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含二氧化碳天然气化工综合利用.pdf
化学工程师 C h e mi c a l E n g i n e e r 2 0 1 0年第 2 期 化 互 经 济 文章编号 1 0 0 2 1 1 2 4 2 0 1 0 0 4 0 0 3 4 0 5 高含二氧化碳天然气化工综合利用 张建文, 王慧淑 北京化工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北京 1 0 0 0 2 9 摘要 高含 c o 2 天然气是一种非常规天然气资源, 因其 C O 含量高而难以直接利用。为此, 本文针对此 类天然气中所含的C O 能够弥补一般天然气缺碳多氢的缺点 , 尤其符合由天然气制丙烯过程中补碳的要求, 提出充分利用 C O 和这类天然气资源的途径。 本文分析了高含 C O 天然气化工的利用途径, 并对各利用途径 进行技术经济分析, 提出了高含 C O 天然气化工综合利用的建议。 关键词 非常规天然气; 高碳天然气; 化工综合利用; 技术经济分析 中图分类号 T E 6 4 2 文献标识码 A Compr e he n s i ve u t i l i za t i on c he mi c a l l y o f h i g h-ca r b on n at ur al ga s Z HANG J i a n w e n, WANG Hu i s h u S c h o o l o f E c o n o mi c s a n d Ma n a g e me n t , B e ij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C h e mi c al T e c h n o l o g y , B e ij i n g 1 0 0 0 2 9 , C h i n a Abs t r a ct Hi g hc a r bo n c o n t e n t na t u r a l g a s i s a ki n d o f un c o nv e n t i o n a l na t ur a l g a s, whi c h i s n o t e a s y t o be u s e d d i r e c t l y d u e t o i t s h i g h c o n t e n t o f c a r b o n d i o x i d e . Ho w e v e r t h i s h i g h c a r b o n d i o x i d e ma k e s u p a l a c k o f c a 卜 b o n o f c o n v e n t i o n al n a t u r al g a s , i n p a r t i c u l a r ,i t i s c o n s i s t e n t w i t h t h e r e q u i r e me n t s o f a d d i n g c a r b o n i n t h e p r o c e s s o f t r a n s f o r ma t i o n o f n a t u r a l g a s t o p r o p y l e n e , S O t o f u l l y ma k e u s e o f c a r b o n d i o x i d e a n d t h i s t y p e o f n a t u r a l g a s r e - s o u r c e s .S t e mmi n g f r o m t h i s v i e wp o i n t ,t h i s p a p e r a n a l y z e d t h e wa y o f c o mp r e h e n s i v e c h e mi c all y u t i l i z a t i o n o f h i g h c a r b o n c o n t e n t n a t u r a l g a s ,a l o n g wi t h t h e p r o p o s al o f c o mp r e h e n s i v e u t i l i z a t i o n c h e mi c a l l y o f h i g h - c a r b o n n a t u r al g a s . Ke y wo r d s u n c o n v e n t i o n a l n a t u r a l g a s ; h i g h c a r b o n n a t u r a l g a s ; c o mp r e h e n s i v e u t i l i z a t i o n c h e mi c a l l y ; a n a l y s i s o f t e c h ni qu e a n d e c o n o my 天然气是优质、 高效、 清洁能源, 也是石油化学 工业宝贵的原料。