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天然气能量计量溯源性的若干认识.pdf
1 6 2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 H E M I C A LE N G I N E E R l N GO FO I L &G A S 对天然气能量计量溯源性的若干认识 陈赓良 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研究院 摘要天然气分析测试的溯源性在本质上就是标准气混合物 R G M 的溯源性。虽然我国 目前尚未发布适用于天然气分析测试的溯源准则国家标准,但实际操作是与I S 01 4 1 1 1 的规定相 一致。 关键词天然气分析测试标准气混合物 热量计溯源性 目前除香港中华电力公司龙鼓滩发电厂所属的 计量站外,我国天然气交接计量中迄今尚未采用能 量计量的方式。但随着我国天然气工业的迅速发 展,在大规模交接计量中采用能量计量方式已经提 到议事日程;且中国海洋石油公司已于2 0 0 6 年6 月 投产的广东L N G 项目,其交接计量的结算已确定为 能量计量方式。鉴此,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于 2 0 0 2 年就指示天然气研究院对实施天然气能量的 相关配套技术开展全面研究;全国天然气标准化技 术委员会也于2 0 0 3 年成立能量计量工作组,对国际 标准草案“天然气一能量的测定” I s 0 /D I s1 5 1 1 2 开展跟踪研究,同时准备制定符合国情的天然气能 量计量国家标准,并就实施后者时必须建立的配套 标准提出建议。迄今为止,上述两个方面的工作均 已取得可喜成果。但是,由于我国在天然气分析溯 源方面尚未建立专门的国家标准,因而在测量结果 的量值溯源及不确定度评价问题上存在不同的看 法,本文就此问题提出笔者的观点。 1G B /T1 8 6 0 3 2 0 0 1 对计量准确度的有关 规定 我国于2 0 0 1 年发布了国家标准“天然气计量系 统技术要求” G B /T 1 8 6 0 3 。从计量学的角度看, 该标准是一项通用性的基础标准,并对能量计量也 作了原则性的规定。在诸多原则性的规定中,最重 要的是天然气计量站的分级及其相应有准确度要 求。 按G B /T 1 8 6 0 3 的规定计量系统的输出量可以 是能量单位,其值是气体量和相应发热量的乘积;而 测定天然气在标准参比条件下体积 或质量 发热 量,最常用的技术则为以发热量测定仪直接测定或 气相色谱仪间接测定。计量系统的准确度及其配套 仪表的准确度均应符合该标准附录A 标准的附 录 的规定 参见表1 和表2 。 表lG 8 /T 1 8 6 0 3 对不厨等级计量系统瀚准确度要求 设计能力q 。。,m 3 /hq 。≥5 0 0 5 0 0 0 ≤qnv q 。≥5 0 0 0 0 标准参比条件 ““ ≤5 0 0 0 0 “” 1 .用于测量的校验用系统./ 例如串联标准流量计 ’ 2 .温度转换 、/、/、/ 3 .压力转换 、/、/、/ 4 .z 一转换 、/、/、/ 5 .发热量和气体质量的确定 、/ 6 .每一时间周期的流量记录 、/、/ 7 .密度测量 代替2 、3 、4 、/ 准确度等级c 级 3 .O B 级 2 .O A 级 1 .O 注 1 规模较小的计量系统使用上述功能不受限制; 2 “、/”建议配套内容。 表2G B /T 1 8 6 0 3 对不同等级计量系统配套仪表的准确度要求 项目A 级 1 .0 B 级 2 .0 C 级 3 .0 温度 0 .5 ℃O .5 ℃ l ℃ 压力O .2 %O .5 %1 .O % 密度 0 .2 5 %O .7 5 %1 .0 % 压缩因子 0 .2 5 %O .5 %0 .5 % 发热量 0 .5 %1 .0 %1 .O % 工作条件下体积流量 O .7 5 %1 .O %1 .5 % 注。当供用气双方用能量流量交接时需要配套的项目。 