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BM方法的石油筛管双梯形缝流动研究.pdf
石 油机械 C H I N A P E T R O L E U M M A C H I N E R Y 2 0 1 1 年第 3 9卷第 5期 专题研 究 基于 L B M方法的石油筛管双梯形缝流动研究 李 夯 刘永红 王亚洲 李 山 徐艳迪 中国石油 大学 华 东机 电工程学院 摘要双梯形缝隙结构与传统 的缝隙结构相比具有更大的流通容积,并且与同样流通容积的 矩形缝隙和梯形缝 隙相比流动阻力更小,可进一步提高采油效率。利用格子 b o l t z m a n n方法对双梯 形缝 隙内的流场进行研究,采用 D 2 Q 9离散速度模型,并采用具有二阶精度 的 G u o格式处理边界 的分布函数,将边界节点 的分布 函数分为平衡态和非平衡态。结果表明,扩散角度越大,涡旋脱 离越 明显,并且越大的扩散角,脱离涡旋的尺度越小;随着筛管径 向长度的增大,速度均值整体 上呈减小的趋势 ;转折处宽度越大,速度均值越小,总体压力均值越小。 关键词 双梯形缝格子 b o h z ma n n G u o格式L B M模型 流动研究 0 引 言 随着现在对油气田开发步伐的加快 ,油井的出 砂量逐渐增加 ,实施 防砂措施将不可避免 。 。机 械防砂作为防砂的重要手段 ,是现今应用最广泛的 防砂方式之一 。割缝筛管作为机械 防砂 的基 础设 备 ,其缝隙流通特性对油 田开采非常重要。一般来 说 ,就筛管的缝隙结构而言,筛管可分为矩形缝隙 和梯形缝隙,由于梯形缝容积较矩形缝大 ,原油通 过时不容易造成堵塞 ,并且具有 自洁功能,因此在 实际应用中更有利于原油的开采。近年来 ,一种双 梯形结构的新型复合缝被提 出 J ,与传统的缝隙 结构相 比,双梯形缝具有更大的流通容积 ,并且与 同样流通容积的矩形缝隙和梯形缝隙相比,双梯形 缝隙的流动阻力更小 ,可进一步提高采油效率,提 高开采 的经济适用性。 笔者利用格子 b o l t z m a n n方法对双梯形缝 隙内 的流场进行研究。格子 b o l t z a m n n方法基于分子动 理论 ,在许多传统模拟方法难以胜任的工程计算领 域 如微尺度流动换热、多孔介质等 ,该方法都 可 以进行有效地模拟计算 ,成为一种重要的科 学研究手段。 1 双梯形缝 L B M模 型 1 . 1 双梯 形缝的 结构 筛管双梯形缝结构示意图如图 1所示。图中, 为第 1 个梯形的扩散角 ; 为第 2个梯形的扩散 角; 为人 口处梯形缝宽度 ;f 为双梯形缝转折处 宽度;f ’ 为出口处梯形缝宽度;h为双梯形缝的长 度 ,即筛管的厚度。若考虑筛管的厚度为定值 ,则 上述参数决定了筛管的结构。若设转折处 即2个梯 形的交接处距离人 口为 h ,则 a与 可由 、Z 、 Z 和 h 表示 ,即 f 0 、Z 、Z 和 h 决定 了筛 管 的 结构 图 1 筛管双梯形缝结构示意图 1 . 2 L B M模 型 格子 b o h z m a n n 方法的离散化速度模型为 re 6 , t 一 r , t 基金项 目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 “ 可 自适应膨 胀防砂筛管及其应用技术基础研究 ” 5 0 8 7 4 1 1 5 ;国家 “ 8 6 3 ”计 划项 目 “ 3 0 0 0/ r l 深水防喷器组及控制系统的研制 ” 2 0 0 7 A A 0 9 A1 0 1 。 