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通风系统现状.doc
1.概述 1.1矿井通风系统现状 矿井通风系统为中央边界抽出式通风方式,东西两翼并联通风,528平硐、660平硐、790平硐为进风平硐,999平硐为回风平硐。主扇配70B2-21№24型轴流式风机2台(1台备用),1风机配450KW电机,2风机配630KW电机。2台风机均于于1996年进行了风机节能技术改造。根据性能测定,供风能力最大可达9954 m/分,最高静压可达2887Pa。现运转1风机,电压660V,电流34A,负压2100Pa。矿井总进风量6468m3/min,总回风量6648 m3/min。 生产布置及风量分配情况绿水洞煤矿原设计能力60万吨/年,于1981年12月投产,1987年达设计能力。其后产量逐年有所增加,近年来,因销售形势好转,产量有所增加。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矿井将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现已开工延深350m生产水平。计划在350m水平投入生产后,矿井生产能力达到120万吨/年。目前生产区域主要布置在660m和528m水平。东翼布置一个综采面、一个炮采面、4个掘井头,西翼布置一个综采队、5个掘进头生产。东翼总配风为3312m/min,西翼总配风量3583m/min,矿井总风量为7187m/min,。 1.2项目实施背景 作为矿井528m生产水平的接替水平350m水平即将形成生产系统。下一步350m水平的主要大巷350m主平硐与将作为矿井的主要进风井。到时,矿井主要进风平硐325m进风平硐和矿井主要回风平硐999m回风平硐的落差将达到674m,在矿井每年810月的反风季节时,受自然风压影响大。且随着矿井的主采水平由528m水平转向350m水平,按照瓦斯剃度的原理进行推测,350m水平的煤层瓦斯含量将远远大于528m水平的瓦斯含量;由于矿井机械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及煤炭市场的需要,矿井生产系统经过进一步改造,矿井的单产单进将上一个新台阶,矿井原煤产量将提高到120万吨/年。预计350m水平投入生产后,矿井的绝对瓦斯涌出量将大大提高。对矿井通风系统的改造势在必行。因此在现在必须作好前期准备工作,进行矿井通风阻力测定。 2、绿水洞煤矿通风阻力实际测定、计算及分析 2.1、通风阻力测定的目的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是矿井通风技术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主要目的在于 (1)了解矿井通风系统的阻力分布情况; (2)为生产矿井通风系统优化和合理配风提供基础资料和参数; (3)为矿井井下灾害防治和风流调节提供必要的基础资料; (4)为保证矿井的正常生产和增产提效提供依据; (5)为矿井通风能力核定提供基础参数。 2.2、通风阻力测定的技术依据及方法 2.2.1、测定的技术依据 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2004年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方法MT/T 440-1995MT/T440-1995 煤矿安全规程2004版第119条规定“新井投产前必须进行一次通风阻力测定,以后每三年至少测定一次,矿井转入新水平生产或改变一翼通风系统后,必须重新进行矿井通风阻力测定。 2.2.2、测定方法 本次测定采用气压计基点测定法。基点法是将一台气压计放在井上或井下某基点处,每隔一定时间测取气压读数并记录测定时间以监测地面大气压力的变化,进而对井下测定的气压数据进行校正;另一台气压计沿事先选好的路线逐点测定气压值并记录测定时间。采用基点法测定时两测点间的通风阻力计算公式为 Pa (1) 式中K1,K2分别为两台测定气压计的校正系数; Pc1,Pc2分别为基点校正气压计在测定气压计读数PR1、PR2测值时 的读数,Pa; PR1,PR2分别为测量气压计在上风测点和下风测点的读数,mmH2O; ρ1,ρ2分别为测段前、后测点的空气密度,Kg/m3; V1,V2分别为测段前、后测点的风速,m/s; g重力加速度,m/s2; Z1,Z2分别为测段前、后测点的标高,m。 