万方数据 第3 6 卷第2 期对天然气能量计量溯源性的若干认识 1 6 3 从表1 和表2 的数据可以看出,对于 体积 流 量大于5 00 0 0m 3 /h 的A 级计量站,其计量系统的 准确度必须达到1 %;如果采用能量方式则天然气 发热量 直接测量或间接测定 的准确度必须达到 O .5 %。 表l 、表2 中的数据均取自国际法制计量组织 0 I M L T c 8 /s c 7 制定的“气体燃料计量系统 草 案 ”。但从欧洲国家的实践经验看,A 级站规定发 热量的测定准确度为0 .5 %对以热量计法为基础的 直接测量比较合适,而对以气相色谱法测定为基础 的间接测量则有些困难,故I s 0 /T C l 9 3 正在酝酿制 定的能量计量有关实施细则中,准备将其准确度要 求放宽为0 .6 %;而标准参比条件下体积流量测量 的准确度则规定为0 .8 %。 2 量值溯源的途径 分析表1 和表2 的数据也可以看出,天然气能 量计量既涉及流量计量 物理测量 ,又涉及分析测 试 化学计量 ,因而更增加了测量结果在量值传递 及溯源准则方面的复杂性。在 体积 流量测量方 面,我国目前不仅已参照A G A 、I s O 和E N 等国外先 进标准较完善地建立了 包括孔板、超声、涡轮等 一整套测量标准;并已建立了两套准确度可达 0 .2 5 %的基准级测量装置,故实施能量计量不存在 量值溯源方面的困难。因此,以下着重讨论气相色 谱法和热量计法测定天然气热量的量值溯源问题。 所谓溯源性在字面上的意义就是追溯的能力。 在计量学上,溯源性是指在要求进行的测量过程与 被认为是“基准的”或“无可争议的”某个量值或一 组量值之间,存在一条不问断的、相互联系的、并已 经过验证的通道 p a t h w a y 。这条通道被称为溯源 链,最完整的溯源链可以清楚地追溯到s I 制的基本 单位。 量值溯源的总体目标是建立或确保 但不是也 不能提高或改善 测量的准确度。各种不同类型的 测量几乎都是进行要求的未知量与作为标准的已知 量之间进行比较。在物理测量中,作为标准的已知 量经常是用规定的方法在一个分等级的体系中以更 高等级的标准标定过的物体。在这样的结构体系中 可逐级溯源至可能达到的基准。在文献中,经常把 循此途径进行的溯源称为“谱系学” g e n e a l o g y 方 式,后者存在于如图1 所示的典型溯源结构中的若 干主要概念。为了阐明每个等级中能实现的计量学 问题,需要应用能代表该等级标准的参比物质或材 料。 0 级 1 级 3 级 4 级 H n J f n J f 试验样品 图1 溯源的概念性结构 上述分级结构中不同等级之间的信息传递是通 过建立相互联系的溯源链来实现的。典型情况下, 分级结构中溯源链不同级别间的联系包括很多方 面。每种联系都会形成一个完整的或 更常见的 几个子系统,或规定方法的某个部分;因而每种联系 可能还包括若干附加的标准物质或器材 例如,温 度计或天平用的法码 ,由它们反映辅助或附属的 物理性质。本文前述中已讨论过的天然气体积计量 的量值溯源就是通过原级 m t 装置 、次级、移动 和固定工作标准装置所建立的溯源系统实现的,即 可作为图1 所示结构的典型例子。 必须指出为保证计量结果的同一性和准确性, 不仅要求在量值传递过程中必须建立起不问断的溯 源链,同时要求尽可能保证其安全可靠 或牢固 性。后者的主要技术特点大致可归纳如下 1 在测试对象或样品与标准物质或材料之间 存在一条不问断的、且说明了溯源关系的溯源链。 此链通常应溯源至某个国家或国际标准,而且它们 又可以追溯至合适的s I 制单位; 2 在溯源链的层次结构中一般需要包括中间 标准物质或材料。这些中间物质或材料应具有已建 立的计量学来源; 万方数据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 H E M I C A LE N G l N E E R I N GO FO I L &G A S 3 层次结构中的各个等级应通过特定的、并 经验证的试验方法联系起来,通过这些物质或材料 之间的比较,使有关准确度的信息从一个层次传递 到下一个较低的层次; 4 每种测试方法所用的任何辅助标准物质或 材料应均能通过辅助溯源链追溯至有关的定义标 准; 5 在溯源链中,每个i 贝0 量结果应均能指定不 确定度的估计;并能通过溯源链将此项估计进行传 递或结合,从而使要求测量结果的准确度皆能得到 业已证实的保证。 