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道直流电阻率超前聚焦探测新方法研究.pdf
第 5 2 卷 第 1 期 2 0 0 9年 1月 地球 物 理 CHI NES E J OURNAL OF 学 报 GEOPHYSI CS Vo 1 . 5 2,NO .1 J a n .,2 0 0 9 阮百尧 , 邓小康 , 刘海 飞等. 坑道直流电阻率超前聚焦探测新方法研究. 地球 物理学报 , 2 0 0 9 , 5 2 1 2 8 9 2 9 6 Ru a n B Y ,De n g X K ,Li u H F,e t a 1 . Re s e a r c h o n a n e w me t h o d o f a d v a n c e d f o c u s d e t e c t i o n wi t h D C r e s i s t i v i t y C h i n e s e J.Ge o p h y s . i n Ch i n e s e ,2 0 0 9,5 2 1 2 8 9 42 9 6 坑道直流 电阻率超 前聚焦探测新方法研究 阮百尧 , 邓小康 , 刘海飞。 , 周 丽 , 张 1桂林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 系, 桂林5 4 1 0 0 4 2中南大学信息物理工程学院, 长沙4 1 0 0 8 3 3桂林工学院广西地质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 , 桂林5 4 1 0 0 4 力 摘 要 研究和提 出了一种坑道直流 电阻率超前聚焦探测新方法. 该方法通过 在掌 子面上设立不 同功能的环状 电 极组 , 使一次场 电流具有像探照灯一样 的聚焦 功能, 可有效探测坑道掘进前方不 良地质体 的存 在 , 达 到超 前预报的 目的. 本 文首先介绍 了直流 电阻率超前 聚焦探 测的基本 原理 , 并给 出了两种聚焦观测方式. 为 了验证所提 方法的可 行性 , 通过轴对称 电性介质二维异常 电位有 限元数值模 拟方法 , 对聚焦观测 条件 下几例坑道模 型进 行 了模拟计算. 结果表明 , 该方法对异常反 映明显 , 可进行 即时解释 , 建议在坑道超前预报 中逐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坑道 , 直流 电阻率 , 超前 聚焦探测 , 有 限元 文章编号0 0 0 1 5 7 3 3 2 0 0 9 0 1 0 2 8 9 0 8 中图分类号P 6 3 1 收稿 日期 2 0 0 8 0 3 1 6 , 2 0 0 8 1 1 0 4 收修定稿 Re s e a r c h o n a ne w me t h o d o f a d va n c e d f o c u s d e t e c t i o n wi t h DC r e s i s t i v i t y i n t u nne l RU AN Ba i Ya o ,DENG Xi a o Ka ng ,LI U Ha i Fe i ,ZH OU Li , ZH ANG Li 。 1 De p a r t me n t o fRe s o u r c e s a n d E n v i r o n me n t En g i n e e r i n g, Gu i l i n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Gu i l i n 5 4 1 0 0 4 , C h i n a 2 S c h o o l o f I n f o P h y s i c s a n d Ge o me t r i c s En g i n e e r i n g, C e n t r a l S o u t h U n i v e r s i t y, C h a n g s h a 4 1 0 0 8 3 . C h i n a 3 K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G e o l o g 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C e n t r e o f O u a n g x i P r o v i n c e , C r u i l i n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G u i l i n 5 4 1 0 0 4 , C h i n a Ab s t r a c t W e r e s e a r c h a nd p ut f o r wa r d a n e w me t ho