工业国家在二十世纪初就开始天 然气利用 的研究 , 至 3 0 、 4 0年代天然气工业利用 已 达相当水平。 目前 , 天然气在发电、 工业 、 民用燃料和 化工原料等领域 已占相当的比重 , 对促进社会进步 , 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l l 1 。 我国天然气化工已有 4 0年的历史 , 形成了一定 的生产规模。主要领域是天然气制合成氨和甲醇【 ” 。 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的一次产 品有氨 、 甲醇 、 合成 油 、 H2 、 乙炔 、 C H 3 C l 、 C H 2 C l 2 、 C H C I 3 、 C C h 、 H C N、 C S 2 、 硝基 甲烷及单细胞蛋 白等十几种 ; 由氨 、 甲醇 、 乙炔 和其他一 次产 品又可衍生 出大量的二次及 三次产 品。而某些具有特殊组分的天然气如高含 C O 的天 然气的化工综合利用则需要经过多方面的研究 比 较才能确定其最具技术经济胜的利用途经。 目前 , 典型的天然气化工利用可分为传统利用 收稿 日期 2 0 1 0 0 3 1 2 作者简 介 张建文 1 9 6 9 一 , 男 , 博士 , 教授 , 研 究领域 化学工程 、 安 全工程与节能减排领域。 合成氨 、 甲醇 、 乙炔及其下游产 品 和新型利用 一 步法二 甲醚 、天然气合成油、天然气制低碳烯烃 等。其 中, 甲醇或二甲醚制烯烃路线是 以石油化工 原料制备乙烯和丙烯的替代路线 , 以煤或天然气为主 要原料, 经合成气转化为 甲醇或二 甲醚, 然后再转化 为烯烃的路线。 从资源的角度考虑, 发展以煤或天然 气为主要原料制备低碳烯烃路 线有着重要的战略 意义 ; 从技术的角度讲 , 洁净煤气化技术 、 天然气开 采技术 、 “ 大甲醇”技术正蓬勃发展, 甲醇或二甲醚 制烯烃技术不断成熟 , 无论是催化剂还是工艺过程 都有 所改 进 。 . 本 文的研究是基于吉林 省某地气井产 出的高 含 C O 天然气 , 这种天然气含有丰富的 C O , 不能直 接作为燃料 , 而 C O 作为温室气体 , 又不能向大气 排放。因此 , 必须研究天然气 中 C O 资源综合利用 的途径 ,以提高这种含高 C O 的天然气 的利用效 益 , 为 当地及 国家的经济发展服务。吉林省某地发 现的气井产出的天然气的组分如表 1 所示 。 2 0 1 0年第 4期 张建文等 高舍二氧化碳 天然气化 工综合利 用 表 1 吉林某地天然气气体组分 体积分数 , %J T a b . 1 S t r u c t u r e o f n a t u r a l g a s i n J i l i n 而典型的天然气组成见表 2 。 表 2 典型的天然气气体组分 体积分数。 % T ab . 2 T y p i c a l s t r u c t u r e o f n a t u r a l g a s 1 高含 C o2 天然气的化工综合利用 高含 C O 天然气由于含有丰富的 C O , 属于一 种非常规天然气 。 在第 四次中美能源政策对话论 坛 上 , 特别增设 了非常规天然气技术研讨会 , 与会 的 国家 能源局石油天然 气司有关 人员指 出 二 十世 纪 9 0年代中期以来 ,中国天然气消费量大幅增 加 , “ 九五 ” 期 间年 均增长率 为 6 . 7 %, “ 十五” 期 间 为 1 3 . 7 %, “ 十一 五” 期 间为 2 0 %。天然气 生产增 长速度为 1 2 . 2 %, 基本能够满足 国内需求 , 未来 随 着天然气 资源品位 降低 , 推动非 常规天然气 开发 对满足 中国天然气需求 意义重 大。可见 , 中国有 这个 巨大 的需 求 , 国家也将 给予积极 的政策 支持 和鼓励 。 另外 , 在考虑 其化工利用途径 时 , 要根据该种 非常规天然气含高 C O 的特点选择适当的化工利 用路线 , 同时考虑下游产品的市场情况等 。 1 . 1 高含 C O 天然气化工路线研究 天然气化工利用的 3种主要发展动 向 一步法 二 甲醚 、 天然气合成油 、 天然气制低碳烯烃 中f 3 l , 利 用天然气生产低碳烯烃是 高碳 天然 气最优 的化工 路线选择 。 首先 , 利用天然气生产低碳烯烃的技术路 线已 经成熟 , 且高碳的天然气从原 料上具有优势 , 对 于 我国部分天然气井产出高 C O 含量 的天然气 , 正好 可以弥补天然气制化工产 品时缺碳多氢的缺点 , 促 进该天然气资源的有效利用。