3 天然气分析的溯源性准则 以气相色谱法测定天然气中烃类组成的浓度是 典型的化学 分析 计量。对此类定量分析系统而 言,由于天然气组成、分析方法、仪表设备等技术条 件的复杂性,每个单独分析结果均溯源至涉及的s I 制单位,如质量、体积、温度和压力,以及所涉及的所 有化学物种的标准是很不现实的。尤其在现场分析 的条件下,单独分析结果按“谱系学”方式直接溯源 至基本单位,不仅代价极其昂贵,而且由于在操作过 程涉及的复杂“溯源网络”中不可避免要遗失溯源 链,故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不可能实现 因此,作为 现实而可行的替代方法 特别是标定方法 ,溯源性 的执行 如溯源链的分级及其相应的规定 可以应 用已知操作性能的标准分析方法和/或已知准确度 的标准物质来实现。此类替代方法中,对定量化学 分析较为典型的一种是将操作的溯源性从本质上还 原为标定中应用的标准物质的溯源性。换言之,标 定 或评价 过程必须沿着由较高级别的标准物质 和测量系统或方法组成的溯源链进行追溯,直到规 定准确度要求的参比标准。如此,每个较低级别上 的准确度均可以评价,一直延伸到现场测量系统。 我国目前虽尚未公布天然气分析溯源准则的国 家标准,但I S O /T C l 9 3 于1 9 9 7 年发布的国际标准 I S 0 1 4 1 1 1 “天然气一分析的溯源性准则” ,已对溯 源性的对应关系规定了如表3 所示的溯源链⋯。从 表3 可以看出,天然气分析 主要针对气相色谱分 析 溯源性的技术特点如下 1 一般选择S I 制基本单位摩尔 m 0 1 为计量 单位,实际使用中大多采用摩尔分数的形式表示计 量结果。 表≯溯源性的对应关系 水平分析计量 物理计量 O s I 制基本单位 s I 制基本单位 1 基准标准气混合物 P s M 基准标准物 2 认证标准气混合物 c R M 副基准标准物 3 工作标准气混合物 w R M 工作标准物 2 由于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直接溯源至S I 制基本单位摩尔尚难以实现。作为替代的方法是溯 源至另一个基本单位一质量 k g ,然后利用被测组 分的相对摩尔质量与其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换算。 3 天然气是组成复杂的混合物,在溯源或量 值传递过程中若采用上述“谱系学”方式所规定的 分等级传递的方式,不仅非常繁琐且难以实现。因 此,一般采用标准气混合物 R G M 溯源的方式。 4 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天然气技术委员会 I S O /T C l 9 3 的规定,天然气分析的溯源链及其相 应的标准气混合物 R G M 传递系统如图2 所示’2 。。 f J f l f J f J 。 f J ‘标专f 法’ ;气体混合物有关的 S I 制基本单位 基准标准气混合物 P S M 认证标准气混合物 C R M 工作标准气混合物 W R M . 图2 天然气分析溯源链及R G M 传递系统 O 级 l 级 2 级 3 级 4 天然气分析用的R G M 及P s M 从图2 所示可清楚地看出,天然气分析的溯源 性实质上是R G M 的溯源性。为适应天然气分析的 溯源要求,其R G M 的制备与量值传递系统具有以 下特点 1 由于天然气的组成复杂,故要求使用的 万方数据 第3 6 卷第2 期对天然气能量计量溯源性的若干认识 1 6 5 R G M 品种甚多,目前已形成了大致可满足工业应用 要求的、较为完整的体系; 2 天然气中各组分的含量变化范围颇大,而 且要求所用R G M 的组成尽可能接近被测样品,故 同一组分的R G M 还应形成含量不同的系列; 3 R G M 在使用过程均被消耗掉,而且各类 R G M 都规定了有效期,它们需要不断补充,故必须 考虑便于运输、贮存、使用等方面的问题; 4 制备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的R G M 时,应采用国际公认的绝对方法一称量法。