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焦石坝区块油基钻井液漏失处理技术探讨.pdf
第4 期 章文斌, 等涪陵焦石坝 区块 油基钻井液漏失处理技术探讨 6 5 表3 防漏油基钻井液性能指标 ’ 2 坚持 “ 预防为主,防堵结合”的原则。严 格执行坐岗观察制度 ,发现漏失及时处理 ,漏失一 层堵死一层,尽可能减少后期判断漏层的困难, 提 高堵漏效率。 3 进入预测漏层前,调整钻井液性能,并在 井浆中预加足量的防漏暂堵材料, 降低初始漏速。严 格控制钻井液密度及流变性能, 降低循环当量密度。 4 在易漏层井段钻进时,采取有效工程措 施 ,避免压力激动。操作上控制起下钻、划眼速 度,中途和井底开泵前先转动钻具破坏钻井液结 构 ,小排量循环 ,无异常 隋况时,逐步提高到正常 排量。加重时, 要严格控制速度,每循环周密度上 升范围不超过0 .0 2 g / c m 。 5 发生井漏时,依据不同的漏失类型,采取 不同的堵漏措施 发生渗漏时, 用单封、随钻堵漏剂、刚性堵漏 剂 、Q WY 酸洛陛暂堵剂 、核桃壳 0 .5 3 咖 、 、石棉纤维等配制稠浆打人井内静止堵漏。 漏速1 0~ 3 0 m 3/ h ,合理选择桥堵剂配制堵漏浆 加量2 0 %~3 0 %,循环加压或关井蹩压堵漏 ,t 逐步提高地层的承压能力。漏速大于3 0 m 3/ h 或井 口 失返 ,用云母片 1 3 m m、核桃壳 、复合堵漏 剂 、膨胀堵漏剂 D L - H、架桥胶粒 1 ~3 m m 等复配,加量2 5 %~ 4 o %,提高地层承压能力。 例 1 焦页4 1 - 4 H F 井位于川东南地区川东高陡 褶皱带包鸾一 焦石坝背斜带 ,设计井深4 3 5 0 m。该井 三开钻至井深3 9 0 6 .5 8 m发生井漏 ,循环测得漏速为 1 2 m 。/ h 。继续复合 、定 向钻进至井深3 9 3 8 .0 0 m 井漏 一 直持续 ,平均漏速7 r n 3 / h ,期 间漏失油基钻井 液 2 5 . 。地层 龙 马溪 组 ;岩性 灰 黑 色碳质 页 岩 ;钻井液性能 密度 1 .4 6 g / e ra 、粘度7 0 s ,采用 浓度2 7 %细颗粒堵漏浆 1 0 % 单封 5 %随钻堵漏剂 1 0 %酸溶暂堵剂 2 %石棉纤维 静止堵漏6 h ,恢复 正常钻进。 6 钻井过程 中全烃显示不是很活跃的井 ,发 生漏失后, 地层承压能力难以提高时,可视井下情 况适 当降低钻井液密度的方法 。 例2 焦页1 7 3 H F 井三开在井深2 6 0 0 .0 8 ~ 4 2 8 8 m 前后共发生多次渗透性漏失。为保证井下安 全,减少漏失量 ,本井前后共经历过两次密度调整。 在钻至完钻井深4 2 8 8 m,完井 电测后通井过程 中发 生严重漏失 ,钻井液密度1 .4 9 r n 3 ,为保证完井作 业的顺利进行 ,在井下安全的前提下,我们决定采 用分段降钻井液密度的办法建立循环, 首先将钻具 起至技术套管内 8 0 0 1 0 0 0 m,尽可能的远离漏 层的地方混入一定量的柴油,并按配方量加入处理 剂 ,采用低排量 1 m in缓慢开泵建立循环 ,待 循环均匀后 ,再下钻分段建立循环 ,按上述方法处 理,直至井底逐步将钻井液密度由1 .4 9 g / e m 降至 1 . 4 4 g / e m3 ,从而保证了该井完井作业的顺利完成。 5 认识及建议 1 涪陵焦石坝工区采用的降低钻井液循环 当量密度、随钻防漏 、桥塞堵漏的井漏处理方法 , 基本上实现了安全钻进,但此方法不适用于气层活 跃区块或大尺寸裂缝地层 ,钻井堵漏工艺需进一步 研究 、完善。 2工区漏失一般发生在断层附近、构造两翼 破碎带,裂缝发育区块失返性漏失堵漏成功率低, 周期长,费用高。建议加强地质特性研究 ,摸清断 层 、破碎带分布规律。 3 溢漏同存井处理难度大, 井控风险高 三开油基螺杆使用时间短,会发生脱胶堵钻具水 眼增大了故障复杂的发生几率 ,钻遇恶性漏失且 无法正常建立循环建议提前完钻。 4由于适用于油基钻井液堵漏材料少 ,堵 漏方法缺乏系统研究, 建议与科研机构、石油院校 合作 ,深入开展油基钻井液防漏堵漏材料、工艺技 术研究。 编辑 胡素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