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正交试验的油气混输泵叶轮结构参数优化.pdf
2 01 2 焦 第 3期 第 4 1卷 第 4 3页 石油 矿场 机 械 OI L F I E LD E QUI P MEN T 2 0 1 2。 4 1 3 4 3 ~4 7 文 章 编 号 1 0 0 1 3 4 8 2 2 0 1 2 0 3 0 0 4 3 0 5 基于正交试验的油气混输泵 叶轮结构参数优化 赵万 勇, 杨登峰 , 王钊 , 李新凯 兰州理工大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 兰州 7 3 0 0 5 0 摘要 以 YQH 1 0 0型油气混输泵效率为优化 目标, 引入正交试验法对叶轮 4种参数进行改变并重 新 配置, 设计了一个 4因素 3水平的正交方案并得到 9种不同模型。采用标准 e双方程模型结合 S I MP L E C算法, 对各种不同结构组合进行数值模拟分析, 得到最优方案; 通过对数值计算的数据 进行极差分析, 获得 了 4个几何参数对效率的影响主次顺序 , 并得 出了最优设计组合。 关 键 词 油气混输 泵 ; 正 交试 验 ; 数 值模 拟 ; 优 化设 计 中 图分 类号 T E 9 6 4 文献标识 码 A Op t i mi z a t i o n De s i g n o f M u l t i p ha s e Pu m p Ba s e d o n Or t h o g o n a l De s i g n ZH AO W a n y on g, YANG De n g f e n g, W ANG Zha o, LI Xi n ka i S c h o o l o f E n e r g Y a n d P o w e r E n g i n e e r i n g, L a n z h o u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L a n z h o u 7 3 0 0 5 0 , C h i n a Ab s t r a c t Ba s e d o n t h e e f f i c i e n c y a s o p t i mi z e d o b j e c t o f t h e YQH一 1 0 0 Ga s o n mu l t i p h a s e p u mp, t h e o r t h o g o n a l e x p e r i me n t a l d e s i g n wa s u s e d t o c h a n g e a n d r e c o n f i g u r e t h e i mp e l l e r f o u r p a r a me t e r s , d e s i g n e d a n o r t h o g o n a l s c h e me wi t h f o u r f a c t o r s a n d t h r e e l e v e l s . Th e s c h e me c o n f i g u r a t i o n g e t s n i n e d i f f e r e n t mo d e 1 . Ad o p t t h e s t a n d a r d d o u b l e e q u a t i o n wi t h e t u r b u l e n c e mo d e a n d t h e S I M PLEC a l g o r i t hm t o c o nd uc t nu me r i c a l s i mu l a t i o n a n d a na l y s i s f or v a r i o us s t r u c t u r a l s c he me s, a n d g e t t he be s t s c h e me .Us i ng t he r a ng e a n a l y s i s t o t he n ume r i c a l d a t a, t he i n f l u e nc e o r de r s o f t h e e f f i c i e n c y c a n b e g e t . a n d a t l a s t we g o t t h e b e s t d e s i g n c o mb i n a t i o n . Ke y wo r d s g a s o n mu l t i p h a s e p u mp ; o r t h o g o n a l t e s t ; n u me r i c a l s i mu l a t i o n; o p t i mi z a t i o n d e s i g n 随着世界经济 的发展 , 各国对石油和天然气 的 需求 日益增加 , 陆上边际油田、 沙漠油田的开发特别 是海上油田的开发成为许多石油生产国关注和研究 的重点。