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油田水平井钻井提速难点与技术对策.pdf
第 4 2卷 第 2期 2 0 1 4年 3月 石 油 钻 探 技 术 P ETROLEUM DRI L LI NG TE CHNI QUES Vo 1 . 4 2 No . 2 M a r ., 2 01 4 . . 现场交流 d 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1 0 8 9 0 . 2 0 1 4 . 0 2 . 0 2 3 红河油 田水平井钻 井提速难点与技术对策 李克智 ,闫吉曾 1 . 中国石化华北 分公 司工程技术研究 院, 河南郑州 4 5 0 0 0 6 ; 2 . 西南石 油大学石油工程学 院, 四川成都 6 1 0 5 0 0 摘要 为解 决红 河油田水 平井机械 钻速 低 、 钻 井周期 长的技 术难题 , 开展 了“ 四 个一趟 钻” 钻 井提 速技 术研 究。为确保 一开直井段 、 二 开直井段 、 二开斜井段和三 开水平段 都 能一趟钻 完成 , 达到钻 井提速 的 目的, 制 定 了一 系列技 术措施 针对红 河油田地层研磨性 强、 稳定性 差的特 点 , 根据 该 油田的地 层可钻性 级值 , 选 出 了适合 不 同井 段 的 P D C钻 头, 采用能保证 井壁稳定且对储层伤 害程度低 的钾 铵基 钻 井液 ; 根 据该 油 田的 实钻 经验及现有技 术水 平, 对井身结构、 井身剖面进行 了优化; 针对二开直井段和定向井段机械钻速的情况, 二开采用“ P D C钻头螺杆 MwD ’ 的复合钻井技术。9口井的现场应用表明, 一开直井段 、 二开直井段、 二开斜井段和三开水平段都能一趟钻 完成 , 起 下钻次数 明显减 少, 机械 钻速提 高 5 9 . 7 4 , 平均钻 井周期 缩短 4 2 . 3 1 。这表 明, “ 四个一趟钻 ” 钻 井提 速 技 术能实现 红河油田钻井提速的 目标 。 关键词 水平井 井身结构 钻井液 P D C钻头 机械钻速 红河油田 中图分类号 T E 2 4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1 0 8 9 0 2 0 1 4 0 2 0 1 】 1 一 O 6 Di f f i c ul t i e s a n d Te c h ni c a l Co u n t e r m e a s u r e s f o r I mp r o v i ng Pe ne t r a t i o n Ra t e o f Ho r i z o n t a l W e l l s i n Ho ng he Oi l f i e l d Li Ke z h i , Ya n J i z e n g 1 . R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o f E n g i n e e r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o f Hu a b e i Br a n c h, S i n o p e c , Z h e n g z h o u , He n a n , 4 5 0 0 0 6 , C h i n a ; 2 . S c h o o l o f P e t r o l e u m En g i n e e r i n g, S o u t h we s t Pe t r o l e u m Un i v e r s i t y, C h e n g d u , S i c h u a n , 6 1 0 5 0 0, C i n a Ab s t r a c t I n o r d e r t o b r e a k t h e t e c h n i c a l b o t t l e n e c k o f l o w r a t e o f p e n e t r a t i o n o r l o n g d r i l l i n g t i me i n h o r i z o n t a l we l l s o f