d o f a d v a n c e d f o c u s de t e c t i o n f o r DC r e s i s t i v i t y i n t un ne 1 . Th i s m e t ho d c a n ma ke t he pr i ma r y f i e l d c ur r e n t t o f oc us l i ke a s e a r c hl i g ht t h r o u g h s e t t i n g u p d i f f e r e n t c i r c u l a r e l e c t r o d e g r o u p s o n t h e wo r k i n g f a c e ,a n d c a n e f f e c t i v e l y d e t e c t t he e xi s t e nc e o f ba d g e o l og i c bo d y a he a d t unn e l i n g a nd a i m a t t h e go a l o f a d v a nc e d pr e d i c t i o n. Thi s pa pe r f i r s t l y i n t r od uc e s t he p r i ma r y pr i nc i p l e o f a dv a n c e d d e t e c t i o n wi t h DC r e s i s t i v i t y a nd g i v e s t wo ki n ds o f s u r ve yi ng m e t ho d o f f oc us . I n o r de r t o v e r i f y t he f e a s i bi l i t y o f t h i s me t h o d,we s i mu l a t e d s e v e r a l t u n n e l mo d e l s o f a x i a l s y mme t r i c e l e c t r i c a l me d i a i n t h e f o c u s s u r v e y i ng c o nd i t i o n u s i ng 2 - D f i ni t e e l e me nt me t h o d o f a n o m a l y po t e n t i a l , a n d t he mo d e l i n g r e s ul t s s h o w t h a t t hi s m e t h od c a n o bv i ous l y r e f l e c t t he a no ma l y,a n d t h e d a t a c a n b e r e a l t i me i n t e r p r e t e d. W e pr o po s e t o p op ul a r i z e a n d us e t hi s m e t ho d t o a d va nc e d p r e d i c t i o n o f t un ne 1 g r a d u a l l y . Ke y wo r d s Tun ne l ,DC r e s i s t i v i t y,Adv a n c e d f o c u s de t e c t i o n。FEM 基金项 目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 4 0 7 7 4 0 5 7 和广西地质工程 中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 目 桂科能 0 7 1 0 9 0 1 1 一 K 0 2 0 资助. 作者简介阮百尧 , 男 , 1 9 6 2年生 , 博士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主要从事电磁法正演模拟和反演成像研究. E ma i l r b y g l i t e . e d u . c n 290 地球物理学报C hi neseJ.Geophys.52卷 1 引言 在 矿山井巷 掘进、隧 道 掘 进、露天采 场开挖 、城 市及军事地下工程施工过 程中 ,若工作面前方、巷道 四周 附近存在断层、溶洞、陷落柱 、瓦斯时,如不提前 探测,就可能导致 “ 矿山淹井 ” 、 “ 瓦斯爆 炸 ” 、 “ 塌 方 ” 等灾难 性事 故 .因此,研 究坑 道超前探测方法和技 术,进行准确 的灾害预报,在矿山、隧道 、地 下工程建 设等方面有着广阔 的应 用前景 ,不仅具有深远的理 论价值,而且对于保护生命、财产安全具有 十分重要 的实际意义 _1。] . 