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石油化工消防安全对策研究.pdf
2 0 0 7年 1 0月 第 2 3卷第 1 0期 武警学院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C H I N E S E P E O P L E’ S A R ME D P O L I C E F O R C E A C A D E M Y Oc t . 2 0 D 7 Vo 1 . 2 3 N o . 1 0 ●防火技术 我国石油化工消防安全对策研究 ●唐凯, 董希琳 , 郭其云 武警学院 科研部, 河北 廊坊o 6 5 0 0 o 摘要 随着我国石油天然气生产、 消费比重的不断增大, 与之相应的消防安全隐患也有增大的趋势。为此。 应加强生 产安全规章制度的建立和落实, 加大消防硬件的建设和合理化部署, 加 大监管措施和力度, 最大限度减少石油化工行 业的 灾害, 为石油天然气的战略调整提供安全保障 。 关键词 石 油化 工 ; 消防安全 ; 油库 火灾; 火灾救援 中图分类号 19 6 3 1 . 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82 0 7 7 2 0 0 7 1 0一 O O 4 40 4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 , 我 国在今后 2 0年将 面临 严峻的能源问题。到 2 0 2 0年 中国实现经济翻两番 , 届时人均 G D P将超过 1 万美元 。中国必须面对难 以 避免 的两个情况 一是石油消费量显著增加 ; 二是受 石油资源的约束需要大量进 口以满足 国内需求 。自 1 9 9 3年中国成为石油净进 口国之后 , 中国石油对外 依存度从 1 9 9 5年的 7 . 6 %增加到 2 0 0 0年的 3 3 . 8 %。 到 2 0 2 0年, 石油消费量最少也要 4 . 5亿 吨。 届时石 油的对外依存度将接近 6 0 % , 这使得 中国的石油安 全问题变得十分突出。 在保证石油天然气安全供给 的同时 , 其 消防安 全也不可忽视。能源本 身的特性 决定 了能 源在 开 发、 储运和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据不完全 统计 , 1 9 5 02 0 0 2年 间共发生 石油类火 灾 4 4 5起。 其 中2 0世纪 7 0年代 内发生火灾 1 8 5起 , 8 0年代 1 3 8 起 , 5 0年代 9起 , 2 l 世纪初 2 0 0 0 2 0 0 2年 5 0起 火 灾发生次数有增长的趋势。这种分布与我国石油能 源的发展过程和人们的安全意识有着紧密的关系。 在 7 0年代 , 我国石油开采处 于建 国后 的第一个发展 高峰期, 又正处于文革期间, 人们的安全意识比较淡 薄 , 火灾事故较高 。1 9 8 0年之后 , 随着石油生产、 储 存技术 的提高 , 人们安全意识 的增强 , 火灾事故逐 渐 减少 , 其 中在 9 0年代 , 火灾数量较低 , l 0年间共发生 火灾3 9起。经济的快速发展, 使得石油需求急剧增 长 , 自1 9 9 3年后 , 中国成为石油净进 口国, 石油生产 大幅提高和储备规模扩大 , 各种火灾隐患增多 , 特别 是 2 0 0 0年后 , 又 出现增长趋势 。 一 、石油化工安全生产状况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提供 的资料显 示 , 安 全生产状况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紧密相关 。工业经 济初级发展 阶段 至快速发 展 阶段之 间为事 故高发 期 , 进入工业经济成熟阶段后事故呈下降趋势。 一 我 国石化行业的安全生产特点 石化行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石化行业生产线 长、 涉及面广, 仅中国石化集团就有原油、 成品油、 天 然气等输油、 输气管道近 6 O 0 0 k m, 加油站 2 . 4万个 , 石化企业 的油 田、 采油厂、 炼 油厂、 化工厂、 油库、 加 油站 、 输油 气 管线遍 及全 国城市、 乡镇 、 车站、 码 头、 宾馆、 千家万户。