为此, I S O /T c l 5 8 于1 9 8 1 年发布了有关的国际标准一I s O 6 1 4 2 1 9 8 1 [ 3 1 ;我国也于1 9 8 5 年发布了等效采用该 国际标准的国家标准一G B 5 2 7 4 8 5 ”。; 5 I s 06 1 4 2 1 9 8 1 主要存在两方面的缺陷一 是未全面考虑标准气组分的多元性;二是未突出与 组分相态特性有关的技术要求。鉴此,I S O /T C l 9 3 又针对天然气工业用多组分标准气的制备方法 称 量法 完成了一份D I S 文件o 。此后,由I S O /T C l 5 8 与I S O /T c l 9 3 合作完成了对I S O6 1 4 2 1 9 8 1 版的修 订,并于2 0 0 1 年发布I s O6 1 4 2 修订版本 I s 0 6 1 4 2 2 0 0 1 o ,同时宣布撤消I S O6 1 4 2 1 9 8 l 。 I s O1 4 1 1 1 规定,天然气分析用的R G M 分为3 级。第1 级称为基准标准气混合物 P S M ,它相当 于表3 所示的基准标准物,是实现某组分分析结果 溯源的最终基准,必须保证最佳的准确度和稳定性。 P S M 的具体技术指标则根据该组分在天然气中的 含量及其本身的特性而定。 根据国际国际化组织指南3 0 第二版,1 9 9 2 对 标准物质常用术语及定义的解释,“基准”是被指定 或被广泛承认为具有最高计量学特性的标准器,在 指定范围内,其数值的采纳不需参照同一量的其它 标准器。因此,对P S M 定值最理想的方法是直接方 法 如称量法 。但因天然气分析用的R G M ,制备过 程中对气体样品处理和各种物理化学因素干扰所引 人的不确定度,在目前的制备条件下还只能作粗略 估计,难以准确定值。作为替代手段,可以用高精密 度的间接方法一气相色谱法在各国的实验室间进行 比对分析而定值。 鉴于以上原因,I S O /T C l 9 3 提出的天然气分析 溯源性准则中,推荐对大量来源、贮存条件、贮存时 间等都不同,而气体组成又类似的样品进行广泛的 比对试验。2 0 0 3 年在欧盟国家内部完成了一项被 称为“V A M G A S ”的P S M 循环比对试验研究。有不 同国家的8 个实验室参与此项研究,用分别由荷兰 N M I 和德国B A M 公司制备的2 个P S M 样品,以3 种不同仪器、4 个方法标准对天然气的高位发热量 与相对密度2 个项目进行了循环比对试验研究,取 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I S O /T c l 9 3 今后还将进一步 组织诸如此类的比对试验。 由于天然气工业用的P S M 制备和保存都相当 困难,故迄今为止我国尚没有制备P S M 的实验室, 当前国外也仅有少数实验室能达到要求。同时,现 有的P S M 品种很少,远不能涵盖组成分析所涉及的 范围。因此,对P S M 的质量要求目前也尚未形成有 关的I S O 文件。对P S M 制备与定值的标准化,也是 I S O /T c l 9 3 今后的重点工作之一。 5 c R M 与我国 气体 标准物质的定级 溯源链上第2 级使用的标准物质称为认证标准 气混合物 C R M ,又称为有证标准气混合物。根据 国际国际化组织指南3 0 第二版,1 9 9 2 对标准物质 常用术语及定义的规定,有证标准物质是指附有证 书的标准物质,其一种或多种特性值用建立了溯源 性的程序确定,使之可溯源到准确复现的用于表示 该特性值的计量单位,而且每个标准值都附有给定 置信水平的不确定度。同时,C R M 一般成批生产, 其特性值是通过对代表整批物质的样品进行测量而 确定,并具有规定的不确定度。以上对C R M 的定 义,与我国于1 9 9 4 年发布的一级标准物质技术规范 J J G1 0 0 6 9 4 的规定在原则上是一致的。 按我国于1 9 8 7 年7 月发布的标准物质管理办 法,认证 级 标准气混合物分为一级、二级两个级 别。