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城综合自动化设计规划.doc
贵州水城矿业集团矿综合自动化发展规划 矿业集团煤矿位于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的胶东半岛市境内,矿区北傍渤海湾,南接市区,东临人间仙境蓬莱阁,西靠风筝名都潍坊市,水陆交通十分便利。 煤矿属国有重点煤矿,是全国第一座现代化海滨矿井。始建于1976年11月,1983年12月一期工程建成投产,88年末二期工程基本竣工,设计生产能力90万吨/年。投产以来,煤矿坚持“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科技领先,争创一流”的治矿方略,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推进管理创新,企业的综合实力大幅度提高,2004年矿井的核定生产能力达240万吨。先后荣获部“特级质量标准化矿井”、“现代化矿井”、“行业高产高效矿井”、“中国煤炭工业优秀企业金石奖”、“全国文明煤矿”等荣誉称号。 伴随着矿业集团的成立和煤业公司专业化管理的实施,煤矿迎来了发展的又一个春天。围绕着集团公司“135”、“1551”大发展规划和创建“四个全国一流”的奋斗目标,按照“年增50万,三年翻一番”的 工作思路,全矿广大员工正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安全生产为重点,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双建塑”活动为载体,坚定不移地推进高产高效矿井建设,大力实施科 技兴矿战略,加大矿井信息化、自动化建设力度,积极稳妥推进主辅分离,不断创新管理机制和手段,全力打造平安北煤、和谐北煤,一座园林式、生态型、数字 化、高产高效、本质安全型、独具特色的现代化海滨煤矿正崛起在渤海之滨 安 全生产信息化是深化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重要内容。煤炭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是落实企业战略发展规划,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深化改革,提升综合生产力 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生产管理和安全管理信息化,生产过程和生产环境,特别是涉危生产过程和涉害生产环境的信息化、网络化监测监控系 统的可靠有效运行是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的基础,是企业提升生产力水平的前题条件,促进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势在必行。 结合实际,高点定位,充分利用各类先进的信息技术,力争用2004、2005两年的时间,以“基于防爆工业以太网的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建设为核心,实现以下总体目标 一是在首先建成全公司井上下一体的信息网络平台的基础上,各矿新建地面控制指挥中心,实现对井上、下皮带运输、电机车运输、四大运转(通风、压风、提升、排水)、井下供电等系统的集中控制,做到以上各系统岗位无人值守。 二 是改造完善各矿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系统、工业电视系统等,实现对井下所有掘进头、工作面的瓦斯自动检测,实现对井下所有重要地点的风速、温度、风门、局扇 开停的自动监测,实现对井上下重要设备运行情况的自动监测及重要地点的工业电视监视,并与矿区联网在全公司实现各类自动化信息及监测信息的资源共享。 一 总体规划 一系统规划 煤矿信息化建设总体目标是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视频技术,以现有设备为基础,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井下,在我矿建成一个以工业以太环网现 场总线为网络平台的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两年内实现三网合一(视频、数据、控制),建成国内一流数字化矿井。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 展,过去那种自成体系、独立运行的各个系统已经完全不符合网络技术发展的要求。而采用网络技术将信息数据集成为实现异构条件下的信息连通与共享,将功能集 成为不同的应用系统联系起来,协调有序运行,从而避免信息孤岛的出现,使得信息资源和设备资源得以充分发挥。 建设方案由六个系统组成,分为工业以太网、自动化控制系统、安全监测系统、工业电视系统、MIS系统开发、通讯系统。 二业务规划 整个系统在采区办公楼一楼设置指挥中心(调度室)、网络监控中心(包括皮带运输监控、工作面监控、排水系统监控、供电系统监控、通风系统监控、安全监测监 控系统、选煤厂监控、信、集、闭系统监控、核子秤监控等)和网络中心机房(包括网络服务器、工业电视视频服务器、安全生产监测主机、电子屏服务器、一卡 通服务器等)。 