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最大熵原理的油气层流体性质识别.pdf
2 0 o 9年 8月 第 2 8卷第 4期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Pe t ml e u m Ce o l o g y a n d Oi l f i e l d De V e 1 o pme n t i n Da q i ng Au g .,2 0 o 9 V0 1 . 2 8 Nn 4 DoI l 0 . 3 9 6 9 / J . I S S N. 1 0 0 0 3 7 5 4 . 2 0 0 9 . 0 4 . 0 0 8 基于最大熵原理 的油气层流体性质识别 范翔宇 , 黄 毅 马天寿 刘跃辉 王 磊 熊伶俐 1 .重庆大学矿业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 重庆4 o o 0 3 O;2 .西南石油大学 油气藏地质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 室,四川 成都6 1 O 5 o o ; 3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 院,四川 成都6 1 o 5 o o ;4 .青海油田采 油二厂 ,青海 茫崖8 1 6 4 0 0 摘要针对 目前各种地层流体性质识别方法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基于信息论中 J a y n e s 最大信息熵原理提出了 一 种地层流体性质定量评价模型。利用现场试油资料,将油气层、水层以及干层的各种测井曲线特征值作为地 层流体性质判别核心。同时,为避免人为因素干扰,拟选用 s h a n n o n熵的方法并利用数据自身信息客观地确定熵 权 ,将待判的各种测井评价参数代入熵最大原理的定量评价模型,计算最小的熵值进而识别流体。该方法既能 识别地层流体性质,还可以识别岩性,具有较高的识别精度。 关键词判别核心;关联系数 ;熵;流体性质;识别方法 中图分类号T E 1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 O 0 3 7 5 4 2 0 0 9 0 4 _ 0 3 1 _ 4 I DENTI FI CATI oN FoR HYDRoCARBoN RESERVoI R FLUI D PRoPERTY BASED oN THEoRY oF M AXI M UM ENTRoPY FAN Xi a n g y u , HUANG Yi , W ANG T i a n s h o u , U U Yu e h u i , WANG L e i ,XI ONG Li n g l i 1 . 尸 咖 胧础mZ 西 船 , o , rg 螂 , o , 4 0 o O 3 O , 口 ; 2. s t me y b o r mo r y oi l帆 a G∞ Re s e n 0 Ge o l o g y旺 孔 d D l o p 础 m En g e r i 鸭 ,s o m e s t Pe t r o m 2 梆 , e , 6 1 0 5 0 0 , ;3 . 厂 D Z e 肌 咖e ,5 0 r 0 Z e 啪 , e , 6 1 O 5 0 0, n o;4 . Ⅳ0 . 2 0以p r 0 d c o n C 0 口 砂 , Q , D 扭 f d , , 8 1 6 4 0 0 , m Ab s t r a c t Ai mi n g a t a mb i g u i t y a n d u n c e n a i n t y 0 f c u r r e n t n u i d p mp e r t y i d e n t i 6 c a t i o n me t h o d s f 0 r v a r i o u s f 0 r n 1 a - t i o n s,f 0 Hn a t i 0 n nu i d p mp e r t y q u a n t i t a t i V e e V a l u a t i o n m0 d e l b a s e d o n ma X i mu m e n t r 0 p y t l 1 e o r y i s p r 0 p 0 s e d a c c 0 r d i n g t o J a y n e s ma x i mu m me s s a g e e n t mp y t h e o r y . B a s e d o n n e l d o i l t e s t i n g d a t a,s e v e ml w e l l l o g g i n g f e a t u r e v a l u e s o