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三省区天然气市场发展特征与建议-.pdf
201 5正 第 9 卷 第4 期 天 然 气 技 术 与 经 济 Na t u r a l Ga s Te c h n o l o g y a n d Ec o n o my Vo 1 . 9, No . 4 Au g . 2 01 5 d o i 1 0 . 3 9 6 9/ j . i s s n .2 0 9 5 1 1 3 2 . 2 0 1 5 . 0 4 . 0 1 7 西北三省区天然气市场发展特征与建议 燕琳 于智博 蒋龙 包铖 1 .中国石油西部管道销售公司,新疆乌鲁木齐8 3 0 0 0 0 ; 2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 田公司天然气经济研究所 ,四川成都6 1 0 0 5 1 ; 3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川西北气矿恒丰公司,四川江油6 1 2 7 0 9 摘要近年来,西北三省区新疆、甘肃和青海天然气市场发展较快,地区性的天然气市场特征在快速发展 中逐 渐显现,在大气污染治理的推动下,煤改气、油改气的大力实施带动了城市采暖用气、车用气的大幅增长,受区域宏 观经济发展的影响,工业用户特别是高附加值的工业用户偏少,同时天然气市场发展中的用气不均匀性强、城市调峰 能力弱等问题也值得重视。未来,国家 “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带来更大的天然气需求。为保障西北地 区天然气市 场健康发展 ,增强天然气利用对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作用,提 出了积极培育天然气利用产业集群,大力发 展车用C N G和L N G,加快发展可中断用户,理性推进煤改气采暖,加强城市调峰能力建设等优化天然气市场发展的建 议 。 关键词西北天然气市场天然气利用调峰能力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 0 9 5 - 1 1 3 2 2 0 1 5 0 4 0 0 6 0 0 3 0 引言 西北三省区新疆 、甘肃和青海是我 国重要 的天 然气资源区 ,区域 内不仅拥有塔里木油 田、新疆油 田、吐哈油 田和青海油 田等 主要油气产 区 ,还有西 气东输一线 、西气东输二线 、涩宁兰管道等天然气 管道过境 。西北 三省区的气源 主要包括 中亚进 口气 和区域内各油气田的自产气。天然气用户主要分布 在西气东输二线、三线和各油气 田周边。除油气田 周 边的用户 由各 油气 田供应外 ,其他地 区用户主要 由中国石油西部管道公司供应 ,市场份额 占6 0%~ 7 0%。西北三省 区天然气市场在资源保障下 ,发展 较快 ,天然气消费 旺盛 ,同时也显现 出了较明显的 市场特征。随着国家 “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天 然气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以中国石油西部管道公 司 市 场用户为对象 ,研究西北三省 区天然气市场发展 特 征和趋势 ,提 出优化天然气市场发展建议 ,对促 进 西北 三省 区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 要 的意义。 1 天然气市场发展现状 中国石油西部管道公 司销售量呈逐年快速上升 趋势 ,特别 是新疆地 区用气 增长迅速 。2 0 1 0 2 0 1 4 年 ,公 司 的天 然气 销售量 从 3 0 x1 0 。 m 增 至约 1 0 0 x 1 0 m ,销售量增加 了2 倍 多。天然气销售量的快速 增长主要得益于① 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带来 能源需求 的快速增加 ;② 天然气管道 、支线管道等 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③ 天然气资源持续稳定增 加 ;④ 重点城市对环保工作 日 益重视,天然气代煤 成为主要的治理措施 。 