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气源天然气的互换性问题.pdf
天然气工业 2 0 0 9 年 1 2 月 多气源天然气 的互换性 问题 秦朝葵 吴之觐 同济大学机械学院 秦朝葵等. 多气源天然气的互换性问题. 天然气工业, 2 0 0 9 , 2 9 1 2 9 0 9 3 . 摘 要 随着天 然气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城 市燃气系统 , 许多城市都将 出现 多种气源并存 的格 局。为此, 介绍 了多气源天然气互换性 问题的 由来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 常见 的互换性判定方法和技术路 线; 追溯 了 L NG热值较 高的历史原因; 总结 了国外天然气互换 性问题的具体解决 办法; 分析 了我国多气源天然 气互换性研究的现状。最 后提 出了借鉴国外经验合理解 决我 国目前多气源天然 气互 换性问题 的对策 加快确立相 关行 业标准, 因地 制宜地 设定“ 适应 多气源燃具 的天然气设计基准参数” , 并据此合理 引进 气源, 合理划 分区域, 按用 户分类供气; 同时应对 燃具制造商提 出“ 适应 多气源燃具 的设计要求” , 对未来入市的燃具提 出明确要求。据此对现 有天 然气利用 设备进 行改造或调整 , 以顺利解决天然气互换性 问题。 关键词 多气源 天 然气 组分 互换性 对策 中国 D0I 1 0 . 3 7 8 7 / i . i s s n . 1 0 0 0 0 9 7 6 . 2 0 0 9 . 1 2 . 0 2 8 我国的天然 气资源 主要分 布在 西 部 , 埋 藏深 、 勘 探开发难度大、 成本高, 天然气输运管线长、 跨度大, 且许多城市都采用多气源供应 的方式 。以上海为 例 , 已有 “ 西气 东输 ” 天然 气 、 川 气 、 东海 气 以及 近期 到岸的 L NG等多种气源。随着多气源格局的形成 , 尤其 是进 口 L N G 与管输天 然气 由于生产 工艺 、 输运 方式 的不 同 , 燃 烧 性质 存 在 较 大差 异 。天 然 气互 换 性将成 为越来越 多的城 市必须 面对的问题 。 1 互换性问题的 由来及其可能的影响 1 . 1 天 然气互换性 问题 的由来 管输气在天然气贸易中一直占较高份额, 高压 输 送要 求必 须脱 除 易 凝析 的组分 , 因此 管输 气 的热 值较低 。L N G贸易之初 , 一些 国家在 L N G接收站 建立 了加工厂 , 提 取 乙烷 、 丙烷 、 丁 烷 以 及更 高 的烷 烃 如戊烷 、 正 己烷 等 作 为单独 产 品出售 , 同时保 证 外输天然气的组分与管输气相当, 形成 了天然气凝 析 液 N a t u r a l Ga s L i q u i d ,NGL 工 业 。其 后 随着 L NG价格 攀 升 , 凝 析 液提 取 的 经济 性 降低 , 外输 天 然气 中开始保留比管输气更多的高热值成分 , 其热 值介 于 4 1 . 3 6 ~4 3 . 6 MJ / m。 之间 。另外 由于液化 工 艺的要求, L NG中氮气极少 , 几乎不含二氧化碳 , 而 这些组分在管输气中是常见的。 管输气与 L NG在热值和组分方面的不同, 导致 了天然气互 换性 问题 。 1 。 2天然气 互换性 问题可 能产 生 的影 响 美 国 燃 气 技 术 院 Ga s T e c h n o l o g y I n s t i t u t e , GT I 对高热 值 4 3 . 2 2 MJ / m。 L NG和低热值 3 8 MJ / m。 L NG进行了大量实验, 初步确定天然气互 换 性 问题 可能会产 生 以下影响 1 点 火性能 的改变 , 可 能 导致不 完全 燃烧 , 火焰 拉 长 、 出现 黄焰 、 烟气 中 c O 排 放量 升 高 , 或 会 导致 排放 超标 , 并 可能产 生 回火现 象 。 2 火焰温度的升高导致废气中 NO 含量升高。 3 对燃气质量要求高的燃烧装置如燃气轮机 等, 会导致其效率降低、 排放恶化, 降低设备可靠性 , 并 缩短零部 件寿命 。 