Ho n g h e Oi l f i e l d , t h e f o u r“ On e Tr i p Dr i l l i n g ”t e c h n i q u e s h a v e b e e n s t u d i e d . A s e r i e s o f t e c h n i c a l me a s u r e s we r e d e v e l o p e d t o r a i s e r a t e o f p e n e t r a t i o n i n u p p e r v e r t i c a l s e c t i o n a n d l o we r i n c l i n e d s e c t i o n a s we l l a s h o r i z o n t a l s e c t i o n wi t h o n e ~ t r i p me t h o d , i n c l u d i n g t h e s e l e c t i o n o f P DC b i t s t o s u i t t h e f o r ma t i o n d r i l l a b i l i t y i n v i e w o f t h e h i g h f o r ma t i o n a b r a s i o n a n d p o o r we l l b o r e s t a b i l i t y i n Ho n g h e Oi l f i e l d; a d o p t i o n o f p o t a s s i u m d r i l l i n g f l u i d s t o k e e p we l l b o r e s t a b i l i t y a n d r e d u c e f o r ma t i o n d a ma g e ; o p t i mi z a t i o n o f c a s i n g p r o g r a m a n d we l l p r o f i l e a c c o r d i n g t o d r i l l i n g e x p e r i e n c e a n d c u r r e n t l e v e l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 PDC4 - P DM 4- MW D”d r i l l i n g mo d e wa s u s e d i n s e c o n d v e r t i c a l s e c t i o n a n d d i r e c t i o n a l s e c t i o n i n v i e w o f t h e l o w r a t e o f p e n e t r a t i o n . Th e a c t u a l a p p l i c a t i o n s i n 9 we l l s i n d i c a t e d t h a t b y t a k i n g a b o v e t e c h n i c a l me a s u r e s , u p p e r v e r t i c a l s e c t i o n s a n d l o we r i n c l i n e d s e c t i o n a s we l l a s h o r i z o n t a l s e c t i o n c o u l d b e d r i l l e d i n o n e ‘ t r i p o p e r 。 - a t i o n, t r i p p i n g t i me s we r e r e d u c e d , a n d t h e a v e r a g e r a t e o f p e n e t r a t i o n r a i s e d b y 5 9 . 7 4 , a v e r a g e d r i l l i n g t i me r e d u c e d b y 4 2 . 