西北三省区的天然气消费主要集中在城市燃气 用户 。在西部管道 2 0 1 4 年 的天然气销售 中 ,直供工 业用气比例仅占3 8 %,其中化肥用气占7 %、化工用 气 占5%、燃料用 气 占2 6%;城市燃气 占比为 6 2%。 从城市燃气用户用气结构调查看,采暖用气占比最 高、占城市燃气比例为4 8 %,其次为C N G和L N G用 气 、占比为 2 3 %,居民用气为 1 3%,工业用气为 1 0%,商业公福 比例为6%。 2 天然气市场特征与趋势 2 . 1 冬季用气需求巨大 近年来 ,乌鲁木齐 、西宁、兰州等城市大力推 进煤改气采暖 n ,冬季采暖期 对天然气 的需求更是 连连突破历史 极值 ,采 暖期 的采 暖用气 占到用气 总 量 的6 0%。公 司用户 用气 的不 均匀系数达 到 1 . 8 左 右 ,部分 城 市 的用 气波 动性 更 大 ,以乌 鲁木 齐为 修订 回稿 日期 2 0 1 5 ~0 7 一O 1 作者简介燕琳 1 9 8 2一 , 程师 ,从事天然气市场, F 发与销售T作。E - m a i l y a n l i n 2 0 】 8 p e t r o c h i n a . c o n l 60/N a t u r a l G a s T e c h n o l o g y a n d E c o n o m y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总第5 2 期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市场与价格 例 , 2 0 1 3 - 2 0 1 4 年采 暖季乌市最大 日用气 量达到 1 7 6 0 1 0 m ,是夏季 日均用气量的 1 3 倍。同时,采暖 用气需求受气温影响大,根据测算 ,室外温度每变 化 1 ℃,日采暖用气量变化 3 7 . 2~3 9 . 6 m /1 0 m 。 ,在 城市缺乏调峰设施 和上游储气库建设未投产 的情况 下 ,不仅严峻考验城 市配气管 网的可靠性 ,更使上 游管道和站场超负荷工作 ,影响安全平稳供气,存 在较大安全隐患。 2 . 2 高端产业用气偏少 西北三省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长期以能 源、原材料等初级产品为主,缺乏高附加值的主导 工业群。受此影响,西北三省区的高端产业用气比 例偏低。直供工业燃料用气加上转供工业用气 ,也 仅为公司销售气量的3 0% 左右,尤其是高端建材、 电子设备、精细化工等产业用气少,与市场发展较 为成熟 、同为主要产气 区的川渝地 区相 比还存在一 定差距 2 ] 。高 附加 值 的高端 产业 用户 价格 承受 力 高 ,对维护天然气市场稳定需求和提高天然气利用 价 值都有重要 作用 ,未来 ,特别是在 “ 一带一路 ” 战略下带来的产业转移中,高端用气产业是天然气 市场的重点开发领域。 2 . 3 用户调峰能力较弱 西北三省区大多数城市的燃 气公 司 目前正 处于 刚起步或快速发展阶段 ,在天然气调峰能力建设方 面投入较少 ,城市天然气调峰设施建设等相对滞 后 ,大多数城市调峰主要采取燃气管网调峰、关停 工业用气 以及 C N G限气 ,调峰能力 较弱 。从主要城 市的调峰能力 调研看 ,燃气企业 的基本最大调峰能 力不到冬季高峰用气 日的 1 O %,冬季高峰期用气调 峰主要依靠上游供气企业。随着城市燃气用气需求 的不断增加,城市天然气调峰能力建设对保障市场 用气 的安全平稳供应尤为重要。 2 . 4 车用天然气发展快 天然气是优质 、高效 、清洁能源 ,在交 通领域 替代石油具有 良好 的经济性 和安全性 。在油气价差 大以及政府的一系列鼓励性政策下 ,西北三省区的 车用 C N G和 L N G发展较快 ,城市 C N G出租车已经普 及应用,新疆地区正在推广L N G重型卡车、L N G城 际客车 。特别是部分 中小城市 的燃气企业除保障居 民用气外,主要为车用 C N G和L N G 加气业务。