一级标物相当于图2 所示的2 级标物,即C R M ; 而二级标物则相当于图2 中的3 级标物 w R M 。 C R M 应符合以下要求 1 用绝对测量法或两种以上不同原理的准确 可靠方法定值。在只有一种定值方法的情况下,用 多个实验室以同种准确可靠的方法定值; 2 准确度具有国内最高水平,均匀性在准确 万方数据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 H E M I C A LE N G l N E E R l N GO FO I L &G A S2 0 0 7 度范围之内; 3 稳定性在1 年以上,或达到国际上同类标 准物质的先进水平; 4 包装蜜艮型玩烈酯孙黼髯器型瀚1 臻 轹 。。 蚴蜒米谚彳写滩鬈毓萌≠囊c { 鞍墼攀肾爱藤嘶; l ;l 掣故赫裂霹解接燹厦犁戛钔叁圭i ;ij 主喜薹l 萎鬟;撮耕萋羔薹鍪魍堪糯薹薹揉篓委囊;F 藿 錾摹套葶霎乙醇沉淀除去无机盐,即得纯品H P A M 胶状体, 剪成小块,于6 0 ℃下干燥可得H P A M纯品。对富集 纯化品进行固含量测定、元素分析及I R分析,并与 H P A M 工业品进行对照。 1 .3 聚合物驱采油污水中H P A M 水解度及含量的 同时测定 1 .3 .1 测定原理 淀粉一碘化镉比色法的原理为在p H 值为3 .5 ~4的条件下,B r ,与H P A M 分子链中的酰胺基发生 H of m a n n 重排反应生成N 一溴代酰胺,在水存在下 此生成物快速水解生成次溴酸并达到平衡,过量的 B r用还原剂除去。次溴酸可定量地把I 一氧化成 I ,I 和I 一形成I ,一,I ,一和淀粉形成蓝色淀粉络合 物,蓝色深浅正比于H P A M 中酰胺链节的浓度或 H PA M 的浓度。反应机理如下 R CO N H 2 B r 2 斗R C O N H B r H B r B r2 H C 0 0 N a _ N a H 2 B r 一 C 0 2 R C0 N H B r H 2 0 寻 R C O N H 2 H O B r H O B r 2 I 一 H 一1 2 B r 一 H 2 0 I , I 一十淀粉一I f 一淀粉 蓝色络合物 因此,只要能够富集得到污水中的H P A M ,做出 H P A M 含量与吸光度的关系曲线,然后根据已知样 品中酰胺基链节与吸光度的关系曲线,便可以同时 测定污水中H P A M 的含量及水解度。 1 .3 .2 标准曲线的绘制 1 准备工作。非离子聚丙烯酰胺 P A M 标 准溶液的配制取2 0m L 浓度为5 0 0m g /L 摩尔质量 为51 0 6g /m o l 的P A M 溶液,稀释至10 0 0m L ,制 得10m g /L 的P A M 标准溶液。 富集纯化H P A M 标准溶液的配制首先配置浓 度为 5 0 0m g /L 的富集纯化H P A M 溶液,然后取1 0 m L此溶液稀释至5 0 0m L ,制得1 0m g /L 的富集纯 化HP A M 标准溶液。 p H值为4 的醋酸钠醋酸缓冲溶液的配制称取 2 5g 三水醋酸钠,将其溶解在8 0 0m L 蒸馏水中,加 入水合硫酸铝0 .5g ,用醋酸调节p H 值至4 .0 ,最后 稀释至10 0 0m L 备用。 淀粉一碘化镉溶液的配制称取1 1g 碘化镉溶 于40 0m L 蒸馏水中,加热煮沸1 0m i n ,稀释至5 0 0 m L ,加入2 .5g 可溶性淀粉,溶解后用滤纸过滤,最 终稀释至10 0 0m L 备用。 2 P A M 酰胺链节浓度及H P A M 含量与吸光 度之间关系的标准曲线的绘制。在9 个5 0m L 容量 瓶中各加入5m L 的缓冲溶液,逐量加入1 0m g /L 的 P AM 标准溶液 0 .0 、2 .5 、5 .0 、7 .5 、1 0 .0 、1 2 .5 、 1 5.0 、1 7 .5 、2 0 .0m L ,再用蒸馏水稀释至3 5m L 。 混匀后加入1m L 饱和溴水,在1 5 ℃~2 0 ℃反应1 0 m in 后再加入3m L 的1 %甲酸钠溶液,反应4m i n 后立即加入5m L 淀粉一碘化镉试剂,用蒸馏水稀释 至刻度,1 0m i n 后在波长5 9 0n m 下,用7 2 4 型分光 光度计测定吸光度 1c m 比色皿 。