安 全生产信息化是深化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重要内容。煤炭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是落实企业战略发展规划,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深化改革,提升综合生产力 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生产管理和安全管理信息化,生产过程和生产环境,特别是涉危生产过程和涉害生产环境的信息化、网络化监测监控系 统的可靠有效运行是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的基础,是企业提升生产力水平的前题条件,促进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势在必行。 通过深入调研,我们认为,煤矿需要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视频技术,以工业以太环网现场总线网络为平台,建设一个集安全生产监控、自动化控制、工业电视等为一体的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是很有必要的,这是矿井发展的需要。通过该系统,能提高我矿安全生产自动化水平,实现高产高效、减员提效、安全生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将我矿信息化建设推向崭新的领域。 三设计规划 根据我矿现状和发展需要,本着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从而实现 1、以安全信息网络化建设为核心促进全矿管理信息的网络化、规范化和现代化,对矿上的各种实时监测数据进行转换、集成,做到对全矿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综合性动态分析,形成领导决策,实现资源的有机共享。 2、将各安全监测信息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有机结合,加强企业内部协作与通信,提高生产和管理效率,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使煤矿企业的信息化进程实质性的跨上一个新台阶。 3、使管理人员从繁硕的手工事务性劳动中解脱出来,以便从事更高水平的管理工作。 4、实现对网络的集中管理,对网络上的各种设备进行监控和处理,对网络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 5、能够有效的实现生产、安全管理和综合查询等功能,使其成为一个综合性的信息化网络。 二、系统特点及功能 (一)煤矿矿井工业以太网网络平台 (1)概述 矿业集团煤矿工业以太网现场总线为平台的综合自动化系统,其中在地面的东风井和网络中心机房各设置一台地面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在井下-175中央变电所、-250中央变电所、四采下部变电所、海域上部变电所、-350中央变电所各设置一台矿用防爆环网交换机,地面、井下通过一根6芯单模光缆构成一个100M高速光纤环网并实现冗余,井下所有监测、监控子系统全部通过环网与地面进行数据交换。地面设立六台操作员站,两台工程师站和相关服务器。操作员站通过环网接收各子系统主控装置上传的信息并发送控制命令;完成数据采集、传输、远程集中控制等功能,并通过WEB服务器、交换设备、各类接口组件、相关软件等与甲方局域网完成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构成一个管控一体化的综合自动化系统。 (二)安全生产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 (1)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1、概述 目前,煤矿的安全生产监测系统由两套功能相近的系统组成,一套是以生产调度监控为主的KJ7安全生产监测系统。一套是以安全监测为主的KJ75系统。KJ7和KJ75是两套设计结构不同而功能相近的监测系统,分别为集散型结构和总线型结构。两套系统结构、信号制式、传输速率等的不同,造成了传感器等监测监控设备的相互不兼容。 因此,将两套系统进行合并是大势所趋。根据现场管理和使用经验,最终保留KJ95一套系统来完成安全与生产的监测功能。 2、功能特点及应用 1)系统能实时监测瓦斯、负压、CO及风门等环境参数及风机等设备的开停状况;监测采煤掘进面的机电设备、皮带、水泵等生产工况参数和电压、电流等电力参数。 2)在DLP大屏幕上显示更多的工艺流程模拟图、监测曲线、表格和文字,以及主机CRT所能显示的全部的内容。 