近年来,国内外对 坑道 超前 预报方法技术的研 究取得很大进展,研究出基于地 震 反射波法 、瑞雷波 法、直流电阻率法、地质 雷达法、声 波法等坑 道超前 预报方法,并研制 出了专用仪器,这些仪器和技术为 预报地下地质灾害做出了重大贡献 口“ 引 . 直流 电阻率法超前探测开始于 20世纪80年代 后期,工作 中大多使用单极 一 偶极装置 ,即利用点电 极 A 供电,电极B置于 无穷远处 ,测 量电极MN在 掘进头后方反向 一 定范围观测点电源所产生 的等电 位球面异常,据此推断解释掘进头前 方 的地质 异常 体.但该方法存在着探测距离有 限 ,容易受巷道条件 浮煤、轨道、电、磁等影响 的缺点,在超前预报 中 一 直不是主流方法 [8“ 引 . 针对直流电阻率法易受旁侧干扰,而且数 据解 释还是建立在理想 的状态 下 ,即周 围无干扰体、电极 距大时假定电流场 为全空间分 布、极距小 时假定电 流场为半空间分布,完全忽略了坑道空腔 的影响 .如 果忽略这些影响,超前预报就会出现失误 ,而这种失 误常常是致命的 .因此,提出 了 一 种坑 道直流 电阻率 超前聚焦探测新方法 ,在电极布置中通过设立不同 功能的环状电极组 ,使 一 次场电流 具有 象探照灯 一 样 的聚焦功能,减小旁侧影响,并能进行即时解 释 . 为了检验 电阻率超前聚焦 探测方法的可行性 ,并 为 了计算方便不失 一 般性,假设坑 道 是水平且圆柱 状 的、掌子 面呈圆形,供电和测量 电极及异常体与坑 道 呈轴对称分布,如图1.通过轴对称电性介 质二维 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 ,对 聚 焦观测方式下的几例地 电模型进行了模拟计算 ,并对比分析了 不同地电条 件下归 一 化 电位 曲线的异常特 征,验证了坑 道直流 电阻率超前聚焦探测方法的可行性 . 2 坑道直流 电阻率超前聚焦探测原理 在坑道 中采用直流 电阻率法进行超前探测要解 决 的首要问题就是 电流传播的方 向问题 .由于电流 场的分布是 向四周发散的,而超前探测 的主要目标 是预报掌子面前 方 较狭 窄的 一 段范围内的地质情 况,要求电流 向掌子面前方集 中传播 .聚焦电流法是 减小旁侧影响的有效办法,它通过屏蔽电极使电流 向探测区聚集,减少旁侧影响,增 加勘探深度,如图 1,它已在电阻率测井 中取 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本 文针对坑 道 超前预报提出了两种电极布置方 式,如 图1轴对称坑 道模型聚焦探测方法示意图 A和A l为屏 蔽电极,A。为聚 焦电极,B为无穷远极,M和M,为测 量电极 . F i g .1Focusdetectionforthemodelofaxial - symmetrictun nel Aand A 1aretheshi eld ingelectrodes,A oisthefocusi ngelectrode,Bistheremoteelectrode,MandM 1are thesu rveyingelectrodes. 2 9 2 地 球 物 理 学 报 C h i n e s e J .G e o p h y s . 5 2 卷 其 中 , 叩 与 r , z的关系为 z 一 a / 2 , r r o b r / / 2 , z o和 r o为子单元 的 中点 ; n和 b为子单元 的边长. 3 . 4单元分 析 对 3 式中第一项进行积分 , 有 f 丢 V 一 , 号 [ 赛 ] d r d 一 ㈤ 其中 k 1 一 愚 1 , k l ---- - k l , H , i , 一1 , 2 , ⋯, 4 . ‰一 [ 喾 警喾 ] d r d z 一 t o [ D r 百O N s 警差 警墓 ] d c 将 5 式代入 7 式 , 得 k l , 8 其 中 p , Z 一 1 , 2 , 3 1l 口 2 1 口 3 】 口 4 1 口 2 2 口 3 2 4 2 口 3 3 口 4 3 口 4 4 4 4 2 2 4 2 2 4 4 4 4 2 2 - 4 4 4 2 4 2 4 1 0 0 1 一 l 1 0 1 0 1 , J a o a b l司理 , 对 3 式 中第 二项 的积 分为 一 e[ J J I 、 v , U , , 窭警 ] d r d 一 , 9 其中 与 6 式 中 k 的形式基本相同, 只需把 6 式 中的 改为 即可. 再对 3 式 中的第三项进行边界积分 , 可写成对 单元丽边和单元 边的积分. 当 边和 边落在无 穷远 边界 时, 由于无穷 远边 界 离电源 较远 , 可将 C c o s O / R 看作常数提到积分号之外, 则有 『 - 丢 r 一 导 d F 1 T , 1 0 』 可 丢 。 d F 导 』 可 d F 1 T , 1 其 中k 2 一 志 2 “ , k 3 忌 , k 2 k 2 , k 3 k , i , i 1, 2, ⋯ , 4 . 