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西部阿尔金斜坡地区盆山演化与油气勘探.pdf
柴达木盆地西部阿尔金斜坡地区 盆山演化与油气勘探 张跃中 张 敏 马富强 司 丹 刘 东 许文梅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甘肃省敦煌市 7 3 6 2 0 2 ) 摘 要 通过高分辨、 高精度古地磁测年剖面和地震生长层序分析, 柴达木盆地西部阿尔金斜坡地区新生代以来至 少发生了1 0 次构造运动、 3 期构造幕, 反映了阿尔金地区经历了3 次加速隆升的过程。 该区整体具准前陆特征, 下第三 系以逆冲作用为主, 沉积、 沉降中心相对稳定, 是柴西主要烃源岩发育区 ; 上第三系以走滑挠曲为主, 沉积、 沉降中心 沿阿尔金断裂带由西南向东北明显迁移。 垂直阿尔金造山带向盆内区可划分为山前高断鼻带、 中部低断鼻带、 盆内下第 三系冲断前锋和反冲带。 柴西阿尔金斜坡地区现今构造圈闭是多期冲断、 走滑、 掀斜隆升叠加作用的结果, 发育构造圈 闭、 地层不整合圈闭、 岩性圈闭, 具有一定的油气勘探潜力。 关键词 古地磁测年 ; 生长层序分析 ; 盆山演化 ; 构造叠加 ; 圈闭 ; 阿尔金斜坡 ; 柴达木盆地 中图分类号 T E 1 1 1 . 1 文献标识码 A 高高耸立在地球大陆表面的青藏高原, 以其独特 的自然地理环境、 地质地貌特征以及目前仍在进行着 的地貌地质过程被称为世界第三极。 地处高原北缘 内部的柴达木盆地的构造形迹不仅是高原变形与隆起 的结果, 也是其对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过程的良 好响应。 柴达木盆地西部阿尔金斜坡地区沉积了巨厚 的蕴藏着丰富油气资源的中、 新生代地层, 同时也保存 了高原隆升过程、挤压变形历史的完整信息。 正因如 此, 青藏高原北缘柴达木盆地西部阿尔金斜坡地区的 形成演化和油气勘探始终吸引着地质学家的强烈兴趣, 一直是柴达木盆地油气勘探和研究的热点。 1 地质概况 柴西阿尔金斜坡地区泛指柴达木盆地西部七个泉 月牙山地区, 位于阿尔金山与柴达木盆地的结合部 位,是盆山转换带(图1 ) 。它与阿尔金造山带和柴达 木盆地在空间上相互依存, 在物质上相互补偿, 在演化 上相互转化, 在动力上相互转换, 是柴西沉积、 构造最 复杂, 地震资料品质相对较低、 油气勘探潜力最大的地 区之一。 第一作者简介张跃中, 男, 1 9 8 3 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 现任青海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第三系项目部副主任, 高级工程师, 主要从事石油地质综合研究工作。 收稿日期2 0 0 6 - 0 9 - 2 5 图1 柴西阿尔金山前带及其邻区地质图 石油地质 P E T R O L E U M G E O L O G Y 中国石油勘探2 0 0 6 年第6 期 26 1 . 1 地层 阿尔金斜坡地区中、 新生代的地层均有发育, 但研究 区范围比较广, 其内地层发育的时间跨度比较长, 因此在 各时段内地层的岩性、 发育、 剥蚀等情况都比较复杂。 1 . 1 . 1 中生代地层分布 中生界主要出露在南部的清水沟、 小红山、 犬牙沟 和中部红沟子及北部阿拉巴斯套一带。 清水沟出露中、 下侏罗统, 其地层厚度为2 6 9 7 . 4 9 m , 剖面底部不整合于上奥陶统滩间山群绿片岩之上。 该 区中、 下侏罗统主要为一套灰黑色中粗粒岩屑砂岩和 黑色碳质页岩互层。 红沟子和阿拉巴斯套的煤窑沟一带中、 下侏罗统 出露不全,厚度为1 0 0 0 m ,主要为一套温暖湿润气候 环境下的陆相含煤碎屑岩沉积。 上侏罗统主要出露在采石岭地区, 上覆地层为犬 牙沟群, 两者呈假整合接触。 该区上侏罗统为炎热干旱 气候条件下形成的杂色、 红色碎屑岩沉积, 下部夹灰绿 色砂砾岩及紫红色页岩、 灰黑色碳质页岩。 该套地层厚 1 2 8 0 m ,与下伏中、下侏罗统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白垩系主要分布在工区西南的犬牙沟采石岭地区, 为一套陆相红色碎屑岩建造,称犬牙沟组,厚8 5 3 m 。 1 . 1 . 2 新生代地层分布 研究区内新生代各地层的研究程度也存在着较大 的差异。 通过对分布于阿尔金斜坡地区研究得较为详 细的、 作为全盆地标准剖面的干柴沟西岔沟剖面、 七 个泉剖面的高分辨、 高精度的古地磁测年, 建立了研 究区年代地层格架。 总的来看, 研究区新生代地层出 露较齐全, 地层展布表现出明显的分段性、 非均衡性 和复杂性。 柴达木盆地阿尔金斜坡地区第三系一共分为6 个 组 地层时代由老到新依次为路乐河组、 下干柴沟组、 上干柴沟组、 下油砂山组、 上油砂山组和狮子沟组。 其 年代地层格架如表1 所示。 根据绝对年龄和生物组合, 研究成果与国际标准 地层划分方案进行了对比, 将路乐河组标定为古始 新统(E 1 2) ,下干柴沟组为始新统(E3) ,上干柴沟组 为渐新统(N 1) ,下油砂山组、上油砂山组为中新统 (N 2 1 - 2 ) , 狮子沟组为上新统 (N 2 3 ) 。 