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斜煤层开采的基本原则.doc
急斜煤层开采的基本原则与缓斜和倾斜煤层一样,但由于煤层倾角比较大,在地质、矿压、开采技术和安全方面,具有许多特点 由于地质构造结果,使煤层倾角变大、构造复杂,埋藏不稳定,增加了开采的困难。 (1)顶板沿层面倾斜方向的压力增大,而垂直层面方向的压力变小,因此支架不稳 定,容易倾倒;护巷煤柱容易片帮;顶,底板都可能沿倾斜方向滑动。 (2)采下的煤和冒落的矸石,都可自重下溜,简化工作面的装运工作,但容易砸人,冲 倒支架,影响安全。工作面行人、运料比较困难。 (3)一般用于缓斜煤层沿底板运行的采煤机和自移式液压支架,不适用于急斜煤层, 所以急斜煤层目前仍以炮采为主。 根据煤层厚度,急斜煤层的开采方法差别较大。在此重点介绍伪倾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水平分层及斜切分层采煤法、倒台阶采煤法, 一、伪倾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 这种采煤法是用柔性掩护支架把采空区与回采空间隔开,随着工作面推进,掩护支 架靠自重和上部冒落矸石的压力推动而下移。工作面为直线形,与煤层走向成伪倾斜布置并沿走向推进。 (一)采区巷道布置和生产系统 1. 采区巷道布置它一般是采用双翼采区布置。采区一翼的走向 长度为 200-300米,划分为2个区段,一区段在回采,二区段在准备,区段高为30---40米。它一般是采用双翼采区布置。从采区运输石门上方沿煤层顶板倾斜掘进一组上山眼,至少有三条眼(溜煤眼、运料眼、行人眼),需要时还应掘进出矸眼,各眼的间距为10米。为安全起见,行人眼应错开布置,各眼之间用联络巷贯通。当上山眼与回风石门贯通后,就可从上山眼开始掘进区段运输平巷和区段回风平巷。每隔5 米左右沿区段运输平巷向上掘进溜煤小眼,当区段运输平巷和区段回风平巷掘完后,距采区边界 5米处,在煤层中间偏底板位置掘进间距5--8 米的两条切割眼,每隔10--15 米用联络巷贯通。两条切割眼的作用是为了支架逐步下放使工作面成伪倾斜,以便出煤、通风和行人需要而布置的。随着工作面的推进,为了存放材料和行人方便在工作面下端,区段运输平巷上部3--5m米处,掘进超前区段平巷。当工作面推进到靠近上山眼,沿煤层中间偏底板位置,掘进两条收作眼,它们之间也用联络巷贯通。两条收作眼的作用,也是为了缩短支架结束下放时工作面的通风和行人。 2. 运输系统 采下的煤沿工作面的搪瓷溜槽溜下,经溜煤小眼、区段运输平巷、采区溜煤眼,下放到采区运输石门装车外运。材料由采区运输石门,经运料眼向上运到区段回风平巷,送到工作面或由采区回风石经区段回风平巷送到工作面。 3. 通风系统 由采区石门进入的新风,经行人眼(或材料眼)、区段运输平巷、溜煤小眼到工作面。清洗工作面后的乏风经区段回风平巷到采区石门排出。 (二)回采工艺 这种采煤方法的回采工艺,可分为准备回采(初次放架)、正常回采(正常放架)、收尾 或收作(结束下放)三个阶段。 1、 准备回采 安装支架前,把回风平巷扩大到煤层顶底板,为了安装支架,从切割眼以外5米处,在回风平巷中间位置挖掘地沟( 地沟挖好后,就可沿地沟安装支架,随着支架安装,地沟要不断延长,保持超前最后一根支架钢梁)米。在开始安装支架时,沿地沟两侧放置钢丝绳,钢丝绳两端应折回,每 根钢丝绳长30米,两根钢丝绳搭接长度不少于2米并用5付绳卡夹紧,钢丝绳接头位要错开。钢梁从切割眼以外3---5米处开始铺设,每隔200---300毫米在钢丝绳上放一根钢梁。俐梁垂直顶底板,靠近顶板的钢梁端垫高,使钢梁有3--5的倾角,这样便于联结钢梁和钢丝绳,而且也利于支架下放改为伪倾斜时转动方便。 这种支架的结构。架宽按煤层厚度而定,一般应比煤层厚度小 0.2--0.3 米,便于架子下放。钢丝绳的根数按架宽而定,可由3--5根组成。钢梁之间的间隙(一般为0.3 米)用撑木和荆笆充填。钢梁和钢丝绳用垫板螺栓联结,也可用环形卡 子联结。在钢梁上铺设双层荆笆,作为隔离采空区矸石和拆架时人工假顶之用,如含水较大,还需铺上油毡;如煤层极易自燃,可在支架上铺层黄泥或洒泥浆。这样结构的架子,具有柔性而且便于控制和回收冒落,应放炮崩落,使掩护支架上有2--3米厚的煤矸层。以防掩护支架受到冲击荷载而影响安全。为了防止支架下放过程中下滑,应使冒落的煤矸距工作面上部拐点处的长度不小于5米。 当支架安装长度已够15米,支架上全冒落煤矸层后,就可调整支架下放。