2 0 1 1 年 第 3 9卷 第 5期 李 夯等 基 于 L B M 方法的石 油筛管双梯形缝流动研 究 一 l r , t 一 r , t I / 丁 1 其中, r ,t 和 r , 是与第 O L 个方向上的 速度 e 相对应的粒子速度分布函数和平衡态分布 函 数,丁表示无量纲的松弛时间,6 是时间步长。 e 表示离散速度矢量 ,采用 D 2 Q 9离散速度模 型 ,如 图 2所 示 。 \ / \ 图3 双梯形缝 的格 子模 型 定义变量 q如式 6 所示 q q 采用具有 二阶精 度的 G u o格式处理边界的分 布函数 ,其基本思想是将边界节点 的分布函数分为 平衡态和非平衡态 ,平衡态部分由一个虚拟的平衡 态分布函数代替 ,而非平衡态部分 由相邻流体节点 的非平衡态部分插值获得。 o流体 节点 固体 节点 -固体 的边界 节点 物 理边 界 上节点 图 4模 型 边界 描 述 边界节点 上待定 的分布函数表示为 , t ’ r , t 7 式 7 中右边第 1项表示平衡态部分 ,第 2 项表示非平衡态部分 ,“”表示碰撞后 。对 于平 衡态可表述为 , t f 2 P 6 , “ 6 , t 8 未知值可由如下式子进行插值获得 当 g ≥q 时 , P P r s 9 “ 1 0t I U “ 6 一 当 q q 时 , P P 1 1 M q 1_g q 』 1 2 其 中,q 表示判断系数 ,可取 0 . 7 5 ] 。 对于非平衡部分则 由流体节点上 的分布函数插 值来获得 当 q ≥q 时 , ’ , t r e , t - f r i , t 1 3 当 q g 时 , / ’ g , 一 _厂 re , 】 1 一 g [f re , 一 jgeq rsz , ] 1 4 2 数值模拟 L B M 模型 的计算 网格 为 N xm y6 0 0 X 8 0 。 为 了方便起见 ,流场描述单位采用无量纲 的格子单 位 。人 口 f 0 4 0 ,出 口 Z 8 0 ,h 1 2 0 0 ,通 过 调 ,一 整 f 来控制 双梯形缝 的狭 窄程 度。可选择 如下 3 种不 同模型,如表 1所示 。 石 油机械 2 0 1 1年第 3 9卷第 5期 表 1 双梯形缝模型 人 口处采用速度边界条件 ,边 界采用 G u o曲 线边界条件。分别对 MA、MB及 MC这 3个模型 进行计算。 2 . 1 固定 时双 梯形 缝 的流场分 析 图5和图 6显示 了当 R e 3 0 0时双梯形缝内的 流线 图与涡线图。流线整体呈现规则 的平滑层流特 性 ,在缝 的人 口处出现速度环流,这主要是由入 口 处的渐扩结构所造成 的。随着转折处的增大,速度 环流区域逐渐减小。速度最大的区域均出现在人 口 处 的上下两侧。当转折缝宽是 5 0格子单位 时,双 梯形缝 的转折不明显 ,双梯形缝的尾端涡旋脱离明 显 ,当转折宽度逐渐增大时,双梯形缝尾端观察不 到涡旋的脱离 ,然 而转折发生 的前端涡旋脱离 明 显 ,并且转折宽度越大 ,脱离涡旋越小。由此可 以 看出,扩散角度越大 ,涡旋脱离越明显 ,并且越大 的扩散角 ,脱离涡旋的尺度越小 。 羹 筐囊墓鍪霎 ” 1 面 丽 0 b . 转折 宽度6 O 格子 单位 C . 转折 宽度7 0 格 子 单位 图 5 双梯形缝流线 图 8 6 4 2 a . 转折宽 度5 0 格 子单位 b . 转折 宽度6 O 格 子 单位 c . 转 折宽度7 O 格 子 单位 图6双梯 形缝 涡线图 2 . 2 不 同 如 下 双梯 形缝 的流场 分析 选取转折宽度 6 0格子单位 ,分别考察雷诺数 为 5 0 0 、7 0 0 、9 0 0及 1 1 0 0时双梯形缝内的流场 分布。 图 7和图 8分别为双梯形缝 的流体 图和涡线 图。从图 7 、图 8可 以看 出,不 同 m 的流体流过 双梯形缝时流场略有不 同,随着 船 的增大,中部 的速度环流逐渐变得狭长 ,靠近边界处的流动仍呈 现明显的层流状态。