生产过程包括油气勘探、 油气 收稿 日期 2 0 0 7 0 71 2 基金项 目 公安部软课题研究项 目“ 我国能源战略调整过程 中的消 防对策研究 ” 2 0 0 5 w j x y l l y j 0 7 6 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唐凯 1 9 6 2 ~ , 男, 甘肃天水人, 副教授, 博士; 董希琳 1 9 6 O 一 , 男 , 陕西周至人, 教授; 郭其云 1 9 6 4 一 , 男, 湖南醴陵 人 , 副教授 。 硕士。 4 4 维普资讯 武警学院学报 2 0 0 7年第 l 0期 总第 1 3 6期 防火技术 田开发 、 钻井工程 、 采油工程 、 油气 集输 、 原 油储 运、 石油炼制 、 化工生产 、 油品销售等 , 生 产社会 需要 的 汽油、 煤油 、 柴油 、 润滑油、 化工原料 、 合成树脂 、 合成 橡胶 、 合成纤维、 化肥等 3 0 0 0多种石 油、 化工产品 , 与人 民的衣 、 食 、 住 、 行密切相关 。2 0 0 0年 , 我国石化 行业生产原油达到 1 . 6 3亿 吨, 加 工原油 2 . 1亿 吨。 中国的三大石油石化 集团公司 中国石化 、 中 国 石油和 中 国海 洋 石 油集 团公 司 固定 资 产 已达 到 6 0 0 0 多亿元 , 从业人员达到 2 0 0多万人 , 石化行业在 我国国民经济 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石化行业又是一个高风险 的行业 , 有着 自己的 行业特点 生产 中涉及物料危险性大 , 发 生火灾 、 爆 炸 、 群死群伤事故几率高 ; 生 产工艺 技术复杂 , 运 行 条件苛刻 , 易出现突发灾难性事故 ; 装 置大型化 , 生 产规模大 , 连续性强 , 个别事故影 响全局 ; 装置技术 密集 , 资金密集 , 发生事故财产损失大。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 问题 2 0 0 5年 , 石油工业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有效 安全措施 , 全年石油工业各项安全生产指标均 比去 年有所 下降 , 但 形势仍不容 乐观 , 存在 的主要 问题 有 一是安全生产 尚未完全制度化。少 数企业对安 全生产重视不够 , “ 安全第一” 还停 留在 口头上 , 没有 实现经常化 、 制度化。二是安全生 产责任 和措施不 到位。重效益、 轻安全 , 重生产、 轻 环保 , 重补救 、 轻 预防现象依然存在 , 安全生 产责任 和措 施还没有完 全履行到位 。三是安全生产的基础工作有待进一步 加强。部分企业基层规章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不健 全 , 个别 岗位员工安全意识不到位 , 遵章守纪 自觉性 不强。据中石油统计 , 以往所发生 的事故 , 8 4 %都与 员工违章操作有关。四是安全生产应急体 系有待健 全。个别单位虽 已建立应急体系 , 但 配套措 施没有 完全到位 , 应急救援 队伍 、 应 急预案演练和环保 、 地 方相关方联防联治等 内容需补充完善。 三 加 强石 油 工业安 全 生产 工作 强化石油工业安全生产 的措施 1 建章立 制 , 落实责任 。加强规章制度建设 , 切实落实安全责任 , 为实现安全生产提供有效保障。 2 专项治理 , 消除 隐患。为真正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措施, 三大石油公司及 所属企业开展了不 同层次 、 不 同范 围的专项治理活动 , 以消除隐患 , 保障安全 。 3 强 化培训 , 夯实基础。为把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和各项 要求真正变成企业员工 的 自觉行动 , 三大石油 公司 不断加强职工安全培训 , 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 4 突 出重点 , 制定 预案。三大石油公 司把制定和完善 事 故应 急预案 , 作为 降低 事故危 害程度 , 减 少事故损 失 , 化解事故风险的有效手段。 二、 继续加强石油化工行业消防设施建设 、 增强 消防抢险救援能力 在不断强化安全生产 、 完善管理体制、 加强教育 培训的同时, 还需进一步加强消 防设备 的投入和更 新 , 提高消防安全人员的整体素质 , 加强模拟及 实战 训练、 增加企业专职消防队与公安消防部队 的协作 演练和协同作 战, 以便提高处置突发事件和遏制灾 害的能力。 