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甲酸盐钻井液配方优选及其性能评价.pdf
第 3 1卷 第 1 期 2 0 1 4年1 月 钻井 液与 完井液 DRI LLI NG F LUI D C0M P LE TI ON F L UI D V 0 1 . 3 1 No . 1 J a n .2 0 1 4 d 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1 - 5 6 2 0 . 2 0 1 4 . 0 1 . 0 1 0 高密度甲酸盐钻井液配方优选及其性能评价 叶艳 , 安文华2 , 尹达 , 赵姗姗 , 梁红军 , 卢虎 , 李磊 1 . 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 ,北京 ; 2 .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新疆库尔勒 叶艳等 . 高密度甲酸盐钻井液配方优选及其性能评价 [ J ] . 钻井液与完井液,2 0 1 4 ,3 1 1 3 7 3 9 ,4 3 . 摘要针对超深井复杂井高温高压高矿化度等 “ 三高”苛刻井下环境,在饱和盐水磺化钻井液基础之上,综合各 种单因素的影响,优选出高密度 甲酸钾饱和盐水磺化钻井液体系。该钻井液由高浓度甲酸钾基液、抗高温抗盐磺酸盐 复合共聚物D3 0 0 、 复合磺化处理剂、 p H值缓冲剂、 磺化沥青以及表面活性剂等组成。该体系能够抵抗 1 6 0 ~1 8 0 o C高温, 密度在 2 . 2 g / c m 以上,抑制性远强于常用无机盐钻井液,润滑性良好,抗盐至饱和、抗钙达 8 0 0 ~1 0 0 0 mg / L,还可 循环利用。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体 系的综合性能优良,能显著降低循环压耗,可以适应深井、超深井、巨厚复合盐 层以及盐下储层的钻井。 关键词 甲酸盐钻井液 ; 高密度钻井液 ; 高温稳定性 ; 抑制性 ; 润滑性 ; 抗固相污染 中图分类号 T E 2 5 4 . 3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1 . 5 6 2 0 2 0 1 40 1 0 0 3 7 0 3 甲酸盐钻井液与普通高密度饱和盐水磺化钻井液 相比,能降低体系固相含量,提高热稳定性 , 保持更 合适的流变性 ,能适应深井、超深井、巨厚复合盐层 以及盐下储层的钻井,克服了饱和盐水高密度磺化钻 井液密度调节能力较低、抗温抗盐能力有限、维护周 期频繁 、抑制性 、流变性和失水造壁性之间矛盾突出 的难题。针对超深井复杂井高温高压高矿化度等 “ 三 高”苛刻井下环境 ,在饱和盐水磺化钻井液基础之 上,综合各种单因素的影响,优选出高密度甲酸钾饱 和盐水磺化钻井液体系。该体系配方适用于深井超深 井,尤其是巨厚复合盐层的钻井,在密度为 1 .8 ~2 - 3 g / c m3 条件下抗温达到 1 8 0℃、抗盐至饱和、抗钙达 8 0 0 ~l 0 0 0 mg / L,还可循环利用。【 J 1 甲酸钾 对膨 润土 Z e t a电位 的影 响 目 前所用水基钻井液体系仍然是建立在以带负电 的黏土颗粒所形成的悬浮体系基础之上。实验研究 了 不同浓度 甲酸钾溶液对黏土颗粒电动电位的影响 ,并 与其它无机盐进行对比分析。实验所用膨润土必须先 经过纯化处理。采用 1 8 4 团膨润土,先用 H O 混合, 静置 2 4 h ,再置于 6 0℃水浴中分解过量的 H O , 1 0 5 oC 下烘干粉碎, 反复用蒸馏水洗净、 离心分离 8 次, 去除杂质, 再将纯化后的土粉于 1 2 5℃恒温干燥至恒 重,放人干燥皿中冷却备用。 用纯化土粉配制 0 . 0 5 % 浓度的悬浮液 ,用 Na O H 调节 p H值在 9 ~1 0 ,加入不同浓度 H C O O K、K C 1 、 N a C I 、C a C 1 , ,采用 D X D . 1 1 电视显微电泳仪分别测 试不同浓度的各种盐类对黏土颗粒电动电位的影响, 实验结果见图 1 。 翥 孽 0 一l 0 - 2 O -3 O 4 o .5 0 不同盐加量, % 图 1 盐浓度变化时对黏土颗粒 ∈电位的影响 由图 1 可知,甲酸钾能够显著降低黏土颗粒的 负电位,抑制性比氯化钾等无机盐类高很多,但没有 使黏土颗粒的 电位发生逆转,能够与常用的阴离 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 “ 塔里木盆地库车前陆冲断带油气开发示范工程” 2 0 1 1 Z X 0 5 0 4 6 ; 国家 自 然科学人才基金 . 