3 1 t h a n b e f o r e . I t s h o we d t h a t f o u r“ On e - Tr i p Dr i l l i n g”t e c h n i q u e s c o u l d a c h i e v e g o a l s o f i n c r e a s i n g t h e p e n e t r a t i o n r a t e i n Ho n g h e Oi l f i e l d . Ke y wo r d s h o r i z o n a t a 1 we l l ; c a s i n g p r o g r a m ; d r i l l i n g f l u i d; P DC b i t ; p e n e t r a t i o n r a t e ; Ho n g h e Oi l f i e l d 红河油 田位于甘肃省镇 原 、 泾川 、 崇信 三县境 内, 处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 天环 向斜南段 , 主力含 油层系为三叠系延长组 长 8 、 长 9层段 , 埋 深一般 为 2 0 0 0 . 0 0 “- - - 2 4 0 0 . 0 0 m, 探 明储量 4 . 5 3 1 0 。 t , 控制储量 0 . 5 5 8 1 0 。 t 。 目前 , 该油 田共完钻水平 井 1 1 0口, 平均 井 深 3 3 4 0 . 8 6 m, 平 均水 平 段 长 收稿 日期 2 0 1 3 一 O 3 1 2 ; 改回 日期 2 0 1 3 1 2 1 6 。 作者简介 李克智 1 9 6 7 ~ , 男, 湖 南新 化人 , 1 9 9 1年 毕业 于中 国地 质大学石 油地质勘查 专业 , 在读 博士研 究生, 高级 X - 程 师 , 主要 从 事钻 完井工程 、 增产测试研 究与管理工作。 联 系方式 0 3 7 1 8 6 0 0 1 3 8 3 , y a n l 9 7 5 1 2 6 . c o rn。 基金项 目 国家科 技 重 大 专 项 “ 大型 油 气田 及 煤 层 气 开发 ” 2 0 1 l Z X 0 5 0 4 5 0 3 资 助 。 石 油 钻4 g - 技 术 9 4 8 . 6 7 m, 平 均机 械钻 速 7 . 3 3 m/ h , 平 均钻 井周 期 5 2 . 4 2 d 。从钻井 指标分 析 , 机械钻 速较低 , 钻 井周期偏 长 , 严 重影 响 了该油 田的开发速 度和效 益 , 因此钻井提速成 为重要任务 之一 。根据调研 , 国内外钻井提速措施 主要是优选 高效 P D C钻头 、 优化钻具组合和简化井身结构 1 ] , 部分 区块 采用 高压喷射钻井 和旋冲钻井等技 术[ 1 1 引, 取得 了较 好 的提速效果 , 但 高压喷射 钻井或 旋 冲钻 井技 术 成本较高 。为此 , 笔者根据红河油 田现状 , 利用现 有常规钻井装 备 , 提 出“ 四个 一 趟钻” 综 合钻井 提 速技术 , 即一开 直井段 、 二开直 井段 、 二 开造斜 段 和三开水平段 分别用 一个钻 头一 趟钻完成 施工 , 对其进行 了深入研究并在红河油 田现 场进行 了试 验应用 , 并取得 良好 的提速效果 。 1 地质特征 红河油 田地层平缓西倾 , 构造南东高, 北西低 , 单 斜背景上发育低幅度的鼻状构造『 6 ] , 该油 田钻遇地层 自上而下主要有第 四系、 白垩系、 侏 罗系和三叠系地 层 。第四系地层岩性主要为灰黄色黏土层、 底部为棕 色砂砾层, 黄土层垂直节理发育。白垩系地层砂岩粒 度较粗 , 单层厚度大 , 地层疏松, 易发生渗漏及裂隙性 漏失 。侏罗系地层岩性主要 以灰色 、 深灰色 中细粒 、 中粒长石岩屑及岩屑长石砂岩为主。三叠系延长组 长 8 段为主要 目的层。“ 五敏” 试验结果表明, 长 8 段 敏感程度较弱 , 存在一定水锁伤害, 伤害率 1 0 . 8 ~ l 6 . 2 9 / 6 。其渗透率一般为 0 . 4 0 ~1 . 9 8 m D, 孔隙度为 l 0 . 8 ~ 1 3 . 2 。 