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焦石坝区块页岩气水平井钻井完井技术.pdf
第 4 1卷第 5 期 2 0 1 3年 9月 石 油 钻 探 技 术 P ETR LE UM DRI L LI NG TECHNI QUE S Vo 1 . 41 No. 5 S e p .。 2 O l 3 . . 页岩气钻井完井专题 d 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1 0 8 9 0 . 2 0 1 3 . 0 5 . 0 0 5 涪 陵焦石坝 区块页岩气水平井钻 井完井技术 周 贤海 中国石化江汉油 田分公 司地质工程设计监督 中心 , 湖北潜江 4 3 3 1 2 4 摘要 针 对涪陵焦石坝 区块地质条件复杂 、 各 向异性 大, 易导致发 生井下故 障、 钻速慢 、 钻井周期长及成本 居 高不下的问题, 在分析该区块页岩气钻井完井技术难点的基础上, 进行了页岩气水平井钻井工程技术适应性评价, 通过对丛式井布井方案、 井身结构、 井眼轨道设计、 优快钻井技术、 钻井液技术及页岩气层长水平段固井技术等进 行优选及进一步优化, 提出了涪陵焦石坝区块页岩气水平井钻井完井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在焦页 卜2 HF井等 1 7口井进行 了现场 实践及应用 , 初步形成 了涪陵焦石坝 区块 页岩 气水平井钻 井完井技 术。应用表 明, 该技术 可显 著提 高机械钻速 、 缩短钻 井周期 , 可为涪陵焦石坝 区块 页岩 气规模开发提供技 术支持 。 关键词 页岩气 水平井 钻井 固井 井身结构 钻井液 焦石坝区块 中图分类号 TE 2 4 ; T E 2 5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1 一 O 8 9 O 2 0 1 3 0 5 0 0 2 6 0 5 Dr i l l i ng & Co mp l e t i o n Te c h ni q u e s Us e d i n S ha l e Ga s Ho r i z o nt a l W e l l s i n J i a o s h i b a Bl o c k o f F u l i n g Ar e a Zh o u Xi a nh a i Ge o l o g 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De s i g n S u p e r v i s i o n C e n t e r , J i a n g h a n O i l f i e l d Br a n c h, S i n o p e c , Qi a n j i a n g, Hu b e i , 4 3 3 1 2 4, Ch i n a Ab s t r a c t I n v i e w o f t h e p r o b l e ms o f f r e q u e n t d o wn h o l e a c c i d e n t s i n s h a l e g a s we l l d r i l l i n g i n J i a s h i b a B l o c k o f Ful i n g Ar e a , s l o w p e ne t r a t i o n r a t e , l o n g d r i l l i n g c y c l e , a n d hi g h c o s t c a us e d d u e t o c o mp l e x g e o l o g i c a l c o nd i t i o n s a n d s t r o n g a n i s o t r o p y , t h e a d a p t a b i l i t y o f d r i l l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i e s u s e d i n J i a o s h i b a B l o c k wa s e v a l u a t e d b a s e d o n