支架下放是利用两个切割眼来完成的,在切割眼内打眼放炮,使架尾(安装支架的一端称架头)由水平位置逐步调斜下放。调斜下放过程中,在回风巷内不断接长支架,最后到达规定的位置形成25--30的伪倾斜工作面,同时沿工作面中间位置形成一条地沟, 这时回采准备阶段结束,转入正常回采阶段。在准备回采阶段落下的煤,经切割眼、溜煤小眼、运到区段运输平巷。材料由区段回 风平巷运到工作面。新风由区段运输平巷经溜煤小眼进入工作面。乏风经区段回风平巷排出。在准备回采阶段,支架调斜下放过程中,整个支架实际上是倾斜掩护支架和平板掩护支架的组合,即调斜工作面支架成为倾斜支架,调斜切割眼支架成为平板掩护支架。转入 正常回采随着工作面推进,在区段回风平巷内延长地沟和接长架头。同时在工作面下端的区段运输平巷内拆除架尾。在掩护支架下的正常回采工艺是打眼、放炮、出煤、移架。根据煤层的厚度和软硬情况,炮眼可布置单排或双排。双排炮眼的布置和眼、行距。煤质坚硬时,可加打刷帮眼。放炮工作,最好沿工作面全长一次放炮,这样有利于支架均匀下沉,工作面很长时,也可分段打眼放炮。崩落的煤,装入工作面的搪瓷溜槽滑下,经溜煤小眼运到区段运输平巷。 随着出煤,支架在自重和上部煤矸的作用下,逐渐下降而移架,同时工作面随着移架沿走向推进一定的距离。爆破后地沟两帮可能不规整,应有专人整修,把支架调整到正常位置,即支架沿工作面倾斜方向保持一直线,并与顶板有3--5的迎山角(即支架钢梁与顶板法线的夹角)。为了维护区段运输平巷作为下区段的回风平巷,必须保留煤柱。当工作面向前推进三个溜煤眼的距离(靠近工作面的溜煤眼用作溜煤;中间的用作行人和通风;靠近拆架处的用作运料),就可开始拆架尾。拆架前,要将地沟扩大到两侧的钢丝绳位置。扩大地沟时,要跟着打点柱,靠老塘口4排钢梁下也要加打临时点柱。 拆架时,先卸掉螺帽,拿去垫板,然后将钢丝绳折回,即能取下钢梁。为了便于拆架, 可用带帽点柱支撑老塘的笆片假顶 3、收尾 当工作面推进到采区停采线前的两条收作眼时,架头就不再接长,利用收作眼把架的平板架。随工作面缩短拆除多余架头,当工作面缩短到15--20米时,逐步减小工作面的斜度,呈扇形下放直到水平位置,拆除支架的方法,与上述相同。 (三)故障处理 这种采煤法在生产中发生的主要故障有 1、支架切入顶底板; (1)、支架扭斜;窜矸;钢丝绳和接头故障。 (2)、煤层顶底部的硬度相差过大,以致顶板或底板一侧不易崩落。 (3)、煤层倾角局部突变,支架控制不当。 处理的办法是打眼放炮下放切入端,在另一端打点柱支撑,经过几次下放调整切入端,逐步使支架回到煤层中的正常位置。 2、 支架扭斜 支架下放过程中,钢梁不垂直顶底板发生扭斜,支架扭斜后,不但缩小架宽,降低回采率,而且影响安全,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1)安装支架时,钢丝绳拉紧程度不一致。 (2)夹紧螺栓没有拧紧,使钢丝绳和钢梁产生相对移动,或钢丝绳接头松脱。 (3)工作面地沟两帮煤的硬度不一致。 (4)支架发生切入顶底板。 (5)钢梁由上拐点转入伪倾斜工作面时,底板一侧钢梁下移。 根据上述原因,可采取下列措施 安装支架时,所有钢丝绳拉力要保持一致,拧紧螺栓和钢丝绳接头的绳卡;靠近硬煤一侧布置地沟炮眼或调整装药量,放炮后,使支架保持平衡;在工作面上拐点处,靠底板一侧加打深炮眼,使支架逐渐转角,形成缓转弯。 3、窜矸 矸石窜入工作面,影响生产安全和煤质,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1)炮眼距顶底板太近或装药量不当,把煤帮和顶底板破坏,出现空洞或部分支架悬 空。 (2)钢梁上的荆笆移动,使钢梁间出现空隙。 (3)支架通过小溜煤眼或煤巷时,巷道周围煤岩受压而破碎,出现空洞或部分支架悬空。 处理办法是将窜矸的空洞用木料或笆片堵上;支架过老巷时,预先把老巷用碎煤填实。 4、钢丝绳和接头故障 钢丝绳接头滑脱,使钢梁间距拉大,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1)接头处绳卡不够或绳卡未夹紧。 (2)钢丝绳使用时间长,锈蚀严重,有断丝;绳的封头不牢。 (3)钢丝绳的强度不够。 (4)由于支架局部悬空,使钢丝绳受力太大。 (5)支架扭斜,使钢丝绳受力不均处理办法是在支架下放过程中,检查拧紧螺帽;更换断丝锈蚀严重的钢丝绳;采用 全长工作面一次放炮;已滑脱的部分,用短钢丝绳接上,并用绳卡接牢,每端绳卡不少于1 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