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连盆地白音查干凹陷油气勘探历程认识.pdf
年月 勘探 家 第卷第册 二连盆地白音查干凹陷油气勘探历程认识 王立志 ‘ 苏惠张放东库国正王玉昌 中原石油勘探局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 河南蹼阳市 摘要白音查干凹陷在勘探初期 , 在前人勘探成果基础上 , 积极做好勘探前期技术准备 , 强化地质综合研 究 、 盆地类比分析 , 借鉴二连盆地其他地区成功的勘探经验 , 按照 “ 主洼陷控油 , 斜坡为主找油 ” 的基本指导思 想 , 选准有利区带和有利 目标 , 第一轮钻探即获得工业油流的突破 。 之后根据白音查干凹陷的具体情况 , 制定出 “ 区域展开 、 局部解剖 、 整体评价 ” 的勘探方针 , 围绕西部主力生油中心周边展开勘探工作 , 发现了达尔其和桑合 稀 、 稠油断块 一 背斜油藏其后 , 为了进一步扩大战果 , 寻找富集区块 , 对油气聚集规律和控制因素等进行了认真 分析和总结 , 摸索出 “ 泥岩盖层控油 、 反向断层封油 、 有利储集层富油 ” 等油气聚集规律 , 从而发现了达断块区 稠油富集区 , 控制石油地质储量稀油勘探也取得了一定进展 。 主题词白音查干凹陷勘探历程勘探思路勘探成果 白音查干凹陷位于二连盆地西缘 , 是川井坳陷 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 , 面积约 。 自年中原油田获得勘探权以来 , 按照勘探 规范要求 , 狠抓勘探前期地质综合研究 , 严格勘探 程序 , 加大勘探实施力度 , 勘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 通过与二连盆地其他凹陷进行深人细致的对比分析 研究 , 借鉴相邻凹陷勘探成功的经验 , 制定出切合 白音查干凹陷实际的勘探思路 , 首选南部斜坡钻探 喜获工业油流 。 几年来 , 发现了达尔其 、 桑合和翁 特等含油构造 , 上报石油地质储量超过千万吨 。 通 过对白音查干凹陷石油地质条件系统的研究 , 对油 气运聚规律和油藏控制因素有了比较深人的认识 , 基本明确了有利的勘探方向和 目标 , 从而使白音查 干凹陷的勘探进人了二个崭新的时期 。 技术准备首获突破 一 年 中原油田自年月取得 白音查干凹陷勘探 权之后 , 并没有急于组织钻探 , 而是开展了大量的 技术准备工作 。 首先强化地质综合研究 , 从地层 、 构造 、 生油 、 沉积相 、 储集层和圈闭等基本的地质 条件人手 , 分专题进行了详细的基础资料搜集整理 、 分析对比研究 。 通过近一年的时间 , 基本摸清了区 域地质背景 、 盆地结构特点 、 资源潜力 、 储集层发 育特征 、 圈闭分布状况等 。 全面了解了油气藏形成 的基本石 油地质条件 , 在盆地模拟 、 区带评价 、 圈 闭描述及相邻相似凹陷类比等分析研究的基础 上 , 得出了以下主要地质认识 白音查干凹陷下白奎统巴彦花群发育阿尔 善 、 腾格尔和都红木组三套生储盖岩 系 。 其中阿尔 善组二段灰色泥岩埋藏深 , 热演化程度高 , 排烃效 果好 , 是主要的烃源岩腾格尔组扇三角洲或水 下扇砂体发育 , 埋藏浅 , 物性好 , 是主要的储集 层都红木组泥岩 、 页岩厚度大 , 分布稳定 , 是良 好的区域性盖层 。 可形成 自生自储盖和下生上储盖 成藏组合 , 具备形成油气藏的基本石油地质条件 。 资源评 价结果西部洼陷烃源岩厚度大 , 埋藏深超过热演化程度高 , 尺 。 