t h e a n a l y s i s o n t h e d i f f i c u l t i e s o f s h a l e g a s we l l d r i l l i n g . Th e t e c h n i c a l d r i l l i n g s c h e me f o r J i a o s h i b a B l o c k s h a l e g a s h o r i zon t a l we l l s i n F u l i n g Ar e a wa s t h e n p r o p o s e d t h r o u g h e v a l u a t i o n, s e l e c t i o n a n d o p t i mi z a t i o n o f c l u s t e r we l l p l a c e me n t , c a s i n g p r o g r a m, w e l l t r a j e c t o r y , f a s t d r i l l i n g t e c h n i q u e s , d r i l l i n g f l u i d , a n d c e me n t i n g t e c h n i q u e s f o r t h e l o n g h o r i z o n t a l s e c t i o n . Th e t e c h nic a l s c h e me h a s b e e n a p p l i e d i n 1 7 we l l s i n c l u d i n gⅥ l l J i a o y e 1 2 HF r e s u l t i n g i n s i g nif i c a n t i n c r e a s e i n p e n e t r a t i o n r a t e a n d d r i l l i n g c y c l e r e d u c t i o n. Th e r e s e a r c h p r o v i d e s s o u n d t e c h n i c a l s u p p o r t f o r s h a l e g a s ’ c o mme r c i a l d e v e l o p me n t i n J i a o s h i b a B l o c k o f F u l i n g Ar e a Ke y w o r d s s h a l e g a s ; h o r i z o n t a l we l l ; d r i l l i n g ; we l l c e me n t i n g; c a s i n g p r o g r a m; d r i l l i n g f l u i d; J i a o s h i b a B1 o c k 涪陵焦石坝区块页岩气藏位于川东高陡褶皱带包 鸾一 焦石坝背斜带焦石坝构造 , 为构造位置相对较高、 地层产状较为宽缓的主体部位。2 0 1 2年, 该区块焦页 1 HF井在上奥陶统五峰组一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下部页 岩气层获得 2 O . 3 1 0 / d的高产工业气流, 实现了 涪陵地区海相页岩气勘探的重大突破 1 屯 ] 。2 0 1 3年 6 月, 该地区焦页 卜3 H F井在 4 1 2 . 0 r r l r n 油嘴、 2 3 MP a 压 力下获 1 1 1 0 / d高产气流, 进一步证实涪陵焦石 坝区块页岩气具有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但是, 涪陵 地区复杂的地质和地表条件给钻井完井带来了诸多困 难, 造成施工成本居高不下, 如 地表裂缝、 溶洞发育, 收稿 日期 2 o 1 3 0 7 2 0 ; 改 回日期 2 O 1 3 一 O 8 2 9 。 作者简介 周 贤海 1 9 6 2 一 , 男, 湖 北公 安人 , 1 9 8 2年毕 业于江 汉石 油学院钻井工程 专业, 高级工程师, 主要从事石油钻井技 术研 究 及相 关管理工作。 