烃源岩孔隙流体介质对石油初次运移的影响.pdf
第 3 7卷第 1 期 2 0 1 5年 1 月 石 油 寥 骀沾厦 PETRoLEUM GEoLoGY EXPERI M ENT Vo 1 . 3 7. No . 1 J a n . , 2 0 1 5 文章编号 1 0 0 1 - 6 1 1 2 2 0 1 5 0 1 - 0 0 9 7 - 0 6 d o i 1 0 . 1 1 7 8 l / y y d z 2 0 1 5 O l O 9 7 烃源岩孔 隙流体 介质对石 油初次运移 的影 响 马中良 , 郑伦举 , 赵 中熙 , 葛 颖 , 徐 勤 1 . 中国石化 石油勘探开发研究 院 无 锡石油地质研究所 , 江苏 无锡2 1 4 1 2 6 ; 2 .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 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 江苏 无锡2 1 4 1 2 6 摘 要 利用 自主研制 的地层孔 隙热压生排烃模拟仪 , 系统开展 了氮气~ 水蒸气 、 水蒸气一液 态水体系 、 液 态水和无 水体系系列 生 排烃模拟 实验 , 通过对排油效率 的分析对 比, 探讨 了烃源岩孔隙流体介质对石油初次运移的影响。在生 油气阶段 , 烃源岩孔 隙空 间是保持一定温度和压力 的多组分 烃气 、 非烃气 、 石油 、 地层水 流体共存 的一种相态 。液态地层水是石油初次运移过程中不 可 缺少的运移载体。水可能是首先吸附在岩石矿物的表面, 起到了一种“ 润滑剂” 的作用, 阻止了石油在矿物表面的吸附, 从而有利 于石油 的运移 。同时 , 生油气过程 中伴生 的大量 的 c o , , 由于其独特的超 临界 特性 , 易于溶解 孔隙流体 中的石 油, 降低 了油水 之 间的界面张力和石油的黏度 , 减 小了石 油运移 阻力 , 促进 了石油 的初次运移 。 关键词 烃源岩 ; 液态水 ; c o, ; 石油初次运移 ; 生排烃模拟实验 中图分类号 T E l 2 2 . 1 文献标识码 A Effe c t o f flu i d me d i u m i n s o u r c e r o c k p o r o s i t y o n o i l p r i ma r y mi g r a t i o n Ma Z ho n g l i a n g。 一 ,Z h e n g L u n j u 一 , Z h a o Z h o n g x i , G e Y i n g , X u Q i n ’ 1 . W u x i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o fP e t r o l e u m G e o l o g y , Wu x i , J i a n g s u 2 1 4 1 2 6 ,C h i n a ; 2 . S 1 N O P E C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P e t r o l e u m A c c u mu l a t i o n Me c h a n i s m s ,W u x i , J i a n g s u 2 1 4 1 2 6 , C h i n a Ab s t r a c t Wi t h t h e s e l f - d e s i g n e d s i mu l a t i o n i n s t r u me n t f o r h y d r o c a r b o n g e n e r a t i o n a n d e x p u l s i o n i n f o r ma t i o n po r o s i t y u nd e r c o n t r o l l e d h e a t i n g a n d p r e s s u rin g c o n d i t i o n s,a s e r i e s o f e x p e rime n t s wa s ma d e wi t h d i f f e r e n t s y s t e ms s u c h a s n i t r o g e nwa t e r v a po r,wa t e r v a p o r l i q u i d wa t e r ,l i q ui d wa t e r ,a n d a nh y d r o u s .Oi l d i s c h a r g e e f fi c i e n c y wa s c o mp a r e d t o s t u d y t h e e f f e c t o f t h e flu i d me d i u m i n s o u