其地层岩性特征如 下 (1 )路乐河组(E 1 2) 岩性主要以棕红色砂质泥 岩、砂岩为主,夹暗色泥岩和砂岩。 (2 ) 下干柴沟组下段 (E 3 1 ) 岩性为棕红色泥岩夹 灰色、 棕黄色粉砂岩和细砂岩, 底部多为含砾砂岩、 砂 砾岩及砾岩; 其顶部的红色泥岩段为区域的对比标志 层。 (3 ) 下干柴沟组上段 (E 3 2 ) 上段岩性颜色与下段 具有明显的区别, 岩性为灰色、 深灰色泥岩及钙质泥岩 夹泥灰岩和泥质粉砂岩。 (4 )上干柴沟组(N 1) 下部以深灰色泥岩、钙质 泥岩为主, 夹泥质粉砂岩及砂岩 ; 上部以棕红色泥岩为 主,夹灰白色粉砂岩、砂岩、砂砾岩。 (5 )下油砂山组 (N 2 1 ) 下部为棕红色、 棕褐色泥 岩夹灰绿色钙质泥岩、 棕黄色细砂岩及少量砾岩等; 上 部为砂质泥岩与棕褐色泥岩互层, 局部夹棕黄色砾岩、 砂岩及灰色钙质泥岩。 (6 )上油砂山组 (N 2 2 ) 岩性为棕红色、 土黄色砂 质泥岩夹砾岩、 砂砾岩、 砾状砂岩、 粉砂岩、 粉砂质泥 岩及蓝灰色含钙泥岩。 (7 ) 狮子沟组 (N 2 3 ) 岩性以土黄色砂质泥岩为主, 夹棕黄色砾岩、 砂岩及土黄色泥质粉砂岩、 黑色碳质 泥岩。 1 . 2 构造 柴西阿尔金山前带基本构造特征是由阿卡腾能 英雄岭牵引弧东西两侧分别存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地块 表1 柴西阿尔金斜坡地区新生代地层表 T a b l e 1 C e n o z o i c c h r o n o s t r a t i g r a p h i c t a b l e o f A l t u n s l o p e a r e a i n w e s t e r n Q a i d a m B a s i n 张跃中等柴达木盆地西部阿尔金斜坡地区盆山演化与油气勘探 C h i n a P e t r o l e u m E x p l o r a t i o nN o . 6 2 0 0 627 红狮凹陷和小梁山凹陷, 变形强度由英雄岭主体 的干柴沟向两侧减弱, 变形时间变新。 干柴沟构造是一 个长期活动的古隆起, 以其为界将柴西阿尔金山前带 构造分成东、 西两部分。 1 . 2 . 1 七个泉狮北地区 西段七个泉狮北地区盆地边界为压扭逆冲型, 这种盆地边界分布于小红山干柴沟北冲断造山带南 缘断裂(阶)带及犬南地区。 小红山干柴沟北冲断 造山带近东西向的线性特征和其两端阿哈提第三系平 卧褶皱, 采石岭中生界的强烈南北向挤压变形, 以及 位于小红山干柴沟北冲断造山带前缘的七个泉红 柳泉冲断褶皱带, 都说明其为南北向挤压应力作用下 形成的北倾向南逆冲的断裂带, 具有明显的挤压动力学 性质。 七个泉狮北地区构造样式具前陆特征(图2 ) ,主 要发育断层相关褶皱、 断背斜及断阶。 图2 柴西阿尔金西段地震9 3 1 9 3 . 5 - 9 8 S Z G 测线构造剖面 F i g . 2 S t r u c t u r a l p r o f i l e o f s e i s m i c l i n e 9 3 1 9 3 . 5 - 9 8 S Z G i n t h e w e s t s e g m e n t o f A l t u n s t r u c t u r a l b e l t i n w e s t e r n Q a i d a m B a s i n 图3 柴西阿尔金东段地震0 3 1 0 8 6 - 0 2 1 0 8 6 测线构造剖面 F i g . 3 S t r u c t u r a l p r o f i l e o f s e i s m i c l i n e 0 3 1 0 8 6 - 0 2 1 0 8 6 i n t h e e a s t s e g m e n t o f A l t u n s t r u c t u r a l b e l t i n w e s t e r n Q a i d a m B a s i n 1 . 2 . 2 红沟子月牙山地区 东段红沟子月牙山地区盆地边界主要为超覆 压扭逆冲型。 该边界平行于阿尔金造山带分布, 向盆地 逆冲作用主要发生在深层, 基底简单堆叠形成顶托隆 升,堆叠沿中生界底面滑脱进行(图3 ) 。在稳定的盆 底前缘, 基底断层垂向叠加形成独特的类前陆结构。 由 深部断裂派生的反冲断裂, 使山前地层不断向盆内掀 斜, 形成多个掀斜不整合面, 详细记录了阿尔金山脉的 隆升过程。 红沟子月牙山地区构造相对比较简单, 主要由 单斜、 侧向断坡和反冲褶皱组成。 石油地质 P E T R O L E U M G E O L O G Y 中国石油勘探2 0 0 6 年第6 期 28 2 盆山演化 左行走滑的阿尔金断裂系是新生代印亚碰撞带中 一个主要的构造单元, 它由北阿尔金断裂和南阿尔金 断裂 (南支通常称为阿尔金断裂) 组成。 阿尔金断裂被 认为是一条主要的新生代逆冲断层, 分解了横跨阿尔 金山的压扭性变形; 北阿尔金断裂是一条斜向左行走 滑断层, 连接着阿尔金山内部及东北缘的北西走向逆 冲断层系。 