红河油 田主要位 于辫 状河 三角 洲扇裙 上 , 为 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 系, 地层非均质性较强 , 具有 较大的差异性 , 其 中泥岩 以非膨胀 性黏 土矿 物为 主 , 部分井段地层蒙脱 石含量较高 , 表现 为易水化 膨胀 、 剥落掉块 , 井径 易扩 大。延安组地 层含有较 厚煤层 , 稳定性差 , 易发 生掉块 、 卡钻等复 杂情况 , 对钻井液性能要求较高。 2 钻井提速难点分析 2 . 1 地层研磨性强、 稳定性差 泥岩地层易水化膨胀 、 剥落掉块 , 井径易扩大。 根据岩屑录井可知, 下部地层属于石英砂岩混层 , 石 英平均含量为 2 8 , 长石平均含量为 3 1 9 / 5 , 研磨性 达到三级 , 部分层段达到四级 , 研磨性强 , 钻井 中蹩 钻 、 跳钻频繁 , 不但造成钻具和钻头磨损严重 , 而且 极易发生钻铤丝扣断裂 、 粘扣 。 2 . 2 定向井段机械钻速低 定向井段主要钻遇直罗组、 延安组和延长组上部 地层 , 延安组地层存在较厚煤层, 易发生井壁失稳。 由于地层非均质性较强, 在 A靶点着陆过程 中, 地质 调整较多。受靶前距限制 , 定向造斜井段多采用造斜 率较高的三牙轮钻头, 复合钻进进尺较短。以上因素 导致该井段平均机械钻速较低, 仅为 3 . 6 4 m/ h , 与全 井平均机械钻速 7 . 3 3 m / h比相差较大。 2 . 3 起下钻频繁 钻头适应性差 , 每 口井要用 8 ~1 0只钻头 , 平均 起下钻次数超过 1 0次 , 最 多的一 口井用了 2 9只钻 头 , 起下钻 3 7次 。频繁起下钻导致钻井周期过长 , 制约了水平井钻井速度的提高。 “ 四个一趟钻” 提速技术 通过对已完钻的 1 1 0口水平井 , 尤其是钻井指 标较好的水平井进行分析 、 总结 、 归纳 , 针对钻井提 速难点 , 基于现有常规钻井装备 , 提 出了“ 四个一趟 钻” 钻井提速技术 。 3 . 1 “ 四个一趟钻” 技术可行性分析 已完钻的 1 1 0口水平井的分析结果表明 一开直 井段平均长度 3 5 4 . 4 2 m, 基本是一趟钻完钻; 二开直 井段平均长度 1 3 7 6 . 4 5 m, 单只 2 4 1 . 3 I T l I n钻头的最 大进尺 1 7 6 6 . 8 8 m, 多口井直井段单只 2 4 1 . 3 i T l I n钻 头的进尺超过 1 5 0 0 . 0 0 m, 所以该井段一趟钻可以完 钻; 二开造斜段长度根据靶前距不同而存在差异 , 一 般约 5 5 0 . 0 0 IT I , 单只 2 1 5 . 9 I T lr n钻头在造斜段最大 进尺 6 5 0 . 0 0 m, 通过优化井身结构 , 选择合理的靶前 距 , 优选合适的钻头 , 一趟钻可以完钻; 三开水平段长 度一般为 8 0 0 . 0 0 ~1 2 0 0 . 0 0 m, 单只 1 5 2 . 4 rai n钻头 的最大进尺 1 4 0 0 . 0 0 m, 多口井单只声 1 5 2 . 4 n l I n钻头 的进尺超过 1 0 0 0 . 0 0 m, 有 4 0多 口井三开一趟钻完 钻 , 只要优选出合适的 P I C钻头和高性能的螺杆钻 具 , 一趟钻完钻是可行的。 3 . 2 井身结构优化 红河油田的井身结构优化经历 了一个不断探索 第 4 2卷第 2期 李克智等. 红河油田水平井钻井提速难点与技术对策 』 9 优化的过程 。HH3 7 P 1 井是该油 田的第一 口水平井 , 采用三开井身结构 一开 , 采用 4 4 . 5 mm钻头钻进 , 下 3 3 9 . 7 mm表层套管 ; 二开, 采用声3 1 1 . 1 r n I n钻头 钻进, 下 2 4 4 . 5 r n r fi技 术套 管 ; 三开 水平 段 , 采用 1 5 . 9 ra i n钻头钻进, 完钻电测后下入 1 3 9 . 7 mr n压 裂管柱__ 】 。随着压裂工具 的配套 , 将三开水平段优 化为 1 5 2 . 4 r n l T l 井眼与 姐1 4 . 3 n l r n压裂管柱配合 。 随着红河油 田开发的进一步展开 , 斜井段机械钻速较 慢 , 制约了钻井的提速提效。为此 , 对井身结构进行 了进一步优化 一开 , 采用 3 7 4 . 7 r n m钻头钻进 , 下 2 7 3 . 