尽管 自去年来 国际油价非正 常的大 幅下跌 ,使得油气 比 价优势减 弱 ,但 随着未来油价 的逐渐上升 ,在政 府 的推动下 ,西北三省 区的车用天然气还有相当大的 增长潜力。 3 天然气市场发展建议 3 . 1 积极培育天然气利用产业集群 培育和发展经济附加值高、社会效益与环保效 益 良好 ,产业链完整,形成具有区域竞争优势的天 然气利用产业集群 ,实施集 中高效 利用 的措施 ,有 助于促进天然气资源的优化配置。随着国家 “ 一带 一 路”战略的实施,在相关优惠政策的带动下 ,西 北三省 区将可能承接部分东部产业 的转移 。 目前西 部地区各城市都在积极建设工业园区,引入外地高 端企业人驻,天然气供应企业应积极介入工业园区 规划和建设,协助地方政府制定工业园区招商引资 优惠政策,增大工业园区产业聚集能力 ,培育天然 气工业 园区产业集群 ,通过利用天然气 ,集约化发 展模式推动建材 、电子和 I T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或 形成低碳产业集群 ,创建绿色低碳工业园区 。 3 . 2 大力发展车用 C N G与L N G 天然气汽车发动机和相关设备 、天然气加注站 建设方面技术逐渐成 熟 ,在各地积极推动交通运输 油改气的情况下,未来交通运输领域将是西北三省 区天然气市场需求的主要增长点 。同时 ,从西北地 区天然气 市场 特 征看 ,由于工业 基础 相对 较 为薄 弱 ,气价承受力低,而交通运输领域用户在国家停 止收取天然气价格调节基金后 能够 承受更高 的天然 气价格 。供气企业应积极配合各地 政府共 同策划抓 紧C N G 加气站和L N G 加注站的规划和建设,完善网 点布局 ,为天然气汽车的进一步推广利用创造条件 。 3 . 3 加快发展可中断用户 据钡 4 算 ,随着 “ 煤改气”的持续进行 ,西北三 省 区高峰 日需求量将大幅提升 ,即使加上 刚投产 的 呼图壁储气库 ,仍存在较大的需求 缺 口。从 目前西 部管道公 司的用气结构看 ,城市燃 气用户 的比例较 高 ,特别是西二线 的用户 ,除乌石化和独石化和转 供新疆油 田外 ,全是城市燃气用户 。在城市燃气 的 储气调峰能力的情况下,为实现移峰填谷 、保障冬 季用气需求 ,减轻保供压力,供气企业应积极发展 直供 的可 中断工业 、L N G和发电用户等 ,增强市场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 61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第9 卷 燕琳,等西北三省区天然气市场发展特征与建议 第 4 期 调峰 的控制力 。如可 以在大城市周边建立分 布式能 源 项 目,这 样不 仅可 以替 代城 市集 中供 热燃 煤锅 炉 ,保 障冬季采暖需求 ,同时又在夏季天然气 资源 相对 富余 时进行发 电并提供 工业用蒸 汽 ,可 以克服 单一供暖燃气锅炉产生的巨大冬夏峰谷差。 3 . 4 理性推进煤改气采暖 为治理大气 污染 ,各地政府尽其所能通过调整 能 源结 构 控制 污染物 的排 放 ,上 马 “ 煤 改气 ”项 目,有 的地 方 没有充 足气 源供 给 ,也大 搞 “ 煤改 气 ” ,给天然气供应保障增大了难度 。总的来看 ,目 前不宜大规模 的全 面实施煤改气 。首先 ,在短时间 内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无法改变 ,有限的气源不可 能满 足方方 面面的需求 。其次 ,在气源有限的情 况 下 ,对采暖锅炉 和热 电厂大力实施煤改气 ,虽然实 现 了清洁采 暖 ,减少 了大气污染 ,但同时 由于增 大 了天然气供需缺 口,停气 的工业可能改燃气为燃 煤 ,汽车改燃气为 汽油或柴油 ,同样可能增 大污染 排放 。三是燃 气价格 比煤炭高 ,“ 煤改 气” 的成本 大 ,而据 了解 ,对燃煤 电厂 的烟气处理设备更 新改 造 ,把 烟气里 的颗粒物浓度降到较低的水平 ,成本 要 比 “ 煤改气 ”小得多 。四是通过对燃煤锅 炉和燃 煤 电厂改造 ,改进燃烧技术 ,加强尾气处理 ,同样 能达到大气治理要求 。