4 干扰 工艺流 程 的控制 , 影响流 量计 的精度 。 天然气互换性问题涉及民用、 工业和商用 。工 业燃烧 器 , 尤 其是低污 染的新 型燃 烧器 , 对气 源 波动 的耐受 度更 差 , 但 工业 燃 烧器 的数 量 较 民用 和商 用 要 少得 多 , 且 多 为专 线 供气 、 专 人 维 护 , 互 换 性 问题 的解决相对简单 。而 民用、 商用燃烧器虽然对气源 要求较低 , 对气源波动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 但量大面 作者简介 秦朝葵, 1 9 6 8 年 生, 教授 , 博士 ; 主要从事燃气燃烧与输配领域的科研与教学工作 。地址 2 0 1 8 0 4 上海市曹安 公路 4 8 0 0号同济大学机械学院。电话 0 2 1 6 9 5 8 3 8 0 2 , 1 3 6 0 1 6 6 4 5 0 1 。E ma i l c h k q i n t o n g j i . e d u . c n 9 0 第 2 9 卷第 1 2 期 天然气工业 广 , 决 定 了工作 人 员 不 能 深入 到每 家 每 户 现场 解 决 问题 。因此 , 天 然 气互 换 性 问题 的研 究 重 点 应 以 民 用和商用燃烧装置为主 。 2 互换性 问题 理论计算 方法及其 比较 天然气 互换 性 问题始 于 2 0世 纪 , 至 今 已形 成 一 套 比较 成 熟 的互 换 性 理论 计 算 方 法 , 大 致 可 分 为互 换 指 数 判定 法 和 图形 判定 法 , 指数 判 定 法 又 可分 为 单 指数 法和 多指数 法 。指数 判定 法 和 图形 判 定法 均 由大量 实验 的经验 数据 发展 而来 。 2 . 1单指数 华 白数 Wo b b e i n d e x 法 天然 气 互 换 时 如果 华 白数 不变 , 则 热 负荷 和 一 次 空气 系数就 基本稳 定 。 当天然 气组 分 和 性 质变 化 不 大 时 , 华 白数 是 最 简便 也 是 最 早 的一 个互 换 性 判 据 。各 国一般 规定在 两种 天然 气 互换 时 华 白数 的变 化不 大 于1 0 E 2 2 。 在 天 然气 互 换 性 问题 早期 , 由于置 换 气 和 基 准 气相差 不大 , 燃烧 特性 较接 近 , 用华 白数 即可 控 制 天 然 气互 换性 。但 随着 气 源种 类 的增 多 , 仅 靠 华 白数 不 足 以判断 能否互 换 , 此 时 , 还 必须 引入 “ 火焰 特 性 ” 概 念 , 可定义 为 发 生 离 焰 、 黄 焰 、 回火 和 不 完 全 燃 烧 的倾 向性 , 与燃 气 的化学 、 物 理性 质 直 接 相关 。但 到 目前 为 止还 无 法 用 一个 单 一 的指标 来 表 示 , 故 由此 发 展 出多指数 法 。 2 . 2 多指数 法 多指数法可追溯 到 1 9世纪 4 0年代末 , 如美国 AGA Ame n c a n G a s As s o c i a t i o n ,AGA 指 数 法 和 韦弗 指数 法 W e a v e r i n d i c e 等 。这 类 方 法涉 及 大量 实验 获 取 的经 验公 式 , 可靠 性 与 燃烧 器 种类 和燃 气 的 类 型 功 相 关 。AGA 最 早 于 1 9 4 6年 颁 布 了 AG A 指数 法 , 美 国燃 气研 究 院 Ga s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 GRI 于 1 9 8 2年进行了修订。该方法是作为天 然气和非天然气燃气互换 的可靠判据 , 具有相当的 代表 性 和普适 性 , 但 在新 兴 气 源 如 L NG 与 天 然气 的互换性 问题 上 , AGA 法 的有 效性 还有待 评估 。 各种 指数 计算 法见 表 1 所示 。 2 . 3各 种判别 法 的比较 各种 判别 法 的比较结 果见表 2 。 多 指 数 法 配合 华 白数使 用 的效 果最 好 , 但 多 指 数法 需 对 每 种用 气 设 备 进行 计 算 和试 验 , 工作 量 很 大 。