1 mm 表层套管 ; 二开 , 直井段采用 2 4 1 . 3 mm 钻头钻至造斜点 , 造斜点至 A靶点之 间的定 向井段 采用 2 1 5 . 9 mm 钻头钻进 , 下 声 1 7 7 . 8 mm 技术套 管 ; 三开, 采用 1 5 2 . 4 I n r n钻头钻进 , 完钻 电测后下 入 1 1 4 . 3 mm压裂管柱进行压裂改造 。 3 . 3 井身剖面优化 3 . 3 . 1 优 化靶 前距 为了实现有效缩短钻遇泥岩、 煤层井段的长度及 稳定井壁的目的, 根据红河油田二开采用 j 5 2 1 5 . 9 mm 钻头定 向造斜 , 单弯单稳钻具组合复合钻进 的增斜 率基本在 2 . 6 o ~4 . 5 。 / 3 0 m 的情况 , 靶前距确定为 3 0 0 m。 但通过实践发现 , 水平段超过 1 0 0 0 m 时, 后 期压裂管柱下入比较困难。后经过软件模拟计算与 钻井实践 , 靶前距设计为 3 5 0 m 比较合理。这样既 能满足地质方面要求单井控制储量 的要求 , 又能满 足后期压裂管柱顺利下人 的要求 。 3 . 3 . 2 优 化设 计轨 道 类型 为了充分利用单弯单稳钻具组合复合钻进的增 斜特性 , 提高复合钻进的进尺 , 达到提高钻井效率 的 目的, 井 身 剖面从 “ 直一增一稳 ” 三 段 剖面 优化 为 “ 直~增一稳一增一平” 双增剖面E 1 7 - 1 8 ] , 水平段井 眼 方位沿最小水平主应力方 向。优化后的井身剖面如 图 1 所 示 。 3 . 4 钻井液优选及性能要求 红河油 田钻井液 以稳定井壁和最大限度地减小 对储集层的损害为主, 通过 K 和 NH 的晶格固定 和离子交换作用来抑制泥页岩 吸水水化膨胀 , 稳定 井壁[ 1 。直井段选用钾铵基聚合物钻井液, 造斜点 至 A靶点采用钾基聚合物钻井液 , 二开上部直井段 水平段采用钾铵基钻井液 。表 1 为不同井段对钻井 液性能的要求。 ● 井 口 图 1 优化后 的井身剖面 Fi g . 1 Opt i m i z e d we l l pr o f i l e 表 1 钻井液性能要求 Tab l e 1 Re qui r e me nt s f o r dr i l l i ng f l u i d pr op e r t i e s 点 二开 性能参数 一开 三开 直井段 斜井段 密度/ k g L 1 . 0 5 漏 斗黏度 / s 4 0 7 0 滤失 量/ mL 1 0 1 2 屈服值/ P a 塑性黏度/ mP a s 流性指数 1 . O 5 ~ 1 . 1 O L 1 0 ~ 1 . 1 5 1 . O5 ~ 1 . O 8 4 0 ~ 6 0 5 O ~ 1 00 45 ~ 6 O 1 O ≤ 5 ≤5 2 ~ 5 5 ~ 1 2 1 O~ 1 5 3 ~ 1 2 7 ~ 2 O 1 5 ~ 2 O 0 . 4 ~ O . 7 0 .4 ~ O . 7 二开上部直井段主要钻遇白垩系及侏罗系上部 的安定组和直罗组地层 , 选用钾基聚合物钻井液 , 钻 进过程 中补充 KP AM 和 KP AN胶液, 防止 由于处 理剂加量不足造成井径扩大与井壁失稳 。钻遇砂岩 地层 时, 可适 当增大 KP AM 的加量 以增加 护壁能 力 , 控制钻井液 的密度不大于 1 . 1 0 k g / L、 滤失量小 于 1 0 mL、 黏度在 5 0 s 左右。二开定 向斜井段主要 钻遇侏罗系延安组和三叠系延长组地层 , 选用钾基 聚合物钻井液 。为 防止煤层垮塌 和封堵煤层裂隙, 控制钻井液密度为 1 . 1 0 ~1 . 1 5 k g / L, 加入 2 单 向 封堵剂 , 严格控制滤失量小于 5 mL。三开水平段钻 遇三叠系延长组长 8段地层 , 选用钾铵基钻井液 , 控 制钻井液的密度不大 于 1 . 0 8 k g / L、 滤失量 不大于 5 mL, 以更好地保护储层 。 3 . 5 “ P D C钻头螺杆MWD” 复合钻井 红河油田二开直井段主要钻遇白垩系、 侏罗系地 层 , 这一井段极易发生井斜 , 前期均采用牙轮钻头配 合转盘钻进, 每钻进 1 0 0 1 5 0 r n 测斜一次, 井斜角超 标时采取轻压 吊打纠斜, 钻井速度较慢 , 二开直井段 石 油 钻 探 技 术 平均施工时间 1 2 . 