国内外对油气混输泵做 了很多 的研究 , 叶 轮作为油气混输泵 的核心部件 , 可提高两相介质混 合物的压能 , 直接决定着泵的效率和稳定性_ 1 ] 。 目前对混输泵 的设计有 2种 一是从混输机理 出发进行设计 , 例如余志毅、 曹树 良等[ 5 提出的正反 问题迭代的混输泵叶轮水力设计 ; 二是从优化理论 出发, 利用好的优化方法对已有混输泵进行优化 。 优化方法是工程设计的发展方向, 本文从优化 设计理论出发 , 以混输泵效率为优化 目标进行优化 , 根据 L 。 3 正交试验表建立试验方案 。通过 F L U E NT数值计 算得 到试验方 案 的效率 , 并 将 F L U E NT预测得到的混输泵效率代入正交试验表中, 得 到混输泵叶轮优化参数的最佳组合 。 1 正交试 验设计及 因素水 平确定 本文 以 YQH一 1 0 0型油气混输泵为研究对象 , 改变 4种结构参数重新进行结构分配进而得到 9 种 不同参数的混输泵模型, 利用 P r o / E软件对其进行 三维建模 , 并采用正交表 L 。 3 即 4因素 3水平需 作 9 次试验。本文选取的优化参数有 叶轮进 口轮 毂 比 h 、 轮毂半锥角 y 、 叶轮轮缘处叶栅稠密度 、 收稿 日期 2 0 1 1 一 O 9 2 3 作者简介 赵万勇 1 9 6 2 一 , 男 , 甘肃武威人 , 教授 , 硕 士研究 生 , 主要从 事流体 机械 方面 的研 究 , E ma i l d f q i u c h o n g 1 2 6 corn o 石油 矿 场机 械 2 0 1 2 年 3 月 叶轮轮缘处翼型安放角 。根据 L 。 3 正交试验表 建立试验方案, 因素水平取值如表 1 。混输 泵增压 单元 如 图 1 。 表 1 正交试验设计因素水平取值 图 1 混输泵增压单元 2 F L U E N T数值计算 2 . 1 模型 建立 及 网格划分 马希金 、 邵莲等 通过计算模拟得 出, 7 9 1翼型 比较适合油气混输泵内部流动的要求。为节省模拟 计算时间及节省计算 机资源 , 本文采用单通道流场 进行模拟 , 取 1 / 4的流道包 围叶片实体做为流场模 型。分割面处设置为周期性边界, 通过单通道模型 与叶轮全流场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对 比, 数值计算结 果基本一致。 对不同试验方案采用相 同的建模及网格划分方 法 , 由计 算 结 果 知 当 网格 数 从 3 6 2 1 4 6 减 少 到 2 4 4 5 0 6 时 , 计算结果 的变化 已经很小, 但计算时间 却大幅减小。为减少计算时间, 本文取 2 4 4 5 0 6网 格数并采用混 合 网格技术进行 网格划分 。叶轮轮 毂 、 轮缘及叶片表面采用边界层网格 , 叶片进出 口处 分别设置密度盒进行 网格加密 。混输泵叶轮单通道 模型及网格划分如图 2 所示。 图 2 混输泵叶轮单通道模 型及 网格划分 2 . 2 湍流模 型 流场模拟时 , 液相为水 , 气相为空气。紊流计算 采用标准 £ 模型封闭 NS方程 。 2 . 3两相流 模型 采用 Mi x t u r e 模型假设泵中的两相流为气泡均 匀分 布于 液 流 中 , 考 虑 到 B o u s s i n e s q涡 粘 性 模 型 , 油气两相流的基本控制方程组表示如下 连 续方 程为 p k a k Wk , 一0 4 J 动 量方程 为 杀 a k P k 训 叫 kJ 一 一 a k 差 M k ⋯ c 一 ] 式中, P为密度 , k g / m。 ; 为压力 , P a ; W 为相对速 度 , m/ s ; f分 别包 含离 心力 和 科 氏力 , N; 为 等效 黏性系数 ; 为分子黏性系数 ; 为 k相体积分数 ; M 为相 间作 用力 , N 对 于 泡状 流 , 主要 考 虑 阻力 和 附加质 量力 。 在以上各式中, 下标 k代表任意一相 液相或气 相 , i 和J分别代表横坐标及纵坐标方向。 2 . 4 离散 方法及 边界 条件 采用有限体积法对控制方程进行离散 , 对流相 使用二阶迎风格式, 扩散项选用中心差分格式 , 离散 后采 用 S I MP L E C求解 。 在 F L UE NT 中设定如 下 1 流场模拟时, 液相为水 , 气相为空气 。在计 算域的进 口, 认为含气率均布, 两相进 口速度相同, 紊动能和耗散率根据液相速度按下式给定, 即 k i 一0 . O 0 3 u , e 一C 忌 i3 / 。 / l i 式中, z 为进口区的混合长度, 并假定为进 口处 当量 直径的 0 . 