一 加 强石 油化工企业消防建设 在规模经济 的要求下 , 石油化工企业 的工艺装 置 、 储罐 向大型化发展 , 执行的消防标准也须 同步提 高 , 如增设了消防水炮 、 水喷淋等 固定式消 防设施 , 使消防给水系统的流量增加, 压力提高。与此相适 应 , 作为强制性国家标准的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 规范 第 7 . 3 . 1 1条规定 大型石油化工企业的工艺 装置区、 罐区等 , 应设独立 的稳高压消防给水 系统 , 特别是要加强高压消防给水系统 J 。设置稳压水泵 的系统和设置稳压设备的系统均符合规范要求 。设 置稳压设备 的系统 , 配置 了气压 水罐作 为消防用水 的储存罐 , 能够维 持管 网的压力 不低 于设 定值 如 0 . 7 MP a , 而且补充管网可能 出现 的不同的泄漏量。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未明确稳压设施的 具体形式 , 但 建 筑设 计防火规范 和 高层 民用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均明确气压 水罐作 为消防用 水的储存罐, 并且说明气压水罐的作用与高位水箱 和水塔相同。 系统供水范围划分往往为设计人员所忽视。建 设单位为节约 占地和工程投资 , 减少设备数量及维 护检修工 作量 , 普遍 期望 系统供 水 范围尽可 能大。 但是 , 系统供水范 围太大 , 导致消防水泵扬程太高 , 既提高 了管道和阀 门的压 力等级 , 也不利于管 网的 均衡供水 , 并且 由于设置大量 的减压措施而浪费能 源 。另外 , 系统供 水范围太大 , 管网的泄漏量增加 , 导致稳压水泵 的流量增大 , 从 而增加 能耗 。根据设 计经验并综合 技术经济 比较 , 系统供水范 围以消 防 水泵扬程不 大于规范规定 的压力上限 1 . 2 MP a , 即扬 程不大于 1 2 0 m为划分界线 。 优化系统 的形式及组成 , 系统供水范 围划分合 理 , 设备配置适 当, 技术参 数准确 , 控制方式及联锁 . 4 5 维普资讯 唐凯, 等 我国石油化工消防安全对策研究 要求先进 , 并优选管网材质和消防水泵动力源, 则不 仅能够保证系统 的安全可靠 , 延长使用年限 , 而且节 约投资, 降低能耗。 二 提高油库消防安全事故的预防与火灾救援 能 力 ] 油库的消防安全管理是一个高危行业 , 在接收、 储运和发放石油及其产品的任何一个环节 中, 稍有 不慎 , 就会产生意外事故 。 1 . 油库事故风险的发生概率分析 据世界石油化工企业近 3 O年 的 1 0 0起 特大事 故 损失超过 1 0 0 0万美元 统计分析 , 属于油库罐 区事故为 1 6起 , 占 1 6 %。在 国内, 从建 国到 2 O世纪 9 O年代初 , 油库出现损失较大的事故 1 5 6 3起 , 其中 火灾爆炸事故约占 3 0 %【 6 J 。油库事故发生率 以 1亿 工作小时事故死亡人数 比较 , 远低 于建筑业 和矿业 等, 但仍然较高。油库事故发生率较高的原 因, 除了 地震、 雷击等不可抗力 以及恐怖袭击外 , 一般 还有静 电火花 、 电气故 障火花 、 摩擦或撞击产生 的火花、 游 动烟火 、 违章动火等 , 储罐 区的油罐 阀门管 线泄漏、 泵设备故障、 操作失误、 仪表电器失灵、 电线短路等, 而且只有在油蒸气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范围 内, 才会引发爆炸, 这是最恶性的油库火灾事故。根 据国内外储罐 事故概率分析 , 储罐及储存 物质发 生 火灾爆炸等重大事故的概率为 8 . 71 0 7欠/ 罐 年 引。 2 . 油库事故主要类型及其产生原 因分析 油库事故发生主要是储罐 区的突发性泄漏和火 灾两种类型。 储罐区泄漏 主要有 四种情况 阀门没关或 内漏 泄漏量小于数百千克 ; 阀门法兰密封泄漏 泄漏量 一 般不会超过数千克 ; 储罐输油管泄漏 泄漏量一 般不会超过数吨 ; 罐体破裂 泄漏量一般不会超过 2 O 0 0 t , 这是最恶性的泄漏事故 。 储罐区火灾主要有 四种情况 J 1 油罐 在不 发货也不收货的情况 下着 火。此时罐 内是正压 , 油 蒸气浓度较大, 在爆炸极限以外, 着火火焰从罐的量 油孔和呼吸阀喷 出, 蓝色不亮 , 无烟 , 火在罐 口外燃 烧 。注意此种情况不宜开启 喷淋 , 因为喷淋会使罐 内温度急剧下降, 罐内油蒸气冷凝形成负压, 不但使 油罐吸人大量空气, 且易造成负压、 回火, 火焰进入 罐内燃烧。如不能确定是罐 内还是 罐外燃烧 , 必须 开启泡沫阀, 用泡 沫覆 盖罐 内油 面, 火将慢慢熄灭。 