4 d , 制约了水平井的提速提效 。 根据上部地层 多为砂岩地层 的特点 , 经过论证 与试验 , 采用 “ P DC钻头 螺杆 MWD” 复合钻井 模式E o - B ] ] 来提高钻速。“ P DC钻头螺杆 MWD ” 复合钻井模式采用低钻压高转速与钟摆钻具组合配 合使用 , 防斜纠斜能力强 , 并且通过 MWD随钻 测 量井斜角 , 发现其有超标趋势, 及时纠斜。该钻井模 式在 HH3 7 P 8井二开直井段进行 了试验 , 平均机械 钻速高达 5 5 . 2 8 m/ h , 最大井斜角 1 . 6 2 。 , 远低于设 计 3 。 要求, 一趟钻完成 , 施工时间 3 d 。后又进行 了 2 O多 口水平井 的试验 , 平均机械钻速较常规钻井 提高了 1 0 5 . 2 8 , 施工时间缩短了 5 8 . 3 3 , 提速提 效非常显著, 也为二开直井段“ 一趟钻” 完成奠定 了 基础 。 3 . 6 钻头选型 在红河油 田的探井进行了地层微钻头可钻性试 验 , 得到了该油 田地层 的可钻性级值 见表 2 。根 据地层可钻性级值 , 初步优选 了 P DC钻头, 并且在 实钻过程中建立了钻头数据库 , 通过对 比单只钻头 进尺和钻 头寿命 , 最终优 选 出 了适 用于各 井段 的 P D C钻头 见表 3 。 表 2 红河油田地层可钻眭级值 Ta b l e 2 F o r ma t i o n d r i i l a b i l i t y o f Ho n g h e Oi l fie l d 表 3 各井段 P D C钻头优选 结果 Ta b l e 3 Op t i mi z a t i o n o f P DC b i t s i n Ho n g h e Oi l fie l d 3 . 7 P D C钻头定向技术 红河油田储层埋深 2 2 0 0 . 0 0 I T I 左右 , 水平井造 斜点 1 5 0 0 . 0 0 ~1 8 0 0 . 0 0 m, 一般钻遇侏罗系下部 及三叠系上部地层 , 地层倾角一般小于 1 。 。根据 已 完钻 1 1 0口水平井的情况 , P D C钻头配合 1 . 5 。 单弯 螺杆 , 滑动钻进时造斜率为 9 . 0 。 ~9 .o / 3 0 m, 复合 钻进时造斜率为 2 . 6 。 ~4 .0 / 3 0 m。因此 , 一方 面 将靶前距设计为 3 5 0 m 提高复合钻进进尺 , 确保提 速提效 ; 另一方面将井身剖面设计为双增剖面, 并采 用 MWD测 量工具确保准确着 陆 中靶。定 向造斜 段普遍采用 的钻具组合是 2 1 5 . 9 mmP D C钻 头 ≠ 1 7 2 . 0 mm 1 . 5 。 单 弯 螺 杆 8 . 5 0 m 4 1 1 4 A1 0接 头 1 5 8 . 8 mm 无 磁 钻 铤 9 . 0 0 m MWD短节 4 A1 1 4 1 O接头 1 2 7 . 0 mm 无磁 承压 钻 杆 9 . 6 0 r n 1 2 7 . 0 IT l m 斜 坡 钻 杆 j 5 1 2 7 . 0 mm加重钻杆 2 0 0 . 0 0 m} 1 2 7 . 0 mm斜 坡钻杆 。采用 “ P DC钻 头 螺 杆 MWD” 钻 井模 式造斜段一 趟钻完 钻 , 机械钻速较以前平均水平大 约提高了 6 5 。表 4为红河油 田“ P D C钻头螺杆 MWD ’ 复合钻井斜井段应用效果。从表4 可看出, 与 设计 A靶点的中靶精度 纵距 1 . 5 0 r n , 横距 1 O . 0 0 m 相比, 中靶精度明显提高。 表 4 “ P D C钻头螺杆MwD ” 复合钻 井斜 井段应 用效 果 Ta b l e 4 Ap p l i c a t i o n r e s u l ts o f“ P DC b i t s P DM 上MWD’ ’ i n i nc l i n e d we l l s e c t i o n 第4 2卷第 2期 李克智等. 红河油田水平井钻井提速难点与技术对策 4 应用效果 4 . 1 HH7 3 P 1 4井试验效果 “ 四个一趟钻” 提速技术首先在 HH7 3 P 1 4井进 行了试验并取得成功 。该井完钻井深 3 7 0 9 . 0 0 m, 实钻水平段长 1 0 5 1 . 