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项 目 “ 复杂油气井钻井与完井基础研究” 5 1 2 2 1 0 0 3 。 第一作者简介 叶艳,现在 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 从事油气井化学工程研究工作。地址 北京昌平区府学路 1 8号 ;邮政编 码 1 0 2 2 4 9;电话 0 1 08 9 7 3 3 8 9 3; E ma i l y e e r 9 9 6 1 2 6 . t o m。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3 8 钻井液与 完井液 2 0 1 4年 1月 子胶体体系配伍使用。与无机盐相比,甲酸钾腐蚀性 小得多,抑制性更强。此外,甲酸根与黏土不发生反 应,和地层水配伍,与地层中普遍存在的N a 、C a 2 、 Mg 等阳离子不生成沉淀。 2 甲酸钾 聚磺钻井液与无机饱 和盐水 磺化钻井液性能对比 通过室内单剂及其加量优选,确定高密度甲酸钾 聚磺钻井液体系的配方如下。 3 %~4 % 膨润土 0 . 1 %~0 . 2 % D3 0 0 0 . 4 % -- 0 . 6 % K 2 C O 3 0 . 8 %~1 . 2 % KO H 1 2 %~1 4 % 复合磺化处理剂 2 %~4 % 磺化沥青 1 %~3 % S P 一 8 0 3 0 %~1 0 0 % 甲酸钾 重晶石粉 现用的无机饱和盐水磺化钻井液体系配方如下。 1 . 5 %~2 . 5 % 膨润土 2 %~3 % 烧碱 6 %~ 8 % 磺化单宁 5 %~6 % 磺化酚醛树脂 0 .2 %~ 0 . 5 %S P . 8 0 7 %~1 2 % K C 1 1 5 %~2 2 % Na C I 5 %~6 % 磺化沥青 重晶石粉 将以上 2 种配方在 1 6 0℃温度下热滚 1 6 h 后进 行常规性能测试, 测试温度为常温, 测试结果见表 1 。 由表 l 可知,高密度甲酸钾聚磺钻井液密度高达 2 .2 5 g / c m ,在保证高密度的同时钻井液流变性较好,黏 度适中,切力较小,高温高压滤失量低 ; 而无机饱和 盐水磺化钻井液在 1 6 0℃老化后的黏度、切力偏高, 终切达到 2 O P a ,高温高压滤失量为 1 2 m L ,相对于 甲酸钾体系的 8 . 2 mL 也偏高。 表 1 2种盐水钻井液在 1 6 0℃热滚 1 6 h后的常规性能 钻井液类型 , 一P V / . Y P/ g / c m mPa S Pa ● f / F L 泥饼厚 P a / P a m L度 / mm p H 甲酸盐聚磺2 .2 5 4 4 4 . 5 2 . 5 / 1 3 . 0 8 . 2 2 . 0 8 饱和盐水 2 . 2 6 6 6 1 O . 5 4 . 0 / 2 0 . 0 1 2 . 0 2 . 2 9 注 测定温度为常温。 3 高密度 甲酸盐钻井液的性能评价 3 . 1 高温稳定性 对比2 种盐水钻井液体系的抗高温持续稳定性, 实验结果见表 2 。从表 2可以看出,随着处于 1 6 0℃ 高温条件时间的增长,甲酸盐聚磺钻井液的黏度、切 力基本不变 ,在 1 6 0℃老化 7 d后 ,滤失量也只是略 有增加,说明该配方具备优良的持续高温稳定性 ; 无 机饱和盐水磺化钻井液体系在 1 6 0℃老化 4 8 h后黏 度切力明显增大,滤失量也较大,7 2 h 后钻井液完全 丧失流动性,说明该体系长期高温稳定性较差。 表 2 2 种盐水钻井液在 1 6 0℃热滚后的性能 甲酸盐聚磺钻井液的抗温实验结果见表 3 。实验 结果表明,随着测试温度升高 ,钻井液流变性变化不 大,在适当增加复合磺化处理剂胶液浓度后,体系即 可保证良好的滤失.1生 能,抗温至 1 8 0 ℃。但是,无机 饱和盐水磺化钻井液随着老化温度升高增稠严重,结 构增强,滤失失控 ,主要原因是由于高密度饱和盐水 磺化钻井液中的处理剂在持续高温条件下发生了交联 反应 。 相对于现用无机饱和盐水磺化钻井液抗温能力不 足的状况,以上 2 组实验证实了高浓度甲酸钾聚磺钻 井液具有良好的长期高温稳定性 ,抗温可达 1 8 0 o 。 表 3 高密度甲酸钾聚磺钻井液基本配方的抗温性能评价 钻井液 磺化处刀 p / P , r尸 / GP f / 凡 H T H P / 泥饼厚 类型 理剂 / 0 / 0 o C g / c m3 mP a s P a P a / P a mL 度 / mm I- I n 3 . 2 抑制性 高浓度甲酸钾的使用大大降低了钻井液的水活 度,以甲酸钾为基液的钻井液可抑制地层黏土矿物的 水化,防止钻井液性能恶化,避免井塌、缩径等井下 复杂情况,保持井壁稳定。