随着 的增大,靠近入 口边 界的涡旋脱离现象变得不明显。 X a Re500 8 6 4 2 8 6 4 2 b Re 7 0 0 X C . Re 9 0 0 X d Re l 1 O0 图 7双梯形缝 流线 图 a . Re500 b Re 70 0 c Re9O 0 d. Re 1 1O O 图 8双 梯 形缝 涡 线 图 2 . 3 不同胁 与转折处宽度下双梯形缝的速度分析 将格子单位 与实际单位进行换算 ,取 人 口为 0 . 4 mm,出口为 0 . 8 m m,长度为6 m m,其余数据 皆按此 比例缩放。取流体粘度 为 0 . 0 0 3 5 P a8 , 计算结果如图 9和图 1 0所示 。由于较大的速度变 化主要集中在距离入 口很近的地方 ,所以仅研究筛 管径 向长度在 0 . 0~0 . 5 mm范围 内速度的变化。 2 0 1 1年 第 3 9卷 第 5期 李 夯等 基 于 L B M 方法的石油 筛管双梯 形缝 流动研 究 从图 9可以看 出,随着筛管径 向长度 的增大 ,速度 均值整体上呈减小 的趋势 ,由于速度环流的影响 , 速度下降趋势在径 向长度为 0 . 1~0 . 3 mm的位置 有所减缓 ,不同 时的速度 图趋势基本相同。 0 7 0 6 , 0 .6 官 0 . 5 坦 露 0 . 5 越 0. 4 0. 4 O . 0 0 . 1 0 . 2 O . 3 0 4 0 . 5 沿筛 管 的径 向长度 / mn l a .Re 500、 60 0、 700 0 0 0 . 1 0 . 2 0 . 3 0.4 0 5 沿 筛管 的径 向长 度 / mm b. Re800、 90 0、 1 0 00 图 9 不 同J R e时双梯形 缝的速度 措 筛 管 的 径 向 长 厦h/ m m 图 1 0不 同转折 处宽度 的双梯形缝 的速度 图 1 O采用 R e 5 0 0,由于 R e 相 同并且 粘度设 置相同 ,3种情 况下入 口速 度保 持一致 。可 以看 到 ,尽 管 初 始 速 度 一 样 ,但 是 随 着 径 向 长 度 的增 大 ,3种情况下的速度值变 的明显不同,转折宽度 越大 ,速度均值越小。 2 . 4不 同 与 转 折处 宽度 下双 梯 形缝 的压 力分 析 图 1 1 显 示 了不 同 下 压力 沿 筛管 径 向的 变化 情 况 。 同样 ,压 力 的变 化 主要 集 中在缝 口处 ,所 以 研 究 0 . 0~0 . 5 mm 范 围 内压 力 的变 化 。 由 图可 以 看 出,压力 逐渐下 降 ,但是 在 0 . 1 mm 左右 时变 缓 ,随着 尺 e的增大,压力值减小。 图 l 2为 R e5 0 0 ,不 同转折处 宽度下 双梯形 缝的压 力。从 图可 以看 出 ,随着转 折处 宽度 的增 大 ,总体压力均值减小 ,不同转折处宽度的压力均 值在不同位置差距基本相 同。 一 1 1 1 凸 _ 一 1 一 1 露 一1 出 一 1 一 \ 一 露 一 一 出 一 \ 一 一 出 一 沿 筛管 的径 向长度 / mm a . Re 5 0 0 、 6 0 0、7 0 0 O. 0 图 1 1 0 . 1 0 . 2 0 . 3 0 .4 0 . 5 措 筛 管的 径 向长度h /mm b . Re 8 0 0 、9 0 0 、 1 0 0 0 不 同 下 双梯 形缝 的 压 力 沿 筛管 的径 向长 度 / mm 图 1 2 不 同转折处 宽度 下双梯 形缝的压力 3 结 论 1 对不 同结 构 的双梯 形缝 流场 分析 表 明, 扩散角度越大 ,涡旋脱离越明显 ,并且越大的扩散 角 ,脱离涡旋 的尺度越小。