为此 , 在 解 决 L NG 与 管 输 气 的互 换 性 问题 时 , NG C 由美 国 国家 天然 气委 员会 牵 头 , 联合 L NG、 管 道 、 城 市燃 气 、 发 电 、 化 工 、 燃 气 设 备 生 产 、 天然 气 处 理等行 业 的近百 家企业 以及部 分政 府 和科 研 机构 组成 的工 作组 采 用 了一 个 较 为 实 用 的 “ 工 作 区间” 概 念 , 如 图1 所 示 , 其 目的是 找 到一 个 主要 参 数 并确 表 1 燃气互换指数计算方法表 指数判定法 计算公式 说明 单值指数法 华白数法 w 一旦 H为高热值 ; S 为相对密度 5 亩 陡 机 R B告 黼 一 r l F2 r 2 ⋯ . 七匕 T K a S m i A GA ~ { ~ { }a 一 次 空 气 因 数 -厂 一 指 数 法 回 火 互 换 麓 , T 1 r 1 r 2 ⋯ “ 一 V 0 7 r. 一 2 6 . 3 r o 2 式 中 F为离焰常数; T为消 除黄焰需要 黄焰 _, a 口s 口 J v 一 考 害 ys 的 最 小 空 气 量 ; n 为 完 全 燃 烧 放 出 1 0 5 k J 热量所需要 的理论空气量 多值指数法 热负荷因数 , 一 。 ∑ B 引 射 因 数 -, 一 g 0 s √ 妻 V 0 5 r 一 1 8 . 8 0 2 1 式 中 R 为 燃 气 中 氢 原 子 数 与 碳 氢 化 合 回 火 指 数 一 妾 一 1 . 4 -,n 。 . 4 物 中 碳 原 子 数 的 比 值 ; N 为 燃 气 的 1 0 0 韦 弗 指 数 法 个 烃 分 子 中 , 烃 类 分 子 总 数 减 去 饱 和 烃 脱 火 指 数 ., 一 ‘, 妾 分 子 数 ; 0 2 为 燃 气 中 氧 气 的 百 分 比 为 燃 气 中 惰 性 气 的 百 分 比 ;W 为 燃 气 c 0生成指数 . , 一 J AO . 3 6 6 R s O . 6 3 4 的华 白数 ; V 。为燃气的理论空 气量 。 以上 公 式 中 , 下 脚 标 a表 示 基 准 黄焰指数 I, 一 . , 一 1 气 , s 代表置换气 , mi x代表混合气体 9 1 天然气工业 2 0 0 9 年1 2 月 表 2 燃气互换常用方法比较表 方法 互换条件 特点 华 白指数法 华 自数变化不大于1 O 简便 , 但适应 范围较窄 脱火指数 , ≤ 1 . 0 ; 回火指数 , F 指 AG A指数法 适用较广 , 但计算量大 1 .1 8 ; 黄焰指数 』 Y ≥1 . 0 数 0 .9 5 热负荷因数 J H 1 . o 5 判 o .9 5 引射 因数 -, A 1 . o 5 定 回火指数 J O .6 4 1 . 2 5 k P a 内 , 计算量大 C 0 生 成 指数 J. O 黄焰指数 几 O . 1 4 图 等离焰线 、 等 回火 线 、 等C O线 以及 形 德尔布法 两 条华白数 允许 变化 曲线 所限定 的 适用较广 、 较抽象 、 实验数据多 、 是其他 判 范 围内为可互换 区域 图形判定法的基础 定 置换后燃具 的新工作点应落在置换 法 燃烧特性判定法 较形象 , 试验工作量大 后新的特性 曲线范围之内 图 1 NG G所提 出的“ 工作范 围” 要领图 定该参数在 最低 和最 高限时对最终使用效果 的影 响 。华 白数是最合 理 的选 择 , 其 上 限用 于预测 黄 焰 、 不 完全燃烧 、 NO 和 C O排 放 等燃烧 问题 , 下 限用 于 预 测脱火 、 吹熄 和 C O排 放等 问题 。 3 各国天然气互换性 问题的解决方法 3 . 1 美国 美 国天然 气 的应 用历史 最 长 、 使 用量 最 大 、 遇 到 的问题 也最多 , 关 于互换 性 的研 究最 早 。针对 L NG 和管输 气的互 换 性 问 题 , 美 国于 2 0 0 5年 颁 布 了 天 然气可互换性及非燃烧类应用 白皮书 , 提出了一系 列解决方案, 主要有以下 3种措施Ⅲ 3 . 1 . 1 在 天然 气 出产地进 行调 节 脱除天然气中的杂质和腐蚀性成分 , 以及 甲烷 外的某些重烃 如戊烷 、 正己烷等 。