0 1 5 倍 。 2 出口边界条件为 o u t f l o w, F l o w R a t e We i g h r i n g为默认值 1 。 3 壁面条件为 流动边界采用无滑移固壁条 件 , 并使用标准壁面函数法确定固壁附近流动I 8 ] 。 对试验模型 1 ~9按相同的网格划分及数值计 算方法进行数值计算 。计算得到气体体积含气率为 1 O %工况下的效率 , 计算结果如表 2 。 3正交试 验结果分析 将数值计算得到的所有试验方案的效率 如表 2所示 作为试验的考查指标。通过直观分析 方案 9 效率最高, 且方案 9的增压不低于设计工况, 因为 本优化只针对效率, 在增压不低于设计工况 的情况 下对增 压不 予考 虑 。 3 . 1极差 分析 极差分析法是处理正交试验数据的一种方法 , 它是通过计算质量指标的极差值找出最优方案。极 差值越大 , 说明该因素的水平变化对质量指标的影 响越大 、 该因素越重要 。表 3为对于设计工况下效 率的极差分析表_ 7 ] 。根据极差的大小可判断出各因 素对 于设计 工况下 效率影 响 的主次 顺序 为 p h t , 根据指标平均值大小得出对于设计工况下效率 最优方案为 A方案 即, h 一0 . 6 5 , y 一6 . 0 , 一1 . 6 , 一1 0 . 0 。与之前通过直观分析得出的方案 9比较 , 要确定设计工况下效率最优设计组合, 还需要通过 数值计算进行 比较 。 表 3设计工况下效率极差分析 3 . 2 再设计及分析计算 对 A方案进行模型设计并采 用与上述相同的 网格划分及数值计算方法。数值计算结果显示 其 设计工况下的效率为 0 . 3 7 0 3 5 , 低于在设计工况 点下的效率 , 所以最终确定方案 9为最优方案。 4 数值模拟优化结果分析 本文对优化后得到的最佳参数水平组合, 按上 文中的建模及网格划分方法进行数值模拟 , 并与优 化前混输泵比较 。限于篇 幅, 本文现只列出含气率 为 1 0 9 / 6 时 的情 况进 行 比较 。 4 . 1 数值 模拟 对 比结果 数值模拟对 比结果如图 3 ~7所示 。 a 优化前 b 优化后 图 3 优化 前后 叶片压力 面静压云 图 9 9 ; 臻 墨 蠹 嚣避 H ∞ 回 ” 2 O1 2正 第 3 期 第 4 1卷 第 4 7页 石油 矿 0I L FI ELD 场 机械 E QU I P ME NT 2 0 1 2 , 4 1 3 4 7 ~5 0 文 章 编 号 1 0 0 1 3 4 8 2 2 0 1 2 0 3 0 0 4 7 0 4 聚驱定向井抽油杆受力与变形计算 刘 辉 , 彭 朋 1 . 大庆油 田有 限责任公 司 第五采油厂 , 黑 龙江 大 庆, 1 6 3 5 1 3 ; 2 . 东北石油大学 , 黑龙 江 大庆 , 1 6 3 3 1 8 摘要 在分析聚驱定向井抽油杆的受力并给 出悬点载荷计算方法的基础上, 应用结构力学的方法推 导了考虑径向力的作用情况下抽油杆的挠度计算公式, 并给 出了杆管偏磨 的判别方法以及扶 正器 的优化设计方案。根据聚驱定向井悬点载荷计算模型得出的计算值, 与实测载荷值相比, 悬点最大 载荷 与 最 小载荷 的平均误 差均 1 0 。通 过现 场 实际应 用 , 大 幅延长 了检 泵周期 , 减 少 了油 井维护 的工作 量。 关键 词 聚合物 驱 ; 定向 井 ; 受 力分析 ; 偏 磨 ; 应 用研 究 中图分类 号 TE 9 3 3 . 2 0 2 文献标识 码 A Fo r c e a n d Tr a ns f o r ma t i o n o f S u c k e r Ro d i n Po l y me r Fl o o d i n g Di r e c t i o n a l W e l l LI U H u i , PENG Pe ng 1 . No . 5 Oi l Re c o v e r y Pl a n t , Da q i n gOi l f i e l d C o ., Lt d ., Da q i n g 1 6 3 5 1 3, Ch i n a; 2 . No r t h e a s t Pe t r o l e u m Un i v e r s i t y, Da q i n g 1 6 3 3 1 8 , Ch i n a Ab s t r a c t Ba s e d o n t h e a n a l y s i s o f s t r e s s e x e r t e d o n t h e b u c k e t r o d s a n d p r o v i d i n g t h e c o mp u t a t i o n a l me t h o d o f t h e l o a d i n g o n t h e p o i n t o f s u s p e n s i o