绘制出吸光度 A 与P A M 酰胺链节浓度C 之间关系的标准曲线,并 进行拟合,得到P A M 酰胺链节浓度与吸光度A 之间 关系的方程 Ad C 卢 式中“、卢为常数 1 同理,绘制富集纯化H P A M 含量与吸光度关系 标准曲线。 1 .3 .3 富集纯化H P A M 水解度的测定 按上述 2 中方法测定浓度为C7 的富集纯化 H PA M 溶液的吸光度值A ,代人方程A d c 届 求出酰胺链节的浓度c ,根据式 2 计算富集纯化 H PA M 的水解度肋 ,1 日D 1 一杀 1 0 0 2 乙 1 .3 .4 污水中H P A M 含量的测定 取一定量污水,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其中H P A M 含量约为1 0m g /L ,取 5 .0 ~1 0 .0 m L 稀释后的污 水,按1 .3 .2 中 2 的方法测定其吸光度值,根据标 准曲线的回归方程求出污水中H P A M 的含量。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对天然气能量计量溯源性的若干认识对天然气能量计量溯源性的若干认识 作者陈赓良, Chen Gengliang 作者单位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研究院 刊名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英文刊名CHEMICAL ENGINEERING OF OIL AND GAS 年,卷期2007,362 引用次数4次 参考文献10条参考文献10条 1.罗勤.陈赓良 天然气国家标准实施指南 2006 2.ISO 14111-1997.Natural gas-Guideline for traceability in analysis 3.陈赓良.罗勤 天然气分析的溯源性与标准气混合物[期刊论文]-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0411 4.GB 5274-1985.气体分析-校准用混合气体的制备-称量法 1985 5.ISO/DIS 13275-1994.Natural gas-preparation of multi-componentcalibration gas mixtures--Gravimetric s 6.ISO 6142-2001.Gas analysis-preparation of calibration gas mixture -Weighing s 7.JJG 1006-1994.一级标准物质技术规范 1994 8.陈赓良 天然气分析测试的溯源性准则[期刊论文]-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20056 9.Attari A Natural Gas Energy Measurement,P 1987 10.ISO/DIS 15971-1.Natural gas-measurement of properties-combustion properties-part 1Calorific value2000 相似文献10条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 常宏岗.Chang Honggang 科技攻关成就天研院特色专业方向开拓创新谱写天研院未来发展新篇 -石油 与天然气化工2008,37z1 天然气研究院五十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创业积累、发展壮大、奋发腾飞三个阶段,逐步创建了国内最具特色的技术体系,形成了特色鲜明的6个专 业技术方向和配套实验室建成与国际接轨的天然气分析测试实验室,奠定了中国石油在天然气分析测试技术领域全国领先地位;油气田勘探开发化学实验 室初具规模,专业技术特色鲜明,应用效果显著;创新与开放兼容的腐蚀防护评价实验室,在酸性气田开发领域大显身手;形成了完善配套的天然气净化技术 ,创建了国内独有的天然气净化实验室,为天然气净化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创建了西南油气田公司健康安全与环境检测评价及研究中心和配套实验室,为 油气田建设保驾护航;配合主体技术发展,加强科研成果转化,打造出特点鲜明的油气田新工艺开发和工程设计实验室.