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区域设备油气润滑技术.pdf
4 全 2 0 1 0 年5 月 第 二 期 高温 区域设备油气润滑技术 张毅 杭州钢铁集团公司高速线材有限公司 杭州 3 1 0 0 2 2 摘要 论述了油气润滑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优点, 及其在高速线材生产线的斯太尔摩运输线辊子的轴承润 滑 方式上 的 实践应 用 。 关键词 斯太尔摩运输线 ; 轴承 ; 油气润滑; 高温 0 前言 高速线材生产线的斯太尔摩运输线 以下简称 是辊道式运输线, 全长 1 1 0米 , 安装辊子约 4 2 0 只, 采用分段集 中驱动方式 , 滚子链传动。辊子两 端各用一只带座轴承支撑。根据产品规格 的不同、 急冷和缓冷等控冷方式的需要,S T M辊道 运行的 速度可以从 3 0 m / rai n 一6 0 m / r n i n进行调整 。辊道辊 子的轴承原采用干油集 中润滑的方式, 由于环境温 度较高 , 平均在 7 0 0 %以上 , 极容易导致干油融化或 在管路 内干结 , 造成润滑脂不 能到达润滑点。另 外 , 由于区域环境粉尘大 , 尤其是细碎的氧化铁皮 多 , 容易导致轴承卡死 、 辊颈磨损断裂等故障, 制约 正常生产。针对 问题 , 我们认真分析和研究 , 结合 油气润滑方式的原理和优点 , 对其中的一段问题较 多的辊道轴承润滑进行改造 , 将油脂润滑改为油气 润滑 , 取得 了良好 的效果 , 不仅提高了零部件使用 寿命 , 减少 了轴承润滑不 良而卡死 的故障, 生产效 率得到提高 , 也改善 了周围的环境 。 1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S T M辊子轴承润滑原采用油脂润滑 , 润滑脂采 用高温脲基脂 , 在使用 中存在以下问题 1 油量难 以调节。由于油脂润滑 的工作方式 的原因, 在使用过程 中, 难 以对供油量进行精确调 节 。由于现场环境温度较高 , 且管线较长, 如给油 量调节过小 , 给油间隙过长, 则 容易导致管线 内部 干油干结堵塞管路现象, 从而导致轴承供油不畅, 轴承卡死 ; 如油量调节过大 , 间隙时间过短 , 则容易 导致干油过剩 , 融化堆积于现场, 污染环境 , 并导致 燃烧。 2 多余 的堆积干油难 以处理 , 且易引起燃烧 , 构成隐患。为了达到优 良的产品性能 , 我们生产 的 产品很多需要在盖上 S T M保温罩, 降低辊道运行速 度 , 对线卷进行“ 缓冷” , 导致 S T M辊道区域环境温 度非常高, 干油极易融化 , 融化 了的干油不仅污染 环境 , 而且高温经常会 引发废油燃烧 , 尤其在夏季 高温时间, 燃烧更加频繁 , 构成了一个 比较严重的 火险隐患。但是为 了防止因润滑不 良造成 的轴承 卡死、 链条断裂等设备故障, 我们不得不缩短给油 周期, 因此, 每年消耗大量的高温油脂。 3 由于现场环境氧化铁皮较多 , 相当多的氧化 铁皮微粒漂浮并粘结在轴承表面的干油上, 并被带 入轴承座 内, 干油混合进氧化铁皮 , 形成了具有一 定危害的磨削剂, 损坏轴承, 大大降低了轴承的使 用寿命, 并会磨损辊子辊颈, 导致辊颈断裂, 造成故 障停机 , 影响生产。 2 油气润滑的原理及特点 2 . 1 油气润滑的基本原理 如图 1 所示 , 油气润滑是基于润滑剂在管路中 的“ 附壁效应” , 利用气流将润滑剂输送到润滑点处 的技术。