联系方式 0 7 2 8 6 5 8 1 3 6 6 , z h o u x i a n h a i . j h y t s i n o p e c . c o rn。 基金项 目 中国石化科技攻关项 目“ 页岩 气‘ 井工厂 ’ 技术研 究” 编号 P 1 3 o 2 3 部分研 究内容。 第 4 l 卷 第 5 期 周贤海. 涪陵 焦石坝 区块 页岩 气水平 井钻 井完井技术 2 7 恶性漏失多发; 浅部地层普遍含水, 泡沫/ 气体钻井技 术应用受限; 部分井进行空气钻井时地层出气量较多, 造成空气钻井被迫终止; 井漏、 井斜等井下故障时有发 生[ 2 - 6 ] 。为此 , 笔者对涪陵地区钻井完井面临的技术难 点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在此基础上对井身结构、 完井方 式、 井眼轨迹控制、 钻井液和长水平段固井等技术进行 了优选与优化 , 结合焦页 1 2 H F井等 1 3口已完钻井和 另外 4口正钻井 的现场应用, 初步形成了涪陵焦石坝 区块页岩气水平井钻井完井技术 , 可为该区块钻井提 速、 降低成本提供技术借鉴。 1 钻井完井技术难点 涪陵焦石坝区块地层 自上而下依次为 中生界下 三叠统嘉陵江组 、 飞仙关组 ; 古生界二叠系上统长兴 组 、 龙潭组 , 下统茅口组、 栖霞组、 梁山组 , 石炭系中统 黄龙组 , 志留系中统韩家店组, 下统小河坝组、 龙马溪 组 , 奥陶系上统五峰组。主要钻井完井难点有 1 涪陵地 区为山地丘陵地形 , 地表 出露地层为 嘉陵江组灰色、 深灰色灰岩 , 在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岩 溶作用下 , 喀斯特地貌发育 , 山体沟壑较多 , 因此钻 前工程难度大 , 费用高。 2 地质条件复杂 , 钻井井下故障时有发生 , 影 响钻井安全与速度 。浅表层溶洞 、 暗河 发育 , 呈不 规则分布 , 钻探 过程 中漏 失严 重 , 环保 压力 大 ; 三 叠 系地层存在水层 , 二叠系长兴组 、 茅 口组和栖霞 组在局部地区存在浅层气 , 水层和浅气层 或含硫 气层 均 属 于低 压 地层 , 使 气 体钻 井 技术 应 用受 限 ; 志留系地层的坍 塌压力与漏失压力差值 较小 , 井壁易失稳 ; 目的层 龙马溪组底部页岩气层 , 油气 显示活跃 、 地层压力异常 , 气层压力系数 为 1 . 4 1 ~ 1 .4 5。 3 井身结构设计不尽合理 , 不能满足钻井提速 的要求 。如焦页 1 井 , 表层套管下至长兴组中部 井 深 7 6 5 m 是为了完全封固长兴组硫化氢气层 , 但二 开在井 深 7 7 3 m 钻遇硫化氢 , 被迫终止空气钻进 , 转为常规钻井钻进 , 严重影响了钻井速度 。 4 长水平段生产套管和完井管柱的安全下人 对水平段井眼轨迹要求高 。焦石坝区块水平井的平 均水平段长度为 1 5 0 0 m左右 , 套管与井壁问摩 阻 大, 套管下入难度大 , 因此对井 眼轨迹提 出了更 高 要 求 。 5 长水 平段 的固井施 工难度大 , 质量难 以保 证 。一方面水平段长度大 , 套管偏心严重, 影响套管 柱的居中度 ; 另一方面, 水平段使用油基钻井液, 在井 壁上形成了油膜层 , 对油膜的清洗效果直接影响到水 泥胶结质量 ; 同时, 页岩气储层 的多级分段压裂改造 对水泥环的抗冲击能力和柔韧性要求也较高 删 。 2 钻井完井技术方案优化 2 . 1 丛式井布井方案优化 针对钻前工程难度大 、 成本高的问题, 将焦石坝 区块布井方式优化为小 型丛式井模式 , 并对丛式水 平井的钻井方位 、 水平段长度及井距等进行 了优化 。 1 钻井方位。根据成像测井成果 , 焦石坝区块 龙马溪组地层的最大水平 主应力方 向为近东西向, 水平井眼沿最小水平 主应力方 向钻进 , 后期压裂裂 缝与井眼方向垂直, 压裂改造效果好[ 1 。因此, 水 平段方位设计为近南北 向, 水平井方位偏移范围控 制在 3 O 。 以内。 2 水平段长度。焦页 1 HF井水平段长1 0 0 0 m, 已获 得 高 产 工 业 气 流。 国外 水 平 段 长 度 多 为 1 0 0 0 2 0 0 0 m, 随着水平段长度的增大, 初始产量 相应增大。