随着 e的增大 ,中部 的速度环流逐渐变得狭长 ,靠近边界处的流动仍呈 现明显的层流状态 ,并且靠近入 口边界的涡旋脱离 现 象变 得不 明显 。 2 随着筛 管径 向长度 的增大 ,速度均值整 体上呈减小 的趋势 ,由于速度环流的影响,速度下 降趋势在径 向长度 为 0 . 1~0 . 3 mm 的位置有所减 缓 ,压力 亦呈现 逐渐下 降的趋势。转 折处宽度越 大 ,速度均值越小 ,总体压力均值越小。 下转 第 2 9页 2 2 3 3 4 4 5 5 6 6 2 0 1 1 年 第 3 9卷 第 5期 祝 效华等 扭转 冲击钻具设计与 室内试验 ~ 2 9一 的试制后 ,又对其进行室内试验和性能检测。试验 设备包括扭转冲击装置 、井下T具试验台 、压力传 感器 、Y 异步电动机 、P L C控制系统 、示波器及 夹具等。 将扭转 冲击装 置安装 于试 验 台上 ,连 接传感 器 、电动机 及 P L C控 制 系统 。定 轴 和 电 动 机 上 分 别装有 同步轮 ,电动机通过 同步轮带动定轴 同步转 动。P L C控制系统控制电动机的启动和停止及 电动 机运转 的参数设置与数据显示。 P L C控制系统装有变频器 ,通过其调节电动机 的转速和扭矩。为避免损坏试验装置 ,试验过程 中 电动机转速和扭矩 由e J , N大缓慢升高 ,电动机带动 定轴同步转动 ,滑动块 与传动轴 产生周期性 的碰 撞 。试验过程 中注意对 电源纹波的处理并控制变频 器对传感器信号的干扰 。 室内试验结果表明,扭转冲击副运转顺利 ,滑 动块与传动轴周期性 的碰撞可对传动轴施加周期性 的低幅高频扭 向冲击。 4 结 论 1 扭转冲击钻具 能减轻或消 除钻 头的粘滑 振动 ,提高硬地层机械钻速 。 2 扭转冲击钻具 长度小 ,对下部 钻具组合 的影响很小 ,无橡胶和 电子元器件 ,可用于高温环 境 ;流体压耗小 ,能量利用率高。 3 仿真分 析和室 内试验表 明 ,扭 转冲击钻 具工作原理正确 ,结构可靠 ,可给钻头提供周期性 的低幅高频扭 向冲击 ,有利于提高机械钻速 。 参考文献 [ 1 ] 菅志军 ,张文华 ,刘 国辉 ,等 .石油 钻井用 液动 冲 击器研究现 状及 发展趋 势[ J ].石油 机械 ,2 0 0 1 , 2 9 1 1 4 34 6 . [ 2 ] 杨 顺辉 .液动射流式 冲击器 的研究 现状与 发展方 向 [ J ].石油机械 ,2 0 0 9 ,3 7 2 7 3 7 6 . 『 3 ] F e a r M J ,A b b a s s i a n F,P a r f i t t S H L ,e t a 1 . T h e d e s t r uc t i o n o f PDC bi t s b y s e v e r e s l i p s t i c k v i b r a t i o n [ R]. S P E 3 7 6 3 9 . [ 4] 冯定,卢运娇,余继华 ,等 .涡轮钻具涡轮节模 块化设 计 方法研 究 [ J ].江 汉石 油学 院学 报, 2 0 0 4,2 6 1 1 1 91 2 0 . [ 5 ] 成海 ,郑卫建 ,夏彬 ,等 .国内外涡 轮钻具 钻 井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 J ].石油矿场机械,2 0 0 8 , 3 7 4 2 83 1 . [ 6 ] 赵腾伦 . A B A Q U S 6 . 6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 M]. 北京 中国水利水 电出版社 ,2 0 0 7 . 