2.2.3、测定时间二○○七年二月二十八日和三月一日 2.3、通风阻力测定的准备工作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是一项细致的技术工作,首先,组织参测人员的培训,其次,做好所用仪器仪表的检修校正和有关图表资料的准备,详细了解井下巷道的状况、通风设施和通风情况等。 2.3.1、图纸资料 为做好矿井通风资料测定工作,测前要收集矿井开拓开采工程平面图、通风系统图、采区布置图以及地质测量标高图,收集井下通风设备、设施的安装布置情况,生产作业轮班情况,矿井瓦斯涌出情况,以及通风报表、主扇运转、井下漏风、井巷规格尺寸、矿井自然通风等资料。根据有关图纸和巷道布置绘出矿井风网图,风网图既要反映矿井的实际情况同时又允许进行适当的简化。因此要详细了解井下巷道的实际分合情况、风量大小、通风设备和通风构筑物的位置以及其它生产设备的安装使用情况。风网图既是通风阻力测定的蓝图,也是上机解算的依据,要认真做好节点的合并和取舍,节点编号应与原图一致,要求风网图中的节点既能在通风系统图中找到,也能在井下准确定位。对较复杂的风网应考虑绘制风网图和选择阻力测定路线与测定点同步进行。 2.3.2、确定测点和选择测定路线 1)测点布置 选择测点的条件是由这些测点构成的风网应能反映矿井巷道系统的实际状况,测点应有准确的标高,两测点之间不易太近,否则难以准确测定两测点之间的阻力。井下测点要做出明显的编号标记。 为了取得可靠的测定数据,在上述测定路线的风流分岔点之前或后及局部阻力大的地点前后均布置了测点,测点的位置选择在巷道支护完好、断面规整、前后无杂物、风流稳定的断面内。 2)测定路线 一般一个测组每班测20个测点为宜。要合理选择测量路线,一是测定的行程要尽量短,二是要使标高差较大的测段两端测点的测定时间尽量接近,以免地面气压随时间变化产生较大的误差。根据上述原则和本矿的具体情况,经过分析确定如下主要测定路线 回风井风硐回风大巷采区进风大巷工作面井底车场进风平硐口 测定路线及测点位置见图2-1所示。 2.3.3、记录表格 通风阻力测定的数据量大,井下巷道情况复杂,为完整、准确地记录各类测定数据合有关情况,应准备以下记录表格 (1) 基点气压变化记录表 (2) 井下测定记录卡 (3) 测点数据汇总表 (4)井巷规格表 2.3.4、仪表与用具 一个测组的仪表与用具应有 表2-1 测试仪器仪表名称、型号及生产厂家 仪表或用具名称 型 号 数 量 生 产 厂 家 备 注 数字气压计 JFY-1 2 太原航空仪表有限公司 长杆2根,1.8-2.0m长;自由夹与记录笔2套;油漆与毛笔等零星用品; 高、中、微速风表 DFA-Ⅱ 3 鞍山光学仪表有限公司 机械通风干湿表 DHM2 1 天津气象仪表厂 10m皮尺 2 跑 表 1 2.3.5、参测人员组织分工 为搞好阻测工作,测前应对参测人员进行培训,使参测人员了解通风阻力测定的目的、意义,测定方法与仪器的操作使用以及测定注意事项,充分发挥参测人员的主动性,同时要对参测人员提出明确要求、下达任务,以便有组织、有计划、有秩序地,高质、高效完成测定工作。通常,参测人员可划分4个小组,各组之间要明确分工、密切合作。 (1) 基点组1~2人 每隔5分钟测一次气压,认真记录; (2) 井下测压组2~3人 负责测定气压、温湿度、测点风速并量取测点顶、底顶垂高,气压计要指定专人读数与携带; (3) 测风组3人 包括测风员1~2人,负责测点附近相关巷道的风速和断面测量并做临时记录; (4) 指挥组2人 包括组长1人负责指挥、调度全测组人员的活动;向导1人负责领路与找测点;专职记录1人负责记录全部测量数据、绘制测点附近相关巷道的布置,各巷道的风向,测风点的位置与编号以及其他需要记录和注明的内容。 2.4、通风阻力测定的具体要求 2.4.1、气压计的位置及读数 在通风阻力测定过程中,将气压计放在实际测点位置处,即巷道交叉点处。 2.4.2、断面和风量测量 在通风阻力测定中,对测点周围的所有巷道均应选择断面规整处测定巷道风速以求风量,同时要认真量取巷道断面。按上述要求,风网中所有巷道都将进行二次测风,根据二次测风结果确定巷道平均风量。