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集输系统油气水多相取样计量技术研究.pdf
2 0 1 2年 9月 第 2 7卷第 5期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J o u r n a l o f X i a n S h i y o u U n i v e r s i t y 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E d i t i o n Se p .201 2 V0 1 . 2 7 No . 5 文章编号 1 6 7 3 -06 4 X 2 0 1 2 0 5 - 0 0 4 7 -03 地面集输 系统油气水 多相取样计 量技术研 究 梁 法春 , 陈 睛 , 刘德绪 , 龚金 海 1 .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 山东 青岛 2 6 6 5 5 5 ; 2 . 中原石油勘探局 勘察设计研究 院 , 河南 濮 阳 4 5 7 0 0 1 摘要 传统的油气计量分离器存在体积大、 精度低等缺点, 已很难适应 当前高含水期生产需要. 提 出 了通过管壁取样测量油气水三相流流量的新方法. 管壁四周均 匀布置 4个直径为 2 . 5 mm的圆形 取样孔 , 并在上游采用旋流叶片将来流整改成液膜厚度均 匀分布的环状流型 , 以增强取样 的代表 性. 在管径为O . 0 4 m的多相流 实验环道上开展 了实验研 究, 结果表 明 在 实验范围内, 取样比基本 不受主管气、 液相流量波动 的影响 , 能够在 宽广的流动范 围内维持 恒定, 液相分流 系数稳定值 为 0 . 0 5 , 液相流量平均误差为 2 . 8 % , 气相流量平均误差为 4 . 2 %. 该装置特点是体积小、 成本低、 计量 稳定. 其成功应用有望撤销计量站, 实现集输工艺流程的简化优化, 降低油田高含水期运行成本. 关键词 多相流计量; 取样元件 ; 油气集输 系统 ; 高含水率阶段 中图分类号 T E 8 6 6 ; 0 3 5 9 文献标识码 A 油气计量方式落后 、 设备负荷率低、 能耗高、 集 输系统适应性变差是导致高含水期集输系统能耗不 断攀升的重要原因. 对现有集输系统进行简化、 优化 已成为高含水期油 田地 面集输系统建设 、 改造 的主 题和发展趋势⋯. 目前各油 田多采用传统的分离计量方式 2 j , 采 用人工化验方法’ 贝 0 量含水率. 在高含水采油期 , 对于 气液 比低的油井计量后 的排液十分困难 , 人工取样 化验含水率劳动强度大, 且测量精度易受人 为因素 影响. 多相流计量方法和装置研究一直是关 注的前 沿和热 点 , 国外 一 些 石油 公 司 如 F l u e n t a 、 F r a m o 、 R o x a r 、 S c h l u m b e r g e r 、 A g a r 等都相继投入 巨资进行开 发研究 . 现有 多相计 量方法根据是 否分离 以及 分离的程度基本可分为分离法 、 不分离法以及部分 分离法 , 根据其采用的测量手段又可细分为射线法 、 差压 法 以及 基 于 电 学、 声 学 和 光 学 的测 量 方 法 等 . 当前多相流量计还主要针对气液两相 流, 而 油气水三相流动流型更加多样 , 流动特性更为复杂, 准确测量流量难度更大. 鉴于此 ,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 于分流取样原理的高含水期油气水三相流量在线计 量方法 , 并探讨其在工艺流程简化 中的应用. 1 分流取样式 多相流量计 1 . 1 分 流取 样 多相计 量原 理 图 1是分流取样油气水三相计量原理 图. 被测 流体流经分配器时被分成两部分 一部分沿原通道 继续向下游流动 , 称这部分流体为主流体 , 这一 回路 为主流回路 ; 另一部分两相流体则进入了分离器 , 称 这部分流体为分流体 , 这一支路为分流体 回路. 分流 体经分离器分离后 , 气体和液体分别采用气体流量 计和液体流量计测量 , 最后又重新与主流体汇合. 主 管路气相流量 M。 。 和液相流量 M扎根据它们与分流 体气液相流量的比例关系进行计算 , 即 收稿 日期 2 0 1 1 - 1 2 2 9 基金项目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 音速喷嘴中气液两相流临界分配特性及相分离控制理论” 编号 5 1 0 0 6 1 2 3 ; 教育部博士 学科点基金“ 多相流小孔分配相分离研究” 编号 2 0 0 8 0 4 2 5 1 5 1 6 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 梁法春 1 9 7 7 - , 男, 副教授 , 工学博士, 主要从事多相流动参数检测技术研究. E - ma i l l i a n g f c h u p c . e d u . c n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M 3 G ; 1 。 