充分考虑 目前 国内实际 的钻井技术水 平 , 为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井产能 , 将水平段长度优化 为1 5 0 0 m。 3 井距 与布井方式 。考虑大型压裂裂缝的扩 展长度 , 同时防止邻井压裂对后期钻井井壁稳定造 成的不利影响, 平均井距优化为 1 0 0 0 m, 布井采用 水平段方位垂直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 0 。 和 1 8 0 。 和 与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斜交相结合的方式 , 如 图 1 所示 。 图 1 丛式水平井布井方式 Fi g .1 W e l l pl a c e me nt p a t t e r n o f c l u s t e r h o r i z o nt a l we l l s 2 . 2井身结构优化 前期钻探实践证明 小河坝组 埋深 2 0 2 0 m 之 2 8 石 油 钻 探 技 术 上地层 比较稳定, 2 0 2 0 42 4 5 0 m井段的坍塌压力系 数为 1 . 1 O ~1 . 7 8 , 漏失压力系数为 1 . 3 9 ~1 . 6 1 , 容易 出现塌漏同层的情况 ; 而且 , 随着钻井液浸泡时间的 增长 , 坍塌压力有进一步升高的趋势 , 斜井段需要的 钻井液密度高于直井段 , 这些因素也会带来井下复杂 情况。该地 区的地层必封点主要有 浅表溶洞 暗 河 ; 三叠系的水层、 漏层与二叠系的浅层气 ; 龙马溪 组页岩气层顶部 “ 浊积砂岩” 之上的易漏 、 易垮塌地 层。根据地层必封点分析和三压力剖面, 形成了“ 导 管三个开次” 的井身结构方案 1 导管 采用 4 6 6 0 . 4 1 3 3 1 1 1 钻头 , 下 4 s o 8 . 0 I T l r n 套 管, 套管下深 5 O m左右, 封隔浅表层溶洞 , 建立井 口。 2 表层套管 一开采用 4 4 4 4 . 5或 4 4 0 6 . 4 mm 钻头 , 下 4 3 3 9 . 7 mm表层套管 , 封隔三叠系的水层、 漏层 , 为揭开二叠系的浅气层创造条件 , 采用 内插法 固井工艺 , 水泥浆返至地面。 3 技术套管 二开采用 4 3 1 1 . 1 mm钻头 , 钻至 龙马溪组页岩气层顶部 , 下 4 2 4 4 . 5 mm 套管, 封隔 龙马溪组页岩气层之上的易漏、 易垮塌地层 , 以钻入 龙马溪组页岩气层顶部的标志性砂层浊积砂岩 为中完原则 , 水泥浆返至地面。 4 生产套管 三开采用 4 2 1 5 . 9 mm钻头 , 完成 大斜度井段和水平段钻井作业, 下入 4 1 3 9 . 7 mm套 管, 水泥浆返至地面, 射孑 L 完井 。 2 . 3 井眼轨道设计优化 2 . 3 . 1 井眼剖 面类 型优选 井眼剖面类型选择主要考虑两方面因素 1 能 适应实钻中 目的层深度发生变化时调整方 案, 而不 至于使井眼轨迹控制处于被动地位 ; 2 能够通过调 整段来补偿工具造斜率误差所造成的轨道偏差 , 使 井眼轨迹在最终着陆时中靶更准确、 更顺利 。为此 , 优选采用双弧剖面设计 , 即“ 直增稳增一水平 段” 剖面, 该剖面类型在两段增斜段之问设计了一段 较短的稳斜调整段 , 有利于井眼轨迹的实时调整。 2 . 3 . 2井眼轨道参数优化 1 造斜点。由于造斜率受井眼尺寸和地层情 况的影响 , 为利于造斜与方位控制 , 造斜点一般选在 地层较稳定 的井段 。对水平段垂直于最大水平主应 力的二维水平井 , 造斜点选在志留系小河坝组地层 ; 对斜交最大水平主应 力的j维水平井 , 造斜点选在 二叠系茅 口组或栖霞组地层 。 2 造斜率 。考虑页岩气层分段压裂改造时泵 送桥塞工艺的要求 , 在不影响生产管柱下人和满足 管材抗弯能力 的前提下 , 结合地层影响因素 , 选择尽 可能小的造斜率 , 一般设计为 1 5 。 ~1 7 。 / 1 0 0 m, 最 大不超过 2 5 。 / 1 0 0 m。 3 稳斜段井斜角 。二维水平井稳斜段井斜角 控制在 4 O 。 以内, 三维水平井稳斜段井斜角控制在 3 5 。 以内 。 2 . 4 优快钻井技术 2 . 4 . 1 空 气钻 井技 术应 用井段优 选 与常规钻井相 比, 空气钻井可以大幅度提高机 械钻速_ 6 ] 。