塔里木盆地南部的车尔臣河断裂也是阿尔 金断裂系的一支, 它将西昆仑和塔里木南部的麻扎塔 逆冲断层系与阿尔金山东段的北西走向第三纪逆冲断 层系连接起来。 2 . 1 中生界盆山演化 根据中生界内部不整合分析, 柴西阿尔金斜坡地 区经历了三叠纪末期早侏罗世早期、 早侏罗世末期 中侏罗世早期、 中侏罗世末期晚侏罗世早期、 晚侏 罗世末期等4 次强烈构造运动。 早侏罗世早期主要表现为强烈震荡作用, 早、 中侏 罗世主要表现为拉张断陷, 地震剖面显示, 地层向阿尔 金山前加厚。 地面古水流测量和露头沉积相研究表明, 柴西地区为物源剥蚀区, 阿尔金山为沉积中心 (图4 ) 。 图4 柴西阿尔金山前中下侏罗统构造岩相古地理图 F i g . 4 T h e l i t h o f a c i e s p a l a e o g e o g r a p h y m a p o f t h e M i d d l e - L o w e r J u r a s s i c s e r i e s i n A l t u n f o r e l a n d s o f w e s t e r n Q a i d a m B a s i n 晚侏罗世白垩纪主要表现为挤压坳陷。 分别发育 下侏罗统底部区域性不整合面、 中侏罗统底部局部不整 合面、 上侏罗统底部区域性不整合面、 白垩系底部区域 性不整合面等4 个不整合面。 晚侏罗世白垩纪古水流 方向发生倒转指向盆内, 表明阿尔金山开始反转隆升。 白垩纪末盆地整体褶皱回返, 开始了新一轮盆地 沉积(图5 ) 。 2 . 2 新生界盆山演化 2 . 2 . 1 古地磁高分辨、 高精度沉积构造演化序列 对柴达木西部西岔沟剖面、 七个泉和红沟子地面 露头剖面磁性地层所进行的高精度、 高分辨率测试研 究, 使我们首次获得了年代精确、 高分辨率 (万年尺度) 沉积速率变化图谱。 阿尔金山前西岔沟剖面、 七个泉和红沟子剖面沉 积速率变化揭示出1 0 个沉积速率高增长时期ⅠⅩ和 两个假整合面U 1和U2代表的地层缺失时期, 我们认为 它们共同代表了1 0 次构造运动和阿尔金山山地的隆升, 由老到新时代依次约为3 3 . 6 3 3 M a 、3 1 3 0 M a 、 2 5 . 2 2 3 . 4 M a 、1 9 1 8 . 3 M a 、1 3 . 5 1 2 M a 、8 . 7 7 M a 、4 . 2 3 M a 、 2 . 4 M a 、0 . 8 5 0 . 8 M a 和小于0 . 4 M a ,其中以1 3 . 5 M a 为界,沉积速率的变化 又可明显划分两个阶段 3 6 1 3 . 5 M a 和 1 3 . 5 0 . 3 4 M a ,其间平均沉积速率从1 3 . 5 M a 前的1 0 9 . 1 m / M a 快速跃升到1 5 1 . 3 m / M a (图5 ) ,可能代表一次明 显的构造运动转型。 从图5 可以看出, 上述最后几次构造隆升事件, 即 自约8 M a 以来的历次隆升,实质上是一个阿尔金山前 张跃中等柴达木盆地西部阿尔金斜坡地区盆山演化与油气勘探 C h i n a P e t r o l e u m E x p l o r a t i o nN o . 6 2 0 0 629 抬升和褶皱逐步向盆地迁移的过程, 沉积速率也随之 逐步增加, 上新世以来这个过程尤为明显。 总之, 上述沉积速率变化代表了柴西阿尔金山前 的构造演化序列。 下干柴沟组主要是以砾岩为主的洪 积相沉积; 上干柴沟组到下油砂山组下部砾岩明显减 少, 砂岩增加, 水深达最大, 主要为湖相及扇三角洲相; 上油砂山组中部至狮子沟组中下部, 砾岩和砂岩同样 重要, 往往呈互层产出, 以河湖相及扇三角洲相沉积为 主, 水深变化较大, 盆地处于动荡时期 ; 在狮子沟组中 上部, 砾岩逐渐增加, 由砂砾岩互层渐变为大套黑灰色 厚层洪积砾岩, 盆地变得更加不稳定, 周缘山地隆升加 速, 水深变浅, 沉积粒度加粗。 由此可见, 自早于3 6 M a 以来, 柴西阿尔金山前与高原北部其他盆地一样, 也完 整地发育了粗细粗的宏观沉积旋回, 并具体表现 为上述1 0 次构造隆升事件,也就是说3 4 ~3 5 M a 大量 砾岩的出现和水流的南流, 可能意味着阿尔金山在此 时就已经存在, 并有一定高度, 是柴西地区主要沉积物 源区。 此后, 盆地在进一步加深的同时, 曾出现多次隆 升,表现为沉积速率的波动变化。从约1 3 . 5 M a 开始, 经8 M a 加速,柴西地区由早先的沉降为主,转变为以 抬升为主, 古水流方向由早先的变化不定到此后稳定 于北西向, 并且抬升速率越来越快, 褶皱不断向盆地中 心推移, 盆地沉降中心也逐步从柴西地区向南和向东 迁移, 直到第四纪和现在的三湖地区。 上述过程实质上 揭示了驱动柴西地区盆地演化的阿尔金山中段自3 6 M a 以来完整的变形隆升过程。 2 . 2 . 2 生长层序的分析 通过上述分析, 柴西阿尔金斜坡地区新生代以来 经历了1 0 次构造运动, 从山前地震剖面构造层序分析, 可划分为3 次隆升阶段。 山前地震剖面(图6 )显示路乐河组(T RT4)地 层从盆内向阿尔金山前呈等厚趋势, T 4以后阿尔金山 开始隆升, 与阿尔金隆升同步, 地层从山前向盆内加厚 呈楔状的生长层序结构, 在该套生长层序中存在4 个明 显的地层不整合面即T 3、T2、T2 和T0不整合面,不 整合面向盆内过渡为整合接触, 为构造掀斜不整合。 