测定巷道风速时每个断面至少测三次,误差不超过5%时取平均值。 阻力测定中风量的误差除因附近巷道风门开启等偶然因素影响外,断面测量不准是其主要原因。对巷道断面和周界采用下面公式计算 三心拱断面 SbH-0.073bm2 周界 (2) 半圆拱断面 SbH-0.11bm2 周界 (3) 梯 形 断面 SbH 周界 (4) 图2-1 测点附近巷道测风位置 式中H 巷道全高,m; b巷道宽度,m。 对于锚喷支护巷道的断面其测量的准确度与施工质量有极大的关系,尤其是裸巷断面更难测准。 2.4.3、监测地面气压变化 地面大气压力变化会传到井下,影响测定结果。一般按线性关系考虑地面气压变化引起井下测点变化值的传递。 为减少阻力测定过程中的干扰,通常选择非生产班和晴天气压较为稳定。同时要掌握测点附近风门的开关,运输设备的移动,自然风压的变化等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7 图2-2 测通风阻力时矿井通风系统图 图2-3 测通风阻力时矿井通风网络图 表2-2 地面大气压监测数据表 序号 时间 时分 大气压数据 Pa 序号 时间 时分 大气压数据 Pa 1 900 96730 24 1055 96750 2 905 96740 25 1100 96750 3 910 96760 26 1105 96750 4 915 96760 27 1110 96740 5 920 96770 28 1115 96730 6 925 96770 29 1120 96730 7 930 96770 30 1125 96730 8 935 96770 31 1130 96720 9 940 96770 32 1135 96720 10 945 96770 33 1140 96710 11 950 96770 34 1145 96710 12 955 96770 35 1150 96700 13 1000 96770 36 1155 96690 14 1005 96760 37 1200 96680 15 1010 96750 38 1205 96680 16 1015 96750 39 1210 96670 17 1020 96740 40 1215 96660 18 1025 96740 41 1220 96660 19 1030 96740 42 1225 96650 20 1035 96750 43 1230 96650 21 1040 96750 44 1235 96640 22 1045 96750 45 1240 96630 23 1050 96750 46 1245 96620 8 续表2-2 地面大气压监测数据表 序号 时间 时分 大气压数据 Pa 序号 时间 时分 大气压数据 Pa 47 1250 96610 70 1445 96530 48 1255 96610 71 1450 96520 49 1300 96610 72 1455 96520 50 1305 96610 73 1500 96510 51 1310 96610 74 1505 96510 52 1315 96610 75 1510 96510 53 1320 96600 76 1515 96500 54 1325 96600 77 1520 96500 55 1330 96590 78 1525 96500 56 1335 96590 79 1530 96490 57 1340 96580 80 1535 96490 58 1345 96580 81 1540 96480 59 1350 96570 82 1545 96480 60 1355 96570 83 1550 96480 61 1400 96560 84 1555 96470 62 1405 96560 85 1600 96470 63 1410 96550 64 1415 96550 65 1420 96540 66 1425 96540 67 1430 96540 68 1435 96540 69 1440 96530 表2-3 通风阻力测定测点实测数据 节点号 节点 名称 标高 m 气压计读数 P a 干温度 ℃ 湿温度 ℃ 测点风速 m/s 风速测量分支巷道 名称 形式 风速 m/min 宽度 m 高度 m 风量 m3/min 1 790井口 788.9 