M 3 L . 2 式中 鸭 。 分别为进人取样回路 的液、 气相质量 流量 , k g / s ; M M。 。分别为主管路的液 、 气相质量 流量 , k g / s ; 、 K c分别为液 、 气相分流系数 , 表示进 入分流回路液气相质量流量与主管路的液气相质量 流量 的比值. 上 图 1 分流取样油气水三相计量流程 Fi g . 1 S c he m a t i c di a g r a m o f t h e mu l t i p ha s e flo w me t e r i ng pr i nc i p l e u s i ng p i pe wa l l s a m p l e r 油、 水质量流量可由式 M1 M1 L , 3 Ml 。Ml L 1一 4 计算. 式中, 为液相中的质量含水率 , 可通过测量 油水混合物密度获得 , 即 了一种新型取样分配器结构. 图 2为旋流型管壁取样分配器结构示意图. 取 样器由旋流叶片、 整流器 、 取样腔 、 节流单元等多个 部件组成. 安装旋流叶片的 目的是使来流产生旋转 运动, 将上游流型转变为对称环状流动 , 将分层流、 弹状流以及不对称的环状流等流型转变为对称的环 状流, 那么管壁各个取样孔所取流体 “ 样品” 将趋于 一 致 , 从而消除了气液相界面波动对分流系数 的影 响. 整流器的作用是使周 向液膜分布更加均匀. 取样 腔 内的管体上 , 沿周 向均匀布置 4个直径为 2 . 5 m m 取样孔 , 通过管壁取样 , 克服了常规取样装置取样 口 布置在管壁易被堵塞和磨损 的缺点 , 可 以应用 于现 场恶劣环境条件下 的多相 流量测量. 节流元件布置 在取样孔下游 , 其作用在于改善分流 回路与主回路 间的阻力匹配关系 , 进一步提高取样流体的代表性 和分流系数的稳定性. 图2 旋流型管壁取样分配器结构 Fi g . 2 S c h e m a ti c d i a g r a m o f pi p e wa l l s amp l e r wi t h a r o t ati ng flo w g e n e r a tin g e l e me n t P 一1 , w ‘ 2 计量效果测试 式中 P p p 分别油相密度、 水相密度 以及油水混 合物密度. 进入取样 回路的气液相流量 。由 分别安装在计量分离器上的液体流量计和气体流量 计测量 , 气液混合物密度可由质量流量计输 出. 确定 出气液相分流系数 , 即可实现油气水三相流量实时 测量. 保证取样流体 与被测流体具有稳定和确定 的 比例关系是基于分流取样多相测量的前提 , 而实现 比例取样的关键在于取样分配器. 1 . 2旋流型管壁取样分配器 多相流体通过分配器通常会发生相分离 , 导致 取样流体的气液相组成与被测流体差别很大 . 当 取样孔位于管壁顶部 , 取样孔处是气相集中区, 因此 只有气相进入分流 回路 , 而对于取样孔位于底部 的 分配器 , 取样孔附近是液相集中区, 进入分流回路的 基本是液体 , 取样同样缺乏代表性 , 不能反映整个分 配截面的气液相分布状况. 可见由于气液相分布在 分配截面上的不对称性 , 导致管壁不 同方位取样孔 所取“ 样 品” 差别很大. 为克服相分离的发生 , 提 出 实验在多相流环道上进行 , 实验管道 内径为 4 0 mm, 与现场通常采用 的 q b 7 6 X 4 . 5 m m规格的单井 集输管线尺寸接近. 实验出现的流型包括分层流、 环 状流以及弹状流. 进入取样小孔 的气 、 液相流体在小 型计量分离器 中完成气液相分离 , 气相 流量采用横 河旋涡流量计测量 , 液相流量采用艾默生质量流量 计测量. 图 3为旋流型管壁取样分配器液相分流系数与 主管液相流量的关 系. 从 图上可以看 出液相折算 速 度大于 0 . i 1 r n / s时, 液相分流系数与主管气 、 液相 流量大小无关 , 不同气液相折算速度下 的液相分流 系数都基本相同, 保持 0 . 0 5不变. 图4、 图 5为采用分流分相法测得 的主管液相 、 气相质量流量与实际值 的比较, 液相流量平均误差 为 2 . 8 % , 气相流量平均误差为 4 . 2 %. 而传统计量 站所采用的计量分离器流量误差通常在 1 0 %左右. 因此分流取样多相流量计量装置可以替代传统的完 梁法春等 地面集输系统油气水多相取样计量技术研究 一4 9一 全分离式油气计量系统 , 实现单井流量的计量 图 3 分流 系数 与主管气 、 液相折算速度的关 系 F i g. 3 R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e e n fl o w d i v i d i ng c o e ffi c i e n t a n d s u pe r fic i a l v e l o c i t y \ 删 憨 \ j 四 咖 M 实际值 / 0 【 g S 图 4 液相流量测量值与实际值对 比 F i g. 4 Co mp a r i s o n o f me a s u r e d flo w r a t e wi t h r e a l flo w r a t e o f l i q u i d ph a s e M 。 