3)系统具有列表显示功能 4)系统具有模拟量实时曲线和历史曲线显示功能 5)系统具有柱状图显示功能 6)系统具有模拟动画显示功能 通过使用该系统,可以通过内部网络已经能够浏览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各种参数;IFIX界面能够显示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各种参数;IFIX界面能显示和报警历史和实时记录;实现了双机热备 (2)井下胶带集控系统 1、概述 煤矿皮带机运输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与否直接影响矿井的经济效益。为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实施PLC控制,实现系统的综合保护和集中监控,是十分必要的。集控系统与调度电话系统、工业电视系统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操作、调度、监视网络,实现对整个系统的遥测、遥信、遥控。该系统可实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事故率,减少故障处理时间、减少现场操作人员、提高经济效益。 2、技术特点及应用 系统对四条运输路线的设备实现地面监视监控、井下自动控制和现场就地控制外,还要有现场编程等功能。 该系统通过内部网络已经能够浏览皮带运行的各种参数;IFIX界面能够显示皮带运行过程中的各种参数;能够在监控中心以集控启动和煤位启动两种方式开皮带;能以正常停皮带和急停皮带两种方式停止皮带;IFIX界面能显示操作记录和报警历史和实时记录;实现了皮带模拟量的历史趋势。 (3)井下无人值守变电所系统 1、概述 集团煤业公司煤矿根据矿井自动化建设和安全生产需要,拟对井下四个变电所(海域上部变电所、-250四采变电所、上组煤中央变电所、上组煤三采下部变电所)采用自动控制以实现无人值守的目的。而井下无人值守变电所总体分为海域中央高压变电所和海域低压变电所,主要为井下各设备供电。 2、技术特点及应用 监控中心能够监视井下无人值守变电所的分、合闸情况 监控中心能监视井下无人值守变电所高压部分运行时的各种参数,包括三相电流、三相电压等模拟量及超温报警等开关量。 监控中心能控制井下无人值守变电所闸门的开、关。 OPC技术将企业Intranet和软件结合,改进了系统的开放性和互操作性; 能显示操作记录和报警记录 能显示模拟量的历史趋势 该系统通过IFIX界面能够显示井下无人值守变电所运行过程中的各种参数;能够在监控中心进行分、合闸操作;IFIX界面能显示操作记录和报警历史和实时记录;实现了井下无人值守变电所三相电流、三相电压等模拟量的历史趋势;实现了双机热备。 (4)通风系统自动化系统 1、概述 通风机系统主要为井下人员通风换气之用,和安全生产有密切的关系。 2、系统功能及应用 监控中心能够监视风机的开停情况 监控中心能监视风机运行时的各种参数,包括压力、温度等模拟量及风门开关情况等开关量。 监控中心能控制风机的开、停 可以通过网络浏览风机的数据 OPC技术将企业Intranet和软件结合,改进了系统的开放性和互操作性 能显示操作记录和报警记录 能显示模拟量的历史趋势 该系统通过内部网络已经能够浏览风机的各种参数;IFIX界面能够显示风机运行过程中的各种参数;能够在监控中心以半自动和全自动方式开、停风机;能在紧急情况下急停风机;IFIX界面能显示操作记录和报警历史和实时记录;实现了东风井负压、动压等模拟量的历史趋势;基本实现了双机热备。 (5)给排水自动化系统 1、 概述 井下主排水系统是煤炭矿井的关键设备之一,其可靠性、安全性和自动化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煤矿的安全生产。给排水自动化系统主要是在井下主排水水泵配备一套自动控制系统(简称系统),以实现水泵自动化控制。 2、系统功能及应用 监控中心能够监视泵房水泵的开停情况 监控中心能监视泵房运行时的各种参数,包括水仓水位、管路流量等模拟量及闸阀开关情况等开关量。 监控中心能控制水泵的开、停 可以通过网络浏览泵房的数据 OPC技术将企业Intranet和软件结合,改进了系统的开放性和互操作性; 能显示操作记录和报警记录 能显示模拟量的历史趋势 本系统通过内部网络已经能够浏览泵房运行过程中的各种参数;IFIX界面能够显示水泵运行过程中的各种参数;能够在监控中心以手动、半自动和全自动方式开、停水泵;IFIX界面能显示操作记录和报警历史和实时记录;实现了泵房的水仓水位等模拟量的历史趋势;)实现了泵房的双机热备。 (6)矿井数字化图像监视系统 1、概述 工业电视系统作为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是实现矿井集中控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根据海域工程各设备分布情况,在控制地设置监视点,作为实现海域各设备无人值守和自动化控制的重要辅助手段。 2、 系统功能及应用 a 系统功能 MPEG4录像制式,录像数据大于7天,图像可基于IE浏览,又可基于C/S模式在网络客户端上浏览。 采用数字硬件压缩方式,可以保证图像不丢帧,性能比用软件压缩的好,而且大大减轻了CPU的负担,保证了系统的稳定的运行; 录像文件的查询; 录像回放 支持云台控制摄像机;通过相关协议直接由计算机对矩阵控制,免除人员手工调整的麻烦。 (三)矿井综合自动化集成系统 1、 概述 煤矿的计算机信息化、工业控制自动化工作经过十多年的自主与协作开发,研制成功多套独立运行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同时也在安全、生产等各个方面发挥了积极 的作用,但是,各个子系统独立运行,不能实现信息共享和网络自由浏览,限制了信息的最大作用发挥。同时,随着企业的发展,各种新的系统不断被引进。如果不 进行系统信息集成,则每一个系统会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 为了消除信息孤岛,煤矿决定采用系统集成技术,将几个独立的系统的数据集成到一起。 2、 技术特点及应用 实时的信息数据集成。以信息集成平台为核心,将实时数据流进行集成;同时针对统一信息平台开发各种综合应用,形成集成化、网络化应用。各种图形、图像、报表信息都必须通过Web的方式在任何一台终端统一浏览,统一界面。 所有的数据是在一个数据库中进行管理,数据一旦被输入,在整个系统中都可以使用。 集成化的编程组态。实现从设计、编程、硬件组态、测试到操作诊断和远程维护的全过程组态应用。 本系统在工业以太网现场总线基础上,为了方便各种不同标准子系统的集成,接口设计采用OPC技术。最终实现了几个不同的独立的子系统的集成,使得避免了重复的数据采集额外劳动,保证了信息数据的一致性,也使得数据信息能够得到及时共享和反馈。 三 系统之效益分析 矿业集团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建设,能全面提升煤矿企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同时,对改变煤矿员工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煤矿的社会地位,树立煤矿行业和员工的新形象,提高煤矿的安全程度,促进了社会进步有着重要的作用,社会效益十分明显。 社会效益 1、改变煤矿员工的生产条件 目前,煤矿行业仍是高危行业,员工从事工作的环境条件恶劣,劳动强度大。在社会上的地位,与所做出的奉献不相称,也没有得到社会的应有尊重。自动化矿井的建设,将从根本上改变煤矿员工的工作环境,实现几代人不懈努力的理想。 2、提高煤矿的社会地位,树立煤矿行业和员工的新形象 矿 井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将大幅度地降低矿工的劳动强度,极大地改善矿工的工作条件,使矿工的工作环境由过去的“苦、脏、累、险”变成现在的体力轻松,安 全可靠,由粗放型模式,向精细化模式转变,由重体力劳动向轻体力、脑力劳动转变,工作条件的改变,必将促进员工形象的转变,从根本上提升煤矿员工的社会地 位,提高煤矿企业的社会地位。 3、实现本安煤矿的有效途径 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实现,必将提高系统远行质量和可靠性,能实时获取系统各种运行参数,从而实现对设备的动态管理,是以技保安全的重要手段和具体体现,也是实现本质安全煤矿的有效途径。对建设平安有着积极的意义。是煤矿安全生产、经营管理本质的变革。 4、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促进社会进步 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对员工的业务技术水平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系统的运行,必将促进企业员工的技术、业务素质全面提高。必将改变 “黑大傻粗”的员工形象,培养和造就大批熟练操作高科技设备的新型员工。从而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促进社会进步。 经济效益 1、直接经济效益 该系统的建设与应用,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以平均煤矿每年多生产原煤3万吨计算,每年煤矿可增加产值500元3万吨1500万元。 该系统建成后,实现了减人提效,在煤炭生产系统可减少岗位工130人,煤炭运输系统可减少岗位工125人,井下机电工可减少岗位工45,地面选煤厂岗位工可减少100人,预计可减少岗位工共计400人,按2003年度矿人均工资22808元计算,每年仅节省人工工资912.32万元,经济回收期预计2.5年。 2、间接效益 系统建成后,将大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降低设备的故障率,提高劳动效率,效益将十分明显。 四 系统分析及比较 煤矿安全信息化,是一项拯救生命的工程,更是一项拯救产业的工程。在我国加入WTO后,煤炭企业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更大的竞争优势就必须提高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和管理水平。 煤矿综合自动化技术是指应用现代科技,对与矿井生产相关的各个环节进行远程监测、监控以及通信的技术。