r c e r o c k p o r o s i t y o n o i l p r i ma r y mi g r a t i o n.I n t h e 0 i l a n d g a s g e n e r a t i o n p h a s e , p o r e s p a c e i n t h e s o u r c e r o c k w a s c h a r g e d b y fl u i d s h y d r o c a r b o n g a s , n o n h y d r o c a r b o n g a s , o i l , f o rma t i o n w a t e r w i t h c e r t a i n t e m p e r a t u r e a n d p r e s s u r e . L i q u i d w a t e r w a s a n i n d i s p e n s a b l e t r a ns p o r t c a r r i e r i n o i l p r i ma r y mi g r a t i o n p r o c e s s .W a t e r mi g h t a ds o r b o n t o t h e s u r f a c e o f mi n e r a l s ,p r e v e n t e di n g t he a d s o r pt i o n o f h y d r o c a r bo n a n d wa s f a v o r a b l e f o r h y d r o c a r b o n mi gra t i o n.CO2 a s s o c i a t e d wi t h h y d r o c a r b o n g e n e r a t i o n e a s i l y d i s s o l v e d i n o i l ,wh i c h r e d uc e d t h e i n t e r f a c i a l t e n s i o n b e t we e n t h e o i l a n d wa t e r,o i l v i s c o s i t y a n d o i l mi g r a t i o n r e s i s t a n c e,a n d p r o mo t e d o i l p r i ma r y mi g r a t i o n . Ke y wo r d s s o u r c e r o c k ;l i q u i d wa t e r ;c a r b o n d i o x i d e ;p r i ma r y mi g r a t i o n;s i mu l a t i o n e x p e r i me n t o f h y d r o c a r - b o n g e ne r a t i o n a n d e x pu l s i o n 由于油气运移的时间尺度和空间过程都难 以 进行直接 的观察和测量 . 所 以油气运移一直是一个 极其复杂和十分困难的研究课题 . 对油气 的初次运 移过程更是知之甚少。国外学者 2 0世纪 7 0至 8 0 年代致力于油气初次运移相态方面的研究 , 并取得 了一定进展l l ] 。2 0世纪 8 0年代 以后 , 逐 渐淡化 了对油气初次运移的复杂相态及机理问题的考虑 , 着重于对油气初次运移过程 的分析及初次运移模 型的建立 5 ] 。油气 的初 次运移受多个方 面因素 的控制 , 以往的研究主要关注了物质基础、 初次运 移相态 、 动力和通道 , 而忽视 了从含油气盆地整体 演化 的角度去审视油气初次运移过程 中发生 的一 系列物理化学变化的重要作用。在含油气盆地中, 地层水作为盆地流体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 , 总是与 生烃母岩和油气相伴生 . 它们在地史过程中互相依 存 、 相伴演化 『 7 ] 。在烃 源岩特定 的温压场 限制的 有限的孔隙空间内, 流体是地层水 、 石油 、 天然气和 生油气过程中伴生的其他产物的混合体 . 这些多组 收稿 日期 2 0 1 3 1 2 0 3 ; 修订 日期 2 0 1 4 1 1 1 2 。 作者简介 马中良 1 9 8 4 一 , 男 , 硕士, 工程师, 从事成烃成藏物理模拟实验、 油页岩原位油气转化与开采技术研究。E - ma i l m a z 1 . s y k y s i n o p e c . c o n。 基金项 目 中国石化科技开发部项 目“ 烃源岩有限空间生排烃机 理研究与应用 ” P1 1 0 6 0 、 国家重点 基础研究 发展计划 9 7 3计 划 项 目专 题“ 陆相页岩油储 集空间与发育模 式” 2 0 1 4 C B 2 3 9 1 0 2 和“ 陆相页岩油资源潜力与分布规律” 2 0 1 4 C B 2 3 9 1 0 5 资助 。 