是主力生油中心 , 总资源量约 “ 。 按照二连盆地成功的勘探经验 , 主力生油中心 严格控制油气藏的分布范围 。 这就决定 白音查干凹陷 油气勘探的主要阵地是围绕西部洼陷的广大地区 。 围绕生油洼陷南北两侧 , 扇三角洲 、 水下扇 呈裙边状分布 , 储集砂体发育广泛 , 尤其是南部斜坡 带扇三角洲前缘砂体 , 埋藏浅 , 物性好 , 更具优势 。 白音查干凹陷是一北 断南超的箕状凹陷 , 与二连盆地吉尔嘎朗图凹陷具有 十分相似的结构 。 类比分析 , 南部斜坡带是找油的最有利区带 。 同时 王立志 , 高级工程师 , 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学院 , 年获石油大学北京硕士学位 , 现从事石油勘探地质综合研究 。 勘探家年月 盆地模拟结果 , 近的油气运 聚于该带 , 是主要 的油气指 向区 。 基于上述认识 , 确立了 “ 主洼陷控油 , 斜坡为 主找油 ” 的基本勘探方针 。 在二维老资料重新处理 、 解释和 目标评价的基础上 , 利用非地震物化探 、 大 地电场探测等综合评价结果 , 认为受白音断层控制 的达尔其构造位于南部斜坡油气指向区 , 具有近油 源 、 圈闭发育等有利条件 , 是首选 的钻探目标 。 首 先选择近洼圈闭钻探了达井 , 录井见到 良好的油 气显示接着钻探的达井 , 于井深中途测 试折算日产油 衬 , 首次突破工业油流关 , 从而 揭开了白音查干凹陷勘探新 的一页 。 在白音断层上 升盘再钻达井 , 于 , 井深见高粘度稠油 , 原油密度 , 粘度 论 。 通过上述 口井的钻探 , 发现 白音查干凹陷达 尔其地区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原油 , 近洼为稀油 , 远洼浅层为稠油 。 但稀 、 稠油 的分布状况及油藏控 制因素并不清楚 。 区域展开 , 局部解剖 一 年 为了弄清白音查干凹陷油气分布状况和资源潜 力 , 在前一 阶段 勘探成果和认识的基础上 , 按照 “ 主洼陷控油 ” 的基本思路 , 选择南部斜坡和北部陡 带进行了重点评价 , 制定出 “ 区域展开 、 局部解剖 、 整体评价 ” 的勘探方针 。 对南部斜坡翁特构造和北 部陡带古尔 、 扎木等构造进行了区域展开勘探 , 对 达尔其 、 桑合等构造进行了局部解剖评价 , 相继发 现了达尔其构造达断块稀油藏 、 达背斜稠油藏 和桑合滚动背斜稀油藏等 。 上报探明石油地质储量 , 预测石油地质储量 。 展开勘探翁特 、 古尔等构造及南部斜坡稠油藏 围绕西部主力生油洼陷南侧分布达尔其 、 翁特 等断块发育区 , 北侧发育桑合逆牵引构造 、 古尔断 鼻等 。 为了弄清油藏在平面上的分布状况 , 一 年相继在翁特 、 古尔等地区甩开钻探了翁 、 查井 。 翁井在 一 井段录井见油气 显示层包括取心 , 测试证实为水 层 。 虽然该井钻探失利 , 但说明翁特地区曾经历过 油气生成 、 运移过程 , 是进一步找油的方向 。 查 井钻探在古尔断鼻 , 该构造是依附于塔拉边界断层 的一个鼻状构造 , 以冲积扇沉积为主 , 储集层发育 , 但缺乏盖层 , 钻探失利 。 为了查明南部斜坡浅层稠油的分布状况和储量 规模 , 继年达井发现稠 油藏之后 , 年 相继在白音断层上升盘部署钻探了达 、 达等井 。 达井钻探失利 。 达井于 一 井段发现稠 油层 , 与达块类似 , 为背斜构造背景控制下的稠 油藏 。 初步分析认为南部斜坡稠油具有一定的储量 规模 , 勘 探 潜 力 较 大 , 但原 油粘度较高 , 常规试油不能获得工业产能热采投 人大 , 经济效益低 , 进一步勘探必须慎重 。 