科技含量、系统性、可靠性是其主要的技术指标。整个控制系统采用大规模PLC集成电路,高度数字化,以至完全实现了对矿井生产的集中控制和监测。 国外煤炭企业在生产过程自动化建设中,更专注于生产环节,其设备维护、企业建设等大多对外承包,煤矿企业全面应用自动化技术、管理和控制一体化系统的技术水平比较高。国内神华集团采用的就是类似于国外的这种模式,应用效果显著,对国内煤炭企业具有借鉴意义和示范作用。 我 国采矿业总体信息化水平还不够高。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宏观调控的实施,我国矿山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逐渐升温。基于防爆工业以太网的煤矿综合自 动化系统利用计算机高速度、大容量和智能化的特点,通过高速的网络把一个个独立的监测监控系统组织管理成为一个综合、完整、高效的自动化整体,为全矿井自 动化提供了可靠的保障,这必将带来减人提效的功能。 基于防爆工业以太网的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作为建设的矿业集团综合信息化项目,是为了把我国第一个海下采煤的矿井,建设成为具有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现代化数字矿井,实现以技术保安全、以技术促发展的目的。它作为一种综合信息化建设模式,极具推广价值。 以信息化带动煤炭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新型现代化矿井,是二十一世纪煤炭企业提高矿井安全程度、实现高产高效、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途 径,是煤炭科技发展的方向。伴随着信息技术的成熟与发展、煤炭市场的持续好转、企业经济效益的大幅提高,2003年9月,集团高点定位,以“创建国内 一流信息化矿井”为目标,拉开了信息化自动化建设的序幕。 目标与实现 在制定总体规划并通过专家评审后,集团快速推进信息化建设,短短两年时间,先后投资8000多万元新建近30个大系统,从几乎空白走向全面,信息技术 迅速融入各个领域,实现了生产过程自动化、安全监控数字化、企业管理信息化、信息体系集约化,矿井方方面面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形成了现代化煤炭企业的新模 式。经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确认,一跃跨入了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行列,在总体上达到了国内一流水平,并列入2005度中国煤炭工业十大科技成果,彰现了 煤炭工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方向。 生产过程自动化 采用自动化技术改造生产过程,是传统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集团围绕煤炭生产,先后建设了14个系统,形成了矿井综合自动化平台,实现了采煤自动化、皮带自动化、轨道自动化、供电自动化、排水自动化、通风自动化、提升自动化、选煤自动化。 海域采煤面综合自动化系统全面实现了采煤机、液压支架、刮板输送机、转载机、泵站、顺槽皮带的集中联锁控制,与井下工业以太网联接实现了在地面集控中心、 调度室对采煤机位置及支架压力等上百个参数的远程实时监视,同时实现了调度电话与工作面电话的联网通话。该系统的采用,为海域实现几十人工作面奠定了基 础,必将对中国海下采煤产生深远的影响。 矿井皮带自动化系统在每条皮带设置煤仓、煤位、跑偏、急停等门类齐全的保护装置和起停信号预报、工业电视摄像头、移动通信装置,控制信号、保护信号、开停 信号均由设在皮带机头的PLC装置进行集成后,接入井下工业以太网平台传至地面集控中心,在地面集控中心设置主、备用两台控制机,工作人员通过观看现 场的工业电视图像,通过与巡检工移动电话联系,可靠地实现了在地面控制中心对井下万米主运输皮带的开停控制,实现了井下现场无人值守,撤消了皮带工区,井 下上百人开停皮带的情景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地面集控中心的两位年轻姑娘。 矿井电机车运输自动化系统是国内第一个基于工业以太网的信集闭系统,在地面集控中心实现了对井下轨道运输的调度、信号的闭锁、道岔的自动控制及运输状况的 在线监测,地面操作员直接与司机对话联系,撤消了井下调度室,减少4台机车及40多台矿车,矿井运输管理跃上了一个新的水平。 根据同样原理,供电自动化系统实现了对井下变电所的地面停送电控制;排水自动化系统实现了对井下的自动排水;通风自动化系统实现了对矿井通风机的远程开停 控制;提升自动化系统实现了煤炭装卸载及绞车运行的全自动化,选煤厂自动化系统实现了对整个地面生产系统上百台设备的集中控制。 依靠自动化技术,真正实现了井下及地面现场的无人值守,精减400多人,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煤矿安全程度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安全监控数字化 采用信息技术增强灾害预防能力是安全管理的发展方向。