9 8 石 油 褒 劈弛届 第 3 7卷 分流体对油气初次运移的影响作用还鲜有人论及 。 本文通过大量模拟实验 . 探讨 了烃源岩孔隙流体介 质组成及特性对石油初次运移的影响。 1 地层水对石油初次运移的影响 水在沉积盆地中广泛分布 . 在油气形成中的作 用已被广大研究者所关注。L e w a n等率先开展 了 加水生烃模拟实验 , 发现热解产物与地质体中的石 油组成非常类似_ 8 ] , 从而使水在油气形成过程中 的作用倍受重视。但 由于各种实验装置的差异与 缺陷, 生排烃模拟实验过程中所加入水的状态并不 符合地质实际_ 9 ] 。如最常用的金属高压釜封 闭体 系生烃模拟装置样 品室一般体积都 比较大 , 长 3 0 cm、直径 1 0 c m左右, 无法对样品施加静岩压力 。 加入烃源岩样 品和地层水后 . 反应釜上部还剩余较 大的空间 , 加热过程中水将会 以水蒸气或水蒸气一 液态水平衡状态存在 。 必然会误导地层水介质在有 机质生排油气过程的作用机理。中国石化石油勘 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研制 的地层孑 L 隙热压模拟仪 , 可 以在保 留烃源岩原始矿物组成结 构和有机质赋存状态 、 在与孑 L 隙空间接近的生烃空 间中完全充满高压液态水 。 同时考虑到与地质条件 相近的上覆静岩压力 、 地层流体压力和围压的条件 下, 进行有机质高温短时间热解生烃反应。由于上 覆静岩压力的束缚 . 所加入的水始终以液态水状态 存在[ 1 0 - 1 1 ] 。为了进一步厘清烃源岩孑 L 隙地层水在 石油初次运移过程中的作用 . 开展了氮气一水蒸气 体系、 水蒸气一液态水平衡体系、 液态水体系 、 无水 体系的系列对 比实验 。 1 . 1 氮气一水蒸气体 系与液态水体系实验对比 样品为准噶尔盆地黑岱 沟煤矿上石炭统太原 组 6号煤样 , Ⅲ型干酪根 , R 0 . 6 4 %, T O C 6 6 . 3 6 %, , 1 4 1 mg / g , 氯仿沥青“ A” 0 . 8 7 %。 氮气一水蒸气体系在实验加温前加人 2 mL水 未充满水 , 再向高压釜体 内充注 2 MP a 氮气。由 于所加水量相对于反应生烃空间较小, 在加热生烃 过程中将会呈水蒸气状态。液态水体系模拟主要通 过以下方式实现 , 首先根据取样区的埋藏演化史 R 和埋深的对应关系 和模拟实验不同温度对应的 尺 值 , 来确定不同模拟温度不同演化 阶段相对应 的埋 深、 静岩压力和流体压力值 然后对样品施加静岩压 力进行压实 , 使其在尽可能保留样品的原始孑 L 隙、 在 一 个有限生烃空问里 、 同时考虑到与地质条件相近 的地层流体压力、 上覆静岩压力条件下进行烃源岩 的加温加压密闭生 、 排烃模 拟实验。实验过程中, 体系内流体压力控制在相应演化阶段埋深时的流 体压力值 , 设定的最低地层流体压力为相对应埋深 的静水压力值。考虑到实际地质情况超压的发育 , 最高地层流体压力为 1 . 5倍的静水压力值。 液态水体系模拟在实验加温前将生排烃反应体 系内 包括岩石孔 隙与釜体 内部 充满水。实验条 件 流体压力为 3 8 MP a . 静岩压力为 8 0 M P a 模拟温 度 2 9 0 ~ 3 9 0 o C之间, 升温速率为 1 C / mi n , 当温度达 到设置温度后, 恒温 4 8 h ; 生烃空间为 9 . 5 m L, 称样 量为 2 0 g 。具体的实验步骤见参考文献[ 1 o 3 。 由图 1可知 , 在 0 . 8 0 %时 , 2种体系排出油 产率基本保持一致 ; 0 . 8 0 % R 1 . 4 0 %之后 , 2种体 系的排 出油效 率趋于相对稳定 , 液态水体系是氮 气一水蒸气体系的 4倍左右 。 同时由于氮气一水蒸 气体系开始大量生气 , 排 出油产率开始下降, 而液 态水体系由于高流体压力的延迟作用_ 9 ] , 演化程 度要慢一些 , 仍保持较高的排油效率。 1 . 2 水蒸气一液态水体 系与液态水体系实验对比 样品为泌阳凹陷泌 2 1 5 井核三段的灰色泥岩 , R 。 0 . 3 8 %, T O C 3 . 2 2 %, S 2 2 2 . 3 0 mg / g , , H 6 8 4 mg / g 。 氯仿沥青“ A” 0 . 0 4 1 9 %, 每个 温度 点 实验称样量 6 0 g 。 水蒸气一液态水体系模拟方式时, 不对样品施 加静岩压力进行压实 , 整个生烃过程是在一个相对 较大的反应空间 约为 8 0 mL 内进行的, 加热过程 中部分水会以水蒸气形态存在。液态水体 系模拟 温度 、 压力设置方式 同 1 . 1 所述 。2个系列实验 的 温压设置见表 1 。 由图 2可知 , 尺 0 . 