润滑剂是有粘度的, 当气流以一定的速度 在管路中流动时 , 润滑油受到压缩空气的吹动 , 沿 管道内壁以螺旋状方式不断地向前流动并逐渐形 成精细、 连续的油流进入润滑点, 润滑剂下层 附着 在管壁上, 上层被气流吹动向前输送 , 因此 , 滴状润 滑剂就会被吹成线状油流向前输送。经过一段距 离的管路输送后 , 间断供应的润滑剂就会形成连续 的油流进入润滑点, 对润滑点形成连续润滑, 从油 气混合块到润滑点的管路距离最短为 0 . 5米 , 最长 可达 1 0 0米 。且油气润滑具有气液两相膜液体润 滑的强承载性能和减磨作用 , 气液两相膜的厚度要 比单相液体膜厚 , 承载能力 比较高 , 由于油膜厚度 2 0 1 0年 5月 第二期 高温区域设备油气润滑技术 5 的增加 , 使润滑膜形成率提高 , 减少 了相对运动 的 摩擦副之间的直接接触机会 , 并减轻了摩擦副之 间 叵 留 撤 的摩擦 , 使摩擦副始终保持均匀、 连续、 稳定 的润滑 膜 , 保证摩擦副良好的润滑状态。 匠 留 扭 图 1 润滑原 理 图 2 . 2 油气润滑的特点 1 润滑效率高 在润滑过程 中, 润滑油 的用量 其实并不是越多越好。以轴承的润滑为例 如下图 所示, 润滑效果实际上存在一个临界点, 当给油量 增大到一定程度时, 大量的润滑油带走轴承产生的 热量 , 因此轴承的温度就会呈现下降趋势 , 这正是 传统润滑方式 中我们所希望看到的 良好 的润滑效 果。在这条 曲线的中部 , 温度值是最高的 , 因为此 时给油量还没有达到足 以带走轴承产生 的热量 的 地步而润滑剂本身也会发热的缘故 。 H Z 鞴 陋瞄 暴暴 一 一油气润 滑区域 , ,‘ 、、 N / /,/ ‘, / ,/ \ / / / , 一 \ ‘ t 、 j 一 一 / 、 -- ‘ 给 油量 图 2润滑 曲线 图 而油气润滑系统是利用 了上 图 2中两条 曲线 的最低点 区域 , 也就是给油量最小 的地方 , 此时的 给油量可以满足润滑点的润滑需要 , 足以在摩擦表 面形成润滑油膜 ; 图中可见只要极少量 的润滑油就 可以使润滑点处于温度和摩擦最小的状态。因此 实现润滑剂的 1 0 0 %被利用 , 效率极高。 2 油气润滑效果好。由于油气本身原 理上的 优势 , 轴承的工作环境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明显改 善 a 、 由于油气润滑系统给每一个轴承的润滑剂保 持在最低水平 , 因此可以消除润滑剂本身的摩擦发 热; b 、 油气润滑系统有压缩空气在轴承座 内部形成 正压 , 防止周围环境 中的灰尘 、 氧化铁皮 、 水蒸气等 不利于轴承润滑的杂质进入轴承座 , 保持轴承的清 洁, 客观上起到气封的作用 ; C 、 压缩空气 同时可以 将轴承 自身摩擦产生 的细微金属微粒迅速清理干 净 ; d 、 压缩空气的比热小 , 并且是连续送人轴承座 , 可以明显降低轴承温度。 3 润滑剂消耗量极少 , 运行和维护费用低 。如 前所述 , 油气润滑系统由于采用先进的润滑工作机 理 , 因此在可以保证轴承获得正常润滑油膜 的前提 下, 所需要的润滑剂的消耗量是采用传统意义上的 润滑系统所无法想象的一个数量。这个数量仅仅 是干油 润滑情况下 润滑剂消耗量 的几十分之一。 在大多数冶金企业的实际应用情况来看, 采用一套 油气润滑系统 的耗油量甚至 比采用稀油润滑站的 情况下的泄漏量还要少 。并且油气润滑所需要 的 润滑剂仅需要普通的工业齿轮油即可 , 无需选用昂 贵的特制油品。 4 有效改善环境 , 排除火灾隐患 . 在油气润滑 的过程中, 可以根据现场的使用情况, 适当调节油 量 , 又油气润滑的给油量本来就很小 , 所 以并不会 在现场 留下过多残 留油液 , 少量油 液也会及时蒸 发 , 从 而彻底解决了油液残留堆积 问题, 现场环境 较好 , 更从根本上解决了火灾隐患的问题 。 