根据合成甲醇的反应 方程式【 】 C O 2 H 2 C H 3 O H 1 C O 2 3 H 2 C H 3 O H H 2 0 2 可以确定甲醇原料气的要求如下 H 与 C O合 成 甲醇的化学摩尔比为 2 ,与 C O 合成甲醇的化学 摩尔 比为 3 , 当 C O与 C O 都有 时, 对原料气 中氢碳 比 厂 值或 值 有 以下两种表达方式。 f n - n c o 22 .1 0 2 . 1 5 3 nc o nc o 2 或 。 2 . 0~2 . 0 5 4 ric o 1 nc o 2 ’ 用天然气为原料采用蒸汽转化 法所得的粗原 料气 中 H 过多 , 需 在转化前或转化后加入 C O 调 节合理氢碳 比, 而这种含高 C O 的天然气则基本上 能满足反应过程 中对 C O 的需求 , 无需再额外补充 C O 。其次, 天然气制低碳烯烃路线更加环保, 气质 中 C O 可充分利用 , 基本接近零排放 。 有专家预言 , 随着化工技术 的发展 , 甲醇有望实现完全以 C O 为 原料来 生产 , 甲醇本身可 以做能源 , 这就可以实现 能源燃烧一 C O r 甲醇 一能源燃烧 的循 环 ,从根本 上解决地球上 因化石能源燃烧导致的 C O 温室气 体问题 , 实现碳循环 的生态平衡 。 1 . 2 基于产业链状况 的考虑 中国市场对烯烃需求增长快、 用量大, 5 0 %依靠 进 口。由于 中国石油资源不足 , 大力发展石油制取 烯烃受到石油供应的制约, 因此, 采用 甲醇制取烯 烃的工艺技术将是一条具有光 明前景的路线。今后 几年 , 世界丙烯的需求年均增长率将为 5 . 7 %f 。为 满足强劲 的需求 , 全球丙烯 生产企业在增加产能的 同时努力提高装置开工率。尽管 2 0 0 6 年全球丙烯 产能已达 7 6 .4 2 M t - a ~ , 产量为 6 8 .4 6 Mt a - , 但仍存 在 7 .4 1 M t 的供需缺口。预计到 2 0 1 0 年, 世界丙烯 产能将达到9 4 .6 0 M t a ~ , 开工率进一步提高至 8 8 %。 届时 , 下游行业对丙烯 的需求将达 到 8 4 . 2 0 Mt , 市场 供应仍处于紧张状态 。 此外 , 丙烯具有较长的下游 产品链 , 且具有广阔 的市场空间 , 丙烯下游产品链 如图 1 所示。 在丙 烯 的下 游衍 生产 品 中, 无 论是 在世 界 范 围 内还是 在 中国 , 聚丙烯 在丙 烯 的消费量 中 占据 主导 的地位 。中国聚丙烯产 品的应用主要集 中在 编织 、 薄膜 和注塑领域 , 近 年来 国 内包装 、 电子 电 器 、 无纺布等领域 的快速发展 , 使聚丙烯在这些 领域的用量逐年增加 , 预测 2 0 1 0年世界聚丙烯总 生产 能力将达 到约 6 1 0 0万 t , 总消 费量将达 到约 5 4 7 8 . 4万 t I 张建文等 高含二氧化碳天然气化工综合利 用 2 0 1 0年第 4期 甲 烷 甲 醇 丙烯 图 1 丙烯下游产品链 F i g . 1 Do w n s t r e a m p r o d u c t c h a i n o f p r o p y l e n e 2 高含 C O2 天然气制低碳烯烃的技 术经济性比较 目前 , 甲醇制烯烃路线主要有以下几种工艺 2 . 1 UOP / Hy d r o公司的 MT O 工艺路线 U O P公 司根据其 MT O技术在 中试装置获得的 试验结果 ,对一套年消耗 2 5 0 万 t 甲醇生产 5 2 .7 5 万 t 乙烯装置进行 了物料平衡 见表 3 并依此物料 平衡 的结果 , 对分别以石 脑油 、 乙烷和天然气为原 料的乙烯生产能力为 5 0万 t a 的 3种技术路线的 经济性进行了评估 结果见表 4 。 表 3 M T O工业示范装置的物料平衡及产率【 ’ 1 万 t a T a b . 3 Ma t e ri a l b a l a n c e a n d y i e l d o f MT O i n d u s t ri a l d e mo ns t r a t i o n u ni t 表 4 3种 乙烯 5 0万 t a 一 ‘ 技术的经济性[ 7 1 美元 t 一 Ta b . 4 An a l y s i s o ft e c hn i qu e a n d e c o no my i n e t hy l en e pr o d uc t i o n 5 0 t h o u s a n dt o n s p e r y e a r d o l l a r s p e r t o n 注 ①不包括从天然气回收乙烷的液化天然气工厂的投 资 。 从表 4中可知 , 天然气制乙烯装置的建设投资 额最高, 达到 1 1 亿美元, 但如利用边远地区低成本 的天然气资源 , 仍有较好 的投资回报率 , 且明显优 于石脑油为原料 的乙烯装置。 