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炭吸附油气回收工艺的应用.pdf
★石 油 化 工 安 全 环 保 技 术★ 2 0 1 4年 第 3 0卷第 6期P E T R O C H E M I C A [ S A F E T Y A N D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P R O T E C T I O N F E C H N O L O Y 活性炭吸附油气回收工艺的应用 张 鹏 中海石油中捷石化有限公 司,河北 黄骅 0 6 1 1 0 1 摘要 重点阐述了中捷石化 油气回收的重要性 ,并对 中捷石化 油气回收 系统 的调研及 应用情况进行监测、总结。油气回收 工艺由油气收集及平衡 系统、油 气回收 系统 两部分组成 解析后的烃蒸气。收集系统采用 中石化专利技术 Z U O Q M型 密封罩完成 ;油气回收 系统 中的 吸附工艺经过对膜 回收 、活性炭吸 附、冷凝 吸附、吸收四种 工艺的调研 、考察和比选 ,决 定采用美国乔丹活性炭专利技 术,吸 附解吸后 的油气用 日发汽油来完成。该 油气回收工艺正 式投用后 ,排放浓度为≤5 g / m 非 甲烷烃 ,达到预期效果。 关键 词 油 气 回收活性炭 吸 附排 放 浓度 中捷石化发车系统共计 1 1 个汽油鹤位 ,平均 汽油发油量 2 0 0 0 t / d ,装车过程中汽油的平均挥 发量为装车量的 1 . 3 ‰ 。每年有 大量 的汽油通过 汽车发往各地。当汽车槽车卸完油时 ,由于汽液 平衡和运输中温度的升高 ,使油罐 内充满 了饱和 或过饱和的油气 。油罐车装车过程 中,在将液体 加入油罐车的同时 ,罐 内原有的油气会被挥发 出 来 ,排人大气 中。汽油属于易挥发、易燃 、易爆 液体 ,在储存及装 车过程 中,其挥发 出的气体从 槽车顶部排出,如果遇到点火源 ,可能会造成火 灾爆炸事故 ,也会对周 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并 影响操作人员身体健康 ,引发疾病。 防止汽油蒸发损耗以及 控制其对环境污染的 途径可分为三种 一是加强管理 ,完善制度 ,改 进操作措施 ;二是焚烧 排放气 ;三是 回收油气 。 显然第二种方法是不经济的 ,在 当今油品收发作 业 车 、船 、罐等 E t 益频繁及对安全环保 E t 益重 视的情况下 ,在加强管理的同时,开展油气 回收 工作非常必要。 1 工艺技术方案比选 目前常用的油气 回收技术从原理上分为 4种 , 即吸收法、冷凝法、吸附法及膜分离法。经过工艺 方案比较和资料调研 ,溶剂吸收工艺 回收率太低 , 一 般只能达到 8 0 %左右 ,无法达到现行国家标准 , 设备 占地空间大,能耗高 ,吸收剂消耗较大 ,需不 断补充,已逐渐成为淘汰工艺;冷凝 吸附工艺需 要深冷温度,三套冷凝系统维护费用较高。因此 , 方案在膜分离法和吸附法中优选。吸附和膜回收工 艺现实可行 ,但膜 回收装置核心部件除了真空泵、 膜组件外还有一组压缩机系统 ,根据现场考察结果 来看,吸附的排放浓度要 比膜 回收 的排放浓度低 , 综合考虑投资 、占地、操作简便程度 ,中捷石化采 用了活性炭吸附工艺。 2 活性炭 吸附法工艺方案 油气回收系统建设范围包括油气收集及平衡 系统 、油气 回收系统两部分。收集采用中石化燕 山石化的 Z U O . Q M 型密封罩专利产品,油气回收 采用乔丹的活性炭吸附工艺 ,解析后的烃蒸汽用 日发汽油来完成吸收。 2 . 1 油气收集 油气收集是油气 回收系统可 以正常运行 的关 键 ,中捷石 化为上装发 车,装车鹤管手动操 作 , 密封罩为 通用 的锥 型密封 罩 ,无 法实 现密 闭装 车,尤其在夏 季,发车现场 油气 泄漏异常严重 。 收稿 日期 2 0 1 41 0 2 5 。 作者简介 张鹏,2 0 0 4年毕业于河北大学环境科学 专业,学士,现从事石油化工科技管理工作,工程 师。 电 话0 3 1 7 5 8 0 9 9 9 8 , E ma i l z h a n g p e n g l 2 6 0 ★ 石油化 工安全 环保技 术 ★ 2 0 1 4年 第3 O卷第 6期 如何使上装 车实现密 闭是需要解决 的首要 问题 , 是油气回收能否进行的基本条件。 Z U O Q M型密封罩充分利用了装车时油气产 生 的压力,实现车 口密封盖的压力平衡 ,可 以实 现车 口的密封作用。Z U O Q M 型密封罩 由平面式 密封盖、平衡器 、油气排放组件和报警平压器组 成。