记 录了阿尔金的4 期强烈的隆升。 根据不整合特点, 反映阿尔金山前T 4以后的沉积 盖层发生了明显的由山前向盆地逆冲作用导致的由盆 缘向盆内的强烈掀起。 图6 反映, 阿尔金山前的构造变 形主要起始于T 4以后。形成了3 套构造生长层序。其 变形方式从递进变形向突变发展, 反映了阿尔金隆升 图5 阿尔金斜坡地区气候、 沉积环境与构造演化关系综合解 释图(剖面中砾岩和砂岩按照以 1 0 0 m 为单位的 厚度百分比作统计) F i g . 5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 o f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 c l i m a t e , d e p o s i t i o n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n d s t r u c t u r a l e v o l u t i o n a 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图 ; b 、 c 七个泉、 西岔沟剖面沉积速率砾 岩、砂岩百分含量; d 实测极性柱;U 1、U2沉积间断或不整合 面;ⅠⅧ构造运动期次 图6 阿尔金斜坡0 3 1 0 8 6 - 8 2 1 0 8 6 地震剖面 F i g . 6 S e i s m i c p r o f i l e o f l i n e 0 3 1 0 8 6 - 8 2 1 0 8 6 i n A l t u n s l o p e a r e a 石油地质 P E T R O L E U M G E O L O G Y 中国石油勘探2 0 0 6 年第6 期 30 始于3 5 . 8 M a ,在第三系1 4 . 5 M a 、8 M a 左右及3 . 0 M a 以来的加速。 2 . 2 . 3 盆山关系 新生代以来阿尔金左行走滑量据国内外学者研究, 基本统一在3 0 0 ~4 0 0 k m 。 据陈正乐在柴西阿尔金斜坡 北索尔库里盆地新生代露头地层对比,该区自8 M a 以 来左行走滑了约8 0 k m , 值得一提的是在红沟子西与索 尔库里交接部露头剖面上油砂山组为一套浅湖相泥岩, 湖盆与索尔库里盆地相通, 古柴西西北湖盆边界在索 尔库里盆地西北中阿尔金造山带, 同时露头剖面显示, 在狮子沟组中河流从索尔库里盆地流入柴达木盆地, 由南阿尔金断裂形成的山脉在柴西第四纪才完全沟通。 在新生代大部分时期, 柴西阿尔金山前主要表现为孤 岛状隆起。 柴西阿尔金斜坡地区隆起最早的是阿卡腾能采 石岭东西向造山带, 在早第三系下干柴沟组下段, 山前 形成七个泉狮子沟前陆坳陷。 下干柴沟组末, 前陆向盆内扩展, 形成近东西向的 冲断前锋。 下干柴沟组沉积晚期, 月牙山北阿拉巴什套东西 向造山带开始冲断隆升,由于基底堆叠(图7 )作用, 山前相对稳定的盆底压陷形成独特的类前陆结构。 七 个泉狮子沟前陆坳陷逐步向月牙山前迁移 (图8 ) 。 3 油气勘探 柴西阿尔金斜坡地区早第三纪准前陆发育阶段形 成了柴西地区的主力烃源岩。 多期构造运动, 构造互相 叠加现象非常明显, 属于典型的叠加构造发育区, 构造 圈闭发育, 类型丰富多样。 山前主要为高断鼻带, 构造轴线与阿尔金断裂带 大角度相交, 表现为北北西向, 多为晚第三纪阿尔金大 规模挤压走滑隆升阶段的产物, 由西向东依次为小红 山、 积极沟、 犬牙沟、 干柴沟、 咸水泉、 红沟子等, 鼻 状构造的核部由古生界的奥陶系、 向东变为中生界和 第三系。 处于中部的干柴沟断鼻, 核部出露为下第三系 下干柴沟组油砂, 石油散失量超过9 0 0 0 1 0 4 t 。 再向 东的咸水泉、 红沟子地面出露油砂, 地下探明石油地质 储量分别为8 0 0 1 0 4 t 和2 0 0 1 0 4 t 。 山前高断鼻带东南为低断鼻带, 构造轴线北西 北西西, 与高断鼻带之间地下多为横向调节断层分隔, 地表多呈局部高点以鞍部与高断鼻带过度。 低断鼻带 目前主要在七个泉探明为油田, 其他由于构造的复合 叠加,深层构造形态复杂、 勘探程度较低, 多数仅见 油流。 再向东南, 在下第三系为阿尔金前陆冲断带的前 锋带和反冲带, 主要发育断层相关褶皱, 构造轴线为东 图7 阿卡腾能采石岭山前下干柴沟组沉积晚期岩相古地理图 F i g . 7 T h e l i t h o f a c i e s p a l a e o g e o g r a p h y d u r i n g t h e l a t e r o f X i a g a n c h a i g o u d e p o s i t i o n i n A k t e n e n - C a i s h i l i n g f o r e l a n d s a r e a 张跃中等柴达木盆地西部阿尔金斜坡地区盆山演化与油气勘探 C h i n a P e t r o l e u m E x p l o r a t i o nN o . 