0 5 m, 钻井周期 4 1 . 3 3 d , 全井 机械钻速 1 0 . 1 9 m/ h 。各开次实施情况见表 5 。 4 . 2 推广应用效果分析 “ 四个一趟钻” 提速技术在 HH7 3 P 1 4井试验获 成功后 , 随后在 红河油 田 HH1 2 P 3 8井、 HH1 2 P 7 1 井等 8口井进行推广应用 , 4个钻头 4趟钻 就可钻 表 5 H H7 3 P 1 4井“ 四个一趟钻 ” 提速技术试验结果 Ta b l e 5 Te s t i ng r esul t s f or“Fou r On e - Tr i p Dr i l l i n g” t e c h ni qu e i n W e l l HH73 P1 4 成一 口水平井, 较已往水平井使用钻头数量和起下钻 次数分别减少 6 O 和 6 7 , 与应用“ 四个一趟钻” 提 速技术前相比, 平均钻井周期缩短 4 2 . 3 1 , 机械钻速 提高 5 9 . 7 4 9 / 5 见表 6 , 平均单井节约钻井成本大约 1 6 0 万元 , 钻井提速 、 钻井成本降低效果非常显著 。 表 6 “ 四个一趟钻” 提速技术在推广应用情况 T a b l e 6“ F o u r On e - Tr i p Dr i l l i n g ” t e c h n i q u e a p p l i e d i n Ho n g h e Oi l fi e l d 5 结论与建议 1 针对红河油田钻井提速难点 , 利用现有钻井 装备 , 提出“ 四个一 趟钻” 钻井提 速技术 。红河油 田 应用“ 四个一趟钻” 钻井提速技术后 , 平均钻井周期 缩短 4 2 . 3 1 , 机械钻速提高 5 9 . 7 4 , 钻井成本 降 低效果显著。 2 高效 P D C钻头 的优选应用 、 复合钻井及钾 铵基钻井液是“ 四个一趟钻” 钻井提速技术应用成功 的主要 因素。“ 直一增一稳一增一平” 双增剖面设计 为“ 四个 一趟钻” 钻井提速技术 的成功实施 奠定 了 基 础 。 3 建议进一步优化井身结构 , 探索试验二级井 身结构, 以进一步提高机械钻速, 缩短钻井周期。 参考文献 Re f e r e n c e s [ 1 ] 李杉, 云海涛. 大庆海拉尔油田钻井提速难点与对策_ J ] . 石油 钻探技术 , 2 0 1 2 , 4 0 5 5 9 6 2 . Li Sh a n, Yu n Ha i t a o . Di f f i c ul t i e s a nd me a s u r e s f o r i mp r o v i n g ROP i n Ha i l a r Oi l f i e l d o f Da q i n g [ J ] . Pe t r o l e u m Dr i l l in g Te c h ni q u e s , 20 1 2, 4 0 5 5 9 6 2 . [ 2 ] 赵 国顺 , 郭宝玉 , 蒋金宝. 巴麦地区钻井难点分析与提速关键技 术 I- j ] . 石油钻探技 术, 2 0 1 1 , 3 9 6 1 1 1 4 . Zh a o Gu o s hu n, Guo Ba o y u, J i a n g J i nb a o .Dr i l l i n g d i f f i c u l t y a na l y s i s a n d ke y t e c hn o l o g y f o r i n c r e a s i n g p e ne t r a t i o n r a t e i n B a ma i Ar e a [ J ] . P e t r o l e u m Dr i l l i n g Te c h n iq u e s , 2 0 1 1 , 3 9 6 1 1 1 4 . [ 3 ] 万长 根 , 林于栋 , 彭汉标. 塔河油 田沙 3区块 水平井钻井 技术 l- J ] . 