93470 2.4 1.8 3.8 790主平硐 半圆 220 4.1 3.3 2640 50 790大巷 788.9 93420 5.2 4.8 3.0 790主平硐 半圆 220 4.1 3.3 2640 790主平硐 半圆 0 4.1 3.3 0 790猴儿上山 三芯 39 4.5 3.2 510 集中轨道上山 三芯 180 4.4 3.0 2130 集中溜煤上山 矩形 0 0.5 0.6 0 60 722大巷岔口 794.1 92430 4.8 4.6 2.0 790主平硐 三芯 109 4.0 2.9 1136 721大巷 三芯 122 2.8 2.8 884 722大巷 三芯 37 3.1 2.4 252 59 712大巷岔口 798.4 92420 18.4 14.9 2.1 790主平硐 三芯 109 4.0 2.9 1136 712大巷 三芯 200 2.9 2.4 1269 711大巷 三芯 21 2.9 2.4 133 21 两翼暗斜井下口 865 91230 17.0 16.2 8.0 904回风巷 三芯 37 3.1 2.4 252 721回风巷 三芯 491 3.35 2.45 3637 暗斜井 三芯 531 3.4 2.4 3889 21 511大巷岔口 536.4 95910 13.2 12.2 2.4 528主平硐 三芯 220 4.75 3.55 3349 猴儿斜巷上口 三芯 170 2.6 2.2 892 511大巷 三芯 92 5.0 3.3 1346 512大巷 三芯 213 2.6 2.2 1111 22 5122进风石门 540.5 95850 13.0 11.8 2.5 511大巷 三芯 41 4.9 3.6 644 512溜煤上山 三芯 101 2.9 2.6 702 511大巷 三芯 92 5.0 3.3 1346 续表2-3 通风阻力测定测点实测数据 节点号 节点 名称 标高 m 气压计读数 P a 干温度 ℃ 湿温度 ℃ 测点风速 m/s 风速测量分支巷道 名称 形式 风速 m/min 宽度 m 高度 m 风量 m3/min 62 999总回风 1000.6 89400 15.2 14.2 13.8 999总回风道 三芯 811 3.65 2.7 7203 外部漏风 200 999总回进风道 三芯 788 3.65 2.7 7003 61 东翼总回风口 997.9 89710 16.2 15.8 6.8 999总回风道 三芯 788 3.65 2.7 7003 西翼总回风道 三芯 359 3.7 3.2 3889 东翼总回风道 三芯 415 3.3 2.5 3114 55 930回风石门 795.7 92190 16.4 16.2 6.1 东翼总回风道 三芯 415 3.3 2.5 3114 715总回风道 三芯 118 3.3 2.5 885 711回风石门 三芯 199 3.1 2.7 1527 611回风上山 半圆 125 3.4 2.03 702 43 613溜煤上山回风石门 797.4 92390 16.2 15.4 5.4 715总回风道 三芯 118 3.3 2.5 885 613溜煤上山 梯形 136 2.3 1.9 593 713大巷 梯形 175 3.0 2.5 1314 615总回风道 梯形 201 3.0 2.5 1506 613轨道上山 半圆 17 2.9 2.4 100 42 643回风口 799.1 92560 18.4 17.4 3.6 615总回进风侧 梯形 136 3.6 2.3 1130 643轨道上山 梯形 67 2.8 2.0 376 615总回回风侧 梯形 156 3.85 2.5 1506 54 615总回风口 732.5 93500 18.0 17.4 2.0 645回风道 三芯 47 2.95 2.6 332 515回风道 三芯 38 2.8 2.7 268 6151工作面 梯形 71 3.0 2.5 530 615总回风道 梯形 136 3.6 2.3 1130 续表2-3 通风阻力测定测点实测数据 节点号 节点 名称 标高 m 气压计读数 P a 干温度 ℃ 湿温度 ℃ 测点风速 m/s 风速测量分支巷道 名称 形式 风速 m/min 宽度 m 高度 m 风量 m3/min 49 615变电所岔口 678.4 94230 17.9 16.0 1.0 