同时,坚持技术创新战略管理,积极 探索形成与国际接轨的科技管理理念,科研工作稳步推进. 2.期刊论文 黄黎明.Huang Liming 风雨兼程写春秋励精图治谋发展天然气研究院建院五十周年纪念 -石油与 天然气化工2008,37z1 天然气研究院创建50年来,经过三代人的奋力拼搏和卓越追求,科技创新硕果累累,形成了2项国际一流技术和18项国内领先技术,创造了许多奇迹在 天然气净化等领域树立了一座座科技进步的丰碑如今,拥有独特的天然气净化技术、领先的天然气分析测试技术、先进的天然气勘探开发腐蚀防护技术 、自主开发的天然气勘探开发化学技术、高效优质的新工艺开发与工程设计.在我国天然气工业高速发展、川渝气区奋力奔向“年产300亿立方米天然气 “奋斗目标的背景下.面对酸性气田安全、环保和高效开发亟待解决的一系列重大技术难题,天研院的发展目标是在天然气分析测试、天然气勘探开发腐 蚀防护、气体净化、天然气勘探开发化学、油气田新工艺开发与工程设计五个专业领域.力争建成“首屈一指的、独一无二的、无人替代“的国内领先、国 际一流的研究院.到2010年末,建成三个重点实验室和三个现场试验基地,形成技术25项,其中国内领先技术16项;至2015年末,通过科技攻关和技术创新,新 形成国内领先技术14项,建设两个中石油集团公司重点实验室,培养造就一批国内一流专家和学科带头人,确立国内技术领先地位. 3.学位论文 谢增业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天然气气源对比研究 2000 该文在研究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天然气形成的基本地质条件基础上,主要应用有机地 球化学,结合有机岩石学分析方法,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的分析测 试新手段,对气源岩特征、天然气化学组成、碳同位素、轻烃化合物、成熟度、混源现象等地球化学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并结合气藏形成的具体地质背景 ,综合研究了塔中地区的天然气来源问题.对比结果表明塔中北斜坡Ⅰ号断裂带东、西两端的天然气主要来源于中上奥陶泥灰岩,中部天然气主要来源于 寒武系源岩;塔中主垒带天然气主要来源于寒武系-下奥陶统碳酸盐岩源岩,个别地区有来源于中上奥陶统源岩气的混入. 4.期刊论文 唐蒙.罗勤.迟永杰.Tang Meng.Luo Qin.Chi Yongjie 天然气分析测试技术的研究及其应用 -石油与天 然气化工2008,37z1 简要介绍了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研究院建院50年以来,在天然气分析测试领域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叙述了中国天然气产品分析测试技术标 准体系的建立情况,介绍了质量要求、取样导则、试验方法及物性计算等标准在天然气从生产到用户的全过程中的覆盖情况.介绍了天然气分析用标准气 体系的研究成果.目前中国已经初步构建了与国际接轨的、以GB 17820为核心的天然气产品与分析测试技术标准体系和溯源体系,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天然 气工业的发展.为满足中国天然气工业快速发展的需求,规划了需要研发的天然气分析测试技. 5.会议论文 钱志浩.曹寅.张美珍 川东北天然气单体烃氢同位素组成特征 2007 近年来,中国石化在川东北宣汉地区发现了我国南方海相最大的油气藏。