综合分析焦页 1井地层资料发现 三叠 系嘉陵江组和飞仙关组地层稳定, 该井段可 以进行 空气钻井; 嘉陵江组底部或飞仙关组顶部存在水层 , 遇水层后可转换为泡沫钻井 ; 二叠系和志留系地层 无明显水层 , 满足实施空气钻井 的条件 。因此, 在一 开和二开造斜点之前推荐使用空气钻井 , 若遇水层 则转换为泡沫钻井 。 2 . 4 . 2 复 合钻进技 术优 选 由于二叠系长兴组 、 茅 口组 、 栖霞组地层在局部 地区存在浅层气 , 空气钻井技术应用受限, 为提高机 械钻速 , 选用“ P D C钻头螺杆” 复合钻井技术。二 叠系地层 由于含硅质成分 , P D C钻头易受损 , 因此 选用“ 牙轮钻头螺杆” 复合钻井技术。 2 . 4 . 3 井眼轨 迹控 制技 术优化 通过优选井下钻具与钻头、 预测监控井眼轨迹 和计算分析摩阻扭矩 , 在保证井 眼轨迹圆滑 的基 础 上提高钻速 。 1 钻具组合优化。在 4 3 1 1 . 1 iT I I T I 造斜井段 , 钻 具组合优化为 4 3 1 1 . 1 n 1 n 1 牙轮钻头4 2 1 5 . 9 mm 1 . 2 5 。 单弯螺杆浮阀4 2 0 3 . 2 I T I 1 T I 无磁钻铤l 根 L WD组件 - F 4 1 7 7 . 8 I T I I T I 钻铤 1 根 4 1 6 s . 1 I T I I T I 钻铤3根4 1 2 7 . 0 I T ll n加重钻杆 3 O根。由于靶 前位移大, 三维水平井在 4 3 1 1 . 1 IT lI -n井段需要长井段 稳斜, 稳斜钻具组合优化为 1 1 . 1 E l l -n牙轮钻头 1 5 . 9 m inX0 . 7 5 。 单弯螺杆4 2 8 s . 0 I T l I -n 稳定器浮 阀4 2 0 3 . 2 mm 无 磁 钻 铤 1根 L WD组 件 4 1 7 7 . 8 I T II T I 钻铤 1根 声 1 6 5 . 1 G ri n钻 铤 3 根 4 1 2 7 . 0 iT l r n加 重 钻 杆 3 0根。三 开 水 平 段 采 用 4 2 1 s . 9 m mP D C钻头- t - 4 1 6 5 . 1 mmX0 . 7 5 。 单弯螺杆 第 4 1卷第 5期 周 贤海. 涪 陵焦石坝 区块 页岩 气水 平井钻 井完井技 术 1 0 . 0 ~ 2 1 3 . 0 n ] n 1 稳定器的倒装稳斜钻具组合。 2 钻 头 选 型优 化 。 3 u. 1 mm 定 向段 优 选 HJ T5 3 7 G K和 MD5 3 7型牙轮钻头 , 三维水平井在 志留系韩家店组地层选用 P D C钻头, 2 1 5 . 9 ml T l 增 斜段 选 用 HJ T5 3 7 GK 型 牙 轮 钻 头 , 水 平 段 采 用 T1 6 5 5 B型 P D C钻 头 。 2 . 5 钻井液技术优化 直井段对钻井液体系无特殊要求 , 采用空气 泡 沫 或常规水基钻井液 , 三开大斜度井段和水平段, 要 穿过 目的层页岩层段 , 页岩地层因其特殊的裂隙和层 理发育结构, 采用水基钻井液会导致页岩层失稳, 影 响水平井的施工安全 , 且长水平段 的摩阻、 扭矩大, 对 钻井液的润滑性能要求高, 因此选用 P MC油基钻井 液[ 3 , 9 - 1 2 ] 。分段钻井液优化结果见表 1 。 表 1 分段钻井液体系优化结果 Ta bl e 1 Opt i mi z a t i o n o f mud s y s t e m 油基钻井液的油水 比为 8 O 2 O , 配方为 柴油 3 . 5 HI E MUL 主 乳 1 . 5 HI C O A T 辅 乳 2 . O C a O1 . 5 MOG E L 有 机土 2 . 0 HI F L O 高温降滤失剂 重晶石粉。 2 . 6 页岩气层长水平段固井技术优化 2 . 6 . 1 水平井套管下入技术 1 下套管前模拟通井。完井 电测结束后 , 采用 双稳定器的钻具组合模拟套管 串的刚度 , 对起下钻 遇阻、 遇卡井段、 井斜角变化率超标井段划 眼通井 , 彻底清除岩屑床 , 以利 于套管顺利下人 。由于为确 保井眼轨迹光滑严格控制 了造斜率 , 故焦石坝区块 只采用双稳定器的钻具组合模拟通井一趟即能满足 套管下入要求 。 2 套管抬头下套管技术 。