8 0 %, 2种体 系排 出油产率 基本保持一致 ; 0 . 8 0 % R 1 . 4 0 %之后 , 2种体系 的排 出油效率差 异增至 2 倍 。 1 . 3 无水 体 系与 液态水 体 系 实验对 比 样品为吉林 桦甸第 三系未熟灰 色泥岩 H C一 2 , R 。 0 . 3 5 % , w T O C 6 . 9 5 %, S 2 4 4 . 8 5 mg / g , 6 4 5 m g / g , 氯仿沥青“ A” 0 . 0 9 9 8 %, 每个温度 点实验称样量为 6 0 g 。液态水体系模拟温度 、 压力 设置方式 同 1 . 1 所述。无水体系模拟时 , 与液态水 体系模拟实验施加 同样 的静岩压力 。2个 系列 实 验的参数设置见表 2 。 表 2 液态水体 系与无水体 系实验边 界条件 Ta b l e 2 Bo u n d a r y c o n d i t i o n s o f l i q u i d wa t e r a nd anh ydr o us e xpe r i me nt a l s ys t e ms 图 3 无水体系与液态水体系实验排油产率对比 Fi g. 3 Co mp a r i s o n o f e x p e l l e d o i l y i e l d s o f l i q ui d wa t e r a n d a n h y d r o us e x p e rime n t a l s y s t e ms 由图 3 可知。 整个演化过程中. 液态水体系模拟 实验的排油效率随着演化程度的升高而增加 , 无水 体系实验排油量很低且随着演化程度升高排油效率 基本不变, 进入生油高峰后前者的排出油产率远远 大于无水模拟实验排出油产率。 0 . 5 5 %之前 , 2 种体系排出油产率基本保持一致; 0 . 5 5 % R 0 . 8 0 % 之间, 液态水体系排出油效率相对无水体系急剧增 加 如在 R 0 . 7 0 %时, 液态水体系排出油效率是无 水体系的 5倍 , R 0 . 8 0 %时 , 液态水体系排出油效 率是无水体系的 1 0倍 ; 0 . 8 0 % R 1 . 3 0 % 之间, 排 出油效率的差异基本保持不变。 通过以上对 比实验可 以发 现 无水 体系实验 中, 在整个生油窗 内几乎没有油排 出. 主要原因可 能是 由于无水实验中烃源岩孑 L 隙都需要有油气充 人 , 而生成的油气体积小于生烃空 间, 难 以满足 自 身孔隙的吸附, 因而难 以排 出; 所排 出的少量油气 也是靠热蒸发作用 以及生成气体的气相溶解携带 出来 的。水参与的条件下 , 无论水 以何种相态参与 生烃反应 , 在 R 0 . 8 0 %之前排 出油产率基本保持 一 致 ; 0 . 8 0 % R 1 . 4 0 %之间, 水 的相态对石油初次 运移的影响十分显著, 液态水体系排油效率是水蒸 气一液态水平衡体系的 1 . 5倍 , 是水蒸气一氮气体 系的4倍 , 是无水体系的 1 0倍 。可见, 水 的相态是 影响石油初次运移效率 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只有在 基质孔隙与微裂隙中饱和了液态水的情况下. 石油 才能很好地排出。水可能是首先吸附在岩石矿物的 表面, 起到了一种“ 润滑剂” 的作用 , 阻止了油气在矿 物表面的吸附, 从而有利于石油 的运移。无水体系 下很难有石油排出, 水蒸气一惰性气体 、 水蒸气一液 态水平衡体系排油量远达不到油气成藏的要求。 2 生油气过程中伴生 C 0 的重要作用 在有机质演化生油气过程 中, 来源于羧基 、 羰 1 0 0 石 油 察 骀沾厦 第 3 7卷 表 3 地层孔隙热压生排烃模拟实验样品的基本地化特征 Tab l e 3 Ge o c he mi c al c ha r ac t e r i s tic s o f s our c e r o c ks f o r s i mul at i o n e xp e r i m e nt s 基与羟基等含氧官能团的脱杂原子反应 , 从沉积有 机质中脱除会形成大量的 C O , 。对于烃源岩来说 . 在实验温度低于 4 0 0℃时, 烃源岩中的碳酸盐矿物 不会发生分解 。 C O , 主要来源于沉积有机质中含氧 官能团的热降解 Ⅲ l 引。统计了利用地层孑 L 隙热压生 排烃模拟仪开展的 7件不同起始成熟度 、 不 同有机 质丰度和不同岩性烃源岩样品 表 3 进行的 7 0个 液态水体系模拟实验产物中的C O , 产率 图4 , 可 见在烃源岩的整个油气演化过程 中生成了大量 的 C O , , 且其生成过程与油气的生成具有 良好的正相 关性。 C O , 在温度高于临界温度 T c 3 1 . 2 6℃ . 压 力高于临界压力 P 7 2 . 9 a t m 的状态下, 性质会 发生变化 , 其密度近于液体 . 