实际值 / k 窨 图 5 气相流量测量值与 实际值对 比 Fi g . 5 Co mp a ris o n o f me a s ur e d flo w r a t e wi th r e a l fl ow r a t e o f g a s p ha s e 3 分流取样流量计在流程简化 中的应 用探讨 由于旋流取样的多相流量计分流系数很小 , 因 此所需分离器体 积大 大缩小 , 只有 常规 分离 器 的 1 / 2 0 左右. 同时整个测量装置通过管壁取样 , 克服 了 常规取样装置取样 口布置在管壁易被堵塞和磨损的 缺点 , 可以应用于现场恶劣环境下的单井流量测量. 配置相关 自动化通讯设备后 , 计量数据可实现远程 在线监测和实时查询. 计量站可简化为计量阀组 , 对 各单井流量进行轮流计量 , 见图 6 . 分流取样多相计 量技术的成功应用 , 有望将三级布站调整 为二级布 站, 甚至一级布站 , 从而实现集输工艺环节的简化优 化 , 降低高含水期集输系统运行成本. 单井来流 计量 阀组 图 6 计量工艺流程图 Fi g . 6 Pr o c e s s flo w c h a r t o f s i m p l i fie d me t e r i ng s t a t i o n 4 结 论 1 取样孔布置在管壁 , 可避免固体杂质堵塞 , 基本无需维护 , 适用于恶劣现场工况. 2 通过流型整改、 多孔取样和 阻力 匹配调节 可保证取样的代表性 , 控制相分离发生 , 实现高精度 取样. 3 由于进行了取样 计量 , 处理流体为 常规分 离器的 1 / 2 0 , 同时又进行 了分相计量 , 所有流量计 量仪表都工作在单相环境 中, 不受气液相流量波动 影响 , 具有体积小 、 精度高 的优点. 4 取样计量装置可实现油气水三相流量的实 时采集 , 其成功应用可望替代计量站, 进一步简化集 输工艺流程 , 降低高含水期地面集输系统生产运行 成本. 参 考 文 献 [ 1 ] 武俊宪, 高利 , 王宝峰, 等. 辽河油 田地面工程的优化 实践[ J ] . 石油规划设计, 2 0 0 5 , 1 6 1 3 3 3 7 . WU J u n x i a n, GAO L i , WANG B a o f e n g , e t a 1 . S i mp l i fi c a t i o n a nd o pt i mi z a t i o n o f s u r f a c e f a c i l i t y i n L i a o he Oi l Fi e l d [ J ] . P e t r o l e u m P l a n n i n g E n g i n e e r i n g , 2 0 0 5 , 1 6 1 3 3 . 3 7 . [ 2 ] 周敬伟, 李永军, 高海军, 等. 高含水油 田油气单线计 量技术[ J ] . 工业计量, 2 0 0 3 s 1 3 0 1 . 3 0 3 . [ 3 ] 曹学文, 林宗虎, 耿艳峰, 等. 在线多相流量计测量技 术研究[ J ] . 中国海上油气, 2 0 0 2 , 1 4 2 3 7 - 4 0 . C AO Xu e we n , LI N Z o n g h u, GE NG Ya n - f e n g , e t a 1 . S t u d Y o n me t e r i n g t e c h ni q ue s o f i n l i n e mu l t i p h a s e f l o w me t e r s [ J ] . C h i n a O f f s h o r e O i l a n d G a s , 2 0 0 2 , 1 4 2 3 7 -4 0 . [ 4 ] T h o r n R, J o h a n s e n G A, H a m m e r E A, e t a 1 . R e c e n t d e v e l o p m e n t s i n t h r e e p h a s e fl o w me a s u r e m e n t [ J ] . Me a s u r e me n t S c i e n c e& T e c h n o l o g y, 1 9 9 7 , 8 7 6 9 1 - 7 0 1 . 下转第 7 O页 ~ 7 0 一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5 ] [ 6 ] [ 7 ] 沉积微相研究[ J ] . 