2 . 2 L u r g i 公司的 MT P工艺路线 L u r g i 公司在取得 MT P技术的中试结果后 , 同 样对该技术的经济性作 了评估。图 2是年消耗 1 7 0 万 t 甲醇采用 MT P技术生产丙烯 、 聚丙烯的联合工 厂按高丙烯 / 低汽油方案生产时的物料平衡。 3 8 0万 m d 一 1 2 3 0万 m d 1 7 0 万 t a _ ’ 一 工 鲤 L 丽 一。 5 2万 t . a - I 叵 ∞ 万 . fJ -4 万 一 水 汽油 图 2 以天然气为原料用 M T P技 术生产 聚丙烯联合工厂的物料 平衡【 。 I F i g . 2 Ma t e ri a l b ala n c e o f p o l y p rop y l e n e b y u s i n g na t u r a l g as i n MTP 根据图2的物料平衡, L u 蛹 公司对甲醇 / M T P / 聚丙烯联合工厂的投资盈利情况进行了测算, 并对 比了高丙烯 / 低汽油收率和低丙烯 / 高汽油收率两 个方案的盈利情况 , 结果见表 5 。 联合工厂 7 . 3 亿美元的总投资中 ,甲醇 、 MT P 、 聚丙烯装置的投资分别为 3 . 5 、 2 . 1 5 、 1 . 6 5亿美元 , 原 料天然气价格 0 . 5美元 / 百万英热单位 0 . 4 7 4美元 / 吉焦 。 从表 5可见 , 两个方案均有较好 的投资盈 利率 , 高丙烯收率方案投资盈利率更高, 更有吸 引 力。 一一 一 ~ 2 0 1 0年第 4期 张建文等 高含二氧化碳 天然气化 工综合利 用 一 3 7 表 5 联合工厂的投资盈利率预测【 ’ 1 亿美元 T a b . 5 F o r e c a s t i n g o f i n v e s t me n t p r o fi t i n j o i n t f a c t o r y b i l l i o n d o l l a r s L u r g i 公司对年进料甲醇 1 6 6 7 k t 、 生产 5 1 9 k t 的 M T P装置也进行了技术经济评估 。 估计总投资为 1 . 8 5 亿美元, 股东权益比率为 2 0 %。 若丙烯价格按 3 8 0 美元 . r , , 甲醇价格按 9 0美元 t 一计, 内部收益率为每 年 1 5 . 6 %, 相当于投资回收期 4 . 6年。 2 . 3 大连化物所 DMT o技术 在 国外 开始 甲醇制乙烯 、 丙烯技术研究与开发 的同时 , 我国一些单位也相继开始 了该领域的研究 工作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的研究工作最为出色 表 6 。 表 6 大连化物所 与 U O P公 司的催化剂对 比f s 1 Ta b . 6 Ca t a l ys t s c ompa r i s o n be t we e n Da l i a n i n s t i t u t e a nd UOP c o mpa n y 注 ①原料消耗 指生产每吨混合烯烃所需消耗的原料 吨数 D M T O是以煤或天然气代替石油做原料生产乙 烯和丙烯 的技术 , 这种技术具有新 的特点 1 由合 成气制二甲醚打破了合成气制甲醇体系的热力学 限 制 , C O转 化 率 高 者 可 达 9 0 % 以上 ; 2 采 用 S A P O 一 3 4分子筛催化剂 , 乙烯 的选择性提高 5 0 % ~ 6 0 %; 在 S A P O 一 3 4 分子筛合成与催化剂廉价方面有 所突破 ; 第二 阶段反应采用流化反应器 , 可有效地 导 出反应热 , 实现反应一再生连续操作 , 能耗大大 降低 ; 3 新工艺具有灵活性 , 它包含的两段反应工 艺既可以联合成为合成气制烯烃工艺的整体, 又可 以单独应用。 3 结语及建议 进入 二十一世纪后, 由于石油资源短缺、原油 价格的不断上涨 , 迫使世界各大石油石化集 团公司 开发替代传统烯烃生产的新路线。而 M T O和 M T P 工艺 的成功开发则迎合 了这种发展趋势。 我国是一个石油资源相对不足 的国家 , 用天然 气 或煤作 原料开 发各种替代 石油资源的石化 路线 一 直是在进行之中。高碳天然气 由于高含 C O 的特 点难以直接利用, 但其中所含的 C O 弥补了一般天 然气缺碳多氢的缺点 , 尤其符合 由天然气制丙烯过 程中的补碳的要求 , 能够充分利用高含 C O 类天然 气资源。 在制取丙 烯 的工艺路 线 中 , MT P工艺 流程简 单 , 甲烷转化率高 , 产品丙烯为化学工业基本原料 , 其下游产品链 具有广 阔的市场空间 ; 同时 , 制取丙 烯过程可得到油品 、 液化气 、 石脑油等附加值较高 的化工产品。 