在 引鞋之上接一根 短套管 , 安放一只整体式扶正器 , 保证套管顶部在水 平段处 于 “ 抬 头” 状 态 , 减 少 下入 摩 阻 , 利 于套 管 下 人 。 3 合理安放套管扶正器 , 确保套管居中。在水 平井段 , 每根套管加一只扶正器 , 采用弹性双弓扶正 器和刚性树脂旋流扶正器交替安放 ; 在造斜段 , 每 2 根套管安放一只刚性树脂扶正器 ; 在直井段 , 每 5 根 套管安放一只弹性扶正器。 2 . 6 . 2水 泥浆 体 系优 选 为满足焦石坝区块页岩气井长水平段 固井 的需 要 , 选用韧性胶乳防气窜水泥浆体系, 其配方为 G级 水 泥 2 7 . O 0 淡 水 1 3 . O 0 胶 乳 L A T E X 1 . 0 0 降滤失剂F L O - S1 . O 0 9 / 6 稳定剂S T AB5 6 1 0 . 7 5 分散 剂D I S P S 十 6 . 0 0 增 强 防窜剂 MX 1 . O 0 9 / 6 膨胀剂B O N I I to . 2 0 缓凝剂4 - 0 . 9 0 9 / 6 消泡 剂 D E S I L 0 . 1 0 纤维 F I B。 2 . 6 . 3 提 高顶替效率技 术 选用适应油基钻井液的固井前置液 , 以有效清洗 和冲刷井壁和套管壁的油膜, 将亲油性的井壁反转为 亲水性的井壁 , 提高一 、 二界面的胶结质量和顶替效 率。清洗液配方为淡水2 0 Ⅵ1 R S A C L E A R超细 铁矿粉 ; 冲洗液配方为淡水6 H US HE R 超细铁 矿粉。Ⅵ1 R S A C I ,E A R清洗 液对油基钻井液 的乳化 效率高, 在一定排量下对油基钻井液及其泥饼不断清 洗冲刷 , 并在清洗液中得到增溶 , 使钻井液被清除, 泥 饼被冲蚀进而被润湿 , 为后续冲洗液进一步顶替钻井 液提供保 障。F L US HE R冲洗液经过高速搅拌后均 匀分散 , 有利于将清洗液清洗的油基钻井液和泥饼顶 替干净 , 从而提高水泥浆的封固质量。 3 现场应用 焦石坝区块前期完钻井只有 1口, 即焦页 1 HF 井, 于 2 0 1 2年 1 0月 完 钻, 井 深 3 6 5 4 . 0 0 m, 垂 深 2 4 1 8 . 0 0 m, 水平位移 1 0 0 8 . 0 0 m, 机械钻速 2 . 8 7 m/ h , 钻井周期 1 5 2 . 0 0 d , 建井周期 1 7 1 . O 0 d 。 2 0 1 3 年焦石坝区块共部署开发水平井 1 7口, 截 止 目前已完钻 1 3口, 在钻井过程 中都采用了上述优 化技术方案 , 收到了良好 的钻井提速效果, 机械钻速 大幅度提高 , 钻井周期显著缩短 。据统计, 1 3口井 的 平均井深 4 1 6 2 . 0 0 m, 平均垂深 2 4 1 4 . O 0 m, 平均水 平段长 1 4 5 4 . 0 0 m, 平均机械钻速 4 . 6 7 m/ h , 平均钻 井周期 8 2 d , 建井周期 1 0 8 d 。与焦页 1 HF井相 比, 钻井周期缩短 了 4 6 . 5 2 , 机械钻速提高了 6 5 . 5 1 。 其中, 焦页 卜 2 HF 设 计井深 4 1 2 0 . 0 0 m, 水平段长 1 5 0 0 . 0 0 m, 实 际完 钻井 深 4 1 6 8 . 0 0 m, 水 平段 长 1 5 3 3 . O 0 m, 全井 水平 位 移 1 9 2 5 . 3 4 m, 钻 井周 期 石 油 钻 探 技 术 2 0 1 3年 9月 6 0 . 7 9 d , 建 井 周 期 7 4 . 0 0 d , 全 井 平 均 机 械 钻 速 6 . 0 4 m/ h , 与 焦 页 1 HF井 相 比钻 井 周 期 缩 短 了 6 0 . 0 1 , 机械钻速提高了 1 1 0 . 4 5 K 00 , 井身质量、 固井 质量均达到合格。再如焦页 1 1 2 HF井, 该井设计井 深 3 9 9 7 . 0 0 I T I , 水平段长 1 4 0 0 . 0 0 m, 实际完钻井深 4 0 8 0 . 0 0 I T I , 水 平段 长 1 4 1 8 . 6 2 I T I , 全井 水平 位 移 1 9 4 3 . 5 4 I T I , 钻井周期 7 4 . 9 6 d , 建井周期 9 6 . 9 6 d , 全 井平均机械钻速 5 . 5 0 m/ h , 与焦页 1 HF井相 比钻井 周期缩短了 5 O . 