早期 L NG在生 产 地均 进行 了上 述 凝 析处 理 , 以防止 在 液化 工艺 过 程中发生冰堵 。但近年来 天然气价格攀升 , 出于经 济性考虑 L N G中保留了一定的高热值成分 , 导致整 体热值升高。 9 2 3 . 1 . 2 在天 然气进入输 配 管网前 进行调 节 在 L NG气 化进 入城 市输 配管网之 前 , 主要是在 接 收站进行再 处理 。 1 凝析处 理 法 在 L N G 接 收 站 , 采用 凝 析分 离 工艺对 I NG进行处 理 , 减小 其 中 NG L的成分 。 2 掺 混气体 法 在 L N G接 收站进 行处 理 的另一 种方法是掺入氮气 、 空气 、 烟气等气体 , 以降低其华 白数 , 同时调整互换参 数 的数值 。 3 不 同气 源掺 混 法 在 接 收站 还 可将 两 种 不 同 来源 的 L NG进行 掺 混 , 或 者 将 L NG与 各种 管输 气 源掺混。通过控制两种气源的不同比例 以满足一定 的外输气 质量要求 。 综上 , 在 L NG接收站 处进行 惰性气 体掺 混是研 究 和实施最多 的控制 L NG可互换 性 的方 法 ; 在特定 条件下 也可采 用 NGL分离 。 3 . 1 . 3在 用户使 用端 进行调 节 1 对 气源 进 行 调节 美 国洛 矶 山脉 地 区 的燃 气 公司采用在城市门站处掺混空气的方法, 来解决该 地 区的 燃 气互 换 性 问 题 。在 掺 混 空 气 后 华 白数 从 4 9 . 5 4 MJ / m。 降低到 4 4 . 7 0 MJ / m。 。 2 对用户设备的调节 即对燃具进行调查和检 测 , 必要 时根 据气 源 的变 化对 燃 具进 行 调 节 。该 方 法 需对 大 量 的燃 具进 行调 查 监 测 , 同 时需 专业 的人 员对其进行调节。而大 中型工业燃烧设备 因数量 少、 对燃气质量要求高, 可采用该方法; 但对于量大 面广的民用、 商用燃具 , 此方法不具备可行性。 3 . 2欧洲 欧 洲 国家 众 多 且 各有 自己 的标 准 , 差 异 很 大。 欧 洲的燃 气互 换 性 问题 始 于 l 9世 纪 6 O年 代 , 当 时 第 2 9 卷第 1 2 期 天然气工业 的燃 气 互 换 性解 决 方 法 大 多采 用 控 制 燃气 质 量 , 即 规 定一 个 质 量 标准 范 围 , 此 范 围 内的燃 气 方 可 分 配 给现有燃具使用 , 以保护终端用户的安全。进入 2 1 世纪后, 天然气的发展要求跨境联网互通 , 2 0 0 2年 3 月 1 4日, 6 个 欧盟基 本 成 员 国在 巴黎 成 立 了欧 洲 能 源 燃 气 交 易 协 会 E AS E E g a s , 受 美 国燃 气 工 业 标准 委 员会 成 功 经 验 的启 示 , 采用 美 国 的互 换 问题 模型解 决本 土 问题 。 法 国政 府 1 9 9 7年 9月 1 6日发 布 政 府 令 , 准 许 在法 国两 种不 同类 型 的输 配管 网 中 , 输送 H 型 天 然 气 和 B型天然气 H、 B型管 网内的天然气 热值 范 围分 别是 3 8 . 5 2 ~4 0 . 0 8 MJ / m 。和 3 4 . 2 ~3 7 . 8 MJ / i n , 以此解 决气 源不 匹配而 带来 的互换 性 问题 。 荷 兰天 然 气 存储 设 施 容 量 大 , 通 过将 不 同热 值 的天 然气 混 配 , 调 制 成 符 合用 户 需 求 的 混合 气 体 来 解 决燃气 互换 性 问题 。 德 国两 套 管 网标 准 热值 为 3 6 . 1 8 ~3 6 . O 3 MJ / m。和 4 O . O 8 ~3 9 . 9 7 MJ / m。 。 英 国 因拥 有 大量 陈 旧 的民用 设 备 , 在 天 然 气 规 格 标 准化 的 问题 上采 取 了等 待 和观 望 的态度 , 目前 推荐天然气热值为 3 9 . 8 MJ / m。 , 并以 k wh / m。 为计 价标 准 。 3 . 3 亚 洲 亚洲 天 然 气 工业 起 步 较 晚 , 但 发 达 国家 如 日本 则 较早 开 始 进 口 L NG。 