集团非常重视煤矿监测监控工作,先后在三矿建立了以KJ95系统为代表的21个数字化监测监控系统,形成了对环境、人员、设备全方位的动态监控体系,实现了预测综合化、数据实时化、预警智能化。 三 矿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系统、束管监测系统、瓦检员巡检系统、顶板压力监测系统、工业电视系统,各负其责,互联共享,实现对井下瓦斯、一氧化碳、支架压力、风 速、温度、风门等上千个现场参数的实时监测及瓦斯超限断电,实现了井上下200多个地点可视化监视、异常情况自动报警、手机短信报警,为矿井各类灾害的防 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基于海水馈入理论模型的海域水情监测系统,通过在顶板各含水层中安设监测装置,接入矿井KJ95监测监控系统并集成,在地面调度室实现了对水温、水压、水 量和水化学特征的动态监测,实现了对海水馈入超前预知预报,为我国提供了一项崭新的顶板水防治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将全矿井下划分成三十多个区域,在每个区域设置接收器,当下井人员通过该区域时,系统即可接收到安装在矿灯内的发射器的信号,实现对下井 人员的实时跟踪,当有人接近禁入区时自动发出声光报警,同时,在地面可通过网络对井下人员进行准确统计和分布查询,有效促进了煤矿安全管理,其技术及应用 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企业管理信息化 信息技术与企业各类管理业务的融合,是信息化的主要目标,是现代企业必然的发展方向。通过开发应用7个大的信息系统,实现了办公无纸化、商务电子化、管理科学化。 办公自动化系统与内部信息港紧密配合,实现了真正意义的网上办公,目前,公司文件、请示审批、报表资料等全部在其中无纸化流转,网站各类信息天天更新,会 议直接在网上通知,使会议的准备时间由原来平均3-4天缩短为1天,在全公司上午通知下午开会已是经常事,工作效率极大提高,应用程度居行业领先水平。 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全公司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一通三防、生产调度、生产技术、机电设备、地质测量等专业的信息化管理;目标经营管理信息系统实 现了全公司资金、产量、物资、成本、利润等生产经营情况的日统计;煤炭销售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全公司煤炭销售的统一管理、统一结算、统一合同等“八统一” 的集中管理;生活后勤管理信息系统以一卡通系统为基础,实现了人、财、物的有效监控和规范化管理,实现了在三矿就餐、购物、理发、洗浴等各消费项目的一卡 通用。 依托信息化,形成了“经营日统计、销售八统一、办公靠微机、安全生产靠信息”的高效管理局面;管理信息化,带来了管理机构和管理流程的进一步优化,公司生产专业原来的4个处室30多人的管理工作,现在只由10个人组成的生产部即可完成。 信息体系集约化 建设网络平台,整合信息资源,实现信息共享,是信息化的内涵和方向。按照总体规划,投资建设了16个网络及系统,实现了支撑网络化、管控一体化、手段现代化、业务集中化。 建成了国内第一个井下工业以太环网,该网络在煤矿地面集控中心及井下变电所等地点安装网络交换机,再通过一根光缆串接成环形网,形成可靠性极高的信息传输 平台,井下及现场各个控制系统通过PLC等设备就近接入工业以太环网,完成各类控制信号与地面控制微机的通信传输,实现了煤矿自动化总集成,同时,在地面 集控中心可在线监视整个网络的运行情况。经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组织鉴定认为,“基于防爆工业以太网的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入选 2005度煤炭工业十大科技成果。 建成了覆盖全矿区的千兆到矿、百兆到楼、到桌面的宽带网,集成了企业管理的各个信息系统,与井下工业以太网通过安全防火墙互联,形成了井上下管控一体的信息网络平台,管理信息和自动化信息实现了共享,工作人员坐在自己办公室就可共享井下现场的各类信息。 建成了容量1万多线的矿区通信网、1000多线的调度电话网,建成了煤矿井下泄漏移动通信网、工作面组合电话系统,形成了井上下互联互通的通信网络平台,管理人员在办公室即可与工作面扩音电话直接通话。 建设了三矿大屏幕显示系统,分别设置在三矿调度指挥中心及集中控制室等场所,形成了煤矿各类信息齐全的现代化指挥控制中心。建成了连接矿区十几个多媒体会 议室的电视电话会议网;生产区队建设了小型的多媒体会议室;各领域新配微机1000多台,实现了管理人员人手1台,传真机、打印机、电话机,一应俱全,形 成了现代化的办公环境。 信息业务管理进一步集中化,公司及各矿计算机、通信、监测监控、自动化等专业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均由各级信息中心统一负责,形成了从集团到各单位自上而下的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开创了煤炭行业信息管理集中化的先河。 