黏度近于气体 , 扩散系 数为液体的 1 0 0 倍, 呈现超临界状态。液态水体系 模拟实验生成 的大量的 C O , 势必在原油饱和溶解 后以独立状态存在 。地质条件下 , 按照静水和静岩 压力梯度分别 为 1 0 MP a / k m 和 2 6 MP a / k m 以及 2 0℃/ k in的地温梯 度来计算 。 C O ,在地表几百米 深度之下就一直处于超临界状态。超 临界状态 的 流体具有很多特殊的性质 其一, 微小的压力变化 就可以造成超临界流体密度很大的变化 , 因此 . 只 要有微小的压力变化就可以造成几个数量级的溶 解度差 ; 其二 , 超临界流体 的密度介 于气体和液体 之 间, 许多物理性质也与这二者有所不 同。 超临界 罩 U R / % 图4 液态水体系模拟实验气态产物中 C 0 产率 F i g . 4 C O2 y i e l d s o f l i q u i d wa t e r e x p e r i me n t a l s y s t e m 状态的流体的扩散 系数和黏度等物性参数均介于 气 、 液之间, 是一种理想的输运媒介 _ I 引。 C O , 溶解气使 原油体积 膨胀 , 降低原 油的黏 度 , 具有气驱及解堵能力. 对油层具有一定 的酸化 解堵作用l 1 4 ] 。地层 油 中轻质烃与 C O ,问具有很 好的互溶性 , 在多孔介质中流动时, 可以引起 C O , 和地层油之间各组分变化, 生成混性流体 。而且在 一 定压力下 , C O , 能使地层油中的轻质烃抽提和汽 化 , C O 抽提时主要是地层油 中 c , 以下组分。随 着压力增加 , C O , 抽提地层油中的较重质成分 。超 临界 C O , 萃取烃源岩样品实验表明, 当压力低于 2 0 MP a 时 , 超 临界 C O , 主要溶解 C , 以下烃类 组 分 随着压力 的增加 , 剩余 重质组 分逐渐 开始溶 解 [ 1 5 - 1 6 ] 。桦甸 H C 一 2样品的液态水体系实验排出 油 的族组分特征 表 4 也证实了地层压力条件下 , 由于超临界 C O , 的存在携带了较多 的重质成分运 移 出去。在 石油初次运移过程 中, 干酪根生成 的 C O 。 促使石油从烃源岩 中排放出来。实验过程 中 C O 。 的生成量与排 出油量的变化关系也说 明了这 一 点 图 5 , 整体上均显现随着 C O , 生成量 的增 加 , 排 出油量也在增加 , 如桦甸 一 8 、 卫 2 0 、 王 2 4 、 查 1 、 泌 2 1 5 , 而桦甸 一 3 、 桦甸 一 6由于 C O ,生成量很 少 , 几 乎没 有油排 出。 再者 。 通过对比液态水和无水体系实验的 C O , 产率可知 , 虽然2 个系列实验均是 同一个样品 , 但 表 4 吉林桦甸第三系未熟灰色泥岩 HC 一 2 样 品液态水体 系实验排 出油 族组分 Ta b l e 4 Co mp o s i tio n c h a r a c t e r i s ti c s o f e x p e l l e d o i l o f t h e s a mp l e HC一 2 i mma t u r e g r a y mu d s t o n e f r o m T e r t i a r y , Hu a d i a n , J i l i n p r o v i n c e i n l i qui d wa t e r e xp e r i m e nt al s y s t e m % 第 1 期 马中良, 等. 烃源岩孔隙流体介质对石油初次运移的影响 1 0 1 图 5 液态水体系模拟实验气态产物中 C 0 产量与排 出油量 的关 系 F i g . 5 R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e e n CO2 y i e l ds a nd e x p e l l e d o i l y i e l ds o f l i q u i d wa t e r e x p e r i me n t a l s y s t e m 图 6 液态水与无水体系实验气态产 物中 c 0 产率 F i g . 6 CO2 y i e l d s o f l i q u i d wa t e r a n d a n hy d r o u s e x p e r i me nt a l s y s t e ms 由于地层水 的加 入 , 有水条件下 C O ,的产率更 高 图 6 。超临界态的 C O , 是一种非常好的溶剂 , 其 低黏度的特点 . 易于溶解孔 隙中的石油 , 降低油水 之间的界面张力 , 降低原 油黏度 , 减小油气运移阻 力等 , 促进油气运移。更为重要 的一点是虽然无水 条件下 , 烃源岩也能生成大量的 C O , , 但其排油效 率仍然很低 。