对 于高碳 天然气化工综合 利用建议选 用天然 气经 甲醇制烯烃技术路线 , 生产的丙烯及其高附加 值产品将给投资者带来广阔的利润空间, 同时该工 艺路线能够有效利用 c 0 2 , 减少 C O 的排放 , 符合可 持续发展要求 。 参考文献 刘 洪岩. 发展 我国天然气化 工的几点思 考[ J ] . 化工 技术经济 , 2 0 0 1 。 2 6 7 . 刘佩成. 天然气化工技术发展趋势及我国的对策[ J ] . 石油炼制 与化工 , 2 0 0 6。 2 1 1 - 1 2 . 董澍. 天然气化工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J ] . 浙江化工, 2 0 0 6 , 6 25 2 7 . 贺黎明, 沈召军. 甲烷的转化和利用[ M] . 北京 化学工业 出版 社 , 2 0 0 5 . 1 5 8 1 6 2 . 付宗燕, 王广勤. 甲醇制烯烃技术及进展[ J ] .石油化工技术与经 济 , 2 0 0 9, 2 5 9 6 1 . 余皎. 丙烯市场供需现状及发展趋势[ J ] . 当代石油石化, 2 0 0 4 , 1 2 3 5 3 8 曹湘洪.重视 甲醇制 乙烯丙 烯的技术开发 大力开拓 天然气新 用途[ J ] . 当代石油石化, 2 0 0 4 , 1 2 ; 2 6 . 下转第 4 2页 1 j]j 1 J L L | 4 2 叶萌等 表面活性剂在纳米材料制备领域的研究概况 2 0 1 0 年第 4 期 参考文献 l 1 J C aso n J , Mi l l e r M E, T h o m p s o n J B, R 0 h e r r s C B . S o l v e n t E f f e c t s o n C o p p e r Na n o a p r t i c l e Gr o w t h Be h a v i o u r i n AO T Re v e r s e Mi c e l l e S y s t e m s [ J ] . J P h y s . C h e m.B, 2 0 0 1 , 1 0 5 2 2 9 7 - 2 3 0 2 . 1 2 J K i t c h e n s C, Me L e o d MC, R o b e r t s B . S o l v e n t e ff e c t s o n t h e g r o w t h a n d s t e r i c s t a b i l i z a t i o n o f c o p pe r me t a l l i c n an o p a r t i c l e s i n AOT r e v e r s e m i c e l i e s y s t e ms [ J 1 . J .P h y s . C h e m . B , 2 0 0 3 , 1 0 7 1 1 3 3 1 1 1 3 3 8 . [ 3 J Ma n n a A, I m a e T , Y o g o T, A o i K, Ok a z a k i M.S y n t h e s i s o f g o l d n a n o p a r ti c l e s i n a W i n s o r I I t y p e mi c r o e mu l s i o n a nd t h e i r c h a r a c t e ri z a fi o n [ J J . J . C o l 1 o i d I n t e rf a c e S c i . , 2 0 0 2 , 2 5 6 2 9 7 3 0 3 . [ 4 ] O h d e H, H u n t F , Wa i c M. S y n t h e s i s o f s i l v e r and c o p p e r n ano p a r - t i e l e s i n a wa t e r - i n s u pe r c rit i c a l - e a r be n d i o x i d e mi c r o e mu l s i o n 【 J J . C h e m . Ma t e r , 2 0 0 7 , 1 3 4 1 3 0 - -4 1 3 5 . [ 5 ] O h d e H, wa i C M, Ki m H, K i m J , O h d e M. Hy d r o g e n a t i o n o f O l e fi n s i n S u p e r c r i t i c a l C02 c a t a l y z e d b y p a l l a d i u m n an o p a r t i c l e s i n a wa t e r - i n C O 2 mi e