上级领导、国内外、业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参观,都对公司的信息化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内容全面、技术先进、适应现场,实实在在达到了国内一流水平。国 家煤矿安全监察局赵铁锤局长视察时对公司信息化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明确指出信息化建设应用为煤矿安全生产树立了榜样,代表了中国煤炭工业科技发展的 方向。山东省煤炭工业局和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的领导对信息化建设非常重视,多次亲自指导,明确表示信息化代表了山东煤炭行业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 一、网络部分 1、计算机网络 煤业公司计算机网络是集团计算机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04年初开始建设,2004年7月全面建成。形成了千兆到矿、百兆到楼、到桌面的覆盖全煤 业公司的宽带网络,并与公用互联网(Internet)互连互通,同时,与公司、矿及各直属单位配置的500多台服务器、计算机等设备共同组成了统一、集 成的网络平台,为企业信息化及数据业务的资源共享奠定了基础。 该网络的传输以光纤为主,主要利用矿区高压供电线路架设;各网络节点均采用世界一流的思科高端设备,以煤业公司Cisco 4507R为核心,通过光纤连接梁家矿、矿、洼里矿、销售公司的Cisco catalyst 3550、2950等交换设备;这些设备都经过各种标准测试及用户的应用检验,支持新技术的升级要求,大大提高了网络的可靠性及可扩展性。 目前,煤业公司广大员工使用网络的频度越来越高,熟练程度正不断提高,各种计算机知识正在普及,上网查询资料、收发电子邮件、相互传送电子文档、使用办公自动化等,所有员工已基本全部掌握,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2、行政通信网 煤业公司行政通信网是矿区通信网的一部分,于2005年1月全面建成。主要由梁家、、洼里三个远端交换模块组成,由集团公司母局统一组成单局制通 信网络,实现了全网统一管理维护,由母局统一出口采用七号信号方式与公用通信网互连互通,目前,全网采用七位编号方式。其煤业公司的三个模块局总容量为 3000线,实装容量为2400线左右,主要服务于煤业公司、各矿及直属单位办公电话。 该网络交换设备及光传输设备均采用国内领先水平的华为公司设备。传输光纤采用沿矿区电力线杆架设的光缆线路。交换设备采用C&C08型数字程控交换机,传 输设备采用Metro2050型或Metro1000型155M的SDH光传输系统。该网络技术先进、可靠性高、服务等级高,为煤矿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提 供了一流的通信环境。 该网络具有以下主要电话功能1、各类基本电话业务矿区内电话呼叫,与公用电话网的本地、国内、国际电话呼叫、移动电话呼叫、智能业务电话(800业 务、201卡业务等),各类特服呼叫(如110匪警、112申告、114查号、119火警、120急救、170话费查询等)。2、各种常用电话新服务项 目主叫号码显示(来电显示)、免打扰服务等。3、多种增值业务Centrex功能(虚拟用户交换机功能),语音邮箱等。 3、调度通信网 矿区调度通信网于2003年底全面建成。该网络由公司总部、三矿数字程控调度交换机及光纤数字传输系统组成,形成全矿区调度通信的数字化、网络化,统 一采用五位等位拨号,同时与矿区行政通信网实现互联互通。全网交换机总容量为1096线(其中用户线672线、中继线424线)。各调度交换机均配套了调 度台、录音系统、安全耦合器、本安电话机等。该网络完整统一、技术先进、功能齐全、可靠畅通,大大提高了全矿区调度通信装备水平。 该调度通信网络交换设备采用江西联创通信有限公司DDK-6型调度交换机,可靠性高。具有以下几项突出的先进技术 1、全矿区调度通信实现了网络化、数字化。 2、具备扩展七号信号方式的能力。 3、公司总部调度台可在全网范围实现群呼功能,即可一键呼叫网内不同交换机的多个用户。 4、各用户均具有主叫号码显示功能。录音系统可同时对本调度机任何用户及中继线24路呼叫进行录音记时并记录主被叫号码。 4、井下移动通信网 煤矿井下移动通信网络是煤业公司创建一流信息化矿井必建项目之一,是实现矿井自动化的必备手段。煤矿、梁家煤矿的井下移动通信网络将于2005年下半年予以建成使用。 目前,经初步研究,主要有井下小灵通和漏泄通信两种技术方案,矿井将根据技术先进性及适应性等实际情况进一步确定。 5、电话会议网 煤业公司电视电话会议网是集团公司电视电话会议网的一部分,主要用于煤业公司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及汇接上级有关电视电话会议。电话会议网于2004年5月形 成。目前,该网利用矿区调度通信网络组建完成。