其基本原理是回收罩安装在槽车 口,油气 自密封盖进入平衡器流通面 ,平衡器流出 口的油 气将对两个平面产生压力 ,这两个力作用方 向相 反 ,可以起到相互抵消的作用 ,从而使得罐 车内 部对密封盖底部 的向上作用力的合力 降低 ,这样 在密封盖重力较小的情况下,就可以使密封盖平 衡 ,从而起到密封作 用。另外 ,平面式密封 盖的 重量选择将影响平衡器 的直径,重量越大 ,平衡 器的直径可以越小 ,就能确保平衡器的安全。同 时,采用柔性好的氟橡胶补偿器 ,可 以保证槽车 在装车重载情况下的车 口补偿要求 ,柔性好的密 封垫 ,使得密封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 安装报警平压器可 以解决装车安全问题 。根 据鹤管装车实际情况 ,在鹤管顶部与平 面式密封 盖适当位置安装接头,这样就在鹤管与槽车 内部 建立起压力平衡 ,安装在鹤管 内的报警器检测到 的液面就是未失真的罐车液面。 2 . 2油气回收 2 . 2 . 1 工艺简述 活性炭吸附工艺是利用活性炭表面动能的动 力吸引碳氢化合物 ,当空气一碳氢化合物} 昆 合气 体通过巨大的吸收表面之后 ,碳氢化合物被吸引 到活性炭表面,混合气体 中的空气成分不受活性 炭的影响 ,通过活性炭之后进入大气 ,其 中掺杂 的碳氢混合物会大幅度降低。 油气进入两个吸附塔中的一个。每个吸附塔都 装满了特殊的活性炭。在吸附过程 中,油气吸附在 活l生炭的表面。一旦活性炭接近其设计吸附极限, 炭床必须再生,以继续作为吸附剂发挥作用。油气 回收系统通过使炭暴露在高真空 负压 下 的方式 实现炭的再生。高真空能产生足够大的解吸能量 , 破坏烃分子和活性炭颗粒问的分子水平粘合。一旦 这种粘合被打破,碳氢化合物片断就会从活性炭颗 粒中释放出来,并通过炭颗粒间的真空从炭床底部 流出。这种再生的现象叫做 “ 解吸” 。 活性炭中解吸出来的碳氢化合物蒸汽被送入 一 个质量转换塔 ,叫做 “ 吸收塔” 。在吸收塔 立 式 中,浓缩碳氢化合物 片断向上运动 ,穿过一 层厚厚 的特殊 的质量转换至 随机填料层 。同时 , 从油库储藏汽油的 日罐抽到油气 回收装置 中的汽 油 ,流向吸收塔顶部 ,在这里被均匀分配 ,向下 流过填料 。填料为 向下流动的汽油和向上运动的 烃蒸气提供了足够 大的接触表 面积。这种接触使 浓缩的气 相碳 氢化合 物片断在液体汽油 中溶解 , 这一步 叫做 “ 吸收” 。液体汽油 向下流入吸收塔 底部 ,在这里汽油被收集并抽回到油库 日罐。 日 罐里的汽油被再次 出售 ,实现投资成本的回收。 2 . 2 . 2 活性炭吸附剂技术指标 在整套系统中起关键作用的吸附剂为活性炭。 C a l o g n公司生产的活性炭具有比表面积大 ,粒度均 匀 ,具有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双重特性 ,活性炭 的内表面积大,吸附的容积率高。C a l o g n公司针对 油气回收的特殊工艺 ,在活性炭的加工过程中采用 相对的处理方法,使活性炭可以有选择的吸附气相 中的烃类物质,而其中的空气成分穿过碳层排到空 气中。当烃类达到饱和时,在真空的条件下 ,很快 的解吸,可逆性强, 使用寿命长, 在没有严重污染 的条件下,使用寿命可 以超过 1 0年 ,在正常使用 的情况下不需要维护和保养。 表 1 活性炭主要技术指标 项 目 质量指标 分析方法 外观 中 6 m m1 0 fi lm 表观密度 ,g / 1 0 0 mL 4 0 7 O 粒度分 布 8 me s h s i z e A S T M D 2 8 6 2 水份 , % ≤5 A S T M D 2 8 6 7 强度 , % ≥9 3 AS T M D 3 8 0 2 丁烷工作能力 B WC , ≥3 1 A S T M D 3 4 6 7 一 9 4 e, /1 0 0 mL 2 . 2 . 3 设 备选 型 真空泵 采用德 国 B u s c h油气 回收专用干式 螺杆真空泵 ,具有结构 紧凑 、布局合理 、占地 面 积小 ,抽速大 、极限真空度高的特点 ,从而使 系 统解吸能力强 ,泵 的本 身有 降温设 计 ,无需再 配 套冷却设施 ,从而可以节约采购成本 ,在设备 的 运行 中节能,降低运营成本 。同时此泵在 E t 常运 行中操作简单 ,与 自控系统连接 ,可以实现 自动 控制 ,无需人员的直接操作 。 日常维护简单 ,使 用寿命长等诸多优点 。 2 0 l 4年第 3 0卷 第 6期 ★ 张 鹏 .