可见, 没有地层水的参与 , 这种超临 界的 C O , 对烃源岩排烃 初次运移 的作用不 大。 L e w a n烃源岩热解模拟实验 中以液体含 G a 合金代 替水_ l , 却没有油排出, 可见液态地层水在油气初 次运移过程 中是不可缺少的运移载体 。 3 结论 地层温压环境条件下 , 石油的初次运移既不是 简单的水溶相运移 , 也非单纯的游离相运移 。在生 油气阶段 . 烃源岩孔隙空间是保持一定温度 、 压力 的多组分 烃气 、 非烃气 、 石油 、 地层水 流体共存 的一种相态 。液态地层水是石油初次运移过程 中 不可缺少的运移载体 , 水可能是首先吸附在岩石矿 物的表面 。 起到了一种“ 润滑剂” 的作用 , 阻止了石 油在矿物表面的吸附, 从而有利于石油的运移。同 时, 生油气过程 中伴生的大量的 C O , , 由于其独特 的超临界特性 , 易于溶懈孔隙 中的石油 , 降低 了油 水之间的界面张力和原油的黏度 , 减小了石油运移 阻力 , 从而促进 了石油的初次运移。运移到储集层 后 , 由于温度 、 压力的降低 , 一部分 C O , 将会 出溶 , 溶解到地层水 中. 在与储集层相互作用以及在二次 运移 的路 途 中不 断 消耗 , 等 到达 圈闭 中聚集 时 , C O , 含量已经很低。 参考文献 [ 1 ] D i c k n e y P A. P o s s i b l e p r i m a r y m i g r a t i o n o f o i l f r o m s o u r c e r o c k s i n o i l p h a s e [ J ] . A A P G B u l l e t i n , 1 9 7 5 , 5 9 2 3 3 7 3 4 5 . [ 2 ]P ri c e L C . A q u e o u s s o l u b i l i t y o f p e tr o l e u m a s a p p l ie d t o i t s o ri g i n a n d p r i ma r y m i gr a i o n [ J ] .A A P G B u l l e t i n , 1 9 7 6 , 6 0 2 2 1 3 2 4 4 . [ 3 ] B a r k e r C . P r i m a r y m i g r a t i o n t h e i m p o rt a n c e o f w a t e r m i n e r a l o r g a n i c ma t t e r i n t e r a c t i o n s i n t h e s o u r c e r o c k [ M] / / R o b e r t s W H, C 0 r d e U R J . Pr o b l e ms o f Pe t r o l e u m Mi g r a t i o n AAPG S t u d i e s i n Ge o l o g y 1 0. T u l s a AAPG. 1 9 8 0 1 9 31 . [ 4 ] B a r y E E, F o s t e r W R. A p r o c e s s f o r p r i m a r y m i g r a t i o n o f p e t r o - l e u m[ J ] . A A P G B u l l e t i n , 1 9 8 0, 6 4 1 1 0 7 1 1 4 . [ 5] 陈中红 , 查 明. 烃源岩 排烃作 用研究 现状及 展望 [ J ] . 地球科 学进展 , 2 0 0 5 , 2 0 4 4 5 9 - 4 6 6 . Ch e n Z h o n g h o n g, Z h a Mi n g . Cu r r e n t s i t u a t i o n a n d p r o s p e c t o f t h e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o n h y d r o c a r b o n e x p u l s i o n f r o m s o u r c e r o c k s [ J ] . A d v a n c e s i n E a rt h S c i e n c e , 2 0 0 5 , 2 0 4 4 5 9 4 6 6 . [ 6 ] 郝石生 , 柳广 弟 , 黄 志龙 , 等. 油气 初次运 移的模 拟模型 【 J ] . 