f h y d mc a r b 0 n l a y e r ,wa t e r l a y e r a n d d r y l a y e r a r e c o n s i d e r e d a s d e t e ml i n a t i 0 n c 0 r e f 0 r f 0 瑚 a t i o n n ui d pr 0 p e r t y . Me a n w h i l e , e n t mp y w e i g h t i s d e t e n n i n e d 0 b j e c t i V e l y b y c h 0 o s i n g S h a n n o n e n t mp y me t h 0 d b y u s i n g d a t a i n o r d e r t o a V 0 i d a r t i c i a l i n t e I f e I le n c e. Ea c h we l I l o g g i n g p a r a me t e r t o b e d e t e 砷 i n e d i s s u b s t i t u t e d i n t h e q u a n t i t a t i v e e v a l u a t i o n m 0 d e l 0 f m a 【 i m u m e n t mp y t h e o r y t o c a l c u l a t e m i n i m u m e n t r o p y v a l u e s o a s t 0 i d e n t i f y n u i d . 1 i s me t h 0 d c a n i d e n ti f y b o t h f 0 H n a t i o n n u id p I l0 p e r t y a n d l i th 0 l 0 g y w it h h i g h id e n t i c a t i o n a c e u r a c y . Ke y w0r d s d e t e 啪 i n a t i o n c 0 r e; a s s 0 c i a t i 0 n i n d e x; e n t r 0 p y; nu i d p r 0 p e r t y; i d e n t i nc a t i o n me t h o d 收稿 日期 2 0 0 8 _ o 1 2 3 基金项 目西南石油大学青年培养基金项目 Q N J J 2 0 o 8 0 0 7 资助。 作者简介范翔宇,男,1 9 7 5年生,博士,从事测井新技术在石油地质和石油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E ma i l s wp i f x y . s t u d e n t s i n a . c o m 3 2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 0 o 9年 地层流体性质识别 的精度是测井解释的核心问 题 。现今多数流体性质的识别都依靠经验或者少量 的测井新技术 ,准确度不高,而且多为定性或半定 量判别。例如常用 的正态概率分布法、灰色聚类 法 、曲线重叠法 以及交会图版法等,虽然各有其优 点 ,但也存在着各种缺陷。由于油气层 、水层的判 别等都是对流体性质的一种描述 ,因此利用试油资 料准确提炼流体性质 的判别标准尤为重要。此外 , 通过测井资料进行流体性质的评价或岩性的识别受 控于众多测井评价指标 ,而最终流体属性影响程度 决定这些指标在流体性 质评价 中的权重系数 引。 常用的定权方法 专家打分法或 A P H法 也在一 定程度上包含着人的主观偏 向性。如果利用信息熵 自动赋予权重 ,利用最大信息熵模型则能较准确地 识别出流体性质 。 1熵识别模型的建立 1 . 1熵判别标准 从统计学的观点看, 地层某一深度点多次测量 的结果应满足正态分布规律 , 但事实上这是无法实 现的 , 因此只能对同一性质的一段地层进行测量, 其 结果显然也应满足正态分布规律 引。以塔里木油 田英买地区声波测井为例, 将该地 区所有试油层位 的声波测井特征值做直方 图统计 , 根据 正态分布规 律可以得出该地区声波测井判别特征值【 J 。同理 , 将 自然伽马、 密度 、 中子 、 深电阻率 以及深浅 电阻率 比值做直方图统计 , 确定出相应的测井 曲线特征值。 1 - 2熵权的确立 . 在该模型权重系数的确定过程中,设有项评价 指标的个判别样本组成参考数列。为了避免人为主 观因素 的干扰 ,拟 选用 香农 s h a n n o n 熵 的方 法,从实测数据入手,充分利用数据自 身信息客观 地确定熵权 ,具体步骤如下 根据不同的属性将评价指标分为递增 型 随 评价指 标值 的递增 ,样本 属 性 趋优 和递 减 型 随评价指标的递减,样本属性趋优 ,在计算各 指标权重之前 ,先对每个样本进行规一化处理 篙 ㈩ 从而得到新评价样本矩阵为 2 再设第 个评价指标下第 个待评价点评价指标值 比重为 / ∑ 3 则第 个评价指标的 S h a J l n o n熵为 1 m e 一 ∑ l n 4 。 