6 8 , 机械钻速提高 了 9 1 . 6 4 , 井身 质量、 固井质量均达到合格。 4 结论与认识 1 通过技术方案优化和现场实践 , 井身结构设 计 、 长水平段井眼轨迹控制 、 油基钻井液 、 长水平段 固井等技术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 初步形成 了涪陵焦 石坝区块页岩气水平井钻井完井技术 , 基本满足了 安全钻井需求 , 机械钻速大幅度提高 、 钻井周期大幅 度缩短 。 2 定向段泡沫钻井 、 水平段“ 一趟钻” 等技术的 应用都取得了明显 的钻井提速效果 , 但尚未成熟 , 需 要进一步加大研究和实践的力度。 3 目前焦石坝区块页岩气钻井面临的主要 问 题是如何降低工程成本 , 而 “ 井工厂” 技术是降低页 岩气钻井成本的有效途径 , 但 国内对该技术的研究 和实践才刚刚起步 , 建议加快研究步伐 , 以早 日在焦 石坝区块进行试验应用 。 [ 1 ] [ 2 ] 参考文献 Re f e r e n c e s 姜政华 , 童胜宝 , 丁锦鹤. 彭 页HF 一 1 页岩气水平 井钻井关键技 术 Ⅲ J ] . 石油钻探技术 , 2 0 1 2 , 4 0 4 2 8 3 1 . J i a n g Zh e n g h u a , To n g Sh e n g b a o, Ding J i n h e . Ke y t e c h n o l o g i e s a d o p t e d f o r s h a l e g a s h o r i z o n t a l we l l P e n g y e HF - I [ J . P e t r o l e u m Dr i l l i n g Te c h ni q u e s , 2 01 2, 4 0 4 2 8 ~ 3 1 . 蒋廷学. 页岩油气水平井压裂裂缝复杂性指数研究及应用展望 l J ] . 石油钻探技术 , 2 0 1 3 , 4 1 2 7 - 1 2 . J i a n g Ti n g x u e .Th e f r a c t u r e c o mp l e xi t y i n d e x o f h o r i z o n t a l we l l s i n s h a l e o i l a n d g a s r e s e r v o i r s [ J ] .P e t r o l e u m Dr i l l in g Te c h ni q u e s , 2 01 3, 4 1 2 7 - 1 2 . [ 3 ] 王显光 , 李雄 , 林永学. 页岩水平井用高性能油基钻井液研究与 应用口] . 石油钻探技术, 2 0 1 3 , 4 1 2 1 7 2 2 . W a n g Xi a n g u a n g, Li Xi o n g, I i n Yo n g x u e . Re s e a r c h a n d a p p l i ~ c a t i o n o f h i g h p e r f o r ma n c e o i l b a s e d r i l l i n g f l u i d f o r s h a l e h o r i ~ z o n t a l w e l l s E J ] . P e t r o l e u m D r i l l i n g T e c h n i q u e s , 2 0 1 3 , 4 1 2 1 7 2 2 . [ 4 ]闫联 国, 周玉仓. 彭页 HF 一 1页岩气井 水平段 固井技术 [ J ] . 石 油钻探技术 , 2 0 1 2 , 4 0 4 4 7 5 1 . Ya n Li a n g u o, Zh o u Yuc a n g .Ho r i z o n t a l we l l c e m e nt i n g t e e h n o l o g y o f s h a l e g a s We l l P e n g y e HF 一 1 [ J ] . P e t r o l e u m Dr il l i n g Te c h n i q u e s , 2 01 2 , 4 0 4 4 7 5 1 . [ 5 ] 刘伟 , 陶谦 , 丁士东. 