06 2 0 1 9年第 8期张文静 矿井工作面掘进机瞬变电磁响应规律试验研究 第 4 1卷 图 4 第 1列 5个测点的 T E M 衰减曲线 F i g 4 T E M a t t e n u a t i o nc u r v eo f t h ef i r s t f i v ec o l u mn s 图 5 第 2列 5个测点的 T E M 衰减曲线 F i g 5 T E M a t t e n u a t i o nc u r v eo f t h es e c o n df i v ec o l u mn s 图 6 第 3列 5个测点的 T E M 衰减曲线 F i g 6 T E M a t t e n u a t i o nc u r v eo f t h et h i r df i v ec o l u mn s 对比分析图 4 图 6中的衰减曲线可以看出 发射接收线框紧靠巷道两侧, 第 1列和第 3列测点 在第 1点感应电位值最大外, 其余各点的数值相差 较小。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随着距离的增加, 掘 进机的影响能力逐渐变小, 小到小于巷道全空间和 支护的锚网锚杆的影响。对于正对掘进机的第 2列 数据, 掘进机距离掘进面只有 9m 。由此, 在这个距 离内的顶板和底板可以作为一个横向连续来分析。 也就是说, 可以认为试验测得的瞬变电磁响应信号 在每个测点巷道顶、 底板及帮壁围岩的影响是相等 的, 即在每一个测点的瞬变电磁信号响应是掘进机 和工作面附近煤层、 围岩的综合信号响应。掘进机 是金属装备, 导电性良好, 其瞬变电磁响应信号强度 远远大于煤层和工作面围岩的瞬变电磁感应信号。 基于此, 当测量装置逐步远离掘进机进行测量时, 测 得的瞬变电磁信号强度应该是逐渐减弱的, 对应中 间测点 2 、 5 、 8 、 1 1 、 1 4的感应电位强度应该是逐步变 小。分析图 5的实际情况, 在测点 8的感应电位值 反而小于 1 1号点, 且测点 8感应电位曲线位置波动 较大, 认为该测点掘进机的瞬变电磁响应信号很弱 了, 测点 1 1的信号强度主要来自工作面附近的煤层 及围岩, 测点 1 4的感应电位曲线与测点 8的变化一 致。 通过分析收发线圈平面垂直掘进方向的 3条 1 5个测点的瞬变电磁响应信号, 可以得出在这种情 况下掘进机的影响范围在 7m内, 当收发线圈大于 这个距离后, 掘进机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2 4 收发线圈平面平行掘进机的瞬变电磁响应特征 收发线圈平面平行于掘进方向测得的瞬变电磁 响应衰减曲线如图 7所示。从图 7中可以看出, 测 点 1的感应电位较高, 这时线框距离侧帮最近, 当分 别相距 2 5 , 4 0 , 5 5m时, 曲线的尾支波动都比较 大且幅值也非常接近; 当线框距离掘进面很近时, 测 得的感应电位又开始变大, 是由于掘进面岩体的全 空间效应引起的。可认为当线框平行掘进机时, 掘 进机的影响范围在4m内; 当线圈大于4m时, 掘进 机对瞬变电磁探测的影响就可以忽略不计。 3 应用实例 安徽 T Y煤矿 8 28 1工作面顶板基本顶为火成 岩, 厚 2 6m , 绿色、 性硬、 含黑色斑晶。直接顶为砂 泥互层或火成岩, 厚 5 4m , 灰至浅灰色, 由泥岩与 细砂岩互层薄层状, 顶部含少量植物根部化石, 中部 16 2 0 1 9年第 8期 能 源 与 环 保第 4 1卷 图 7 收发线圈平面平行掘进机 T E M 衰减曲线 F i g 7 T E M a t t e n u a t i o nc u r v eo f t r a n s c e i v e rc o i l p l a n a rp a r a l l e l r o a d h e a d e r 夹有炭质泥岩, 绿色火成岩。工作面 8 2煤为二叠系 下石盒子组, 属中厚煤层, 赋存较稳定, 煤厚 0 7~ 2 8m , 平均厚 1 8m 。煤层倾角 2 0 ~ 3 5 , 平均倾 角 2 8 。 8 28 1工作面辅运巷煤层为走向 N N WS S E 、 倾 向 S E的单斜构造。顶板砂岩裂隙水及顶板裂隙较 发育, 局部富水性强。以淋、 渗的方式进入工作面, 需要进行超前物探工作。 视电阻率等值线断面如图 8所示。 图 8 视电阻率等值线断面 F i g 8 A p p a r e n t r e s i s t i v i t yc o n t o u rs e c t i o n 图 8 ( a ) 为掘进机在工作面后方 4m时测得的 超前探测视电阻等值线断面, 由图 8 ( a ) 可以看到, 工作面正前方和右侧帮的视电阻率值均非常低, 为 相对低阻异常区域。主要原因是掘进机距离工作面 较近, 推测异常区是受到掘进机的影响所致。通过 移动掘进机的位置, 当掘进机移动到距离掘进面 8 m时, 测得数据的成果如图 8 ( b ) 所示, 视电阻率值 均较高, 推测是顶板附近裂隙相对发育局部弱富水 所致, 巷道开挖后在掘进的右侧帮前方 1 0 0m左右 的位置出现滴水, 与图 8 ( b ) 探测解释成果相吻合。 从而排除了掘进机的影响, 减少了钻场的布置, 提高 了掘进速度。 