r o e mu l s i o n [ J J . J A C S , 2 o 0 8 , 1 2 4 4 5 4 0 4 5 4 1 . [ 6 ] P o r ta F , P r a t i L , R o s s i M, S c a r i GS y n t h e s i s OfA O n a n o p a r t i c l e s f r o m W/ O mi e r o e mu l s i o ns [ J ] . C o l l o i d s S u rf , A P h rs i c o e h e m E n g A s p , 2 0 0 5, 21 1 4 3 4 8 . [ 7 J C u r r i ML, A g o s t i a n o A, Mann a L, D e l l a Mo n i c a M, C a t a l a n o M, C h i a v a r o n e L, s p a g n o l o V, L u g a r a 、 M. S y n t h e s i s a n d c h a r a c t e r i z a - t i o n o f Cd S n a n o c l u s t e r s i n a q u a t e m a r y mi e r o e mu l s i o n t h e r o l e o f t h e c o anrf a e t ant [ J J . J . P h y s . C h e m. B, 2 0 0 4, 1 0 4 8 3 9 1 8 3 9 7 . [ 8 j Hu s e i n M, R o d i l E, Y e r a J . F o r ma t i o n o f s i l v e r c h l o ri d e n a n o p a r t i c l e s i n mi e r o e mu l s i o n s b y d i r e c t p r e c i p i t a t i o n wi t h t h e s u r f a c t an t e o u n t e r i o n [ J J . L a n g mu i r , 2 0 0 3 , 1 9 8 4 6 7 - 8 4 7 4 . [ 9 ] C h e n D H, wu s H. S y n th e s i s o f n i c k e l n a n o p a r t i c l e s i n w a t e r i n o i l m i e r o e m u l s i o n s [ J ] . C h e m . M a t e r , 2 0 0 4 , 1 2 1 3 5 4 1 3 6 0 . [ 1 0 ] F a n g X, Y a n g C . A n e x p e r i m e n t a l s t u d y o n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 t w in t h e p h y s i c al p r o p e rti e s o f CT AB/ h e x a n o l / wa t e r r e v e r s e mi - c e n e s and Z r O 2 - Y 2 0 3 n ano p a r t i e l e s p r e p a r e d [ J ] . J . C o l l o i d I n t e r - f a c e S c i . . 2 0 o 5. 2 1 2 2 4 2 - 2 51 . 上接第 3 7页 [ 1 1 ] [ 1 2 ] [ 1 3 ] Wan g H, Zh ang J R。 Z h u J - J . S o n o c h e mic a l p r e p a r a t i o n o f l e a d s u l fi d e n ano c r y s t a l s i n an o i l i n w a t e r m i c r o e m u l s i o n [ J ] . J . C r y s t . Gr o w th , 2 0 0 5, 2 4 6 1 61 1 6 8 . Z h a ng X, Ch an K Y. W a t e r i n 一 0 i1 mi e r o e mu l s i o n s s yn t h e s i s o f p l a t i n u m r u t h e n i u m n ano p a r t i e l e s , t he i r c h a r a c t e riz a t i o nande l ec t r o c a t a l y