中国西部科技, 2 0 1 0 , 2 9 9 5 - 8 . Z HA NG Y o n g - q i a n g , L I Ta o, WAN G J i n, e t a 1 . S e d i me n t a r y mi c r o f a c i e s o f C h a n g l 0 r e s e r v o i r o f Ya n c h a n g f o r ma t i o n i n t h e G a o 5 2 a l e a o f A n s a i O i l fi e l d『 J 1 .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o f We s t C h i n a , 2 0 1 0 , 2 9 9 5 8 . 徐同台, 赵敏, 熊友明. 保护油气层技术[ M] . 北京 石 油工业 出版社 , 2 0 0 3 . XU To n g - t a i ,ZHAO Mi n,XI ONG Yo u mi n g .Re s e r v o i r P r o t e c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i e s[ M] . B e r i n g P e o l e u m I n d u s t r y Pr e s s, 2 0 03. 樊世忠, 鄢捷年, 周大晨. 钻井液完井液及保护油气层 技术[ M] . 东营 石油大学出版社 , 1 9 9 6 . F AN S h i z h o n g , Y AN J i e n i a n, Z HOU Da c h e n . R e s e r v o i r P r o t e c t i o n Dri l l i n g F l u i d a n d Co mp l e t i o n F l u i d T e c h n o l o g y [ M] . D o n g y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P e t r o l e u m P r e s s , 1 9 9 6 . 蔡进功 , 吴锦莲 , 苏海芳, 等. 油气层保护技术研究进 展[ J ]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 0 0 1 , 8 3 6 7 - 7 0 . C AI J i n g o n g , WU J i n l i a n , S U Ha i f a n g , e t a 1 . R e s e a r c h p r o g r e s s O i l f o r m a t i o n p r o t e c t i o n t e c h n i q u e [ J ] . O i l &G a s R e c o v e r y T e c h i n o l o g y , 2 0 0 1 , 8 3 6 7 - 7 0 . [ 8 ] 袁建强. 保护油层钻井液技术在宝浪油田的应用[ J ] . 钻井液与完井液 , 2 0 0 4, 2 1 1 2 3 - 2 6 . Y UAN J i a n q i ang .D ril l i n g fl u i d t e c h n o l o gy f o r f o r ma t i o n p r o t e c t i o n i n B a o l ang O i l f i e l d[ J ] .D ri l l i n g F l u i d a n d C o m p l e t i o n F l u i d , 2 0 0 4 , 2 1 1 2 3 2 6 . [ 9 ] 徐同台, 陈永浩, 冯京海, 等. 广谱型屏蔽暂堵保护油 气层技术的探讨[ J ] . 钻井液与完井液, 2 0 0 3 , 2 0 2 3 94 1 . XU T o n g t a i , C HE N Yo n g h a o, F E NG J i n g h a i , e t a1. T h e g e n e r a l p u r p o s e t e mp o r a r y s h i e l d p l u g g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i n p r o t e c t i n g h y d r o c a r b o n r e s e r v o i r [ J ] . D ri l l i n g F l u i d a n d C o mp l e t i o n F l u i d , 2 0 0 3 , 2 0 2 3 9 _ 4 1 . [ 1 0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S Y / T 6 5 4 0 - 2 0 0 2钻井液完井液 损害油层室内评价方法 [ S ] .