石油钻探技术, 2 0 0 8 , 3 6 4 2 6 2 9 . W a n Ch a ng g e n,Li n Yu d o n g, Pe n g Ha n b i a o .Ho r i z o nt a l we l l t e c h n i q u e s i n S h a - 3 B l o c k o f Ta h e Oi l f i e l d [ J ] . Pe t r o l e u m D r i l l i n g Te c h ni q u e s, 2 0 0 8, 3 6 4 2 6 2 9 . [ 4 ] 李梦 刚, 楚广川 , 张涛 , 等. 塔河油 田优 快钻井 技术实践 与认 识 _ J ] . 石 油钻探技术 , 2 0 0 8 , 3 6 4 1 8 2 1 . Li M e n g g a ng, Chu Gu a n gc h u a n, Zh a n g Ta o, e t a 1 .Ap p l i c a t i o n o f o p t i mu m d r i l l i n g t e c h n i q u e s in T a h e O i l f i e l d [ J ] . P e t r o l e u m Dr i l l i n g Te c h n i q u e s , 2 0 0 8, 3 6 4 1 8 2 1 . [ 5 ] 蒋祖军, 肖国益, 李群生. 川西深井提高钻井速度配套技术口] . 石油钻探技术 , 2 0 1 0 , 3 8 4 3 0 3 4 . J i a n g Z u j u n , X i a o Gu o y i , L i Qu n s h e n g . T e c h n o l o g y t o i n c r e a s e d e e p we l l d r i l l i n g s p e e d i n We s t e r n S i c h u a n[ J ] . P e t r o l e u m Dr i l l i n g Te c h ni q u e s , 2 01 0 , 3 8 4 3 O 一 3 4 . l 2 2 石 油 钻 探 技 术 2 0 1 ,1 年 3月 [ 6 ] 张金成 , 张东清 , 张新军. 元坝地 区超深井钻井提速难点与技术 对策 _ J ] . 石油钻探技术 , 2 0 1 1 , 3 9 6 6 - 1 0 . Z h a n g J i n c h e n g , Z h a n g D o n g q in g , Z h a n g Xi Nu n . D i f f ic u l t i e s o f i mp r o v i n g r a t e o f p e n e t r a t i o n a n d i t s t e c h n i c a l s o l ut i o ns i n Yu a n b a Ar e a [ J ] . P e t r o l e u m Dr i l l i n g Te c h n i q u e s , 2 0 1 1 , 3 9 6 6 1 0 . [ 7 ] 葛鹏飞, 马庆涛, 张栋. 元坝地区超深井井身结构优化及应用 l_ J ] . 石油钻探技术 , 2 0 1 3 , 4 1 4 8 3 8 6 . Ge P e n g f e i , Ma Qi n g t a o , Z h a n g D o n g . Op t i mi z a t i o n a n d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u l t r a - d e e p we l l c a s i n g p r o g r a m i n Yu a n b a Ar e a [ J ] . Pe t r o l e um Dr i l l ing Te c h n i q u e s , 2 0 1 3, 41 4 83 8 6 . [ 8 ] 巢贵业. 松南地区火山岩水平井优快钻井技术_ J ] . 石油钻探技 术 , 2 0 1 3 , 4 1 6 6 2 6 7 . Ch a o Gu i y e . Op t i mi z e d h o r i z o n t a l we l l dr i l l i n g t e c hn o l o g i e s f o r v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