4 结论 ( 1 ) 在掘进工作面瞬变电磁超前探测时, 掘进 机位置对所采集的数据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当发射 接收线框平面的垂直掘进机时, 掘进机应该后退至 工作面7m以上, 此时其影响才可以忽略不计; 当发 射接收线框平面平行掘进机时, 掘进机应该后退至 工作面 4m以上, 此时其影响才可以忽略不计。 ( 2 ) 多匝重叠小回线瞬变电磁法能够准确探测 掘进巷道前方顶板富水性情况以及圈定其分布范 围, 该方法是一种便捷、 高效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参考文献( R e f e r e n c e s ) [ 1 ]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中国煤矿水害防治技术[ M] . 徐州 中 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 0 1 1 . [ 2 ] 刘志新. 矿井瞬变电磁场分布规律与应用研究[ D ] . 徐州 中 国矿业大学, 2 0 0 7 . [ 3 ] 刘飞虎. 综合物探方法在煤矿水文地质中的应用分析[ J ] . 煤 矿现代化, 2 0 1 3 ( 2 ) 8 4 8 5 , 8 8 . L i uF e i h u . 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a p p l i c a t i o no f a u t o m a t i c c o a l b l e n d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a tt h ew a s h e r y [ J ] . C o a lM i n eM o d e r n i z a t i o n , 2 0 1 3 ( 2 ) 8 4 8 5 , 8 8 . [ 4 ] 于景邨, 刘志新, 汤金云, 等. 用瞬变电磁法探查综放工作面顶 板水体的研究[ J ]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 0 0 7 , 3 6 ( 4 ) 5 4 2 5 4 6 . Y uJ i n g c u n , L i uZ h i x i n , T a n gJ i n y u n , e t a l . T r a n s i e n t e l e c t r o m a g n e t i cd e t e c t i n gt e c h n i q u e f o r w a t e r h a z a r dt o t h e r o o f o f f u l l y m e c h a n i z e ds u b l e v e l c a v i n gf a c e [ J ] . J o u r n a l o f C h i n aU n i v e r s i t yo f M i n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 2 0 0 7 , 3 6 ( 4 ) 5 4 2 5 4 6 . [ 5 ] 邢修举, 于景邨. 煤矿综采面突水水源瞬变电磁探测技术及应 用[ J ] . 能源与环保, 2 0 1 7 , 3 9 ( 1 ) 9 6 9 9 , 1 0 3 . X i n gX i u j u , Y uJ i n g c u n . T r a n s i e n t e l e c t r o m a g n e t i cd e t e c t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f o rs o u r c eo fw a t e rb u r s t i n go nf u l l y m e c h a n i z e dw o r k i n g f a c e o f c o a l m i n ea n di t s a p p l i c a t i o n [ J ] . C h i n aE n e r g ya n d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P r o t e c t i o n , 2 0 1 7 , 3 9 ( 1 ) 9 6 9 9 , 1 0 3 . ( 下转第 6 6页) 26 2 0 1 9年第 8期 能 源 与 环 保第 4 1卷 s i o n a l p a r a l l e l e l e c t r i c s u r v e y i n g a n d i t s a p p l i c a t i o n s i nw a t e r d i s a s t e r e x p l o r a t i o ni nc o a l m i n e s [ J ] . J o u r n a l o f C h i n aC o a l S o c i e t y , 2 0 0 9 , 3 4 ( 7 ) 9 2 7 9 3 2 . [ 5 ] 殷国强, 翟培合, 秦鹏一, 等. 高密度二极三维直流电法超前探 测研究[ J ] . 