煤业公司设电话会议汇接机,煤业机关及各矿均设会议电话终端,就近接入调度交换机,汇接机采用电话拨号的方 式即可组织电话会议。同时,煤业公司汇接机可接入集团公司来的电话会议,形成两级会议电话系统。汇接机可汇接30多方会议。 电视会议网络于2005年7月建成使用。煤业公司机关及三矿分别设置了电视会议终端设备组成分会场,由集团公司统一汇接组建会议。该系统采用了国内先进的会议电视设备,利用矿区计算机宽带网络,组建成IP电视会议网,达到国内技术一流水平。 二、信息化部分 6、信息港(网站) 2004年下半年,煤业公司及三矿分别建立了内部信息港(网站),主要向社会及员工全面介绍煤业公司的企业文化和发展思路,充分与日常管理工作结合进行办 公、生产、经营信息的交流及发布,全面展现公司员工的工作、学习、生活,为加强信息沟通、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了有利条件。 煤业公司及三矿信息港采用了动态页面等先进、成熟的网络技术,根据实际情况均设立了几十个栏目,突出了不同专业和部门的特点,体现了现代的管理思想和理念。 在管理维护方面,均设置了全站管理员和栏目管理员,分别负责全站信息和各部门信息的管理和维护,使网站得以及时的更新,信息得以及时发布,已成为员工办公、生活不可缺少的信息平台。 7、办公自动化系统 煤业公司办公自动化统一采用了集团办公自动化系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煤业公司办公流程,于2004年10月开始推广应用,经过并行试用、独立试用、正式投入使用三个阶段的推广,目前,煤业公司及三矿均实现了网上办公。 该系统主要包括个人事物、公共信息、领导办公、行政办公、信息发布等五大模块。煤业公司专门制定和完善了收发文件、收发调度传真、办公信息往来等流程,目 前,公司文件、调度传真、汇报请示、信息交流、通知公告、报表资料等办公内容均已在办公自动化系统中流转,基本实现了无纸化,其信息化办公水平已跃上了全 国煤炭行业领先水平。 8、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 煤业公司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是煤业公司一流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采用数据仓库、协同工作、流程控制、WEBGIS、C/SB/S等先进的信息技 术,对煤业公司及各矿安全生产管理领域的工作业务流程、业务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实现煤业公司安全生产的信息化、规范化管理。系统于2005年3月开始开 发建设,2005年7月投入运行。 该系统包括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一通三防、生产调度、生产技术、机电设备等专业管理子系统及井下三维信息子系统。并且与现有地测绘图系统接口或兼并,扩 展其功能,实现对其有效集成;同时,与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系统、人员考勤或定位系统、瓦检员巡检系统、煤炭产量计量系统、煤质管理系统(在线测灰仪)、人力 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采掘工作面顶板压力监测系统、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接口,实现有关数据的自动采集。 该系统主要实现各专业数据、资料的网上输入、保存、修改、删除、统计、分析等功能,自动生成相关报表,实现各专业数据、资料、图纸、文件、报表、图表等的动态、远程查询,实现各专业有关技术计算等。 9、地测管理信息系统 地测管理信息系统是煤业公司一流信息化的组成部分。、梁家两矿系统已于2005年5月投入使用,洼里矿正在建设中,三矿系统均与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接口,实现信息共享。 该系统由数据库系统和地测专业制图系统两部分组成。 数据库系统由地质、测量、水文和储量四个子系统组成,为煤矿提供各种勘探和生产数据的管理,并为地测绘图系统提供必要的数据准备。主要功能有数据录入、 查询、报表、导线和导线网平差计算、水准和水准网平差计算、孔斜计算、止煤点计算、统计分析、数据输出和交换等。地测专业制图系统由面向对象的图形数据库 和管理器、面向对象的图形编辑器、地测图形自动生成系统三部分组成,较好地实现了地测专业复杂的制图功能,具有较大优势和突出特点。 10、目标经营管理信息系统 煤业公司目标经营管理信息系统是煤业公司一流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套能够实现及时准确地反映煤业公司及内部单位生产经营情况的信息管理系统,可在全 煤业公司范围内实现当日报送资金、产量、物资等数据,汇总统计,动态准确地对反映出煤业公司及各矿当日成本及利润情况;各单位业务人员和管理人员能够快速 查询当日各种信息数据等各种信息。该项目于2005年3月开始开发,2005年7月初步投入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