第一作者简 介 祝效 华 ,副教授 ,生 于 1 9 7 8年 ,2 0 0 0 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学 院机械制 造专业 ,2 0 0 5年毕业 于西南 石油大学机械设计 及理 论专业 ,获博 十学位 ,现从 事杆管 柱力学及井下工具 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地址 6 1 0 5 0 0 四川 省 成 都 市。 电 话 0 2 8 8 3 0 3 5 2 6 2 。E ma i l z x h t h l 1 3 1 6 3.c o rn 。 收稿 日期 2 0 1 01 1 一 O 9 本文编辑丁莉萍 上接 第 1 5页 [ 2 ] [ 3 ] [ 4 ] [ 5 ] 参考文 献 李鹏华 .稠油开采技术 现状及展望[ J ].油气 田地 面工程 ,2 0 0 9 ,2 8 2 91 0 . 王大为 ,周耐强 ,牟凯 .稠 油热采 技术 现状及 发 展趋势[ J ].西 部探 矿 T程 ,2 0 0 8 1 2 1 2 9 1 31 . 陈保 钢 .深 层 厚 稠 油 油 藏 泥质 细 粉 砂 防治 技 术 [ J ].钻采工 艺 ,2 0 0 9,3 2 2 1 0 61 0 8 . 董长银 ,张琪 ,孙炜 ,等 .砾石 充填 防砂工 艺 参数优化设计[ J ].中国石 油大学学报 自然科 学 版 ,2 0 0 6,3 0 5 5 7 6 1 . Da v i d U, He nk y C.Ev a l u a t i o n o f s a ndc o nt r o l c o mp l e t i o n s i n t h e d u r i s t e a m fl o o d ,s u ma t r a ,i n d o n e s i a『 J ]. S P E D r i l l i n g a n d C o mp l e t i o n,2 0 0 9,2 4 1 1 3 7 1 43. [ 6 ] [ 7 ] [ 8 ] L i Ha n g , L i u Y o n g h o n g, Ma J i a n mi n, e t a 1 . F l u i d r e s i s t a n c e a n a l y s i s o f s a n d c o n t r o l s l o t t e d l i n e r wi t h c o i n p o u n d c a v i t y b a s e d o n fl u e n t[ C ]. I n t . C o n f . Me a s . T e . c hn o 1 .Me c h a t r o n i c s Aut o m ,I CMTMA ,Ch a n g s h a,C hi n a Ma r c h 1 3 1 4,2 01 0. 何雅玲 ,王勇 ,李庆 .格子 b o h z m a n n 方 法的理 论及应用 [ M].北京 科学 出版社 ,2 0 0 9 4 9 . 李 玉柱 ,苑 明顺 .流体 力学[ M].北京 高等 教 育 版社 ,2 0 0 8 1 2 1 . 第一 作者 简介 李夯 ,生于 1 9 8 3年 ,现为 中国石 油 大学 华东 机械 电子专业 存读博 十研究 生 ,主要 从事 可 膨胀 防砂管 的设计 与研 究T作 。地址 2 5 7 0 6 1 山东省东营 市 。 Ema i l l i h a n g j i d a y a h o o . c o l n . c n 。 收稿 日期 2 0 1 01 2 2 8 本 l义编辑王刚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