m n 第 个评价指标的权重为 1 一 e / ∑ 1 一 e i 5 l 且满足 ∑ 1 6 1 1 . 3熵模型的建立 根据所确定的 m项评价指标 的 n个 判别样本 组成参考数列 { I 1 , 2 , ⋯ , m; 1 , 2 , ⋯ , n ; 7 流体性质评价标准组成的比较数列为 { l 1 , 2 , ⋯, £ ; 1 , 2 , ⋯, , 孔 } 8 则 j 与 第 个指标的差异用灰色关联系数 , 表示为 , m m脚 埘m B x m △ p △ 9 △ h p △ h mi n mi 式中 △ 为两极最小差 ,表示在各曲 线找出的最小差 的基础上 ,再按 1 ,2,⋯, m aX m aX 找出所有曲线 中最小差的最小值。 △ 为 两极最大差 ,其意义与两极最小差类似。p为分辨 系数 ,一般取 0 . 5时具有较高的分辨率。由于关联 系数过多 ,信息分散,不便于 比较,将其集中在一 起得到关联度 ,且通常由指标权重来反映各指标的 重要程 度 m “ ] 。设 各指标 的权 重分别 为 。 , , ⋯ , 且满足条件 ∑ 1 it 1 O 则关联度计算公式为 , ∑ , 1 1 J1 将样本J 与第 级标准间的相似程度用以样本 与各标准的差异度 u 琦 为权的加权广义距离来表示 , 即有 2 2 , 1 , 2 , 1 , 2 第2 8卷第4期 范翔字等 基于最大熵原理的油气层流体性质识别 3 3 , 【 ∑ , % ] 1 2 由于测井特征值 的统计波动性 以及流体 性质 分级 自身具有模糊性 ,因而 的确定具有不 确定 性,为了描述这种不确定性 ,可将 理解为第 .『 个 样本属于第 级流体的 “ 概率”,其不确定性可用 信息熵表示为 t 一 ∑u 可 l n u 衄 1 3 I ∑n 1 , u 崎 ≥o l , 2 , ⋯, n 1 4 I 流体性质评价的 目的,就是要按照地层流体 标准确定一个合理的流体 因子分级 即 “ 概率” 分配 ,一方面使全体样本与各级 流体判别标准之 间的广义距离之和最小,即有 m i n d ∑∑ ∑ , 1 5 另一方面,应消除由于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的 影响。根据 J a y n e s最大熵原理 ,在一定 的约束 条 件下 ,使系统信息熵最大的分布就是使离差最小的 “ 最佳”分布 ,即有 m a x Ⅳ ∑ 一∑ 坷 l n “ 可 1 6 因此 ,求最优分级即是一个双 目标优化问题 ,构造 复合 目标函数为 m in { u 坷 , 古 u n “ j , l 1 , 1 】 1 1 7 其 中,正参数 用来对 两个 目标进 行平衡 , 可根据实际问题 自身预先 给定 。根据式 1 7 构 造拉格郎 日函数为 L , [ ∑ , 】 古 M 坷 l 卜A 一 1 式 1 8 中为拉格郎日乘数。分别对变量、求偏 导数 ,并令其为 0有 一 10 1 9 茎 吉 n 一 A 。 20 由式 2 0 得 H 坷e x p 一 ∑ B A一1 2 1 代入式 1 9 得 e x p [ 一 1 一 ] 1 / [ ∑e x p ~ ∑ 】 2 2 代回式 2 1 得 “ e x p 一 e x p 一 日 ∑ ‘ I l , 1 2 3 式 2 3 即为基 于熵极大原理 的流体性质定量评价 模型 , 待评价样本应归入 “ 为最小所对应的级别。 2应用实例 以塔里木油 田英买力 一1 Y ML 1井 井 1 0个 层为例 ,采用图 1计算流程,对 中子孔隙度 曲线 、 自然伽马、补偿密度 、声波时差 、孔隙度资料 、深 侧向电阻率 、深浅侧向电阻率比等 7个评价指标进 行了地层流体属性识别。 样本空间与属性分类 标 准 矩 阵 的 确 定 流 体 属 性 识 别 及 结 论 熵 权 的 确 定 属性 测量 精度计 算 图 l 最 大 熵 原 理 计 算 流 程 Fi g.1 C al cu1 a ti O n f 1 ow 0 f ma xi Ⅲu m e nt rO py t h eO ry 2 . 1样本空间矩阵与属性分类标准矩阵的确定 以英买力 一l井 l O个层位 的 7个测井特征值 建立样本空 间矩阵 ,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处 理 表 1 ,并对其 进行模糊聚类 分为干层 、水层 、油 层 ,除不符合试 油结果的层位 ,符合试油结果层 位的7个测井特征值的平均值即为属性分类标准的 标准值 表 2 。 2 . 2熵权的确定 利用公式 1 ~ 6 计算 出评价指标 的熵权 系 数分 别 为 自然 伽 马 占 0 . 1 3 1 1 4 2 , 声 波 时 差 占 0 . 