局部解剖达尔其 、 桑合含油构造 达尔其构造位于白音断层下降盘 , 整体呈鼻状 构造形态 , 由于白音断层及与其配套的多条断层相 互切割作用 , 形成了许多顺向和反 向断块 。 年 按照白音断层控油 、 达井位于油水边界 、 整体含 油连片的基本认识 , 初步估算预测石 油地质储量 礴 。 为了进一步评价油藏 , 查明油气控制 因素 , 以指导全凹陷的勘探和评价 , 选择有利部位 钻探了达井 。 该井钻探结果未达到设计目的 。 尽 管油层段比达井高余米 , 但含油性不如达 井 , 完井试油获得日产衬的低产油流 。 通过该 井的钻探证实达尔其构造不是整体连片含油 , 而可 能形成小断块分块含油的场面 。 为了进一步解剖油藏 , 针对达断块获得工业油流的情况 , 部署了达 一 、 达 一 、 达 一 等 口一次开发井 。 钻探结果证实为 一反向断块屋脊油藏 , 油层比较单一 , 油藏高度很低 , 初步落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护 桑合构造位于北部塔拉断层下降盘 , 是一个被 断层复杂化的逆牵引背斜构造 。 在该构造钻探的查 井录井见油气显示层 , 电测解释有油 层 , 完井试油仅获低产油流 , 初次压裂改造未见到 效果 。 通过对该井压裂失败的原因进行认真分析 , 认为存在以下三个方面 的疑问①从地质上 ‘ 分析该 层段录井显示好 , 常规试油已见油 , 只是地层比较 致密 , 压裂改造应该能见到效果②压裂液配伍及 现场操作确实存在一些失误③压前压后产液量比 较 , 不但没有增加 , 反而有所减少 。 基于上述分析 , 经反复论证和充分的技术准备 , 时隔一年后对该井 进行了重新压裂改造 , 日产纯油 衬 。 进一步钻 探相继发现了查 、 查和查等含油断块 , 上报 探明石 油地质储量少 , 预测石油地质储量 。 初步认识到 , 桑合构造具有腾格尔组和 都红木组两套含油层系 , 每一断块的含油情况受圈 闭断块和岩性等双重因素控制 , 使之油藏高度 、 油 第卷第册 王立志等二连盆地白音查干凹陷油气勘探历程认识 水关系等具有不同的特点 。 集中力量 , 寻找富集区块 一 年 通过 一 年几年的艰苦努力 , 虽然在 白 音查干凹陷发现了稀油 、 稠油油藏 , 但油气富集程 度 、 油藏高度和储量丰度等都较低 。 为了进一步扩 大勘探战果 , 发现富集区块 , 打开新的勘探局面 , 广大地质勘探人员冷静思考 , 认真进行分析和总结 。 一方面总结几年来勘探所取得 的经验和教训另一 方面对油气藏形成条件及油气聚集规律 、 控制因素等 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整理 。 同时加大前期勘探力度 , 开 展三维地震勘探 , 充分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新技术和新 方法进行储集层预测与油藏描述评价研究 , 以期取得 更好的勘探效果 。 初步总结出以下规律和认识 白音查干凹陷石油远景资源量超过 , 具备找油 的资源基础 。 已发现了阿尔善组二 段 、 腾格尔组和都红木组一段三套含油层系 , 稀油 和稠油两种不同类型的原油 。 油气分布严格受生油中心控制 。 油气以侧向 短距离运移 、 就近聚集为主 , 油藏呈环状分布于西部 主力生油洼陷周围的北部陡带和南部斜坡构造带之上 。 纵向上受生储盖组合类型的控制 , 油层主 要分布于都红木组区域性泥岩盖层之下的都一段和 腾格尔组 。 