5 系统结构简单 , 可靠 , 可实现监控 .工作原 理简单 , 配管简洁明了, 动作稳定可靠。主要分配 器及油气混合块安装在全封闭的结构中, 因此其可 以最大限度避免周围恶劣环境 中杂质的侵人造成 油气混合块 的失效。 3 设计系统基本原理及构成方案 改造范围为斯太尔摩风冷线第 4 8只辊子至第 6 , l I 全 2 0 1 0 年5 月 第 二 期 1 9 0只辊子。此段运输线主要相关技术参数 a 、 长 度 3 7 0 0 8 m m; b 、 跨度 2 0 6 0 m m; c 、 距 油站安装位置 高度 5 m左 右; d 、 辊子数 量 1 0 0只 ; e 、 轴 承数量 2 0 0只 I f 、 轴承型号 U C P 2 0 9 3 . 1 基本原理及构成方案 泵站 泵站采用双齿轮泵装置 , 一用一备 , 泵装 置 1 . O L / M I N , 额定工作压力为6 0 B A R 。油箱 5 0 0 L 。 设置在 S T M下面。泵站开始工作时 , 一个齿轮泵开 始工作 , 2 位二通阀得 电, 润滑油经过单向阀、 安全 阀、 过滤器到出口, 系统压力上升 ; 出口处安装数显 示压力发讯器 ; 当管路 中的压力到达分配器的工作 压力 3 0 B A R时, 压力发讯器发出信号到电控系统, 经过保压延时3 一l O S 视现场情况而定, 初始设置 为 3 s , 系统进入间歇时间; 间歇时间 内, 二位二通 阀失 电, 系统卸压到 5 B A R以下。压力发讯器发讯 点可调 , 初始设置为 3 0 B A R 。泵站有温度开关控制 油加热器工作 , 保证润滑油油温在 4 5 ℃左右 ; 液位 传感器自动低液位报警, 同时有空气管路压力发讯 器低压报警 。润滑油需经过 V O EB油气分配器 进行分配 , 每点油量 由分配器上 D E B定量块 型号 决定。润滑油 N 1 0 0或 N 2 2 0工业齿轮油。油气分 醚 WO E R N E R V O EB / 6 / 2一 , 1 1 n, 只。以下是油气分配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见图 3 。 油气分配器负责在油路卸荷 阀得电 回油管路 开通系统卸荷后 ,把经过混合 的油气混合 润滑油 滴吹喷到各润滑点。压缩空气系统在气源后面 安装 了气动三联件和常闭式二位二通 阀, 压缩空气 压力设定值 2 . 5 b a r ; 另, 油、 气压力开关各一套。 定量柱塞 厂 ; ‘L ‘ _二 0 j 矗 h; 进油管◆ 进气管 【 、、 , ‘ u . 气管 图 3 油气分配器工作原理示意图 3 . 2 供气量及油耗计算 预想改造的辊子数量为 1 0 0只 从第 2只保温 罩至第 8只保温罩共 1 0 0只辊子 , 系统润滑点数 为 2 0 0 点 , 耗气量及耗油量见表 1 。 表 1 油、 气消耗表 3 . 3 电气控制 泵站带液位传感器 自动低液位报警 ; 同时有空 气管路压力发讯器低压报警 ; 低油压报警 。控制采 用 P I E。 系统设计原理示意图如图 4 。 ■ ■j■- r L . ■2 , 啊永硝 .,7 .● “ 蝎 ⋯ ⋯ 一 ‘ ~一~1 d ,t , l l l 口 , ,I 蝴 e 1 2 l ● 童 l ⋯ i 一 _‘■ I 申 六 ● / t ’ 。 斯 卜 一 . 太 . 盈 尔 摩 l _ _ 1 ‘ 辊 0 i I 道 I 叮 _ 8 I I 剧 一一一 5 0 g L 油箱 萄一 c . 