t i c p r o p e r t i e s [ J j . C h e m. Ma t e r , 2 0 0 7 , 1 5 4 5 1 -- -4 5 9 . S a ntr a S, T a p e c R, T h e od o mp o u lo u N, Do b s o n J, He b a r d A, T a n W .S y n t h e s i s an d c h a r a c t e riz a t i o n o f s i l i c a - c o a t e d i r o n o x i d e n an o p a r t i c l e s i n mi c r o e mu l s i o n s the e ffe c t s o f n o n i o n i e s u rfa c r a n t s [ J ] . L a n g m u i r , 2 0 0 8 , 1 7 2 9 0 0 2 9 0 6 . [ 1 4 ] T a n a j P , S e r n a C J .Mi [ 1 5 ] [ 1 6 ] [ 1 7 ] [ 1 8 ] [ 1 9 ] [ 2 O ] s y n the s i s o f t u n a blefl u p e r p a r a m a g n e t i c c o m p o s i t e s [ J ] . C h e m .Ma t e r , 2 0 0 6 , 1 4 .-4 3 9 6 - 4 4 0 2 . L i u Z, L e e J Y, Han M, Ch e n W , Gan LM. S ynthe s i s and c h a r a c t e r i z a t i o n o f P t Rl c a ta l y s t s f r o m mi c r o e mu l s i o n s a n d e mu l s i o n s [ J ] .J . Ma t e r C h e m. , 2 0 0 7 , 1 2 2 4 5 3 2 4 5 8 . Han a o k aT, Ha y a s h i H , Ta g oT. Ki s h i d aM . W a k ab a y a s h i K. I n s i - t u i mmo b i l i z a t i o n o f u l t r a f i n e p a r t i c l es s yn the s i z ed i n a wa te r / o i l mi c r o e mu l s i o n [ J J . J . C o l l o i d I n t e rf a c e S c i . , 2 0 0 6 , 2 3 5 2 3 5 2 4 0 . Ba e D S, Han K S. Ad a i r J H. S y n t h e s i s an d mi c r o s t r u e t u r e o f Pd / S i O2 n a n o s i z e d p a r t i c l e s b y r e v e rse mi c e l l e an d sol / g e l p f 0 e e s s i n g [ J J . J .Ma t e r C h e m. , 2 0 0 6 , 1 2 3 l 1 7 3 l 2 0 . Ta g o T, Ta s h i r o S, Ha s h i mo t o Y, Wa k ab a y a s h i K, Ki s h i d a M S y I I t h e s i s an d o p t i c a l p r o p e rti e s o f S i 02 - c o a t e d Ce 02 n an o p a r t i c l e s [ J ] .J .N ano p a r t R e s . , 2 0 0 7, 5 5 5 - 6 0 . De b u i g n eF, Cu i s e n a i r e J , J e u n i e a uL, Ma s e r e e l B, Na g y J B . S y n thesi s o f n i me s u l i d en an o p a r t i c l e s i nt h emi e r o e mu l s i o ne p i k u mn / i sop mp y l m y r i s t a t e / w a t e r / n - b u t a n o l o r i s o p m p a n 0 1 啪. C o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