n, u t i l i z i n g t h e me t h o d o f s t r u c t u r a l me c h a n i c s d e r i v e s t h e f o r mu l a o f b e n d i n g d e f l e c t i o n, c o n s i d e r i n g t h e e f f e c t o f r a d i a l f o r c e , mo r e o v e r , d i S t i n g u i s h i n g me t h o d o f e c c e n t r i c we a r a n d t h e o p t i mi z a t i o n me t h o d o f c e n t e r i n g d e v i c e a r e a l s o p r o v i d e d . A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c a l c u l a t e d v a l u e , wh i c h wa s o b t a i n e d b y u s i n g t h e l o a d i n g c o mp u t a t i o n a l mo d e o f t h e p o i n t o f s u s p e n s i o n o n t h e d i r e c t i o n we l l wh i c h u s i n g p o l y me r f l o o d i n g, c o mp a r e s t o t h e me a s u r e d v a l u e , t h e a v e r a g e e r r o r o f ma x i mu m a n d mi n i mu m l o a d o f p o l i s h e d r o d l o a d i s l e s s t h a n 1 0 , i t c a n e x t e n d t h e c i r c l e o f p u mp i n s p e c t i o n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a n d r e d u c e t h e wo r k i n g c a p a c i t y o f o i l we l l ma i n t e n a n c e b y t 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i n t h e f i e l d . Ke y wo r d s p o l y me r f l o o d i n g; d i r e c t i o n a l we l l ; f o r c e a n a l y s i s ; e c c e n t r i c we a r ; a p p l i c a t i o n s t u d y [ 3 ] [ 4 ] r- s ] 马希金 , 刘高博 , 胡忠辉 , 等 . 动叶片重叠系数对油气混 输泵效率 的影 响[ J ] . 石油矿场机 械, 2 0 1 1 , 4 0 5 1 7 2O . 邵 双林. 摆动转子式 油气混输 泵的应 用与 维护[ J ] . 石 油矿场机械 , 2 0 1 0 , 3 9 9 9 2 9 4 . 余志毅 , 曹树 良, 彭 国义. 运用正反 问题迭代 法进行 叶 片式油气混输泵叶轮的水力设计[ J ] . 机械工程学报, 2 O0 6, 4 2 4 1 O 8 11 2 . C 6 3 马希金 , 邵莲 , 曲 鑫 , 等. 油气混输泵叶片参数 匹配 的优化 E J ] . 西华 大学学 报 自然科学 版 , 2 0 0 9 , 2 8 2 6 3 - 66 . V 7 ] 王春林 , 刘红光 , 司艳雷 , 等. 基于正交设 计法的旋流 自 吸泵泵 体 结 构 优 化 [ J ] . 排 灌 机 械 , 2 0 0 9 , 2 7 4 2 24 22 7. L 8 ] 马希金 , 胡忠辉 , 周贯五. 油气混输 泵叶轮 叶片重 叠度 数值模拟[ J ] . 石油矿场机械 , 2 0 1 1 , 4 O 6 5 3 5 7 . 收稿 日期 2 0 1 1 - 0 9 ~ 1 4 作者简介 刘 辉 1 9 8 3 一 , 男 , 黑龙江安达人 , 主要从 事油田机采管理工作 , E - ma i l l i u h u i 5 c p e t r o c h i n a . c o m. c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