因此 ,优质清洁的天然气作 为大规模城市集 中供热的主要燃料 ,短期 内难 以各 地实 现 ,各地应 因地制宜合 理有序规划“ 煤改气 ” 项 目。一是实施 “ 煤改气”项 目的地 区 ,应合理安 排进度 ,结合气源保障能力 ,分步推进煤改气工 程 。二是鼓励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加强清} 吉煤技术 应用 ,实施燃煤供 暖设备 的效 率改造和 环保 改造 。 三是 支 持各地 积极 探 索用 电供 暖 、空气热 源泵 供 暖 ,开发利用地下水热源 、污水热源 。 3 . 5 加强城市调峰能力建设 一 是建议 界定好调峰责任主体 ,引导调峰设 施 建设 。天然气调 峰体 系尚不完善 ,关键在于政府对 天然气产业链各环节调峰责任 的界定不清 ,缺少鼓 励调 峰设施建设 的政策 。当前调峰责任主要是上游 企业 承担 ,而下游城市燃气 、化肥和工业 用户仅有 一 部分建设 了小规模储气设施 ,或有可中断的双燃 料 系统 以应对用气紧张局面 ,大多也主要是从 自身 的生产运行规划 出发建设 的凋峰基础设施 。政府 应 对季节 、日、小时调 峰的责任主体 进一步 明确 , 62/N a t u r a l G a s T e c h n o l o g y a n d E e o n o m v 规定各个 环节 的企业应具备多少量 的调峰能力 。同 时 ,政府应鼓励下游用户建设调峰设施 ,对具有一 定规模调 峰能力 的燃气公 司或化肥 、工业用户给予 税 收减免 、市场准人 等政策支持 ,或对进入燃气市 场的企业硬性规定储气调峰设施的规模。 二是建议做好城市天然气储备和调峰体系建设 规划工作 。随着西北 三省 区天然气市场需求 的不断 提高 ,现 有 的调 峰能力 对城 市天 然气 储备 和 日调 峰 、小时调峰作用 不尽 明显 ,并且 随着 区域经济 的 快速发展 、党 的十八 大对生态文 明建设 的需求 ,若 不加强管制 ,城 市天然 气峰谷差将继续扩大 ,当前 调峰基础设施和管理方式将不 能适应今后 的调峰需 求 。因此 ,地方政府有必 要提前 做好调 峰体 系建设 规划 ,建立起供应 、储存 、利用多个方 面 ,季节 、 日、小时多个层次 ,地下储气库 、高压管道 、储气 罐多种设施 ,软硬件多种途径 的城市 天然气储备 和 调峰体系 ,提前做 好规划 ,寻求对 区域社会最 经济 最有效的调峰方式 。 三是加大储气设施运行的监督。由于储气设施 的运行将增大企业 的运营成 本 ,若 缺少储气设施运 行管理 的监督 办法 或措施 ,将 出现储气设施建 而不 用 、建而少用 的现象 。在 城镇燃气管理条例 中明 确界定了地方政府 在区域供气管理 中的重要地位 和 责任 。只有 以地方 政府 为 主导 、发挥 地 方政 府权 力 ,加大储气设施建设运行 的监督 ,才能使城市储 气设施真正发挥起应有的作用。 4 结束语 天然气是最清洁的化石能源,也是重要的化工 原料。天然气市场健康发展对促进西北地区经济发展 和提升人 民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市场的健康 发展还需要供应企业 、用户和政府共同推动和维护 。 参考文献 [ 1 ]王富平 ,燕琳 ,陈方兵.城市天然气供暖的利用价值评 估及建议[ J 1 .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 0 1 4 ,8 6 5 8 6 0 . [ 2 ]胡奥林 ,周娟 ,奉兰.川渝天然气消费及对地区经济和 社会的贡献[ J ] .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 0 1 0 ,4 4 5 9 6 1 . [ 3 ]史宇峰,何润民. 天然气工业用户用气特征研究[ M] .北 京 石油工业 出版社 ,2 0 1 3 . [ 4 ]张建.天然气保供运筹帷幄“ 关于建立保障天然气稳定 供应 长效机制 的若干意见”解读[ J ] .中国石 油企业 , 2 01 4 5 2 7 2 9 . 编辑 周娟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