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全过程欠平衡钻井储层损害机理研究-.pdf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第 2 0 期 天然气技 术 钻井1 二 程 高转速 、低钻压的 P D C钻头 ,同时配合 高速螺杆动 力钻具钻进 。此外 ,还通过采取优选小尺寸 P D C钻 头 、钻井参数 以及小排量低压差高转速螺杆 ,研制 与应用小尺寸井下水力增压器等措施提高小井眼 的 机械钻速 。 为 了降低 泵压 ,选用 小 排 量低 压差 高转 速 螺 杆 ,但 在小 排量 下 ,现有 螺杆 不 能发 挥应 有 的作 用 ,其机械钻速很低 ,甚至无法工作 ,基于此 ,开 发研制了 9 5 mm单弯外壳马达钻具 。 5 侧钻小井眼轨迹控制技术 。① 为提高轨迹测 量精度 ,配套使用 随钻测量技术 。② 加强对常规单 弯马达 和下部钻具造斜规律 的研究 ,提高长裸眼井 段轨迹控制成功率 ,减少起下钻次数 。通过对 比分 析和现场试验 ,优选了钻具组合和钻井参数 。 2 . 3 悬空侧钻技术 由于受所在 区块长期 注水 的影 响以及 东濮 凹陷 井下盐岩蠕化 ,白3 3 井下部套管严重变形 ,因此决 定采用悬空侧钻 的方法进行分支侧钻 ,但 应用该方 法 花费 时间长 ,一 般需 要 5~7 d ,一次成 功率低 。 针对上述 问题 ,提 出按照以下方法施 工采用随钻 测斜仪器配合单弯螺杆钻 具进行定 向侧钻 ,在钻头 刚接触井底 时 ,钻具不设 反扭角 ,以较低钻速严格 吊打 。当钻头在井壁上造 出台阶后 ,起钻换稳斜钻 具进行分 支主井眼的侧钻 。侧钻过程 中可 以适当提 高钻压和钻速 ,同时逐渐增 大钻具反扭角 ,并不断 地捞取砂样分析侧钻情况。 2 .4 小井眼固井技术 由于侧钻小井眼井径及环空间隙小 ,存在 复杂 地层 ,从 而易造成完井 电测事故 ,水泥胶结差 ,固 井质量无法得到保证u 。针对这一难题 ,主要采取以 下技术措施 1 优选小直径套管串。完井小直径套管串结构 包括 7 3 . 0 mm油管柱 、套管 尾管悬挂器 、 1 0 1 . 6 mm套管。下完井小直径套管是侧钻裸眼钻进完成后 的一道重要 工序 ,应严格进行操作 ,特别是套管 引 鞋通过窗 口时,更应保证平稳操作 。 2 提高固井顶替效率。侧钻完后下人套管 ,套 管与裸 眼井简 的间隙很小 ,而井斜又较大 ,这对 固 井封 固质量影 响很大 。因此 ,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 水 泥浆顶替效率 。挤注完水泥浆后 ,从油管内投入 上接第 3 4页 川 I 西地区邛西构造油气勘探 的重大突 破 。 邛西4 井是邛西潜伏构造上的另一 口评价井 ,目 的层为须家河组须二段 。在该井成功地实施了全过 程欠平衡钻井配套技术 ,完 井测试获得 日产 气量为 8 4 . 4 7 xl 0 m 的高 产气流 ,是继邛西 3 井后在J I l 西地 区邛西构造油气勘探上取得 重大突破 。而采用常规 钻井方式在该构造钻成 的邛西 1 井和邛西 2 井获得 日 产气量仅为 0 . 0 7 x 1 0 m 和0 . 5 2 x 1 0 m。 。 5 结论 1 欠平衡钻井 中起下钻 、开泵和测井 、完井等 过程中的压井作业可能导致井底处于过平衡状态 。 2 间歇过平衡和相关的压井作业可能对地层造 成严重 的固相侵入和水相圈闭 、水敏损害 ,这样会 丧失欠平衡 钻井的许多优点 ,并且 可能给作业者 带 来更大的损失。 3 全过程欠平衡钻井真正实现 了从钻开储层到 交井投产 的欠平衡储层保护 ,除了减 少 由于正压差 引起 的液相 、固相侵入造成 的损害外 ,还减少 了处 理井漏 、卡钻等复杂事故带来的损害,提高了单井 产量 ,为快速 、真实 、准确地发现和评价储层打下 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 1 ]陈永明. 全过程欠平衡钻井中的不压井作业[ J ] . 石油钻探 技术 ,2 0 0 6 ,3 4 2 2 2 2 5 . [ 2 ]王滢,唐洪明,谢晓永 ,等. 致密砂岩气藏水基欠平衡钻 井损害评价[ J ] . 天然气工业 ,2 0 0 8 ,2 8 1 2 7 1 7 3 . [ 3 ]樊世忠,石景玲. 欠平衡钻井完井液技术 I 概念及损害 机理[ J ] . 钻井液与完井液 ,2 0 0 0 1 6 2 7 2 9 . [ 4 ]孙宁,刘克雨. 欠平衡钻井技术文集[ c ] . 北京 中国石 油经济技术研究 院 ,2 0 0 6 . [ 5 ]李皋. 低渗砂岩气藏水锁损害机理 、预防和解除技术研究 [ D] . 成都 西南石油大学,2 0 0 5 . 编辑 周娟 天然气技术 / 37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