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 2 0 o 2 . T h e S t a t e E c o n o mi c a n d T r a d e C o mmi s s i o n . S Y / T 6 5 4 0 . 2 0 0 2 d ril l i n g fl u i d a n d c o mp l e t i o n fl u i d i n d o o r e v a l u a t i o n m e t h o d o f o i l l a y e r d a ma g e[ S ] . B e i j i n g S t a n d a r d s P r e s s o f C h i n a , 2 0 0 2. 责任 编辑 贺元旦 上接 第 4 9页 [ 5 ] 李玉星, 王艳, 关雪涌 , 等. 多相流量计研究进展[ J ] . 管道技术 与设备 , 2 0 0 0 5 3 1 3 4 . L I Yu x i n g, WANG Ya n , GU AN Xu e - y o n g, e t a 1 . T h e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fo r m u l t i p h a s e fl o w m e t e r [ J ] . P i p e l i n e T e c h n i q u e a n d E q u i p me n t , 2 0 0 0 5 3 1 3 4 . [ 6 ] 方代煊 , 朱云祖. 国外多相流量计开发与应用现状 [ J ] . 石油机械, 1 9 9 9 , 2 7 7 4 4 - 4 7 . F ANG Da i X U an , Z HU Yu n Z U . C u r r e n t s t a t u s o f 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mu l t i p h a s e fl o w m e t e r s [ J ] . C h i n a P e t r o l e u m Ma c h i n e ry, 1 9 9 9, 2 7 7 4 4 4 7 . [ 7 ] F a l c o n e G, He w i t t G F . Mu h i p h a s e fl o w m e t e ri n g C u r r e n t t r e n d s a n d f u t u r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s 『 J ] . J o u r n a l o f P e t r o l e u m T e c h n o l o gy, 2 0 0 2 , 5 4 4 7 7 - 8 4 . 1 . ⋯ ⋯⋯- ⋯ p 。 ’ ⋯ ‘ ‘ 。 l -- ” ⋯ [ 8 ] 林宗虎. 气液固多相流测量[ M] . 北京 中国计量出版 社 , 1 9 8 8 . [ 9 ] Mi l l i n g t o n B . Mu l t i p h a s e fl o w m e t e ri n g A r e v i e w[ J ] . J o u rna l o f O ff s h o r e T e c h n o l o gy, 1 9 9 7 , 5 4 1 8 2 1 . [ 1 O ]王栋, 林宗虎. 气液两相流体流量的分流分相测量法 [ J ]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 0 0 1 , 3 5 5 4 4 1 44 4 . W AN G D an g ,L I N Z o n g - h u .E x t r a c t i n g a n d s e p a r a t i n g m e t h o d fo r g a s l i q u i d t w o - p h a s e fl o w m e a s u r e me n t [ J ] . J o u rna l o f X i ,a n J i a o t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 2 0 0 1 , 3 5 5 44 1 44 4. [ 1 1 ]A z z o p ard i B J . P h a s e s e p a r a t i o n a t T - j u n c t i o n s [ J ] . Mu l t i - p h a s e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y , 1 9 9 9, 1 1 4 2 2 3 3 2 9 . 责任编辑 贺元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