6151工作面 梯形 71 3.0 2.5 530 615进风大巷 三芯 48 4.0 3.3 581 615大巷 三芯 5 4.0 3.3 51 52 513轨道上山上口 677.8 94220 18.8 17.6 1.2 615大巷 三芯 5 4.0 3.3 51 513轨道上山 三芯 37 3.0 2.55 262 615大巷测点后 三芯 39 3.1 2.83 313 63 515总回风石门 676.6 94220 18.4 17.8 1.0 615大巷 三芯 39 3.1 2.83 313 515回风道 三芯 38 2.8 2.7 268 测点回风侧 三芯 6 3.1 2.83 45 41 645进风石门岔口 676.6 94210 18.2 17.8 1.0 615大巷 三芯 6 3.1 2.83 45 643大巷进风侧 三芯 47 3.4 2.03 287 645回风巷 三芯 47 2.95 2.6 332 39 643进风石门 670.9 94510 15.4 15.2 1.1 643大巷 三芯 109 3.4 2.03 663 测点回风侧 三芯 47 3.4 2.03 287 6433工作面 梯形 67 2.8 2.0 376 37 623大巷岔口 660.8 94880 12.4 11.8 2.0 660主平硐进风 三芯 65 4.6 3.35 901 623大巷 三芯 109 3.4 2.03 663 660主平硐回风 三芯 17 4.6 3.35 238 30 660大巷 661.3 94950 10.8 9.8 1.1 660主平硐进风 三芯 103 4.6 3.35 1428 660主平硐回风 三芯 65 4.6 3.35 901 660桥式车场 三芯 53 4.25 2.65 527 1 660平硐口 661.1 95000 5.2 4.3 2.0 660主平硐 三芯 103 4.6 3.35 1428 续表2-3 通风阻力测定测点实测数据 节点号 节点 名称 标高 m 气压计读数 P a 干温度 ℃ 湿温度 ℃ 测点风速 m/s 风速测量分支巷道 名称 形式 风速 m/min 宽度 m 高度 m 风量 m3/min 25 512溜煤上山上口 632.5 94790 17.4 16.4 3.0 512采区巷道 三芯 101 2.9 2.6 702 5122区段 梯形 108 2.7 2.4 702 27 5122回风石门 670.5 94140 18.4 17.8 2.5 5122区段 梯形 108 2.7 2.4 702 611大巷 三芯 96 3.8 2.2 702 12 511猴儿上山上口 668.1 94380 13.0 12.8 2.2 猴儿上山 三芯 171 2.6 2.2 892 613大巷 三芯 122 3.8 2.2 892 57 711回风石门 789.7 92420 18.0 17.8 5.8 711大巷 三芯 21 2.9 2.4 133 711回风石门 三芯 199 3.1 2.7 1527 713大巷 三芯 146 3.4 2.9 1314 611轨道上山 三芯 13 3.4 2.03 80 58 512轨道上山上口 668.6 93990 18.2 18.0 2.5 512轨道上山 三芯 213 2.6 2.2 1111 614大巷 三芯 200 2.9 2.4 1269 测点进风侧 三芯 25 2.9 2.4 158 56 612大巷岔口 660.4 94490 18.0 17.6 0.9 614大巷 三芯 25 2.9 2.4 158 660主平硐 三芯 17 4.6 3.35 238 611轨道上山 三芯 13 3.4 2.03 80 28 611溜煤上山下口 669.5 94090 17.6 17.2 2.0 611大巷 三芯 96 3.8 2.2 702 611回风上山 三芯 117 3.4 2.03 702 续表2-3 通风阻力测定测点实测数据 节点号 节点 名称 标高 m 气压计读数 P a 干温度 ℃ 湿温度 ℃ 测点风速 m/s 风速测量分支巷道 名称 形式 风速 m/min 宽度 m 高度 m 风量 m3/min 48 511轨道上车场 673.9 94300 14.4 13.8 1.0 511轨道上山 半圆 30 2.9 2.7 211 615大巷 三芯 48 4.0 