活性 炭吸附油气回收工 艺的应 用 ★ 贫富油泵 考虑中捷石化地处海边 ,空气潮 湿易腐蚀 ,采用 日本尼可尼公司优质油泵 。 仪器仪表 、电动阀 、电磁 阀电动 阀、电磁 阀均采用进 口部件 ,其 中贫富油管线进 出 口均采 用停电 自锁阀,紧急情况下 自动关闭阀门 ,切断 来 回油管线 ,保证设备安全 。 2 . 2 . 4操作条件 基本操作条件见表 2 。 表 2 基本操作条件 项 目 操作条件 吸附塔累计容量/ L 1 8 0 吸 附塔压力/ MP a G 一 0 . 0 8 9~ 0 . 1 7 吸收塔压力/ MP a G 0 . 0 9 8 真空泵压力/ MP a G 一 0 . 0 8 9 供油泵压力/ MP a G O . 4 回油泵压力/ MP a G O . 4 尾气放空阻火器压力/ MP a G O . 1 7 2 . 2 . 5 进出口浓度联合监测节能系统 入口浓度监测节能系统 C I S M 与出口浓度监 测节能系统 C E S M 配合使用 ,监测含烃气体人 口 的流量和油气的浓度 ,P L C根据这些数据在线计算 出进入炭床的油气总量。当油气总量未达到设定值 时,油气 回收系统处 于 “ 待机”状态 ,活性炭床 吸附油气 ,而不消耗任何能源 ,当吸附油气 的总量 达到预先设定值时,装置进人全面工作状态,当再 生完成后,系统又切换到被动吸附状态,等待另一 个活性炭床吸附达到设计负荷后重新启动。 2 . 2 . 6 运 行效 果 油气 回收系统正常投用后 。从 现场监测数据 来看 ,鹤管发车系统油气泄漏现象明显好转 ,油 气进入收集系统而不是直接排放 ,现场安全隐患 得到了有效治理。油气 回收撬装设备运行不需要 水、汽、风,只需供应设备用电即可。根据 日报 表及 P L C回收数据显示 ,油气 回收装置运行 时, 碳床满 1 8 0 L后解 吸,通 过检测 2 9天数据监测 , 共发成 品汽油 4 . 3万 t ,真空泵运行 1 0 5 h ,炭床 运行 1 6 1次 ,回收油 品 2 8 . 9 8 1T I ,回收率大约在 0 . 5 ‰左右 ,这与发车系统 的密 闭系统操作有关 , 密封罩为手动操作 ,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 根据 储油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 B 2 0 9 5 0 2 0 0 7 ,处理 装 置净 化效 率按 下 面公 式 计算 E [ 1一 1一‘ p C / 1 一 P 2 C ] 1 0 0 % 式中E 处理装置净化效率 , % ; C 装置进 口油气质量浓度 ,g / m L ; ‘ P 装置进 口油气平均体积分数 , %; C 装置出 口油气质量浓度 ,g / m L ; ‘ P 装置出口油气平均体积分数 , %。 实测 ‘ p为 2 0 %,C 】 为 6 0 01 0 ~ g / mL ,C 2 为 11 0~ g / mL ,‘ p 2为 0 . 0 3 4 % ,计 算得 E 9 9 . 8 7 %。回收率大于 9 5 %,排放浓度小于 2 5 g / m ,满足国家环保要求 ,达到了预期效果。 3 结语 汽油 、苯类油品等在储存 、运输过程中挥发 的油气对环境 、健康和安全产生 的危害越来越引 起人们的重视 。我国于2 0 0 7年 6月发布了 储油 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 B 2 0 9 5 0 --2 0 0 7 ,并 于 2 0 0 7年 8月 1日开始实施。根据该标 准 的要 求 ,装油时产生的油气应进行密闭收集 和回收处 理。经过 回收处理 的油气排放 浓度要 ≤2 5 g / m 非甲烷烃 ,处理效率要 ≥9 5 % ,同时,标准规 定 了油气排放控制标准实施区域和时限要求 ,河 北省实施 日期为 2 0 0 8年 5月 1日。 中捷石化前期对上装发车的油气做了密闭收集 工作 ,后续采用美 国乔丹的活性炭吸附技术进行油 气 回收 ,从运行效果来看 ,达到了国家环保要求, 活性炭吸附油气回收工艺在炼油行业值得推广。 上接 第5 8页 的产品分布情况 ; 本没有影响。 参考文献 对催化汽油 、柴油 的性质也 基 『 1 ] 5 如果不选用其他脱硝技术 ,F P D N脱硝 助 剂可以长期应用于催化裂化装置 。 李军令等 ,催化装置再 生烟气 中氮氧化物 的 产 生 与 控 制 ,石 油 化 工 环 境 保 护 , 2 0 0 5 ,2 8 1 3 4 3 8 .