6 2 0 0 631 西向, 经上第三系阿尔金的走滑隆升的和盆内的强烈 挤压改造, 目前主要在七个泉东、 红沟子东相对落实, 其他主要为东西向构造显示。 阿尔金山前带不整合发 育主要有T 4、T3、T2、T4 1 、T 1、T0 6 个,多为掀斜不 整合, 多个不整合向山前收敛, 形成不整合油气藏, 如 红沟子油田。 阿尔金山前碎屑岩储层发育, 主要为扇三角洲和 浊积砂体, 其分布严格受断裂坡折带和纵向调节断层 控制, 但目前限于地震资料品质, 其形态和展布落实程 度较低, 岩性油气藏尚未突破。 参考文献 [ 1 ] 崔军文, 唐哲民, 邓晋福, 等. 阿尔金断裂系[ M ] . 北京 地 质出版社, 1 9 9 9 [ 2 ] 葛肖虹, 段吉业, 李才, 等. 阿尔金断裂与西北大地构造格 局的新认识. 地球科学进展[ M ] . 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1 9 9 2 , 3 9 [ 3 ] 黄汉纯, 王长利. 阿尔金构造带特征及其对塔里木和柴达木盆 地的影响[ J ] . 地球学报, 1 9 8 7 , 1 7 1 7 ~3 1 图8 阿尔金山前沉积相迁移示意图 F i g . 8 S k e t c h m a p s h o w i n g m i g r a t i o n o f s e d i m e n t a r y f a c i e s i n A l t u n f o r e l a n d s a r e a 石油地质 P E T R O L E U M G E O L O G Y 中国石油勘探2 0 0 6 年第6 期 32 ABSTRACT A B S T R A C T C H I N A P E T R O L E U M E X P L O R A T I O N C h i n a P e t r o l e u m E x p l o r a t i o nN o . 6 2 0 0 6 Ⅰ Present Situation and Breakthrough Direction of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in Qaidam Basin /Huang Ligong, Dang Yuqi, Xu Fengyin, Ma Dade and Mei Jiansen// PetroChina Qinghai Oilfield Company, Dunhuang City, Gansu Province 736202 Abstract The exploration in Qaidam Basin now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bvious stage and complexity after more than half centurys development.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Tenth Five- Year Plan period, Qaidam Basin has focused itself on following the principle of strengthening the earlier stage exploration, emphasizing technology, giving prominence to main points, and adopting effective measures, liberating exploration concept, and relying on advanced technologies and has obtained notable results in its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especially in lithology reservoir exploration in the western area.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geologic cognition and fundamental work,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conditions, exploration potential, key target areas for next exploration have been more understood, and the target of the oilfield development has also been laid out. In addition, the general exploration concept of the 11th Five- Year Plan has been established, that is, insisting on the three