2 油在油罐内燃烧。由于氧气不足, 燃烧不充分, . 46 . 罐顶孔 冒出黑色明亮火焰 , 黑烟较多 , 火势较大。在 这种情况下首先组织力量把着火罐邻近受热辐射的 其他油罐的喷淋阀打开加以保护 ; 开启着火罐喷淋 , 冷却罐壁 , 同时组织水枪射向罐顶冷却 , 保护罐体不 致过热 变形裂 口, 同时也 可减少油 品蒸发 , 减小 火 势 ; 开启消 防泡沫阀, 向罐内注入泡沫灭火。 3 油 罐顶被炸开 , 火势异常猛烈。在这种情况下 , 着火罐 邻近油罐应开启喷淋, 保护罐壁冷却; 着火罐开启 喷 淋冷却 , 同时组织 多条水枪 、 水炮射 水冷却罐壁 , 保 护罐体不会过热变形 ; 开启泡沫阀 , 向罐 内注人大量 泡沫灭火。 4 着火罐爆裂 。罐体 裂开 , 火势除在 罐 内燃烧外 , 溢出地 面的油品也 已着 火。在这种情 况下, 应开启着火罐邻近油罐喷淋系统进行冷却; 着 火罐喷淋打开 , 冷却罐壁, 减少油品蒸发 ; 用泡沫枪 、 炮扑救地面火, 控制火焰不致危及邻近油罐安全; 待 地面火扑灭后再扑灭罐 内火。由此可见 , 最 恶性 的 是油罐炸裂之后 的火灾事故。 根据有关资料 , 发生事故 的基本原 因依次 为机 械故 障 3 4 . 2 % 、 碰撞 事 故 2 6 . 8 % 、 人 为 因 素 2 2 . 8 % 和外部因素 地震、 雷击等, 1 6 . 2 % 。随 着科学技术 和工艺水平 的提高 , 在生产 、 运输、 贮存 设备的设计 和制造方 面的缺 陷和事故 隐患 日益减 少 , 而运行管理 和人员 素质等造成 的人为操作失误 已成为引起溢油事故的突出因素。对 于上述四种 因 素引发的事故 , 前两种可以通过采用精 良设备 、 勤检 勤修等措施来避免或降低风险, 第三种也可以通过 加强科学管理和人 员培训来尽量 消除隐患 , 而第 四 种情况则较难控制 , 只有通过正确的规划和选 址来 避免。 3 . 扑救油库火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针对油库区内油罐火灾具 有燃烧猛烈、 发展迅 速 、 热值高 、 流动快 、 爆炸威力大 、 可能出现喷溅沸溢 等特点 , 火场指挥员应坚持集 中兵力速 战速决 的指 导思想, 实施机动灵活、 科学严密、 及时高效的指挥, 同时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协 同作战 , 充分发挥全体人 员的整体功能 , 最大 限度地减少火灾所造成的人员 伤亡和经济损失。 1 统一调度 、 集 中指挥。油库区内油罐火灾涉 及的范围大, 危害大, 一旦起火, 不仅能引起库区多 罐爆炸和大面积燃烧, 而且还会危及周围建筑、 物资 的安全。要及 时有效地控制 和扑灭 火灾 , 必须调集 足够 的消防车辆、 人员 、 灭火剂等灭火力量 , 需要多 警种协同作战。在扑救火灾过程 中, 供水 、 冷 却、 疏 维普资讯 武警学院学报 2 0 0 7年第 l 0期 总第 1 3 6期 防火技术 散 、 抢修 、 灭火、 保障等工作 同时展开 , 公安 、 专职 、 义 务三支队伍一起战斗 , 要搞好协同作战 , 做 到令行禁 止 , 更需要高度集 中统一的指挥 。 2 现场控制、 机动灵活。油罐火灾发展快 , 变 化大, 爆炸喷溅、 沸溢随时可能发生 。火场指挥员要 根据油类火灾的燃 烧特点 , 对火灾发展趋 势进行 现 场控制 , 并采取机动灵活战术 , 增强火 场应变能力 , 变被动为主动。这一指挥原则 主要有 一是扑救力 量的组织调集。油罐火灾应根据 预案 与现场需要 , 力争一次调足本地区的灭火力量。二是根据地形选 择好停车位置 , 确保后 到车辆的通行和特殊变化下 撤离。三是指定专人观测油罐的变化 , 预计油罐可 能会发生沸溢 , 即提前命令接近着火罐的人员 、 车辆 撤离到堤外 , 避免不必要 的损失。四是对 增援力量 用无线对讲机提前下达作 战任务 和指定停 车位置 , 以便到达火场立即投入战斗 , 防止混乱和脱节。 3 集中兵力、 速战速决。油罐 自身 固定灭火 、 冷却等消防设施一旦遭到破坏 , 应分别情况 , 集 中力 量打歼灭战。一是火场指挥员应果断决策, 筑堤, 冷 却控制 , 防止蔓延 , 在做好充分准备 时, 集 中优势兵 力 , 发起攻击 , 一举歼灭 , 速战速决 , 力 争一次成功 。 二是当发生多罐燃烧 , 火 场力量 与火 势相 比处 于劣 势时, 指挥员更要沉着 、 冷静 , 集 中火场 的主要力量 , 用逐罐消灭的方法 , 取得经验 , 扩大战果。