3.3 581 613轨道上山 半圆 17 2.9 2.4 100 613大巷进风侧 三芯 122 3.8 2.2 892 46 5114进风石门 623.4 94840 14.0 13.4 1.0 511轨道上山 半圆 30 2.9 2.7 211 511轨道上山 半圆 41 3.0 2.8 300 511溜煤上山 三芯 14 2.7 2.3 82 511溜煤上山 三芯 104 2.7 2.3 593 44 511轨道上山下车场 543.0 95810 14.0 13.2 1.0 511大巷 三芯 41 4.9 3.6 644 511轨道上山 半圆 41 3.0 2.8 300 511大巷 三芯 22 4.9 3.6 344 45 5113进风石门 543.6 95780 15.4 14.0 0.8 511大巷 三芯 22 4.9 3.6 344 513大巷 三芯 20 4.7 2.1 262 511溜煤上山 三芯 14 2.7 2.3 82 17 721轨道上山下车场 722.0 92860 16.8 16.6 2.5 721大巷 三芯 123 2.8 2.8 884 723大巷 三芯 59 3.65 3.15 622 721总回风巷 三芯 491 3.35 2.45 3637 621大巷 三芯 248 2.45 2.15 1190 5672工作面 梯形 149 2.5 2.0 745 523大巷 半圆 24 3.3 2.8 196 续表2-3 通风阻力测定测点实测数据 节点号 节点 名称 标高 m 气压计读数 P a 干温度 ℃ 湿温度 ℃ 测点风速 m/s 风速测量分支巷道 名称 形式 风速 m/min 宽度 m 高度 m 风量 m3/min 20 621总回风口 667.3 93580 17.2 16.8 3.0 621大巷 三芯 248 2.45 2.15 1190 621大巷进风 三芯 248 2.45 2.15 1190 19 561回风石门 665.2 93720 18.2 17.0 3.0 621大巷 三芯 248 2.45 2.15 1190 561上山 半圆 11 3.0 2.8 80 621大巷进风 三芯 196 2.9 2.15 1110 31 660桥式车场甩道 662.8 94780 13.2 12.2 1.8 660桥式车场 三芯 53 4.25 2.65 527 猴儿轨道上山 三芯 224 4.4 3.0 2640 528猴儿上山 三芯 109 4.4 3.0 1286 528溜煤上山 三芯 66 2.9 2.6 455 528轨道上山 三芯 108 4.4 3.0 1272 350行人上山 三芯 13 4.4 3.0 154 34 528猴儿上山下口 533.6 96160 12.2 10.6 4.2 528平硐 三芯 265 4.3 2.95 3004 528猴儿上山 三芯 109 4.4 3.0 1286 测点回风侧 三芯 275 4.8 3.6 4290 33 528溜煤上山下口 531.8 96220 11.2 10.6 3.0 528溜煤上山 三芯 120 2.9 2.6 455 528平硐进风 三芯 212 4.3 3.1 2549 528平硐回风 三芯 265 4.3 2.95 3004 32 528集中轨道上山下车场 534.3 96220 11.4 9.8 2.0 528轨道上山 三芯 108 4.4 3.0 1272 528平硐进风 三芯 114 4.2 3.0 1277 528平硐回风 三芯 181 4.3 3.1 2549 续表2-3 通风阻力测定测点实测数据 节点号 节点 名称 标高 m 气压计读数 P a 干温度 ℃ 湿温度 ℃ 测点风速 m/s 风速测量分支巷道 名称 形式 风速 m/min 宽度 m 高度 m 风量 m3/min 2 561大巷岔口 531.2 96270 9.2 7.8 4.0 528平硐 三芯 262 4.2 3.0 2935 528平硐回风 三芯 143 4.5 3.0 1600 561上山 半圆 11 3.0 2.8 80 561大巷 三芯 112 4.2 3.0 1255 6 350进风石门 534.4 96230 11.8 10.2 1.5 528平硐进风 三芯 143 4.5 3.0 1600 350上山 三芯 40 4.4 3.0 477 528平硐回风 