石油学报 , 1 9 9 4 , 1 5 2 2 1 3 0 . Ha o S h i s h e n g, L i u Gu a n g d i ,Hu a n g Z h i l o n g, e t a 1 . S i mu l a t i o n mo d e l s f o r p r i m a r y h y d r o c a r b o n m i gra t i o n [ J ] . Ac t a P e t r o l e i S i n i c a , 1 9 9 4 , 1 5 2 2 1 3 0 . [ 7 ] 沈忠民, 刘 四兵 , 吕正祥 , 等. 川西坳 陷中段 陆相地层 水纵 向 变化特征及水~岩相互作用初探 [ J ] . 沉积学报, 2 0 1 l , 2 9 3 4 9 5 5 0 2 . S h e n Z h o n g mi n, uu S i b i n g , L a Z h e n g x i a n g, e t a 1 . V e r t i c a l g e o c h e mi c a 1 e h a r a e t e r l s t i c s o f c o n t i n e n t a l f o r ma t i o n w a te r a n d i t s wa t e r r o c k in t e r a c t i o n i n t h e m i d d l e a r e a o f w e s te rn S i c h u a n D e p r e s s i o n [ J ] .A c - t a S e d i m e n t o l o gi c a S i n i c a , 2 0 1 1 , 2 9 3 4 9 5 5 0 2 . [ 8 ] L e w a n M D, Wi n t e r s J C, Mc D o n a l d J H. G e n e r a t i o n o f o i l l i k e p y r o l y z a t e s f r o m o r g a n i cr i c h s h a l e s [ J ] . S c i e n c e , 1 9 7 9 , 2 0 3 4 3 8 3 8 9 7 8 9 9 . [ 9 ] 郑伦举 , 何生 , 秦建 中, 等. 近I』 缶 界 特性 的地层水及 其对烃 源 岩生排烃过 程 的影 响 [ J ] . 地 球科 学 中国地 质 大学 学 报 , 2 0 1 1 , 3 6 1 8 3 9 2 . Z h e n g L u n j u , H e S h e n g , Q i n J ia n z h o n g, e t a1. F o r m a i o n w a t e r o f n e a r c r it i c al p r o p e rt i e s a n d i t s e f f e c t s o n t h e p r o c e s s e s o f h y d r o c a r b o n g e n e r a t i o n a n d e x p u l s i o n [ J ] . E a r t h S c i e n c e J o u ma l o f C h i n a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G e o s c i e n c e s , 2 0 1 1 3 6 1 8 3 9 2. 下转第 1 0 8页 巧 加 m 0 一 .. ∞. ∞ 日, 曩苦鞲 1 0 8 石 油 窈 豁 弛 届 第 3 7卷 [ 1 7 ] [ 1 8 ] [ 1 9 ] [ 2 O ] [ 2 1 ] [ 2 2 ] [ 2 3 ] l e o z o i c s a n d s t o n e r e s e r v o i r o f O r d o s B a s i n u s i n g P V T s i m[ J ] . G e o c h e m i s t r y , 2 0 0 2 , 3 1 4 4 0 2 4 0 5 . L i u D H, Xi a o X M, Mi J K, e t a 1 . De t e r mi n a t i o n o f t r a p p i n g p r e s s u r e a n d t e mp e r a t u r e o f p e t r o l e u m i n c l u s i o n s u s i n g PVT s i mu l a t i o n s o f t wa r e a c a s e s t u d y o f L o we r Or d o v i c i a n c a r b o n a t e s f r o m t h e L u n n a n Low U p l i ft, T a r i m B a s in[ J] . Ma r i n e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