式 中 一 N ;N b 1 d 一 垒 一 1 2 ’ 忌 。 一 r o 导 叩 N N 号 I 一 d C a 4 一 ’ 一 0 0 O O O 0 0 对 称 3 r 3 r 4 r 3 r 4 r 3 3 r 同理 , 对 3 式中第四项的积分为 d F C 』 面 d r 一 班 , J’可 d F C 』 丽 tU o I.Id r 一 班 , 1 2 1 3 其 中 1 2 和 1 3 式 中 的 、 与 1 0 和 1 1 式 中 k z 、 k s 的形式 基本相 同 , 只需把 改 为 即可 . 3 . 5 总体合成 将 6 、 9 、 1 O 、 1 1 、 1 2 和 1 3 式的积分结 果相加 , 并扩展成 由总体节点编号组成矩阵或列阵 F “ 一 1 T 1 k 2 。k 3 l l “ k l “ 0 一去l‘ k ll H M o , 1 4 厶 其 中 k 一 。 , k 一 ; , 为总体节 点编号的扩展矩阵 ; M和 。 分别为异常电位和正常电 位在总体节点编号下的列向量. 将所有单元的 “ 相加 , 得 F “ 一∑F M 一 1 ∑ H H ∑ e 一 k u u T k ll 0 . 1 5 厶 令 1 5 式的变分为零 , 得线性方程组 k u 一 一 k u。 . 1 6 通过解上述线性方程组, 得各节点的异常 电位 , 并 与正常电位 H 。 相加得到总电位 l l 。 . 4 正常 电位的计算 在轴对称介质异常 电位有限元数值模 拟过 程 称 4 对 O O 一 1期 阮百尧等 坑道直 流电阻率超前 聚焦探测新方法研究 中, 要涉及到正常电位 的计算 . 由于布设在掌子面上 的供电电极或电极环布置 的特殊性 , 通常供电电极 环 的半 径较 小 , 并 且 供 电电极 到 测 量 电极 的距 离 也 较小 , 在这 种情况 下 , 坑 道掘 进后 方 的介质对 掌 子面 上观测 点 的 电位 影 响较 小 , 而坑 道 空 腔 的影 响又 不 能忽略, 因此, 为提高掌子面上观测点处电位的计算 精度 , 基于均匀半空 间条件下计算正常电位. 根据供 电 电极 在掌 子面上 布 设 方 式 的不 同 , 下 面 分 情 况 计 算 正常 电位 当供 电电极 A为点源并且位于坑道轴线时, 正 常电位的计算公式为 r 。 , 1 7 么丌ra 。 其 中 为单位电流强度; P 。 为电源处的电阻率. r a 为 供 电 电极 A 到 网格节 点 P 的距离 . 当供 电 电极 A 为 以坑 道 轴线 为 中 心 的环 形 电 极 时 , 在柱 坐标 系 r , , z 下 , 电流环 上任 意点 A 的 坐标为 r a c o s , r a s i n o , , 空间上任意点 P的坐标 为 c o s q , r p s i n 9 , z , 则正常电位的计算公式为 1 亏 ‘ 不失一般性, 特别地取研究断面 一0 。 时, 上式变为 l p 。 l 一 J 。 1 8 式可用勒让德一 高斯求积公式求得. 5 算 例 d9. 1 8 5 . 1 模 型一 模 型一为 两层水 平层 状介 质大 地 , 其 层参 数为 地表 S i l t“fa c a o , ///////////// l // / v ,// //’ P 1 l 0 Qm h 1 0 m P 2 5 0 0 Qm f a l 第 1 层厚度为 l O m, 电阻率为 1 0 g 2 m, 第 2层电阻 率为 5 0 0 Q m, 供 电电极 A位于地面的 点上 , 测量 电极 M 在地 面上 沿 r向测 量 , 如 图 4 a . 分 别 采用 本 文的异常电位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和文献[ 2 1 ] 的解 析法进行模拟计算 , 计算的视电阻率曲线如图 4 b所 示 实线 表示解 析解 , 三角形 表示 数值解 , 从 图中可 以看出, 异常电位有限单元法的数值解与文献E 2 1 ] 的解析解拟合得非常好 , 说 明本文数值模拟方法在 计算精度上是可靠的, 可用于坑道轴对称介质模型 的计算 分析 . 图 4 有限元法的模拟精度分析 a 层状介质模 型; b 有限元法与解析法的计算结果对 比. Fi g. 4 M od e l i n g pr e c i s i on a na l ys i s of FEM a Mo de l o f l a y e r me d i a; b The c o mp a r i s o n o f c o mp ut a t i o na l r e s u l t s o f FEM a n d a na l y t i c me t h o d . 5 . 