了 _i il -- 一 一 I . t- t_ 一 图 4 设计 原理 图 2 0 1 0 年5 月 第 二 期 冶金 7 杭钢千兆冗余 网络的构建 董明伟 杭州钢铁集团公司物资供应分公司 杭州 3 1 0 0 2 2 摘要 介绍 了杭钢物资供应分公 司千兆冗余网络的构建与应用。 关键词 网络安全; 通讯协议 ; 链路 冗余 ; 应用 0 引言 网络系统是业务系统运行的支撑平台 , 网络系 统运行的稳定性是评价整个 网络安全与可靠 的关 键因素。采取 防火墙和防病毒软件等措施可 以在 应用层上保障网络系统的稳定运行 , 但 网络系统 的 基础平台是网络核心设备交换机 , 它的稳定运 行才是应用系统安 全与可靠运行 的最 基本保 障。 建设一个能符合多元市场要求 的企业 网络不再是 简单地实现互联性的要求 , 而必须是能适应多种业 务环境 、 地理环境、 应用环境 的统一 的网络 , 应该是 一 个全冗余的灵活性 网络, 确保应用系统的安全 、 稳定地运行 , 提供不同优先级的 Q o S 服务 Q u i t y o f S e r v i c e , 服务质量 , 是网络的一种安全机制 , 从而使 得企业 网能够支持应用的多样性。为此 , 应该在 网 络基础设施交换机与 网络链路方面做到冗余 、 容灾 , 才能构建安全 、 可靠 的网络系统 , 来保证应用 系统的顺畅运行。 1 网络现状的分析 1 . 1 改造前的网络 系统 2 0 0 2年集团公司采用了思科 C i s c o 系列交换机 来构建整个企业的千兆 网络系统 见图 1 。其 中, 网络的核心层 公司骨干网 采用 的是 C i s c o C a t a l y s t 6 5 0 9 设备 , 汇 聚层 二级 分公 司 采用 的是 C i s c o C a t a l y s t 4 0 0 6 , 接入层 最终用户 采用 的是 C I S C O WS 3 5 5 0交换机 , 汇聚层交换机之间均采用光纤及 光纤收发器进行连接 , 网络带宽仅 1 0 0 M。2 0 O 4 年 2 月, 公司的 E R P系统正式上线运行, 生产、 采购、 销售、 库存、 设备、 财务等业务处理全部依赖于 E R P系统。 4 使用效果 对 S T M辊子轴承进行油气润滑改造后 , 经过一 段时间的使用 , 基本上解决 了原来的润滑方式所存 在的问题 , 取得了很好的实际效果 。 1 润滑效果较好 , 润滑效率较高 , 在润滑剂较 少的情况下起到较好的润滑效果 , 且压缩空气一定 程度上降低 了轴承内部的温度 , 使轴承寿命得到了 显著的提高 , 大大减少了因此而带来的设备维护工 作量 , 由于润滑而产生的故 障停机大大减少 , 提高 了生产效率。 2 稀油 良好 的流动性及压缩空气形成的正压 作用防止了氧化铁皮 的附着 , 使轴承及轴径部位相 当清洁, 润滑 良好 , 无氧化铁皮黏附。 3 与干油润滑比较 , 油气润滑系统选用油品的 粘度范围很广、 用油量少, 润滑油利用率高; 油气润 滑系统产生废油少 、 回收方便, 更加清洁环保。 4 现场较干油润滑 , 更加清洁 , 无堆积油污 , 更 未发生起火现象。 5 供油量及喷油频率还需在实践 中摸索调整, 以期达到最好 的效果。 5 结语 以往油气润滑技术 多应用 于高速 、 高温等场 合 , 本次技术改造的成功 , 说明了在高温、 低转速的 工况下采用油气润滑技术 方式润滑也是 比较合适 的选择。因此 , 对于油气润滑的应用推广也是一次 比较好的实践 , 积累了经验。 收 稿 日期 2 0 0 9 0 9 0 1 审稿 裘启春 编辑 胡泽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