三是当油 罐与流淌油同时燃 烧时 , 要先集 中力量 , 筑堤堵截 , 将流淌火围堵在一定范 围内, 然后集 中兵力 , 以优势 的泡沫灭火强度 , 先灭流淌火 , 后灭油罐火 。 参考 文献 [ 1 ]我 国石化行业 的安全 生产特 点[ E B / O L ] . 2 0 0 61 2~1 2 . 安 全 文 化 网. [ 2 ]G B 5 0 1 6 0 9 2, 石油化 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1 9 9 9年版 [ s ] . [ 3 ]G B 5 0 0 1 62 0 0 6 , 建筑设计 防火规 范[ s ] . [ 4 ]G B 5 0 0 4 59 5 , 高层 民用建筑设 计防火规 范 2 o o 5年版 [ s ] . [ 5 ]黄建荣, 刘茂生. 油库消防安全事故影响评价方法探讨与火灾扑 救 [ J ] . 消防技 术与产品信 息, 2 0 0 6, 1 2 . [ 6 ]胡二邦. 环境风险评 价实用技术和方法 [ M] . 中国环境科 学 出版 社 , 2 0 0 0. [ 7]夏永明, 等. 石油储 运过程 环境 污染控制 [ M] . 中国石化 出版社 , 1 9 9 2. [ 8 ]J a m e s I .C h a n g a , L I N C h e n gC h u n g . A s t u d y o f s t o r a g e t a n k a c c i . d e n t s [ J ] . J o u r n a l o f L o s s P r e v e n t i o n i n t h e P r o c e s s I n d u s t r i e s , 2 0 0 6, l 9 5l一5 9. Th e S t u dy o n M e a s ur e me nt s o f Fi r e S a f e t y i n Pe t r oc he mi c a l I ndu s t r y T A N G K a i . D O N G X i l i n . G U O Q i y u n D e p a r t m e n t o fS c i e n t ifi c R e s e a r c h ,T h e A r m e d P o l i c e A c a d e m y , L a n g f a n g, H e b e i P r o v i n c e 0 6 5 0 0 0 , C h i n a Abs t r ac t M o ng wi t h p r o du c t i o n a c c r e t i o n o f p e t r o l e u m a n d n a t ur a l g a s,t h e t r e n d o f r e l e v a nt d i s a s t e r o f fir e s a f e t y i n c r e a s e s;b y l a ws s h o u l d be e s t a b l i s h e d a n d c a r r i e d o u t f o r e n h a n c i n g p r o d uc t i o n ma n a g e me n t ;t h e e s t a b l i s hme n t a n d r a t i o n a l i z a t i o n d e p l o y me n t o f fir e p r o t e c t i o n s h o ul d b e e n l a r g e d;a nd t h e me a s u r e me n t o f i n s p e c t i o n s h o u l d b e i n c r e a s e d,i n o r d e r t o r e d u c e t h e d i s a s t e r i n t h e p e t r o c h e mi c a l i n d u s t r y,t o s afe g u a r d t h e e n e r g y s t r a t e gy o f p e t r o l e u m a n d n a t u r a l g a s i n C h i n a . Ke y wo r d sp e t r oc h e mi c a l i n d u s t ry ;fir e s afe t y;fir e o f o i l c a n;fir e r e s c u e 4 7 维普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