2模 型二 假 定在 坑道 掘进 前方 2 9 ~3 1 m 范 围 内有 一 低 阻异常体 , 电阻率为 1 0 nm, 以坑道轴线为 中心, 其 半径为 3 m, 厚度为 2 m; 围岩电阻率为 5 0 0 nm; 坑 道半径 为 4 m. 采用 上述 两种 装置进 行 观测 , 其 中 A - M 装置 极距 A M3 m, A _ M_ A o 装置 极距 A 一 3 m, M 1 m, 模拟的归一化 电位 / 。 随掘进尺 度 d的变化关系如图 5 . 从图中可以看 出, 随着坑道 掌子面逐渐靠近异常体 , 归一化电位逐渐减小 , 并在 异 常体 中心部 位形 成 明 显 的低 阻 异 常. 对 于两 种装 置 而言 , A M A。 装 置观测 到 的异常 幅度更 大些. 5 . 3模 型三 类似于模 型二 , 在坑道掘进前方 2 9 ~3 1 m 范 围内设置一高阻异常体, 电阻率为 1 0 0 0 nm, 以坑道 轴线为中心 , 其 内半径为 1 I T I , 外半径为 4 m, 厚度 为 2 m; 围岩电阻率为 5 0 0 D , m; 坑道半径为 4 m. 依 然采用上述两种装置进行观测 , 其 中 A- M 装置 极距 AM一3 m, A - M_ 装置 极距 A 一3 m, M一1 m, 2 9 4 地 球 物 理 学 报 C h i n e s e J .Ge o p h y s . 5 2 卷 模拟的归一化电位 / 。 随掘进尺度 d的变化关系 如 图 6 . 从 图中可 以看 出 , 随 着坑 道掌 子 面逐 渐靠 近 异 常体 , 归一化 电位逐渐 增大 , 并 在异 常体 中心部位 形成明显的高阻异常. 同样 , 两种装置中的 A M A 。 装 置观测 到 的异 常 幅度 相 对 大些 , 说 明 A M A 。 装 置对 异 常的反 映能力要 强于 A M 装置 . 1 2 1 0 8 0 6 0 4 1 O 2 0 3 0 4 0 5 0 图 5 低 阻模型 的计算结果 1 4 1 2 0 8 0 1 O 4 0 5 0 量极距 A。 M 分别为 4 m 和 2 m. 图 7 b为破碎带厚 度分别为 2 m、 3 n l 、 4 r n以及坑道前方没有破碎带 时的模拟结果. 从图中可以看出, 当坑道前方不存在 破碎带时, 在电阻率为 5 0 0 Qm的围岩介质中, 归一 化电位曲线在 1附近平 稳前进 , 当接 近 电阻率为 1 0 0 0 1 2 m 的围岩介质时 , 归一化 电位 逐渐上升, 并 在 2附近保持 平稳 , 准 确 地反 映 了坑道 前 方 的异 常 特征. 当坑道 掘进前 方存在 破碎 带时 , 随着掌 子面逐 渐靠近破碎带 , 在距离破碎带前方约 1 5 I n时, 归一 化电位曲线开始逐渐下降, 并在破碎带中心位置形 成明显的低阻异常 , 而且随着破碎带厚度 的逐渐增 大 , 低 阻异 常特征 越 明显 . 保持模型参数及供 电极距不变, 改变测量极距 进行数值模拟, 其 中破碎带厚度为 4 r n , 供电极距 A。 A 为 5 r n , 测量 极距 A 。 M 从 1 1 T I 增加 到 4 I T I , 每 次增 加 1 r n , 模拟 结果 见 图 7 c . 与 图 7 b的 曲线 形 态 相似 , 在距离破碎带前方约 l 5 r n时 , 归一化电位 曲 线开始逐渐下降, 并在破碎带 中心部位形成明显 的 低 阻异常 . 在测 量 电极 M 向供 电 电极 A 移 动 过 程 中, 随着极距 A 。 M 的增大 , 归一化电位 曲线下降的 幅度越来越大 , 说明其探测深度逐渐增加 , 对破碎带 的超前探 测能力 逐渐 增强. 当 A。 M 增 大 到 3 m 时 , 曲线下降得最快, 继续增大 A。 M, 归一化 电位曲线 下 降 的幅度开 始减小 , 探测 深度逐 渐变 浅. 如 图 8示 意 图 , 说 明 当测 量 电极 距 A。 M 与 供 电 电极 距 A 。 A 满足 A 。 M/ A。 A一0 . 6关系时 , 探测深度最大, 可将 其作为直流电阻率聚焦探测 的最佳极距比. 图 6 高 阻模型的计算结果 F i g . 8 T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e e n d e t e e t i n g a b i l i t y a n d A o M 5 . 4 模 型 四 为了更深入地研究 A M A。 观测装 置的探测能 力 , 对图 7 a所示地 电模型进行 了数值模拟, 并对 比 分析了不同厚度的低阻破碎带、 不同测量极距 以及 不同供电极距条件下的异常特征曲线. 在保持供 电和测量极距不变的情况下 , 改变破 碎 带的厚度进行数值模拟 , 其中供电极距A。 A和测 在不改 变模 型参 数 及 测量 极 距 的前 提下 , 改 变 供电极距进行数值模拟, 其中破碎带厚度为 4 IT I , 测 量极距 A 。 M 为 1 I n , 供电极距 A。 