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第 3 1 卷 第 1 期 叶艳等高密度甲酸盐钻井液配方优选及其性能评价 3 9 使用粒径为 2 ~3 .2 m m的克深 5 井苏维依组露 头岩屑,将 3 0 g 岩屑分别加入等量的自来水、盐水 钻井液及基本配方中,1 6 0℃高温老化 1 6 h 后用孔径 为 O .4 5 m m的筛网进行回收,实验结果见表 4 。 表 4 不同钻井液的岩屑滚动回收率 由实验结果对比分析可知,岩屑在清水中几乎全 部溶解 ,在基本配方中的回收率却高达 9 5 %,且远 高于所用无机盐水钻井液的岩屑 回收率。说明此 甲酸 盐钻井液具有很强的抑制性,可降低岩屑在其中的水 化分散程度。 3 . 3 润 滑性 甲酸钾的使用一方面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体系固 相含量,另一方面其本身就是很好的润滑剂,可提高 钻井液液相的润滑性,2 方面都可使体系的摩擦系数 降低。使用 E . P极压润滑仪测得基本配方的摩擦系数 为 0 . 1 7 7 2 , 而各种水基钻井液的摩擦系数在0 .2 ~0 .3 5 之间,由此可以看出,该甲酸盐钻井液基本配方具备 优良的润滑性能。 继续测试该配方在 1 8 0℃下的抗盐、钙综合污染 能力,结果见表 6 。结果证实,适量增加复合磺化处 理剂的用量 ,该配方在 t 8 0 o C 时也能抗 1 0 %盐和 3 % 石膏的综合污染。 表6 盐、 钙同时存在下基本配方的抗污染能力 1 8 0 o C X1 6 h 石膏/ 磺化处D3 0 0 / PV / Y P / G F L H T H P / 泥饼厚 % 理齐 0 / % % mP a . s P a P a / P a mL /度 / mm p H 3 4 0 40. 0 1 3 . 0 5. 5 / 1 8.0 3 7. 0 1 2 . 0 7 . 5 3 4 0 . 1 5 9 .0 8 . 0 3 . 5 / 1 9 .0 3 0 . 0 7 . 5 3 4 0. 2 9 0. 0 1 2 . 0 4. 0 / 21 . 0 2 2. 0 l 1 . 0 7 . 5 3 8 O 9 3 . O 1 7 . 5 8 . 0 / 3 2 . 5 6 . 0 2 . 0 7 . 5 2抗盐 、钙 、固相综合污染 能力评价。进一步 考察该高密度甲酸盐钻井液的抗盐、钙、固相综合污 染能力,结果见表 7 。实验结果表明,在盐、钙、固 相综合污染的情况下,仍然可通过适当调整磺化处理 剂胶液浓度的方法来应对 ,钻井液抗污染的能力强, 并且能够保证较好的流变性和可调节性。 表 7 基本配方抗盐、 石膏、 岩屑综合污染能力 1 6 0 o C X 1 6h 岩屑 Na C 1 / 磺化处P V / Y P / 粉 / %% 理剂 mP a S P a P a / P a ‰ mL 饼厚 / mm p H 度 1 5 0 0 5 9 . 0 1 3 . 0 7 . 5 / 3 1 . 5 1 3 . 0 4 .0 7 . 5 1 5 1 0 0 5 8 . 0 8 . 5 4 . 0 / 2 3 . 0 4 4 . 0 1 2 . 0 7 . 5 1 5 1 0 4 4 3 . 0 3 8 . 5 2 . 5 / 1 6 . 0 7 0 . 0 2 1 . 0 7 . 5 3 4 抗综合污染能力 1 5 1 0 8 7 8 .0 1 2 . 0 5 . 5 / 2 5 . o 1 6 . 0 6 . 0 7 . 5 1 抗盐、钙综合污染能力。评价了甲酸钾聚磺 钻井液的抗盐、钙综合污染能力,在 1 6 0℃的实验结 果见表 5 。 表5 盐、 钙同时存在下基本配方的抗污染能力 1 6 0 o C X1 6 h 注 配方 中增加 4 %磺化处理剂 ; 基本 配方中加入 了 1 0 %Na C1 。 由实验结果可以看 出,配方在有 1 0 %盐存在时, 抗钙能力降低,但适当增加复合磺化处理剂的加量后 即可抗住 3 %的石膏污染。 注 基本配方中加有 3 %C a S O 4 2 H 2 O。 4 结论 1 . 确定了高密度甲酸钾聚磺钻井液的配方为 3 %~4 % 膨润土 0 . 1 %--0 . 2 % D 3 0 0 1 2 %~l 4 % 复合磺化处理剂 0 .4 %~0 .6 % K 2 C O 3 2 %~4 % 磺化沥青 0 . 8 %--1 . 2 % KO H 1 %~3 %S P 一 8 0 3 0 %--1 0 0 % 甲酸钾 重晶石粉。 常规性能测试表明, 该基本配方密度高,黏度适中,切力较小,高温高压 滤失量低。 