principles of regional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risk exploration, as well a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integration, emphasizing two key stones including fine clastic rock exploration and strategic breakthroughs in complicated areas, undertaking fine research and optimization of deployment.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will be carried out in three stages, i.e., fine exploration, strategic breakthrough, and active preparation. The targets of next exploration are presented as well. With the respect to petroleum exploration, the southwestern area, the foothill belt of Altun, Mahai- Nanbaxian structural belt in the northern margin, the northern marginal foothill belt, and Delingha depression are the targets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In respect of natural gas exploration, the Sanhu biogas zone, the oil- type gas in the northwestern area, and the coal- type gas in the northern margin are the targets of natural gas exploration. Key words Qaidam Basin; geologic cognition; exploration achievement; exploration principle; exploration target Mesozoic- Cenozoic Structural Evolution in Qaidam Basin and Its Control Over Oil and Gas/Xu Fengyin1, Yin Chengming1,2, Gong Qinglin3 and Shen Ya3//1 PetroChina Qinghai Oilfield Company, Dunhuang City, Gansu Province 736202; 2 Guangzhou Institute of Geochemis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640; 3 CNPC BGP, Zhuozhou City, Hebei Province 072751 Abstract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regional structure background, boundary conditions, basement properties, structural movement, unconable surface, stratigraphic distribution, sedimentary characters, structural evolution history,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Miozoic- Ceozoic structural evolution of Qaidam Basin has undergone two structural cycles of extension and compression, which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evolution stages including the Early to Middle Jurassic extensional rift and depression stage, the Late Jurassic to Cretaceous compression depression and uplift stage, the PaleoceneLulehe age to Early MioceneShangyoushashan age integer compression depression