A从 2 1 1 “1 增加到 5 iT I , 每次增加 1 m, 模拟结果见图 7 d . 从图中可 以 看出, 随着供电电极距 A。 A 的逐渐增大, 归一化电 位 曲线下降的幅度越来越大, 当 A 。 A 5 r n时, 曲线 下降的幅度最大 , 说明供电电极距越大 , 探测深度越 大 , 超前 探测 的能力 越强 . 。 图 1期阮酉尧等坑 道 直 流 电阻率超前聚焦探测新 方法研 究 295 2 1 6 12 萝 0.8 04 0 01020304 05 0 甜m O10203 04050 刮m 图7低阻破 碎带模型的计算结果 a破碎带模型;b不同厚度破碎带的计算结 果;c不同测量 电极距的汁算结果;d 不同供电 电极距的计算结果. F i g .7Computationalresultsoflowresistivityfractu rezonemodel a Modeloffractu rezon e;bCo mputation alresultsofdif ferent thickn essfracturezone model;cCo mputatio n a lresults ofdif ferentsu rv eyingelectrodespacing;dComputationaI,resultsofd if fe renttransmi t t ingelectrode spacing. 6 结论 1本文研 究和提出 了 一 种 坑 道直 流电 阻率超 前聚焦探测新 方法,并给出了两种 聚焦观测方式.从 坑道模型的试算结 果 来 看,该方 法能 较 好地反映 坑 道掘进前 方异常体的存在,可在坑 道超前预报 中逐 步推广使用. 2在计算正常 电位的过程中,根据供电 电极 在 掌子面上布设方式的不同,对点源 和 环形供电电极 分情况计算正常电位,能有 效提 高 掌子 面上观测点 处电位的计算精度. 3对两种观测装置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 析 发现A M A 。装置 对 异常的超前探测能力要强于 A M 装置;当破碎带厚度、供电电极距 和测量 电极 距发生改变时,都会使归 一 化电位 曲线的形态 发生 改变,为了最大限度地探测坑道前方的目标体,在布 设 电极装置A MA 。时,应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 下尽 量增大供电电极距 A 【】A ,并 使测量电极距A 。M与 供电 电极距A。A的比A。M/A。A等于 0.6,可达到 最佳探测效果 . 参考 文献 Ref erencesl [1]张梁,张业成,罗元华等.地质灾害灾情评估理论 与实践.北 京地质出版社,1998 ZhangL,Z hangYC,LUOYH,eta1.T heTheoryan ti PracticeofGeologicHazarduationinC hin ese.Bei ji ng G eo logicalPub lishingHou se.1 998 [2]王齐仁.灾害地质体超前探 测技术研 究现状与思考.煤田地质 与勘探 ,2005,33565 ~ 69 WangQR.Researchactualityandco nsiderationsonthe advan ceddetectingtechnologyforhazard geol ogi ca l body. Coa lG eologyExploratio ninC hin ese.2005,335 65 ~ 69 [3]李永鸿,徐光黎,杨银湖等.地震反射波法技术及其 在 隧道 超 前地质预报 中的应用 研究.岩土工程学报,2005,2710 2 9 6 地 球 物 理 学 报 C h i n e s e J .Ge o p h y s . 5 2卷 l 1 8 O ~ 1 1 8 4 Li Y H , Xu G I , Ya n g Y H . e t a 1 . Ap p l i c a t i o n o f s e i s mi c r e f l e c t e d wa v e m e t h o d t o g e o l o g i c a l p r e d i c t i o n f o r t u n n e l i n g.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G e o t e c h n 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i n C h i n e s e , 2 0 0 5,2 7 1 O 1 1 8 O ~ 1 1 8 4 [4] 曾曜璜.隧道地震反射法超前预报.