2 . 钻井液在密度高达 2 .2 6 e C c m 的情况下,持续 抗高温能力强,可抗温至 1 8 0 oC; 抑制性远强于常用 无机盐钻井液 ; 润滑性良好 ; 抗固相、盐钙的污染能 力强,可抗 1 0 %盐、3 %石膏综合污染以及盐、钙、 固相综合污染 ; 同时该体系还可回收循环利用, 具有 良好的环境效益。 下转第 4 3 页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第 3 l 卷 第 l 期 陈曾伟等 塔 河油田顺西2 井二叠系火成岩裂缝性地层堵漏技术 4 3 起着关键的作用,如果封堵墙的致密性较差,封堵墙 就无法起到分隔井筒压力和裂缝内压力的作用,通过 分析计算可知,裂缝会扩展,导致堵漏墙容易失效, 漏失会重复发生。传统的桥接和水泥堵漏均存在着致 密性不好 、裂缝 内压力和井筒压力分隔较差的问题 。 2 . 该憋挤堵漏工艺在承压堵漏时,通过憋挤方式 使得裂缝张开, 堵漏材料挤入、支撑裂缝, 并在井筒憋 压条件下胶结 固化, 有助于增加裂缝的抗张强度, 从而 增加裂缝重新开启的压力。 3 . 高强度交联成膜堵漏技术对井筒强化的效果较 好,形成的封堵墙满足强度、致密性等要求,可以在 高漏失压差下封堵裂缝,并提高了井筒的承压能力 , 使得裂缝地层和薄弱地层的井筒得到强化。 [ 1 ] [ 2 ] [ 3 ] 参 考 文 献 孙明光 . 塔河油田盐上裸眼承压堵漏技术 [ J ] . 石油钻采工 艺 ,2 0 0 7 , 2 9 4 9 1 - 9 4 . S u n Mi n g g u a n g . P r e s s u r e s e a l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o f o p e n h o l e s i n s u p r a s a l t s t r u c t u r e s o f T a h e O i l fi e l d [ J ] . O i l Dr i l l i n g& P r o d u c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2 0 0 7 , 2 9 4 9 1 . 9 4 . 肖超, 王治法 , 谭春勤 , 等 . 塔河油 田S 1 1 1 井复杂地层 优质钻井液技术 [ J ] . 石油钻探技术, 2 0 0 4 , 3 2 2 2 5 . 2 6 . Xi a o Ch a o,W a n g Zh i f a ,Ta n Ch u n q i n,e t a 1 . T h e g o o d q u a l i t y d r i l l i n g fl u i d s e mp l o y e d i n d r i l l i n g S 1 l 1 we l l i n t a h e o i l fi e l d [ J ] .P e t r o l e u m Dr i l l i n g T e c h n i q u e s ,2 0 0 4 , 3 2 2 2 5 - 2 6 . 陈建平,张道成 . 塔河油田 S 1 0 5 井承压堵漏技术 [ J ] . 石 油钻探技术,2 0 0 4 , 3 2 2 6 5 . 6 6 . Che n J i a np i ng, Zh a n g Da oc he ng .Pr e s s ur e s e a l i n g 上接第3 9 页 参 考 文 献 [ 1 】 陈乐亮 ,汪桂娟 . 甲酸盐基钻井液完井液体系综述 [ J ] . 钻 井液与完井液,2 0 0 3 ,2 0 1 3 1 . 3 6 . Ch e n L e l i a n g ,Wa n g Gu i j u a n . An o v e r v i e w o n f o r ma t e b a s e d r i l l i n g a n d c o mp l e t i o n fl u i d s s y s t e m[ J ] . Dr i l l i n g a n d C o m p l e t i o n F l u i d s . 2 0 0 3 ,2 0 1 3 1 3 6 . [ 2 ] 刘斌 ,徐金凤 ,蓝强 . 甲酸盐及其在钻井液中的应用 [ J ] . 西部探矿工程 ,2 0 0 7 ,1 2 7 3 . 7 6 . L i u B i n , Xu J i n f e n g , L a n Qi a n g .