and the western Qaidam Basin regional pull- apart feeble rift stage, as well as Late MioceneShizigou age to Quaternary compression inversion stage. The basin structural evolution controls the distribution and evolution of hydrocarbon resource rocks, the ation of traps, as well as the migration, accumulation and preservation of oil and gas, and further controls the distribution of oil and gas. Key words Qaidam Basin; Mesozoic- Cenozoic era; structural evolution; hydrocarbon control action; exploration direction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ertiary Lithologic Oil Reservoir in South Area of Weatern Qaidam Basin/Chen Zhiyong, Zhang Daowei and Zhao Dongsheng// PetroChina Qinghai Oilfield Company,Dunhuang City,Gansu Province 736202 Abstract Integrated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Tertiary lithologic oil reservoir in south area, western Qaidam Basin,has favorable reservoir- ing conditions, exhibiting the distribution of lithologic oil reservoirs is controlled by the present structure framework and paleo- structure developed area; The distribution of three depositional systems, including Alaer fluvial- delta- lakeshore;Alerjin flooding fan- fan delta- half- deep lacstrine facies;Kunlunshan mountains flooding fan- fluvial- shallow lakeshore depositional system, and the favorable sandbodies ed in fluvial,delta and fan delta regressive system tracts controlled the enrichment of lithologic oil reservoirs; The oil- enrichment sags and the direction of oil- gas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controlled the ation of the lithologic oil reservoirs. After the exploration practice in recent years,it is proposed that a set of exploration suited to the geologic features of lithologic oil reservoir in this area including the analysis on sedimentary background, stratigraphic sequence division and correlation,sequence boundary tracing,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sedimentary facies, target ua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regularity of reservoir- ing. Explor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sanbodies, ed in the fan- delta depositional system in foreland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