本研究采集普光7井T1f1组和双庙1井T1j2的天然气样品,进行了单体烃氢 同位素的分析测试研究,得到它们的甲烷氢同位素比值δD1值 分别为-123‰和-129‰,这个数据比塔河油田海相环境生成的天然气的δD1平均值- 164‰要重-40‰左右。 6.期刊论文 陈赓良.Chen Gengliang 论天然气组成分析的溯源性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8,373 通过与计量学通用的溯源性准则相对比,并参照国际标准ISO 14111、ISO 10723、ISO 6142和ISO 6143的有关规定,阐明了天然气分析测试溯源性的 基本原理、溯源链结构、标准气混合物RGM的分级、RGM及标准方法的应用和不确定度评定与溯源性的关系等问题.同时指出,为使天然气能量计量在我 国能顺利推广,必须尽快发布与之配套的天然气分析专用的溯源准则、天然气在线分析系统操作性能评价和天然气分析专用的RGM制备方法等有关国 家标准;并解决建立完善溯源链急需的高准确度RGM研制及其量值溯源问题. 7.期刊论文 陈赓良.Chen Gengliang 天然气分析测试的溯源性准则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5,346 以能量计量为实例,提出了建立天然气分析测试溯源性准则的基本原理,后者与国际标准ISO141111996的规定是一致的.建议通过室间试验和实验室- -现场比对试验,进一步判明气相色谱法分析天然气组成GB/T13610-2003的精密度;并通过与直接燃烧热量计法的比对确认测定结果的准确度. 8.会议论文 王杰.顾忆.饶丹 塔河油田奥陶系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成因及运移充注规律研究 2007 本文通过对塔河奥陶系天然气进行组分、轻烃指纹特征、碳氢同位素组成以及稀有气体同位素组成等进行系统分析测试,首次在该地区应用稀有气 体同位素和氢同位素组成研究天然气成因,并对主要两期天然气充注的范围进行了厘定,取得一些新的进展和认识。 9.期刊论文 陈赓良.Chen Gengliang 对天然气能量计量方法实施的认识 -石油规划设计2007,184 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天然气技术委员会ISO/TC193发布的有关分析溯源性、色谱分析操作评价、标准气混合物RGM制备及发热量直接测定等国际 标准,讨论了我国实施天然气能量计量时对测定结果精密度和准确度进行评价应采用的方法.同时,对正在制定中的国家标准天然气能量测定征求意见稿 提出了若干建议. 10.期刊论文 邓实.包成林.张惠芬.王德增 天然气测试研究的现状及建立实验室的必要性 -油气储运2002,213 结合天然气的发展情况,分析了建立天然气实验室的必要性,以管道科技中心的天然气实验室为例,给出了实验室的测试装备以及对天然气进行分析测 试的各种项目,主要包括天然气组分、天然气中硫化氢含量、天然气中水分含量以及天然气水露点等的测试分析.就输气管道中水合物的形成条件进行了 分析,提出了相应的物理防治措施和化学防治措施. 引证文献4条引证文献4条 1.陈赓良 刍议天然气能量计量的准确度与不确定度[期刊论文]-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094 2.马立强.李郝鹏 浅析天然气能量计量系统的检定现状[期刊论文]-工业计量 20092 3.陈赓良 论天然气组成分析的溯源性[期刊论文]-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200803 4.陈赓良 对ISO技术报告TR 24094的几点认识兼论能量计量的不确定度评价[期刊论文]-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0708 本文链接 下载时间2010年4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