1 0 0 7 2 4 , 深探测 电阻率 占0 . 2 9 5 5 3 7 , 补偿 中子占 0 . 0 7 8 7 1 O , 补偿密度 占0 . 0 7 2 1 8 4, 测井计算孔隙度 占0 . 1 4 9 9 1 2 , 深浅侧 向电阻率 比值 占0 . 1 7 l 7 9 2 。 2 . 3流体属性识别结果 利用公式 7 ~ 2 3 计算出各样本的属性 差异度 ,根据差异度的大小对地层流体属性 进行判断,判断结果和试油结果见表 3 。表 中层位 Y ML 1 4 的判别结果与试油结果不吻合,主要 原 因是该层针对油水属性判断的差异度比较接近,给 流体识别带来了难度。但总体看,基于熵最大原理 3 4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 0 o 9年 的流体识别方法的结果和试油结果的基本吻合度还 是达到了 9 0 %。 表 l 各评价指标参数 归一化数据 T a b l e 1 P a r a me t e r s o f e v a l u a t i o n i n d e x e s n o 珊 a l i z e d d a t a 表2 属性分类标准值 归一化数据 T a b I e 2 S t a n d a r d v a I u e o f p r 0 p e r t y c l a s s i f 直 c a t i 0 n n o 珊 a l i z e d d a t a 表 3 差异度识别和试油结果 T a b l e 3 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 O f d i f e r e n t i a l d q .e e a n d r e s u I t s 0 f 0 n t e s t i n g 3 结 论 1 基于熵最大原理建立的流体识别模 型,能 将油气层 、水层 以及干层 的各种测井 曲线特征值作 为地层流体性质判别核心信息,找出不同流体间的 属性差异度, 并很好地识别待判流体的性质。 2 基于最大熵 的流体性质识别方法 ,避免了 利用单一信息判断流体性质带来的误差较大的缺点 , 能充分利用测井、录井、试油等资料并综合多参数 所含的地质信息 ,从实际指标分析人手 ,客观地 确定熵权、识别流体性质,具有较高的识别精度。 3 为了提高识别精度,需要选择高质量的测 井 、试油资料。特别是 测井资料 ,必须经过深度校 正 、泥浆侵入校正和标 准化后方能使用该流体识别 模型,否则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 1 ]范翔宇,夏宏泉 ,钟 敬敏 ,等 . c MR测井资 料的解释 方法及应 用 [ 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 o o 4 ,2 3 4 7 3 _ 7 5 . [ 2 ] 宋小川. 灰色油藏评价熵模型及其应用 [ J ]. 石油与钻掘工程 , 2 0 0 7 ,l 9 8 4 5 _ 4 7 . [ 3 ] 范翔宇. 基于对应分析理论的油气储层流体识别新方法 [ J ]. 钻采工艺 ,2 0 o 9,3 1 1 3 9 4 2 . [ 4]K霍曼 .多孔饱 和矩形 管 中粘性 随温度变化对熵产 、热和 流体 流动 的影响 [ J ].应用数学 和力学 ,2 o o 7 ,2 8 1 6 1 . 6 9 . [ 5]周 长发 .科学 与工 程数值 算 法 [ M] .北 京 清 华大 学 出版社 , 2 o 0 2. [ 6 ]陈传淡 . 守恒流体力学方程组的熵不等式 [ J ]. 厦门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 o 5,4 4 2 1 6 4 - 1 6 7 . [ 7]宋 子齐 .灰色系统储盖组合精细评 价的分析方法 [ J ].石油学 报 ,2 0 0 2,2 3 4 3 7 41 . [ 8 ]李会. 地化录井技术在长庆区块的应用 [ J ].大庆石油地质与 开发 ,2 0 0 5,2 4 s 1 l 0 3 一 l 0 6 . [ 9 ]杨双玲,张士奇,魏庆芝 . 应用阵列感应资料识别油水层[ J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 0 o 7,2 6 3 l 2 2 一 l 2 4 . 【 1 O ]徐国宾 . 流体最小熵产生原理与最小能耗率原理 I [ J ]. 水利学报 ,2 0 0 3 ,2 2 5 3 5 . 4 O . 1 1 ]徐国宾. 流体最小熵产生原理与最小能耗率原理 Ⅱ [ J ]. 水利学报,2 o 0 3,2 2 6 4 3 47 . 编辑宋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