页岩气水 平井 固井技术难 点分析 与对策 r J ] . 石油钻采工艺 , 2 0 1 2 , 3 4 3 4 0 4 3 . I i u We i , T a o Qi a n , Di n g S h id o n g . Di f f i c u l t i e s a n d c o u n t e r me a s u r e s f o r c e me n t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o f s a l l e g a s h o r i z o n t a l we l l E J ] . Oi l Dr i l l i n g Pr o d u c t i o n Te c h n o l o g y, 2 0 1 2, 3 4 3 4 0 4 3 . [ 6 3 吴仕荣 , 邓传光 , 周开吉. 空气钻井地层 出水限定值的探讨 [ J ] . 钻采工艺 , 2 0 0 6 , 2 9 5 7 - 8 . Wu S h i r o n g , De n g C h u a n g u a n g , Z h o u Ka ij i . R e s e a r c h o n l i mi t o f f o r ma t i o n wa t e r d i s c h a r g e i n a i r d r i l l i n g [- J ] . Dr i l l i n g& Pr o d u c t i o n Te c hn o l o gy , 2 0 0 6, 2 9 5 7 - 8 . [ 7 ] 卢运虎, 陈勉, 安生. 页岩气井脆性页岩井壁裂缝扩展机理[ J ] . 石油钻探技术 , 2 0 1 2 , 4 0 4 1 3 1 6 . I u Yu n hu, Ch e n Mi a n, An Sh e ng . Br i t t l e s h a l e we l l b o r e f r a c t u r e p r o p a g a t i o n m e c h a n i s m[ J ] .P e t r o l e u m D r i l l i n g T e c h ni q ue s , 2 0 1 2, 4 0 4 1 3 ~ 1 6 . [ 8 ] S a k ma r S L . S h a l e g a s d e v e l o p me n t i n N o r t h A m e r i c a a n o v e r v i e w o f t h e r e g u l a t o r y a nd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c h a l l e n g e s f a c i n g t h e i n d u s t r y [- R ] . S P E 1 4 4 2 7 9 , 2 0 1 1 . [ 9 ] Aa r o n P a d i l l a . S o c i a l r e s p o n s i b il i t y ma n a g e me n t s y s t e ms e l c r a t i n g p e r f o r ma n c e f o r s h a l e g a s d e v e l o p me n t [ R] .S P E 1 5 6 7 2 8, 2 O1 2 . [ 1 O ] F a r a j B, Wi l l i a ms H, Ad d i s o n G, e t a 1 . G a s p o t e n t i a l o f s e l e c t e d s h a l e f o r ma t i o n s i n t h e W e s t e r n Ca n a d i a n S e d i me n t a r y Ba s i n [ J 3 . C a n a d ia n R e s o u r c e s , 2 0 0 4 , 1 0 1 2 l 一 2 5 . [ 1 1 ] D o n g Z, 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