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f o r ma t e b r i n e i n t h e d r i l l i n g fl u i d s[ J 】 .W e s t C h i n a E x pl o r a t i o n En g i n e e r i n g,2 0 0 7,1 2 7 3 - 7 6 . [ 3 】 S i v Ho wa r d , J o h n D,D o w n s . F o r ma t e b r i n e s f o r h r ’ h t we l l c o n t r o l - n e w i n s i g h t s i n t o t h e r o l e a n d i mp o r t a n c e o f t h e c a r b o n a t e / b i c a r b o n a t e a d d i t i v e p a c k a g e [ R ] .S P E 1 2 1 5 5 0 . [ 4 】 蒲晓林,罗兴树 ,李燕梅 . 甲酸盐与无机盐的抑制性的 比较评价 [ J ] . 油田化学,2 0 0 0 ,1 7 2 1 0 4 . 1 0 6 . P u Xi a o l i n,L u o Xi n g s h u,Li Ya n me i . Co mp a r i s i o n e v a t h e t e c h n o l o g y f o r S 1 0 5 we l l i n T a h e Oi l fie l d [ J ] . P e t r o l e u m Dr i l l i n g T e c h n 却u e s ,2 0 0 4 , 3 2 2 6 5 . 6 6 . [ 4 】 马玉芬 . 塔河油 田盐上地层承压堵漏工艺技术 [ J ] . 钻采工 艺 ,2 0 0 5 , 2 7 2 l O 4 1 O 5 . M a Yu f e n. Hi g h p r e s s u r e c i r c u l a t i o n l o s t t e c h n i q u e s fo r s a l t b e d s i n t h e T a h e Oi l fi e l d [ J ] . Dr i l l i n g& P r o d u c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 ,2 0 0 5 , 2 7 2 1 0 4 . 1 0 5 . [ 5 】 赵炬肃 . 塔河油田盐下探井三开长裸眼井壁稳定问题的 探讨 [ J ] . 钻井液与完井液,2 0 0 5 ,2 2 6 6 9 . 7 2 . Zh a o J u s u . Re s e arc h o n we l l b o r e s t a b i l i t y o f t h i r d o p e n i n g a n d l o n g n a k e d h o l e i n t h e Ya n x i a e x p l o r a t i o n we l l [ J 1 . Dr i l l i n g F l u i d&C o m p l e t i o n ,2 0 0 5 ,2 2 6 6 9 7 2 . [ 6 ] 刘庆来 ,何振奎,蒋建宁,等 . 塔河油 田沙 l 1 6 井钻井 液技术 [ J ] . 钻井液与完井液,2 0 0 6 ,2 3 1 4 7 . 5 0 . L i u Qi n g l a i ,He Z h e n g u i ,J i a n g J i a n n i n g ,e t a 1 . T e c hni q u e s o f d ril l i n g flu i d i n S h a . 1 1 6 we l l i n Ta h e r e s e r v o i r o f t a r i m b a s i n [ J ] . Dr i l l i n g F l u i d&C o m p l e t i o n ,2 0 0 6 ,2 3 1 4 7 . 5 0 . [ 7 】 赵启 阳,邓慧,王伟等 ,一种可固化堵漏工作液的室内 研究 [ J ] . 钻井液与完井液,2 0 1 3 ,3 0 1 4 1 . 4 4 . Z h a o Qi y a n g ,De n g Hu i ,Wa n g We i ,e t a 1 . L a b o r a t o r y s t u d y o n c u r i n g l o s t c i r c u l a t i o n c o n t r o l fl u i d [ J ] . D r i l l i n g F l u i d &C o m p l e t i o n F l u i d ,2 0 1 3 ,3 0 1 4 1 . 