地 球物理学报 , 1 9 9 4 , 3 7 2 2 I 8 ~ 2 3 0 Ze n g Z H .Pr e d i c t i o n a h e a d o f t h e t u nn e l f a c e b y t h e s e i s mi c r e f l e c t i o n me t h o d s .Ch i n e s eJ.Ge o ph ys . i n Ch i n e s e , 1 9 9 4, 3 7 2 2 1 8 ~ 2 3 0 [5] 何振起 , 李海 , 梁彦忠. 利用地震反 射法进行 隧道施 工地质 超前预报. 铁道工程学 , 2 0 0 0 , 6 8 4 8 1 ~8 5 He Z Q,Li H ,I A a n g Y Z .Ge o l o g i c a l s u p e r l e a d i n g f o r e c a s t d u r i n g t u n n e l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by u t i l i z i n g s e i s mi c r e s p o n s e a n a l y s i s me t h o d .J o u r n a l o f Ra i l wa y E n g i n e e r i n g S o c i e t y i n Ch i n e s e , 2 0 0 0, 6 8 4 8 1 ~ 8 5 [6] 张勇 , 张子新 , 华安增. TS P超前地质预报在公 路隧道 中的 应用. 西部探矿工程 , 2 0 0 1 , 7 2 5 1 0 1 ~1 0 3 Z ha n g Y,Z ha n g Z X,H u a A Z . Ap p l i c a t i o n o f TS P i n t he e xp r e s s wa y t u n n e l g e o l o g i c a l p r e d i c t i o n . We s t Ch i n a Expl o r a t i o n En gi n e e r i n g i n Ch i n e s e , 2 0 01 , 7 2 5 1 01 ~ 1 O 3 [ 7] 谭金龙 , 陈耀蝉 , 刘基. 瞬态 面波勘探技术在 隧道超前预报 中的应 用. 土工基础 , 2 0 0 5 , 1 9 4 8 6 ~9 0 Ta n J L,Che n Y C,Li u J . Ap p l i c a t i o n o f t r a n s i e n t s ur f a c e wa v e e x p l o r a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 f o r f o r e c a s t i n t u n n e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 S o i l En g.a n d Fo u n da t i o n i n Ch i n e s e , 2 0 0 5, 1 9 4 8 6 ~ 9 0 [8 ] 黄俊革 , 王家林 , 阮百尧. 坑道直流 电阻率法超前探测研究. 地 球物理学报, 2 0 0 6 , 4 9 5 1 5 2 9 --1 5 3 8 Hu a n g J G,W a n g J L,Rua n B Y. A s t u d y o n a d v a nc e d d e t e c t i o n us i n g DC r e s i s t i v i t y me t h o d i n t u n n e 1 . Chi n e s e J. Ge o p hy s . i n Ch i n e s e , 2 0 0 6, 4 9 5 1 5 2 9 ~ 1 5 3 8 [9] 黄俊革 , 阮百尧 , 王家林. 坑道直流 电阻率 法超前探测 的快速 反演. 地球物理学报 , 2 0 0 7 , 5 0 2 6 1 9 ~6 2 4 Hu a n g J G,Ru a n B Y,W a n g J L.Th e f a s t i n v e r s i o n f o r a d v a n c e d d e t e c t i o n u s i n g DC r e s i s t i v i t y i n t u nn e 1 .C hi n e s e J. Ge o ph y s . i n Ch i n e s e , 2 0 0 7, 5 0 2 6 1 9~ 6 2 4 [ 1 0 3 冯 于静 , 王邦成, 李玉宝等. 点电源法在 煤矿巷道超前 探测中 的应用及效果. 河北煤炭 , 1 9 9 8 , 4 9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