煤炭技术, 2 0 1 7 , 3 6 ( 1 0 ) 1 9 0 1 9 2 . Y i n gG u o q i a n g , Z h a i P e i h e , Q i nP e n g y i , e t a l . S t u d yo na d v a n c e d d e t e c t i o no f h i g hd e n s i t yD Cd i o d e [ J ] . C o a l T e c h n o l o g y , 2 0 1 7 , 3 6 ( 1 0 ) 1 9 0 1 9 2 . [ 6 ] 程久龙, 李飞, 彭苏萍, 等. 矿井巷道地球物理方法超前探测研 究进展与展望[ J ] . 煤炭学报, 2 0 1 4 , 3 9 ( 8 ) 1 7 4 2 1 7 5 0 . C h e n gJ i u l o n g , L i F e i , P e n gS u p i n g , e t a l . R e s e a r c hp r o g r e s sa n d d e v e l o p m e n td i r e c t i o no na d v a n c e dd e t e c t i o ni nm i n er o a d w a y w o r k i n g f a c eu s i n gg e o p h y s i c a l m e t h o d s [ J ] . J o u r n a l o f C h i n aC o a l S o c i e t y , 2 0 1 4 , 3 9 ( 8 ) 1 7 4 2 1 7 5 0 . [ 7 ] 岳建华, 薛国强. 中国煤炭电法勘探 3 6年发展回顾[ J ] . 地球 物理学进展, 2 0 1 6 , 3 1 ( 4 ) 1 7 1 6 1 7 2 4 . Y u e J i a n h u a , X u eG u o q i a n g . R e v i e wo n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C h i n e s e c o a l e l e c t r i ca n de l e c t r o m a g n e t i cp r o s p e c t i n gd u r i n gp a s t 3 6 y e a r s [ J ] . P r o g r e s s i nG e o p h y s i c s , 2 0 1 6 , 3 1 ( 4 ) 1 7 1 6 1 7 2 4 . [ 8 ] 曾方禄, 王永胜, 张小鹤, 等. 矿井音频电透视及其应用[ J ] . 煤 田地质与勘探, 1 9 9 7 , 2 5 ( 6 ) 5 4 5 7 . Z e n gF a n g l u , Wa n gY o n g s h e n g , Z h a n gX i a o h e , e t a l . M i n ev o i c e f r e q u e n c ye l e c t r i cp e r s p e c t i v et e c h n i q u ea n di t sa p p l i c a t i o n [ J ] . C o a l G e o l o g ya n dE x p l o r a t i o n , 1 9 9 7 , 2 5 ( 6 ) 5 4 5 7 . [ 9 ] 鲁晶津. 煤矿井下含/ 导水构造三维电阻率反演成像技术[ J ] . 煤炭学报, 2 0 1 6 , 4 1 ( 3 ) 6 8 7 6 9 5 . L uJ i n g j i n . 3 De l e c t r i c a l r e s i s t i v i t y i n v e r s i o na n di m a g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f o r c o a l m i n e w a t e r c o n t a i n i n g / w a t e r c o n d u c t i v e s t r u c t u r e s [ J ] . J o u r n a l o f C h i n aC o a l S o c i e t y , 2 0 1 6 , 4 1 ( 3 ) 6 8 7 6 9 5 . [ 1 0 ] 王振亚, 范迎春. 煤矿井下槽波超前勘探技术应用[ J ] . 能源与 环保, 2 0 1 7 , 3 9 ( 1 0 ) 4 9 5 3 . Wa n g Z h e n y a , F a nY i n g c h u n .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a d v a n c e e x p l o r a t i o no f i n s e a mw a v e t e c h n o l o g y i nc o a l m i n e [ J ] . C h i n a E n e r g y a n d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P r o t e c t i o n , 2 0 1 7 , 3 9 ( 1 0 ) 4 9 5 3 . [ 1 1 ] 赵久斌. 基于槽波层析成像的陷落柱定位研究[ J ] . 