泥岩盖层发育有由洼陷向盆地边缘变浅 的趋势 , 油层发育亦有类似的变化关系 、 , 但稀油 、 稠油油藏在埋藏深度上没有明显的界限 。 断裂是控制油气聚集的主控因素 。 油气沿 不整合面或断层向构造高部位运移 , 受反 向断层封 堵成藏 , 往往沿主断裂形成油气聚集带 。 油藏类型以构造背景下的断块油藏为主 , 预测地层等非构造油藏亦是重要 的油藏类型 。 具有 较大构造背景 , 处于有利沉积相带的油气最富集 。 稀油勘探的有利方向是 白音断层下降盘前排构造和 北部陡带近洼圈闭稠油勘探以白音断层上升盘 、 边缘超覆带为主要方向 。 在充分认识油气聚集规律和富集条件的基础上 , 年适时在南部斜坡带实施了三维地震勘探 。 通 过三维地震资料人机连作解释系 统构造精细解释发现 , 尽管依附于白音断层下降 盘的达尔其东断鼻构造被反向断层分割 , 但形态完 整 , 圈闭总面积字 。 应用 、 等新技 术反演预测该地区存在滑塌浊积扇砂岩储集体 , 岩 相与构造匹配较好 。 综合各方面信息认为 , 达尔其 东断鼻是白音查干凹陷寻找油气富集的最有利目标 。 年围绕该构造共部署 预探井 口 、 评价井 口 , 均在都红木组一段浅层发现油层 , 其中 , 达 、 达井钻遇油层厚达 , 口井控制含油面积 时 , 控制石油地质储量 , 从而实现 了白音 查干凹陷油气勘探的实质性突破 。 随后 , 年稀油勘探取得了重要进展 , 在翁特断层是控 油主断层新认识的基础上 , 在该断层下降盘部署的翁 井于 以叉〕 一 井段发现油层厚达 , 试油证实 为稀油 。 初步测算 , 预测储量达绷护 参考文献 易士威等二连盆地洪浩尔舒特凹陷千万吨级努格达油 藏的发现石油勘探与开发 , , 王立志等白音查干凹陷白圣系生 、 储 、 盖特征与油气 聚集断块油气田 ,, 增刊 李溪滨等三塘湖盆地勘探历程勘探家 , , 梁狄刚塔里木盆地九年油气勘探历程与回顾勘探家 , , 收稿日期 一一 搜影 中国年将大规模开发海上油气田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年将投资亿元人民币开发一批海 上大油田 , 以使今后几年海洋石油天然气产量大幅度提高 。 据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卫 留成介绍 , 在渤海湾地区和中 国南海等海域最新发现的蓬莱 一 、 番禺 一 、 曹妃甸 一 、 渤 中 一 和渤中 一 等大型海上油气构造 , 都具有丰富的油气储 量 。 尤其是渤海湾的蓬莱 一 构造 , 目前已探 明原油储量 气 , 且储量规模正进一步扩大 , 有可能成为继大庆之后 中国发现 的最大整装油田 。 据介绍 , 蓬莱 一 油田年下半年将进人开发阶段 。 预计 这个大型油田将在年投产 , 生产能力估计可达每年巧 礴 , 此外 , 中国年将同时进行渤海湾地区绥中 一 二期 、 秦皇岛 一 以及文昌 一 左油田等几个大工程项目 , 并在海上 打 口生产井 。 卫留成说 , 随着海上新油田的开发生产 , 从 年到年 , 中国海洋石油产量平均每年将递增 , 年海 上油气田的产量预计可达油气当量 峥 高迎供稿 , 一一 一 ’ , ,,一, , 且 尸召玲刃 , ,一 认厄 ,, , 从 晓礼 尽 , “ ,, , ’‘ , , , , , 伪 川 “ , 幼 改 , ,, 留 歹 叨 ,, , 如 ” ,, 认厄 , ,, , , ’ 宜 , , , 一 ,, 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