4 4 . 『 8 1 Ha i ms o n B,F a i r h u r s t C. I n i t i a t i o n a n d e x t e ns i o n o f h y d r a u l i c f r a c t u r e s i n r o c k [ R ] . E 2 3 5 4 , 1 9 6 9 8 l 1 . 8 1 7 . [ 9 ] 金衍 ,张旭东,陈勉 . 天然裂缝地层中垂直井水力裂缝 起裂压力模型研究 [ J 】 . 石油学报, 2 0 0 5 , 2 6 6 l 1 3 . 1 1 5 . J i n Ya n,Zh a n g Xu d o n g,Ch e n Mi a n . I n i t i a t i o n p r e s s u r e mo d e l s for h y dra u l i c fra c t u r i n g o f v e r t i c a l we l l s i n n a t u r a l l y fr a c t u r e d f o rm a t i o n [ J ] . A c t a P e t r o f S i n i c a , 2 0 0 5 , 2 6 6 l】 3. 1 】 5. 收稿 日期2 0 1 3 . 0 9 . 2 0 ;H GF 1 3 0 6 M6 ;编辑马倩芸 i n h i b i t i v e a b i l i t y o f o r g a n i c s a l t s a n d i n o r g a n i c s a l t s [ J 1 . O i lfle i dC h e mi s t r y ,2 0 0 0 ,1 7 2 1 0 4 1 0 6 . [ 5 ] Ad e l A A1 - A n s a r i ,F a i s a l M A1 - Mu t a i r , M H A1 一 Ki l a n i , e t a 1 . S p e c i a l l y f o rm u l a t e d d r i l l i n g fl u i d p r e v e n t s d i f f e r e n t i a l s t i c k i n g ,mu d l o s s e s ,a n d we l l b o r e i n s t a b i l i ty i n o i l a n d g a s we l l i n s a u d i ara b i a [ R ] . S P E 1 2 4 0 8 7 , 2 0 0 9 [ 6 】 匡韶华 ,蒲晓林,罗兴树 . 超高密度有机盐钻井液流变性 和滤失量控制技术 [ J 】 . 石油钻采工艺, 2 0 1 0 ,3 2 2 3 0 . 3 3 . Ku a n g S h a o h u a,P u Xi a o l i n,L u o Xi n g s h u. Rh e o l o g y a n d fi l t r a t i o n c o n tro l o f u l tra . h i g h d e n s i t y o r g a n i c s a l t s dr i l l i n g fl u i d s [ J ] . O i l Dr i l l i n g& P r o d u c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y .2 0 1 0 .3 2 2 3 0 . 3 3 . [ 7 ] 虞海法,左凤江,耿东士 . 盐膏层有机盐钻井液技术研 究与应用 [ J ] . 钻井液与完井液 ,2 0 0 4 ,2 1 5 8 - 1 1 . Yu H a i f a ,Z u o F e n g j i a n g ,G e n g D o n g s h i . Or g a n i c s a l t dri l l i n g fl u i d f o r s a l t g y p s u m f o rm a t i o n d ri l l i n g [ J ] . Dr i l l i n g F l u i d&C o m p l e t i o n F l u i d ,2 0 0 4 ,2 1 5 8 - 1 1 . 收稿 日期2 0 1 3 . 0 9 . 1 7 ;HG F 1 3 0 6 F 4 ;编辑付明颖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