日本 国 内 采 用 的 天然 气 质 量 标准是 天 然 气 的 高 热 值 需 达 到 或 者 超 过 4 4 MJ / m。 ,所 以在 L NG 中添 加 富含 丙 烷 、 丁 烷 的气 体 增 热 常用液 化石油 气 。 4 我 国天然气 互换性研 究的现状 从 2 O世 纪 6 0年 代 起 , 我 国对 国外 天 然 气 互 换 性 的研 究 进展 已开始 关 注 并有 所 介 绍 。l 9 7 6年 , 第 1 3 届 世界燃 气 大会 出现 了利 用华 白数 和 燃烧 势 德 尔布法 这 2 个 参数 对燃 气进 行 分类 的报 告 , 我 国于 2 0世 纪 9 O年 代也参 照这 个方 法颁 布 了 GB / T 1 3 6 1 1 城 市燃 气 分类 ] 。2 0 0 6年 我 国颁 布 了 城 镇 燃 气 分类和基 本特 性 , 对 GB / T 1 3 6 1 1 气 种 分类 等 进 行 了部 分改 动 , 但 使 用 华 白数 和燃 烧 势 进行 分 类 的基 本 原则没 有发 生变 化 。 我 国现 行 的天然 气互换 性 理论 计算 方 法 基本 上 采用 AGA指数法 、 韦弗指数法和德尔布法。但 国外 制定 此 类 标 准均 针 对 本 国燃 具 情 况 , 而 我 国的燃 气 使用习惯、 燃具设计、 气源成分等均不 同于国外。以 AG A 指数 法为 例 , 目前采用 的 天然 气互 换 极 限值 仍 然 是 美 国以前 颁 布 的 标 准 , 但 我 国典 型 管输 气 的 热 值 要 高于美 国 , 所 以在基 准气 上 的定 义 会 有所 不 同 , 且 离焰 、 黄焰 、 回火 的允 许 极 限 并 非一 成 不 变 , 尤 其 是 当初 始工 况 改 变 时 , 互换 指数 的允许 极 限值 必然 随之变化 。因此 国外 方 法 是 否适 用 于 我 国 , 尚需 科 研 工作来 验证 。 5 结论 在 我 国大规模 引进 L NG后 , 也会 面 临着全 国性 的天然气 “ 可 互换性 ” 问题 。但 不 同地 区所 面 临的形 势 又会有 所不 同 广 东 和福 建 等地 当前 采用 L NG单 一 气 源 , 因而 主要 问题是燃 气设 备如 何 适应 L NG气 源 特性 的问题 ; 北 京 、 江 苏 等 地 今 后 将采 用 L N G 和 管 网气双 气 源 , 情 况 要 复 杂 得 多 ] 。为 了解 决 由此 带 来 的天 然 气 互换 性 问题 , 需 加 快 确立 相 关 行业 标 准 , 因地制 宜 的设定 “ 适应 多气 源燃 具 的 天然 气设 计 基 准参数 ” , 据此 合理 引进 气 源 , 合 理 划分 区域 , 按 用 户 分类供 气 ; 同时应 对燃具 制 造 商提 出“ 适应 多 气源 燃 具 的设 计 要 求 ” , 对 未来 人 市 的燃 具 提 出 明确 要 求 , 据此 对现 有天然 气利 用设 备进 行 改造 或 调 整 , 以 顺 利实现 天然 气互换 。 参 考 文 献 [ 1 ]Wh i t e P a p e r o n n a t u r a l g a s i n t e r c h a n g e a b | l i t y a n d n o n c o mb u s t i o n e n d u s e[ R ] .[ s . 1 _ ] N GC I n t e r c h a n g e a bi l i t y W o r k Gr oup, 20 05 . [ 2 ]姜正侯. 燃 气燃 烧理论 与实践 [ M] . 北京 中国建筑工 业 出版 社 , 1 9 8 5 . [ 3 ]李猷嘉. 正确处理天 然气质量 中的燃气互 换性 问题 E J ] . 城 市 燃 气 , 2 0 0 8 3 6 1 0 . E 4 ]孙 秀丽, 秦朝葵 , 郭 甲生. 浅谈天 然气互换性 的对策研 究 E J ] . 上海煤气 , 2 0 0 8 4 2 0 2 3 . 收稿 日期2 0 0 9 0 4 2 6 编辑何 明 9 3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