三芯 114 4.2 3.0 1277 350行人上山 三芯 13 4.4 3.0 154 35 567进风石门 536.5 96110 12.4 10.6 4.0 测点进风侧 三芯 275 4.8 3.6 4290 5672工作面 梯形 149 2.5 2.0 745 528平硐回风 三芯 240 4.5 3.6 3545 38 523大巷岔口 536.8 96090 12.8 11.1 3.9 528平硐进风 三芯 240 4.5 3.6 3545 523大巷 半圆 24 3.3 2.8 196 528平硐回风 三芯 220 4.75 3.55 3349 11 565总回风巷 571.4 95220 23.2 22.2 1.6 565主石门 三芯 9 3.24 2.8 73 565总回风 三芯 99 3.05 2.6 720 测点回风侧 三芯 136 2.95 2.2 793 3 563炸药库岔口 533.1 96180 11.8 10.0 1.6 561大巷 三芯 112 4.2 3.0 1255 563炸药库 三芯 16 2.7 2.0 78 563大巷 三芯 95 4.5 3.1 1177 1 528平硐 528.0 96460 9.2 7.2 4.2 528平硐 三芯 262 4.2 3.0 2935 续表2-3 通风阻力测定测点实测数据 节点号 节点 名称 标高 m 气压计读数 P a 干温度 ℃ 湿温度 ℃ 测点风速 m/s 风速测量分支巷道 名称 形式 风速 m/min 宽度 m 高度 m 风量 m3/min 4 563溜煤上山下车场 534.3 96130 13.8 11.4 1.6 563大巷 三芯 95 4.5 3.1 1177 563溜煤上山 梯形 11 2.7 2.4 70 564大巷 三芯 96 4.3 3.0 1107 5 5654进风石门 539.2 96020 14.6 12.4 1.4 564大巷 三芯 96 4.3 3.0 1107 565大巷 三芯 80 4.2 2.96 900 563运输石门 梯形 34 3.0 2.0 207 7 565主石门岔口 540.6 95980 16.8 14.2 1.6 565大巷 三芯 80 4.2 2.96 900 569大巷 三芯 99 3.24 2.8 827 565主石门 三芯 9 3.24 2.8 73 8 569运输石门 540.5 95950 19.6 17.6 1.0 569大巷 三芯 99 3.24 2.8 827 5692备用面 梯形 51 3.2 2.19 360 569轨道上山 三芯 56 3.24 2.8 467 9 5654风巷口 572.5 95400 22.4 11.4 1.2 5692备用面 梯形 51 3.2 2.19 360 569轨道上山 三芯 56 3.24 2.8 467 5654风巷 梯形 181 2.45 1.86 827 10 5652联络巷岔口 606.9 94910 23.4 22.0 1.6 5654风巷 梯形 181 2.45 1.86 827 565总回风巷 三芯 99 3.05 2.6 720 563尾部轨道上山 梯形 19 2.75 2.0 107 13 563回风上山下口 536.7 95420 21.2 20.6 2.0 563运输石门 梯形 34 3.0 2.0 207 563尾部轨道上山 梯形 19 2.75 2.0 107 563回风上山 三芯 136 2.95 2.2 793 563回风上山 梯形 167 3.0 2.2 1107 续表2-3 通风阻力测定测点实测数据 节点号 节点 名称 标高 m 气压计读数 P a 干温度 ℃ 湿温度 ℃ 测点风速 m/s 风速测量分支巷道 名称 形式 风速 m/min 宽度 m 高度 m 风量 m3/min 14 563北总回风 590.7 94700 19.2 18.6 2.0 563回风上山 梯形 167 3.0 2.2 1107 350回风上山 三芯 37 4.2 3.4 477 563中部溜每上山 梯形 52 3.95 2.7 552 563总回风巷 三芯 184 2.9 2.15 1032 15 563中部回风口 587.0 94690 17.9 16.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