能源与环 保, 2 0 1 8 , 4 0 ( 5 ) 1 1 7 1 2 1 , 1 2 6 . Z h a o J i u b i n . R e s e a r c ho nc o l l a p s e c o l u m np o s i t i o n i n g b a s e do ns l o t w a v e t o m o g r a p h y [ J ] . C h i n a E n e r g y a n d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P r o t e c t i o n , 2 0 1 8 , 4 0 ( 5 ) 1 1 7 1 2 1 , 1 2 6 . [ 1 2 ] 姬广忠, 程建远, 胡继武, 等. 槽波衰减系数成像方法及其应用 [ J ] . 煤炭学报, 2 0 1 4 , 3 9 ( S 2 ) 4 7 1 4 7 5 . J i G u a n g z h o n g , C h e n g J i a n y u a n , H uJ i w u , e t a l . I n s e a mw a v e i m a g i n gu s i n ga t t e n u a t i o nc o e f f i c i e n t m e t h o da n da p p l i c a t i o n [ J ] . J o u r n a l o f C h i n aC o a l S o c i e t y , 2 0 1 4 , 3 9 ( S 2 ) 4 7 1 4 7 5 . [ 1 3 ] 高玲玲. 矿井音频电透视数据反演方法[ D ] . 长春 吉林大学, 2 0 0 9 . [ 1 4 ] 王程, 蒋齐平. 几种矿井电法的应用分析[ J ] . 中国煤炭地质, 2 0 1 7 , 2 9 ( 3 ) 7 6 8 0 . Wa n gC h e n g , J i a n g Q i p i n g . A p p l i e da n a l y s i s f o r s o m e m i n e e l e c t r i c a l m e t h o d s [ J ] . C o a l G e o l o g yo f C h i n a , 2 0 1 7 , 2 9 ( 3 ) 7 6 8 0 . [ 1 5 ] 鲁晶津. 工作面隐伏含水断层电透视异常特征模拟研究[ J ] . 煤炭科学技术, 2 0 1 6 , 4 4 ( 8 ) 1 6 8 1 7 5 . L uJ i n g j i n . S i m u l a t i o ns t u d yo ne l e c t r i c a lp e n e t r a t i o na n o m a l o u s f e a t u r e s o f h i d d e nw a t e r b e a r i n gf a u l t i nw o r k i n gf a c e [ J ] . C o a l 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 2 0 1 6 , 4 4 ( 8 ) 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 1 6 8 1 7 5 . ( 上接第 6 2页) [ 6 ] 姜志海, 岳建华, 刘树才. 多匝重叠小回线装置形式的矿井瞬 变电磁观测系统[ J ] . 煤炭学报, 2 0 0 7 , 3 2 ( 1 1 ) 1 1 5 2 1 1 5 6 . J i a n g Z h i h a i , Y u eJ i a n h u a , L i uS h u c a i . M i n et r a n s i e n t e l e c t r o m a g n e t i c o b s e r v a t i o ns y s t e mo f s m a l l m u l t i t u r nc o i n c i d e n t c o n f i g u r a t i o n [ J ] . J o u r n a l o f C h i n a C o a l S o c i e t y , 2 0 0 7 , 3 2 ( 1 1 ) 1 1 5 2 1 1 5 6 . [ 7 ] 廖俊杰, 于景邨, 胡兵, 等. 矿井瞬变电磁超前探测数据处理与 显示技术[ J ] . 物探与化探, 2 0 1 1 , 3 5 ( 3 ) 4 2 3 4 2 6 . L i a o J u n j i e , Y uJ i n g c u n , H uB i n g , e t a l . D a t ap r o c e s s i n ga n dd i s p l a y t e c h n o l o g yf o rm i n et r a n s i e n t e l e c t r o m a g n e t i cm e t h o di na d v a n c e dd e t e c t i o n [ J ] . G e o p h y s i c a l a n dG e o c h e m i c a l E x p l o r a t i o n , 2 0 1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